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河中石兽(第2课时)

合集下载

24.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河中石兽》第2课时 空中课堂实录

24.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河中石兽》第2课时 空中课堂实录

《河中石兽》听课记录第一部分:课堂实录环节一:回顾学习路径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河中石兽》。

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了故事的来龙去脉,并细读了经过部分,了解了参与寻找石兽的人物,以及他们各自提出的寻找方案及不同结果。

然后我们品读了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那么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读一读这个故事,希望对这个故事有更细致更深入的理解。

环节二:导入课题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整个故事的经过部分,思考寺僧、讲学家、老河兵提出寻找方案时,他们的依据分别是什么?请大家一边读一边在文中圈画相关信息。

(朗读ppt内容)【PPT】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寺僧求石兽的经过。

【PPT】寺僧先在原地水中寻找石兽。

从文中看,在原地水中找的原因并没有交代。

我们推断寺僧的这一寻找方案应该来自于他的生活常识,什么地方丢失的就到什么地方去寻找。

在原地水中寻找失败之后,寺僧调整了寻找石兽的方向。

“以为顺流下矣”,又转而到河的下游寻找。

这一次,寺僧考虑到水流的推动力,落入水中的事物,一般都会顺着水流的方向往下游去。

这也是生活常识。

寺僧基于这样的想法,“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但依然没有找到。

那么讲学家提出应到原地深处去寻找石兽的依据是什么?【PPT】讲学家首先对寺僧率众寻找石兽的行为进行了评论。

“尔辈不能究物理”,并进一步对寺僧的判断依据进行了分析。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寺僧虽然关注到了水流的推动力,但却忽略了石性。

假如是轻薄的木片,往往会被水流裹挟着顺流而下,但石兽沉重。

显然,寺僧高估了水流的推动力。

讲学家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寺僧仅以水流的推动力为依据,判定石兽位置的否定。

基于对寺僧判断依据的评论与分析,讲学家进一步提出了他的判断依据。

【PPT】讲学家考虑到石性和沙性,也就是掉入河中的石兽的特点以及河沙的特点。

前者坚硬沉重,后者疏松虚浮,于是坚硬沉重的石兽就陷落在河沙之中,被河沙埋没,越沉越深。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6.24河中石兽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6.24河中石兽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6.24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温故探新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

文本探究1.讲学家对自己的判断持怎样的态度?从哪一个词语中可看出来?结果怎样?讲学家对自己的判断很自信,似乎胸有成竹,我们从“笑”可看出来。

讲学家笑寺僧,包含了一种嘲讽和一种自信,写出了讲学家的自恃博学的心态。

结果石兽却在老兵的指引下在上游找到了。

2.如何理解老河兵的“笑”?最终依据谁的推断找到了石兽?哪些语句可以表明?老河兵的“笑”更多的是对讲学家自恃博学的一种否定,也表现了老河兵的自信和胸有成竹。

最终还是依据老河兵的推断找到了石兽。

我们可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看出来。

3.“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说明老河兵的推断是正确的,是不是由此可以推断,凡重物坠入河里,就一定要到上游去找?如果不完全是,那么,在原地或在下游或在上游寻找,分别应该具备什么条件?不完全是的。

重物坠入河里,要分几种情况:如果重物很重,流水又很慢,重物将不会被冲走,它就会慢慢地陷入泥沙中,在原地不动;如果河中泥沙很少,水的流速很快,那么重物将被冲走,带到下游;如文中所述情况,重物将在上游找到。

所以,在原地或在下游或在上游寻找,与河水的流速、泥沙的多少有关系。

4.简要赏析“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句话。

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以反问的方式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

以议论的方式,点明主题。

板书设计拓展延伸《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写,也是清代文言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

此书虽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期的腐朽和黑暗。

作者有意模仿晋宋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文章“雍容淡雅,天趣盎然”,语言奇妙而引人入胜,所以每脱稿一章,即被亲朋好友竞相传抄,辗转刻印,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4课《河中石兽》精品教案(2课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4课《河中石兽》精品教案(2课时)

《河中石兽》精品教案教材解读《河中石兽》是一篇文言笔记小说,以河中石兽的故事验证道理,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语言简洁凝练,通俗流畅。

七年级的学生善于思考并且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对文言文这一语言形式的把握还略有欠缺,而且学习兴趣较低。

因此,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并要求他们能通过学习,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掌握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打好基础,从而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积累“棹”“傎”“圮”等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2.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3.领会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4.训练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教法:串讲法——以教师为主导,带领学生体味课文中一些难懂的段落,有分歧的部分。

学法:诵读法——让诵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内涵和情感,同时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分析及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1.搜集《阅微草堂笔记》、乾隆年间的故事,有关作者的生活环境等资料。

2.对课堂充分预设,积极寻找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学生:1.借助工具书对文章中的生字词进行注音,并梳理文章大意。

2.课外搜集《阅微草堂笔记》、纪晓岚的故事,初步了解课文背景。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积累“棹”“慎”“圮”等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

2.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激情导入,学情诊断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

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

他学识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

因获罪谪戍乌鲁木齐。

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

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4 河中石兽 第二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4 河中石兽 第二课时

【人物形象】 通过寻石兽的故事,比较三类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
点拨指导 寺僧:毅力坚定而经验不足。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 自视清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老河兵:有实际经验,并能够通过理论 与实践结合对事物做出准确判断。
【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探究】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点拨指导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仅仅根据 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24 河中石兽
第2课时 课堂回顾 上节课我们重点积累了文言字词,并梳理了文章内容。本节课请同学们 一起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句读。走进课文,去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 活道理吧。教师提问文言知识,复习上节课内容。
合作鉴赏 【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故事中几位人物各自提出的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只有老河 兵的方法是对的? 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点拨指导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 了十多里,没有找着。他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 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他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 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半 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 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把握了三者的性 质及相互关系。所以他的方法是对的。
板书总结
拓展延伸 阅读以下小故事,领略纪晓岚的过人智慧。

24.《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学设计

24.《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科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并能背诵课文。

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活道理。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挖掘文章蕴涵的深刻道理。

二、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

2.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交流点拨】讲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文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概括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四种方法及结果。

填写下表:(二)深层探究1、为什么前三种方法是错的,只有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僧: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僧: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老河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2、通过寻石兽的故事,比较三类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

【交流点拨】寺僧:毅力坚定而经验不足。

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

老河兵:有实际经验,能够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对事物作出准确判断。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交流点拨】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4、本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学生畅所欲言:1、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2、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

3、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4、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三、拓展延伸搜集有关实践出真知的名人名言。

【交流】1.百闻不如一见。

——班固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3.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四课《河中石兽》·第二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四课《河中石兽》·第二课时

总结文章的结构
本文围绕寻找河中石兽这一线索, 展开戏剧性的情节,在前三段通过 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对寻找石兽 的不同见解的叙述,寓理于事,作 者在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 观点:“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 入水中的 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 从而悟出了:天下的事,只了解表面 道理,不知道深层道理的情况太多了, 不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来判断。 (天下的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 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里外。
1僧。
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2僧、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3讲学家。只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 系,忽略了流水。 4 老河兵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 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认识不同的原因及性格分析
寺僧:按一般的思维模式和惯例,认为 水的流动会把石兽带到下游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可见 其毅力坚定但经验不足) 讲学家:自认为“究物理”,以“石 性坚重,沙性松浮” 的理论知识推断石 兽在原地“渐沉渐深 ”了。 (“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 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 他人)
老河兵: 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 石等自然事物特性,根据多年经验 认为: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 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 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 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 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 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 当求之于上流 。 (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写法探究
写法探究
• 3、细节描写增加了文采和可读性。 • 如讲学家的“笑” • (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一种自 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 • 老河兵的“笑”(流露出了老河兵对讲 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 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

24.河中石兽 第二课时(1)

24.河中石兽 第二课时(1)

深探究
文中分别写了讲学家和老河兵的“笑”,刻画出了人物的 什么心理?
讲学家的“笑”: 包含了他对寺僧的嘲讽和自以为是,刻画出 讲学家自恃博才、好为人师的心态; 老河兵的“笑”: 流露出他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否定,也表现 了老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
深探究
文章结尾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结尾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 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 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 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 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究其理
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 断的错误,老河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 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因此提出了正确的 看法。
成功的原因:
能综合各种现实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 结论。
析人物
如何理解寺僧、讲学家、老河兵三个形象?
寺僧:忽而原地打捞忽而顺流而下,代表不深思熟虑,主观臆断,盲目 行动的态度。 讲学家:“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 视清高而轻视他人,空谈事理,脱离实际。代表“据理臆断”的态度。 老河兵:有实际经验,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你还知道哪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 或闹出笑话的事例?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揭主旨
本文通过讲述寻找沉在河中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对 任何事物都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 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 规律,实践出真知,不可做空头理论家。
理结构
词归类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介词,被
一 词

2024年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2课时)

2024年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2课时)

2024年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2课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河中石兽》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贾平凹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4. 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河中石兽》的主要内容及其传达的主题。

2.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河中石兽》的打印稿。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贾平凹及其作品。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河中石兽》,感受文章氛围。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

2.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确保学生理解。

三、课堂讨论(20分钟)1. 学生分享课文中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说明原因。

2. 教师引导学生从写作技巧、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

四、小组合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复习成果。

二、深入探讨(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然景观保护的角度,探讨课文所传达的主题。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阅读拓展(15分钟)1. 教师推荐与《河中石兽》类似的文学作品,供学生课后阅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讨论记录、阅读拓展心得等,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河中石兽》第2课时

《河中石兽》第2课时

初一年级 语文 科 自学探究 学案 班级: 姓名: 主备: 时间: 2013年 12月 14日理智时常纠正感情的过于急促的判断。

——法国哲学家 狄德罗 青年人的才能是发明,老年人的才能是判断。

——英国作家,政治家斯威夫特学习内容:第25课 河中石兽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熟悉并理解这篇短文的内容及其包含的道理。

学习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重点: 寻找石狮的不同方式及其理由、结果。

难点:对讲学家和老河兵的认识、评价。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就一定行!)(一)自学指导(学习一些文体知识,受益终生哦!)1、划分文章的层次可以借助对文章中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判断,在记叙描写之后的议论往往是对前面文字的总结升华,属于总结部分。

2、结构思路第一层(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寻十余里,无迹):交待石兽沉人河中的地点和第一种寻找方法。

第二层(一讲学家设帐寺中……不更颠乎):三种不同的寻找方法。

第三层(如其言……可据理臆断欤):由事而理,点明遇事不能“据理臆断”,深化主题。

3. 借助工具书读通课文,分小组串译课文,指出重点字词,流畅翻译。

4.说说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二)自学检测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僧募金重修 棹数小舟 曳铁把 是非木柿 湮于沙上 不亦颠乎 啮沙为坎穴 可据理臆断2.用文中的句子写出本文的主旨: (三)自学小结:二、小组学习(各抒己见,达成共识,有你课堂才会更精彩) 请补充下表,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

寻找经过 人物 寻找的地点结果 第一种 僧 ① 不可得 第二种 ② 顺流而下 ③ 第三种 ④ 原地沙下 ⑤ 第四种老河兵⑥果得于数里外① ② ③ ④ ⑤ ⑥第一种:没考虑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第二种: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古今异义二石兽并沉焉:(并,古义:一起;今义:并列)阅十余岁:(阅,古义:经历;今义:阅读)盖石性坚重:(盖,古义:句首发语词;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但知其一:(但,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却)是非木杮:(是,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求之下流,固颠:(固,古义:副词,本来;今义:坚固)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今义:物理学)●一词多义为:(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2)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3)众服为确论:(动词,是)之:(1)一老河兵闻之:(代词,指“求之地中"这种观点)(2)其反激之力:(结构助词,的)●词类活用棹数小舟:(名词用为动词,划船)暴涨:(动词用作名词,洪水)●句式被动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可译为“被”)倒装句:当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状语“于上流"放在动词“求"的后面)省略句: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质疑: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

七年级语文上册 25 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5 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河中石兽备注:教学设计的标题为宋体4号,正文为宋体小4号,单倍行距。

课件版本为2003的版本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 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4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4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案

《河中石兽》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汇,并能背诵文章;积累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活道理。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从实际出发,观察事物对待生活,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品味文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文言文阅读方法,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2课时一、学生展示1、朗读课文,复习上节课内容。

2、学生讲析《课时练》基础习题。

(P87-88)二、课堂提升1、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讨论并归纳:(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支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

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

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

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2、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讨论并归纳: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4.《河中石兽》二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4.《河中石兽》二课时

教学设计年级七科目语文任课教师授课时间 5.24 课题24.《河中石兽》(2) 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教学目标1. 翻译课文第二、第三段。

2.积累本课的古今异词及虚词“之”的用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翻译课文第二、第三段。

• 2.积累本课的古今异词及虚词“之”的用法。

教学难点积累本课的古今异词及虚词“之”的用法。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二课时一、引入课题:1. 直接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意图:直奔题目。

编号:52二、出示学习目标:1. 翻译课文第二、第三段。

2.积累本课的古今异词及虚词“之”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1.生朗读2.生点评3.师强调二、翻译课文二、三段:先解释红色词语,再翻译句子:(第二、三段)过程与方法:1. 生在文中全出红色的词,并批注解释,师巡视2. 检测解释词语情况,并检查生批注情况。

3.生译文4.生质疑,师生解疑5.生汇报译文情况6.生点评,纠错。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干阅物理是已过程与方法:1.生思考2.五名学生板书,其余批注在书上,师巡视。

3.生点评4.生做笔记。

四、解释下列之子的用法和意义:过程与方法:意图:积累本课的古今异词。

之1. 闻之笑曰2.沿河求之3.一老河兵闻之4.当求之于上流5.其反激之力6.至石之半7.求之下流、求之8.地中五、测一测:1.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古义和今义相同的是()A.但知其一B.是非木柿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D.一讲学家设帐寺中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意图: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意图:依据学生的基础不同,分层布置作业。

七年级语文下册 24《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下册 24《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4《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4《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4《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复习文言文加点字解释。

二、思考问题。

1、 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2、故事中主要出现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对事情的看法如何?1、 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三、请学生口头回答上述问题,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次大意。

s1、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果得于数里外求之于上流 老河工 第四种 失败 原地沙下 讲学家 第三种 无迹 顺流而下 僧 第二种 不可得 原地水中 僧第一种 结果 寻找的地点 人物 寻找经过【多媒体演示】(1)、学生演示。

(2)、教师演示.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2、师生共同归纳:第一种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ﻩ第二种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第三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ﻩ第四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五、分析最后一层,概括文章的中心.1、概括文章的中心: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河中石兽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领会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训练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激情导入,学情诊断
纪昀,字晓岚,他身子很是肥硕,生平最畏暑热;在馆内校书,时值盛夏,炎酷异常,他便赤着膊圈了辫,危坐观书。

巧逢乾隆帝踱入馆门,他不及披衣,忙钻入案下,用帷白蔽,不料已被乾隆帝瞧见,传旨馆中人照常办事,不必离座,馆中人一齐遵旨。

乾隆帝便踱到纪昀座旁,静悄悄地坐着。

纪昀伏了许久,汗流浃背,未免焦躁起来,听听馆中人寂静无声,就展开了帷,伸首问众人道:“老头子已去么?”语方脱口,转眼一瞧,座旁正坐着乾隆帝,这一惊正是不小。

乾隆帝向着他道:“纪昀不得无礼。

”纪昀此时只得出来穿好了衣,俯伏请罪。

乾隆帝道:“别的罪总可原谅,你何故叫我老头子?有说可生,无说即死。

”众人听见这句上谕,都为纪昀捏一把汗。

谁知纪昀却不慌不忙,从容奏道:“老头子三字,乃京中人对着皇帝的统称,并非臣敢臆造,容臣详奏。

皇帝称万岁,岂不是老?皇帝居兆民之上,岂不是头?皇帝便是天子,所以称子。

这‘老头子’三字,从此流传了。

”聪明绝顶。

乾隆帝拈须笑悦。

从这个故事看,纪晓岚为人机智,善于强词夺理,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他记载的“河中石兽”,居然会逆流而上,这是真的吗?本节课我们将在进一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此加以探讨。

【设计意图】讲述纪晓岚的趣事,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第二阶段:自主探究
1.通假字
曳铁钯“____”通“____”,______
答案:“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
2.一词多义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为众服为确论()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答案:被/认为/成为
3.古今异义
(1)二石兽并沉焉
古义:____ 今义:并列
(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 今义:一种学科
(3)是非木柿
古义:____ 今义:判断词,是
(4)阅十余岁
古义:____ 今义:阅读
(5)盖石性坚重
古义:____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6)但知其一
古义:____ 今义:表转折但是,却
答案:(1)一起(2)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3)代词,这(4)经历(5)原来(是),发语词,放在句首(6)只,仅仅
4.朗读课文。

5.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讲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6.追问: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各是怎么样的?试分析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明确: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
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半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

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

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识,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认为要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

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才能出真知。

【设计意图】诊断重点字词句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同时,对本文故事内容的慨述,为下文的质疑学习做好铺垫。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明确思路
对于本文的文字、文意、主要内容,同学们已经掌握得很好了。

现在,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本文的结构层次。

1.质疑: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讨论并归纳: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及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石兽的事件;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到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得出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2.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演示石兽落人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讨论并归纳:
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3.质疑: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本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学生畅所欲言。

明确:为我们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

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道理。

示例:遇到问题要具体考虑,不能想当然。

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小结:本文通过寻找沉没在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理,实践出真知。

希望同学们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少闹那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讲学家一样的笑话。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及质疑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本文蕴含的道理。

四、检测小结
1.讲学家是一个怎样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
答案:讲学家是一个虽一知半解但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的人。

2.老河兵的判断为什么是正确的?
[解析]A老河兵的身份出发,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方面考虑作答。

答案:老河兵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的特性,把理论知识和多年经验结合起来分析。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3.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答案(示例):为我们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

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道理。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课文蕴含的道理的理解。

河中石兽
寺僧求之下流,寻十余里了无迹
河中石兽讲学家求之沙中,众服为确论(实则找不到)实践出真知
老河兵当求之与上游,果得与数里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