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自考复习资料
自考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已整理过)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篇绪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3、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一般性、多科性、历史性、实践性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9、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2.系统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2、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5.相互依赖性6.控制性3、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 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六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3.管理理论丛林4.战略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6.学习型组织管理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1.直接改变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实力为目的的项目活动称之为“制定战略”2.战略制定通常包括战略分析,战略设计,以及战略部署和展开等环节。
3.制定战略的核心是要正确地提出和回答问题。
4.外部环境分析包括一般环境分析和产业环境分析。
一般外部环境或宏观环境,是指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或威胁的主要社会因素,对所有企业都会产生影响。
一般环境分析又简称为PEST分析,即政治与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技术因素。
产业环境是对企业经营活动有直接影响的外部环境。
主要的分析内容和方法有产业组织分析,市场细分和竞争对手分析。
5.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无法迅速模仿的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核心能力表现在:①具有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和系统的.技能②迅速把新产品投入市场的能力③更好的售后服务能力④生产制造高质量产品的技能力⑤开发产品特性方面的创新能力⑥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⑦准确迅速满足顾客定单的系统⑧整体各种技术创造新产品的技能等。
6.战略分析就是要理清企业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回避威胁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发挥优势,为制定战略打下良好的基础。
7.战略设计与展开:①使命: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各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都应当由一个使命。
使命表明组织是干什么的,应该干什么②目标③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④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⑤项目⑥预算:作为一种计划,是以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一种报告书,它也可以称之为“数字化”的计划⑦程序:规定了如何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例行问题的标准方法⑧规则:是针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允许或不允许采取特定行动的规定。
8.波特提出三种竞争战略:①总成本领先战略,是以低成本取得行业中的领先地位(麦当劳)②差异化战略(方式:树立名牌形象、设计产品技术特点、性能特点和在顾客服务上别具一格等)③集中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细分市场或某一种特殊的产品。
自考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已整理过)
自考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已整理过)前言管理学是我们创新管理理念的理论依据,对于想要从事领导和管理工作的人来说,掌握管理学原理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关于自考管理学原理的复习资料,已经整理过,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管理概述1.1 管理初探管理的含义管理是指通过规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手段,协调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等,以达到组织目标的一种综合性社会行为。
管理的特点1.系统性2.多元性3.实践性4.目的性5.灵活性1.2 管理理论经典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2.行政管理理论3.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1.行为科学理论2.系统理论3.信息管理理论4.综合管理理论第二章管理者2.1 管理者简介管理者是指目标、责任、资源、时间等方面受到约束,在组织中进行管理活动的人员。
2.2 管理者的职责1.制定组织目标和计划2.组织和分配资源3.领导和激励下属4.控制和改进绩效2.3 管理者的能力1.技术能力2.人际能力3.感性能力4.心理能力第三章组织与创新3.1 组织基础组织的定义组织是指根据某种目标和任务,将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等进行有意识地优化、协调和利用,形成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实现组织的目标。
组织的特点1.目标性2.体系性3.系统性4.开放性3.2 创新管理创新的内涵和特点创新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改造和变革,创造新的方法、理念、品牌、技术等,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创新管理的目标和框架创新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创新,提高创新质量和效率。
创新管理的核心框架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信息创新和文化创新等。
后记以上就是关于自考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的整理。
希望能够对正在备考的朋友有所帮助。
同时,通过学习和领悟这些内容,我们也能够更好地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自考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已过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篇绪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方案、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根本特征: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3、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根本职能:方案、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根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一般性、多科性、历史性、实践性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根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9、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1/25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 2.系统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假设干组成局部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附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局部。
2、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 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 5.相互依赖性 6.控制性3、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 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那么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响观点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开展1、管理学形成与开展的六个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 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3.管理理论丛林 4.战略管理 5.全面质量管理 6.学习型组织管理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管理学原理自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管理与管理学1、美国管理学家赫伯特。
A。
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斯蒂芬。
P。
罗宾斯:指出: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管理的两重性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管理者的第一个责任是:管理一个组织,第二个责任是:管理管理者,第三个责任:管理工作和员工。
管理定义: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系统:指由相互作用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管理学:定义: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0804管理或者管理活动是否存在的两个条件: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一致认可的目标。
管理的两重性:08071)管理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2)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基本特征:注意简答或选择题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3、管理的 5 个基本职能:计划(首要职能)、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注意选择题4、管理学的特点:4点注意选择题1)一般性2)多科性: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
3)历史性4)实践性: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是否具有有效性。
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
5、管理学研究内容:选择题1 )生产力方面2)生产关系方面3)上层建筑6、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管理7、系统的特性注意简答题或者选择题1 )整体性 : 管理活动的整体效果,不一定是它的各要素活动的效果之和,有效的管理总能带来“整体大于部分”的效果,即1+1> 2.2 )目的性3)开放性 4 )交换性 5 )互相依存性6)控制性:有效管理系统必须有畅通的信息与反馈的机制,使各项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控制。
自考《管理学原理》考前重点复习资料
自考《管理学原理》考前重点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管理突破:指通过解决组织的慢性问题,增强组织素质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人才生命周期:人才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引入阶段、成长阶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主管人员培训应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霍桑实验: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美国有关研究人员在美国西方
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
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
自考 00054 管理学原理 考前复习材料
管理学原理复习材料1.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⑴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
⑵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其责任是:①管理一个组织②管理管理者③管理工作和工人}⑶管理具有特定的任务、职能和层次⑷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3.管理活动的两个条件:两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一致认可的目标。
4.管理学一门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5.管理学的特点⑴一般性。
⑵多学科性。
⑶历史性。
⑷实践性。
6.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民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7.系统的特征⑴整体性,⑵目的性,⑶开放性,⑷交换性,⑸相互依赖性,⑹控制性。
8.管理学的形成:18世纪到19世纪末是管理学的萌芽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是管理学形成的标志。
9.(不做要求)管理学形成和发展的阶段⑴古典管理论阶段。
20世纪初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出现,其特点是标准化、制度化;⑵人际关系学说与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其特点是重视人的因素;⑶管理理论丛林。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这一阶段管理理论学派林立,全面性、系统性和精确性是这一阶段的特征;⑷战略管理。
20世纪60年代以后,其特点是长远性;⑸全面质量管理。
20世纪70年代以后,其特点是注重持续改进和参与;⑹学习型组织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特点是注重突破式改进和创新。
10.世纪前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对管理学发展的贡献⑴人类在集体协作和社会化活动过程中积累的管理思想与经验为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认识基础;⑵商品交换、商业发展及其带来的“交换的逻辑”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为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制度背景;⑶近代自然科学开创的以试验、分析方法为特征的方法论为管理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⑷工业革命和工厂制度的普及和推广,是管理学形成的现实需要。
自学考试00054管理学原理知识归类资料全
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人体群体活动的历史就是管理活动的历史。
第一节管理概述管理产生: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活动: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作业活动为使作业活动变得更有效的管理活动。
管理必要性: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管理概念:泰勒,‘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亨利·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赫伯特·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彼得·德鲁克,‘管理就是经由他人的劳动,以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哈罗德·孔茨,‘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斯蒂芬·罗宾斯,‘通过其他人或者与其他人一起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将事情完成的过程’。
徐,‘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芮明杰,‘管理师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周三多,‘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孔茨,‘管理工作是一切有组织的协作所不可缺少的’管理含义: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职能;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管理特性: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管理活动与作业活动的关系:管理活动的围更广;管理活动比作业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是管理活动而非作业活动。
自考管理学原理重点
自考管理学原理重点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起源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和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一种协调性社会活动。
2.经营管理的特点:目标性、系统性、科学性、协调性、动态性和综合性。
3.管理学的起源:管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管理学主要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科学管理运动。
二、管理学的基本原理1.分工和协作原理:通过适当的分工和协作,实现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个体之间的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2.稳定性和变化性原理:管理需要处理稳定性和变化性之间的平衡,既要保持组织的稳定性,又要适应环境的变化。
3.统一指导和个体活动自由原理:管理需要统一指导组织的整体活动,同时也要给予个体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和发挥。
三、管理学的基本职能1.计划职能:制定组织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方案。
2.组织职能:确定组织结构,分配职责和权力,建立明确的权威和责任关系。
3.领导职能:通过指导、激励和影响来带领员工,实现组织的目标。
4.控制职能:通过制定指标、收集信息、评估绩效和采取纠正措施,确保组织的活动符合预期目标。
四、管理学的重要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对工作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和规划,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组织的效益最大化。
2.行为科学理论:由埃尔顿·梅约提出的行为科学理论关注人的行为和动机,认为组织的绩效受到员工的行为和动机的影响,激励和培养员工的积极行为是提高组织效益的关键。
3.系统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将组织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
通过理解系统的环境和内部结构,可以进行系统分析、优化和改进。
4.战略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强调制定和实施组织的长期目标和策略。
通过分析竞争环境和组织内部资源,制定适应性的战略,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五、管理的实践方法1.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员工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等,旨在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绩效,实现组织的人力资源优化。
管理学原理自考重点
管理学原理自考重点一、组织与管理1. 组织的定义与特点:组织是一种具有明确目标、通过协调、管理和控制活动实现这些目标的形式化社会系统。
2. 组织的层次与类型:组织可以分为功能性组织、分工式组织、任务式组织等不同类型。
3. 组织的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包括纵向结构、横向结构、职权结构、责权结构等要素。
4. 组织的文化与氛围:组织的文化和氛围对员工的行为和态度有重要影响,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决策方式等。
二、计划与决策1. 计划的定义与特点: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确定的行动方针和具体步骤的设计过程。
2. 决策的定义与要素:决策是指在不同的选择方案中,通过分析、评估、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
3. 决策的类型与层次: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又可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操作决策。
4. 决策方法与模型:决策方法包括常用模型如决策树、风险评估模型、线性规划、决策网络等。
三、领导与沟通1. 领导的特征与风格:领导者应具备影响力、目标导向、决策能力和沟通能力等特征,领导风格可根据情境选择。
2. 领导的职能与角色:领导的职能包括设定目标、协调资源、激发员工、决策制定等,角色有需要关注的个人、员工、组织三个方面。
3. 沟通的作用与形式:沟通对于组织内外部的信息传递、理解和共享具有重要作用,形式包括垂直沟通、水平沟通、非正式沟通等。
4. 沟通问题与策略:沟通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失真、阻塞、过程冲突等,应采取积极的沟通策略解决问题。
四、控制与评价1. 控制的定义与过程:控制是通过比较实际绩效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异,采取一系列纠正措施来确保组织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2. 控制的方法与手段:控制方法包括预算控制、比率分析、标准成本法、财务分析等,手段包括反馈控制、预防控制和市场控制等。
3. 绩效评价指标与方法:绩效评价是对组织和个人绩效进行量化或定性评估的过程,指标包括财务绩效、市场绩效、客户绩效等。
五、劳动与人力资源管理1. 劳动力市场与招聘: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的场所,招聘是组织吸引和筛选适合岗位的员工的过程。
(完整word版)自学考试00054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word文档良心出品)
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第一篇:绪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定义1管理;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两重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它是有效组宽心丸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增,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3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问答1管理基本特征?答:①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③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④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掌握管理两重性意义?答:①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③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
3管理学特点?答:一般性、多科性、历史性、实践性4管理学内容?答: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上层建筑5学习管理学意义及方法?答:意义:①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疲惫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②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③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方法:唯物辩证法、系统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6什么是系统及系统特点?答;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特点: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交换性、相互依存性、控制性。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一、定义1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宽心丸长期稳定的发展。
2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二、问答1科学管理理论要点?①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箅“第一流的工作”③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自考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
自考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一、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管理学的起源: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的产生,是与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的。
管理学起源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最早出现在美国。
管理学的发展:管理学发展的几个阶段,分别是传统管理学阶段、行为科学管理学阶段、定量管理阶段、系统管理学阶段和全球竞争时代的管理。
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是通过人以合理的组织使其能够实现预定目标。
2.管理的本质:管理的本质是协调、调节和激励员工以实现组织目标。
3.管理的要素:管理的要素包括目标、资源、经营环境、管理者和管理对象。
4.管理的功能:管理的功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5.管理的层级:管理的层级包括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
6.管理的领域:管理的领域包括商业管理、公共管理和非营利组织管理。
三、管理学的经典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理论):泰勒理论强调通过科学研究和实验来进行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
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关注个体的行为,强调人对于工作的态度和行为对于工作绩效的影响。
3.定量管理理论:定量管理理论强调通过数据和定量分析来进行管理,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4.系统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管理需要对整个组织进行综合分析和整体优化。
5.人类关系学派理论:人类关系学派理论关注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处理,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凝聚力。
四、管理学中的关键概念1.理论XY:理论XY认为管理者对待员工的态度可以分为X型和Y型,X型管理者认为员工工作能力差,需要严格约束和控制,而Y型管理者认为员工具备自我激励的能力,需要给予信任和自主权。
2.权力和权威:权力是管理者在组织内拥有的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权威是管理者通过其所在的职位拥有的权力。
3.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各个部门和职位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
4.领导与管理:领导是指通过激励和影响他人来实现组织目标,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和控制来实现组织目标。
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的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的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的复习资料11.管理学具有以下特点:①一般性②多科性③历史性④实践性。
12.管理学原理和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说明管理学具有一般性。
13.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
14.管理学研究内容与范围:
⑴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①生产力方面②生产关系方面③上层建筑
⑵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于演变过程
⑶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吃法来系统来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15.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①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②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③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16.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①唯物辩证法②系统方法③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17.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学习与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
18.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法的认识论之一的基本的观点。
19.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
20.系统的特性:
①整体性②目的性③开放性④交换性⑤相互依赖性⑥控制性。
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各章节重点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考试复习科学管理理论与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X理论与Y理论关于人性的假设,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领导工作、控制工作应遵循的原理,等等。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管理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4管理的基本特征⑴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
只要存在两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并具有一致认可的目标,就需要协作,需要管理。
管理具有普遍性,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⑵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其责任是:①管理一个组织,即确定组织的使命、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②管理管理者,即管理者要培训下属,并运用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进行管理;③管理工作和工人,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⑶管理具有特定的任务、职能和层次。
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共同工作的人们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目标;管理具有层次性,组织中的管理者大致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管理层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拥有权力的大小、关注问题的类型与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但他们的基本职能是相同的。
任何管理者都要承担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与控制五项基本职能。
⑷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使组织成员的行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
5-7管理活动的两个条件:两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一致认可的目标。
5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⑴管理是一门科学,目前管理知识已经成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包括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⑵管理也是一门艺术。
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即管理活动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制宜,具有灵活性;⑶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建立在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之上。
靠经验、凭直觉、碰运气,难以取得有效成果;⑷靠背诵管理原理和原则,忽视实际情况,缺乏创造性,其管理活动也会是无效的。
因此,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有效的管理活动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7-8第二节管理的性质管理的性质管理具有的两重性,即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第一章复习资料
00054管理学原理第一章复习资料(手打,如有错别字请见谅)*******************************************************************************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主要内容:本章首先介绍了管理的概念、基本职能、任务及其基本特征等,然后阐述了管理的性质及掌握管理两重性的意义。
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应明确管理学的特点以及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最后介绍了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一般方法。
1、【识记】管理的概念是什么?[200807]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是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领会】管理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管理的基本特征是:(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3、【领会】简述管理者的任务、职能与层次?[200804、200807、201004](1)管理者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2)管理的基本职能有5个: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工作、控制工作。
(3)管理分成上、中、下三个管理层次,尽管每个层次的管理者拥有的权利大小不同,关注处理问题的类型方式不同,但他们的基本职能是相同的,都要承担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等基本职能或工作。
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的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的复习资料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的复习资料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很多从不同流派研究管理问题的流派,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2.管理理论丛林包括的主要学派有:⑴管理过程学派:基本观点:①管理是一个过程②管理过程的职能有5个,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③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④管理应具有灵活性.法约尔被认为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⑵社会合作学派:最早从社会学角度系统研究管理问题的代表人物是曾任美国新泽西州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的切斯特.巴纳德。
怀特.贝克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组织法合力”贝克指出,企业中的组织结合力包括:①职能规范系统②职位系统③沟通系统④奖惩制度⑤组织规程⑶经验或案例学派⑷人际关系行为学派:例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获伯格的“动机保健理论”(又称“双因素理论”)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等⑸群体行为学派:这个学派的最早代表人物和研究活动是梅奥和霍桑试验⑹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确保社会合作系统与技术系统的相互协调⑺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⑻沟通(信息)中心学派:代表人物:李维特,纽曼,香农,韦弗⑼数学(“管理科学”)学派⑽变理论学派:它认为在管理中药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通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C指变化、顾客、竞争4.战略管理中企业外部环境的主要特征包括:⑴变化是企业外部环境的主要特征之一⑵顾客方与生产经销方力量对比的逆转是企业外部环境的`二个主要特征⑶无所不在的竞争是企业外部环境的第三个主要特征5.战略管理: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6.战略管理的特点:①系统性②长远预见性③对外抗争性④灵活应变性7.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公司的质量总经理菲根堡姆考试用书8.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9.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①以顾客为关注点②领导作用③全员参与④过程方法⑤管理的系统方法⑥持续改进⑦基于事实的决策⑧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原理自考复习资料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 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3、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基本职能:1.计划 2.组织3.人员配备4.领导 5.控制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1.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 2.多科性 3.历史性 4.实践性9、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1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 2.系统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 2.目的性3.开放性 4.交换性 5.相互依赖性 6.控制性13、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 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二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六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 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3.管理理论丛林 4.战略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 6.学习型组织管理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
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
7.实行职能工长制。
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3、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中管理的十四原则:1.分工 2.职权与职责 3.纪律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个人报酬 8.集中化 9.等级链10.秩序 11.公正 12.任用期稳定13.首创精神 14.集体精神4、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三种权力类型:1.理性—合法的权力 2.传统的权力 3.超凡的权力5、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1.明确的分工 2.自上而下的等级体系3.人员的考评和教育 4.职业管理人员5.遵守规则和纪律 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6、梅奥—霍桑试验的结论:1.职工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 4.存在着霍桑效应7、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范围 1.个体行为2.团体行为3.组织行为8、3C环境—企业外部环境的主要特征:1.变化 2.顾客 3.竞争9、战略管理的特点:1.系统性 2.长远预期性 3.对外抗争性 4.灵活应变性10、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1、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7.基于实事的管理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12、卓越绩效标准的核心价值观:1.领导作用 2.以顾客为导向 3.有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4.尊重员工和合作伙伴5.灵敏性6.关注未来7.管理创新8.基于事实的管理9.公共责任与公民义务10.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 11.系统观点三管理环境、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1、一般环境因素:1.经济环境 2.政治和法律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 4.科技环境 5.全球化环境2、具体环境因素:1.顾客 2.供应商 3.竞争者 4.其他因素3、外部组织环境的类型:1.简单和稳定的环境 2.复杂和稳定的环境 3.简单和动态的环境 4.复杂和动态的环境4、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5管理道德:组织的管理者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所依据的准则。
第二篇计划工作四计划工作概述1、计划工作:即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和主观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
5W1H: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如何做。
3、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1.目的性2.主导性3.普遍性4.经济性4、计划工作的意义:1.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2.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3.有利于更经济的进行管理4.有利于控制5、计划按表现形式分类:1.目的或使命2.目标3.战略4.政策 5.程序 6.规则 7.规划 8.预算6、计划工作的程序:1.估量机会 2.确定目标3.确定前提条件4.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5.评价各种方案6.选择方案7.制订派生计划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7、计划工作的原理:1.限定因素原理2.许诺原理 3.灵活性原理 4.改变航道原理8、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能了解和找到对达到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能准确、客观的选择可行性方案。
9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
10、灵活性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就越小。
11、改变航道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的越多,管理者定期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实现目标而重新制订计划就越重要。
五目标与战略1、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2、目标的SMART特性: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可以度量或测量;可以实现;目标之间相互关联;时间限定。
3、目标的性质:1.目标可分为突破性目标和控制性目标 2.目标的纵向性(即目标是分层次的)3.目标的网络化 4.目标的多样性 5.目标的时间性 6.目标的可考核性4、目标的作用:1.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2.激励作用 3.凝聚作用 4.是考核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5、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6、目标管理的特点: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 2.组织实施 3.检查和评价7、目标管理的局限性:1.对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宣传的不够 2.没有把指导方针向拟定目标的管理人员讲清楚3.目标难以确定 4.目标一般是短期的 5.不灵活的危险8、企业核心能力:是指竞争对手无法迅速模仿的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9、企业核心能力表现在:1.具有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和系统的机能2.迅速把新产品投入市场的能力3.更好的售后服务能力 4.生产制造高质量产品的技能5.开发产品特性方面的创新能力6.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映7.准确迅速满足顾客订单的系统 8.整合各种技术创新产品的技能10、使命: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各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都应当有一个使命。
11、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
12、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
13、三种竞争战略:1.总成本领先战略:主导思想是以低成本取得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2.差异化战略:使企业在行业中别具一格,具有独创性,并利用差别化建立竞争优势。
3.集中化战略:主攻某个特殊的细分市场或某种特殊的产品。
六预测与决策1、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指计划在实施工程中预期的内外部环境。
它包括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政治的、和文化道德等外界环境因素,企业的现有生产技术条件等内部因素。
2、预测:指对未来环境所做出的估计。
3、预测的作用:1.帮助我们认识和控制未来的不确定性2.使计划的预期目标同可能变化的周围环境与经济条件保持一致3.事先了解计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结果4、预测的步骤:1.提出课题和任务 2.调查、搜集和整理资料3.建立预测模型4.确定预测方法 5.评定预测结果 6.将预测结果交付决策5、决策:是决策者经过各种考虑和比较之后,对应当做怎么和应当怎么做所作的决定。
6、决策的地位和作用:1.决策是管理的基础 2.决策是各级各类管理者的首要工作7、正确决策的特征:1.有明确而具体的决策目标 2.以了解和掌握信息为基础 3.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 4.对控制的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评估5.追求最可能的优化效应8、例行问题和例外问题:1.例行问题:是重复出现的、日常的管理问题。
2例外问题:是偶然发生的,新颖的,性质完全清楚、结构上不甚分明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
9、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1.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以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
2.非程序化决策表现为决策的新颖、无结构,具有不寻常影响,处理这类问题没有固定方法。
10、决策有效性的标准(三种决策类别):1.最优决策(理性决策) 2.满意决策(有限理性决策)3.合理决策11、满足最优决策的条件:1.问题清楚明确 2.目标单一明确(利润最大化)3.所有方案已知4.偏好清楚、一致、稳定5.没有成本时间约束12、预测的方法:1.外推法 2.因果法3.直观法(如德尔菲法)13、德尔菲法要点:1.记名投寄征询意见 2.统计归纳 3.沟通反馈意见 4.多次反复14、主观决策法:指用心理学、社会学的成就,直接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和资料,提出决策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并做出评价和选择。
15、计量决策法:是建立在数学工具基础上的决策方法,它把决策的变量与变量、变量与目标用数学式表示出来,然后根据决策条件,通过计算求得答案。
第三篇组织工作七组织工作的含义1、组织工作:就是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工程。
2、组织结构:是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门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
3、组织工作的内容:1.组织职位设计2.组织结构纵向划分 3.组织结构横行划分4.职权配制 5.组织结构的协调 6.组织结构的调整4、组织工作的特点:1.组织工作是一个过程 2.组织工作是动态的 3.组织工作要充分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5、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1.技术2.外界环境 3.组织的规模 4.组织的生命周期 5.组织的战略6、组织工作的原理:1.目标统一原理2.分工协作原理 3.管理宽度(幅度)原理 4.责权一致原理5.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6.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理7、目标统一原理:是指组织中每个部门或个人的贡献越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合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