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新课程改革与政治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渐推进,高中教育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
新课改作为高中教育的一次重大革命,不仅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本文将就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从课程改革、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并针对其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
课程改革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从课程设置与内容上相较于以往发生了较大变化。
其中,新增许多适用于新时代的课程内容,如民族复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文化自信等。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综合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可获得更多社会、人文、历史、政治、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探究、研究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式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强调老师和学生是合作的双方。
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启发、促进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应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究、学习、思考和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如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小组学习等,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评价方式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化评价。
以往固定的考试评价方式被逐渐取代,取而代之的是多样化的学生评价方式。
教师可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课外活动等方面进行评价。
相信这样的方式会更能展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长,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优势和不足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方式,正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素质教育。
通过鼓励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具备更多的综合能力,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比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可能不足,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更多的引导。
同时,多样化的评价也存在难以统一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结论在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已经开始走向了更加适用于现代社会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和自主学习机会,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探究问题,实现自身价值。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课程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围绕着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性、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中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中生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能够了解社会问题和挑战,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社会建设和改革,为社会的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目前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教材内容的更新不及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快,学生需要了解一些新的思想政治知识和内容,而教材往往滞后于社会的变化。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性。
目前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还主要以传统的讲授为主,缺乏多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评价体系不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应该更多地注重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能力培养,而不仅仅是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成绩。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应该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教材编写者应该密切关注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应该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应该科学评价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能力培养。
教育评价者应该从多个维度出发,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批判思维能力。
浅谈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精选3篇)
浅谈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精选3篇)浅谈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篇1自从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以来,从事基础教育的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正在苦苦的探索着,努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尝试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
事实上,只有深刻改变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期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的体现在学校生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因而,变革课堂是实施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我们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亦是如此。
第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
从课堂教学构成要素看: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和学两类活动组成的,在过去,教师的教决定了学生的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受动的,学生是围着教师转,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主宰。
同时,在评价课堂教学中,也都是看教师教的怎么样,包括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评优课,教学基本功竞赛仍基本如此。
在新课程改革中,在课堂教学中,倡导一种新型教学关系、师生关系,即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学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教师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和“资源人”转变。
从课堂教学评价来看,课堂教学也逐渐由注意对教师教的评价转变到关注学生学的状况。
我认为倡导建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彻底转变教师的角色是推进新课程改革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将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
那么,从教师这个角度在课堂中如何才能建立这种关系?1、教师对学生要有关爱之心、理解之心、宽容之心。
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人格要充分尊重学生,对他们的缺乏和错误要以理解、宽容,很难想像一群互不尊重对方的人能将很好地互相合作的。
同时需要教师要具有亲和力(包括课内课外),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周围,努力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
教师亲近学生,学生才能亲近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我们有的教师一走进课堂就有“三分怒气,七分杀气,没有一点和气”,特别是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找其谈话简直就是杀气腾腾,可想而知这样的师生关系无合作、互助可言。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研究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探讨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创新精神。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
加强对基本政治常识的教育。
学生需要了解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制度、政策法规等基本知识,以便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
思政课的内容可以更加多元化,涵盖政治理论、国际关系、政治历史、公民道德、社会心理等方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和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思政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要更注重学生主体地位,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通过提问、讨论、问题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引入信息技术手段。
利用多媒体、网络和其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思政课程的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重实践教学。
思政课程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社会实践、模拟演练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强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
推进个性化教育。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采取个性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改革提倡跨学科、综合性、重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集体讨论和辩论。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激发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和热情。
对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论文]
对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的探索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教师要从教法向学法转移,从单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习转变。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能够合作交流,能够自主探究,同时学会做人,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从而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政治课堂教学就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
政治课,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和综合素养的场所。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主阵地,积极推进政治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对课堂改革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研读课程标准,转变教学理念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形成主要来源于此。
它也是教师实现课程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能力形成的重要载体。
既然教材充当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中学政治教材的编写既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凸显了生活性和趣味性,又不乏其政治性和科学性,每一章节的内容都对学生极具启发性。
教材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理想教育;教材以人为本,充满了时代特征,与时俱进,能够引导学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政治教材有着丰富的现实资源,教材内容的选取,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与当今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还融入了当今的热点焦点问题,既有生动的实例,也有高度的理论概括。
作为教师,我们要把这些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要挖掘教材中这些生动丰富的教育资源,深刻领会教材的实质,准确利用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去解决当今社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我们还要让学生通过教材的研读,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水平。
浅议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浅议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新课改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推动教育体制的变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
高中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和公民意识的重要课程,在新课改下,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和挑战。
本文将就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进行浅议,探讨新课改对政治课教学的影响以及在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一、新课改对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影响新课改,首先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重大调整。
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和思想品德的重要课程,教材内容不仅包括政治理论知识,还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新课改下,教材内容更加贴近时代和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体现了思想性、时代性和前瞻性。
教学方式方面,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政治课的教学不再是传统的讲授式,而是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参与性。
教师不再是单向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地扮演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小组活动、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新课改要求教师具备更加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需要政治老师不仅仅是政治理论的传授者,还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学习的陪伴者。
这对政治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政治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其次是学生学习负担的问题。
新课改下,政治课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需要学生进行更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现实情况是,学生的学习负担已经非常沉重,如何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还有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完善问题。
政治课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跟进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需要关注新时代的政治热点和社会问题,但现行的教材内容还存在着滞后和局限的问题,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针对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一些建议:1. 提高政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治教育在高中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政治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如何与时俱进,适应当下社会的需求,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发展进行探讨,希望为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与建议。
一、新课改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影响新课改的提出,旨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体系,推动学科教学的深度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跨学科融合,政治学科也必然受到了影响。
新课程改革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政治课程的设置更加多元化,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
新课程改革也强调跨学科的教学方法。
政治学科应与其他学科加强联系,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政治知识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他学科相互贯通,形成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更加生动的教学形式。
这为高中政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政治教学不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政治教学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社会的变化和政治的影响,使之能够在实践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政治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政治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
政治教师们应该积极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政治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发展:1. 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拓展。
新的时代背景下,政治领域的知识和信息日新月异,政治教学的内容也应该随之更新。
教师们应该加强政治学科知识的更新与学习,结合时事热点、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拓展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政治知识和信息。
2.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个性化。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施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参与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以单向传授知识为主,而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出问题、开展讨论和独立思考。
通过学生自主地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新课程改革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模拟演练等方式,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问题,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新课程改革提倡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
通过与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融合,可以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来探讨思想政治问题,在历史课上,可以通过历史事件来讨论思想政治知识。
这样的跨学科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实施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从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转变,通过学生主体地位、实践活动和跨学科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种改革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浅议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浅议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新课改是近年来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它试图通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调整,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的目标。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新课改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议论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教材选择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新课改下,政治课程内容进行了全面调整和优化,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在教材选择上,可以采用与时俱进的政治教育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当下社会热点和重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独立判断。
还可以结合多种资源,如新闻报道、案例分析、文献阅读等,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改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和合作学习。
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问题导向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政治课堂也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政府机关、参与社区服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政治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
评价体系也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需要重视的一环。
新课改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也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政治课堂可以采用开放性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学习成果的呈现和表达。
也可以采用学习记录、课堂观察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调整,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
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具有思辨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中生。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在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创新。
本文将就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进行研究。
新课程改革将思想政治课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范畴中,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在课程设计上,新课程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度。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新课程改革注重在教学方法上追求多元化和个性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师生关系较为单一。
而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讨论、研究、分析等多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课程改革还强调在教学手段上多样化和现代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得以更新和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下,可以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受。
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深入了解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还注重评价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评价主要以考试为主,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而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评价。
在思想政治课中,可以采用项目评价、作品展示等方式,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培养。
评价过程也可以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提高自己。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在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和创新。
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教师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使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近年来,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发布和推行,给高中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在这一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框架下,探索和实践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成为了当前高中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新课程改革方案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从教育理念、学科设置、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对现行教育体制进行深刻变革,以提升学生素质和适应社会需求。
其中,高中阶段也被纳入新课程改革的范畴,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和教学理念,实现高中阶段的教育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中,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同样受到了改革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增强学生对国家、社会、人类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还需要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中国精神,提升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目标的调整。
新课程改革提出,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并且应当强调学生的公民意识、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
2. 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应当与时俱进,符合时代需求。
例如,应当注重教育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和信仰,关注全球性问题,并且涉及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等新领域。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新课程改革强调,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包括案例教学、课程自主选择、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此外,还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真理。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框架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能力。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发挥教材的积极作用。
新课改下高中的政治教学研究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的政治教学研究论文第一篇一、高中的政治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虽然高中的政治学科知识内容多以文字叙述为主,但是知识内容比其他阶段的政治学习要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新课程改革中十分重视政治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一来使得政治教学课堂得以延伸,学生们的学习意识有所增强,有利于其知识的理解记忆;二来政治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摸索对新课程改革的执行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有利于课改目标的实现。
虽然教师们的课改热情高涨,但是课外拓展的教学表现并不理想,许多教师费尽心机去找寻与知识内容有关的生活实际案例,然后无止境地进行教学应用,课堂活动过于频繁,也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体现。
二、高中的政治教学新课程改革执行的建议1.知识内容是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高中的政治教学中应用较多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政治教师往往显得有些无所适从,笔者认为知识引导的重点分析是能够决定教学方法选择的一个判断依据。
如小组在讨论交流时,笔者会选择一些与当下时事相关的政治知识来进行课堂组织,学生们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政治时事来进行课堂讨论,小组划分按照学习能力的强弱来进行平均分配,可以平均小组成员的“战斗实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得以熏陶。
笔者在讲解价格变动的社会影响时,结合了当下中国对石油矿产需求增大的时政要闻。
近些年,中国在各方面的发展受到了万众瞩目,石油消耗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准之一,中国自2006年至今,石油需求量始终保持增长状态,为了避免受到国际油价变动的影响,中国出台了石油储备制度,并在今后的能源储备活动中加以实施。
而一些西方媒体则认为这一制度会危机世界石油价格的稳定,导致石油价格的整体上升。
笔者为了突出价格变动影响的内容,先让学生们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课堂讨论,分析中国油价居高不下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这样的教学组织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执行效果,有利于高中的政治课程效率的提高。
谈谈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论文
谈谈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论文谈谈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论文一是我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的最佳境界在于训练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
"教师的最大任务就是教会学生生存的本领和活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转变角色,不能单纯的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要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和多动嘴,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完成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动要贯彻课堂教学的始终。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
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掌握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是教师要善于把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理解起来有较大的难度。
如果教师不讲究教学方法,那教学效果就很难令人满意。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教师要致力于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自主获得新知的态度和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高中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与学生身边的所见所闻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来组织教学,把课本知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统一。
浅议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浅议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中政治课程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政治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新课改的背景、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进行浅议。
一、新课改的背景和目标新课改是对原有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的一次全面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进行的改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程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健康、积极地参与。
二、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随着改革的深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变。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基本常识、国家政治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政治与外交等方面的内容。
在这些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
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也更加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课外阅读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设计一些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如模拟法庭、政治演讲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虽然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着诸多的优点和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教师素质不足、教材质量不高、学生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都会影响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教师培训、教材编写、考试改革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它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平台。
浅议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浅议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创新。
政治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的重要课程之一,它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和改进。
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为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品德培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将对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进行一些浅议,旨在为政治课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争议性和思辨性的话题,如公民权利和义务、政府职能和责任等。
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思考和分析,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争论中学会分析问题、阐明观点,提高他们的辨别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在交流和探讨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使其对政治问题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二、关注时事热点的引导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该更加关注时事热点,把最新的政治事件和社会现象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新闻报道、社会热点话题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思考当下的政治与社会问题,增强他们对时事的关注和对政治的实践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对时事热点进行分析和评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的政治知识和观点,增强他们对政治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
三、提倡多元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多元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多种教学方式中得到全面发展。
除了传统的讲授课堂教学外,我们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讨论辩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政治知识,切实提高政治素养和能力。
通过多元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互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在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
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论文概要:教师在高中政治的教学中,要在认真学习研究并深入领会新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加强研究和实践,重视并不断提高教学实效,为实现更好的教育教学目标而不懈努力。
希望笔者提及的本文几点能够对广大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政治教学逐渐呈现出许多新特征,其生活性、思考性、探索性、综合性都更强,提高教学实效性的要求更是迫切。
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怎样提高政治教学实效性进行探讨。
一、确保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更加深入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学活动就不可能顺利开展,更谈不上教学实效。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优化教学设计,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地位的环境和氛围,则可以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让学生由被动学习的状态逐渐向主动学习的方向发展,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而且,通过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会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得教学成为一个有反馈、有回应、有改进的可持续的过程,也可以使得教学的过程更加完整、更加完善。
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制定和完成目标。
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可以让教师更加准确的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从而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提高目标的针对性,确保教学有的放矢。
同时,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也可以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必要的调整,不仅能够有效的节约教学资源,还能够做到教学过程中的查缺补漏,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总之,确保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提高高中政治教学实效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二、将政治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将政治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既是顺应政治课程学科性质和特点的有效做法,也是顺应新的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
新课改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论文
新课改的⾼中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论⽂新课改的⾼中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论⽂ [摘要]课堂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是升华思想的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可见⼀斑。
课堂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和学⽣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传统的政治教学中,课堂⽓氛⽐较枯燥寡味,学⽣靠死记硬背对知识点进⾏积累,长此以往,学⽣的思想政治觉悟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
教师应充分遵循教材改⾰要求,发挥学⽣的主体性,让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思想政治;有效性⽅法 随着新课程改⾰进⼀步深⼊,新的教育理念也渐渐代替传统教学的位置,有效教学内涵被赋予新的意义。
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教师的主体地位,把学⽣当成听课的被动体,⽽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更倾向于学⽣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中思想政治⽼师要改变教学思想,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要采⽤多种教学⽅法,激发学⽣的学习乐趣,让师⽣双⽅实现最优的教学效益,引领学⽣感受政治、经济、⽂化、法律等各⽅⾯知识的应⽤价值,最终提⾼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能⼒,实现个⼈全⾯健康发展。
⼀、转变思想,变单⼀课堂讲授 为活跃的课堂氛围思想政治教育是提⾼中学⽣全⾯素质的重要⽅法之⼀,具有鲜明的时代⾊彩和说教意义,但太“严肃”的课堂已经不能满⾜新的教育发展需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摆脱传统教学中“单调”“枯燥”“⽆聊”等的束缚,努⼒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给本来就“⽆味”的.政治课堂带来新鲜空⽓。
如:在讲到《树⽴正确的消费观》时,考虑到学⽣们对⾦钱缺乏正确的消费观,我在课堂上给学⽣们播放了⼀⾸歌曲《⼗不该》,学⽣们对这⾸歌不怎么熟悉,因为这⾸歌的产⽣时代与学⽣们的年龄相去甚远,但⾥⾯的歌词却具有⼗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听了这⾸歌,我让学⽣把平时能避免的花费罗列出来,然后照着《⼗不该》的形式加⼯成郎朗上⼝的顺⼝溜,这样既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充分尊重了学⽣的主体地位,加深了他们对“合理消费”的理解。
⼆、创设探究式活动 有效的探究活动能调动学⽣的积极思维,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教学⽅式之⼀。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改革正在不断发展。
新课程改革被认为是中国大陆教育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涉及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体系等多个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部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则对年轻一代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究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和“全面素质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发展需求,让学生成为掌握现代科技和通用技能的智慧型人才。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积极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需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以多种文化、宗教、民族和性别的视角,展示中国和世界的多样性和特点。
1.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情感和行为起伏不定,常常有叛逆、抗拒、愤懑等情绪。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心理疏导和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的思想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我发掘中对理论有更深的感悟。
3.综合多种视角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综合多种文化、宗教、民族和性别的视角,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多元发展的呈现,创造长久的教育价值。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课程的内容。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掘自我价值,学习多种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本研究认为,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该立足于教学本身,积极发掘自身的价值,并在自我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优化。
四、结论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部分。
新课程改革使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更偏向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应该关注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多种视角来展示中国和世界的多样性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与政治教学
思想政治课作为目前在我国中学普遍必修的一门课程,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但由于在教学上我们长时间地受到以前教学模式的影响,以致在今天我们的教学仍面临着一个新的转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就成为我们必须讨论的重要问题。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政治是一门记忆性的学科,课堂教学沉闷无聊,教学方式单一枯燥,课堂提问毫无技巧。
过去中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了解与理解,而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或注意。
新课程实施后,课堂教学逐渐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变得生动活泼。
但是,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问题一:教师“静”
新课程十分强调课堂教学教师的引导作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而新课程的实施则强调学生怎样学,学生学得怎样。
教师不再纯粹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水桶,更重要的是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领路人。
因此,有人片面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越少越好,甚至用具体多少分钟作标准衡量一节课的质量,更有人戏言,教师不讲就是最高的境界。
但是,新课程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并不否定教师讲授的重要作用。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对于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理论知识,不可能全部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讨论或者搜集资料,否则将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恰当的讲授,生动的举例,就会启发学生的同时,带来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所以,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思考不能割裂开来,二者必须有机结合。
教师用讲授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总结思考的结果;学生的思考应该体验教师的讲授的内容,促进师生的互动,促进情感的升华。
问题二:学生“动”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突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
教育理论一般认为,学习方式不外三种:表层式的学习方式、深层式的学习方式和成效式的学习方式。
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属于表层式的,就是被动地、机械地、表面地接受知识。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将学习方式向成效式转变。
因此,新课程强调要注重活动教学。
但是,很多教师将其片面化,认为一节课当中活动越多越好,其模式基本如下:活动——讨论——发言,活动——讨论——发言,活动——讨论——发言。
也就是用几个小品或者案例构成一节课,完全流于形式,导致课堂活动泛滥。
这样给学生的信息就是:上政治课就是搞活动、玩小品,至于有没有掌握知识和能力,倒是其次。
可以肯定的是,新课程强调在课程实施过程注重学生参与,开展必要的学生活动;但更强调活动教学只是对学科课程、学科教学的辅助。
高中生不同于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的思想趋于成熟,思维趋于深刻。
因此,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就不应该是为了让学生开心而设计几个小品或笑话;也不应该以知识为核心来设计相关的活动。
更应该做的是:让学生轻松的同时,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问题三:“满堂问”
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情境,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要手,是教师输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要渠道。
它对教师驾驭课堂,调动学生积性,
优化课堂教学,起着十分要的作用。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许多教师在教学上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回答问题”画上了等号。
以为提问越多,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体现得越充分。
所以课堂上教师就利用各种手段,比如说让学生朗读课文,一遍又一遍地叫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结论,甚至上课画重点来让学生加强记忆。
又或者教师提出已经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又采用齐答的方式。
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讲只是维护了教师作为知识掌握者的权威,加上所提问题集中在认知记忆性方面。
因此,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变为新课程教学的“满堂问”。
课改后,认知记忆性问题的减少,创造性问题的增加,教师应该大力开发能激起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途径,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此外,教师更加应该注重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的发展,注重培养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
发展能力、端正态度、教书育人的培育式的教学观就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的新生事物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首先要定好教学目标。
由于新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料、学生评价方案和高考制度等相关配套方案尚未出台,处在新课程第一线的高一教师比较迷茫和彷徨。
究竟课应该怎么上?对学生怎样进行评价?高考怎么考?……都是他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
在这一些都没有底的情况下,很多教师依然按照以往的做法,以知识为中心,以高考为目标。
其实新课程的实施依旧处于换汤不换药的状态。
所以,目前最紧迫的应该是我们广大教师切实转变观念,定好新课程的目标,并且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其次要处理好教学内容。
课改后,由于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应用,课堂上就不能只是由教师完全掌控学生学习的内容了。
学生自己可以选择学习的内容。
课堂上展示学生的探究性成果(探究性课题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的),全班同学针对发言内容提出问题而后必定会引起大规模的讨论。
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会学到教师没有预计的内容。
这些内容可以不是某本教材知识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体系中的组成部分。
那么,教师作为知识权威方面的影响肯定比以前减弱了。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和不同的成就感,因此,课堂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因材施教。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要严格遵守新课程的理念,要恰当运用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内容。
再次让学生恰当地写课后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中联系的实际是带有普遍性的,把每个学生的具体的思想实际都联系起来是不可能的。
为了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因此就有必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联系自已具体的思想实际,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学生在写心得体会时,必然要思考自己思想上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这一思索过程,即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时写心得体会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此外,笔者个人认为,教育工作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其特殊的规律。
只有了解教育的客观规律,熟悉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青少年心灵的艺术,用亲近和信任来沟通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联系,通过爱的情感去开启学生的心扉,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乐于接受课堂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