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论语
读《论语》说安全
读《论语》说安全
闫成军
【期刊名称】《江苏安全生产》
【年(卷),期】2010(000)003
【摘要】@@ 读<论语>乡党篇有一段: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经细细品味,感悟至深.rn我不敢妄自评论孔子,只感觉读此篇时有一种震撼力,被孔子的一种仁爱精神所感染,被孔子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所感动.
【总页数】1页(P28)
【作者】闫成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听说读写齐发力作文教学有实效--读《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有感 [J], 杨向阳
2.考镜源流,辨析众说:《论语》学的梳理——读唐明贵《<论语>学的形成、发展与中衰》 [J], 李成
3.朱熹与王夫之的欲望观分析——以《论语集注》与《读论语大全说》为中心 [J], 李哲承
4.敢遣“想法”上笔端——读《论语说文评教》 [J], 刘恩樵
5.《论语》修辞手法例说——读《论语》札记 [J], 章惠康;文舜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关于安全的名人名言
有关于安全的名⼈名⾔有关于安全的名⼈名⾔1、道⾥夷易,安全⽆恙。
——《易林·⼩畜之⽆妄》2、⽣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
——伯克3、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汉书》4、⽣命如流⽔,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张闻天5、尊重⽣命,完全尊重⽣命。
——杜伽尔6、放弃基本的⾃由以换取苟安的⼈,终归失去⾃由,也得不到安全。
——富兰克林7、⽣命不等于是呼吸,⽣命是活动。
——卢梭8、⽣命的意义是在于活得充实,⽽不是在于活得长久。
——马丁·路德·⾦9、使⼀个⼈的有限的⽣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的⽣命。
——鲁迅10、⽣命是⼀条艰险的狭⾕,只有勇敢的⼈才能通过。
——⽶歇潘11、安危相易,祸福相⽣,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庄⼦·则阳》12、⽣命是珍贵之物,死是最⼤的罪恶。
——海涅13、不惜牺牲⾃由以图苟安的⼈,既不配享受⾃由,也不配获得安全。
——富兰克林14、⽣命,只要你充分利⽤,它便是长久的。
——塞内加15、如能善于利⽤,⽣命乃悠长。
——塞涅卡16、本来,⽣命只有⼀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
——瞿秋⽩17、审慎会使⼈安全,但往往不会幸福。
——塞·约翰逊18、⾛众⼈所⾛的路,你就安全了。
——托·富勒19、昔者有王,有⼀亲信,于军阵中,殁命救王,使得安全。
——《百喻经·愿为王剃须喻》20、察孤危之易毁,谅拙直之⽆他,安全陋躯,畀付善地。
——《徐州谢上表》21、亲爱的朋友,所有的理论都是灰⾊的,⽽宝贵的⽣命之树常青。
——歌德22、在薄冰上滑⾏,速度就是安全。
——爱献⽣2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患。
——《左传》24、平平庸庸最安全。
——孟德斯鸠25、⽣命,那是⾃然会给⼈类去雕琢的宝⽯。
——诺贝尔26、患⽣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说苑》27、有在⼤王之国者,朝廷不戮其家,安全如故。
——《答赵元昊书》28、迨天之未阴⾬,彻彼桑⼟,绸缪牖户。
关于安全的诗句
关于安全的诗句(1)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2)千金之子坐不垂堂(3)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人人得一生,度不得再生。
(6)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
壹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
死命,重事也。
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
(7)宿昔青知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8)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0)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1)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12)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1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4)人多求长命,长命复何如。
日月同吾朽道,山河是我奴。
(15)安全是生命之本,安全永在我身边。
放学回家不要在外面逗留,直接回家。
(16)多看一眼,安全保险。
(17)安全两字很重要,不能忘记也不能丢。
万一你把它忘了,灾难就降临在你身上。
(18)宁可千日不松无事,不可一日不防酿祸。
抓基础从大处着眼,防隐患从小处着手。
(19)冒险是事故之友,谨慎为安全之本。
(20)安全不能指望事后诸葛,为了安全须三思而后行。
(21)防范火灾,人人有责,人人防火,户户安全。
(22)一心一意保安全,同心同德谋发展。
(23)安全是宝藏,安全是生命,安全是金钱。
(24)安全是幸福家庭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2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6)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27)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
(28)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
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29)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论语》(31)人人得一生,不得再生。
(32)不怕千日紧,只怕一时松。
疾病从口入,事故由松出。
(33)安全两字很重要,不能忘记也不能丢。
万一你把它忘了,灾难就降临在你身上。
论语中的安全生产管理智慧安全生产
论语中的安全生产管理智慧1、论语中关于管理之道的句子有哪些?《论语》中非常实际的管理之道,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因为对于一般人员来说,只愿意接受简单易行的指令,要求容易执行,没心情和耐性去听其中的道理。
所以说教往往是徒劳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示才有效。
2、论语十则中关于举一反三是智慧的摇篮的句子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还有,以下可能不是《论语十则》里面的《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
’3、论语中哪些句子是和管理之道有关?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释义: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
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
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释义: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不需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释义: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子曰:“君子不器”。
释义: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释义:不同职业的工人们在工厂里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则通过学习获得“道”。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释义: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
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
我们老师何处不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播呢?”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第十三》释义: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第十三》释义: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子张问孔子: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国学交通安全教育课(3篇)
第1篇一、引言交通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交通安全智慧。
本节课将以国学为载体,通过深入挖掘国学经典中的交通安全理念,结合现代交通安全知识,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交通安全教育课。
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了解国学经典中的交通安全智慧;2. 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3.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关爱生命的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 国学经典中的交通安全智慧(1)孔子:“君子以德立身,以礼待人。
”孔子提倡以德立身,以礼待人,这一思想同样适用于交通安全。
出行时,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生命安全。
(2)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认为,人应顺应自然规律,减少人为干预。
在交通安全方面,我们要学会观察路况,预测危险,避免盲目驾驶。
(3)《礼记·月令》:“道路不可行,则舍之。
”《礼记》中提到,当道路不安全时,应选择舍去。
这提醒我们在出行时,要关注路况,避免冒险行驶。
2. 现代交通安全知识(1)遵守交通规则遵守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不闯红灯,不逆行,不超速,不酒驾,不疲劳驾驶。
(2)安全驾驶保持车辆安全性能良好,合理规划行车路线,注意行车安全距离,不疲劳驾驶,不驾驶时使用手机等。
(3)行人安全在人行道上行走,过马路走斑马线,不翻越隔离栏,不在道路上嬉戏打闹。
3. 交通安全意识培养(1)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关爱他人,从遵守交通规则做起。
(2)责任担当遵守交通规则,关爱生命,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四、课程实施1. 导入环节教师简要介绍国学经典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国学经典中的交通安全智慧,结合现代交通安全知识,让学生深刻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违反交通规则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4.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孔子的安全箴言
君⼦不⽴危墙之下——孔⼦的安全箴⾔君⼦不⽴危墙之下的原⽂据说是这样的:“防祸于先⽽不致于后伤情。
知⽽慎⾏,君⼦不⽴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
”百度上说是孔⼦的话,但我查了《论语》,似乎没有体现,也许在别的古籍上有吧。
不过《孟⼦》上有着这⼀句话:“莫⾮命也;桎梏死者,⾮正命也。
”也是⼀样的道理。
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乎岩墙之下。
尽其道⽽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正命也。
闲话少叙,⾔归正题。
我想这两位⽼夫⼦说的话应该是他们⽣命的体验,⽣活的感悟,给我们讲的是做⼈的道理。
先哲们的这些醒世恒⾔⼜何尝不是我们做安全⼯作的道理呢?“防祸于先⽽不致于后伤情”不就是说安全第⼀,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么。
“君⼦不⽴于危墙之下”,可引申为不做危险的事情,那进⼀步⽽⾔,车间⾥什么是危险的事情呢?那就是不按规定佩戴防护⽤品,不按照⽣产⼯艺规定去违章作业。
也就是要我们做到三“不伤害”之不伤害⾃⼰。
⽣命最⽆价,所以伤不起。
安全⾸先是掌握在⾃⼰的⼿⾥。
⼀⼈安全背后是⼀个家庭的幸福。
⼈⼈安全,社会才能和谐。
我们⼯作⽬的是获取快乐,快乐基于平安,平安⾸先要靠⾃⼰争取。
很多的事故和教训发⽣时,可能只是当事⼈的⼀念之差,图⼀时的⽅便,把⾃⼰⽴于“危墙”之下,⽽受到⽆谓的伤害。
这样做绝不仅仅伤害的是⾃⼰。
我们每个⼈都肩负着⾃⼰的安全,家庭的幸福,我们伤不起。
认清危墙,才能远离伤害。
⼈⼈都明⽩的道理,但不⼀定⼈⼈都做得到,这其中每个⼈对“危墙”的认识⽔平往往起决定作⽤。
所谓“危墙”就是风险,风险总是潜伏的多,明显的少。
公司推⾏的QHSE管理体系给我们带来了风险评价和危害识别的规范要求,让我们多了⼀个安全的法宝。
可是要把这些⼯作落到实处,还必须⽤我们的慧眼把具体的操作和规范的要求相互结合,才能在⼯作中尽可能的发现“危墙”,评估“危墙”,远离“危墙”,进⽽远离受伤害。
⼯作每天都有新情况,“危墙”也会变模样,对“危墙”的防范不可能⼀劳永逸。
古人关于国家安全的论述
古人关于国家安全的论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古代的智者们关于国家安全的论述一直是我们今天可以借鉴的宝贵财富。
他们的智慧和见识,不仅在当时对国家安全的思考具有指导意义,更可以启迪我们在当代社会如何有效地维护国家安全。
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孟子对国家安全的理解尤为深刻。
孟子认为,国家安全的基础在于政治的稳定。
他认为,如果国家内部政治不稳定,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安全就很难得到保障。
孟子主张推崇仁义道德,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以确保国家安全。
他还提出“兵强则国强”的理念,强调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要讲究外交手段,避免军事冲突,以确保国家安全。
另一位重要的古代智者是孔子。
孔子对国家安全的看法更多是从道德和治理层面来讨论。
他认为,恪守礼法、忠诚诚信、仁爱待人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孔子主张政府应该尊重人民的权利,平等对待百姓,以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确保国家安全。
他还提倡“以德治国”,认为要以道德和礼仪来规范社会秩序,保持国家的和谐稳定。
古代的智者们对国家安全的论述主要包括政治稳定、道德治理、军事力量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内容。
这些理念虽然来源于古代,但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们可以从古代智者的思想中汲取智慧,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国家的法治建设、防范外部安全威胁、发展国防实力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国家的和平稳定和长期发展。
【文章达到一定长度的要求】第二篇示例:古人对国家安全的重视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家安全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国家利益之一,而且被视为维护国家政权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古人们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和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古代政治和国家安全战略的发展历程。
孔子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话可以说是古人对国家安全的精髓总结。
在古代,国家的安危关系着每一个人民的生杀存亡,因此每一个国民都有责任去维护国家的安全。
正所谓“危国者必危己,安国者必安己”,只有保障国家的安全,才能确保自身和家人的安全。
安全生产 古文
安全生产古文
以下是一些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古文:
1.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
这句古文讲述了孔子对安全的重视。
孔子上朝回来,得知马厩被烧了,首先关心的是有没有人受伤,而不是马匹的损失。
2. 《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
这句古文说明了安全与危险、福气与祸事之间相互转化的道理。
它提醒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觉,注意安全。
3. 《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
这句古文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一个小小的疏忽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强调了在安全生产中预防为主的重要性。
4. 《周易·系辞下》:“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
这句古文告诫人们在安全的时候不要忘记危险的存在,要保持警惕,居安思危,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这些古文都强调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觉,防患于未然。
形容要注意安全的 古诗词
形容要注意安全的古诗词
1、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
——庄子《庄子》
释义:小心仔细思考严密行事低调恰当提防就连最灵敏狡猾的蝉也能长久地捕捉到;小心翼翼不张狂不粗枝大叶就连驾驶古旧到一万年的船也能安全无事。
2、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沈沦。
——杜荀鹤《泾溪》
释义:水流汹急,暗石密布的地方,人们通过时都是小心翼翼的,从来没听说有人出事。
倒是风平浪静的地方,常常听见很多人像沈沦一样被河水淹死。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孟子》
释义: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论语》
释义:指的是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近期的事情就会多有忧虑,可理解为,人一直没有长远的考虑,那忧患一定近在眼前。
5、人人得一生,不得再生。
——于吉《太平经》
释义: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没有来生这一说。
类似君子不立危墙的句子
类似君子不立危墙的句子【引言】古人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是孔子教导弟子如何行事为人的一句话。
这句话旨在告诫君子要懂得避险,明哲保身,不仅要在道义上坚守正道,还要在实际行动中遵循安全原则。
在现实生活中,这句古语同样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为我们提供了可读性和实用性的智慧。
【出处及背景介绍】《论语·雍也》中记载了孔子这样一句话:“君子哉,若人!修行以俟命,居易以俟命,不立于危墙之下。
”这里的“危墙”指的是危险的地方,比如将要倒塌的墙、有陷阱的地方等。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要懂得避险,不要把自己置于危险的环境中。
在当时,这句话是孔子对于君子品行的一种要求,强调行事为人要谨慎小心。
【内涵解读】“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句话,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
第一个层面是行事为人要谨慎,不要将自己置于危险的环境中。
这不仅包括身体上的安全,还包括心灵上的安全。
第二个层面是,君子要有预见性,避免陷入困境。
这种预见性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也是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责任。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践行“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道理:1.增强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靠近危险的墙体、设施等,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学会判断局势:在面对各种情况时,我们要具备一定的判断力,分析局势,避免陷入危险的境地。
3.谨慎行事:在行动之前,要三思而后行,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
4.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遵守社会规范,做一个有品行、有责任心的人。
5.乐于助人:在发现他人处于危险之中时,要积极伸出援手,帮助他人度过难关。
【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启示】“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道理,对于我们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1.自我修养: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具备独立思考、判断和应对危险的能力。
2.诚信待人:在人际交往中,要诚实守信,不欺骗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的意思
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的意思
“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保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与保全整个天下的安宁和和平
相比,哪一个更重要。
这句话的含义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解释。
首先,从个人角度来看,保全一身是指个人应该注重自身的健
康和安全。
毕竟,如果自己的身体不健康或者处于危险之中,就很
难去关心和帮助他人,也无法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因此,个人
的健康和安全对于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夫保全一身”
的重要意义所在。
其次,从社会角度来看,保全天下则是指维护社会的和平与安宁。
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
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因此,保全天下也是一项非
常重要的任务,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来实现。
综上所述,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提醒人们要平衡好个人利益和社
会利益之间的关系。
个人需要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安全,同时也要为
社会的和平与安宁做出努力。
只有个人和社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出处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
它是孔子对于做人处世的一个重要原则的阐述。
这句话所传达的意义是,作为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应该避免置身于危险、不安全的环境中,而要选择一个有保障、稳定的地方生活和工作。
本文将从君子的定义、危墙的含义以及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内涵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君子的定义在古代中国,“君子”一词广泛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等品质,并以此为行为准则。
他们应该具备高尚的品质和优良的道德观念,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以德服人。
危墙的含义“危墙”一词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指代一种不安全或者危险的环境或情况。
它可以是物质上存在风险和威胁的地方,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压力和困扰。
危墙可能是指战争、灾难、犯罪等外部环境,也可以是指人际关系、心理压力等内部因素。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内涵“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句话有着深刻的内涵。
首先,它强调了君子应具备自我保护和自我安全的意识。
君子应该避免置身于危险和不安全的环境中,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其次,这句话还强调了君子应该追求稳定和安宁的生活环境。
在一个危险或者不稳定的环境中,人们往往难以专心致志地从事工作或学习。
因此,君子应该选择一个有保障、稳定的地方生活和工作,以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
此外,“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还强调了君子应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
他们应遵守法纪、遵循道德规范,并且以身作则,引领他人向善。
在危险的环境中,君子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最后,这句话还强调了君子应具备勇敢和果断的精神。
面对危险和困难,君子应该勇往直前,果断行动。
他们应该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挑战和困难,并且能够保持冷静、理性地处理问题。
总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句话是孔子对于做人处世的一个重要原则的阐述。
它告诫我们作为有修养、有道德的人,要避免置身于危险、不安全的环境中,而要选择一个有保障、稳定的地方生活和工作。
有关安全的名言警句[古代安全警句有哪些]
有关安全的名言警句[古代安全警句有哪些]古代安全警句(一)1)老子:安全之行,始于足下。
2)孔子:工欲保安全,必先守规章。
3)李煜:事故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李白:经济效益会有时,严抓管理保安全。
5)苏轼:安全一刻值千金。
6)文天样:人生哪有不怕死,注意安全保长生。
7)孟子:钱,我所欲也,安全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钱而取安全者也。
8)顾炎武:天下安全,匹夫有责。
9)《道德经》: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
为之于其未有,制之于其未乱。
译:局势安定时容易维持,事情没露苗头时容易筹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情微小时容易散除。
要在事情还没有发作时处理它,要在局势还没有动乱时治理它。
10)《左传》:“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
”意思: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但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11)战国《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意思:平安与危难互相转化,灾祸与幸福互为因果。
12)《诗经》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尽管天未下雨,也需修补好房屋门窗,以防雨患。
如要安全,也须此然。
这不失为有效的防隐患对策。
13)清代朱用纯《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意思:天还未下雨前,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不要渴了才想起挖井。
与“迨(音:代)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音:有,窗户的意思)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调预先防范的重要性。
14)《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意思:千里长的大堤,由于有一个小小的蚂蚁洞而溃决,一点小小的火星,可以使百尺房屋焚毁,喻小事不注意定会酿成大祸。
15)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说:“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祸患的发生大多是因为事情初期的怠惰和松懈。
这句话运用到日常安全管理上,就是怠惰松懈、马虎随意,都可能导致对细微问题的忽视,或是不能觉察隐患的存在,或是有所觉察而认为无所谓,都因一念之疏忽造成恶性事故,以至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论语里关于安全的句子
论语里关于安全的句子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包含了丰富的智慧和道德原则。
虽然《论语》里并没有直接涉及安全的句子,但是其中的一些经典格言和道德准则可以引申出对安全的理解和指导。
1.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在行为上应尽量避免给别人带来伤害,这也是安全的基本原则之一。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他人的安全、隐私和尊严,不做违法乱纪、危害他人安全的事情。
2.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强调了君子修养应包括容忍他人的无知和错误,保持心态的平和与宽容。
在安全方面,这意味着我们应该理解他人的过失和不慎,不因他人的失误而愤怒或报复,而是通过教育和互相帮助来改善安全状况。
3.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
在安全领域,我们需要学习和了解安全知识和技能,了解潜在的风险和危险。
但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并通过实践不断完善自己的安全意识和行为。
4.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注重道义和正义,而小人只追求个人利益。
在安全方面,君子会尊重规则和法律,秉持公平和正义,不因个人利益而做出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
综上所述,虽然《论语》里没有直接涉及安全的句子,但其中的智慧和道德准则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安全的思考和指导。
安全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水平,为个人和社会的安全作出贡献。
关于安全的古语名言
关于安全的古语名言
1. 遵章守纪一丝不苟,落实标准一点不差。
2.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
3. 穿马路时左右看,用家电时看插头,用火电时要小心,做工作时要认真,平平安安过一生。
4.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
5.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6.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系辞下》
7.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8. 你那铺谋定计枉徒然,我救的这十七国诸侯得安全.——《临潼斗宝》
9. 一站二看三通过,人身安全牢记祝
10.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
11.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12.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13. 出门无牵挂,先把火源查。
火灾不难防,重在守规章。
14.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经·系辞下》
15. 一人操心一处安,众人操心保平安。
16. 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全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全智慧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伴随着人类发展演化的全过程。
我国勤劳智慧的古代先贤,在征服和利用自然,追求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的安全经验。
这些安全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挖掘,以资当代。
重民安民珍爱生命远古之时,燧人氏“钻木取火,以化腥臊”,为了百姓“安食”;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为了百姓“安居”;大禹治水“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为了百姓“安全”……《十问》中,尧问舜:“天下孰最贵?”舜回答:“生最贵。
”《孝经·圣治章》也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认为天地之间,生命最宝贵,而凡是有生命的,又以人最为贵重,因而要珍爱和敬畏生命。
《孝经·开宗明义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人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的,不能伤害,爱惜它们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
孔子说:“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
”这是从孝的角度出发,提醒人们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保护生命安全。
中华文化的根源在《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之中,其精髓是对天地、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孔子主张仁爱,以仁为“众德之总”,而仁爱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安全智慧的思想基础,其核心是:重视人、关心人、保护人的生命安全。
《论语·乡党篇》记载:孔子在鲁国担任大司寇时,一天,“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马厩失火,孔子首先关心的是有没有人受伤,充分体现了他对人的生命安全的重视。
孔子的学生季桓子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
《左传·哀公三年》记载,鲁桓公庙、鲁僖公庙发生火灾,季桓子赶到现场后,下令道:“救火者,伤人则止,财可为也。
”救火的人如果受伤了,或者面临生命危险,就要立即撤下来,停止救火。
因为财物烧毁了还可以再造,但如果人的生命受到了伤害,则无法弥补。
春秋以后,重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和人的生存,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翻译
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翻译
《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说子女离家出走,前往远方探访亲人,必须慎重考虑。
这句话告诫我们,在离家远行时,一定要谨慎选择,不要轻率行事。
离家远行需要考虑自身的安全。
在外旅行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危险,如交通事故、盗窃等。
因此,我们要提前做好安全准备,选择安全可靠的交通工具和住宿地点。
离家远行需要考虑时间和经济成本。
出门在外,时间和金钱都是宝贵的资源。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行程,避免浪费时间和金钱。
离家远行需要考虑家人的感受。
我们要尊重家人的意愿,不要让他们担心自己的安全。
在旅行过程中,要时刻与家人保持联系,让他们放心。
离家远行是一件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
我们要谨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这句话,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旅途的安全和顺利。
既明其哲以保其身成语
既明其哲以保其身1. 什么是”既明其哲以保其身”的意思?“既明其哲以保其身”是一句古代成语,出自《论语·泰伯篇》。
它的意思是指通过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品德和智慧,从而保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安全。
这句成语强调了个人修养和智慧对于保护自身的重要性,即只有明智、有德行的人才能真正保护好自己。
2. 理解”既明其哲以保其身”的深层含义2.1 修身和养性的重要性在古代中国思想中,修身是指培养良好的品德,做到守身如玉,慎独修行。
养性则是指锻炼精神,塑造坚强的意志力和心理素质。
“既明其哲以保其身”强调了通过自我修养和精神培养,使自己变得聪明智慧,从而能够保护自己。
2.2 哲理思考和智慧的积累“既明其哲以保其身”中的”明其哲”可以理解为明白人生的哲理道理,通过深入思考和学习,逐渐积累智慧。
哲理思考可以使人明确正邪之辨,正确判断事物的好坏,避免被欺骗和误导,从而保护自身的价值和利益。
2.3 自我保护和面对危险的能力“既明其哲以保其身”的”保其身”强调了自我保护和面对危险的能力。
只有拥有智慧和品德的人才能在危险或困境中冷静应对,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做出正确的抉择。
3. 如何既明其哲以保其身?3.1 培养自己的修养和品德修养和品德是一个人内在的力量,对于既明其哲以保其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培养自己修养和品德的方法:1.修养身心,保持身体健康:合理饮食,定时锻炼和休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学习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和人际交往能力,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
3.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言行一致,信守承诺,不说谎、不欺骗他人。
4.培养正义感和善良心:关心社会公益,帮助他人,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
3.2 积累哲理知识和智慧具备哲理知识和智慧是既明其哲以保其身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积累哲理知识和智慧的途径:1.学习经典著作:阅读经典名著,如《论语》、《大学》等,了解古代哲学思想,引导思考和理解。
2.关注各领域的新知:了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见识和认知能力。
怎么理解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这句话?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所言。
它指出了人类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目的、方法和安全。
这三个方面是人类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如何确定自己想要的目标,如何找到达到这个目标的正确方法,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发展,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三个核心问题。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我也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但我始终相信,只要我们遵循孔子的教诲,认真思考和探索,我们就有可能在生活中获得成功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的成长经历包含了许多喜怒哀乐。
我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家境非常贫困。
从小我就深刻领悟到了生活的艰辛,但是这并没有打消我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为了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我开始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在学校表现优异,不仅考取了名校,还荣获了多项学术奖励。
这让我更有自信和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然而,就是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我的人生第一次挫折。
那时我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比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失败了。
这让我十分失落和沮丧,因为我本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但是我还是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寻找自己的弱点并为之付出努力。
最终,我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再次参加了同样的项目,成功地获得了第一名。
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孔子所说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意味着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目标和需求,并了解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这样,我们才能够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有所适应,并制定出可行的计划去实现我们的梦想。
然而,这种自我认知和探索只有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中才有可能实现。
对我来说,我的家庭是我一切努力和探索的后盾。
我的父母自己并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他们非常忙碌但总是支持我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种支持让我在成长过程中总能感到安全和从容。
换句话说,一个好的环境是成功的基础。
它可以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寻找支持,帮助我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安全和发展,以便更好地看清自己的追求和目标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论语
○(三公司)杨勇根安全管理既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一个称职的安全管理者,一定是一个具有艺术细胞的人、一个十分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兴趣广泛的人、一个富于想象的人、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一个惯于学习的人、一个思维活跃的人。
安全,就是和人打交道,倘若对人没感觉、没兴趣,不研究人的心理,又怎能与安全结缘?安全无处不在,每到一处,都需要观察、倾听、体验、思考、总结、提炼。
所以,一个称职的安全管理者是这样过渡的,他先是一个预言家、一个培训师,然后才是安全管理者。
因为预言家具备一种超前预想分析能力,它是想象力(包括创造性想象力和预见性想象力)和分析力的组合,拿破仑曾说:“想象力可以统治整个世界。
”因为培训师对那些带方向性、趋势性的新生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敢于研究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安全管理者要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如果这都做不到的话,就只能在自己的错误中吃一堑长一智反思与和总结了。
安全管理只靠一两个人是不行的,要靠全员,还要靠实践、靠现代安全管理的一整套科学的理念、方法与技术。
全员安全管理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当安全员,而是让每个员工都去验证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心系安全,自觉地把本职工作和安全联系在一起,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安全工作提供直接的或间接的支持和服务。
安全管理者的职能,第一是领导和管理,第二是服务,这两者是
辩证统一的。
如何履行好这两项职能,第一要有所变,第二要有所不变,这两者却是相对的。
一流的项目安全管理是自主的、主动的、积极的、负责任的服务,为基层提供浅俗易懂的综合知识、深入浅出的理念、简单易操作的标准、实用的作业指导书、咨询性的服务;二流的项目安全管理是被动的、消极的服务,停留在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层面上,体会不到标准、领导的意图和项目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三流的项目安全管理唯利是图,何谈服务。
优秀的安全管理者一定是最复杂而又最单纯的人,其复杂源于他们的单纯,而正由于复杂,又特别需要单纯。
复杂和单纯交叉产生了孤独,比如应酬喝酒,一是没有时间,二是喝酒误事。
没有大义和大德,便支撑不起安全的大胆略、大气魄;而没有安全的大胆略和大气魄,便成就不了优秀的安全管理者。
优秀的安全管理者走的是中庸之道。
何谓中庸之道?就是合理化主义,不是不偏不倚思想。
安全实质上是资源的合理整合,安全管理者要有大家之气资源整合,合理才能最佳,合理才能有效。
小家子气是做不了的。
我们常说“安全第一”,是安全先行,不是绝对第一。
试想,把施工现场布置成天堂,限制了生产,又有何用?没有生产进度,资金不能快速回笼,我们谈什么业绩,谈什么利润,项目管理内的方方面面能够同步进行,当然是最理想化的结果了;如果不能够同步进行,就要分阶段侧重,在不同阶段追求持久性与均衡性的结合。
岗前安全
培训、班前安全教育、每日班前安全讲话等都是安全先行的实证,也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贯彻落实。
什么是安全?简言之,无危为安,无损为全。
什么是事故?事故就是如实地记录违章违规违法的纪录片。
每一个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安全预控的低认知度,而低认知度的背后是安全知识的低普及率;每一个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是责任的缺位。
为节省支出,让操作工在安全条件不完善的施工环境下作业,违背了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也没有了大义和大德。
如果说有哪一个岗位最负责、最谨慎、最缜密的话,那就是安全管理,试想,如果不负责、不谨慎、不缜密的话,可能就那么短短的几秒钟,就要烧掉几个100万。
印钞机能在几秒钟的时间印出100万吗?所以说,不重视安全,就是在烧钱。
安全工作,不是把工作只停留在发通知、向上级汇报方面,而是对安全问题一抓到底,这样,事故才能避免。
工作如果不到位,所有的文件、制度、通知,都有可能是摆设,都有可能导致事故乃至灾难发生!工作不到位,缘由是目标太多、私欲太多。
技术是龙头,安全是龙眼。
抓安全就必须抓质量,抓质量就必须抓科技,不抓科技就不是真正在抓质量,不抓质量就不是真正在抓安全,因为:科技就是质量,
质量就是安全,安全关乎生命!
安全技术方案要有预见性,更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安全技术方案是一度创新,现场实施是二度创新。
所谓安全意识,从本质上讲,一是思危意识,二是求全意识。
安全管理的上策是急症下猛药,可以伤其筋骨。
上上策却是运用安全心理学,晓以利害,触之灵魂,形成一种习惯。
看起来平时规规矩矩很听话的人,在突发灾难下生存几率反而高,而小聪明的人反而低,为什么?因为前者心存敬畏,自然会老老实实去做各种演习与应急训练,有知无畏,故往往在灾难时刻的第一反应是正确的。
人生最高级的享受是创新享受!人生最高级的劳动是在安全环境下快乐地劳动!
安全工作要坚持“务实”和“务虚”相结合,坚持那种方向明确、办法有效、组织严密、高效合作式的“务实”,坚持那种深入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安全管理实际的制度、标准、程序、办法、策略式的“务虚”。
同时,也反对“务实”和“务虚”相糅合,反对那种一天到晚陷于事物堆中,手忙脚乱、焦头烂额、事倍功半式的“务实”,反对那种说大话、说空话、搞形式、走过场、摆花架子式“务虚”。
“务实”和“务虚”,正反两面,本质不同,形式不同。
问题的尾巴是安全,问题的源头却是管理,必须从管理中抓安全,而不能就安全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