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档案学系教学大纲《 档案管理学》
〈档案管理学〉教学大纲
《文书档案管理》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名称:文书档案管理二、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三、开设时间:周学时2,总学时34课时,学分2学分四、开设时段:大四第一学期五、教学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六、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文书学、档案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文书、档案的定义、作用、种类与国家档案全宗的组成以及档案工作内容性质、基本原则和组织,了解档案的价值鉴定、保管档案,明确管理要求和积极提供利用,能使学生掌握对各种不同种类的档案进行收集、整理、鉴定、销毁、统计、保管、检索和编研等方面的管理以及对档案内容开发利用的能力,以适应当今信息化社会对档案管理和使用的需要。
七、教学原则要求学习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原则,注重联系实际,辅之以参观、调研、课堂讨论等手段,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务能力。
八、考核方式1、闭卷考试2、评分方法:考试占70%,平时作业占30%。
九、教材编选的主要依据《秘书文档管理》丁晓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
主要特色是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遵循“文档一体化”思路,将原有的“文书学”和“档案管理学”两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紧贴社会组织秘书工作的实际,突出组织内秘书文书、档案工作的特点,凸显两项工作的固有联系。
另外,为适应政务电子化和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多数到企业工作的趋势,特别介绍了电子文件和企业文档管理的知识,比较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板块的教学。
第二部分:教学大纲基本部分一、主体框架绪论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要点:对本课程的对象,即文书、文书工作、档案以及档案工作进行厘清,对基础知识和工作流程进行讲解。
一、文书档案管理的内涵二、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三、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四、与相关课程的关系讨论: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谈谈文书和档案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文书与档案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要点:联系文书学发展实际,围绕文化自信展开十九大报告的宣讲;文书和档案的关系。
档案管理学课程提纲
《档案管理学》课程提纲(20 13 ---20 14 学年第 2 学期)级别:11 12级学院:专业:汉语言涉外文秘班级:2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档案管理学》课程代码(10214800)、学时,32 ,48;学分2 3,考试性质:考查考试两种二、【教师信息】:三、【课程描述(课程简介)】课程性质汉语言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涉外文秘的专业核心必修课课程的主要内容:档案的管理开发和利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此领域的档案管理知识有一个基本的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对于涉外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这么专业知识,可以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增强个人能力。
四、【课程目的】(它是涉外文秘专业的必修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对于培养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增补我国专业档案管理人才的缺乏恒有必要,非常及时。
五、【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巧,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六、【课程内容】主要涉及的要点:1 档案的实体管理;2 档案的开发利用。
先修课程新中国档案概况。
七、【授课方式(教法)】教师主讲、学生参与图书室资料室参观与实践等等,具体制订:利用个人去图书馆的机会,了解图书和资料的分类方法和编制规律。
八、【课程网站】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九、【教材及教辅】(教材名称《档案管理学》作者陈智为2008年第一版,2010年第三版必备教材;重点章节是档案的实体管理和档案的开发利用。
十、【教学要求】到课要求---不得缺课多于4节。
扣分政策:每缺一节课扣平时成绩的4分;迟到一次扣平时成绩的1分;请假2节扣1分;期中考试缺课没有期中成绩,期末考试缺考只有重修。
特例除外课堂参与要求:课前准备预习、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参观图书馆资料室认真。
档案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档案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档案管理学课程是为学习档案管理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学生设计的,旨在使学生具备系统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以满足不同组织的档案管理需求。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档案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储存、检索和销毁等方面内容。
二、教学目标1.了解档案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3.了解不同类型档案的分类和管理要求。
4.具备档案管理软件的使用能力。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档案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档案管理学的定义与发展- 档案管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 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2.档案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档案的收集与归档- 档案的整理与分类- 档案的储存与保护- 档案的检索与利用- 档案的销毁与档案鉴定3.不同类型档案的分类和管理要求 - 公共档案的分类和管理要求- 私人档案的分类和管理要求- 电子档案的分类和管理要求- 数字档案的分类和管理要求4.档案管理软件的使用- 常用档案管理软件的功能和特点- 档案管理软件的安装和操作- 档案管理软件的应用案例分析5.案例分析与实践- 档案管理实践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档案管理实践中的问题解决方法- 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的培养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实践操作等。
1.讲授:教师通过系统的讲解,介绍档案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档案管理方法和技巧的理解。
3.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4.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档案管理软件的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
五、考核方式1.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2.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档案管理相关的任务。
3.考试:进行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实践项目:要求学生参与档案管理实践项目,完成相应任务。
档案管理教学大纲
《档案管理学》教学大纲档案管理学是秘书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具有实施档案管理的实践能力。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将以档案管理中所涉及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编研、利用、统计等8个基本环节知识和理论为重点进行教学。
2,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联系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思想和新做法进行教学,努力将学科前沿性的研讨和成果带进课堂。
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档案管理课程实践及教学中案例分析,把学科理论学习融入到培养学生档案管理能力中去。
(三)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特点,本课程的教学将采用课堂讲授、模拟实践、参观学习及实践考察等多种教学方式。
(四)考核方式平时作业(占20%与笔试(占80%相结合方式。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二、大纲内容绪论说明和要求:(1)重点:掌握档案管理学的历史;“档案管理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内容。
(2)难点:“档案管理学”的学科类型、定位。
第一章档案实体管理概论第一节何谓档案实体管理第二节档案实体管理的原则第三节档案实体管理的方法说明和要求:(1 )重点:掌握档案实体管理内容及基本原则。
(2)难点:档案实体管理方法。
第二章档案的鉴定第一节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内容和意义第二节档案价值与档案鉴定标准第三节鉴定档案价值的原则与方法第四节档案保管期限表第五节档案鉴定工作的制度与组织说明和要求:(1)重点:掌握鉴定的原则和保管期限表的制定。
(2)难点:如何把握档案鉴定的尺度。
第三章档案的收集第一节档案收集工作概述第二节档案馆(室)藏建设第三节档案室的收集工作第四节档案馆的收集工作说明和要求:(1)重点:掌握档案收集工作的要求。
(2)难点:档案的征集与接收。
第四章档案的整理第一节档案整理工作概述第二节全宗第三节全宗内档案的分类第四节立卷方法的改革第五节立卷方法的改革附件第六节类内案卷排列、案卷编号、卷内目录、案卷目录和档号第七节档案整理中的组织管理说明和要求: (1)重点:是理解全宗的概念和含义以及卷内案卷的排列。
档案管理学大纲
第一章档案概论第一节档案的起源与沿革1、甲骨档案2、金石档案3、简牍档案4、缣帛档案5、纸质档案6、音像档案7、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第二节档案的特点和范围一、档案的定义(一)档案是各种组织和个人在其特定的社会活动中积累而成的(二)档案是保存备查的文件(三)档案内容的记录方式和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四)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档案与文献档案与文书档案与图书档案与资料档案与文物二、档案的知识属性和信息属性(一)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基本属性(二)档案是贮存和传播知识的一种形式(三)档案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三、档案分类的含义和档案种类的划分(一)档案分类的含义(二)档案种类的划分(三)国家全部档案的基本构成第三节档案的作用及其规律一、档案的一般作用(一)行政管理的查考凭据(二)生产建设的参考依据(三)政治斗争的必要工具(四)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五)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六)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权益的法律书证二、档案的基本价值(一)档案的凭证作用(二)档案的参考作用(三)对档案真实性的辩证理解三、档案发挥作用的规律性(一)档案作用的时效律和扩展律(二)档案机密性递减律和社会性递增律(三)档案行政作用弱化律和科学文化作用强化律第二章档案工作概论第一节档案工作的内容和性质一、档案工作的内容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一)了解各环节的特殊性(二)协调系统的整体性(三)掌握诸环节的基本关系二、档案工作的性质和意义(一)档案工作的性质(二)档案工作的意义(作用)第二节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一、全国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一)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二)国家全部档案由各级档案机构分别集中保存,并实行党、政档案的统一管理(三)全国档案工作,由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统一地、分层负责地进行监督和指导二、维护档案的安全与完整三、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第三节档案机构一、档案室(一)档案室的地位和作用(二)档案室的性质(三)档案室的任务基本任务具体任务(四)档案室的类型二、文件中心和档案寄存中心(一)文件中心(1)文件中心的含义及其产生背景(2)文件中心的特征(二)档案寄存中心(三)档案事务所三、档案馆国家档案馆(一)档案馆的性质(二)档案馆的基本职责与具体任务专业档案馆(一)专业档案馆的基本含义(二)专业档案馆的类型内部档案机构(企业档案馆、档案室)(一)企业档案馆的含义(二)企业档案馆的特点(三)企业档案馆的职能四、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一)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定义(二)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基本职责(三)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具体任务五、档案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六、我国当前档案机构的状况第三章档案的收集第一节档案收集工作的意义和要求一、收集工作的内容和意义(一)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二)档案收集工作的意义1、收集工作是档案部门积累档案的手段,它为档案工作提供了实际的管理对象。
档案管理学教学大纲
《档案管理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档案管理学课程编码:EN165130B学分:2学分总学时:32学时适用专业: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先修课程:《文书学》、《公文写作》、《秘书学》等基础课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以档案、档案工作以及文书档案的管理为研究对象。
设置本课程的任务是:较系统地介绍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讲授档案形成和发挥作用的规律,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及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利用、服务、编研、统计等项业务活动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档案事业和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科学地组织档案的业务管理和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
三、教学内容(一) 档案和档案工作概论4学时1、档案的定义、种类及其作用2、档案工作的内容、性质和基本原则3、档案机构及其基本任务(二) 档案的收集 4学时1、档案收集工作概述2、机关文件的归档3、档案机构对档案的接收、征集4、档案馆藏的丰富和优化(三) 档案的整理 6学时1、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和原则2、全宗的划分、排列和分类3、案卷排列、编号与案卷目录4、档号和立档单位与全宗历史考证(四) 档案价值的鉴定 4学时1、鉴定档案价值工作的内容、原则和标准2、档案保管期限表和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3、档案鉴定工作的制度和程序(五)档案的保管 2学时1、档案保管的任务和物质条件2、库房管理3、档案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保护(六)档案的检索 2学时1、档案检索概述2、档案著录和档案标引3、档案检索工具与计算机检索(七) 档案的提供利用 4学时1、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途径与方式2、档案咨询服务3、档案用户调研工作4、开放档案工作(八) 档案的编辑 4学时1、档案编研工作2、现行档案文件汇编和档案文摘汇编3、大事记、组织沿革、专题摘要4、会议简介和统计数字汇集(九) 档案登记和统计 2学时1、档案登记和统计工作2、档案登记工作3、档案统计工作四、教学参考书(一)主选教材:邓绍兴、陈智为编著《档案管理学》首都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二)候选教材:冯惠玲主编《档案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三)主要参考书目:1、陈兆和宝荣主编《档案管理学基础》(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技术档案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1版3、《档案保管技术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2版4、《档案史料编纂摘要》档案出版社1982年第1版五、说明(一)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本大纲的第一章是关于档案工作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讲授以概述为主。
档案管理学大纲
第一章档案概论1.档案的定义: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声像及其他各种方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2.档案定义的含义:(1)档案是各种组织和个人在其特定的社会活动中积累而成的;(2)档案是保存备查的历史文件;(3)档案信息的记录方式和载体是多种多样的;(4)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
3.档案开成的条件:办理完毕;有保存价值;集中保存。
4.档案的形式:载体、内容记录。
5.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这是档案的主要特点和本质属性.1 档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遗物,它具有很强的记录性,所以档案具有很高的查考价值。
不同于一般的信息资料,是特定的形成者直接使用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不是事后编写的材料,具有原始性特点。
档案以兼具原始性和记录性二者于一体的特点,区别与其它资料。
2了解档案原始记录性的特点,对于档案管理以及处理档案工作同外部的某些关系,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3档案是历史的真迹,必须保持它的特性,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效用。
4档案与图书资料、文物,既有性质上的区别,也有某些联系。
他们之间有部分重合关系、彼此转化关系等。
因此,档案部门既要区别档案与资料,着力管好档案,也要收藏与档案有关的资料,辅助馆藏档案提供利用。
6.档案的一般属性:知识属性(档案是贮存和传播知识的一种形式)和信息属性(具有信息的一般属性:中介性、可替代性、可传输性和可分享性,同时又具有自由的特性:原始性和回溯性).信息可分为原始信息(是指用数字和文字等对某一项活动所做的最初的直接的记载)和加工信息(对原始信息进行不同的加工处理,即为加工信息)7.档案的价值和作用:(1)凭证价值;参考价值;(2)行政管理的查考凭据、生产建设的参考依据、政治斗争的必要工具、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权益的法律书证。
8.档案的种类:(1)按时间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档案(早政权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档案。
档案管理学讲课大纲(一)
档案管理学讲课大纲(一)档案管理学讲课大纲第一节档案概述一、档案的起源与沿革(一)档案起源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文明产物,它的产生同文字的出现有着密切的联系。
远古时期没有文字,人们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只是靠语言和行为来表达思想、交流经验、传递信息。
这种原始记忆和口传交流方式在人类社会初期生产生活都非常简单的情况下基本适用,但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也日益复杂起来,语言交流既不能传递很远,也容易遗忘,不能世代保存。
为了弥补语言的局限性,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结绳”、“刻契”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所谓结绳就是在————————。
这种方法世界上许多民民族都使用过。
直到建国初期云南傈僳族、瓦族,西藏的门巴族、台湾的高山族等,仍然采用结绳刻契的方法来记事。
在国外,古波斯人、秘鲁人也都使用过这种方法记事。
据考古学家研究,古代秘鲁人对结绳及释义有相当具体完整的方法,在一条长绳上—————。
并在各镇设置专门管理和负责解释结绳的官吏“结子官”。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记录了人们的实践活动,初步有记事备忘、信守、凭证的功能,但它只是某种事情的具体记号,只能帮助有关人唤起回忆和想象,不能准确地表达出人们的抽象思想和概念。
具体的历史事实仍储存在人的大脑之中,离开了人的记忆和讲解,它无法独立地完成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功能,所以,这只是一种原始的记事方法。
随着生产劳动的不断发展,社会交际范围也日益扩大,为适应新的需要,人们逐渐采用画图画的形式代替结绳。
所谓图画就是———。
最初图画画得很复杂很细,目的是让人们一看便懂。
后来当人们习惯了这种图画之后,图画就逐渐画得简单起来了,简化成一定的图案符号,进而图画形象描绘得越来越少,而抽象符号日益增多,经过去时漫长的演变,最早的文字终于产生了。
文字的出现为档案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并非有了文字就有了档案。
只有当人们将文字用于生产记录的时候,严格意义上的档案才开始产生形成。
最早的档案产生何年何月目前没有定论。
《档案管理》课程
《档案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主讲人:刘静一、本课程教学目标《档案管理》是文秘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与学习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概念与一般知识和技能,包含文书处理、文书归档、档案的收集与鉴定,档案的整理与保管,档案的检索与利用等。
本课程教学以培养应用型和操作型秘书人才,以及相关工作岗位的职业要求为目标,帮助文秘专业学生掌握文书与档案工作的知识与技能,提高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以就业为导向,以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原则,强调实际操作与技能训练;并注重学生心理素养和职业意识培养,为从事秘书工作和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专业地位和作用《档案管理》是文秘专业的主干与核心课程,它不仅是文秘专业的专业基础,也是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关键技能模块,是文秘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
特别是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要面向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本课程在知识体系以及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凝炼与新的要求,认真搞好本课程教学,对培养现代秘书人才的专业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培养目标及目标分解(一)总体目标《档案管理》课程是文秘专业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文书与档案工作知识和很强的实践能力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教学在理念上尽力适应社会上相关职业岗位群对秘书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新要求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趋势,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在内容上要着力从学科体系建构、理论知识完整向注重实用、知识精讲、侧重实务操作转变,培养学生实际职业技能;在体现教学方法上要从学科式、授课型教学方法向技能型、训练式、体验式教学方法转变,突出实际案例和技能训练,配合以网络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达到知识宽厚,技能熟练,职业意识强的目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分析,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要认真完成有关知识及技能训练作业,提高学习效果,力求实现和达到教学目标。
(二)能力目标本课程根据培养应用型、操作型人才的特点,以工作岗位职业要求为能力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职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档案学》教学大纲
《档案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档案学》是一门研究档案的产生、管理、利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档案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具备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开发与利用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档案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2. 培养学生具备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和利用的基本技能。
3. 帮助学生掌握档案法规、档案政策及档案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档案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 档案学概述(4学时)档案的概念与特征档案学的形成与发展档案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2. 档案工作概述(6学时)档案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与任务档案工作流程与管理体系3. 档案收集与整理(8学时)档案收集的范围与原则档案整理的方法与要求档案分类与编目4. 档案鉴定与保管(6学时)档案鉴定的标准与方法档案保管条件与措施档案保护与修复技术5. 档案统计与检索(6学时)档案统计的意义与任务档案统计指标与统计方法档案检索工具与检索策略6. 档案利用与服务(8学时)档案利用的原则与范围档案信息服务内容与方式档案用户需求与档案利用效果评价7. 电子档案管理(6学时)电子档案的概念与特点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利用8. 档案法规与职业道德(4学时)档案法规体系档案职业道德规范档案工作者的法律责任与义务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2. 结合实际档案工作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程考核1. 平时成绩(30%):根据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2. 期中考试(20%):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档案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上海大学档案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档案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2)掌握档案的分类、档案的整理、档案的保管、档案的检索等基本技能。
(3)了解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历程、档案法规、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2. 能力目标:(1)具备收集、整理、保管、检索档案的能力。
(2)具备运用档案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备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档案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档案事业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档案学的基本概念2. 档案的分类3. 档案的整理4. 档案的保管5. 档案的检索6. 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历程7. 档案法规8. 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档案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介绍档案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讲授(1)档案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2)档案的分类、档案的整理、档案的保管、档案的检索等基本技能。
(3)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历程、档案法规、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3.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档案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4. 实践操作(1)布置档案整理、检索等实践任务,让学生亲身体验档案工作的过程。
(2)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任务,并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
5. 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档案学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关注档案事业的发展,树立正确的档案观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课堂纪律、参与讨论等方面。
2. 实践操作:根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掌握档案整理、检索等技能的程度。
3. 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全面考察学生对档案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等。
2. 教学课件、案例资料等。
3. 档案馆、档案馆网站等实践场所。
《档案管理学》教学纲要及注意事项
作者: 陈智为
出版物刊名: 档案学通讯
页码: 75-78页
主题词: 《档案管理学》;教学纲要;电大学员;档案工作;全宗;档案著录;卡片目录;档案学理论;档案馆;主讲教师
摘要: <正>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档案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这学期开始讲授《档案管理学》。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根据档案学理论,系统地讲授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基本理论,档案管理、档案提供利用和开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使学员比较完整地、系总地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理解档案学理论和运用基本理论作好档案工作的能力,为适应学员工作需要及进一步钻研档案管理理论打下基础。
《档案管理学》课程实习大纲
《档案管理学》课程实习大纲一、实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实习,使学生基本了解并初步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式和方法。
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
树立热爱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思想,全心全意服务于上海的档案事业,增强为档案事业服务的责任感。
专业实习的具体要求是:1、增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要突出学生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2、学生从理论上加深对档案学基础知识的认识,在实践上对档案管理操作流程有感性的认识。
3、培养学生认真塌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与作风。
二、实习内容和时间安排1.专业实习内容1)熟悉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
2)掌握收集、整理和利用等各项档案工作。
3)熟悉政务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和利用的业务。
4)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档案管理、政务信息资源的管理。
2.专业实习时间安排专业实习时间总共为二周,实习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习动员阶段。
学习与档案实习有关的基础知识,加强实习纪律教育,做好实习前期的准备。
第二阶段为实际操作阶段。
在实习基地老师的指导下,按见习、实习和独立操作三步。
第三阶段为总结交流阶段。
实习结束返回学校,首先进行小组交流,然后组织大会交流。
三、实习组织领导及指导形式3.由系负责教育的主任、教研室负责人和教师组成实习领导小组。
4.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组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
5.由各档案馆、室负责实习的领导、专业指导教师与师大档案系直接指导老师共同负责学生的思想工作与业务指导。
四、实习要求与评分6.要求学生遵守所在档案馆、室各项规章制度,尊重实习指导老师与领导,按要求做好各项实习工作。
7.要求学生按时填写实习手册中规定的各项内容,并写好实习报告。
8.评分:先由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按实习情况评定表的要求进行打分,填写实习意见。
《档案学》教学大纲
(二)具体教学内容档案的定义与本质特征;档案的实存形态及其形成过程;档案与信息、文献、文书、资料、文物等相关事务的关系;档案的常见种类(2)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档案的定义与本质特征,理解档案的特性,掌握档案的实存形态及其形成过程;掌握档案与信息、文献、文书、资料、文物等相关事务的关系,了解档案的常见种类,并能准备理解档案的真实可靠性。
(3)重点档案的本质特征;档案与信息、文献、文书、资料、文物等相关事务的关系;档案的真实可靠性(4)难点档案与信息、文献、文书、资料、文物等相关事务的关系;档案的真实可靠性的理解(5)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本知识点的讲授和学习,可以支撑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中的“指标点1.2: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知识,能够适应行政管理岗位工作;和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中的指标点2.1:掌握行政管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知识,培养认识和界定问题的能力,奠定分析问题能力的基础。
2.档案的源流(1)教学内容档案的起源诸说;中外档案的起源;中外古今档案的主要形态(2)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档案起源的各种观点,了解中国档案的起源,掌握我国档案及其形态的演变。
(3)重点档案的起源诸说;档案形态的演变(4)难点档案形态的演变(5)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本知识点的讲授和学习,可以支撑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中的“指标点1.2: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知识,能够适应行政管理岗位工作;也可支撑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中的指标点2.1:掌握行政管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知识,培养认识和界定问题的能力,奠定分析问题能力的基础。
3.档案的价值与作用(1)教学内容档案价值与档案作用的含义与二者关系;档案价值的几种主要形态;档案作用的表现;档案价值的扩展律、时效律与条件律。
(2)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档案价值与档案作用的含义,掌握档案价值的主要形态,掌握档案的作用,掌握档案价值的扩展律、时效律与条件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师范大学档案学系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档案管理学》
英文名称:《Archives Management》
学分:3学分总学时:72学时
开课专业:档案学系本科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本课程介绍档案学学科格局、体系及相关管理技术,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更精细地认识档案这一历史原始记录物的自身性状和管理特点、要求,使他们更深刻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总体状态,树立为全社会提供全面信息服务的思想,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并以资源开发为内在动力,做好档案业务管理工作。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讲授72学时,重点突出各种载体形式的档案实体管理。
第一章档案价值的鉴定
1.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2.鉴定档案价值的原则和标准
3.档案保管期限表和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
4.档案鉴定工作的制度和组织
第二章档案的收集
1.档案收集工作概述
2.机关档案的接收和征集
3.档案馆档案的接受和征集
4.档案馆藏的丰富和优化
第三章档案的整理
1.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和原则
2.全宗的划分和排列
3.全宗内档案的分类
4.类内案卷排列和案卷目录
5.档案整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第四章档案的保管
1.保管概述
2.保管的物质条件
3.库房管理
4.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与保护
第五章档案检索
1.《中国档案分类法》
2.《中国档案主题词表》
3.档案著录与标引
4.档案检索工具
5.档案的计算机检索
第六章档案的提供利用服务
1.档案提供利用的途径和方式
2.档案咨询服务
3.档案用户调研工作
4.开放档案工作
第七章档案的编研
1.现行档案文件汇编和档案文摘汇编2.大事记
3.组织沿革
4.专题概要
5.会议简介和统计数字汇集
第八章档案登记和统计
1.登记方法
2.统计方法
第九章人事档案
1.人事档案工作概述
2.人事档案的收集和鉴别
3.人事档案的分类
4.人事档案的保管期限、转递和查阅第十章会计档案
1.会计档案的收集、保管与整理2.会计档案的鉴定与销毁
3.会计档案的提供利用
第十一章声像档案
1.照片档案
2.录音、录像档案
第十二章电子档案的管理
1.电子档案的管理原则与体系
2.电子档案的收集
3.电子档案的整理与鉴定
4.电子档案的保管
5.电子档案的检索与利用
三、教材和参考书目
a)教材:
《档案管理学》(修订本)邓绍兴陈智为主编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b)参考资料:
1.《档案学概论》吴宝康编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整理方法》叶少霞主编
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3.《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概论》国家档案局编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
四、考核方式
闭卷考90分钟,要求熟练掌握理论部分内容并能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五、其他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