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3.45节学案

合集下载

语文四年级第五章教学方案

语文四年级第五章教学方案

语文四年级第五章教学方案第一节:字的认读与识写在四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字的认读和识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章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并巩固字的认读和识写能力。

1. 教学目标本节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认读和识写本章所涉及的一些汉字。

通过活动和练习,培养学生对字的掌握和记忆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节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字:(1)生字:“校”、“图”、“生”、“国”、“动”、“辑”、“设”、“酒”、“跑”、“依”、“侧”、“鸟”、“这”、“生”、“篮”、“语”、“言”、“话”、“它”、“少”、“儿”、“必”、“穿”、“时”、“太”、“长”(2)词语:“图画”、“图书馆”、“学校”、“生活”、“动物”、“设备”、“酒店”、“跑步”、“依依不舍”、“鸟语花香”、“这个”、“生日”、“篮球”、“语文”、“说话”、“它们”、“少年”、“儿童”、“必须”、“穿着”、“时候”、“太阳”、“长大”3. 教学步骤(1)预习导入通过呈现一些生字,引导学生讨论字的构造、发音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认读阶段利用课件或黑板,以师生互动的方式,逐个教授生字和词语的发音、笔顺和意义。

重点讲解一些易混淆或容易读错的字。

(3)识写训练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可以使用教辅材料或作业本进行。

教师可以逐个检查学生的书写情况,及时指出并纠正错误。

(4)操练巩固通过各种操练活动,如听写、口头拼写、填字游戏等,锻炼学生的字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5)练习延伸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字的掌握程度。

可以设计一些拼音或词语的配对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

4. 教学评价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的识读情况、书写质量和操练表现来进行评价。

可以采用口头评价、书面评价或小测验等形式进行。

5. 教学资源教学所需资源包括:教辅材料、课件、黑板、粉笔、作业本等。

6. 教学延伸可利用多媒体资源和互联网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字的学习资料和互动练习。

第二节:阅读理解与写作训练四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第三——四课时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第三——四课时
评价
释疑
老师从你们的回答中深深地感受到你们对祖国汉字的赞美与喜欢,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读出我们的心声吧,请打开课本88页,一起美美地读《赞汉字》。
学生打开课本88页,一起美美地读《赞汉字》。
总结
提升
经历这次的活动,同学们的收获、感受、体验进一步丰富了,尤其是领略了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也激发了同学们对汉字的热爱之情,现在,老师想听听活动之后,你们想做什么?
期待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
自主
学习
(学)
二、成果展示
师:你们都收集了哪些材料呢?(安排汇报顺序)。
1.汉字谜宫:
⑴字面谜:
①一条黑狗。
②兄弟二人差点当上兵。
③一条虫唱着歌。
④有水能养鱼,有土可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走遍天下。
(2)教师小结猜谜方法:
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个谜,大家敢来挑战吗?字面谜:老师这还有几个谜,大家还有信心来接受挑战吗?
师把一只纸老虎贴到画有山的黑板上。
师从黑板上把老虎取下来
(教师相机归纳三种猜字方法:组合法、象形法、会意法。)
2.趣味谐音。
请同学们找出谐音字。
(1)对联;
(2)古诗:
师:不错,这些对联、古诗找得好,读得也有感情,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3.歇后语:
3.歇后语运用:
师:老师也收集了这样的句子,大家读一读,看他们运用得如何?
四、书法殿堂:
①古今书法名家展示:
师:的确,用错字,小则闹笑话,大则毁千军,所以我们不仅要写对汉字,还要写好汉字。它是祖先智慧的结晶。让我们再来欣赏这一小组给大家带来的书法作品。
师:中国的文字历史悠久,在古代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书法家,他们为丰富祖国语言文字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是这边的几个书法家更应认识并记住他们。

语文三年级第五章教学方案

语文三年级第五章教学方案

语文三年级第五章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五言绝句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能够鉴赏简单的五言绝句。

2. 掌握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五言绝句的理解与鉴赏,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鉴赏五言绝句的技巧,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五言绝句的学习和创作,并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

具体安排如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诗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入本章的学习内容。

2. 学习五言绝句(15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五言绝句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并学习几首简单的五言绝句,帮助学生理解。

3. 鉴赏五言绝句(20分钟)教师选取几首优秀的五言绝句,引导学生从词句、韵律和意境等方面进行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

4. 运用修辞手法(20分钟)介绍比喻和拟人这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并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运用方法。

5. 修辞手法的运用(25分钟)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情境,让他们尝试在写作中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6. 作品分享(1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五言绝句,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7.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应的作业。

四、教学资源1. PPT或黑板、白板及相关的书面材料。

2. 课堂练习题、作业本等。

五、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2. 示范引导法:通过示范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互动交流法:通过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参与度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2.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读更多的诗歌,培养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语文初中第三年级第五章教学方案

语文初中第三年级第五章教学方案

语文初中第三年级第五章教学方案导言:本文旨在为初中第三年级语文教学提供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

第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

因此,本教学方案将围绕第五章的内容展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帮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教学目标1.了解第五章的主要内容,并掌握相关的词汇和知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通过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五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古诗词欣赏》和《寓言故事》两部分。

通过阅读经典的古诗词和寓言故事,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步骤1. 提前准备在教学开始前,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具和学习材料,包括教学PPT、古诗词集锦、寓言故事集等。

确保教室环境整洁美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概述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口述或者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章的学习主题。

可以用一些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你了解古诗词吗?”、“你听过哪些寓言故事?”等等。

3. 阅读课堂教师可以选择一首经典的古诗词或者一篇寓言故事,让学生进行朗读和理解。

在学生朗读之后,教师可以进行批判性思维引导,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感情,主题以及语言技巧等。

4.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古诗词或者寓言故事进行深入研究。

小组成员可以互相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想法。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确保每个小组都能有所收获。

5. 创作作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篇与古诗词或者寓言故事相关的作文。

作文可以包括对诗词或者故事的理解,对其中意象的描述以及自己的感悟等。

学生可以用书面形式提交作业,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评价和点评。

6. 总结反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内容总述本单元的主题是“幸福和希望”,由《风筝》和《麻雀》两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并明白爱能战胜一切思想感情。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

《风筝》和《麻雀》两篇课文都体现了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之情。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感情变化。

2.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了解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风筝》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掌握12个生字的写法。

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了解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

能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写得具体完整。

4.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教学重点:1.研究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中感悟“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

尝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研究通过谈话激趣,引导学生思考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然后介绍本课的主题“风筝”,并让学生分享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

二、整体感知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然后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总结出课文围绕着风筝介绍了童年时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快乐。

三、重点讲解重点讲解本课的生字词语,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同时引导学生感受“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情感变化,并让学生尝试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写得具体完整。

最后,让学生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五章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五章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章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传统文化孔子和《论语》。

2. 研究并能背诵《论语》中的部分名言警句。

3. 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重点1. 理解《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含义。

2. 能朗读《论语》中的部分名言警句。

3. 学会用自己的话解释《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教学难点1. 理解《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含义。

2. 学会用自己的话解释《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教学方法1. 故事引入法。

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入孔子和《论语》。

2. 交流式教学法。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式交流,学生自主演讲。

3. 讨论式教学法。

师生一起讨论《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有趣的故事引入孔子和《论语》。

2. 教师播放相关视频,了解孔子和《论语》。

3. 教师让学生阅读《论语》中的部分名言警句。

4. 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式教学,学生自主演讲有感触的名言警句。

5.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名言警句的含义,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名言警句。

6. 教师布置《论语》名言警句背诵任务。

课堂作业1. 背诵《论语》中的一到两条名言警句。

2. 运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所背诵的名言警句。

3. 教给家里人一个名言警句。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并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要知道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

希望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德才兼备、有思想,有文化的新时代小学生。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章单元综合性练习第五课时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章单元综合性练习第五课时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章单元综合性练习第五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时综合性练习,学生能够巩固和运用第五章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回顾第五章所学知识点,包括词语解释、课文内容、语法结构等。

2. 针对第五章内容进行综合性练习,包括阅读理解、填空、改写句子、作文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教师简要回顾第五章所学知识点,引导学生复习。

b. 学生分享自己对第五章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出疑问。

2. 课堂讲解(15分钟)a. 教师针对第五章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b.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 课堂练习(15分钟)a. 教师给出综合性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b. 学生相互交流答案,讨论解题思路。

4. 成果展示(10分钟)a. 学生自愿上台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分享解题心得。

b. 教师点评学生的练习成果,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b. 学生表示本课时的学习收获,提出课后自学计划。

四、课后作业:1. 复习第五章所学知识点,巩固基础知识。

2. 完成课后练习,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 准备下一课时的学习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展示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练习成果:评价学生的练习答案,了解学生对第五章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课后作业:检查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第五章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第五章知识点的理解。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章单元综合性练习第五课时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章单元综合性练习第五课时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章单元综合性练习第五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2.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包括词语、成语、古诗、课文等。

2. 进行词语接龙、成语猜谜、古诗默写等游戏活动。

3. 开展小组合作活动,编写一个小故事,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活动(20分钟)1)词语接龙:学生分组进行词语接龙游戏,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接龙过程中不能出现重复的词语。

2)成语猜谜:教师出示成语谜语,学生分组进行猜谜,猜中的小组得分。

3)古诗默写:教师随机抽取本单元所学古诗,学生进行默写,正确的小组得分。

3. 小组合作活动(15分钟)1)教师提出合作任务:编写一个小故事,要求故事中要运用到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2)学生分组讨论,构思故事情节,分工合作完成故事编写。

3)各小组代表进行故事展示,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进行评价。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分享学习收获。

2)学生提出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发言、游戏等。

2. 学生小组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讨论、编写故事等。

3. 学生学习效果:通过课堂活动和小组合作活动,检验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词语接龙、成语猜谜、古诗默写等游戏道具。

2. 小组合作活动所需纸张、文具等。

3. 教学课件、故事素材等资源。

六、教学实施步骤: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教学课件、游戏道具等资源,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活动:按照教案中的安排,有序开展词语接龙、成语猜谜、古诗默写等游戏活动。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章备课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章备课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章备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掌握第五章内容,包括主要人物、情节、意义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2. 掌握故事中重要人物的特征、性格等。

三、教学方法1. 阅读教学法: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小组合作研究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些小任务,提高研究的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新课研究(30分钟)- 分发课本,让学生自主阅读并标注重点。

- 带领学生讨论故事情节和人物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意义和人物的成长过程。

3. 小组合作(15分钟)- 分成小组,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些小任务,如总结故事情节、描述人物特征等。

- 鼓励学生积极互动,交流彼此的观点和想法。

4. 拓展延伸(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 让学生进行创作,如写一篇读后感或编写故事续写等。

5. 总结归纳(5分钟)- 结合学生的讨论和表现,进行课堂总结和归纳。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主动参与、思维活跃度等。

2. 通过课堂小组合作的任务,评价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配合学校内部评价制度,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研究情况和表现。

六、教学资源1.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材。

2. 小组合作的任务单。

3. 讲解课文时使用的投影仪或黑板。

以上是对《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章备课》的简要概述,具体教学细节和教学资源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一年级语文第五章教学方案

一年级语文第五章教学方案

一年级语文第五章教学方案第一节:课程概述本章主要介绍如何教授一年级学生语文的第五章内容。

该章内容主要包括XX、XX、XX三个部分,旨在提升学生的XX能力和XX意识。

第二节: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XX的基本概念和要点;2. 能够正确运用XX进行XX;3. 发展学生的XX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节:教学内容与方法1. XX的教学a) 引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对XX的兴趣和好奇心;b) 讲解:逐步向学生介绍XX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XX;c) 练习:设计几个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巩固所学知识;d) 拓展: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XX的相关内容。

2. XX的教学a) 引入:通过引用经典的古诗、现代诗或童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b) 分析:对每篇诗词进行分析解读,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c) 吟诵:引导学生跟读、合唱,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声音表达能力;d) 创作: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可以是仿写、填词或自主创作,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3. XX的教学a) 演示:通过实际演示,向学生展示XX的过程和技巧;b) 练习:设计一些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c) 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XX水平。

第四节: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发言、合作等,对他们的参与度进行评估;2. 作业评价:布置适当的作业,如练习题、写作等,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和答案正确性;3. 综合评估:定期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评定他们的学习成绩。

第五节:教学资源1. 课本:使用一年级语文教材第五章相关篇章和练习题;2. 多媒体设备:使用教室内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3. 课外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阅读材料,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第六节:教学实施步骤1. 预习:提前阅读教材内容,准备好教学相关资源;2. 上课:根据教学内容和方法,依次进行引入、讲解、练习、拓展等教学环节;3. 课后:布置作业,回顾教学内容,并进行适当的复习。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章单元综合性练习第五课时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章单元综合性练习第五课时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章单元综合性练习第五课时教案第一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章单元综合性练习第五课时教案设计理念1、能通顺流利地阅读《把握自己》,了解主要内容,认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坚定把握自己,告别网吧的决心。

2、了解演讲稿的一般特点,能写一篇简短的演讲稿。

3、认识7个生字。

材料准备设计思路让学生通过阅读《把握自己》和收集有关网络带给我们的便捷,以及不良信息带给我们的危害两方面自选感兴趣的内容收集资料、故事、或者做一次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充实自己。

学会收集、整理、汇报、交流信息,培养学生的收集探索能力、整合所有资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明确要把握好自己,利用好网络资源,而不要被它控制和奴役。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谈话引入1、教师谈网络的负面影响。

同学们,前面我们了解到点脑不仅是位神奇的魔术师,功能特别多,而且还可以救助别人。

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便利,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可以说,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已经离不开它。

与此同时,网络信息也带给我们一些负面影响,一些青少年由于长时间泡网吧而导致身体虚弱,造成营养不良,甚至威胁到了生命健康,令人痛心疾首。

本次活动,请同学们就网络带给我们的便捷,以及不良信息带给我们的危害两方面自选感兴趣的内容收集资料、故事、或者做一次调查、访问2、出示:“把握自己”。

二、阅读理解1、默读阅读材料,扫清阅读障碍:读生词、学习生字、质疑,以“网络是天使还是魔鬼”为主题,在文中找资料,做批注,准备发言,学生默读并找、划、做批注、交流讨论等2、想一想: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白了什么?课文举了哪些“电子杀手”做的坏事?(有的……有的……有的)让学生读并讨论交流。

(1)沉迷于网络的危害:①影响学习成绩。

②影响身体健康。

③导致犯罪……(2)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他所控制、所奴役。

3、课堂讨论。

(1)怎样理解“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

新人教版物理第五章四五节教案

新人教版物理第五章四五节教案

第五章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猜一猜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

上大门,下大门,关起门来就睡觉。

一、眼睛1.了解眼球的结构图,眼球好像一架________。

2.眼睛中________和________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_______,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像(填像的性质)。

3.________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

4.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________(偏折能力比较________,焦距比较________),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5.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________(偏折能力比较________,焦距比较________),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眼睛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眼睛的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总结:看远处与近处景物通过晶状体形状,使景物的像始终落在视网膜上就看清楚了。

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远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近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使晶状体变凸,或睫状体调节能力降低,远处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前面,形成近视眼。

用凹透镜将光线发散,使远处景物传来的光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能看清远处的景物。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近处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后面而看不清。

引导学生设想用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使近处物体传来的光线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的物体。

1.透镜的焦度:透镜焦距的倒数。

人教版五年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
7、了解一种珍稀动物的保留状况。
四、合作交流:你还有什么困惑?
五、探究点拨:
1、读下面一段话,再读书中的原文,体会表达的效果有什么纷歧样。
山雀是精灵,老是撒野,老是呼唤伴侣,吵闹。山雀们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应音乐雨撒来,把你全身淋透。
2、讲一讲日积月累中的歇后语中包含的意思?并试着背下来。
3、为了便于记忆,人们把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组合起来:( )、( )、( )、( )、( )、( )、( )、( )、( )、( )、( )、( )。
6、说一说什么是尊严?
四、合作交流:
与同学交流你在学习中的收获与困惑。
五、探究点拨:
1、快速阅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说说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狗。
2、默读课文的第2——第15自然段,思考就是这样一个自信的黑子,最后为什么会出走了呢?
3、黑子的感情有哪些变化?写出黑子感情变化的词语。
4、当黑子终于分明这一切是驯导员在欺骗、把玩簸弄它后,它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
1、我能用找反义词的方式积累词语;体会各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习描写。
2、我能积累与动物有关的歇后语。
3、了解十二生肖方面的知识。
4、了解我国珍惜动物的保留状况
教学重、难点:
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习描写。
三、自主学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有时-( ) 静寂-( ) 轻松-( )
深奥-()团聚-()枯瘦-()
课型
阅读课
授课时间
课 题
寓言两则
课 时
一课时
一、学习内容:
两则寓言故事都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慧眼善识的伯乐,愚蠢浅陋的鲁王,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想法,才有可能准确地理解寓言的寓意。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三环五步”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三环五步”导学案

东巩完小(“三环五步教学”模式)自主课堂导学案模板课题18 《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时 2 教学准备居里夫人的相关资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情感与态度: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学案导案课前预习激趣导学问题预设: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出示课题,围绕题目质疑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丽?2.板书“跨越百年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课中研习自主学习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12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本文涉及到一些物理方面的专用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适当讲解,如,放射性元素镭物理学人工放射性天然放射性工业废渣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酸碱试管量杯诺贝尔奖自主预习,初读感知合作探究默读课文,解决课初提出的问题: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再读课文,提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问题预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理解方面的问题,如“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它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它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方向水平.只有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2.知道平抛运动形成的条件.3.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 .4.会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有关问题.【学习重点】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学习难点】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学习过程】1.平抛运动定义: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条件:初速度水平;仅受重力。

特点:由于速度方向与受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故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又受力恒定,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例1 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B .平抛运动是变加速运动C .任意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相同D .任意两段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2.理论探究(1) 平抛运动是一复杂的运动,如何来探究这个复杂运动的规律呢?根据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思想,可将一个复杂的运动简化为简单的运动去认识,可将平抛运动分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

(2) 从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出发分析物体的运动,可知,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应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初速为零,只受重力,应做自由落体运动。

3.实验探究(1) 设置与分运动等效的条件进行对比实验实验1 如图1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 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 球被松开,自由下落,A 、B 两球同时开始运动。

(2)计算平抛运动物体的初速度 (课本14页案例一)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建立水平、竖直的直角坐标系,通过研究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位移时间关系,获得各分运动的确切情况。

描迹法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器材和步骤实验器材:斜槽轨道、小球、木板、白纸、图钉、铅垂线、直尺、三角板、铅笔等. (图1)实验步骤:① 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② 固定木板上的坐标纸,使木板保持竖直状态,小球的运动轨迹与板面平行,坐标纸方格横线呈水平方向;③ 以斜槽末端为坐标原点沿铅垂线画出y 轴;④ 让小球从斜槽上适当的高度由静止释放,用铅笔记录小球做平抛运动经过的位置; ⑤ 重复步骤4,在坐标纸上记录多个位置;⑥ 在坐标纸上作出x 轴,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个记录点,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⑦ 在轨迹上取几个点,使这些点在水平方向间距相等,研究这些点对应的纵坐标y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另外课本14页,案例二,案例三也可参考)4.规律总结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竖直方向速度公式:v =gt ; 位移公式:h =21gt 2; 水平方向上位移公式: x =vt 例2 如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如图乙是实验后在白纸上作的图和所测数据。

(1)在图甲上标出O 点及Ox 、Oy 轴,并说明这两条坐标轴是如何作出的?(2)说明判定槽口切线是否水平的方法;(3)实验过程中需经过多次释放小球才能描绘出小球运动的轨迹,进行这一实验步骤时应注意什么?(4)根据图乙给出的数据,计算此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0.【巩固练习】 1.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在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A .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B .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C .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D .保证小球运动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2.用描迹法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应选用下列各组器材中的哪一组( )A .铁架台,方木板,斜槽和小球,秒表,米尺和三角尺,重锤和细线,白纸和图钉,带孔卡片B .铁架台,方木板,斜槽和小球,天平和秒表,米尺和三角尺,重锤和细线,白纸和图钉,带孔卡片(例2)C.铁架台,方木板,斜槽和小球,千分尺和秒表,米尺和三角尺,重锤和细线,白纸和图钉,带孔卡片D.铁架台,方木板,斜槽和小球,米尺和三角尺,重锤和细线,白纸和图钉,带孔卡片3.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是a=g的匀变速运动B.初速度越大,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C.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初速度无关 D.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抛出点的高度无关4.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的两个物体落到地面的时间 ( )A.速度大的时间长 B.速度小的时间长C.落地时间—定相同 D.由质量大小决定5.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6.一小球在高0.8m的水平桌面上滚动,离开桌面后着地,着地点与桌边水平距离为1 m,求该球离开桌面时的速度?【梳理总结】【课后反思】【当堂检测】1.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成 ( )A.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速运动的合成B.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速运动的合成C .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加速运动的合成D .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平抛运动是 ( )A .匀速率曲线运动B .匀变速曲线运动C .加速度不断变化的曲线运动D .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的曲线运动3.从离地面H 高处投出A 、B 、C 三个小球,使A 球自由下落,B 球以速率v 水平抛出,C 球以速率2v 水平抛出。

设三个小球落地时间分别为t A 、t B 、t C ,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A <tB <tC B .t A >t B >t C C .t A <t B =t CD .t A =t B =t C4.如图所示,火车在水平轨道上以大小为v 速度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车上有人相对车厢以大小为u 的速度向东水平抛出一小球,已知v >u ,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小球的运动轨迹应是(图中箭头表示列车运动的方向)( )5.如图为用频闪摄影方法拍摄的研究物体做平抛运动规律的照片,图中A 、B 、C 为三个同时由同一点出发的小球。

AA ′为A 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 运动的轨迹;BB ′为B 球以速度v 被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CC ′为C 球自由下落的运动轨迹。

通过分析上述三条轨迹可得出结论: .6.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忘记记下斜槽末端的位置O ,A 为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根据如图所示图象,则物体平抛初速度为__________(g 取10 m/s 2)7.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 ,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a 、b 、c 、d 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 0=________(用L 、g 表示),其值是________ (取g=9.8m/s 2)(第4题)(第5题)(第7题)(第6题)§5.4 圆周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理解线速度的概念,知道它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理解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会用它们的公式进行计算.2.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v=r ω=2πr /T3.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学习重点】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及引入的过程,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学习难点】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

【学习过程】(阅读课本16页,知道圆周运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及引入的过程,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1) 线速度①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Δl 与所需时间Δt 的比值叫做线速度。

②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快慢.③大小:tl v ∆∆=(m/s ) ④方向:质点在圆周上某点的线速度方向沿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2) 角速度①定义:在圆周运动中,连接运动质点和圆心的半径转过的角度Δθ与所用时间Δt 的比值,就是质点运动的角速度。

②物理意义: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③大小:t∆∆=θω (单位为弧度/秒,符号是rad /s ) (3) 周期T ,频率f 和转速n周期T :频率f :转速:做圆周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沿圆周绕圆心转过的圈数叫做转速,用n 表示,单位为转每秒(r /s )或转每分(r /min )。

当单位时间取1 s 时,f = n 。

例1 如图所示,静止在地球上的物体都要随地球一起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的运动周期都是相同的(例1)B.它们的线速度都是相同的C.它们的线速度大小都是相同的D.它们的角速度是不同的2.匀速圆周运动(1)定义:物体沿着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大小处处相等的运动。

(2)特点:线速度的大小恒定,角速度、周期和频率都是恒定不变的。

(3)性质:是速度大小不变而速度方向时刻在变的变速曲线运动。

例2 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相等 B.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弧长相等C.相等的时间里发生的位移相同 D.相等的时间里转过的角度相等3.描写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1)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2)角速度、周期、频率、转速间的关系4.解决匀速圆周运动问题的方法①明确质点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和半径;②寻找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灵活选取公式进行计算;③运用两个重要的结论:同一转盘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同一皮带轮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④注意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性引起的多解问题。

例3 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O1上两轮的半径分别为3r和r,从动轮O2的半径为2r,A、B、C分别为轮缘上的三点,设皮带不打滑,求:⑴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ωA∶ωB∶ωC=⑵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 A∶v B∶v C=(例3)【巩固练习】1.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速度越大,周期一定越小 B.角速度越大,周期一定越小C.转速越大,周期一定越小 D.圆周半径越小,周期一定越小2.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线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反比 B.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正比C.线速度一定,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D.角速度一定,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3.正常走动的钟表,其时针和分针都在做匀速转动,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 ( ) A.时针和分针角速度相同 B.分针角速度是时针角速度的12倍C.时针和分针的周期相同 D.分针的周期是时针周期的12倍4.电扇的风叶的长度为1200 mm,转速为180 r/min,则它的转动周期是 s,角速度是rad/s,叶片端点处的线速度是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