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材料题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五单元 第20课 西学东渐
一、单项选择题1.郑观应曾批评洋务运动:“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这实际是指〔〕A.中国失去了开展的机遇B.洋务派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C.中国和西方差距太大D.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工业化2.1872年,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
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
〞诗中所提的“纸〞是〔〕A.传单B.信件C.报纸D.书籍3.梁启超曾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这主要表现为〔〕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兴起“实业救国〞思潮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维新思想转变为政治理论4.胡适在1910年6月30日给母亲的信中说:“如今时势,科举既停,上进之阶,唯有出洋留学一途。
〞由此可见〔〕A.废科举阻断读书人的仕途B.留学成为进取仕禄的主要途径C.国内的新式教育仍未起步D.辛亥革命推动了留学成为热潮5.“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不思整伤纪纲,而惟鹜心于凶器之末何钦?〞这一言论是〔〕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D.革命派对立宪派的批评6.“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
不知通,那么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那么有菲薄名教之心。
〞以上言论应出自〔〕A.魏源B.洪仁玕C.张之洞D.康有为7.近代中国某思想家撰文疾呼:“所谓立宪者,固将有上下两院,……今上院之法定议员,谁为之耶?其曰皇族,那么亲王、贝子是已;其曰贵族,那么八家与内外蒙古是已;其曰高僧,那么卫藏之达赖、班禅是已。
是数者,皆汉族之所无而异种之所特有,是议权仍不在汉人也。
〞该思想家应是〔〕A.林那么徐B.康有为C.谭嗣同D.章太炎8.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学汉语、穿儒服、敬祖先、祀郊天,宣扬“耶儒合流论〞,以致传教士“出人宫廷,颇形利便,与太监往来,常乘机言圣教道理〞。
由此可见,西方传教士在华权力得以开展主要是因为〔〕A.获得社会上层的大力支持B.天主教与儒学宗旨一致C.传教士尊重中国文化风俗D.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增多9.王韬认为:“唯君民同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递------如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
(新人教版)新版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0课 西学东渐作业 岳麓版必修3【提分必备】
第20课西学东渐[随堂检测]1.魏源认为“五帝不袭礼,三王不沿乐。
”这说明他( )A.主张革故鼎新B.提倡师夷长技C.强调中体西用D.否定礼乐制度解析:选A。
“五帝不袭礼,三王不沿乐”意思为最早的“五帝”和“三王”都没有遵循一定的规矩或制度,反映了魏源借古讽今,抒发对保守派遵循祖制的不满,因此其主张为革故鼎新,故A项正确;题不能反映出“师夷长技”,故B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观点,故C项错误;题干中不能反映否定礼乐制度,故D项错误。
2.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解析:选A。
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试图利用西方技术来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与材料“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相一致,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所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与材料信息“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不一致,故B 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反封建斗争的延续,呼吁打倒孔家店,希望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与材料信息“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不符,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与材料信息“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不符,故D项错误。
3.“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材料中“臣”的主张是( ) A.师夷之长技以制夷B.实行君主专制C.实行君主立宪制D.实行民主共和制解析:选C。
据材料中“臣”可知有君,据“立宪”可知材料中所涉及的制度为君主立宪制,故C项正确;材料已涉及制度层面变革,故A、B项错误;材料中有君主,故D项错误。
4.“激烈的改革派都是急进的民族主义者,但他们仍然希望清王室可以领导中国不致危亡。
2020版新学优历史同步岳麓必修三精练:第20课 西学东渐 含解析
第五单元DIWUDANYUAN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0课 西学东渐课后篇巩固探究学业水平引导1.1839年的《澳门新闻纸》曾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至今仍不知西洋。
只有林(则徐)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
”报道中“林总督行事”主要是( )A.变革政治制度以求民主平等B.学习西方技术以抵抗外来侵略C.学习西方之体以同中国之用D.宣传西方学说以启国民之智,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盲目自大,而“林(则徐)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这说明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
这就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即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抵抗外来侵略。
故选B项。
2.林则徐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堕落B.开中国近代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C.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D.领导中国人民开展禁烟运动,开始注意了解、研究中国以外的世界情况,命人翻译《各国律例》,编译《四洲志》,开中国近代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针对下图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中国有识之士提出的最早的应对主张是( )经学难抵洋枪炮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之长技以制夷”C.“民主、科学”D.“伸民权,设议院,行立宪”击,林则徐等有识之士最早作出回应,其主张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A、C、D三项主张的提出都在B项之后。
4.鲁迅对“中体西用”的描述是:“‘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更要昌明,换句话,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
”持这种主张的派别是( )A.洋务派B.维新派C.革命派D.激进民主派“中体西用”和“本领要新,思想要旧”,可知这是洋务派的主张。
5.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
对他来说,虽然创办了许多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
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他”应该是( )A.林则徐B.张之洞C.郑观应D.康有为“虽然创办了许多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反映的是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而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人物,故B项正确;林则徐也主张向西方学习,但没有创办许多现代化事业,故A项错误;C、D两项是维新派代表人物,故排除。
《“中学西渐”和“西学东渐”》
《“中学西渐”和“西学东渐”》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朝代的不断繁荣,民族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已被东亚欧洲等国家所接受和认可。
“中学西渐”是一个和“西学东渐”互相补充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
即16至18世纪,世界上却发生着与近代相反的交流,即“中学西渐”。
中学西渐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与东方文化传向西方有关的历史我们应该了解与西方有关的中国历代王朝的都城、外贸城市、张骞、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旅行家、传教士、造纸术、磁学、丝绸的、印刷术、火药等等。
“中学西渐”的过程是和欧洲的社会变革过程统一的。
他们逐步完成了对中国文化、哲学、社会制度的引进,进行了社会变革和改造,欧洲也由此而发达。
因此,泰戈尔说“东方教会了西方一切!”西方的崛起离不开东方。
可以说,公元16、17世纪以前的欧洲,在文明的发展中与中国有很大的差距。
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先从科学技术开始,这不仅包括中国传统的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还包括陶瓷、园林、冶金、造船、桥梁、纺织、文学、哲学、兵法、音乐、中医学、行政管理、军事技术和兵法等。
之后,又逐步深入到文化,即价值观、思想和道德,再就是哲学,进而对中国社会制度的理性思考。
当时的欧洲,封建领主制的统治本身,已出现了矛盾,一方面,各诸侯国之间开始争夺霸权。
为了争霸,就必须加强实力,但欧洲诸国的办法不像中国历史上诸侯那样,以“耕战”发展农业为主,而片面发展商业为主;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天主教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强调教徒的个性和自由,反对教廷及其分支机构的统治。
西方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东学西渐”,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他们想通过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以增强国力,并冲破天主教的钳制。
明朝中期,从郑和的既无军事又无经济目的的航行以后,中国的明清两代四五百的时间内,由巩固集权官僚制度而生的保守势力,严重抑制了社会的变革,文明基本上停滞不前。
高考通关—《西学东渐》
一、选择题1.2022•三明期末)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撰文指出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的精英”“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
此观点意在说明()。
A.林则徐仍然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代表B.林则徐的思想主张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C.林则徐是主张向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家D.林则徐是晚清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2.2022•北京东城一模)1864年,薛福成在《上曾侯相书》中说古今中外之势,古今之变局也。
”当时有识之士提出的对策并付诸实施的是()。
A.“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
洋人制器,出于算学,其中奥妙皆有图说可寻”B.“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
……故侵人自由,虽国君不能。
而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耳”C.“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D.“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3.2022•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这个康有为翼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思想体系,把孔学推上国教的位置,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
《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
”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康有为为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披上了儒家的外衣B.康有为利用儒家思想宣传变法,减少变法阻力C.资产阶级维新代表人物的阶级局限性D.康有为自幼接受儒学教育,深受儒家思想影响4.2022•海南单科)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说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这说明戊戌变法()。
A.侧重提倡务实之风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D.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二、非选择题5.2022•新课标全国卷I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
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
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二十 课西学东渐同步训练(含详解答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十课西学东渐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1898年孙宝碹写道:“澳洲土蜂无针。
自窝蜂有针者入境,无针者不数年灭。
余为之掩卷动色曰:诚如斯言,大地之上,我黄种及黑种、红种其危哉!”这表明他A.反对种族歧视政策,主张种族平等B.从生物学实例得出了不合理认识C.接受进化论,认识到民族危机严重D.认同革命思想反对盲从盲信现象2.1895年,严复在《原强》中阐述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思想。
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发表《劝学篇》,把“中体西用”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晚清“体用之争”A.割裂了传统的中国文化B.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C.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D.表明民主自由深入人心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惜乎当时《注:19世纪末)已届学绝道丧之际,学术之培养之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
……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排,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
”这一认识A.解释了维新运动兴起的必然性B.说明了文化革命势在必行C.反映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曲折D.促进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4.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里的“柳”是指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5.长久以来在中国社会形成的“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思想观念的藩篱开始被冲破,一批先进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以一种新的眼光审视世界,这一新的眼光主要新在A.知识界出现了“经世致用”的呼声B.鸦片战争的失败激发了国人的爱国心C.一些有识之士开启了学习西方的思潮D.“强国御辱”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6.梁启超说:“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
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治史者明乎此义,处处打几分折头,庶无大过矣!”这说明A.需结合史料特征理性分析史料价值B.《戊戌政变记》将事实放大不是信史C.直接史料比间接史料具有更大价值D.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已变得模糊不清7.曾国藩在强调“义理”的同时,肯定了“经济”的重要性,在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学并举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义理、辞章、经济、考据”四学并举的观点。
西学东渐
药方三知识盘点
原因: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西学进一 步传播,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马关之辱和瓜分狂潮。
药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废“八股”,提倡西学, 改革教育制度。后期兴起戊戌变法。
疗效: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 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 族精神。戊戌政变虽然失败,但是却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 化的第一步。(爱国、启蒙、进步)
——魏启敏《中国巨著帮日本走向维新》
探究2:地主阶级抵抗派能挽救民族危亡吗?为什 么?
停留在器物层面;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没有实践
药方一:知识盘点
原因:鸦片战争冲击; 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政策对外界 懵然无知。
药方: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
疗效:地主阶级抵抗派迈出了学习西方的第一步,打破了 思想上闭关锁国的状态。但是主要停留在器物层面也没 有实践。
拓展探究
拓展一:他们殚精竭虑,他们勇于革新,他们视 死如归,但是王朝却日益腐烂。《辛丑条约》签 订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这是为什么?你能开出新的药方吗?
拓展探究
拓展二:正是依靠一代代中国人如此自强不息、 勇于革新的民族精神,我们从“东亚病夫”走向 世界强者。在全球化的今天,作为中国新生代, 需要具备什么精神呢?
药方一:看
地主阶级抵抗派
药方一:看
照片
姓名 代表作 活动
思想
林 则 徐
魏 源
药方一:看
第一部分: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经验教训;系统论述
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对策; 第二部分:为世界地图及各国分地图。完全突破了
“中国是天下的中心”的陈腐观念。
第三部分:为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政治 制度、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中西历法等。
高中历史岳麓版高二必修3学案:第20课_西学东渐_word版有答案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019西学东渐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1)必要性: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
(2)可能性: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也相应扩大。
(3)目的: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
2.代表(1)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开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2)魏源:放眼世界的先行者。
编写成《海国图志》一书,明确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
3.意义(1)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研究与介绍世界在知识界中蔚然成风,“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
(2)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二、体用之争1.背景:19世纪60~90年代,围绕是否要兼采西方文化变革救世的问题,洋务派和顽固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2.派别(1)洋务派: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
主张“力师西法”,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2)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
(3)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是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支持者。
3.影响:洋务运动时期的中西体用之争,大体上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但毕竟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维新思潮1.产生原因(1)中法战争后,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
(2)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加深,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2.代表人物及主张(1)康有为:①主要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②目的:托古改制,传播西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③思想特点: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
(2)梁启超:①代表作:《变法通议》。
②主要思想: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第二单元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试卷及答案_高中历史第七分册_华东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第二单元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干:以下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描述错误的是:A、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B、英国为了掠夺中国的原料,倾销商品C、美国对中国实行禁烟政策,导致战争爆发D、清政府闭关锁国,对外交往隔绝2、题干:在以下关于洋务运动的描述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即在保持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C、洋务运动创办了一系列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D、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3、晚清时期,哪位人物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并翻译了《天演论》?A、严复B、林则徐C、郑观应D、魏源4、《资政新篇》是由哪位领袖提出的关于中国近代早期改革的重要文字?A、孙中山B、康有为C、洪秀全D、李鸿章5、以下哪一场运动的失败标志着中国封建统治走向衰败,同时也为近代中国的变革奠定了基础?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洋务运动D、义和团运动6、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以下哪本书对中国启蒙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A、《红楼梦》B、《天工开物》C、《资政新篇》D、《原富》7、洋务运动中,以下哪项不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湖北织布局D.天津机器制造局8、在戊戌变法期间,以下哪位思想家主张“中体西用”,认为中国应该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谭嗣同9、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学习西方的道路,但其中有一个国家的改革没有成功,这个国家是()。
A、中国B、日本C、朝鲜D、土耳其 10、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的最早的租界出现在哪个城市?A、上海B、广州C、厦门D、天津11、题干:《南京条约》签订后,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是 ______ 。
高三历史(岳麓版)总复习:3-5-1西学东渐
必修3 第5单元第1讲西学东渐一、选择题1.(2010·合肥)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了一本书的新印本后,在日记中写到:“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该日记中所说的“书”应是()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孔子改制考》【答案】C【解析】本题的干扰项是A项,材料中有一关键信息“贼中”,这说明曾国藩与该书的作者阶级立场不一致,《海国图志》的作者是魏源,与曾国藩同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故日记中所说的“书”不可能是《海国图志》,主张学习西方的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应是所指。
2.(2010·揭阳·3月文综)晚清曾国藩除了推崇理学大师程朱外,还特别赞赏诸葛亮、陆贽、范仲淹、司马光等精明强干的政务活动家,主要目的是()A.镇压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B.贯彻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C.发挥儒学精神中经世致用的一面D.学习他们推动清朝实现政治改革【答案】C【解析】曾国藩(1811~1872年),不可能镇压义和团运动,排除A项;“中体西用”是向西方学习,而题干中的人物是中国的政务活动家,排除B项;曾国藩并没有主张政治上的改革,排除D项。
3.(2010·扬州2模)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
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某个派别主张()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C.军事为主,民生为辅D.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知有兵事”“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说明梁启超批判的是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4.(2010·广州·3月)著名学者卓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
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同步练习:5-20西学东渐
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一、选择题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新思想萌发了。
林则徐、魏源“新思想的萌发”之“新”的主要含义是()A.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抵御外辱之道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答案】 B【解析】受鸦片战争时期西方船坚炮利的影响,林则徐、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2.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
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答案】 A【解析】由蔑称“夷”到不带贬义的“洋”体现了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3.洋务运动时期,福州船政学堂开设的主要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
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
这反映了船政学堂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A.西方思想文化B.近代西方科学技术C.中国传统经典D.人文科学【答案】 B【解析】数学、物理、化学等是近代西方科学技术。
4.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A.魏源B.林则徐C.洪仁玕D.严复【答案】 D【解析】题目所给的漫画是讽刺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而严复是将进化论引入中国的第一人,是该理论的坚定支持者。
5.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己。
”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答案】 C【解析】依据材料“君”是“窃国者”“窃之于民”可作出判断。
6.某学者曾说:“他(魏源)的思想中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微弱呼声,有过倾慕资产阶级政体的闪光,然而他却跳不出封建忠君思想的窠臼,可悲地扮演了为封建社会炼石补天的角色。
西学东渐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秦汉时期: 丝绸之路 中国 西方 (大汉帝国) (罗马帝国) 隋唐时期: 丝绸之路 中国 西方 (大唐帝国) 海上丝绸之路 (阿拉伯帝国) 宋元时期: 海上丝绸之路 西方 中国
明清时期: 中国
西学东渐
西方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秦汉时期:随着以汉帝国为一端、以罗马帝国为另一端的海 陆两途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 的第一次高潮。 ①中国丝绸、冶铸和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朝鲜、日本和欧洲地 区。汉字也传入朝鲜。儒学经典传到日本。 ②传入中国的有佛教、象牙、香料、宝石和多种植物等等。 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一个迅猛高涨的新时期。 宋元时期: ①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诗歌、汉字、印刷术、指南针、火 药传入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 ②传入中国的有:印度熬糖法、天文、医学、音乐、舞蹈、佛 教及祆教、摩尼教、占城稻等等。
乾隆时期在圆 明园中增建西洋建 筑与景观,由意大 利画家郎世宁设计。
徐光启、汤若望、龙华民等编订 《 崇祯历书》
熊三拔与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徐光启将火炮运用到辽东战场
人文学术
李之藻与傅汎际合译《谈天》 (亚里士多德) 欧洲古典哲学 安文思翻译《超性学要》 (托马斯阿奎那)
逻辑学 艺术 美术 音乐 建筑
李之藻与傅汎际合译《名理探》 (亚里士多德)
西方绘画技法 西洋乐器 教堂、圆明园
三.西学东渐的影响
早期“西学东渐”,尤其是西方文艺复 兴后的科学技术的引进,在中西文化交流史 上具有积极意义。 1.使中国人开阔了眼界,从而得以窥见一个 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 2.使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 ,开始对中国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上版高三教材171页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不断东来,他们向 西方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到17世纪末和18世纪, 在欧洲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中国通过科举考 试选拔官员的方式引起西方各国的高度重视,成 为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重要借鉴。伏尔泰,孟德 斯鸠,等欧洲著名启蒙思想家都曾收到中国文化 的影响。 马嘎尔尼使团带回了许多中 国重要的科技成果,如船舶密封 隔舱技术,双动活塞风箱技术等, 达尔文在他的著作中引用的中国 科技文献资料达一百多条,作为 进化论的重要依据。
高中历史从中学西传到西学东渐专题辅导
高中历史从中学西传到西学东渐中西方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并且是双向的,即包括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
在古代以中学西传为主,到近代以西学东渐为主。
一、中学西传1. 原因。
(1)科学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西方落后于中国。
伴随着商贸往来,中国先进的科技、政治经济制度纷纷向西方传播。
(2)明清以前的统治者推行对外开放政策,有利于中西方科技文化的交流。
2. 主要表现。
(1)科学技术:两汉时期,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法、井渠法、造纸术先后传往西亚和欧洲。
唐朝时,雕版印刷术传入新罗,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大食和欧洲。
宋元时期,中国的三大发明外传。
明清之际,中国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
(2)思想文化:两汉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突破了东亚的范围,远及欧洲和非洲。
唐朝时,中国文化圈形成。
明末清初,一些西方传教士东来,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家学说介绍到西方。
3. 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要影响。
(1)火药传到西方,有利于军事技术的变革,从而成为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重要武器。
(2)罗盘针传到西方,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并由此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
(3)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到西方,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有助于西方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传播。
二、西学东渐1. 主要表现。
(1)科学技术:唐朝时,印度的天文、医学、历法知识传入中国。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等方面的著作介绍给中国,欧洲的水利技术也传入中国。
(2)物种传播:唐朝时,天竺的郁金香、菩提树传入中国。
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
(3)宗教、思想、艺术: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
唐朝时,高丽乐、中亚的舞蹈传入中国,印度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传入中国。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来华,把西方的音乐、绘画等介绍到中国。
(4)到了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经济发展方式、民主政治模式乃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想观念都逐渐传到了中国。
第20课 西学东渐答案
第20课西学东渐答案二、【课堂导学】问题一:读课本“开眼看世界”和下列表格,回的以下问题1.根据课本知识回答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原?⑴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腐朽的清王朝被迫打开大门,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也相应扩大。
⑵清政府的愚昧无知和落后。
⑶先进的中国人积极探寻抵御外侮、强国富民之路。
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
2.根据课本知识总结林魏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对当时的积极作用?(1)特点:①介绍的知识以军事为主,也有介绍政治和经济,但不深入。
②思想一方面带有鲜明时代变化的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着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
(2)影响:积极:“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
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主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最主要功绩在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其实质探索救国之路。
问题二: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读课本,理解相关问题的基本要点)1.记忆、理解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出台背景、含义、目的(3)概括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根本目的——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直接目的抵御外来侵略2.洋务派和顽固派“体”“用”之争的最后结果怎样?结合洋务派和顽固派“体”“用”之争的内容,分析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实质和作用?结果:体用之争最终以洋务派的胜利告终,并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实质:在不触动清王朝君主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目的积极: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辩”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消极:局限于学习西方物质文化层面,中国的社会制度没有根本性变革。
问题三:维新思潮1.19世纪80年代,从洋务运动中分化产生早期维新派(1)早期维新派的主要代表有哪些?和洋务思想比,主要进步性体现在什么地方?代表:王韬、郑观应;重要进步性是把洋务派的学西方先进技术发展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由学西方物质文明发展到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同步测试第19课《西学东渐》(岳麓版必修3)(含解析)
第19课西学东渐1.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屈辱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文明中蕴含着的深厚的爱国思想。
也正是从这种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患意识之中,中华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开始融合。
这种融合首先发生于( )A.政治领域 B.军事技术领域C.经济领域 D.思想文化领域2.魏源的《海国图志》对英国政体作了详细介绍,其意图不是( )A.希望中国进行政治改革B.反思中国战败教训C.探究英国获胜原因D.让国人了解英国国情3.“洋人制胜之道,专以轮船、火器为先……又本之天文度数,参以勾股算法,故能巧法奇中。
”持这种观点的应属于( )A.顽固派 B.洋务派C.早期维新派 D.维新派4.“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
由此,他们的努力只不过造就了散落在一个传统国家的一些新派孤岛而已。
”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5. “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尤注意太平,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
”这段材料出自( )A.《新学伪经考》 B.《天演论》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6.西方某史学家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派别时说:“他们印刷了一系列小册子,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辩护。
”该派别应是( ) 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C.康梁维新派 D.顽固派7.他们只学(西方)技术不学政治制度,充其量是对“破房子”进行“裱糊”而已的半拉子工程。
势必被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所淹没。
“他们”所属的派别最有可能是( ) A.地主阶级抵抗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地主阶级洋务派D.资产阶级激进派8.与时俱进、兼收并蓄是儒家思想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下列属于吸收近代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A.《春秋繁露》 B.《四书章句集注》C.《农政全书》 D.《孔子改制考》9.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词语,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铁辙(track)等。
高二历史学案: 第五单元 第21课《西学东渐》(岳麓版3)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西学东渐【考点解读】考点:维新思想课标要求:(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19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主张,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课标解读:了解林则徐等人开眼看世界的背景、主张和意义,比较鸦片战争前后的思想变化,体会新思想的特点。
理解体用之争的实质,把握其理论特征、评价及意义;探究中体西用观点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了解维新派重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评价其意义,探究其产生的多重因素。
【知识梳理】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1)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中西方联系加强。
(2)为了解西方,抵御外侮,一批先进中国人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2.概况:(1)林则徐:设立,组织编译外国报刊和《》,还编译了《》一书,开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的先河,是近代中国“”。
(2)魏源:编写《》一书,明确提出“”的思想主张。
3.意义:“”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
二.体用之争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1.焦点:围绕是否要变革救世的问题. 2.概况(1)洋务派:倡行“,”的文化主张。
在维护和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才能“"、“"。
(2)顽固派:反对“"、“师事夷人",主张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
(3)早期维新派:支持洋务派和洋务运动,通过奏疏、著述进一步阐明中西文化的,斥责的守旧言行,热忱为拓展前进道路. 3.评价:(1)冲击了传统“”的保守观念,为在中国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2)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层面。
三.早期维新派觉醒1.原因: 的结局暴露出的种种弊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反思,洋务派不可能救亡图存,对西方的有了新的认识。
学考通关—《西学东渐》
一、选择题1.2022•莆田质检)鸦片战争初期,林则徐曾致函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尔等远海蛮夷如此大胆,竟敢親侮我天国神威。
天道其一,容尔等洗心革面,改邪归正。
”林则徐如此措辞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军事实力有所增强B.深受“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C.看到英国军事上的弱点D.战争初期中国取得一定的胜利2.2022•汕头期末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评说洋务运动:(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清政府自强运动的目的就是要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漂亮的拳击手套”是指()。
A.政治体制B.军事技术C.生产技术D.思想文化3.2022•舟山检测)“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儒士以教任职,如外国教士之入议院者……王者往,君者群,孔子能群天下人,非天下之君而何”根据以上材料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孙中山B.黄宗羲C.康有为D.陈独秀4.2022•潍坊期末)“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
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
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这一言论针对的是()。
A.抵抗派B.洋务派C.顽固派D.维新派二、非选择题5.2022•黄石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夷夏之防”和“华夷之辨”是我国传统的对外观念,这是通向近代化大门的严重思想障碍。
总理衙门大臣奕诉等就批驳那种“以中国之人师法西人为深可耻者”是“不识时务”。
奏折说西洋各国,雄长海邦,各不相下者无论矣。
若夫日本,蕞尔国耳,尚知发愤为雄、独中国犯于因循积习,不思振作,耻孰甚焉!”“凡百工技艺、视为鄙事,聪明之士,不肯留意于其间,此所以少专家也。
重儒学轻艺事,文武两途,舍‘章句弓马’未由进身。
”读书人穷读四书五经,与实用技术“隔膜大甚”。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打破拘挛之故习,求制胜之实济”“仿西法”,重视学习、研究技艺,激励掌握技艺的人才。
每日一解: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 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在明末清初的 “西学东渐”过程中,传教士是中西文化之间的惟一媒介。
而在清末的西学新冲击中,传播渠道和媒介已多样化了,有翻译的书籍、新式学堂中的外聘教师、新式企业中的技术人才、出洋考察的政府官员、派遣的留洋学生等,还形成了一批具有近代西方思想的新知识分子。
明末清初的 “西学东渐”局限在天主教义、“质测之学”和数学、语言方面。
而清末西学的内容更广泛,层次更丰富,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部分思想文化等不同层次,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外壳和精神内核。
明末清初仅有徐光启、方以智等少数人接触到西方近代科技知识。
清末西学传播的影响却是广泛而深入的,受西学影响的阶层和群体不断扩大,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
——摘自教材请回答:清末的西学传播与明末清初的 “西学东渐”有何不同?( 10分 )【 参考答案 】传播的媒介不同:前者是传教士,后者多样化;内容不同:前者主要是天主教义、 “质测之学”、数学和语言;后者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部分思想文化;影响的阶层群体不同:前者少数人;后者人数众多。
【 知识拓展 】1.含义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通常指明末清初和晚清民初两个时期西方学术思想的传入。
2.背景历史原因:东西方历史上有联系,而且西方倾慕东方已久;时代条件:新航路发现建立了路径;殖民地提供了落脚处;直接动因:西欧宗教改革促使天主教大力向东方发展;中国因素:明朝后期,政府逐渐放弃海禁政策。
3.代表人物: 利玛窦、艾儒略、汤若望、李之藻等4. 在中国传教的奠基人 ——利玛窦( 1 )原因①利玛窦向明朝皇帝进献《坤舆万国全图》(世界地图)、八音琴、自鸣钟等,受到召见,获准留居北京传教。
②利玛窦认识到要在中国立足,必须适应中国国情,为此他改变固有的传教方式,实行入乡随俗的调和策略。
他说汉语,穿儒服,遵行中国礼仪,允许中国信徒祭祖尊孔,尽力迎合中国的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
《西学东渐》学案5(岳麓版必修3)
《西学东渐》导入:什么是西学东渐?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一般特指晚清民初欧美等地科技文化思想的传入。
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
它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西学东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①鸦片战争前夕到戊戌变法之前(学科技)②戊戌变法前夕到新文化运动之前(学制度)③新文化运动前夕到五四运动前后(学思想)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大清帝国受到了极大震动。
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认识世界。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们主动开始了解和学习西方。
2、倡导者A林则徐主要活动:设立译馆,命人翻译《各国律例》,编译《四洲志》。
影响(评价):民族英雄;开启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先河。
问题:哪些史实说明他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是第一个主动认识到了解西方重要性和必要性的人,而魏源则在林则徐的影响下,进一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阅读这两则材料,理解“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
3、影响林则徐和魏源等的先进性在于他们率先主动了解西方,开启了近代中国人了解学西方的第一步林魏等人学习西方的活动仅限于著书立说,基本没有实践,对西方的学习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
二、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
“体用之争”是西学传播发展过程中的一次较大规模的争论。
随着对西方了解的不断深入,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也发生变化,西学东渐上升到一个更大的规模,这时,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分歧,产生了对立的两派——洋务派与顽固派1. 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 “中体”指中国传统制度和文化为主体;“西用”指利用西方的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4分)“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 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的哪些思想观点 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有合理成分或值得借鉴的地方?(3 分) (2)试举唐朝时期能体现以上某些思想的重大举措,并 简要说明理由。(3分)
(1 2)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 )唐朝实行的均田制,体现了仁政的思想;实行租庸 ( 调制,体现了轻徭薄赋的思想;完善科举制,推行较为开 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 明的民族政策,都体现了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主张。 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对农民宽刑薄税。荀 (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如举它例,只要言之成理,亦 子主张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思想 可给分)(3分) 观点意思相近即可。)( 3分)
政治派别为实现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所作的主要努力,并 据此概括指出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主要特点。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 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 ①努力:陈独秀等激进民主主义者为提倡民主、科学, 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 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 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 共为实现民主政治,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蒋介石国 切黑暗。” 民政府的独裁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分) ——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②特点:各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各派的政治活动都与挽 材料四:毛泽东也曾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福尔 救民族危亡相结合;对民主制度的理解不断深化,即从追 说过:“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一党专 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到追求人民民主专政。 (3分) 政的可能性。” ——笑蜀《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 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以上几位历史人物所代 表的政治派别为实现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所作的主要努 力,并据此概括指出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主要特点。 (7分)
1.(13分)阅读材料: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 ( 2)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主张“中体西用”。 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这不仅 ( 3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 维新运动;学习西方社会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借助 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 传统文化宣传维新思想。( 3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 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可酌情给分)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 论》 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文化,提倡民主、科学;彻底 否定传统文化。( 3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 请结合所说知识回答: 给分) (1)19世纪后半期,我国引进和吸收“外国的进 步文化”的主要方式有哪些?(4分) 2)简述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并 (1( )翻译外国书籍;引进设备(人才),创办企业; 指出这一历程中是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 9分) 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学堂;创建近代海军等。 (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同意:(1分) 第一个层次:只是简单说明洋务运动并没有实现求强求 富的目标,给1分。 第二个层次:创造性地回答问题,给3分。 例如: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但无法维护清朝 的专制统治;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 中国传播,中国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兴起,清朝统治 被推翻,传统的儒家文明也受到极大冲击。(3分。其他 合理答案也酌情给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3分) 不同意:(1分) 第一个层次:只是简单说明西方科学能够维护中国的儒 家文明,给1分。 第二个层次:创造性地回答问题,给3分。 例如: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中国近代工业起步,为 儒家文明的新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3分。其他合理答 案也酌情给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3分)
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分)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 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 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 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这二十年间,都是 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 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 ( 2)新文化运动(1分)。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 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 专制与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 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3) 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 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后期传播马克思主 ( 1)按照梁启超对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的分期,请 程( 2分);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认识到付之实践 义。(每点 1分,共4分) 你列举“第一期”与“第二期”的主要事例。( 3分) 的过程( 2分)。(只要言之成理,同等给分,最高不超 ( 2 )“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指的是什么事件?这 答案:27.(1)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维新变法、 过 4分) 个事件有哪些重要内容?( 5分) 辛亥革命(答出其3个给3分)。 (3)结合梁启超的观点,谈谈你对中国学西方历程 的认识。(4分)
材料二 1895年,郑观应在诗中鼓吹:“议院固宜 设,宪法亦须编”,“宪法不行专制严,官吏权重 民太贱,妄谈国政罪重科,上下隔阂人心涣”。 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 “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 法公私之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康有 为等人先后强调宪法重要性的意图是什么(4分) (2)宣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 亡,发展资本主义。(4分)
2.(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 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 国会的介绍最为详细。 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思想的传入 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 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 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 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 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 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宪法了解相对滞后的 原因。(2分) 1)宪法较抽象。宪法约束君权。(2分)
6.我国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 (3)“中学西传”的原因: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 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近代前期,西文 科技文化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当时西方科技文化落后。(2 科技文化涌入中国(“西学东渐”),不断地影响着中 分) “西学东渐”原因: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完成工业 国人的思想观念及探索。请回答: 革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1)宋元时期科技文化“中学西传”的具体表现和带来的 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重,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救民 主要影响是什么?(3分) 之路。(2分) (2)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农民 阶级学习西方,其思想上的特点分别是什么?(3分) (2) (1)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抛 具体表现及主要影响:①北宋时期我国发明的活字印 (3) 试结合国内外背景概括分析出现“中学西传”和“西 刷术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科技文化的传播 (文艺复兴运 弃夜郎自大的观念,开始注目世界,并主张学习西方的先 学东渐” (19世纪60年代以前)局面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 动的兴起 进军事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洪秀全:引进基督教思想, 么? (4分))。 ②宋代在航海上已普遍使用的指南针传到欧 洲,为发现美洲、实现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 创立拜上帝教发动农民阶级革命,并力主以绝对平均主义 提供了重要条件。 ③火药及火药武器欧洲、摧毁了旧有 来改造中国社会。本主义。 的制度,促进了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3分)
3.材料一:“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 然则守旧开新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 ①努力: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为实现君主立宪制,发 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 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建立资本 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 主义民主共和制度,进行辛亥革命。(4分) 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特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各派的政治活动都与挽救民族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不是 危亡相结合;对民主制度的理解不断深化,即从维新改良 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靠民族革 到用革命手段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3分) 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 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 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 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 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以上几位历史人物所代表的
( )同意:(1分) 4.3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 例如: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但无法维护清朝 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 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 ……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 的专制统治;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 在中国传播,中国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兴起,清朝 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 统治被推翻,传统的儒家文明也受到极大冲击。(3分。 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 其他合理答案也酌情给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3分) 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 不同意:(1分) 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 例如: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中国近代工业起步,为 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 儒家文明的新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3分。其他合理答 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 案也酌情给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 3分) 一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1)材料中“第二次失败”和“‘自强’运动”分别 ( 2)材料中“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 指什么 上的西方化”,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6分) (2 3)思想:出现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和科 )你是否同意作者“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 ( 1)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失败;洋务运动。( 2 学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等。( 4 分) 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的观点,简要说明理 分) 制度:①维新变法运动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②辛 由。( 4分) 亥革命最终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