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比较探究黄山记教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推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比较探究(黄山记)课文解析北师大版.doc

【推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比较探究(黄山记)课文解析北师大版.doc

《黄山记》课文解析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

它煞费心机..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世界。

它创造....,创造胜境。

它选中..,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用.火山喷发的手法..皖南山区。

它是大手笔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

它巧妙地搭配..了其中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

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

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霭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

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①这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品味】作者开篇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如“煞费心机”“创造”“安排”等,把大自然当做主人来描写,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

这样写比自己介绍要好,更能突出黄山确是人间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创造的。

作者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了。

介绍黄山的地理位置、成因、范围,着重介绍黄山七十二峰的高风峻骨,以示其“险”。

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

云海五座,如五大洋,汹涌澎湃。

被雪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或露顶巅,沉浮其中。

然后,大自然又毫不悭吝地赐予几千种植物。

它处处散下了天女花和高天杜鹃。

它还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树种,播在险要处。

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

这样,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缥缈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

云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

一道温泉,能治百病。

各种走兽之外,又有各种飞禽。

神奇的音乐鸟能唱出八个乐音。

希世的灵芝草,有珊瑚似的肉芝。

作为最高的效果,它格外赏赐了只属于幸福的少数人的,极罕见的摄身光。

这种光最神奇不过。

它有彩色光晕如镜框,中间一明镜可显见人形。

三个人并立峰上,各自从峰前摄身光中看见自己的面容身影。

【品味】作者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山峰来衬托云海,将云海——黄山最有特色的景致的变幻莫测、令人神往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黄山记》教案设计

《黄山记》教案设计

《黄山记》教案设计《黄山记》教案设计(精选6篇)《黄山记》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的】1、品味本文用独特的手法勾勒的黄山美景,明确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方法及运用。

2、领略本文华美如诗的语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领会“只有勇于攀登、探索的人才能征服自然、创造自然”的主旨。

【教学重点】1、通过不同角度的描写展示黄山“奇”“美”“险”“峻”的特点。

2、结合多种表达方式,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准确提炼文章主旨,明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赏析法对比分析法【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展示黄山图片以及“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诗句,引入对黄山的介绍:黄山,古称黟(yī)山,唐朝改名黄山(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山修身炼丹,黄山因此得名)。

在今安徽省歙县、太平、休宁、黟县之间,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这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虬劲,刚毅挺拔;烟云翻飞缥缈,波澜起伏,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布,维妙维肖;温泉终年喷涌,无色无臭,可饮可浴。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

兼具“泰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凉”,无怪明代徐宏祖赞誉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历代文人学者多来此游览,并留下了诸多名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黄山记》更是独特的一篇。

二、作者简介徐迟(1914~1996)浙江省天兴人。

现代诗人、报告文学作家。

原名徐高寿。

他前期作品有诗集《二十岁的人》,散文集《美文集》;解放后,写有特写集《我们这时代的人》、《庆功宴》,1978年写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是献给全国科学大会的厚礼。

三、通读全文,把握生字词。

词语:煞费苦心:辛辛苦苦地费尽心思。

皖:安徽的别称。

悭吝: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

糗(qiǔ):干粮。

卓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卓绝:超过一切,达到极点。

2018春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黄山记》word教案1

2018春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黄山记》word教案1

黄山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⒈通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和组织语言能力、表达能力。

3.欣赏课文所描写的黄山奇景、理解作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赞美伟大时代的情感,以唤起学生热爱我们的时代、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激情。

2重点难点1、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要抒发的思想感情。

2、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景特点。

3、.赏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3教学方法1、朗读鉴赏法2、讨论法3.合作探究法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课文检查课下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学生介绍课下学习结果:作者在文中第四部分介绍了哪些景物。

活动2【讲授】授课(一)小组研讨两个问题:这一部分是体现文章主旨的地方,通过设置这两个问题帮助学生体会并总结出文章的主旨。

学生通过问题能够较容易地总结出文章主旨。

①将作者一行人的登山经过和古人作比较,看看情况有什么不同,并找出情况不同的原因。

(可从课文当中划出一些描写古今登山情况的句子来进行比较)答案:和古人相比,作者一行人很容易就登上了黄山,这是因为现在的黄山已经被黄山的探索者和开发者所征服。

②体会作者的心情及抒情的内容,总结作者所抒之情。

答案:作者借景抒情,讴歌新时代和劳动人民征服黄山、开发黄山、利用黄山、建设黄山的壮举。

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小组合作结合课下搜索到的图片,进行配图朗读,共同欣赏对第四部分的黄山奇景的描写。

配图朗读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

(1)学生欣赏课文,体会文章所抒之情。

小组内交流。

(2)欣赏文章语言,注意找出其中所用的表达方式及修辞手法。

交流各自欣赏的片断(学生个体不同,各自欣赏情况不同),并讲述欣赏的体会。

(3)学生欣赏后教师设置问题:作者为什么写的这么好?提示学生总结原因:①“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热爱黄山的美景。

②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

③谋篇独具匠心。

通过鉴赏及分析后,总结本课的写作特点及谋篇布局的方法,进一步理解文章主旨。

【精品】北师大版八下语文第四单元天人对话比较探究《黄山记》教学设计word版

【精品】北师大版八下语文第四单元天人对话比较探究《黄山记》教学设计word版

《黄山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以及描写技巧;2、领略黄山峰峦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并了解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赞颂之情。

3、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能体会自然与人类怎样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见“教学目标”1、3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知道中国的五岳是哪五座山吗?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明确:中岳嵩山云雾东岳泰山山势雄伟南岳衡山高、秀西岳华山险要北岳恒山奇伟总结:前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但有一位饱览中国名山大川的旅行家徐霞客却说,“黄山归来不看岳”!那么,黄山的胜景是如何的呢?现在,我们随作家徐迟的文章,一起来游览一下吧。

二、诵读全文三、整体感知全文本文共四部分,请同学们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小组讨论,由代表发言。

明确: 1、自然造山2、古人攀山3、今人登山4、人类赏山四、赏析第一部分细读第一部分,回答下面问题(小组讨论):1、第一段中“大手笔”指的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本段的意思可以概括为。

本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3、第二段中对云海的描写用了手法。

4、第三段中“这件艺术品”指的是,如何理解?5、找出这部分的重点词语,用一个字概括黄山的特点。

6、给“摄身光”下定义。

明确:1、黄山。

突出黄山的雄伟、壮观。

2、介绍黄山多山峰的特点及它的地理区域。

拟人、对偶。

3、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山峰来衬托云海,使云海的景致变得变幻莫测、令人神往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4、指黄山。

采用比喻手法把黄山写成艺术品,更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高风峻骨”“处处悬崖绝壁,无可托足”。

特点是“险”。

6、“摄身光”是指色彩光晕如镜,并能让各人照出自己的一种自然现象。

五、赏析第二部分(即时发言)1.写黄帝在这里飞升是“传说”,和李白等人有诗文留下为证,显然不同,为什么要选用“传说”这一材料呢?提示: 增加黄山的神秘色彩,使黄山显得更有魅力。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比较探究【教学设计】《黄山记》(北师大)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比较探究【教学设计】《黄山记》(北师大)

《黄山记》甘肃金塔第四中学 栗金花《黄山记》是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作者徐迟用大手笔描写黄山雄放瑰奇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热爱。

《黄山记》虽是本单元的课内自读教材,但文章语言优美,构思谋篇独具匠心,体现了游记散文的又一特色:大手笔绘景,突出景物特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2.欣赏本文别出心裁的构思,气势磅礴、大开大合的布局和酣畅华美、色彩浓郁的文笔。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诵读了解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2.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略黄山峰峦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了解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赞颂之情。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2.理解本文构思谋篇的手法。

【教学难点】1.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欣赏课文,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1.多媒体课件;2.搜集与黄山有关的图片和故事资料。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导语: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领略黄山的奇峻。

(ppt播放黄山美景图片,介绍黄山)今天我们来学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黄山记》。

黄山的美,举世无双;描写黄山的诗文,不胜枚举。

以写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著称于世的徐迟,怎样以他恢宏的“大手笔”写出了黄山的美,怎样以他不落前人窠臼的独特的构思显示了他雄奇奔放的风格,这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

2.作者简介:徐迟,现代诗人,著名报告文学作家。

1914年10月15日生。

浙江省吴兴县南浔人。

苏州东吴大学文学院肄业。

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 1957年担任《诗刊》副主编, 1960年调湖北文联当专业作家, 1963年当选为作协武汉分会副主席。

代表作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

他的作品感情真挚,憎爱分明,说理透辟,繁简相宜,语言洗炼。

3.以小组为单位,给字词正音、词语补释。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第四单元 ,比较探究,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第四单元 ,比较探究,
走近作者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一九六八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写作等文化散文,所写的《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开启一代文风,长期位踞全球华文书畅销排行榜前列。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已被公认目前全世界各华人社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2004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和“中国文化传播座标人物”。
“几枝松,几个观松人,溶入溶出”。“溶”字准确、形象、巧妙地写出景物随云气而变幻的如梦如幻的美。雾来,则松与人渐隐于云雾之中;雾去,松与人就缓缓地显现出来,让人如身临其境。
“这是何等的公园!这是何等的人间!”以两句感叹作结,既照应篇首大自然“封了山”,又暗含“奇妙人间”之意,深化赞美黄山的主题
2、思考《黄山记》一文为什么写的这么好?(结合本单元《与朱元思书》、《三峡》,谈一谈你从本文所积累到的写景作文时可供借鉴的方法。)
五、达标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煞费心机( )倏来倏去( )扑朔迷离( )绮丽( )悭吝( )菡萏( )糗( )氤氲( )喑呜( )叱咤( )款步( )
2、《三峡》作者的游览顺序?
3、介绍了黄山的那些景物?并用两个字概括黄山的特点突出黄山“险”特点的句子是“”,“”,“”。
4、《黄山记》第三部分依次写到了哪些景物?
6、作者写三峡,为什么还要插叙王昭君,屈原等名人?
7、余秋雨文中的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请以第一部分为例加以说明。
四,拓展延伸
【拓展提升】(整体把握文章写作技巧)
1、说说《黄山记》与《与朱元思书》郦《三峡》在写法有什么异同?
2、比较余秋雨与李白、郦道元所写的三峡的主要异同点。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比较探究《黄山记》说课稿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比较探究《黄山记》说课稿北师大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例如:“你们认为作者对黄山的赞美之情是如何体现在文章中的?”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如黄山的风光图片、图表、视频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准备一些黄山的自然景观图片,让学生在对比文本描述时能够有更直观的感受。
3. 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操作,因此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室进行适当的布置。将教室分为小组讨论区和展示区,为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提供空间。在小组讨论区,可以布置一些舒适的座椅和桌子,以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讨论和学习。在展示区,可以准备一些展板和白板,以便学生在展示自己的成果时能够清晰地表达和展示。
6. 请从文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赏析,分析其艺术魅力和表达效果。
7. 请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尝试总结作者对黄山的描述和感悟。
8. 请谈谈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以及通过学习《黄山记》你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9.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的看法。
(2)黄山旅游资料: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黄山的旅游资料,如黄山旅游景点介绍、旅游攻略等,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黄山的风光和旅游文化。
(3)网上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些与黄山相关的网上资源,如黄山风光图片、视频、黄山文化背景等,以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黄山的历史和文化。
2.拓展建议:
(1)组织一次黄山主题的文学创作活动,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描述黄山景观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黄山记》教案设计

《黄山记》教案设计

《黄山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黄山记》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

(2)能够概括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3)能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黄山景观的认知。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黄山的美丽与壮观,增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心。

(2)了解作者对黄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对家乡的热爱。

(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黄山记》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

2. 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3. 概括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对黄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景观。

1. 教师准备:《黄山记》文本、相关背景资料、教学多媒体素材。

2. 学生准备:预习《黄山记》,了解黄山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欣赏黄山的图片,激发学生对黄山的好奇心。

(2)简要介绍黄山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黄山记》,标记出生僻词语和句式。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解决生僻词语和句式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黄山记》的主题和结构。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分析与评价(1)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景观,评价作者的观点。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黄山的自然景观,写一篇旅游心得。

6.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天人对话 比较 探究《黄山记》课文解析素材 北师大版(通用)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天人对话 比较 探究《黄山记》课文解析素材 北师大版(通用)

《黄山记》课文解析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

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

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

它选中..皖南山区。

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

它巧妙地搭配..了其中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

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

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霭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

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①这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品味】 作者开篇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如“煞费心机”“创造”“安排”等,把大自然当做主人来描写,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

这样写比自己介绍要好,更能突出黄山确是人间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创造的。

作者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了。

介绍黄山的地理位置、成因、范围,着重介绍黄山七十二峰的高风峻骨,以示其“险”。

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

云海五座,如五大洋,汹涌澎湃。

被雪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或露顶巅,沉浮其中。

然后,大自然又毫不悭吝地赐予几千种植物。

它处处散下了天女花和高天杜鹃。

它还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树种,播在险要处。

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

这样,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缥缈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

云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

一道温泉,能治百病。

各种走兽之外,又有各种飞禽。

神奇的音乐鸟能唱出八个乐音。

希世的灵芝草,有珊瑚似的肉芝。

作为最高的效果,它格外赏赐了只属于幸福的少数人的,极罕见的摄身光。

这种光最神奇不过。

它有彩色光晕如镜框,中间一明镜可显见人形。

三个人并立峰上,各自从峰前摄身光中看见自己的面容身影。

【品味】 作者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山峰来衬托云海,将云海——黄山最有特色的景致的变幻莫测、令人神往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2018春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黄山记》word教案

2018春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黄山记》word教案

黄山记教学设计1新设计根据高考考纲、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以及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教学理论,我制定了如下教学设计:1、欣赏课文所描写的黄山奇景、理解作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赞美伟大时代的情感,以唤起学生热爱我们的时代、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激情。

2、欣赏本文别出心裁的构思和大手笔的写法。

3、通过和叶圣陶的《黄山三日》对比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和遣词造句的表达能力。

2教学目标1、培养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和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可贵精神。

2、学习本文按登山与观察的顺利写景状物,从不同角度描述山势、山路、山色的写法。

3、掌握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式。

3学情分析1、根据学生实际,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己研习,小组讨论。

2、大多数学生学习基础较差,需要加强引导,提高理解能力。

4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是思想内容的理解和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

2、难点是一、二部分在全文的结构和表现方面的作用,以及在对比阅读时对比点的确定上。

5教学过程导入:作者简介: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明末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他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地理地质学家、旅行探险家、游记文学大家,是驰名中外的文化名人。

他自幼博览群书,对科举不感兴趣,立志以毕生精力考察祖国的地理面貌。

-从二十二岁起,直到五十六岁逝世时为止,三十四年的时间,只身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他的旅行日志经过后人整理成书,留给我们一部洋洋六十余万言的巨著《徐霞客游记》。

这部著作融山川地貌、风景名胜、民族风情、风俗特产于一体,是全方位展示我国明代历史文化与自然地理的百科全书,为我国旅游界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新课:写作背景:徐霞客曾经两次游黄山,第一次再1616年冬末春初,山上冰雪覆盖,没有能够尽兴,写有《游黄山日记》,1618年秋,他又一次游黄山,写了四篇游记。

由于这次是重游,记叙的重点在上次每见到的奇景,所以对上次游记有所照应。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天人对话 比较 探究《黄山记》备课全方案素材 北师大版(通用)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天人对话 比较 探究《黄山记》备课全方案素材 北师大版(通用)

徐迟《黄山记》备课全方案新课导入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可见,在人们心目中,黄山要比五岳还要美。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

黄山风景区自然景观秀丽,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四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

黄山七十二峰,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巧然天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家徐迟的脚步一起去欣赏黄山的美丽景色吧!积累整合字词积累1.易读错的字音煞.费心机(shà) 紫霭.(ǎi) 顶巅.(diān) 悭.吝(qiān) 琢凿.(záo) 鲫.鱼(jǐ) 氤氲..(yīn yūn) 鳌.鱼(áo) 天蝎.(xiē) 凝眸.(móu) 喑.呜(yīn) 笙.管(shēnɡ) 褶.皱(zhě) 倏.来(shū) 摄(shè) 铺砌.(qì) 翩.然起舞(piān) 2.多音字 cī(参差) chā(差别)chāi(出差)3.形近字巅diān(山巅) 诡ɡuǐ(诡计) 颠diān(颠倒) 桅wéi(桅杆)癫diān(癫狂) 跪ɡuì(跪拜) 俏qiào(俏丽)鞘qiào(刀鞘)hǎ(哈达) pū(前仆后继) pū(铺床) hā(笑哈哈) pú(风尘仆仆) pù(店铺) 哈 差 仆 铺 霭ǎi(暮蔼)蔼ǎi(和蔼) 瞟piǎo(瞟一眼) 翩piān(翩翩起舞)缥piāo(缥缈) 篇piān(篇章)徐迟(1914—1996),原名徐商寿,浙江人,当代作家。

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在《现代》《新诗》等刊物上发表诗作和译文。

1936年出版诗集《二十岁人》,带有现代派诗风。

抗战期间,著有诗集《最强音》等。

50年代在北京工作,曾任《诗刊》副主编、《人民日报》记者,著有特写集《我们这个时代的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比较探究《黄山记》说课稿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比较探究《黄山记》说课稿北师大版

《黄山记》说课稿一、说教材《黄山记》是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较探究中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语言优美。

作者以独特的大手笔向我们展示了黄山险峻、奇丽的景色。

三维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的: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表达对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者的敬仰之情。

认知目标:积累字词及文学常识。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考大手笔写景的独特手法。

能准确提炼文章主题思想。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考大手笔写景的独特手法。

教学难点:能准确提炼文章主题思想。

二、说教法我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学习文章内容,对课文内容以整体理解这主,通过学生朗读写景的片段来感知文章内容,抓关键词和句子作深入分析。

另外,安排了一个对比片段,以写法为比较探究的切入点,体会作者大手笔拟人想象写景的独特手法的妙处。

以此来突破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分析、讲解来引导学生准确地提炼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三、说学法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上述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引导学生通过“读、想、说、议”的学习方法完成以上教学要求。

四、说教学程序1、导入谈话(激发情感)展示图片,用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及神话传说激发情感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2、识记生字词及文学常识。

(夯实基础)3、学生速读课文,用两个字概括黄山特点(险、奇),作者登上黄山之巅看到了哪些景观(云海、松树、日出、摄身光)划出相关的语句读读。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鉴赏能力)4、具体欣赏黄山之险。

通过对比片段来探究第一部分作者写景的独特手法。

(讲解、分析、同桌相互交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5、归纳文章主题,小结全文。

6、布置作业:(出示图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一段话。

(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推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比较探究黄山记教学课件北师大版

推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比较探究黄山记教学课件北师大版

最新中小学课件
12
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作者怎样描写在风的作用下云海的千姿百态, 后面还有哪些句子直接描写云海?
云雾或散或聚,群峰忽隐忽现;刚才是倾盆大雨, 迷天雾,而千分之一秒还不到, 全部散去了。/ 云海滚
滚,直拍宾馆前面的崖岸,吞没诸峰,有的成了小岛,
有的游泳在雪浪花间。/ 雪浪滔滔 / 浩瀚一片,了无边际 / 浓云四集,八方茫茫。
最新中小学课件 17
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云海奇观
黄山奇松
1、快速阅读课文第四部分,分 别找出描写云海、奇松、日出 和摄身光的句子和词语。
日出奇景
2、每组分别推荐代表朗读找出
奇妙的摄身光
最新中小学课件
来的句子。
18
悟读课文,体会主旨
“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 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的“险”,为后文写今天黄山化险为
夷作反衬(伏笔),表明时代不同, 风景区已能为全民所享用;
最新中小学课件
16
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黄山的传说:
据《黄山志》记载:上古时代,轩辕黄帝打败了九黎族和炎帝族,初步统一了北方以后,开始想
求长生不老。于是,就向大臣容成子、浮丘公请教炼丹之术。浮丘公对他说: “炼成金丹,必资山 水。山水灵秀,丹药易成。 臣尝遍历名岳,唯黟山 ( 黄山原名黟山 ) 为神仙都会, 山高林茂,可资
第四单元 · 比较探究1
黄山记
精选
最新中小学课件
1
最新中小学课件
2


最新中小学课件
3
新课导入
奇 松
怪 石
云 海
最新中小学课件 4
温 泉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天人对话 比较 探究《黄山记》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天人对话 比较 探究《黄山记》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

某某记【教学目的】1.欣赏本文别由心裁的构思,气势磅礴、大开大合的布局和酣畅华美、色彩浓郁的文笔。

2.了解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

3、领略某某峰峦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并了解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赞颂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本文构思谋篇的手法。

2.难点:语言简练巧妙、热情奔放。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某某记》。

某某的美,举世无双;描写某某的诗文,不胜枚举。

以写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著称于世的徐迟,怎样以他恢宏的“大手笔”写出了某某的美,怎样以他不落前人窠臼的独特的构思显示了他雄奇奔放的风格,这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

二、字词正音、词语补释:皖wǎn(某某的别称)悭吝qiānlìn(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糗qiǔ(干粮)氤氲yū形容烟或气很盛)甫fǔ刚刚煞费心机:形容费尽了心思。

煞shà很、极。

扑朔迷离:原指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扑朔:指兔脚乱动;迷离:指眼睛半闭。

绮丽多采:灿烂美丽。

万仞之巅:形容很高的山峰。

仞:古代八尺或七尺叫做一仞。

一碧万里:这里形容整个天空是碧蓝色的。

瞬息万变:形容变化快而多。

瞬:眨眼.息:呼吸;瞬息:一眨眼一呼吸之间,比喻时间短促。

悭吝: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两。

氤氲:形容烟或气很盛。

大手笔:指有名的文章家或其作品。

虚无缥缈:形容非常空虚渺茫。

鸿蒙:旧指宇宙形成以前的混沌状态。

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

逸兴:超逸豪放的意兴。

鸟道:形容险峻狭窄的山路,意思是只有飞鸟可度。

.载沉载浮:又沉又浮。

载:又。

拾级而登:逐步登阶。

拾shè轻步而上。

临虹款步:到彩虹上面慢慢走动。

三、作者简介:徐迟,现代诗人,著名报告文学作家。

1914年lO月15日生。

逝江省吴兴县南浔人。

某某东吴大学文学院肄业。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比较探究黄山记教案北师大版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比较探究黄山记教案北师大版

比较探究黄山记(二)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2、学习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手法;3、了解黄山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赞颂之情。

(三)重点、难点:1、了解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2、学习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手法;(四)教学过程【导入环节】(约3分钟) 同学们都有登山的经历,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是写登山,但与以往所学的这类文章有些不同。

那么,都有哪些不同呢?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呢?下面就翻开课本来学习这篇文章。

【目标出示】(约2分钟)1、了解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2、学习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手法;【自学环节】学生展示预习成果,酌情给予小组及个人加分;【自学指导】(约5分钟)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小组讨论。

1、总体把握:①研读课文,给课文各部分加上恰当的小标题。

②着重突出了黄山的什么特点。

2、课文思路:①第一部分可分几层?每层写什么?各突出了黄山的什么特点?并找出表现这些特点的关键词语。

②第二部分写什么?突出了黄山的什么特点?并找出表现这些特点的关键词语。

③第三部分写什么?突出了黄山的什么特点?并找出表现这些特点的关键词语.【自主学习】(约15分钟)一、字词煞()费心机前拥后簇()高矮参()差( ) 琢( )凿( ) 蹑( )喑( )呜变色瞬( )息万变毫不悭()吝( ) 菡( )萏()踵()化险为夷( )汪瓘( )糗() 战栗( )氤( )氲()褶()皱煞费心机:形容费尽心思.煞:极,很。

高风峻骨:高尚的品格,坚贞的节操。

形容道德和行为的完美。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扑朔:指兔脚乱动;迷离:指眼睛半闭.悭吝:吝啬,小气。

鸿蒙:指宇宙形成之前的混沌状态。

逸兴横飞:超逸豪放的意兴四处洋溢。

菡萏:荷花。

卓绝云际:超过一切,直达云际. 一苇可航:有一叶小船,可以渡河。

载沉载浮:又沉又浮.载:又。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比较探究《黄山记》(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比较探究《黄山记》(第1课时)教案
通过展示黄山图片入手,引导学生注意审题,并从而感知文意。
展示目标。
结合全文主要内容,指导要感知作者的心情,并运用讨论明确写法,和开头在文中作用。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运用资料概括要点,阅读与思考讨论问题的能力。
巡回指导,发现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听导言,审题初知文意。
朗读、明确自读课文目标。
2.结合课件,了解黄山。
3.识记、解释字词
煞费苦心(shà):辛辛苦苦地费尽心思。
悭吝(qiān lìn):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
卓越(zhuō):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诡奇(guĭ):奇异。卓绝:超过一切,达到极点。狭仄(xiázè):狭窄。
4.内容大意及脉络
第一部分:大自然精心安排黄山胜景(介绍黄山的概况);第二部分:记 叙从温泉宾馆至天都峰顶的历程;
再整体引导,分析作者写景的特点,以及作者真情的流露。
指导练习,并总结全文,板书要点。
在自主基础上,后四人小组互帮识记字词、读懂分析,了解大意。
把握文章描绘特点,归纳记录要点,以备在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并补充与更正
Hale Waihona Puke 深入思考,理解作者构思的独特精心。
读资料,看图片,想问题,拓展知识,强化理解,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难点:全文采用分章节的组织形式,借用书上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层意。
教法
选择
诵读讨论、情景渲染
课型
新授课
课前准备
搜集资 料,制作课件
是否采用多媒体

教学
时数
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比较探究《黄山记》(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比较探究《黄山记》(第2课时)教案
课题
黄山记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黄山,品味语言。
2.方法与过程:诵读理解,讨论分析本文独具匠心的 构 思谋篇的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继续领略黄山峰峦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并了解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
重点
难点
重点:理解本文构思谋篇的独特手法。
难点:比较阅读,语言简练巧妙、热情奔放。
教法
选择
诵读法,诵读—讨论—赏析
课型
新授课
课前准备
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是否采用多媒体

教学
时数
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2课时
备课
总数
第课时
课堂教 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播放幻灯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让学生感受黄山之美、之险,从而引发回顾。
2.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法指导
1.仔细阅读课文,在每部分中找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说出喜欢的理由。
指导探讨归纳整理。
激发朗读兴趣,指导朗读背诵。
小组汇报交流学习结果,明确要点,做好笔记。
交流探究结果,要将道理摆出。
自由讨论、更正,各抒己见。
按老师的方法、结合分析,整理笔记。
朗读课文,加深感情体验,增强阅读欲望和写作冲动。
作业设置
背诵课文第一部分




等级评价
(A/B/C/D)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多媒体出示学法要求,进行具体学法指导。
出示学习要点及步骤。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好中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点评。

《黄山记》教学设计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黄山记》教学设计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黄山记》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领会作者在写景中渗透的思想感情||。

2.理解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手法||。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写法上突出的特点||。

【教学难点】比较本文与其他游记写法有什么不同||。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听写生字词:前拥后簇毫不悭吝胜境海上蓬莱丹崖贴金笙管齐鸣2.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

(有的可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二)导入示例一般散文||,常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敏锐的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小而典型的事例||,表现一个深刻的大主题||,例如冰心的《小桔灯》||。

而《黄山记》却一反常俗||,从浩瀚的宇宙入手||,抓住雄伟壮观的黄山全景描写||,在广阔的背景中抒情||,以此赞颂神奇的大自然||,赞颂伟大的劳动者||,赞颂伟大的劳动者||,赞颂伟大的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宏大||,以大题材反映大主题||。

如果说||,“小中见大”的构思给人的感觉是秀美细腻||,有阴柔之美||。

那么《黄山记》“以大见大”的手法给人的感觉又是如何呢?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整体感知课文1、作者简介||。

徐迟(1949-2019)||,报告文学家、诗人||。

浙江吴兴人||。

193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次年完成诗集《二十岁人》||,从而进入文坛||。

出版有诗集《最强音》||,散文集《美文集》||,小说特写集《狂欢之夜》等||。

新中国成立后||,徐迟先后任《人民中国》编辑、《诗刊》副主编||。

写下大量特写、诗歌||,结集为特写集《我们这时代的人》、《庆功宴》||。

著有诗集《美丽·神奇·丰富》、《战争·和平·进步》、《共和国的歌》||,报告文学《祁连山下》等||。

粉碎“四人帮”后||,创作发表了《地质之光》、《哥德巴赫猜想》等一批报告文学||,率先在文学领域中为知识分子、科学家树碑立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探究黄山记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2、学习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手法;
3、了解黄山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赞颂之情。

(三)重点、难点:
1、了解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2、学习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手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约3分钟)同学们都有登山的经历,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是写登山,但与以往所学的这类文章有些不同。

那么,都有哪些不同呢?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呢?下面就翻开课本来学习这篇文章。

【目标出示】(约2分钟)
1、了解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2、学习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手法;
【自学环节】学生展示预习成果,酌情给予小组及个人加分;
【自学指导】(约5分钟)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小组讨论。

1、总体把握:①研读课文,给课文各部分加上恰当的小标题。

②着重突出了黄山的什么特点。

2、课文思路:
①第一部分可分几层?每层写什么?各突出了黄山的什么特点?并找出表现这些特点的关键词语。

②第二部分写什么?突出了黄山的什么特点?并找出表现这些特点的关键词语。

③第三部分写什么?突出了黄山的什么特点?并找出表现这些特点的关键词语。

【自主学习】(约15分钟)
一、字词
煞()费心机前拥后簇()高矮参()差( ) 琢()凿( ) 蹑( ) 喑 ( )呜变色瞬( )息万变毫不悭()吝( ) 菡( )萏()踵()化险为夷( ) 汪瓘()糗()战栗()氤( )氲( ) 褶( )皱
煞费心机:形容费尽心思。

煞:极,很。

高风峻骨:高尚的品格,坚贞的节操。

形容道德和行为的完美。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扑朔:指兔脚乱动;迷离:指眼睛半闭。

悭吝:吝啬,小气。

鸿蒙:指宇宙形成之前的混沌状态。

逸兴横飞: 超逸豪放的意兴四处洋溢。

菡萏:荷花。

卓绝云际:超过一切,直达云际。

一苇可航:有一叶小船,可以渡河。

载沉载浮:又沉又浮。

载:又。

款步:缓慢地步行。

二、研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及其结构。

【导学环节】(约10分钟)
1、总体把握:①第一部分:大自然煞费心机创造了人间胜境──黄山。

第二部分:登山的经过和感受。

第三部分:登上黄山,尽览云海、彩虹、摄身光等景观。

②着重突出黄山“险”、“奇”二特色。

2、课文思路分析:①第一部分可分两层。

第1层:介绍黄山的地理位置、成因、范围,以示其“险”。

关键词语有“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高风峻骨”“处处悬崖绝崐壁,无可托足。

”第2层:介绍黄山的云海、泉流及摄身光等奇异景物,以见其“奇”。

关键词语有“打开它的云库”“组成无穷无尽幻异的景”“格外赏赐”“极罕见”等词。

②第二部分,承“险”字展开,写登山的过程及感受;
第三部分,缘“奇”着墨,写登上黄山后,尽览云海、彩虹、摄身光等景观;
第三部分以“这是何等的公园!这是何等的人间!”两句感叹作结,照应篇首大自然“封了山”,把人间与黄山胜境隔绝开,暗含“奇妙人间”之意,激情奔放,响震不绝,深化了文章赞美黄山的主题。

写作特点:1、形散神聚,大起大合。

2、顺序井然。

3、节奏明快的短句与排偶句式,以加强文章奔腾豪放的气势。

4、记叙与抒情议论相结合,记叙为抒情议论作依据。

3课文研讨:
※第二部分:回顾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

①这部分与上部分是怎样衔接的?
——上部分以大自然“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它封了山”作小结,更增添了黄山的神奇色彩,并为下文回溯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描绘黄山的奇观作了铺垫。

②这部分可分几层?各层大意是什么?
第1层(1自然段)写史前期,除了金丝猴之外,只有神话传说中的黄帝、•浮丘公、容成子等仙人攀上过黄山的光明顶。

第2层(2─3自然段)写唐宋时期,只有李白及吴龙翰两人登上过莲花峰。

第3层(4─5自然段)写元明清数百年内,极大多数旅行家都没有登上莲花峰顶,而登天都,是在汪瓘以后,有记载的只有普门法师等五人。

③写黄帝在这里飞升的“传说”,有何作用?
——增加黄山的神秘色彩,使黄山更显得有魅力。

④写李白等人的诗、文有什么作用?
——表现了黄山的险峻,登山的艰难,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四、写作特点:
1、形散神聚,大起大合。

2、顺序井然。

宏观顺序:(文章一、二部分)混沌初开──宇宙形成──人类出现(•从史前时期直至元明清) 微观顺序:(文章三、四部分)早晨出发登山──登上天都峰──黄山顶上过夜──第二天凌晨观日出──白天见摄身光奇景
3、节奏明快的短句与排偶句式:
作用:以加强文章奔腾豪放的气势。

【检测环节】(约10分钟)完成助学相关题目;
(五)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