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的生成及发展

合集下载

近代学校制度的演变

近代学校制度的演变

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教育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封建社会的私塾教育到近代新式学校的兴起,我国近代学校制度的演变历程可谓曲折而复杂。

一、封建社会的私塾教育在封建社会,教育主要以私塾教育为主,教育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教育形式以师徒相授为主。

这一时期,学校教育制度尚未形成,教育机构多为私塾,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二、洋务运动与新式学校的兴起19世纪末,洋务运动兴起,一批新式学校应运而生。

如江南制造局学堂、福州船政学堂等,这些学校以培养军事、科技人才为主,是我国近代学校制度的雏形。

然而,这一时期的新式学校数量有限,教育普及程度较低。

三、戊戌变法与科举制度的废除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开始推行教育改革,设立京师大学堂,标志着我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为近代学校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四、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的颁布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的学校制度。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壬寅学制并未得到有效实施。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

癸卯学制对学制体系、课程设置、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标志着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五、壬戌学制与教育普及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

该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对学制体系、课程设置、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使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更加完善。

壬戌学制的颁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普及,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952年,我国颁布《关于整顿和改进全国学校教育的指示》,对学制体系、课程设置、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

此后,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制度不断完善,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对民国高等教育的思考

对民国高等教育的思考
民国初年,为适应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开始逐 步发展壮大。
西方文化的影响与冲击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 和教学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方的高等教育模式和课程 设置也开始被引入中国。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教育开始受到怀疑和反思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提倡西方式的教育改革。
文化自信的培养
民国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 族自豪感,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 育教学之中。当代教育应继续加强文化自信 的培养,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 文化观。
THA重本土化特色,将西方先 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 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当代教育应继续坚持本土化特色,弘扬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形成 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教育创新与文化自信的构建
创新教育模式
民国高等教育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引入 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动教育教学的 创新发展。当代教育应积极创新教育模式, 探索基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现代化教 育模式和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学科设置与课程建设
学科设置多样化
民国高等教育注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设置众多学科领域,涵盖 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
课程建设灵活性
民国高等教育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灵活的学分制度和转专 业机会。
重视实践与实验教学
民国高等教育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设置实践教学和实 验课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术自由受限
在政治高压和社会保守观念的影 响下,学术自由受到一定程度的 限制,学者们的思想和研究成果
受到束缚。

民国教育学校制度的演变

民国教育学校制度的演变

民国时期,我国教育学校制度经历了从封建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历程。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民国教育学校制度演变的过程:一、清末学制的改革鸦片战争后,我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为了挽救国家命运,清政府开始进行教育改革。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壬寅学制未能实施。

1904年,清政府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癸卯学制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突出特点是教育年限长,总共26年。

二、民国初年的学制改革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公布壬子学制,这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

壬子学制较全面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

1915年,中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制。

这一时期,我国学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普及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才。

三、壬戌学制的颁布1922年,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制。

这个学制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强调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求个性发展,注重生活教育。

在学校系统上,将全部学校教育分为三段五级。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学制改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学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

这个学制吸收了解放区的经验,发扬了我国单轨学制的传统,是各级各类学校互相衔接,保证了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学制改革中,职业教育在新学制中占有重要地位,重视培养各类技术人才。

此外,我国还实行了义务教育制度,使广大劳动人民子女能够接受基础教育。

五、现行学制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行学制不断改革和完善。

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我国教育制度取得了显著成就。

民国前期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_张建奇(1)

民国前期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_张建奇(1)

民国前期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Ξ张建奇1,杜 驰2(1.中山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275;2.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00) [摘 要]清末中国虽出现了新式高等教育机构,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才在宏观法令与办学实践两个层面得以基本确立,并带有强烈的美国色彩。

中国近代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社会变革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的成长,是现代大学产生与发展的深层根源。

反思民国前期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可以对目前的中国大学制度创新提供不少启示。

[关键词]民国前期;中国现代大学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9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717(2005)0620063203 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清末中国出现了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等新式高等教育机构。

但它们只是“现代”大学的雏形,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不可能出现真正把握西方大学精神实质、恪守“学术独立、学术自由”等核心理念的现代大学。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有待民国前期政体的根本转换以及社会急剧转型所提供的机遇和条件。

对民国前期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进行分析研究,必将有助于当前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

一、民国前期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逐步确立民国的创立,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确立的起点。

中国大学教育在国内政局动荡不安的混乱状态下,历经民初教育改革、复古教育回流和新文化与新教育运动,沿着宏观法令框架与具体办学实践两个层面演进,开始步入现代化发展轨道。

以1922年的“壬戌学制”和1924年《国立大学校条例》的颁行,及经由蔡元培革新后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等一批真正意义上现代大学的出现为标志,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在宏观法令与具体办学实践两个层面基本得以确立。

民国元年7月召开的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将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确定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浅述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初稿1)

浅述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初稿1)

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中西文化交流【摘要】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是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向西方学习的产物,又是西方文化不断向中国扩散的结果。

它的发展历程对于今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向西方学习西学东渐综观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知道,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历程与向西方学习和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中国人主动向西方学习首先,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是中国人主动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从教育制度上看,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深受西方影响。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创立并不是传统高等教育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从西方移植而来的。

洋务学堂取法英、法、德军事教育和技术教育模式。

清末的“癸卯学制”也是通过借鉴日本学制,间接引进西方近代学校制度。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了“壬子癸丑学制”,其内容虽略仿法德教育制度,但仍以日本学制为主要蓝本。

1其中,《专门学校令》、《大学令》等文件,就带有明显的日本痕迹。

例如,《大学令》规定:教育的宗旨是“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大学分为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工科以及文理二科为主。

须同于下列各款之一者,方得名为大学:一、文理二科并设者;二、文科兼法商二科者;三、理科兼医农工三科或二科一科者。

2《专门学校令》宗旨“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并将学校分为国立、公立、私立三种。

3而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就在所颁布的《学制》中规定:大学是“教授高深的各种学问,是专门的学校”;大学分为理学、化学、法学、医学、数理学等5个学科等。

在《学制》第二篇追加部分中又表述了有关专门学校的各项规定。

“所谓专门学校,是由外国教师教学的高等专科学校。

”4随着留美学者的日渐增多,美国教育逐步引进中国。

192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又称《壬戌学制》。

《壬戌学制》大体上是参照美国的教育制度制定的。

浅谈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及其原因分析

浅谈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及其原因分析

在学 习中国传统文化 的基础上 ,积极吸 收西方先进的文化 ,直 接的推 动 了我 国大学的现代转型 。 2 、东南大学
二是 明确规定 了大学内部机 构的任务和职责 ,建立体 现大学 自 治和学术 自由的现代 大学 ; 三是进一步明确 了以文理科设 置为 主的大学与传授实用知识的专 门学校之间的区别 ,四是 第一次 以法令 的形式明确 了私立大学的举办权。在袁世凯、 北洋军 阀、 段祺 瑞掀起复古运 动时期 ,西方大学的学位授予制度 开始 引入 中国。1 9 1 5 年颁布 《 特定教 育纲要 》 ,规 定 : “ 学位 除国立 大 学毕 业,应按照所习学科授 予学士 、 硕 士、技士各字样外 ,另 行组 织博士会 , 作 为授予博士学位之机关,由部定博士会及 审 授 学位章程暂行试 办。 ”1 9 2 2 年新学制颁布 实行,和 以往相比, 新学制规定 : 大学校与单科学校并立、取 消大学预科、采用学 分制和选课制、男女平等的接受教 育。随后,1 9 2 4 年颁布 《 国 立大学条例》 ,同时废止 《 大学令 》 、《 大学规程》 。《 国立 大学 条例 》规定 国立大学应附设 专修科及推 广部 ,内 设董 事会 ,负
二、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 的建立与形成
( 一 )宏 观 法令 指 导
民国的创立是 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确立的起点 。蔡元培先生 任教 育总长后 ,推行 了一 系列改革 ,确立 了新 的教育宗 旨,并 颁布 了“ 壬子葵丑学制” , 不久之后, 又相继颁布 了《 大学令》 、 《 专 门学校今 》 、《 大学规程 》与 《 专门学校规程 》等与 高等教 育相 关的制度 ,初步建构 出民初大学制度的法令框架 。与清末 高等 教育制度 比较 而言,一是废除 了忠君 、尊孔的 旧的教 育宗 旨 ;

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民国时期,即1912年至194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中国经历了大量的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其中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就将从教育制度、教师培养、教育思想等方面分析探究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一、教育制度的改革在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制度经历了多次的改革。

由于政局的动荡以及社会的变化,中国的教育制度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与体制。

下面就是其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1、“新学制”时期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制定了新的教育法规。

这一时期被称为“新学制”时期。

新学制反对科举制度,倡导“以考试录取现实”、“以学业评价能力”等理念,实行公、私立学校并重,公立学校以基础教育为主,私立学校以高等教育为主。

2、学制时期1921年,国民政府发布实施“新学制”的法规,明确了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的学制,即“五年制”小学、“五年制”初中、“三年制” 高中、“四年制”大学。

同时,建立了统一的学制,实行了新式的教科书制度以及考试制度。

3、《教育法》时期193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中国第一部《教育法》。

此时期更加重视教育,强调教育与国家建设之关系,崇尚民生教育。

《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资格考试与普通教育相统一,实行“自由选择、平等竞争”的原则。

二、教师培养民国时期的教育制度改革中,教师培养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而教育部门与各级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调整,加强了对教师的培养。

1、师范教育1921年,国民政府发布了针对师范教育的“中等师范学校暂行条例”。

此条例规定成立了中等师范学校,在“五年制”的教育体系中负责为初中和小学培养教师。

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涉及教育、心理学、教育法等课程和测试要求。

2、教育部门的举措国民政府教育部随后在1923年发布加强教育的新方案,该方案认为教育改革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发展资源之一。

教育部门随即采用新的课程和管理方法,加强了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科内容。

浅谈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及其原因分析

浅谈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及其原因分析

浅谈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及其原因分析作者:唐静来源:《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5年第03期摘要: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国家宏观管理的指导下,市场适度调节,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科学管理。

民国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文化等发生巨大变革,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

对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的反思能够为我国目前的现代大学制度提供更多的思考。

关键词: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原因【中图分类号】G649.29一、现代大学制度的概述现代大学制度,是反映现代大学本质和特征的制度。

主要有一下三种观点:(一)以德国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大学制度这一观点主要是针对中世纪大学而言的,在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的《现代大学论》来看,现代大学的理念是发展知识,而柏林大学成功的使教学和科学相结合,使大学由保存和解释知识转向发展知识。

当今的教育史家一般也认为中世纪大学是大学和高等教育的源头。

著名学者韩水法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是由1810年在洪堡主导下建立的德国柏林大学奠定的。

”(二)我国近代建立的大学制度1895年北洋大学成立,推动了我国近代第一个学制的产生。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不久,便成立了教育部,而后在蔡元培先生的带领下,确立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方针。

后来,在此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以及参照日本学制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1912-1913年学制。

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对北大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行“教授治校”的制度,提倡学术民主。

(三)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制度在克拉克.克尔看来,现代大学已经进入社会的中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学者潘懋元先生也提出了“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因此需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王恒先生认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构架包括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学校和外部的关系)来说,包括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从微观层面(学校内部)来说,即大学的运行机制,包括大学运行方式和管理制度。

留美教育家与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

留美教育家与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

留美教育家与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张军(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摘要:庚款留美生归国后将“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等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观念移植于所在大学;1927年大学区制的试行及流产,极大地促进了美式现代大学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蒋梦麟、梅贻琦主政北大、清华,标志着美式现代大学制度在中国的全面建立。

“教授治学”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分开,更符合高校这种学术机构的管理原则;设“研究教授”与“专任教授”有赖于资金的支持。

哥伦比亚大学模式对现代中国大学模式的建立有着较大的影响。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翼护了大学的学术独立、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精神,有助于阻隔世俗力量、行政权力对大学自治、学术自治的干预和侵扰。

但在五四之后的那种狂飚突进年代,传统教育制度中的一些会理因素也在这个“西化”过程中被扬弃、被忽视。

关键词:留美生;美式现代大学帝J渡;建立;教授治校中图分类号:G40埘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26X(2010)06-0113—0920世纪之初,自从美国政府允诺“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并同意以之培养中国留美学生和开展中美文化科技交流之后,赴美留学便形成一股不小的热潮,如果加上当时中央各部、各省出资的官费生、教会资助的留学生、辛亥革命后的“稽勋生”∞、工商巨富襄助的“赞助生”②和私人自费生等各种留美途经,这一现象无疑可称得上是“轰轰烈烈的局面”@。

这些学生留美归国后相当多地进入了高等教育机构,一些人更成为大学的主政者,他们把“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等美式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观念移植于所在大学,还结合国情予以融变、改造,且通过国家相关法令的设计来固化这些制度,并自觉行之于实践之中,从而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现代中国大学制度。

那么,在民国初年德、法等国大学体制占主导的情况下,美式大学体制如何后来居上,成为当时大学的主体制度呢?留美教育家又在其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呢?这种大学制度又有怎样的历史作用和局限呢?这些问题涉及到中美交往史、中国高等教育史、中华民国史等多个历史领域,探讨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深化以上历史领域的研究,更对当下加强中美文化交流、提高留美专家对祖国的贡献度、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民国教育管理制度范文

民国教育管理制度范文

民国教育管理制度范文民国时期的教育管理制度可以追溯到1912年,当时中华民国正式宣告成立,教育管理制度也从此开始建立起来。

在民国时期,教育管理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

首先,民国教育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培养国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国家整体实力。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确保每个国民都能接受基本的教育。

其次是实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通过公平的选拔机制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大学,为国家培养人才。

此外,为了提高教师素质,政府还设立了教师培养机构,培养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在民国时期,教育管理制度主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

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决策和规划,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具体的实施和监督。

中央政府设立了教育部门,负责制定教育政策、制定教材、审定学校设置和招生计划等。

地方政府则设立了教育局,负责督促学校履行教育职责、指导学校管理、监督教师行为等。

此外,中央政府还设立了教育督察机构,对各地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和督导。

民国时期,教育管理制度注重教学科研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学科研是教育的核心任务,各级政府都鼓励学校进行科学研究,提高教育质量。

为了促进学术交流和教育改革,政府还设立了教育研究机构和学会,推动教育体制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政府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艺术和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在民国时期,教育管理制度注重学校管理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

学校是教育工作的基础单位,各级政府都加强学校管理,推动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

为了规范教师行为,政府制定了教师行为准则和教师道德规范,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教师评聘机构,对教师进行评聘,激励优秀教师,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水平。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的教育管理制度是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注重培养国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国家整体实力。

这个制度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中央政府负责决策和规划,地方政府负责实施和监督。

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演变研究

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演变研究

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演变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第四十条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研究价值。

要想研究中国大学制度的应然,首先应该了解它的实然,但这种应然的内容肯定已部分存在于目前甚至之前的大学制度的实然当中。

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的演变有一定的经验与教训,值得今天借鉴,即以史为鉴、以史为镜,以史为证。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动荡、转型时期,无论是社会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价值观念都发生着质的变革,教育也成为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展现了独特的面貌。

研究现代大学制度是为研究大学精神做铺垫,所以从制度分析这一视角对大学精神发育进行迂回间接研究,从而揭示“制度涵养精神、精神型塑制度”的交互作用关系,从大学制度的演变描述中隐含着大学精神流变的轨迹。

本文即是以民国时期为背景,探讨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起源和演变,同时是以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为参照的。

第一部分分析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特征、结构和法律形式,现代大学制度是围绕两个基本问题展开的:一是大学组织的高度社会化后,如何平衡好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二是面对大学与社会之间日益复杂的关系,大学如何解决好自身持续、有效、健康发展的问题。

其核心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

大学章程是大学的根本“宪法”,它作为上承国家法律、教育法规,下启大学具体规章制度的中转站,是一所大学的总体精神面貌。

第二部分分阶段对现代大学制度萌芽、发展、成熟作总体回顾。

民国时期的大学主要分三类:国立、私立和教会大学。

文章分别三章介绍这三类大学的发展过程,从内在层面分析大学内部课程设置、办学机制、教学方法、师资建设、经费来源等问题,从外在层面分析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

民国高校训育体系与学生管理的制度化发展

民国高校训育体系与学生管理的制度化发展

民国高校训育体系与学生管理的制度化发展【摘要】民国时期的高校训育体系与学生管理在历史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完善,呈现出一系列制度化的特征。

高校训育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为学生管理制度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高校教育改革对学生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

学生自治组织的兴起也为学生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新的思路。

民国时期高校训育体系与学生管理的制度化成果在当代高校教育领域仍然有启示意义,为我国高校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通过对民国时期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当代高校教育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关键词:民国时期、高校、训育体系、学生管理、制度化、发展、教育改革、学生自治组织、完善、成果、启示。

1. 引言1.1 民国时期高校训育体系的背景民国时期高校训育体系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的变革和近代化进程。

随着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的兴起,中国开始关注西方教育制度,并开始进行教育改革。

1898年戊戌变法中提出了设立学校、改革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举措,为后来的高校训育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国时期,中国政府陆续创办了一批新式高校,如北洋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高校教育系统。

这些高校多以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为导向,注重实用性和现代化,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国时期的高校训育体系也受到了国内外思想文化的影响,吸收了西方教育理念和经验,为今后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度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在民国时期,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学生群体的素质和特点在不断变化,由传统的封建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模式转变,这使得学校管理者需要不断调整策略和方法。

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增加和复杂性的加剧,学生管理任务变得更加繁重和复杂,需要建立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的管理制度。

由于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需要更加有效的规范和监督机制。

民国高校训育体系与学生管理的制度化发展

民国高校训育体系与学生管理的制度化发展

民国高校训育体系与学生管理的制度化发展1. 引言1.1 民国时期高校训育体系现状在民国时期,高校训育体系的建设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校训育体系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和规范。

在当时,高校教育往往偏重书本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许多高校仅仅重视学术成绩,忽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训育体系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管理体系。

教师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教学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学校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学生管理缺乏规范和制度化,容易导致管理混乱和秩序不稳定。

民国时期高校训育体系现状较为薄弱,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高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和学生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

1.2 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性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性在民国时期是至关重要的。

民国时期的高校学生不仅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社会的栋梁和基石。

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高校学生管理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品质。

高校学生管理可以促进校园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

通过规范管理和细致服务,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保障校园安全和社会稳定。

高校学生管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规范约束和激励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个体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体现在整个高校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进步。

2. 正文2.1 高校训育体系的制度化建设高校训育体系的制度化建设是民国时期高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完善,各大高校开始加强对学生的训育和管理,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化体系。

民国前期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

民国前期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

民国前期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随之而来的便是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

在此之前,中国只有神庙、太学、私塾等传统学校,缺乏现代教育
和科研机构,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因此,建立现代大学制
度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

民国前期,中国建立了诸多现代大学,包括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这些大学在学科设置、教育体制、师资培养等方面都具有现代大学的特征。

首先,在学科设置上,民国前期的现代大学涉及的学科范围非
常广泛,除了传统的文学、史学、哲学等学科外,还设立了新学科
如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

此外,还推出了各种专业如工程、
医学、农学等。

这种多元化的学科设置,为中国企业、政府和社会
各界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奠定了现代化基础。

其次,在教育体制上,民国前期的现代大学采用了西方先进的
教育模式,取消了科举制度,设立了教育部门,管理大学教学。

同时,实行了普遍的高等教育、学分制和等级制,为学生提供了公正、高效的教育环境。

第三,在师资培养上,民国前期的现代大学注重培养优秀的师
资力量。

无论是为引进外国专家,还是采取国内教育培训,都着手
培养高素质教师,如陈宝琛、严复等著名学者,多层次、广泛地拓
展了师资队伍,进一步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民国前期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是中国现代化发
展历程中极其重要的一步,它以其学科多样性、教育体制改革和师
资培养等方面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这些大学为中国现实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民国教育管理制度有哪些

民国教育管理制度有哪些

民国教育管理制度有哪些一、民国时期的教育管理制度变革自清末振兴教育开始,至民国成立前后,中国的教育管理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这些变革,无论是在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学校类型、课程体系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变革包括:康有为改革、梁启超改革、罗振玉改革、各种政府机构的教育改革以及教育案例等。

在康有为改革中,对传统的儒家教育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提出了综合性的教育改革方案。

梁启超改革则更多地提出了教育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以及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罗振玉改革更多关注教育内容的变革,提倡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教育,并引进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各种政府机构的教育改革则集中于统一管理和组织教育资源,加强督导等。

这些变革,无疑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民国时期的教育管理制度内容民国时期的教育管理制度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学校类型、课程体系等。

其中,教育目标多数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相关,不仅包括传统的儒家教育和科举制度,还包括西方教育观念和体系。

而教育方式则主要包括对传统的师徒制、私塾制度的改革,以及学校和学校制度的兴建和建设。

教育内容则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的改革和调整。

学校类型则主要包括国立学校、私立学校、公立学校等,而课程体系则主要包括学制、学年制等。

三、民国时期的教育管理制度的影响民国时期的教育管理制度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传统的教育制度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变革,使得中国教育开始了现代化的步伐。

其次,它为中国的教育思想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了中国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升级。

再次,它为中国的教育体系带来了新的制度和组织,使得中国的教育管理更加规范和科学。

但是,民国时期的教育管理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内容单一、学校类型不齐全等。

这些问题和不足,也为中国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和挑战。

民国高校训育体系与学生管理的制度化发展

民国高校训育体系与学生管理的制度化发展

民国高校训育体系与学生管理的制度化发展
民国时期,高校训育体系与学生管理的制度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1912年至1937年,此时期中国高校教育刚刚起步,尚未形成完整的训育体系和学生管理制度。

学校为了适应新的教育体制,开始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如报到制度、评优制度、班主任制度等。

同时,学校对学生行为进行了规范,规定了不准迟到早退、不准打闹、听讲座要认真等要求,这些规定初步开始了学生行为的管理化。

第二个阶段为1937年至1949年,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中国教育不断遭受损失。

此时期,学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开始聚焦于学生纪律的规范化,以适应战时情况。

学校开始对学生生活进行干预,严格要求学生住宿、饮食、作息时间等方面的纪律,以保证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学校为了防止学生继续参加抗日活动,开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政治审查,以保证教学秩序和国家安全。

总的来说,民国时期,高校训育体系与学生管理的制度化发展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

从初期的缺乏到后来的逐渐健全,中国高校管理体系得以完善。

为今日的大学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南京国民政府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创立时间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创立原因与结果

南京国民政府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创立时间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创立原因与结果

南京国民政府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创立时间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创立原因与结果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伊始,在高等教育的管理上,接受了蔡元培的建议,成立了大学院,作为高教管理的最高机构。

然而,大学院的存在仅仅维持了两年就不得不废除,个中缘由发人深思。

中华民国成立以来,教育的行政管理机构一直是由教育部担当。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教育行政委员会取代以前的教育部,负责“掌管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并指导监督地方教育行政”①。

倡导教育自由的蔡元培,以其崇高的威信当选为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可谓众望所归。

然而,北京国民政府时代政治对教育的粗暴干涉,使教育部没有发挥出管理教育、发展教育的功能,反而成为官僚政客营私舞弊场所的教训,给蔡元培先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因此,蔡元培极力主张引进法国实行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以改革教育管理。

1927年6月6日,蔡元培以教育行政委员会的名义向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提出呈文指出:“年来大学教育之纷乱,与一般教育之不振,其原因固属多端,而行政制度之不良实有以助成之。

”教育与学术也存在严重分离现象。

因此请求变更教育行政制度,仿效法国教育制度,以大学区为教育行政的单元,区内的教育行政由大学校长负责②。

蔡元培还同时上报拟定的《大学区组织条例》及《大学行政系统表》。

6月7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原则同意教育行政委员会的呈文,建议国民政府执行③。

随即,国民政府决定设立大学院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构,负责管理全国学术及教育的行政事宜,任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院长,总理全院事务。

准予在广东、江苏、浙江三个省试行。

但不久,南京国民政府又以“中山大学由广大改办时筹备经年,成立未久,一旦改制,未免变更太速”为由,宣布广东省的大学区制暂缓实行④。

7月4日,南京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大学院组织法》。

此法规定:大学委员会为大学院最高立法机关,由各大学校长、大学院教育行政处主任、国内专门学者等人组成,议决全国学术及教育的重大问题,保持教育对政治的相对独立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第4期(总第216期)No.4,2017General ,No.216THE MODERN EDUCA 清末我国虽出现了京师大学堂、山西大学堂和北洋大学堂等新式高等教育机构,但它们并不是真正把握西方大学精神实质,恪守“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等核心理念的现代大学。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制度,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才在宏观法令与办学实践两个层面上得以基本确立。

现代大学制度基本确立后,由于缺乏牢固的基础,其核心理念也时常受到冲击。

本研究除对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的生成过程进行梳理及分析外,还借助中山大学的个案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现代大学制度受到的冲击及作用如何发挥进行探讨,并从中得出若干启示,希望有助于当前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及完善。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生成中华民国的创立,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确立的起点。

民国元年7月召开的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上,与会者以此前蔡元培提出的教育方针为基础,并进行了商议与修订,最终确定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教育部还于1912-1913年制订颁布了民国第一个学校制度系统,即“壬子癸丑学制”。

关于高等教育,教育部颁布了《大学令》和《大学规程》等。

“壬子癸丑学制”及有关高等教育的法令和规定,初步勾画出民国初期大学制度的总体框架。

相对于清末高等教育制度而言,此框架的主要变化如下:一是取消大学经学科,废除了忠君、尊孔的旧教育宗旨;二是首次提出高等教育要教授高深学术并要分设两种培养目标上有所区别的学校(大学和专门学校)的观点;三是对大学内部机构的设置做出了明确规定,校内设评议会、教授会等机构;四是第一次以法令的形式明确了私立大学的收稿日期:2017-06-20作者简介:张建奇,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广东广州,510275);吕雅璐,中山大学档案馆馆长(广东广州,510275)·教育史·张建奇 吕雅璐摘 要:中华民国成立后政体的根本转换以及社会的急剧转型,为现代大学制度的生成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经历了从最初借鉴外国到结合国情加以修正与选择的过程,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宏观法令与办学实践两个层面上得以基本确立。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现代大学制度虽不断受到冲击,但仍发挥重要作用。

反思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的作用,我们认为应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重点是建立完善的大学自治制度并提供充分的学术自由,保障广大教师作为大学教育主体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生成过程;中山大学中图分类号:G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62(2017)04-0090-07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的生成及发展举办权。

这些变化显示民初我国大学制度的设计者已开始致力于建立体现西方大学精神实质的具有自治权和学术自由思想的现代大学。

虽然当时只是构建了宏观法令框架,之后并没有在实践方面得到落实,但其前瞻性不仅为大学办学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而且提出了高要求。

复古教育回流导致民初开始的大学教育改革难以进行,不过大学教育的现代化前进方向却未能根本改变。

1913年,袁世凯上台后提倡尊孔读经,并否定了民国初期颁布的教育宗旨及相关法令和规定。

复古教育回流致使封建专制主义仍继续影响着教育,大学教育自然不能幸免。

读书就是为了做官的封建教育思想在当时大学教育中仍存在着,北京大学和旧时京师大学堂状况也差不多。

[1]但在这一时期,推进大学教育变革的另一支重要力量开始形成。

大量学成留学生回国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是高等教育工作。

1909年至1922年共15批516名归国生中,从事教育或与教育有关者187人,占36%。

[2]新知识分子群体汇合以蔡元培等为代表的传统知识分子,有意识主动融合世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从理念和实践层面对现代大学制度的设计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学归国学生群体迅速崛起,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作用日渐突出。

正是在他们的推动下,西方大学中衡量学术水平的学位授予制度开始引入中国。

1915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的《特定教育纲要》中规定,“学位除国立大学毕业,应按照所习科学给与学士、硕士、技士各字样外,另行组织博士会,作为授予博士学位之机关,由部定博士会及审授学位章程暂行试办”。

“新文化运动”之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呈现清晰的发展轨迹,沿着宏观法令框架与具体办学实践两个基本层面推进。

复古教育回流刺激产生了与封建传统决裂的“新文化运动”。

1915年开始兴起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进行文化启蒙。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扫清路障。

1922年的新学制即“壬戍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规定和1924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国立大学条例》标志着现代大学制度在宏观法令层面得以确立。

“壬戍学制”的主要内容是大学校与单科学校并立、取消大学预科、采用学分制与选课制、设课没有男女区别等。

《国立大学条例》则规定大学应附设专修科及推广部,内设董事会,负责审议学校计划、预算、决算及其他重要事宜。

“壬戍学制”和《国立大学条例》的相关规定明显受美国大学制度的影响。

这与留美学生归国后相当多进入高等教育,一些人(其中杰出者有胡适、郭秉文、罗家伦等)更成为大学的主政者有关。

在具体的内部办学实践方面,20年代之前引进西方现代大学制度比较成功的是北京大学,20年代之后则以东南大学为典范。

蔡元培的欧洲留学经历,不仅影响到他的办学理念,还影响了他的大学管理思想和方法。

他对北京大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确大学应是纯粹学问的机构,不是养成资格和贩卖知识的地方。

二是改组大学的管理体制。

他引入“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等办学理念,并通过改组大学评议会、成立学科教授会将其具体化。

三是倡导学术研究的风气。

他主张“兼容并包”,不仅通过成立研究所、组织研究团体、聘请有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教师、充实图书馆和实验室、出版研究刊物等形成研究学术研究的氛围,而且通过建立和制定各类规章制度,保障其办学理念在校内的规范实施。

蔡元培对北大的改革,不仅使北京大学于“五四”前后转化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也使追求高深学问及与之相伴而生的学术自由精神理念开始在中国大学内部扎根。

1921年成立的东南大学的首任校长郭秉文则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通过一系列规范化的内部制度安排,使东南大学迅速崛起。

他主张“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强调大学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相统一。

在系科设置方面,注重学与术并重、基础与应用互补,故东南大学系科设置非常齐全。

此外,他还首创了主辅修课程制。

郭秉文任东南大学校长后,延聘了一大批留美归国学生,在他们的配合下,内部制度安排得以顺利推行。

不同于北京大学将评议会作为学校最高立法机构和决策机构,东南大学设立董事会,并将其作为全校最高的立法机构和决策机构,而评议会仅是一个议事机构。

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两所大学内部的制度设计,分别代表了德国大学与美国大学两种不同办学模式在我国的移植与实践,也是当时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实际情况的现实反映。

之后国立大学的内部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在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模式上加以改进而发展起来的。

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现代大学制度已基本生成。

“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等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普遍为各类大学(国立大学、教会大学、私立大学)所遵循,“教授治校”“学生自治”等办学观念则通过大学内部制度的安排,得以具体实施。

不少大学还实行了通才教育、选课制、学分制等教学制度。

一般认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得以基本确立,主要是在一批居于大学教育主导地位的自由知识分子推动下,凭借北洋政府对大学教育的控制无力以及社会转型所提供的机遇和条件而取得的。

也就是说,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明显具有“自下而上”的特点。

[3]此外,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成功还往往与某个人的地位和人格魅力联系的一起,个人的去留甚至会决定学校的命运。

正如陈平原针对蔡元培对北大改革的评价:“有其位者不一定有其识,有其识者不一定有其位。

有其位有其识者,不一定有其时——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者,才有可能有蔡元培出掌北京大学时之挥洒自如。

”[4]正因为如此,借鉴西方大学制度模式并结合国情加以修正与选择而建立起来的现代大学制度缺乏牢固的基础,容易受到冲击并有一定的摇摆。

但总的看来,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0世纪中期确立的现代大学制度还是基本延续下来。

二、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基于中山大学的个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试图加强大学的控制,国民党还在大学推行“党化教育”(后代之以“三民主义教育”)及建立“训育制度”,给“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带来了严重伤害。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到抗战爆发前的十年间,政局相对稳定,也是民国高等教育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但国民党也试图通过教育立法和制度建设把大学教育纳入到国民党一党专政的轨道。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在高等教育规划、指导、协调、控制等方面也秉承这一意志,对大学的管理与控制比北洋政府时期更强。

[5]1946年周鲠生对蔡元培时代北京大学的回忆,也揭示了这一改变。

他说:“我们在北大的时候,尽管在军阀政府之肘腋下,可是学校内部行政及教育工作完全是独立的,自由的;大学有学府的尊严,学术有不可以物质标准计度之价值,教授先生们在社会上有不可侵犯之无形的权威,更有自尊心。

”[6]1929年,国民政府还以宣传共产主义为由,封闭了华南大学、上海大学、大陆大学等高校。

胡适也因指责党义教材为“党八股”而遭到国民党中训部的训诫。

但由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国民党的专制思想和行为一直受到知识分子的抵触和强烈抨击,现代大学制度还在继续发挥作用。

这也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等教育能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陈寅恪对为何要坚守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价值进行了很好的解释:“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所以我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一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

’”“俗谛”在当时即指三民主义。

必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研究学术”。

教授治校制度在1934年虽然被教育部取消,但一些大学校长、教授还在坚守,如清华大学的教授治校制度,一直坚持到抗战结束之后。

[7]不可否认,知识分子也出现分化,部分大学教授开始对南京国民政府的高等教育方针表示拥护。

我们以中山大学为案例,对现代大学制度在这一时期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希望能给予公允的评价。

这些问题主要是:现代大学制度究竟受到哪些冲击?现代大学制度又是如何发挥作用?产生了哪些改变?中山大学原名国立广东大学,创办于1924年,由原来的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科大学、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组成,1926年改为中山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