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血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临床合理用血PPT课件
缺氧症状。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可考虑输注.
2020/12/15
临床合理用血PPT课件
14
• 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和临床出血症状结合决定是否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输注指征: 血小板计数>50×109/L 一般不需输注 血小板10-50×109/L 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 血小板计数<5×109/L 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有出血表现时应
• 安全的血液是当输注给病人血液时,不会给病人带来任何有害的 影响,而只有好处的血液。
2020/12/15
临床合理用血PPT课件
5
怎样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 归纳为四个方面: • 1.临床输血的评估 • 2.坚持科学合理输血原则 • 3.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 4.正确使用血液成分制品
2020/1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
临床合理用血
此课件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关注我 每天分享干货
2020/12/15
临床合理用血PPT课件
1
前言
• 输血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应用得当,可以挽救 患者 生命和改善健康状况。但是,血液传播疾病和输血不良反应对患 者健康的威胁使我们对输血安全时刻不能掉以轻心。
2020/12/15
临床合理用血PPT课件
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Ⅱ、 Ⅴ、Ⅶ、Ⅸ、Ⅹ、Ⅺ或抗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
注。一般需输入10~1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
2020/12/15
临床合理用血PPT课件
16
• 洗涤红细胞: 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免输入血浆中某些成
分(如补体、凝集素、蛋白
质等),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和阵
2020/12/15
临床合理用血PPT课件
14
• 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和临床出血症状结合决定是否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输注指征: 血小板计数>50×109/L 一般不需输注 血小板10-50×109/L 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 血小板计数<5×109/L 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有出血表现时应
• 安全的血液是当输注给病人血液时,不会给病人带来任何有害的 影响,而只有好处的血液。
2020/12/15
临床合理用血PPT课件
5
怎样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 归纳为四个方面: • 1.临床输血的评估 • 2.坚持科学合理输血原则 • 3.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 4.正确使用血液成分制品
2020/1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
临床合理用血
此课件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关注我 每天分享干货
2020/12/15
临床合理用血PPT课件
1
前言
• 输血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应用得当,可以挽救 患者 生命和改善健康状况。但是,血液传播疾病和输血不良反应对患 者健康的威胁使我们对输血安全时刻不能掉以轻心。
2020/12/15
临床合理用血PPT课件
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Ⅱ、 Ⅴ、Ⅶ、Ⅸ、Ⅹ、Ⅺ或抗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
注。一般需输入10~1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
2020/12/15
临床合理用血PPT课件
16
• 洗涤红细胞: 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免输入血浆中某些成
分(如补体、凝集素、蛋白
质等),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和阵
临床合理用血培训优秀课件
七. 医务人员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职责: 八.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 医疗机构应
当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开展互助献血 工作。
主要输血管理制度
1. 紧急用血管理制度 2. 输血前检查制度 3. 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4. 用血审批制度(100%) 5.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100%) 6. 输血前检测(100%) 7. 合理用血适应证(100%)
2.认真贯彻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 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按上级卫 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
3.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并监督运行,保证 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4.制订本院输血计划,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并认 真组织实施。
5.制订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计划,努力提高工作人 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2.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 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安全、合理、科学和有 效用血的教育、培训和评价。
3. 在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医务部负责输血科、 临床医师和麻醉医师。护理部负责护理人员和 物业管理人员等输血管理工作。
4. 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由医务部和输血科 共同负责。
输血培训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10年7月1日施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年10月1日施行
4.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年8月1日执行
5.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施行
①
附件一 成分输血指南
②
附件二 自身输血指南
③
附件三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④
附件四 内科输血指南
无偿献血
五.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规定:全血献血间隔: 不少于6个月;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 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 少于1周;单采血小板后与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4周;全血献 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3个月。
当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开展互助献血 工作。
主要输血管理制度
1. 紧急用血管理制度 2. 输血前检查制度 3. 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4. 用血审批制度(100%) 5.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100%) 6. 输血前检测(100%) 7. 合理用血适应证(100%)
2.认真贯彻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 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按上级卫 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
3.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并监督运行,保证 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4.制订本院输血计划,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并认 真组织实施。
5.制订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计划,努力提高工作人 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2.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 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安全、合理、科学和有 效用血的教育、培训和评价。
3. 在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医务部负责输血科、 临床医师和麻醉医师。护理部负责护理人员和 物业管理人员等输血管理工作。
4. 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由医务部和输血科 共同负责。
输血培训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10年7月1日施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年10月1日施行
4.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年8月1日执行
5.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施行
①
附件一 成分输血指南
②
附件二 自身输血指南
③
附件三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④
附件四 内科输血指南
无偿献血
五.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规定:全血献血间隔: 不少于6个月;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 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 少于1周;单采血小板后与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4周;全血献 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3个月。
临床合理用血ppt课件
国家卫生规划应制定的政策和战略
预防、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可造成输血的疾病
采用良好的外科和麻醉技术、药物和医疗装置以减少失 血(开展血液保护)。
获得和使用扩充容量的简单替代制品,包括静脉血液代 用品(晶体和胶体) 临床医生根据国家指南应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培训) 安全的输血前程序。(告知、检测、核对) 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安全输注。(血液监测和报告审批手续。 第十二条:有关输血前告知。医患双方签署用 输血治疗同意书。 第十三条:有关取发血规定。 血
第十四条:有关输血前核对及记录。
《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第十五条:经治医师应当动员患者自身储血,患者亲 友献血。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推行血液成分输血。医疗机构临 床成分输血比例,应达到卫生部规定的要求。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四章、交叉配血
——标本是输血前三天之内的。
第五章、血液入库、核对、贮存 第六章、发血 ——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 取血,双方核对、签字方可发出,血液发出 得退回。 后不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七章、输血 ——输血前应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配血报告单、 血袋及标签各项内容,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用,不 得自行储血,输血完毕,对有输血反应的应填写输 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不合理输血
1. 未通过预防和早期诊治贫血和引起贫血的疾病,以 避免输血或尽可能减少输血。
2. 为了在手术前提高病人血色素水平或使病人早些出 院进行的不必要的输血。 3. 在治疗急性失血时,输注全血、红细胞或血浆替代 效果相同的、更安全的生理盐水或其他晶体、胶体液。 4. 未通过完善的血液保护和手术来减少病人的输血需 求。
根据临床用血指南,考虑到病人自身需要再作出输血决 定。
尽可能减少失血以减少病人输血需求(血液保护)。 急性失血病人应首先采取有效复苏措施(静脉输液、输 氧),同时评估是否需要输血。 病人血色素水平尽管重要,但不是决定开始输血的惟一 因素。需要缓解临床症状,预防病人死亡和病情恶化等 都是支持输血的因素。
临床科学合理用血课件
•10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要点
•发热患者需要输血时应将体温降至38℃以下方能输血, 原因是防止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引起过高热,导致中枢 神经系统损害;
•11
《急诊输血管理制度》要点
急诊输血管理:
•当处理一批创伤患者时应指定1名医生负责血液申请并与 血库联络。 •每位患者的血标本及申请单应有唯一性编号。 •在短时间内发出了另外1份针对同一名患者的输血申请单, 应使用与第一份申请单和血标本上相同的标识编号;
•21
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 措施
•血库要做到血标本八不收:
•血标本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信息过于简单(例如只有患 者的姓)不收;
•血标本申请单所填项目不符不收;
•血标本量少于3mL不收;
•血标本被稀释不收(从输液管中获取血标本应以生理盐 水冲注,并将先抽取的5mL血液弃去)。
•22
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 措施
•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 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地塞米松入血可使蛋白变性。
•32
《护士执行输血管理制度》 要点
• 输血前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献血者 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 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连续进行血液成分输注时,输 血器应至少每12小时更换一次;
•血标本溶血不收
•用肝素治疗者的血标本未用鱼精蛋白对抗使之凝结不收
•非医护人员送标本不收 •用右旋糖酐等大分子物质治疗后采集的血标本未作标记 说明不收(如已标记说明应将细胞洗涤)。
•23
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 措施
•过程控制措施
•制订并严格执行《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管理制度》; •制订并严格执行《工作环节交接制度》; •患者需反复输血不必每天采集血标本,但应每隔3天进 行一次抗体筛选,随时了解是否有新的不规则抗体产生;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要点
•发热患者需要输血时应将体温降至38℃以下方能输血, 原因是防止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引起过高热,导致中枢 神经系统损害;
•11
《急诊输血管理制度》要点
急诊输血管理:
•当处理一批创伤患者时应指定1名医生负责血液申请并与 血库联络。 •每位患者的血标本及申请单应有唯一性编号。 •在短时间内发出了另外1份针对同一名患者的输血申请单, 应使用与第一份申请单和血标本上相同的标识编号;
•21
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 措施
•血库要做到血标本八不收:
•血标本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信息过于简单(例如只有患 者的姓)不收;
•血标本申请单所填项目不符不收;
•血标本量少于3mL不收;
•血标本被稀释不收(从输液管中获取血标本应以生理盐 水冲注,并将先抽取的5mL血液弃去)。
•22
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 措施
•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 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地塞米松入血可使蛋白变性。
•32
《护士执行输血管理制度》 要点
• 输血前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献血者 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 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连续进行血液成分输注时,输 血器应至少每12小时更换一次;
•血标本溶血不收
•用肝素治疗者的血标本未用鱼精蛋白对抗使之凝结不收
•非医护人员送标本不收 •用右旋糖酐等大分子物质治疗后采集的血标本未作标记 说明不收(如已标记说明应将细胞洗涤)。
•23
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 措施
•过程控制措施
•制订并严格执行《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管理制度》; •制订并严格执行《工作环节交接制度》; •患者需反复输血不必每天采集血标本,但应每隔3天进 行一次抗体筛选,随时了解是否有新的不规则抗体产生;
临床合理用血课件.ppt
心脏病和有低氧血症的病人,输血指征设在 100g/L左右是合理的,关键是观察病人的代偿 和耐受情况。
18
输注红细胞的指征
2.急性失血的输血指征:大量失血后, 必需输
注红细胞, 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 才能纠正组织 缺氧。
急性失血超过血容量的20%~30% 急性失血少于血容量的20%(相当于失血 800~1000ml) 经晶体液扩容后,如果循环稳 定、HCT> 0.30, 不必输血。
• 血液管理与提高医疗质量相结合---改善病人转归 • 减少出血和输血,减少并发症和医疗费用 • 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
4
血液的认识
没有血是最不安全的 不输血是最安全的
5
目前血液供应紧张(血荒)的成因
6
血荒面临的问题
• 临床指责采供血机构采不上血来 • 采供血机构指责临床滥用血 • 输血科的职责:是协调临床用血而不是保
16
输注红细胞的适应症
• 急性失血
• 贫血
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积 低于30%的属于输血适应症
17
输注红细胞的指征
1.围手术期输血指征:
10/30指征 ( Hb<100g/L 或 HCT < 0.30 )
目前认为,输血指征应根据贫血程度、心肺 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病人年龄等因 素综合考虑。70g/L
障临床用血
7
目 的:
• 树立血液是人类稀缺资源,临床需 要安全有效输血的理念
• 建立安全有效用血的保障体系 • 健全临床用血质量监控和改进机制
8
合理输血
• 所谓合理输血就是严格按照输血指
征给病人进行输血治疗。
具体地讲就是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 而又不能用其他办法替代的输血治疗。 需要输血时必须用血,不需要输血时坚 决不输。
18
输注红细胞的指征
2.急性失血的输血指征:大量失血后, 必需输
注红细胞, 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 才能纠正组织 缺氧。
急性失血超过血容量的20%~30% 急性失血少于血容量的20%(相当于失血 800~1000ml) 经晶体液扩容后,如果循环稳 定、HCT> 0.30, 不必输血。
• 血液管理与提高医疗质量相结合---改善病人转归 • 减少出血和输血,减少并发症和医疗费用 • 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
4
血液的认识
没有血是最不安全的 不输血是最安全的
5
目前血液供应紧张(血荒)的成因
6
血荒面临的问题
• 临床指责采供血机构采不上血来 • 采供血机构指责临床滥用血 • 输血科的职责:是协调临床用血而不是保
16
输注红细胞的适应症
• 急性失血
• 贫血
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积 低于30%的属于输血适应症
17
输注红细胞的指征
1.围手术期输血指征:
10/30指征 ( Hb<100g/L 或 HCT < 0.30 )
目前认为,输血指征应根据贫血程度、心肺 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病人年龄等因 素综合考虑。70g/L
障临床用血
7
目 的:
• 树立血液是人类稀缺资源,临床需 要安全有效输血的理念
• 建立安全有效用血的保障体系 • 健全临床用血质量监控和改进机制
8
合理输血
• 所谓合理输血就是严格按照输血指
征给病人进行输血治疗。
具体地讲就是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 而又不能用其他办法替代的输血治疗。 需要输血时必须用血,不需要输血时坚 决不输。
2024输血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节约用血技巧分享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01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指标综合评估是否
需要输血及输血量。
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
02
根据患者需求和实验室指标,选择最合适的血液制品,如红细
胞、血浆、血小板等。
采用自体输血和血液回收技术
03
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鼓励患者采用自体输血或血液回收技术
,减少异体输血的需求。
完善输血操作规范
不断优化输血操作规范,减少人为错误和操 作失误的可能性。
加强患者监测和随访
建立完善的患者监测和随访机制,及时发现 并处理输血相关并发症。
05
合理用血原则及实践应用
合理用血概念阐述
合理用血的定义
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指标,科学、 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血液制品,以达到 最佳治疗效果和节约血液资源的目的 。
实践案例剖析
案例一
某医院通过加强合理用血管理, 成功降低了输血反应发生率,提
高了医疗质量。
案例二
某医生在处理一例大出血患者时, 根据临床用血指南制定了科学的输 血方案,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
案例三
某医院通过推广节约用血技巧,有 效减少了血液浪费,提高了血液资 源的利用效率。
06
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要求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规定了临床输血的适应症、禁忌症、输血前评估、输血操作及输 血后管理等环节的具体要求。
《血站管理办法》
明确了血站的设置条件、职责、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内容 ,确保血液采集、储存和供应的安全有效。
《血液安全质量管理规范》
对血液采集、检测、储存、运输和使用等各环节的安全质量管理提 出了具体要求。
输血作用
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 氧能力,提高组织供氧;补充各 种凝血因子,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等。
临床合理用血培训
临床合理用血的标准
血液需求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血液 检查和评估,确定其血
液需求和输血指征。
血液来源合规
确保血液来源于合规的 采供血机构,保证血液
质量和安全。
输血指征明确
严格按照医学指南和标 准,确定患者的输血指 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
输血过程规范
确保输血过程中的操作 规范,防止不良反应和
感染等风险。
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 培训效果和质量。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临床合理用血的案例分 析
案例一:某医院临床合理用血的实践与效果
总结词:成功实践
详细描述:某医院通过制定严格的用血标准和程序,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有效 和经济。通过合理用血措施的实施,医院减少了不必要的输血,降低了医疗费用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临床合理用血概述
临床用血的定义
01
临床用血是指医疗单位在医疗过 程中,使用全血、血液制品或血 液成分来治疗病人的需要。
02
临床用血可以用于输血、血液置 换、血液透析等多种治疗手段。
临床用血的需求和来源
临床用血的需求量巨大,尤其在手术 、创伤、产科等医疗领域。
临床用血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 是通过献血获得,二是通过血液回收 利用。
REPORT
临床合理用血培训
CATALOG
DATE
ANALYSIS
临床合理用血培训
• 输注速度:输注速度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成人输注速度为每分钟5-10ml左右。对于有心肺功能 不全的患者或大量输血时,应特别注意控制输注速度以避免循环负荷过重。
• 注意事项:输注前需进行ABO血型相容性试验以确保输血安全;输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过敏 反应、发热反应等应及时处理;输注后应评估输血效果并记录相关信息。对于冷沉淀的输注,还需特别注意保 持制品的温度在适宜范围内以避免凝血因子失活。
增强了合理用血意识
培训过程中,医务人员深刻认识到合理用血的重 要性,明确了自身在保障患者用血安全中的责任。
3
促进了经验交流与分享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医务人员之间进行了 充分的经验交流与分享,有助于提高整体的临床 用血水平。
未来改进方向
完善培训体系
加强实践环节
根据培训反馈和临床需求,进一步完善临 床合理用血培训体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和实效性。
填写输血反应报告
详细记录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过 程及结果,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 表,上报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
05 围手术期合理用血策略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贫血状况
通过血常规检查了解患者血红蛋白水 平,判断贫血程度。
评估患者凝血功能
进行凝血功能检查,了解患者凝血因 子、血小板等指标,预测术中出血风 险。
部分医生对输血指征掌握不严,存在 过度输血、滥用血液制品等不合理用 血现象。
血液资源紧张
血液采集、储存、运输等环节存在诸 多挑战,导致血液资源时常处于紧张 状态。
合理用血重要性பைடு நூலகம்
01
02
03
保障患者安全
合理用血可以减少输血不 良反应和输血传播疾病的 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 注意事项:输注前需进行ABO血型相容性试验以确保输血安全;输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过敏 反应、发热反应等应及时处理;输注后应评估输血效果并记录相关信息。对于冷沉淀的输注,还需特别注意保 持制品的温度在适宜范围内以避免凝血因子失活。
增强了合理用血意识
培训过程中,医务人员深刻认识到合理用血的重 要性,明确了自身在保障患者用血安全中的责任。
3
促进了经验交流与分享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医务人员之间进行了 充分的经验交流与分享,有助于提高整体的临床 用血水平。
未来改进方向
完善培训体系
加强实践环节
根据培训反馈和临床需求,进一步完善临 床合理用血培训体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和实效性。
填写输血反应报告
详细记录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过 程及结果,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 表,上报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
05 围手术期合理用血策略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贫血状况
通过血常规检查了解患者血红蛋白水 平,判断贫血程度。
评估患者凝血功能
进行凝血功能检查,了解患者凝血因 子、血小板等指标,预测术中出血风 险。
部分医生对输血指征掌握不严,存在 过度输血、滥用血液制品等不合理用 血现象。
血液资源紧张
血液采集、储存、运输等环节存在诸 多挑战,导致血液资源时常处于紧张 状态。
合理用血重要性பைடு நூலகம்
01
02
03
保障患者安全
合理用血可以减少输血不 良反应和输血传播疾病的 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安全合理输血49幻灯片
C. 红细胞悬液(添加剂红细胞); D. 洗涤红细胞; E.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2020/8/4
陈×,女,28岁,
• 足月顺产,产后出血,中度贫血
• 日期 Hb
备注
• 14/12 138g/L
产前
• 15/12 111g/L→71g/L 500ml+200ml+200ml※☆
• 18/12 ?
输RBC 2U●
安全合理输血49幻灯片
临床输血的困惑
• 潜在并发症的风险使输血成为最昂贵的常规治疗。 • 血源短缺日渐成为全球性问题。 • 随机、对照的临床输血研究比较困难,不能对病人
分组采取输血与不输血,多采取限制性与非限制性 输血进行观察。 • 循证医学衡量输血时发现,至今仍未能说清楚输血 作用多大?怎样的输血才是合理的?什么情况下输 血病人受益最大?
• 19/12 ?
输RBC 2U◆
• ※产中→产后12小时,此后无出血,生命体征正常
• ☆产妇和家属拒绝输血
• ●反复动员成功;◆产妇出院
2020/8/4
医生献血救人导致医院受罚
2005年08月24日 10:26:06 来源:北京晨报
上级单位认为医院私自采血罚款6万元
昆明东川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的一名医生在为病人实施手术后,眼见病人大出血不止, 本着救死扶伤的精神,该医生献血救人,没想到此举竟招致医院受罚。云南省卫生厅法 监处经过调查认定:东川区人民医院私自采血的行为系违法行为,决定给予医院6万元 的经济处罚。
添加剂红细胞(红细胞悬液)
• 从全血中移除血浆后的浓缩红细胞, 加入红细胞添加液(保存),可长期保 存红细胞,又可使输注流畅。
• 这是应用最多的一种红细胞成分
2020/8/4
2020/8/4
陈×,女,28岁,
• 足月顺产,产后出血,中度贫血
• 日期 Hb
备注
• 14/12 138g/L
产前
• 15/12 111g/L→71g/L 500ml+200ml+200ml※☆
• 18/12 ?
输RBC 2U●
安全合理输血49幻灯片
临床输血的困惑
• 潜在并发症的风险使输血成为最昂贵的常规治疗。 • 血源短缺日渐成为全球性问题。 • 随机、对照的临床输血研究比较困难,不能对病人
分组采取输血与不输血,多采取限制性与非限制性 输血进行观察。 • 循证医学衡量输血时发现,至今仍未能说清楚输血 作用多大?怎样的输血才是合理的?什么情况下输 血病人受益最大?
• 19/12 ?
输RBC 2U◆
• ※产中→产后12小时,此后无出血,生命体征正常
• ☆产妇和家属拒绝输血
• ●反复动员成功;◆产妇出院
2020/8/4
医生献血救人导致医院受罚
2005年08月24日 10:26:06 来源:北京晨报
上级单位认为医院私自采血罚款6万元
昆明东川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的一名医生在为病人实施手术后,眼见病人大出血不止, 本着救死扶伤的精神,该医生献血救人,没想到此举竟招致医院受罚。云南省卫生厅法 监处经过调查认定:东川区人民医院私自采血的行为系违法行为,决定给予医院6万元 的经济处罚。
添加剂红细胞(红细胞悬液)
• 从全血中移除血浆后的浓缩红细胞, 加入红细胞添加液(保存),可长期保 存红细胞,又可使输注流畅。
• 这是应用最多的一种红细胞成分
2020/8/4
合理用血、成分输血PPT课件
详细描述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负责止 血和凝血。对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 碍的患者,血小板输注是一种有效的 治疗方法,可预防和控制血。
血浆输注
总结词
血浆输注主要用于补充血容量和凝血因子,以及治疗某些血液疾病。
详细描述
血浆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和蛋白质,对于补充血容量、纠正凝血障碍以及治疗某 些血液疾病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病情需要,可以选择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 浆或去纤维蛋白血浆等不同类型。
06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血液保存技术的改进
保存温度
研究更低温度下的血液保存技术,以延长血液的 有效期并保持其功能。
保存液优化
改进保存液成分,提高血液细胞的活力和功能, 降低输血反应的风险。
监测技术
开发新型监测技术,实时监测血液质量,确保血 液安全有效。
新型血液制品的研发
通用型血液制品
01
研发能够适用于不同血型的通用型血液制品,减少血型匹配的
02
成分输血利用了血液中各组分的 不同理化特性,实现了血液资源 的合理、有效利用,提高了治疗 效果,减少了输血的不良反应。
成分输血的历史与发展
成分输血起源于20世纪初,最 初是将全血分离成红细胞和血浆, 分别用于治疗贫血和补充血容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血液成分的分 离和加工技术不断改进,血液制 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如血小板、
红细胞制品
包括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 冰冻红细胞等,主要用于治疗 贫血和急性失血。
血小板制品
包括浓缩血小板、单采血小板 等,主要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 和凝血障碍。
其他制品
如冷沉淀等,主要用于治疗凝 血因子缺乏和免疫缺陷。
02 合理用血的重要性
节约血液资源
血液是一种宝贵的医疗资源,合理用血可以避免血液浪费,提高血液利用效率。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负责止 血和凝血。对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 碍的患者,血小板输注是一种有效的 治疗方法,可预防和控制血。
血浆输注
总结词
血浆输注主要用于补充血容量和凝血因子,以及治疗某些血液疾病。
详细描述
血浆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和蛋白质,对于补充血容量、纠正凝血障碍以及治疗某 些血液疾病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病情需要,可以选择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 浆或去纤维蛋白血浆等不同类型。
06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血液保存技术的改进
保存温度
研究更低温度下的血液保存技术,以延长血液的 有效期并保持其功能。
保存液优化
改进保存液成分,提高血液细胞的活力和功能, 降低输血反应的风险。
监测技术
开发新型监测技术,实时监测血液质量,确保血 液安全有效。
新型血液制品的研发
通用型血液制品
01
研发能够适用于不同血型的通用型血液制品,减少血型匹配的
02
成分输血利用了血液中各组分的 不同理化特性,实现了血液资源 的合理、有效利用,提高了治疗 效果,减少了输血的不良反应。
成分输血的历史与发展
成分输血起源于20世纪初,最 初是将全血分离成红细胞和血浆, 分别用于治疗贫血和补充血容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血液成分的分 离和加工技术不断改进,血液制 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如血小板、
红细胞制品
包括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 冰冻红细胞等,主要用于治疗 贫血和急性失血。
血小板制品
包括浓缩血小板、单采血小板 等,主要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 和凝血障碍。
其他制品
如冷沉淀等,主要用于治疗凝 血因子缺乏和免疫缺陷。
02 合理用血的重要性
节约血液资源
血液是一种宝贵的医疗资源,合理用血可以避免血液浪费,提高血液利用效率。
临床合理用血培训
血浆 (ml) 746800
2012年
10779
1576800
年均增幅(%)
10%
8.6%
血小板 (u) 73
489
23%
冷沉淀 (u) 164
973
22%
二、 临床用血分级管理
新版《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已经出台 据此“办法”制定我院实施细则( 分临床、护理,输血科3部分) 目的:持续改进
室主任签名或输血科医师会诊同意,报医务科批准。 2.紧急用血必须履行补办报批手续。 【B】符合“C”,并 职能部门和科室能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检查落实情况,定期提出总结
分析和案例分析报告,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A】符合“B”,并 职能部门和科室落实整改措施,持续改进用血审核管理有成效。
分级管理具体内容
8、输血申请单合格率100% 所有项目必填;急诊无结果填“标
本已送检,结果待报”
9、输血文书归档率100%
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后评价表、 安全输血护理单、输血报告单
10、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率100%
11、输血前检查项目完整率100%
9项:血型、血常规 、凝血功能、 肝功、乙肝、HCV、 HIV 、梅毒、 抗体筛查
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 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 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 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 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四)疗效评估
9项:血型、血常规 、凝血功能、肝功、乙肝、HCV、 HIV 、梅毒、抗体筛查 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1、冰冻单采血小板:-80℃保存,融化后立即输注,用于及时止血,对提升血小板意义不大,不宜长期使用。 临床用血上升幅度高于采血量上升幅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发达国家人均年用血量达9 毫升,即使欠发达国家人均年用血水平也达到6 毫升。
合理用血培训
6
合理安全用血的原因
• 目前临床还存在不合理用血现象; • 临床输血风险还没有被广大临床医生所认识
合理用血培训
7
常见不合理现象:
• 输血指征偏宽:HB大于100g/L; • 搭配输血:常见的是红细胞加血浆输注; • 补充血容量:血色素正常,输全血; • 补充营养:血容量,血色素正常仍输血; • 提高免疫力:慢性病人输血; • 促进伤口愈合:手术后病人输血。
合理用血培训
8
临床输血风险:
• 输血不良反应 急性免疫性输血反应;急性非免疫性输血反应
;迟发性免疫性输血反应;迟发性非免疫性输血 反应 • 输血传播性疾病 • 人为差错
合理用血培训
9
输血的危险度:
• HIV:1/2000000 HCV:1/2000000 HBsAg:1/640000
• 细菌污染致败血症:1/100000 • 输血反应 急性溶血反应:1/6000—25000
后止血 • 血浆,冷沉淀——补充凝血因子
合理用血培训
3
合理用血概念
所谓合理用血就是严格按照输血指征给患者进 行输血治疗。
具体来讲,就是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而又不能 用其他办法替代的输血治疗。需要输血时必须用血, 不需要输血时坚决不输血。
世界卫生组织对合理用血的定义:
合理用血是输注安全的血液制品,用于不能用 其他方法替代的危重患者的治疗。
合理用血培训
2016.7.5
合理用血培训
1
主要内容
• 1、合理用血,安全用血概念 • 2、合理安全用血的原因 • 3、合理安全用血的措施 • 4、小结
合理用血培训
2
输血的目的
• 拯救身命,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 • 全血——补充失血量 • 红细胞——提供氧的补充 • 血小板——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血小板减少及术
11
常见人为差错
• 输血指征未掌握,不该输血时输血; • 检查核对不认真,输错血; • 血型鉴定不准确,配血错误; • 输血操作错误,发生细菌污染; • 输血记录不全,无法追查和反馈。
合理用血培训
12
不合理用血的主要原因
• 临床医务人员对临床输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输血知识教育不深入 • 临床输血技术没有更新 • 输血理论没有提高 • 盲目用血,人情用血,经济用血,营养用血等情
急性肺损伤:1/5000 过敏反应:1/150000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1/200 变态反应: 1/100—300 输血过程的人为差错:1/100—1000
合理用血培训
10
影响血液安全的新发现的传染病
• 变异性克雅氏病; • 西尼罗病毒; • 登革热; • 肝炎病毒变异株; • 巴贝西虫病等。
合理用血培训
质量方针,质量手册,质量文件, 质量追踪,持续改进
合理用血培训
15
谢谢!
合理用血培训
16
合理用血培训
4
安全用血概念
• 安全输血是指使用合法血站提供的合格血液 为需要治疗的病人进行治疗。
• 安全血液是当输注给患者血液时,不会给患 者带来任何有害的影响,而只有好处的血液。
合理用血培训
5
我国临床用血量逐年增加:
• 我国年用血量已பைடு நூலகம்破3000吨,但人均年用血量 不到3毫升;仍有上升的空间。
况仍存在 • 对输血风险认识不足
合理用血培训
13
合理安全用血的措施
• 依法行医,依法用血 • 合理应用成分血 • 加强临床输血继续教育 • 加强临床输血质量管理。
合理用血培训
14
小结
• 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输血相关法律法规 • 合理应用成分血是安全输血的重要措施 • 加强临床输血继续教育 • 完善临床输血质量管理:
合理用血培训
6
合理安全用血的原因
• 目前临床还存在不合理用血现象; • 临床输血风险还没有被广大临床医生所认识
合理用血培训
7
常见不合理现象:
• 输血指征偏宽:HB大于100g/L; • 搭配输血:常见的是红细胞加血浆输注; • 补充血容量:血色素正常,输全血; • 补充营养:血容量,血色素正常仍输血; • 提高免疫力:慢性病人输血; • 促进伤口愈合:手术后病人输血。
合理用血培训
8
临床输血风险:
• 输血不良反应 急性免疫性输血反应;急性非免疫性输血反应
;迟发性免疫性输血反应;迟发性非免疫性输血 反应 • 输血传播性疾病 • 人为差错
合理用血培训
9
输血的危险度:
• HIV:1/2000000 HCV:1/2000000 HBsAg:1/640000
• 细菌污染致败血症:1/100000 • 输血反应 急性溶血反应:1/6000—25000
后止血 • 血浆,冷沉淀——补充凝血因子
合理用血培训
3
合理用血概念
所谓合理用血就是严格按照输血指征给患者进 行输血治疗。
具体来讲,就是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而又不能 用其他办法替代的输血治疗。需要输血时必须用血, 不需要输血时坚决不输血。
世界卫生组织对合理用血的定义:
合理用血是输注安全的血液制品,用于不能用 其他方法替代的危重患者的治疗。
合理用血培训
2016.7.5
合理用血培训
1
主要内容
• 1、合理用血,安全用血概念 • 2、合理安全用血的原因 • 3、合理安全用血的措施 • 4、小结
合理用血培训
2
输血的目的
• 拯救身命,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 • 全血——补充失血量 • 红细胞——提供氧的补充 • 血小板——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血小板减少及术
11
常见人为差错
• 输血指征未掌握,不该输血时输血; • 检查核对不认真,输错血; • 血型鉴定不准确,配血错误; • 输血操作错误,发生细菌污染; • 输血记录不全,无法追查和反馈。
合理用血培训
12
不合理用血的主要原因
• 临床医务人员对临床输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输血知识教育不深入 • 临床输血技术没有更新 • 输血理论没有提高 • 盲目用血,人情用血,经济用血,营养用血等情
急性肺损伤:1/5000 过敏反应:1/150000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1/200 变态反应: 1/100—300 输血过程的人为差错:1/100—1000
合理用血培训
10
影响血液安全的新发现的传染病
• 变异性克雅氏病; • 西尼罗病毒; • 登革热; • 肝炎病毒变异株; • 巴贝西虫病等。
合理用血培训
质量方针,质量手册,质量文件, 质量追踪,持续改进
合理用血培训
15
谢谢!
合理用血培训
16
合理用血培训
4
安全用血概念
• 安全输血是指使用合法血站提供的合格血液 为需要治疗的病人进行治疗。
• 安全血液是当输注给患者血液时,不会给患 者带来任何有害的影响,而只有好处的血液。
合理用血培训
5
我国临床用血量逐年增加:
• 我国年用血量已பைடு நூலகம்破3000吨,但人均年用血量 不到3毫升;仍有上升的空间。
况仍存在 • 对输血风险认识不足
合理用血培训
13
合理安全用血的措施
• 依法行医,依法用血 • 合理应用成分血 • 加强临床输血继续教育 • 加强临床输血质量管理。
合理用血培训
14
小结
• 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输血相关法律法规 • 合理应用成分血是安全输血的重要措施 • 加强临床输血继续教育 • 完善临床输血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