广东省台山市新宁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爱莲说》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爱莲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爱莲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

《爱莲说》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与自主学习导语:同学们,我们能够很好地生活在世上,是因为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神异之笔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还不忘用万紫千红的花来点缀它。

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比如大家熟悉的描写梅花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牡丹的诗句“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描写杏花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

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

1.学习目标(1)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认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独特的生活情趣并从中受到启示。

(3)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和对比承托的写作手法。

2.知识链接1.“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情感。

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爱莲说》属于托物言志的小品文。

2.走进作者周敦颐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

“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

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3.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识记下列加下划线字的字音、字形。

淤泥()濯清涟()亵玩焉()隐逸者( ) 鲜有闻()(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亵玩焉()鲜有闻()宜乎众矣()3.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翻译全文。

4.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本文的语言特点。

二.【合作探究】15分钟(各小组从下列问题中任意选取两各问题进行探究,准备交流1、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爱莲说》中描写的三种花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评价的?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爱莲说》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爱莲说》学案 新人教版

第22课《爱莲说》学案学习目标:(1)、德育目标: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2)、知识目标:诵读全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学习以莲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3)、能力目标:诵读能力;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诵读全文,掌握重要实词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2、把以花喻人的含义及托物言志的写法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法和学法疏通课文的字词句应是其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在疏通课文这一环节上,我设计了“提问答疑法”,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由同学之间相互提问,相互答疑,疏通课文的字词句,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并获得相应的自学文言文的技巧和能力。

本课中“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是一种新的表现手法,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会多使用启发提问的方式,运用“讨论法”、“迁移法”,来实现这一教学目地。

总之,本堂课我所注重的是通过教师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指导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拓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文言语感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教学准备我会先安排学生预习新课,扫清字词障碍,熟读短文成诵,并思考课后有关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会先列举一系列的成语:花团锦簇,锦上添花,春暖花开,繁花似锦,百花齐放,闭月羞花,洞房花烛,风花雪月,花容月貌,花香鸟语……,接着提问:“刚才我列举的成语的共同点是什么?”“对,都含有一个花字。

是啊,就是因为有各种各样,鲜艳美丽的花朵来装饰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才显得那么有滋有味,多姿多彩。

”“那么,请问同学们,你最喜爱的是哪种花呢,又为什么喜欢它呢?”然后我会安排学生自由讨论回答,接着再请个别同学单独作答。

紧接着我就用下面的语言来引出本文的新课教学:“各种各样的花都有各自的可爱之处,所以同学们的喜好也各不相同,这没有谁是谁非。

但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对莲花却是情有独钟,并把自己对莲的感情融入了字里行间,被大家千古传诵,这就是《爱莲说》。

爱莲说教案无答案

爱莲说教案无答案

《爱莲说》导学案(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作者及“说”的特点;(2)能记住词句,疏通文意;(3)能顺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能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及用法;(4)积累一些相关的文言常识。

2、过程与方法(1)了解作者与文体,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理解文言词语。

(2)朗读课文,识记文字,处理难解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体味作者的人生态度、情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情怀。

二、教学重点1、掌握文言词汇,根据课后注释及补充注释疏通文意;2、积累一些相关的文言常识,培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积累一些相关的文言常识,培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诵读品味、问题探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都吃过藕,你知道藕的花怎么称呼?很多人都叫它荷花,其实他也叫莲花。

今天,我们也赏莲,我们通过学习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散文《爱莲说》来赏莲、悟莲。

(出示课件1)(二)走近作者,了解文体1、解题并了解文体:教师投出“说”的资料:“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叙事、写人、咏物来论说道理。

本文就是借对莲花的歌咏,说明爱莲的道理。

(出示课件2)2、作者简介:周敦颐(1907-1073)宋代道州(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宋代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人们就称其为濂溪先生。

谥号“元公”。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出示课件3)(三)检测预习:生字词认读,扫清障碍。

(出示课件4)周敦颐()甚蕃()淤泥()濯()清涟()不蔓不枝()亵玩()鲜有闻()噫()(四)指导朗读1、教师播放朗读视频,学生听读,赏荷花美景,注意语速节奏,领悟情感。

(出示课件5)2、学生自由朗读,认准字音(投出课文)3、学生齐读课文。

(五)根据课后注释及对过去知识的积累解释下列横线上的词(出示课件6)①可爱者甚蕃()②出淤泥而不染()③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导学案设计

《爱莲说》导学案设计

《爱莲说》导学案设计《爱莲说》导学案设计《爱莲说》教学设计教材选自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2课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能借助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

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

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学目的: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衬托的手法及其作用;2、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文言文朗读能力;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认识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感受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课文;2、把握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衬托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赏莲《桃花源记》中的“记”请同学在说说你所知道的其他文体。

二、读莲(1)、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粗知文意。

结合大屏幕显示的读音、重要词句意思提示。

2、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

(1)第一段介绍情况,当用陈述语气读;第二段发表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应读出不同语气来。

(2)第一段首句是总说,当用提顿的语气读;“可爱者甚蕃”要读得分明。

以下一次说菊、牡丹、莲,其间应有明显的停顿,“牡丹”后的停顿应长一些。

(3)“予独爱莲”是统领语,“之”要轻读,后面的内容应读出层次感,即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表示品格的句子宜读得稍重一些。

(4)“菊之爱”应读出惋惜之意,“莲之爱”读出慨叹之意,“牡丹之爱”应读出讽刺之意。

3、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力求读出美感。

(2)初读课文,赏析莲花的形象大屏幕提示:1、课文中那些句子是描写莲花的形象的,找出来并把它分成七个短句,说说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形象?2、表现了莲花什么样的品质?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语文:第22课《爱莲说》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语文:第22课《爱莲说》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 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 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3 分)
反思 (各小组代表发言,提出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新的问题)学习了本文,你还有哪些疑问? 学习 请写下来。 练习 习题【一】 学习 1.按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并加以积累。
①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②全文的中心句是:

③周敦颐《爱莲说》一文中用来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句子
是:

④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
6.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陶渊明独爱菊 B
. 无独有偶
.
香远益清C 精益求精.
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 分)
)(2 分)
陶后鲜有D闻 屡见不鲜.
宜乎众矣 因地制宜
①水陆草木之花 (
)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
)
③可爱者甚蕃 (
) ④濯清涟而不妖 (
)
8.翻译句子。(4 分)
①莲,花之君子者也。
是:

⑤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⑥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
是:

⑦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
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⑧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爱莲说》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爱莲说》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爱莲说》课题:《爱莲说》课型预习交流+展示探究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识记重点文言词语;能够当堂背诵全文。

2、了解“说”这种文体,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说出托何物言何志。

3、了解衬托的写法,能够从课文中找出正面衬托和反面衬托的句子。

4、学完这篇文章,谈谈你对作者思想的理解,至少说出两点。

学习重点: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说出托何物言何志。

学习过程:知识超市:1、《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可以记叙事物,人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

2、作者简介:周敦颐是。

3、托物言志(复习在《陋室铭》文中的用法)4、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

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

自主预习: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苔痕()鸿儒()案牍()甚蕃()德馨()淤()泥洗濯()清涟()隐逸()亵()玩鲜()有闻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教学随笔导入:斯是陋室()鸿儒()无案牍之劳形()不妖()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亵玩()陶后鲜有闻()3、请参看注释疏通文意。

4、课文中还有哪些字词、语句是你不能理解的,写在下方我们共同探讨:合作探究:1、熟读课文,找找文章中哪一个词,明确表达了对莲的态度?2、找出描写“莲”的句子,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至少说出两点)。

3、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谈谈你对作者思想的理解。

4、本文的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作者对这2、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莲象征君子美好品德。

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爱莲说》(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爱莲说》(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爱莲说》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第1课时
【课前探究】
1.作家作品简介
2、关于“说”
3、朗读课文
【预习交流】
1、各组小组组长检查课前探究问题
2、结合书下注释翻译文章,交流质疑
【互助提升】
1、各组质疑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

掌握重点词语。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
..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陶后鲜.有闻:
【体验成功】
朗读课文并翻译全文
【快乐心得】。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爱莲说》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爱莲说》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再读课文,小组交流,研读赏析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2、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还有什么?
3、本文的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菊之爱”和“牡丹之爱”又有什么内涵?
赠送文档,欢迎留存!
教师资格证面试答辩攻略
想要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 笔试是考生面临的第一道入门关 卡,而面试则是考生面临的决胜关卡。 教师资格证的面试考试一 般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情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抽题备课、 试 讲、答辩等方式进行。考生按照有关规定随机抽取备课题目,进 行备课,时间20分钟,接受面试,时间20分钟。考官根据考生 面试过程中的表现, 进行综合性评分。 答辩这部分虽然所占的比 例没有说课或试讲的分值大, 但是对于考生来说可谓是相当重要 的,甚至会对考生的成绩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谈谈 教师招聘考试中面试问答的常见内容及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教育知识。 这类题目内容是在问答题中比较常见的。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 基础理论和教育基本理念的熟悉程度。 这类题目中经常会涉及笔 试中的教育基础理论的问题, 但是问题的侧重点更加注重教学及 教学的理念,考生们要引起关注。在这些题目中,近年来比较热 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成为很多地区青睐的问题角度之一。 对于新课 程改革,考生需要知道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就是: 一切为了学 生的发展。在答题的过程中,要更多的顾及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教师放在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上。 这类题目的复习要求考生 在考完教育基础理论后还不能完全丢掉教育理论, 还要立足于教 学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深加工,以便完整的应对此类题目。 接下来,就是学科专业类这类题目可谓是每次必考的题目。
学习过程
初读课文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 Nhomakorabea线字注音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2课爱莲说学案无解答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2课爱莲说学案无解答新版[新人教版]

爱莲说学案导学(说明:四号字)一、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二、明白得文章内容,熟读并背诵全文。

3、把握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4、熟悉古代仁人不慕名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先学后教一、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1073) ,宋朝道州(此刻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2、题解: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

“爱”表现了作者的情感,“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那个地址指什么呢?“说”在那个地址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能够直接说明事物。

3、读一读:①朗诵课文,给下列字词注音。

敦()颐()蕃()淤泥()濯()清涟()蔓( ) 亵玩( ) 陶后鲜有闻()噫()②学生情感朗诵,看清字形,读准字音,明白得字意。

4、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翻译下列词语。

蕃()濯()谓()隐逸()君子()噫()鲜()宜乎()者也()五、口述课文大意,注意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组合作1、“之”有时相当于“他(她、它)”“这(那)”,有时相当于“的”,有时却只有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这后一种用法往往凭语感就能够够够觉察到。

试用此法辨析下列各句中的“之”字哪些属于这种用法。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④孔子云:何陋之有?⑤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二、品读精典语句(1)作者写莲,为何从“水陆草木之花”写起?(2)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从中能够看出两人处局势度有何不同?(3)试分析“菊之爱“有哪两层含义?(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情感?(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爱莲说》导学案
22《爱莲说》导学案
学习目标:
⒈熟读课文,并掌握重要词句的含义,疏通文意。

⒉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⒊体会莲花高洁的品质以及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容利的思想品质。

【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学习难点: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容利的思想品质。

【使用说明】
1、利用读书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2、预习课中熟读课文,认真研究学案,运用好双色笔,圈点勾画故事的主要信息,对关键句
子作好批注。

3、限时(30分钟)自主完成,规范书写,独立思考。

4、展示中交流合作、质疑。

最后思考问题总结本课知识,完成检测题。

【知识链接】
(一)、解题:
“莲”即荷花,“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与现代的杂文相似。

(二)、简介作者:周敦颐,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自主学习】
(一)读准下列划线字的读音,然后熟读课文,注意文章节奏。

蕃.( ) 出淤.( )泥
濯.( )亵.( )
噫.( )隐逸.( )者
鲜.( )不蔓.不枝()
(二)、解释划线的字词:
1、可爱者甚蕃.()
2、濯清涟
...而不妖()()
3、不蔓.不枝()
4、香远益.清()
5、亭亭净植.()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7、花之隐逸者
...也( )
...也() 8、花之君子者
9、陶后鲜.有闻() 10、宜乎
..众矣 ( )
(三)一词多义
益:
香远益清()曾益其所不能()受益匪浅()鲜:
陶后鲜有闻()屡见不鲜()芳草鲜美()
之:
水陆草木之花()花之隐逸者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四)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二)、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菊花的钟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三)、判断下列语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濯清涟而不妖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四)、作者在本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

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状写你所喜爱的一种花,并能抒写出喜爱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