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知识

合集下载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意义新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大变革,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教育现代化与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及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需要。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扎实掌握知识技能,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在于引导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助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1. 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程改革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形成以学习为主体的学习环境。

2. 注重发展性评价。

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发展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弱化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单一评价。

3. 注重跨学科整合。

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知识融入到跨学科的整合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4.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新课程改革提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1. 优化课程结构。

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科学设计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评价。

3. 强化教师培训。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引导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4. 创新学习环境。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环境,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效果。

四、新课程改革的突出问题1. 教师培训问题。

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方法的接受度不高,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

2. 课程质量问题。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部分学校和教师对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不够到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3. 评价体系问题。

现有的评价体系仍然存在问题,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

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 推动学习科学。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新课改知识汇编

新课改知识汇编

新课改知识汇编
教学园地
12-19 1025
(点击相应地址即课打开)
1.前言:
2.背景与目标:
3.课改历史演进:
4.课改问题和目标:
5.高中教育的性质和目标:
6.高中教育的任务:
7.高中的培养目标:
8.高中课程结构:
9.高中课程内容与课程标准:
10.课程实施:
11.综合实践活动:
12.课程评价:
13.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4.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15.课堂教学三维目标:
16.课堂教学情境:
17.课堂教学关系:
18.学生眼中的学习:
19.学习的意义:
20.点燃学习动力:
21.掌握有校学习的钥匙:
22.学生的学习:
23.“吃透”教材:
24.“传道”:
25.民主管理:
26.教师的人格魅力:
27.行动研究:
28.学生爱戴的教师:。

教师职称考试——新课改知识

教师职称考试——新课改知识

拉萨市教师职称考试——新课改知识1、支撑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两大理论基础是什么?答:(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元智能理论)是支撑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两大理论基础。

2、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是什么?答:(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3、本次课程改革的改革目标有哪些?答:新一轮课程改革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具体目标。

4、新课程在课程功能上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惟目标”,成为各学科共同的培养目标。

请谈谈这一目标对人才的培养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功能的改变是根本的改变,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将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学习把握好新课程,深刻理解课程功能的变革至关重要。

5、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作了哪些调整?具有什么特点?在人才培养上有什么意义?答:(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必修课,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含信息技术教育)(4)农村中学课程在达到国家基本课程要求的同时,深化“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等改革。

新课改知识试题及答案

新课改知识试题及答案

新课改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应试教育B. 素质教育C. 精英教育D. 职业教育答案:B2. 新课改提倡的教学方式是?A. 填鸭式教学B. 启发式教学C. 传统式教学D. 应试式教学答案:B3. 新课改中,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A. 单一的考试成绩B. 综合评价C. 竞赛成绩D. 教师主观评价答案:B二、多选题4. 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包括哪些?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学习的参与者D. 学习的监督者E. 学习的合作者答案:ABDE5. 新课改下,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A. 创新能力B. 批判性思维C. 团队合作D. 应试技巧E. 终身学习能力答案:ABCE三、判断题6. 新课改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师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答案:错误7. 新课改倡导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答案:正确8. 新课改中,教师不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9. 简述新课改中对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

答案:新课改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由单一的考试成绩转变为综合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表现。

10.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答案: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专业素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以及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等。

五、论述题11. 论述新课改对我国教育发展的意义。

答案:新课改对我国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新课改推动了教学方式的改革,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再次,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新课改还促进了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汇总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汇总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汇总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或者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2、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3、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4、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

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5、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6、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7、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8、新课程改革总体目标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1)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2)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3)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5)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6)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7)是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8)是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9)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9、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答:(1)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的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片中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和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教育新课改知识点总结

教育新课改知识点总结

教育新课改知识点总结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针对教育新课改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背景、目的、实施路径、特点以及对教育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一、教育新课改的背景1. 21世纪素养的需求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21世纪教育要求学生具备全面发展的素养。

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满足这一需求,故需要进行新的教育改革。

2. 教育培养目标的转变以前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考试成绩,而现在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

3. 习近平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这也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指导意义。

二、教育新课改的目的1.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21世纪所需的综合能力。

2. 转变教育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输入和考试成绩,新课程改革需要改变这种模式,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3. 建立个性化教育体系新课程改革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 实现教育公平新课程改革需要通过多元评价体系、多元培养模式等手段,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包容。

三、教育新课改的实施路径1. 设计新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改革需要重新设计和编制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2. 改变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3.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新课程改革需要建立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4. 培养教师的能力新课程改革需要培养一批具备创新思维、教学能力和设计能力的教师,倡导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习。

四、教育新课改的特点1.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培养,提倡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

新课标改革理解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改革理解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改革理解知识点总结一、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与意义1.1 背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也不断进行着改革与创新。

新课标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和竞争日益激烈,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

(2) 教育体制的僵化:过去教育体制长期以来的僵化和刻板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

(3) 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越来越明显,教育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 职业发展的需求:社会需求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教育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问题。

1.2 意义新课标改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教育改革:新课标改革不仅仅是对教材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更是对整个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2) 培养人才需求:新课标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精神等,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3) 促进学生发展:新课标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标改革的主要内容与特点2.1 主要内容新课标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置:新课标改革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2) 教育理念:新课标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

(3) 教材编写:新课标改革对教材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材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2.2 特点新课标改革的主要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以学生为中心:新课标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

新课程改革易考易错易混知识点

新课程改革易考易错易混知识点

新课程改革易考易错易混知识点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颁布的时间以及新课改正式启动的时间是考点,考生需要准确识记。

2、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是考点,考生需要有所了解。

3、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重要考点,考查题型也很全面,考生需要准确掌握每一项目标的具体内容。

4、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考点,考生需要准确识记。

5、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理念是考点,多以单选题形式出现。

6、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改变是考试的重点,考查题型比较全面,考生可结合教育学部分第四章的内容进行理解记忆。

7、新课程倡导的新的教学观是重要考点,考生需要结合教育学部分第六章的内容进行重点识记。

8、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考点,考生需要对三种学习方式的概念、特点等进行理解记忆。

9、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基本理念以及特点是考点,会以选择、简答等题型出现。

10、研究性学习是考点,会以多选、判断、名词解释等题型出现,考生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

新课改重要知识点总结

新课改重要知识点总结

新课改重要知识点总结新课改的重要知识点包括教育意义、改革目标、改革内容和改革策略四个方面。

首先,教育意义。

新课改是一种有益于教育发展、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有益于教师教育素质提高、有益于学生学习效果提高的教育改革。

新课改的教育意义,体现了一种符合新时期需要的教育思维,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教育观念,符合社会长远利益的教育理念。

其次,改革目标。

新课改的目标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有社会责任感,有竞争力,有创新精神,有批判精神,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新课改的改革目标,是垂直发展,是横向发展,是深度发展,是广度发展,是综合发展。

再次,改革内容。

新课改的内容包括: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最后,改革策略。

新课改的策略包括:完善教育制度,推进学科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学改进,构建学校发展,推动社会支持,创造条件保障。

新课改是一种教育改革,是一种面向未来,符合发展需要,有益于教育事业的改革。

新课改是一种有益于教育社会化、有益于学生素质提高、有益于师资队伍建设、有益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改革。

其重要性在于,一是体现了教育的社会化方向,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家长的积极参与,体现了社会的长期支持。

二是推动了学校教育的改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为教师的教育素质提高提供了支持。

三是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改革,展现了新时期的教育思维,符合了新时期的教育需要,有利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新课改的重要知识点包括教育意义、改革目标、改革内容和改革策略。

首先,教育意义。

新课改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教育改革。

其教育意义,是体现了教育的社会化属性,是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是有利于教育事业的长远展望。

其次,改革目标。

新课改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批判精神、具有国际视野、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新课改高一历史知识点

新课改高一历史知识点

新课改高一历史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新课改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历史素养为目标,对历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

本文将介绍新课改高一历史知识点,包括中国古代史、世界现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等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夏、商、西周的兴衰:介绍夏、商、西周这三个朝代的兴起和衰落,以“尧、舜、禹”、“文、武、周公”等为重要人物进行说明。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列国纷争,以及韩非子、墨子等重要思想家的影响。

3. 秦朝的统一:介绍秦朝的统一战争、法家思想的推行,以及始皇帝的重大改革。

4. 汉朝的兴起和发展:介绍汉朝的兴起、刘邦的功绩,以及汉武帝时期的经济繁荣和科技进步。

5. 三国时期的分裂与统一:介绍三国时期的曹、刘、孙三方势力的斗争,包括三国鼎立、三国统一等历史事件。

二、世界现代史知识点1.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特点以及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 工业革命的爆发:介绍工业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以及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3. 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介绍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以及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和殖民地人民的抵抗。

4. 第一次世界大战: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战争过程和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战争过程和结束后的世界秩序重建。

三、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1.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命运:介绍鸦片战争的起因、结果和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的历程。

2.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介绍辛亥革命的背景、推动力量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3. 北洋政府与国共合作:介绍北洋政府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国共合作的形成和意义。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过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以及国际形势的影响等。

5.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介绍改革开放的起因、背景和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新课改高一知识点

新课改高一知识点

新课改高一知识点新课改是指教育部在我国高中教育中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一知识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本文将重点介绍新课改高一知识点的变化和学习重点。

一、语文知识点在新课改下,高一语文的学习内容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学科知识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阅读与表达能力:加强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2. 写作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文学常识:学习文学常识,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数学知识点新课改对高一数学知识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提倡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探索性学习: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英语知识点新课改对高一英语知识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口语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阅读理解:加强对英语原著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写作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意思维。

四、物理知识点新课改对高一物理知识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探究:增加实验探究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

2. 物理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方式和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物理分析与解决。

3. 知识整合:强调物理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化学知识点新课改对高一化学知识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探究:增加实验探究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新课改知识点梳理

新课改知识点梳理

新课改知识点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新课改作为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变革,旨在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的精神实质,下面对新课改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意味着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二、课程目标的转变新课改在课程目标方面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传统的课程目标侧重于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新课改则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整合。

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和价值观的树立,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结构的调整新课改对课程结构进行了优化和调整。

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选修课程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此外,新课改还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和交叉,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改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归纳总结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自2001年正式启动以来,新课程改革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新课程改革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改革的核心内容。

一、课程目标的变化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方面是课程目标的变化。

传统的课程目标主要注重学科知识和考试成绩,而新课程则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新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还要提高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

此外,新课程要求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课程结构的优化新课程改革还对课程结构进行了优化。

传统的课程结构通常以学科为核心,学生需要在各个学科之间切换,缺乏连贯性。

而新课程则采取了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学习模式,强调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和交叉。

这种课程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新课程改革还要求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要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而新课程则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体性,通过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还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评价方式的创新新课程改革还提出了创新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考试,侧重于对学生记忆和理解能力的测试。

而新课程则鼓励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项目作业、实践活动、口头报告等,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新课程评价的重点是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力,而不仅仅是看他们的成绩。

五、教育资源的整合新课程改革还鼓励整合教育资源。

传统的教育资源分散在各个学科或学校之间,难以得到充分利用。

而新课程则强调要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整合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这将为学生提供更广泛、更多样的学习机会,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化学新课改高一知识点

化学新课改高一知识点

化学新课改高一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学科。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课程也随之进行了新的调整和改革。

新课改高一化学知识点的学习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化学知识。

一、基础知识点1. 元素与化合物:学生需要了解元素的基本概念,了解常见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同时掌握化合物的定义和常见的化合物的命名。

2. 化学方程式:学生需要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平衡,理解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的含义。

3. 原子结构:学生需要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学习如何表示原子的原子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了解元素的同位素和电子排布规律。

4.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学生需要了解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与性质;理解分子式和结构式的表示方法;学会利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计算元素和原子的个数。

5. 化学反应: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种类和基本特征,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类型的判断和平衡。

二、实验技能1. 实验操作:学生需要学习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规范和安全知识,了解常见的实验仪器和玻璃器皿的使用方法。

2. 数据处理:学生需要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整理和分析方法,学会绘制实验曲线和数据图表,理解数据的意义和结果的推断。

3. 实验设计: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包括独立变量和因变量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安排和实验结果的验证与分析。

4. 实验报告: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书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数据记录、结果分析和结论等内容的书写。

三、应用能力1. 化学计算:学生需要学习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摩尔质量的计算、摩尔与质量之间的转换、浓度计算等。

2. 化学反应速率:学生需要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理解速率方程式和速率常数的计算。

3. 酸碱中和反应:学生需要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pH值的计算,掌握酸碱中和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汇总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汇总

《综合素质》重难点记忆口诀一、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

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新课改的教学观。

口诀:学习过人(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二、学生观。

口诀:二独一发⑴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⑶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三、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

口诀:你我他它(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四、教师职业道德。

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1)爱国守法一一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一一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关爱学生一一师德的灵魂(4)教书育人一一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5)为人师表一一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终身学习一一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1.学生观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两独一发”⑴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⑵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新课改教招知识点总结

新课改教招知识点总结

新课改教招知识点总结一、新课改教学模式的意义新课改教学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新课改教学模式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改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应对未来社会的各种挑战。

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新课改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新课改教学模式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可以带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4. 促进社会发展。

新课改教学模式的提出,可以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可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新课改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新课改教学模式是在以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2. 人本教育。

新课改教学模式注重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3. 实践性教学。

新课改教学模式注重教学实践,提倡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 个性化教学。

新课改教学模式注重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注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5. 教育信息化。

新课改教学模式注重教育信息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6. 融合教学。

新课改教学模式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学,提倡跨学科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新课改知识点梳理

新课改知识点梳理

新课改知识点梳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在持续地改革和创新。

新课改作为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变革,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方法和要求。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新课改,让我们对其相关的重要知识点进行一次梳理。

一、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

不再将学生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这意味着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新课改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鼓励跨学科学习和知识的整合运用。

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二、课程目标的转变新课改在课程目标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

不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知识与技能目标不再是单纯的记忆和复述,而是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新。

学生要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等,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养成和价值观的塑造。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改推动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创新。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逐渐被更多互动式、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所补充和替代。

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合作式教学则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学习,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评价体系的改革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新课改对评价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

评价主体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还强调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和社会的参与,使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我国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其中,新课程改革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新课程改革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课程目标的调整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

核心素养包括语文素养、数学素养、外语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艺术素养、人文素养和健康素养等。

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具备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调整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内容的质量和实用性,注重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一方面,课程内容注重与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另一方面,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而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验教学、讨论教学、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评价方式的改革新课程改革提倡综合评价,强调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而新课程改革强调综合评价,包括学业评价、能力评价和素质评价。

学业评价主要通过考试和测验来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能力评价主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来评价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素质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来评价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

五、教师培养与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的培养与发展,包括教师的专业培训、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师的职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考点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了解)(一)新课程改革的内涵1.新课程改革的含义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是指我国从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2.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产生与发展(1)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1999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拉开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

(2)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和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

(3)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

(4)2001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做修改。

(5)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正式颁布。

(6)2001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7)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基本方向的确立。

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2001年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期。

至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试点实验阶段,并拟用5年时间,在全国推行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02年秋,实验范围扩大,省级实验区工作启动;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包括三级课程管理的运行机制、评价制度等)全面进入实验阶段。

2003年秋,全国范围内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35%。

2004年秋,课程改革的工作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65%~70%。

2005年秋,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进入新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考试之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知识复习资料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

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

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⑧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

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

(4)方法恰当。

(5)语言艺术。

(6)板书有序。

(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

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

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顷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心理学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

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6l、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6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

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7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

(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7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7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

(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

(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

(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7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7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亢又称心向。

8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

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

8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8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面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

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