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到六年级送别诗讲解
人教版1到6年级古诗词及解释
人教版一到六年级古诗词及注释释义
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注释】 ①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②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译文】 诗人沿着小路向前走了二三里路,烟雾缭绕 的村庄里只有四五户人家。亭台楼阁有六七 座,八九十枝花正在绽放。。
【注释】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民间很器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插 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 忆:想念。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 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2)异乡:他乡。 (3)倍:加倍,更加。(4)遥知:远远的
想到。登高:指民间在重阳节登高避邪的习 俗。 (5)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 的植物,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1]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词语解释】 香炉: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一座高峰。 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诗文解释】 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紫色的云烟缭绕,远看 瀑布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高高悬挂于山川 之间。那激越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恍 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②。
送别诗大全(共10篇)
送别诗大全(共10篇)送别诗大全(一): 小学一至六年级人教版全部送别诗注意是送别诗!送别诗!全部的!《赠汪伦》《芙蓉楼送辛渐》《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于易水送别》《山中送别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送别诗大全(五): 初二语文古诗大全初二学的所有古诗文:《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望岳》、《春望》、《石壕吏》、《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其一)》、《长歌行》、《野望》、《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黄鹤楼》、《送友人》、《秋词》、《鲁山山行》、《浣溪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上册的)《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节选)》、《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水调歌头》、《山坡羊·潼关怀古》、《小石溪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饮酒(其五)》、《行路难(其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已亥杂诗》、《赠从弟(其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终南别业》、《宣州谢朓楼饯别楼书叔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无题》、《相见欢》、《登飞来峰》、《苏幕遮》(下册)内容太多了,麻烦你自己搜好不送别诗大全(六): 经典诵读诗文大全《画》唐朝·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茶还在,人来鸟不惊.《静夜思》唐·李白概述:月夜思乡之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年级下册】概述:表现出春天的美好《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村居》清·高鼎概述:表达了诗人喜爱早春二月的乡村生活,喜爱儿童的思想感情.也写出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所见》清·袁枚概述:写出孙牧童的天真烂漫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色闭口立.《小池》宋·杨万里概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池塘)的热爱.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二年级上册】《赠刘景文》宋·苏轼概述:突出了秋末是收获的季节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山行》唐·杜牧概述:赞美秋天的美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回乡偶书》唐·贺知章概述:描写作者回到久别的家乡时的情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赠汪伦》唐·李白概述:表现出李白和汪伦的深厚友谊.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二年级下册】《草》唐·白居易概述:赞美草的顽强生命力.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概述:表现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风光的赞美.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概述:赞美祖国的庐山瀑布的壮美.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久天.《绝句》唐·杜甫概述:黄鹂、白鹭、千秋雪、万里船,四种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欢快的思想感情.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宋·叶绍翁概述: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概述:表现了思亲这一主题(秋天),每逢佳节倍思亲,反映节日团聚和节日思亲(千古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望天门山》唐·李白概述:赞美祖国天门山的美景.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概述:赞美西湖的美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三年级下册】《咏柳》唐·贺知章概述:赞美大自然和春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日》宋·宋熹概述: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胜目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乞巧》林杰概述:表达了人们享受快乐的心情.七夕今宵看碧宵,牵年织女流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儿万条.《嫦娥》李商隐概述:表达了作者凄凉孤独的心境.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宋·苏轼概述:描写了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看到的庐山景象,只有客观全面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游山西村》宋·陆游概述:描写了农村的古朴风气,告诉人们情况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复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概述:是一首惜别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概述:表现了友人离别前依依难舍的情景(送别的诗).劝君更尽一杯酒,体现出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四年级下册】《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概述:表现出李白傲岸乐观、自信、积极的人生态度.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望洞庭》唐·刘禹锡概述:描写了洞庭秋月,表达了作者对洞庭美景的喜爱与赞美.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忆江南》唐·白居易概述:赞美了如诗如画的江南风光.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渔歌子》唐·张志和概述:表现了渔夫自在的生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乡村四月》宋·翁卷概述: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赞美.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概述: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五年级上册】概述: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五年级下册】概述:这三首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的有趣生活.《牧童》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清平乐(yuè)·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六年级上册】《诗经·采薇》(节选)概述:写远征战士回想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春夜喜雨》唐·杜甫概述:描写春雨的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概述: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表现了诗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天净沙·秋》元·白朴概述: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六个典型景物,展示了一幅秋天的美丽画卷.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六年级下册】《元日》宋·王安石概述:描写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万象更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赞美之情.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概述:表现中秋佳节玩月之情(以小见大).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七步诗》三国·魏·曹植概述:采用比喻、拟人,表达了诗人对手足相残的的愤.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鸟鸣涧》唐·王维概述: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春天的夜晚的美景的喜爱之情.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芙蓉楼送辛渐》唐·五代·王昌龄概述: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的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概述:描写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石灰吟》明·于谦概述: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品质.(借物言志)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竹石》清·郑燮概述: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借物言志)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概述:写出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概述: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浣溪沙》宋·苏轼概述:写出了诗人不服衰老,执着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情.休将白发唱黄鸡,不服衰老的宣言.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概述: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送别诗大全(十): 人教版小学语文1-5年级古诗大全【小学一年级】一去二三里北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画清.高鼎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扬柳醉青烟.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小池北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赠刘景文北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唐.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宿新市徐公店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小儿垂钓清.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夜书所见南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唐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北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北宋.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小学四年级】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无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四时田园杂兴春日宋.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 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 邻家鞭笋过墙来.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小学五年级】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牧童北宋.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舟过安仁 (宋) .扬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清平乐村居南宋.辛弃疾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小学送别诗大全李白的送别诗大全。
送别古诗词鉴赏
送别古诗词鉴赏送别古诗词鉴赏1《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慢慢消逝,平野一望无边。
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李白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先世西凉武昭王李嵩之后,与李唐皇室同宗。
幼时内迁,寄籍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省江油昌隆县)。
李白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活跃于盛唐,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与杜甫合称“李杜”。
被贺知章惊呼为“天上谪仙”。
送别古诗词鉴赏2送别:王维朝代:唐朝【作品原文】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作品翻译】请你下马来喝一杯美酒,想问问朋友你要去往哪里?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要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不会再追问,那里正有绵延不尽的白云,在天空中漂浮。
【作品解释】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饮君酒:劝君饮酒。
饮,使……喝。
何所之:去哪里。
之,往。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chuí)。
归卧:隐居。
南山:终南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陲:边缘。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但:只。
【作品赏析】这首诗写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饮:这里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
一、二句是说,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第一句叙事,五个字就叙写出骑马并辔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后才下马设酒,饯别友人。
下马之地也就是饯饮之地,也许在进入终南山的山口。
第二句设问,问友人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
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话,表露了对友人的关切、爱惜的深情厚意。
1~4年级送别诗
1~4年级送别诗1~4年级送别诗有:《山中送别》、《赠汪伦》、《别董大•其一》、《送韦城李少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芙蓉楼送辛渐•其一》、《送朱大入秦》、《送韦城李少府》、《送元二使安西》等。
1、《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释义: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主题:这首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
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
2、《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释义: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主题: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3、《别董大•其一》唐•岑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释义: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主题:这首诗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既表达出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4、《送韦城李少府》唐•张九龄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释义:送别客人南昌县尉,路旁驿亭拜别贵宾时,正是春天。
美丽野花尽收眼底,林中鸟鸣犹感清新。
告别县城踏上回乡路,归车走向白马津。
知己挚友不分远近,相隔万里如同邻居。
主题:这首诗是张九龄任职洪州时送别挚友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去的伤感,以及两人的交情,不会因为距离而变淡的思想感情。
送别诗知识积累
送别诗知识积累一、送别诗分类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送别诗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诗歌题目通常以“赠、别、送”等字眼。
送别内容有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
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离别诗所含情感:伤感、惆怅、留恋、嘱咐、安慰、祝愿、期待。
送别诗并不是绝对的分类,常和其他类别的诗混合与咏物诗相似,在近年高考中,常常出现与其他类别混合的送别诗。
由于送别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因此这“别离原因”往往也就成为混合其他类型的原因。
送别诗的常见混合类别有以下几种:1、羁旅行役诗“羁”即停留,使停留,羁旅就是长久寄居他乡,“羁”也有束缚、拘束之意,可见羁旅给旅人带来的多是不快之感,此意从“行役”一词也可看出。
羁旅行役诗最常与送别诗相结合,因为二者常是先后关系,先是送别,接着便踏上旅途;或是因果关系,因为不得已要踏上羁旅,所以有了送别一事。
因此,掌握好这两种诗的混合是十分重要的。
2、爱国遗民诗送别诗也常常和爱国遗民诗结合。
在古诗中,爱国常常表现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或国破家亡的悲痛,遗民常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钟情故国,念念不忘。
送别诗与爱国遗民诗结合的契合点常常是故国景。
如《送人归京师》中,在国土沦丧,南北分裂的背景下,友人归京,触景生情,心中便生发出一段忧国之愁。
诗人常常在送别之际看到或想起故国之景,故国之物,由此在离愁之外又添一层国殇。
3、咏怀诗咏怀诗之“怀”多指人的心情,咏怀诗常常吟咏的是自己郁闷的心情,而引起郁闷的原因以仕途不顺为核心,还包括家贫多病、人生坎坷等。
最新走进送别诗(小学)优秀课件ppt
争优势关键在于有没有发展起在这个时代处于领先地位的 新兴产业,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因此, 我国现阶段创新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大力
推动产业创新尤其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以此来带动 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业创新包括传统产业创新。 实际上,每个阶段的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都占
有较大比重。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各个地区在发展战略 性新兴产业的同时,面临着需要继续发展传统产业的两难 选择。解决这一难题的基本路径是创新驱动。
与创新周期紧密相连。一个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大多与 一些生产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直接相关。每一轮科技革命 催生的新产业都有生命周期,经济危机及其引
发的经济衰退也往往与产业缺乏进一步的创新、没有新的 科技和产业革命及时跟上有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 重要原因就在于此。现在,世界经济正在恢复
增长,虽然复苏较为缓慢,但正在孕育的新的科技革命必 将带来新的产业革命,进而推动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 期。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需要准确把握创新和
国必须抓住孕育新产业革命的创新机遇。近几百年的产业 革命及其相关科学技术都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的,我国 主要是通过学习和引进来发展新技术和新产业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科技和产业 相对落后。特别是创新的源头在国外,核心技术、关键技 术不在我们这里,很难通过引进从根本上改变
后进地位。现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必 须也有能力把握孕育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首先, 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正
相同点
都是抓住景物来表达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送别诗常用表现手法
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
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或叙 事抒情融为一体。
送别李叔同儿童版解释
送别李叔同儿童版解释李叔同《送别》注释:芳草:即香草,亦用来比喻忠贞、贤德之人,来源自屈原《离骚》之“香草美人”意象。
残:残缺、残破,这里用来形容笛声稀落。
零落:这里用来形容旧时知己、好友各自天涯,难以寻觅。
壶:又作“斛”“瓢”尽:完结,消解。
李叔同《送别》解析:此词读来朗朗上口、意味深长,和曲唱出更是情意绵绵、凄凉唯美。
此词词风朴实无华,虽全词无一句千古名句,但整体意象堪称,一气呵成。
开头写离别之景时,仅用一个段落二句23个字就把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垂柳、残笛、夕阳、群山、天涯地角等行云流水般描述透彻,马上给人创造出一个分别的全景图。
这种古朴的意境,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功底,是不可能达成的。
这些景物景象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见的,可以说任何一个景物景象中都蕴含着浓浓的离愁。
李叔同将这些景物景象集中地表达于一首词中,以一种特殊声音的冲击力,强烈震撼着中国人离别思念的心弦,成为国人送别、离别的一种文化心理符号。
“长亭”。
亭者停也,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
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长亭古道已经和离别、送别等同,不仅仅是个地点,更代表着一种情绪。
“古道”。
古道是指古旧的驿道。
古道者,古来人世跨空移时,运往行来之途;贯朝穿代,纫忧缀乐之线。
可见“古道”是穿越时空,一般意义的离别场所。
北宋著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词人柳永,在“少年游”中“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无不表现了词人的离别、凄凉和哀感。
后唐代常出现在离别诗词中,此处“古道相送”正是表达的离愁!“芳草”。
孔子言《诗经》时曾说道“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命”,成为了后人理解《诗经》另辟蹊径的一种方法,即以草木之性探索诗歌所蕴含的生活哲理和先民的情感意志。
芳草,并不特指某一种草或是一种花,有时甚至是花草的总称。
随春而生,沐夏而荣,临秋而萎,经冬而枯,因古代贬官左迁一般在春季,芳草就具有了离别的含义;离离青草,春风吹生,此去经年,故又有了怀人之意。
送别诗课件ppt
留白手法
适当运用留白手法,给 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增
强诗歌的审美体验。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送别诗中常常使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通过 对比离别前后的场景、情感差异等方式,强 化离别的哀婉之情。同时,反衬手法的运用 也能够突出离别的痛苦和不舍之情,使读者
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04
送别诗的文化内涵
离别文化与传统
离别是人生中的常见经历,送别诗是表达离别情感的一种文 学形式。在中国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离别常常意味着长时 间的分别,甚至是永别,因此送别诗中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情 感。
送别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诗经》时期。随着诗歌的发展,送别诗的形式和内容也逐 渐丰富,成为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送别诗中的文化符号
柳树
柳树是送别诗中常见的文化符号,代表着离别的悲伤和不舍。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此 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结合诗人与时代背景
在鉴赏送别诗时,还应结合诗人所处 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经历,深入了解 诗人的创作意图和心境。同时,了解 诗人的风格特点和艺术追求,也有助 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送别诗。
VS
例如,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 辛渐》中,通过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 背景和个人经历,可以深入体会诗中 表达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
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 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艺 术效果。
平仄与韵律
遵循平仄规律,注重押韵 ,使诗歌更具音韵之美。
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
直接抒情
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 表达离别的情感。
借景抒情
借助景物描写,寓情于 景,使情感更为含蓄深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送别-山中送别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送别/山中送别送别/ 山中送别唐代: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一作:年年)译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西坠把柴门关闭。
待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注释掩:关闭。
柴扉:柴门。
明年:一作“年年”。
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鉴赏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全诗含蓄深厚,曲折别致,独具匠心,耐人寻味。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
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
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定。
惜别之情,自在话外。
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
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
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
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
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
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
一到六年级送别的古诗词(精选5篇)
一到六年级送别的古诗词一到六年级送别的古诗词(精选5篇)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传统诗歌。
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
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
小编在此整理了一到六年级送别的古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一到六年级送别的古诗词【篇1】1、临江仙·送钱穆父苏轼〔宋代〕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尊通:樽)译文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
相逢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
你心始终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竿。
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
不要端着酒杯愁眉不展了。
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是匆匆过客。
2、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宋代〕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译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
如果你到江南能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3、送别 / 山中送别王维〔唐代〕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一作:年年)译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西坠把柴门关闭。
待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一到六年级送别的古诗词【篇2】1、南浦别白居易〔唐代〕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译文在西风袅袅萧瑟的秋天里,到南面的水滨旁心情凄凉的分别。
回头看一次就肝肠寸断,放心前去不要再回头。
2、送柴侍御王昌龄〔唐代〕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沅水一作:流水)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译文沅江四处水路相通连接着武冈,送你离开没有感到悲伤。
两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荫蔽、雨露润泽,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3、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唐代〕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送别诗鉴赏》课件
传统文化传播
送别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 承和弘扬,有助于传播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认同感
送别诗所表达的情感和价 值观,有助于增强人们对 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 感。
文化创新发展
在传承送别诗的基础上, 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和 发展,有助于推动传统文 化的现代化转型。
感谢您的观看
04 送别诗的鉴赏方法
把握主题思想
送别诗的主题思想通常表达离别之情、思念之苦以及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在鉴赏 送别诗时,要深入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描写登高望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 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分析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诗中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如柳、酒、 月等。意境则是诗人通过一系列意象所营造出的艺术境界。 分析意象与意境有助于深入理解送别诗的内涵。
03 送别诗的艺术手法
意象的运用
总结词
送别诗中意象的运用是表达情感的重 要手段。
详细描述
诗人常常借助具体的物象,如柳、长 亭、酒等,来表达离别的情感和意境 。这些意象富含象征意义,能够引发 读者的共鸣和联想。
语言的锤炼
总结词
送别诗的语言精练、含蓄,富有表现 力。
详细描述
诗人通过精心挑选的词汇和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对仗等,来增强诗 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诗歌更具有 文学价值。
THANKS
理解背景与文化内涵
送别诗往往与时代背景、文化传统、诗人个人经历等方面 有关。理解这些背景与文化内涵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送别 诗的内涵和价值。
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创作于唐代边塞, 诗中描绘了边塞的苦寒和壮美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 归京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 了唐代边塞文化的特点。
十首经典《送别诗》诗词赏析
十首经典《送别诗》诗词赏析古代《送别诗》名篇撷拾赏析枯木古人诗词当中,送别诗是最常见的题材之一。
因为古代交通不便,通信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因而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常常设酒饯别,或折柳攀杨,或赠物送银,有时还要吟诗作赋,以表深情。
古人外出,有的访亲寻友,有的贩运经商,有的进京赶考,有的从军戍边,有的异地为官,有的告老归乡,贬谪升迁,生离死别,难以一一,然而,无一例外的是离别愁绪,积郁悱恻,忧思愁苦,感慨万千。
何以解忧,唯有诗酒,酒可助兴,诗以寄情。
或感伤,或激昂;或抒情,或向往;或激励,或劝勉;境遇差别,感受迥异,因此诗词表达的意境自然不同。
送别诗第一高手当属诗仙李白,各种情形的送别诗在他那里信手拈来,或者酣畅淋漓,豪放洒脱,或者饱含热情,意境开阔。
篇篇经典,句句绝妙,如有神灵之助,不愧“诗仙”称号。
譬如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年轻之时,喜欢结交,仗义疏财,豪放洒脱,气吞如虎,“少年不知愁滋味”,“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气势,使得送别犹如英雄会。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此首送别,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告别故乡,梦想建功立业,雄心壮志,志在千里,想象瑰丽,意境高远,思乡之情,深藏心底。
《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青年李白,与友相别,虽然依依惜别,依然志向不改,即便是犹如孤蓬漂泊不定,也有朋友默默惦念之情,当以自勉。
李白东游归来,寓居安陆,岁月蹉跎,结识孟浩然,当是人生一大幸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闻友出游,不能随往,以诗寄情,《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别诗鉴赏》课件
意象选择:选取与 离别相关的意象, 如柳、月、舟等
意象组合:将多个 意象组合在一起, 形成独特的意境
意象寓意:赋予意 象特定的寓意,如 柳代表离别,月代 表思念等
意象创新:在传统 意象的基础上进行 创新,如将现代元 素融入送别诗中
送别诗的语言风格
简洁明了:语言简洁,表达直接, 易于理解
Hale Waihona Puke 意境深远:意境深远,表达深远, 易于引发思考
感 谢 您 的
汇
观报 人 :
看
分析结构:送别诗 的结构通常包括起 承转合,需要分析 其中的结构和布局 。
体会意境:送别诗中 的意境通常具有深远 、悠长的特点,需要 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情 感。
送别诗的鉴赏技巧
理解送别诗的背景和主题: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情感经历等,有助于更好地 理解送别诗的主题和内涵。
品味送别诗的语言和意境:送别诗的语言往往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意境,品味其中的语言和意境,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送别诗的情感和内涵。
岑参:《白雪 歌送武判官归 京》、《送李 副使赴碛西》
杜牧:《赠 别》、《江南
春》
和送 情别 感诗
的 主 题
送别诗的主题分类
友情送别:表达对朋友的不舍和祝福 爱情送别:表达对恋人的思念和期待 亲情送别: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和思念 事业送别:表达对事业的追求和奋斗
送别诗的情感表达
离别之情:对离别的伤感、不舍和思念 友情之深: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珍视 祝福之语:对朋友的祝福和期望 励志之言:鼓励朋友勇敢面对未来,追求理想
提升了文学价值: 送别诗以其独特 的情感表达和艺 术手法,提升了 文学的价值和地 位。
送别诗的价值和意义
情感表达:通过送别诗,诗人可以表达对离别的感慨、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完整版)送别诗鉴赏
离歌一曲情依依——送别诗鉴赏一、初识送别诗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
古代因为地广不便,音息难通,往往一别经年,甚至终生无法相见,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这种现实生活的写照。
因此,“离别”就成为人生中心碎感伤的事。
尤其在动乱的年代,动荡的旅途中,再加上流光易逝,使得好友离别,故友重聚,都是多么值得眷恋和珍惜啊!其次,唐代士人是很重视漫游的,这也为送别诗提供有利客观的条件。
唐代著名的诗人几乎都做过长途旅行,像李白年轻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杜甫早年也曾漫游吴越和齐地;其它文人亦有类似经验,而各地官员又莫不爱好文学。
这种漫游除了开拓视野,增广见识的“少年精神”外,其实更有求荐引,扬声誉的积极意义。
另外,由于举子大量集中于京城应试,无论及第或落第,士人的流动量是很大的。
考试后,来往奔忙;未试时,游历州郡,托名公荐举。
但因录取名额有限,及第者仅少数,大多数的人不是淹留长安,即旅食各地,产生了唐诗中大量的送别之作。
再次,唐代诗人中,有许多情谊深厚,往往被相提并论的挚友,像:王维与孟浩然;杜甫与李白;韩愈与柳宗元;白居易与元稹等,彼此留下了不少相知相惜,感人至深的送别诗。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
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
二、内容主题第一,直接抒写离别之情并咏唱友情。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吴伟业的《送友人出塞》等等。
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
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有不少见情见性的佳作,如王昌龄,“天生贤才”终未被“君王”所用,虽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胸怀大志,仍想建功立业:“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
送别诗常见的六种思想内容情感及案例赏析
送别诗常见的六种思想内容情感及案例赏析送别诗常见的思想内容及情感。
下面对送别诗歌思想内容作一较为具体的概括,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种情况:1、表达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朋友间的真挚情意。
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如:王勃的《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第二句“风烟望无津”一句,用“风烟”、“望”两个词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
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雨所遮,间接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①孤蓬:飞蓬,枯后根易折,随风飞转,诗里借喻远行的朋友。
②班马:离群之马。
)问题:(1)第三联既有景又有情,其中的情景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2)诗中流露出诗人什么样情感?解析: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夕阳徐徐落下,似乎不忍与大地分离,隐喻诗人对朋友难舍之情。
而在这红日夕照的背景下送别,又特别另人感到难舍难分。
全诗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赏析】:诗歌的首联点告别的地点,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潺潺而过。
景色廖廓秀丽。
颔联、颈联切题,写别离的深情。
此地一别,离人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
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
颈联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迹,以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一轮红日徐徐而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
以马鸣萧萧,烘托出缱绻情意。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赏析】:全诗最传神的动作是“看”字,分手后,离人登舟而去,他却频频回首来看,别离时刻的千种相思,万般离愁,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更何况每一次回首都让离人肝肠寸断。
送别离别诗-初中语文知识讲解
送别离别诗1.送别离别诗【考点解读】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
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
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
送别空间:长亭、渡口、南浦、灞陵、古道一、送别意象:1.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容易勾起离别者的愁绪。
2.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
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故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3.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
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
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鸿雁传书。
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故事,故鸿雁在古代诗文中常代指书信。
4.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羁旅思归(1)杜鹃花传为杜鹃血染成。
后世即以杜鹃啼血来喻悲苦之情,或多用作离愁的寄托。
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征物。
(2)由于其叫声古人认为有“不如归去”的意象,又与思乡念家的情感相连。
5.酒﹣﹣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象,借酒抒情﹣﹣豪放洒脱,借酒浇愁6.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唐•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则多给人予凄凉、沮丧和失落之感。
古代游子思妇们就特别善用夕阳来抒发他们的情思。
7.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易逝,情意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1)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流水一去不复返,故古人常以流水喻时光的流逝,慨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
小学一至六年级诗词及注释—部编完整版
中国古诗词及注释(小学部分)2020年5月【一年级上册】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注释】①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②惊:吃惊,害怕。
【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妍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①床:指井台。
②疑:怀疑,以为。
③举头:抬头。
④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译文】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一年级下册】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①春晓:春天的清晨。
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④夜来:夜里。
【译文】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①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②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③散学:放学。
④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
鸢:老鹰。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