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线学案

合集下载

3.2气温的变化和分布学案(第二课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3.2气温的变化和分布学案(第二课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姓名班级学号气温的变化和分布(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等温线的判读。

2.总结全球气温分布规律及成因。

❖知识点一、等温线图(1)等温线延伸方向:等温线大致沿______方向延伸,温度沿_____方向变化。

(2)疏密程度:等温线密集,气温变化_____;等温线稀疏,气温变化_____。

(3)闭合中心:等温线像这样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温度低,则为_____中心。

如果中心温度高,则为_____中心。

(4)判断高、低温中心:①看闭合中心两侧的等温线,如果闭合等温线的温度等于两侧等温线中温度低的,则闭合中心为______中心,如果闭合等温线的温度等于两侧等温线中温度高的,则闭合中心为______中心。

②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1.等温线延伸方向: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大致是______方向,大致与______平行。

(1)纬度因素:①北半球,气温由赤道向北极_________;南半球,气温由赤道向南极________。

②所以气温在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一练:读图根据气温纬度变化规律判断下图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2.等温线疏密情况:读图可知,北半球等温线________,说明气温差异______;南半球等温线_______,说明气温差异______。

(1)对比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的温度,发现海洋气温和陆地气温________。

(2)海陆因素:海洋升温____,降温也____。

陆地升温____,降温____。

所以等温线不完全与纬度重合。

(3)等温线的弯曲规律:高温凸向__________,低温凸向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__”。

练一练,观察下面左图,先判断该图是哪个半球,再比较A、B两点的气温大小:______________。

观察A处南北的等温线弯曲凸向_____纬度,观察B 处南北的等温线弯曲凸向______纬度。

《等温线的判读与应用》学案

《等温线的判读与应用》学案

《等温线的判读与应用》学案读课标,找考点,明确学习方向等温线图的判读:主要根据图上等温线的疏密和弯曲分布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规律、根据气温(水温)分布特点来分析影响因素。

一、温故知新:影响气温的因素1、 位置——决定热量多少2、 高度——高山、高原温度低;平原、盆地温度高 影响气温的因素3、 位置——沿海地区平均气温比内陆高,温差小4、 ——暖流使沿岸增温;寒流使沿岸降温5、人类活动——生活、工业、交通产生大量废热增温(城市“热岛效应”)二、自学知识点(一):判断气温差异——等温线疏密等温线密集 气温差异 。

(大或小) 注:所说的气温差异大(小),是指在水 等温线稀疏 气温差异 。

(大或小) 平单位距离内温度的变化幅度大(小) 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填密或稀) A :(因季节)冬季等温线 ,夏季等温线 。

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B :(因纬度)温带等温线 ,热带地区等温线 。

因为温带地区的温差大于热带地区。

C :(因海陆)陆地等温线 ,海洋等温线 。

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热容量大。

知识点(二):判断南北半球——数值的递变全球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 (因获得太阳辐射能量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但南北半球递减方向相反——北半球向 ;南半球向 )。

数值北低南高 北半球; 数值北高南低 南半球。

回归线 如图所示的区域位于 半球知识点(三):判断海陆分布和季节(月份)北半球7大陆向 纬凸(向数值 的等温线凸) 南半球1海洋向 纬凸(向数值 的等温线凸)北半球1大陆向 纬凸(向数值 的等温线凸)南半球7海洋向 纬凸(向数值 的等温线凸)如右图,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凸,海洋 等温线向高纬凸,说明为北半球 季。

知识点(四):判断洋流性质(寒、暖流)寒流:等温线向低纬突出(小值凸向大值)。

(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两侧海域水温 ) 暖流:等温线向高纬突出(大值凸向小值)。

等温线专题教案

等温线专题教案

等温线的判读与应用教学目标:1、等温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2、归纳总结影响气温的因素。

一、知识整合读等温线图:1、数值特征:2、走向特征:3、疏密特征:4、弯曲特征:5、其他:二、判读与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根据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在南北半球,无论七月或一月,气温都是从,影响因素:。

2.判读等温线的走向,分析等温线与纬线、海岸线与地形的关系(1)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这是全球等温线分布的基本趋势,它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2)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比较明显,这是因为海洋对气温起了调节作用,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

(3)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平行:在地势起伏较大的高山地区比较明显,这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结果。

3.判断海陆位置:冬季:陆地上等温线向凸出,(表示冬季陆地比同纬度海洋温度 ),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 )。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凸出,(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 ),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凸出(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 )。

4.判断月份(1月或7月)和季节:判断季节时,要注意南、北半球冬、夏季节的差异性1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弯曲。

7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弯曲。

5.判断寒、暖流: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 ,故等温线向凸出。

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 ,故等温线向凸出。

6.判读等温线的疏密情况,比较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温差 ,反之温差。

(1)冬密夏疏:因为冬季温差较 ,夏季温差较。

(2)温带密,热带疏: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3)陆密海疏: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均一。

7.等温线成闭合曲线的地区,受地形(盆地或山地)影响多形成暖热或寒冷中心。

山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 。

盆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 。

学案:等温线

学案:等温线

高二地理:4.5等温线导学案知识点一判断南、北半球下图为四种区域等值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题。

1.图中属于南半球的区域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知识点二判断等温线数值大小下图为某地区一月、七月等温线示意图,m表示大陆海岸线,回答2~3题。

2.有关图示区域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A.甲位于大洋西岸B.甲位于大洋东岸C.图示区域为南半球D.图示区域为北半球3.若甲、乙两地的一月和七月温差分别为16℃和6℃,b、d两线数值分别为24℃、25℃,则a、c两线数值依次为( )A.8℃ 18℃B. 9℃ 19℃C.18℃ 8℃D.19℃ 9℃知识点三判断温差左图和右图分别为某大陆最冷月与最热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据此回答第4题。

4.图中区域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可能出现于图幅的( )A.中西部B.西北部C.东北部D.中东部知识点四判断延伸方向(即影响因素:地形、海陆位置或海陆分布、洋流、纬度、城市分布等)读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5~6题。

5. 影响该区域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为( )A.海陆分布与纬度B.海陆分布与洋流C.地形地势与降水D.盛行风向与植被6. 该区域沿海地区的自然景观应为( )A.沼泽B.沙漠C.草原D.森林知识点五判断季节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回答7~8题。

7.图中所示季节应该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8.影响图中阴影部分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纬度位置知识点六判断地形读右图,回答9~10题。

9.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当地主要地形特征是( )A.地势起伏较小,平原为主B.东高西低,东部为山地C.周边山脉围绕,应为盆地D.地势起伏大,可能为高原10.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征,说明( )A.区域内地势东高西低,山脉南北走向B.区域内越往东海洋性越弱C.西侧受暖流影响,东侧受寒流影响D.西部光照强,东部光照弱11.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学案等温线与等压线

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学案等温线与等压线

等温线与等压线考纲:熟悉等温线等压线的基本特点熟练掌握等温线、等压线图的判读方法活动一 等温线的基本特点和判读(1)等温线的疏密,反映着气温水平分布的差异的大小。

疏者,气温差异小, 密者,气温差异大。

(2)等温线的走向:①根据图一判断:等温线与 方向基本一致,原因是: 。

②根据图二判断:等温线大体与 平行,原因是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③根据图三可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受地形起伏的影响。

(3)等温线的弯曲:根据图四: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 (高/低)根据图五: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 (高/低)。

影响因素:海陆、季节,洋流经过,地势高低等。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2、等温线分布判读(1)判断南北半球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

(2)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①等温线向低值弯曲:洋流由温度高处流向温度较低处,即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寒流)。

②等温线向高值弯曲:洋流由温度低处流向温度较高处,即由高纬流向低纬,为(暖流/寒流)。

(3)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1717①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弯曲,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弯曲。

②7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弯曲,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弯曲。

记忆:点北陆北点南陆南【针对性训练】1、读下面的北半球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①大陆上等温线向凸出,这表明当时大陆上比同纬度海洋上的气温要②该图表示的是1月还是7月的等温线分布?月。

2、下图为等值线数值由下向上递减,读图后回答(1) 若图示为等温线 ①该地位于 半球,判断理由 ②若该图等温线弯曲是洋流影响,则该洋流按性质分类属于 , 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的关系是 ③若该处是陆地,两侧是海洋,此时为 月。

若该处是海洋,两侧是陆地,此时为 月(2)若图示为等高线①该处地形是_______②A.B.C.D四点,高度相同的是______和______③D 处气温比B 处 ____,气温与海拔关系是 _____________B 处气压比D 处____,气压与海拔关系是____________3、读某大洲南部部分等温线示意图(图1),回答:(1)右图所示为 洲南端,当前该大陆应处于 季节,理由是 ;(2)图中大陆西侧等温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受 影响,与图中右侧相比,左侧等温线还有 特征;(3)图中大陆东侧洋面上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是受 影响;同理,图中1℃、16℃等温线向西侧洋面延伸应向 方向凸出,因受 影响;4、图2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读图回答:1、图中最低温的成因主要是:图1 图2A、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B、地势高C、夏季风不能到达D、太阳辐射少2、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这说明:A、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B、不受地形地势影响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D、夏季我国南北温差大活动二等压线的判读(1)判断气压系统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可判断为高气压;反之为低气压。

等温线学案

等温线学案

等温线学案一、知识整合等温线判读1.根据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一、纬度因素纬度位置决定了获得 的多少,同纬地区获得的 相同,纬度越低获得的 越多。

受此影响,在南北半球,无论7月或1月,等温线大致与 平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例1】下图为某地的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若该图为等温线图,E 所在区域为陆地;F 所在区域为海洋,则该图表示( )A.北半球一月等温线B.北半球七月等温线C.南半球一月等温线D.南半球七月等温线二、海陆因素陆地受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受热慢,散热也慢。

受其影响,夏季,陆地气温 于同纬度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 于同纬海洋。

画海陆一月七月等温线图例2】图2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B.南半球1月等温线C.北半球7月等温线D.北半球1月等温三、地形因素在陆地上,等温线弯曲状况深受地势、地形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地势越高,气温越 。

2.地势较陡地带,气温垂直差异大,等温线 ;平缓宽阔地带,气温垂直差异小,等温线 。

3.山丘或山峰区气温比周围较 ,等温线表现为一组内小外大的 曲线,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 。

盆地或洼地气温比周围较 ,等温线表现为一组内大外小的闭合曲线,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 。

山地的闭合等温线疏,表示山坡 ;山地的等温线密,表示山坡 。

【例3】.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海陆位置B .地形C .纬度位置D .大气环流【例4】读图,已知a>b>0,回答1~2题。

1.若此图为等高线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 的海拔小于aB.Q 的海拔大于bC.P 是较开阔的平缓山坡上的洼地D.Q 是较开阔的平缓山坡上的洼地 2.若此图为等温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 的温度低于a B.Q 的温度高于b C.P 的地形可能是山丘 D.Q 的地形可能是山丘四、洋流因素 寒流: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 ,故等温线向 凸出。

等温线图的判读(教案)_

等温线图的判读(教案)_

等温线图的判读(教案)_等温线图的判读教案云县一中高三地理备课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在等温线图上,根据等温线的形状、疏密、弯曲等判断其形成因素。

2能力目标:在掌握等温线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等温线的分布规律.。

根据等温线的分布规律进行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从而让学生克服学习自然地理计算方面的畏惧心理考纲要求1.读图,从等温线图中读取信息,完成相关问题.2.析图,对等温线图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3.用图,运用给出的等温线图知识解决具体问题.高考地位1.2013年安徽30—31题2.2013年新课标全国2卷6—8题3.2014年安徽9—10题4.2015年浙江9—10题教学重点: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教学难点:等温线分布的描述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教具: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知识体系1.等温线延伸方向判读2.等温线疏密判读3.等温线弯曲判读4.特殊形状等温线判读5.等温线分布的描述复习过程一、判读等温线的延伸方向①若等温线的延伸方向与纬线大致平行,说明气温受纬度的影响显著;②若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说明气温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较大;③如果等温线与山地或高原的边缘平行,说明气温受地形地势的影响较大。

二、判读等温线的疏密依据等温线疏密判断温差的大小三、判读等温线的弯曲方向1.判断洋流流向等温线凸出方向→洋流流向2.判断洋流性质等温线凸向低值(高纬)→暖流等温线凸向高值(低纬)→寒流3.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判断海陆或季节依据:由于海陆比热容不同,海洋(水)的比热容大,陆地的比热容小,所以陆地具有遇热升温快(热),遇冷降温快(冷)的特点。

所以简单来讲陆地有:可以用陆北点北,陆南点南的口诀来记忆和判断看下图让学生讨论判断半球、海陆、洋流及地形四、闭合等温线区域内温度的判断位于两条等温线之间的等温线闭合区域,如果其温度值与两侧等温线中的较低温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低于其等温线的温度值;如果闭合等温线的温度值与两侧等温线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比其等温线的温度值更高,即(高的更高,低的更低)。

等值线专题(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 学案设计

等值线专题(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 学案设计

等值线专题一、等值线的特点:①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②同图等距: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递变、间隔相等。

③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相交,但可重合(如陡崖)。

④等值线一般应是闭合曲线,但在局部图中可以不闭合。

⑤等值线密集,表示单位水平距离的差较大;等值线稀疏,表示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较小。

二、等高线地形图1、基本概念a.海拔高度也即绝对高对: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b.相对高度:两个任意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是一个相对概念。

c.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高线除陡崖外都不能交叉。

d.等高距:地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同一幅地图中,等高距都相同。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地形类型及其等高线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的地形;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

(2)等高线与坡度之间的关系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例如读华北基地地形图(图1),据图判断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A.①<③B.①<②C.①>②D.③=④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3)常见地形等高线的形状特征a.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b.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注意: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

示坡线通常绘在沿山脊及山谷线的方向上,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通过识坡线区别山地和盆地。

c.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d.山谷和山脊:等高线弯曲时,凸高为谷,凸低为脊e. 陡崖: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的地方。

学案11: 常见等温线及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学案11: 常见等温线及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读图指导系列(五) 常见等温线及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1.等温线图的判读[考图展示][判读技巧]等温线图是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具有等值线的一般特征,但也有其特殊的地方。

1.等温线数值的判读①弯曲状况: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

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

②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①海陆与季节: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也可以概括为:一(月)陆(向)南(弯曲),七(月)陆(向)北(弯曲)。

②地形:等温线穿过山脉或高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高的地区;等温线穿过河谷或低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地区。

③洋流: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相同,等温线由高值向低值方向(向高纬)凸出的为暖流,等温线由低值向高值方向(向低纬)凸出的为寒流。

4.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

①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

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②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

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③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

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

④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锋面天气系统中锋线附近等温线密集,因为冷暖差别大。

⑤平原、高原面上等温线稀疏,山地和高原边缘地区的等温线比较密集。

[典题例证](2018·河北省邢台市高三质检)读某区域等温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等温线分布情况出现的时间可能是()A.8月某日的13时B.8月某日的22时C.1月某日的22时D.1月某日的13时2.此时图中甲处盛行()A.海风B.陆风C.夏季风D.冬季风3.图中沿39°纬线东西两端温差较大的影响因素是()①海陆分布②地形③洋流④季风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的纬度分布规律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从等值线的数值来看,温度多在20 ℃左右,说明此时温度较高,为北半球夏季;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此时图中海洋的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陆地的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可知,此时海洋的气温高于同纬度的陆地,应该在夜晚,故B项正确。

等温线微专题说课初稿(配有教案、学案、课件)

等温线微专题说课初稿(配有教案、学案、课件)

等温线微专题说课初稿各位评委老师、各学科老师、同学们,下午好:我是地理学科青年教师++++,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等温线微专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设计三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1、本节等温线的内容是教材中没有的,需要借助参考资料、网络,搜集整理、写成教案,形成最终的教学内容。

2、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中《等值线判读》的《等温线图的判读》,是高三课程总复习的专题复习课。

3、等温线图作为描述某地区气温分布状况的地图,因气温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密切相关性,4、所以常以其为载体,考察相关地理知识。

成为高考综合考查中的重要图类之一。

他的知识性强,重在理解与运用。

……基础必会结合本课知识的特点及高考试题趋势,本着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宗旨,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能够判断、分析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

掌握等温线的判读方法。

2.在掌握等温线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总结等温线的分布规律。

进而进行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通过知识运用获得成就感。

重难点:由于(本课的知识性较强,需要归纳答题思路),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能够判断、分析说明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

因为(部分学生的抽象思维、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较差),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应用等温线图判读地理状况。

二、说教法与学法1、主要以归纳、引导启发的方式讲解知识点,并运用典型例题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配套练习以学生讲解为主,发挥学生主体参与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提高表达能力。

3、由于本课内容难以板画,所以所用教具以多媒体为主,以达到直观、快速、大量的展示各种地图。

4、讲练结合,以知识点解答习题,以习题的解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说教学设计1、导入:以“近三年新课标卷中等值线类试题分值统计”表为导入,着重强调等值线类型题的地位,以引起学生重视。

2、讲解:教学内容分两部分,分别是“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和“等温线的判读与应用”。

艺术生学案5——等温线

艺术生学案5——等温线

1 / 3等温线 学案五主备人:马小鹏学习目标:1. 学习等温线的特点。

2. 学习等温线的判读技巧。

3. 学习等温线的影响因素判别。

学习重点:等温线的影响因素判别 学习难点:等温线的判读技巧自主学习:一、等温线图的判读原则等温线图的判读原则是分析图示区域某点温值大小以及气温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的理论依据,其主要表现如下:(1)同线________原则。

(2)等温距同一原则。

同一幅等温线图上,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数值差为________或相差一个等温距。

相邻的两条等温线,_______相同。

不同的等温线图等温距可能不同,但在同一幅等温线图中等温距完全同一,这是制图的基本原则,也是推算等温线数值的重要依据。

(3)“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原则。

在地表均质条件下,等温线与纬线平行,东西延伸,南北递变,等温线数值由_____纬向_____纬递减。

受海陆、地形、洋流等因素影响,局部区域等温线会发生弯曲变化,等温线凸向高值方向的连线区域比两侧气温_______(高或低)(如图1L 1沿线,②点温值___________(大于或小于)①和③点);等温线凸向低值方向的连线区域比两侧气温_______(高或低)(如图1L 2沿线,⑤点温值________(大于或小于)④和⑥点)。

① ② ③④ ⑤ ⑥8℃ 14℃ 10℃12℃L 1L 2图1(4))气温梯度密大疏小原则。

等温线密集区,气温梯度______(大或小),在垂直等温线方向上气温递变快,相对稀疏区而言,等距离两点间的温差大;同理,等温线稀疏区,气温梯度_______(大或小),在垂直等温线方向上气温递变慢,相对密集区而言,等距离两点间的温差小。

一般而言,同一区域等温线冬_____(密或疏)夏____(密或疏);温带比热带较_____(密或疏);陆地比海洋较_____(密或疏)。

另外,寒暖洋流交汇处、冷暖气团相遇的锋面附近以及山地陡峭处等温线相对较_______(密或疏)。

等温线学案2017年.

等温线学案2017年.

等温线学案比如高中地理课本中的“上海7月份气温日变化平均情况示意图”。

此图由三条曲线组成,依照上法确定特殊值有以下几个:(1)A点,即日出前后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交点;(2)B点,即日出前后的气温最低值;(3)C点,即12时的太阳短波辐射的最高值点;(4)D点,即午后1时左右地面长波辐射的最高值点,也是此时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交点;(5)E点,即14时左右的气温最高值点,如图所示。

通过A点的太阳短波辐射与地面长波辐射值这两个特殊值的性质、大小、邻近区域变化规律的比较,首先说明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变化规律,太阳辐射是地面热量的根本来源,同时说明地面在接收太阳辐射时存储一部分能量使自身温度升高从而使地面辐射增强,而大气中的能量来源取决于地面长波辐射等这些基础知识。

列一个地面和近地面大气能量收支表:在具体操作中,可以把上表和曲线图制作成多媒体的图片,两图配合,采用教师指导特殊值点的具体分析,通过提问师生共同完成,最后再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

明确规律性:(1)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2)地面和近地面的大气的温度变化取决于本身能量收支的盈亏变化;(3)地面具有存储热量的功能;(4)太阳短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与气温三条曲线的相互联系,进一步说明地面温度最高值与气温最高值不在同一时刻的原因,为理解气温的年变化打下基础。

一、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点连成线。

◆等温线图是反映某一地区或全球气温空间分布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如何运用等温线来分析气温的空间分布特点?◆从走向、弯曲、闭合、疏密、数值等入手。

二、等温线的判读原理等温线的走向:1、从总体上来看,地球上水平气温的分布自低纬向高纬有何变化特征?这一特征如果用等温线来加以表现,等温线的走向应该有如何表现?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

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影响因素。

2、等高线与山脉的走向大致平行,影响因素是,对于这种情况,等温线往往有局部闭合的情况;数值特点:向高山气温较低,向平地气温较高。

高三地理1.1气温和等温线学案

高三地理1.1气温和等温线学案

高三地理 1.1 气温和等温线学案【考纲要求】1、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规律;2、世界气温和气温分布特点、等温线的影响因素和判读。

一、气温的变化1、时间变化:①日变化最高气温出现时间__________观察气温变化,总结气温日较差=____________________;最高气温出现时间__________北半球:大陆月气温最高,月最低;海洋上月气温最高,月最低。

②年变化:南半球:大陆月气温最高,月最低;海洋上月气温最高,月最低。

气温年较差=____________________;2、空间变化:总结规律:二、等温线的影响因素和判读:1、太阳辐射(纬度):原理:受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影响,全球气温由向递减。

N应用:判断南北半球S【例1】半球半球2、海陆分布:原理:海陆热力性质(比热)差异:比热大,温度变化幅度小(速度慢);比热小,温度变化幅度大(速度快)。

具体分析:北半球7月为季,获得热量,气温,但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水升温,温度;陆地升温,温度;同纬度气温相比较:海洋陆地,导致等温线发生弯曲。

结合图示,画出两个季节海陆等温线弯曲情况:1月份7月份应用:判断海陆位置、季节(月份)、半球:①判断陆地、海洋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________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________弯曲;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________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________弯曲。

②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

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例2】1.下图为某地的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若该图为等温线图,E所在区域为陆地;F所在区域为海洋,则该图表示()A.北半球一月等温线B.北半球七月等温线C.南半球一月等温线D.南半球七月等温线0°0°读右图,等值线a<b<c,据此完成下题。

(完整版)等温线微专题学案(配有教案、说课、课件)

(完整版)等温线微专题学案(配有教案、说课、课件)

N0.16 等温线微专题2014年1月8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判断、分析影响等温线分析的因素。

2.掌握等温线的判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1.在掌握等温线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总结等温线的分布规律。

2. 根据等温线的分布规律进行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通过知识运用获得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判断、分析影响等温线的因素。

难点:应用等温线图判读地理状况。

预习学案一一自主落实一、基础知识1、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其他(城市热岛效应、大气环流等)2、等温线的判读与应用①判断南北半球: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T __________ 半球;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T ____________ 半球。

②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一陆南,七陆北______ 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

③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流向: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的流向___________ ;性质:等温线凸向低值(高纬)----- >________ ;等温线凸向高值(低纬)---- >④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的影响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某地区等温线的度数_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地势 ____________ ;某地区等温线的度数一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地势__________ ;⑤判读闭合等温线,推测陆地状况/ 冷中心:___________ (地形);等温线闭合区域---- 冷暖中心-暖中心:_________ (地形);城市热岛效应;⑥判读等温线的疏密情况,比较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温差较____________ ,反之温差较___________ 。

我国冬比夏密;山地比平原密;洋流交汇处密;陆地比海洋密、自我检测1、判读下图各处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等温线导学案-竖版.docx

等温线导学案-竖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等温线导学案一、复习目标复习重点:能够分析等温线的相关问题。

复习难点:等温线的判读二、课前知识梳理1、等温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成因①在南北半球上,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②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因为南半球海洋广阔。

③等温线在陆地或海洋上会弯曲。

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④世界最高气温出现在撒哈拉沙漠,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

2、等温线判读的方法三、典式引领,变式内化1、等温线图的应用①判断南、北半球规律如下: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一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一南半球②判断温差规律如下:等温线密集f温差大等温线稀疏一温差小③判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a判断洋流流向的规律: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弯曲(凸出)的方向一致b断洋流性质的规律:等温线向低值(较高纬度)凸出f暖流经过等温线向高值(较低纬度)凸出f寒流经过典例2:读右图回答:⑴该图表示的时间(月份)是什么?(2)①处等温线密集主要原因是什么?(3)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主要原因是什么?(4)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主要原因是什么?(4)判断海陆分布规律如下:规律一:7月等温线向北凸一大陆等温线向南凸一海洋1月等温线向北凸一海洋等温线向南凸一大陆规律二:采用“高高低低”的原理同纬度地区的大陆和海洋:若气温高,则等温线向较高纬度地区凸若气温低,则等温线向较低纬度地区凸24°C20 °C16 °C18°20°22»变式训练:右上图中,虚线为海岸线。

若为7月份,A、B分别属于海洋还是陆地?(5)判断季节规律如下: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一大陆气温高一当地为夏季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一大陆气温低一当地为冬季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一海洋气温高一当地为冬季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一海洋气温低一当地为夏季典例3:右上图中,根据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判断该地的季节?(6)判断地形规律如下:等温线闭合内线数值大f中心气温高f中心地势低f盆地(洼地)内线数值小f中心气温低f中心地势高f山地(高原)等温线不闭合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凸f中间比两侧气温低一中间地势高f山脊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凸f中间比两侧气温高f中间地势低f山谷典例4:右图中,A、B、CD、EF所在地分别是什么地形?四、目标检测右图中,a、b、c为等值线,若数值a>b>c,请回答:(1)设该图示为等温线图,贝V:①该地位于__ 半球,若该处是陆地,此图反映的时间为________ 月。

等温线的判读导学案

等温线的判读导学案

等温线的判读导学案影响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①纬度位置;②海陆分布;③洋流性质;④地形起伏;⑤其他因素一、纬度位置;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影响因素:太阳辐射 考点:判断南北半球 练习1:10200C 150C 0C陆地海洋1、该区域位于____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图为___月份气温分布图,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10200C 150C 0C海洋陆地1、该区域位于____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图为___月份气温分布图,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海陆分布;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重要的考点:判断季节读7月份海陆等温线分布图:总结:当该半球的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或当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则说明该半球进入夏季。

7月份: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南半球反之。

读1月份海陆等温线分布图:总结:当该半球的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或当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则说明该半球进入冬季。

1月份: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南半球反之.陆地海洋赤道陆地海洋赤道三、洋流性质;记性内容: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同考点:判断洋流的性质 练习1:读下图完成问题:1、图中A 为 (南、北)半球 ;洋流性质为(寒、暖)流2、图中B 为 (南、北)半球 ;洋流性质为 (寒、暖)流3、上图中C 为 (南、北)半球 ; 洋流性质为 (寒、暖)流4、图中D 为 (南、北)半球 ;洋流性质为 (寒、暖)流练习2:下图中洋流的性质为暖流,回答下列问题。

1、读地位于 (南、北)半球,判断的理由是:2、若该洋流位于亚洲的东部,请问该洋流的名称是:四、地形起伏;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影响因素:受地形起伏的影响 考点:判断海拔的高低和相对高度练习1:下图是某地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2℃10℃8℃AB1、图中A 地的地形为 (山峰或山谷),理由:2、图中A 地与B 地的相对高度差为3、该图中东部与西部坡度相比,哪个坡度较陡,判断理由: 练习2:读等温线图回答问题图中1地的海拔较(高、低),温度取值范围是: 图中1地的海拔较(高、低),温度取值范围是:12140 C 0 C 160 C160 C 140 C 120 C160 C 140 C 120 C 160 C 140 C 120 C A B C D 15℃20℃25℃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复习课)导学案制作人:刘莉君一、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分类思想解决等腰三角形中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温线专题复习学案
使用时间:2014-3-12 复习目标
1.会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2.会根据等温线分布图判断南北半球、季节、洋流的性质、海陆分布、地形特点等
核心知识
一、等温线的判读(分析某地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二、等温线的应用
(1)判断南、北半球
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的是;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

(2)判断陆地、海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海洋和陆地升温和降温快慢不同。

气温在夏季(白天)陆地海洋,冬季(夜晚)陆地海洋。

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这使得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北半球要平直;
海陆差异还会使沿海地区和岛屿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内陆要。

(3)判断季节(月份)
1月为南半球的季,北半球的季,7月,为南半球的季,北半球的季
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弯曲。

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弯曲。

(4)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的
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弯曲。

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弯曲。

(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 ,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

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小)。

山脉走向影响等温线的凹凸方向,一般地,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使等温线向低纬凸出;(6)判断温差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

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②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

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③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

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课堂检测: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

读图,回答以下1--3题。

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 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3.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A.甲地、黄河口附近
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
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
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

图中P 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P 处的气温可能为
A.20℃或16℃
B.23℃或14℃
C.17℃或18℃
D.19℃或15℃ 5.该图所示可能是
A.北半球的2月
B.北半球的8月
C.南半球的2月
D.南半球的8月
6、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描述图中1月份等温线的大致走向,并分析甲地冬季气温比乙地低的原因。

选做题
读某地区等温线图,回答下列1-3题: 1、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000-1667米 B.1333-1667米 C.1333-2000米 D.1667-2000米 2、图中丙地的气温可能是:( ) A.<0℃ B.<2℃ C.0℃ D.2℃ 3、乙地可能是:( )
A.山地
B.丘陵
C.盆地
D.河谷 读图,完成4—5题。

4.有关右图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表示的是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分布 ②图幅所示地区为我国华北区 ③甲地海拔比乙地高
④甲、乙两地温差介于0℃—8℃之间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丙、丁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丙地海拔比丁地高
B .丙地纬度比丁地低
C .丙地受冬季风影响弱
D .丁地此季节有梅雨现象
12、图10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