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有理数复习课教案
七级数学教案有理数
![七级数学教案有理数](https://img.taocdn.com/s3/m/78fc332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6f.png)
七级数学教案有理数第一章:有理数的概念与分类1.1 学习目标了解有理数的定义与特点掌握有理数的分类及相互关系1.2 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定义与特点有理数的分类:整数(正整数、负整数、零)、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3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的数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正负数和零。
2. 讲解有理数的定义与特点,通过实例加深理解。
3. 讲解有理数的分类,引导学生通过图形表示理解不同类型的有理数。
4. 练习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规则。
1.4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有理数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2.1 学习目标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2 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加、零的加减法有理数的乘法:正数乘以正数、负数乘以正数、正数乘以负数、负数乘以负数有理数的除法:整数除以整数、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2.3 教学步骤1. 复习有理数的分类,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概念。
2. 讲解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规则,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讲解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
4. 讲解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规则,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5. 练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规则。
2.4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第三章:有理数的应用3.1 学习目标能够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有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3.2 教学内容有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购物、计算距离、温度转换等有理数的估算:整数与分数的估算方法3.3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理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讲解有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加深理解。
3. 讲解有理数的估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
3.4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有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初一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案最新3篇
![初一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案最新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30603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2.png)
初一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案最新3篇篇一:数学《有理数》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中的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是把“有理数乘法”和“有理数除法”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
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有理数的乘法”从具体情境入手,把乘法看做连加,通过类比,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通过这个探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
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现实地位。
(二)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在小学的学习里已经接触过正数和0的乘除法,对于两个正数相乘、正数与0相乘、两个正数相除、0与正数相除的情况学生已经掌握。
同时由于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学生对负数参与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还有一定的困难。
另外,经过前一阶段的教学,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合作交流也做得相对较好。
(三)教学目标分析: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探索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2、能力目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猜想、归纳、验证、运算的能力,同时在探索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4、教学重点: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5、教学难点: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探索与运用。
确定教学目标的理由依据是:新课标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应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同时也基于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章有理数总结教案
![第一章有理数总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ee448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3.png)
第一章有理数总结教案第一章:有理数总结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能力:掌握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正数、负数、整数、分数等。
掌握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及乘方。
理解并能够运用有理数的性质,如相反数、绝对值等。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有理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数学建模。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有理数的概念:通过实例引入正数、负数、整数、分数等概念,让学生明确有理数的范围和分类。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通过例题讲解和课堂练习,让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和运算律。
同时,引入乘方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其运算规则。
有理数的性质:讲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性质。
数学建模:选取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有理数的知识建立数学模型,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有理数的概念和四则运算。
这些是有理数学习的基础,对于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难点:有理数的性质理解和运用,特别是绝对值的概念。
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有理数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有理数练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了解学生对有理数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反馈与指导:根据学生的练习、作业和测试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具和多媒体资源黑板:用于展示例题和重要的概念、公式。
投影仪:用于展示PPT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过程。
教学软件:使用数学教育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如GeoGebra等,可以动态展示数学概念和运算过程。
教学卡片:用于制作各种数学概念的卡片,便于学生进行复习和记忆。
教学模型:如数轴等,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数学概念和性质。
六、学生活动设计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章节复习教案+同步课堂练习+课后作业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章节复习教案+同步课堂练习+课后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8d643aba0029bd64783e2ccb.png)
有理数复习教案(七上)一、知识能力聚焦1.有理数例1:回顾我们小学阶段学过的所有数的种类: 整数、自然数、小数、分数、偶数、奇数、质数、合数、无限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自然数回顾:1、定义:0,1,2,3,......叫做自然数2、分类: 0; 1; 质数(也叫素数,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自然数);合数(除1和它本身外,还能被其他非零的自然数整除的数)3、作用:计数:一般地,用数数的方法得到的数据具有“计数”的含义。
例如:51枚金牌,是自然数最初的作用;测量:一般地,借助工具得到的数据具有“测量”的含义,测量的本质是比较。
例如:小明身高是168厘米;排序:为了表示某一种顺序的数据具有“排序”的含义,如年份、月份、名次等。
例如:2016年;标号:像门牌号、学号、座位号、车牌号、邮政编码、汽车路线等具有“标号”的含义。
例如:全班第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数轴和相反数 数轴: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
相反数: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有⎩⎨⎧=+=--=0,b a b a b a例2:相反数性质的运用。
(1)-2的相反数是,a 的相反数是,a-b 的相反数是。
(2)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3a+3b+2=;若c ,d 互为倒数,=222d c 。
(3)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计算:=++cd b a 122;=++dc c bc ac 22。
例3:0的相反数是0。
若b 12+-与a 互为相反数,那么a+b=。
3.绝对值绝对值: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0除外)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绝对值相等。
任何数的绝对值都为非负数:0≥a⎩⎨⎧<-≥=)0()0(a a a a a ⎧⎧⎪⎪⎨⎪⎪⎪⎨⎩⎪⎧⎪⎨⎪⎩⎩正整数整数零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例4:去绝对值符号(1)=<a a 那么若,0,=-a ;=->b a b a 那么若,, =-a b ;=+<<b a b a 那么若,0,0, =--b a ;=-<>b a b a 那么若,0,0, =-a b , =ab ;(2)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如下图所示,则的大小关系是 ,化简: b a b a -++= ,b a b a --+= 。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8dadf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b.png)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一、基本概念 1.有理数生活中的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飞机上升500米与下降500米; 2.向东走5米与向西走6米; 3.存入1000元和支出900元。
请你将右图连线:我们可以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同时把另一种与它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分别称它们为 正数和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练一练〗“一个数,如果不是负数,就是正数。
”这句话对吗,为什么?在小学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加一个“—”号表示负数! 在小学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加一个“+”号表示正数!(通常正号可以省略) 例1 如果温度上升8℃记作 +8,下降3℃记作 -3,那么下列各数分别表示什么?(1)+5 (2)―6.8 (3) 0正数 有理数 0负数1(口答)读出下列各数,它们各是哪一类数?7 ,-7.46 , 0 , +50/7, ―2/3,-2, -7, -8, +1.3, -0.82.填空:(1) 规定赢利为正,某公司去年亏损了 2.5万元,记做____万元,今年盈 利了3.2万元, 记做_____万元;(2)规定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为正.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于海平面918米,记做海拔____ 米;吐鲁番盆地最低点低于海平面155米,记做海拔____米.例2 下列给出的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整数? 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有理数?―8.4, 22, +17/6, 0.33, 0, ―3/5盈利 存入 增加 运进 上升 涨 输 进球 南失球 赢 支出 跌 亏损 减少 运出 下降 东【选一选】把”存入银行+50元”改成使用负数的说法是( )(A)取出+50元 (B)取出-50元 (C)存入+50元 (D)存入-50元你能解释”前进-50米”的意思吗?〖课内练习〗 1 填空:(1) 汽车在一条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上行驶,规定向北行驶的路程为正. 汽车向北行驶75千米,记做____km,(或__km ),汽车向南行驶100km ,记做__km.(2)如果向银行存入50元记为50元,那么-30.50元表示________;(3)规定增加的百分比为正,增加25%记做__,-12 %表示__________.引进了负数之后,数的范围扩大了整数有理数分数小结①表示大小:②在实际中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上升5米记为:5, -8则表示下降8米。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复习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复习课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41b37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a.png)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湘教版第一章《有理数》复习课课题第一章《有理数》复习课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主要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总复习,本章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有理数的分类;2.三个概念(数轴、相反数、绝对值);3.有理数大小的比较;4.有理数的运算。
本节教材内容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的基础上,给学生理清整章知识脉络,通过对学生所熟悉的相反意义的量的讨论,引入负数,并利用数轴的几何直观介绍相反数、绝对值,渗透数形结合的方法。
通过具体实例的归纳,将正数和负数之间的运算归结到正数之间的运算,进而定义有理数的运算,得出运算法则,从而完成数的扩充。
有理数的运算是运算的基础,中学数学几乎处处都离不开,是初等数学最基础的内容,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教学目标正确掌握有理数的分类,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三个重要概念。
能正确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能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
通过方法总结、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在熟练运用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树立信心。
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处于小升初的阶段,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要有一个过程,在教学中需要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引导学生总结知识脉络和方法、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精讲多练。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对有理数的分类,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三个概念的理解及有理数的运算。
2.难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熟练掌握。
教学策略设计运用总结知识结构图的方法启发式教学,引导为主,学生为本微课切入,突破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有理数的分类引导学生一起复习有理数的分类。
根据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
根据有理数的正负,有理数可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通过一个例题考察对有理数分类的掌握。
例1.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00,-0.82,3.14,-2,,-2018,0,正数:___ 整数:____________ 负数:___ 负分数:___ 引导学生总结本章知识脉络,唤醒学生记忆,注意调动学生自主归纳,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有理数的相关概念数轴。
第一章有理数全章教案
![第一章有理数全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7f23e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e.png)
第一章有理数全章教案有理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正数、负数的实际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掌握数轴的画法,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3、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4、会利用数轴和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5、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计算。
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6、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体会类比、转化、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给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重点难点有理数的运算是重点;准确理解负数、绝对值的意义和运算符号的确定是难点。
课时分配1.1正数和负数2课时1.2有理数5课时1.3有理数的加减法3课时1.4有理数的乘除法5课时1.5有理数的乘方4课时本章小结2课时人教版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全章教案1.1.1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教学目标〕1、了解负数产生是生活、生产的需要;2、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3、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
〔重点难点〕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重点;正确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负数的引入我们知道,数产生于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投影1~3:图1.1-1]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了数1,2,3 ;为了表示“没有”、“空位”引进了数0,测量和分配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
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的问题。
[投影4](1)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2)有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U1),黄队胜蓝队(1U0),蓝队胜红队(1U0),三个队的净胜球分别是2,-2,0,如何确定排名顺序?(3)2022年我国产量比上年增长1.8%,油菜籽产量比上年增长-2.7%,这里的增长-2.7%代表什么意思?上面三个问题中,哪些数的形式与以前学习的数有区别?数-3、-2、-2.7%与以前学习的数有区别。
第1章《有理数》复习教案
![第1章《有理数》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44d959a98271fe910ef985.png)
答: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并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a的相反数是-a。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和为零。
课后反馈
教学过程
6.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它们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试举例说明。
(5)在数轴上绝对值等于4的整数有_____;
(6)当a____0时,-a>a。
解:(1)<;由负数的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而得。(提问:为什么?)
(2)4;即求|9+(-13)|。
(3)22;即求|9|+|(-13)|。
注意:不要把两者混பைடு நூலகம்。
(4)-2,-1,0,1,2;由数轴上(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点而得到。
2.判断正误:
(1)零是最小的正整数;()错
(2)零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对
(3)-a一定小于0;()错
(4)|a|=|b|,那么a=b。()错
3.填空:
(1)如果a>b>0,那么-a____-b
(2)9与-13的和的绝对值是_____;
(3)9与-13的绝对值的和是_____;
(4)在数轴上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有_____;
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我们已经学过了有理数全章内容。概括起来说,这一章我们学的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其运算。这节课我们将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
复习提问:
1.为什么要引入负数?温度为-4℃是什么意思?
答: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温度为-4℃表示温度是零下4摄氏度。
2.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集包括哪些数?
有理数 复习课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有理数 复习课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bf984148d7c1c709a14507.png)
1. 知识梳理:
括到括号内的各项都要变号。
⑴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⑻乘方:求 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给果叫做幂。
1. 同号两数相加,和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 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
2. 例题选讲:
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例 1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就错误的改正过来。
⑹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则先算括号内,再算括号外。
⑺运算律:
①加法的交换律;
②加法的结合律;
③乘法的交换律;
④乘法的结合律;
⑤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注:除法没有分配律。
2. 例题选讲:
例 1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就错误的改正过来。
⑴0 除以任何数都得零;
(
)
⑵若 a、b 为有理数,且 ac,b≠0,则 a+b≠0;(
四、教学目标:
⑺去括号与添括号:
1. 使学生系统掌握有理数这一章的有关运算法则;
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号时,将括号连同它前边的“+”号去掉,括号内各项都不
2. 使学生提高有理数的计算能力。
变;括号前是“-”号时,将括号连同它前边的“-”去掉,括号内各项都要变号。
五、教学设计:
添括号法则:在“+”号后边添括号,括到括号内的各项都不变;在“-”号后边添括号,
4
2
15
⑶ 22 (2)2 (6 1 ) 4 | (4) (2) |; 2 13
⑷ (3 1 ) (3 1
7
1 )
7
2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大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1b7d5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9.png)
5.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规则,能够求解简单的乘方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2.通过实际例题的分析与解答,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为了巩固学生对有理数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知识巩固:
-完成课本第1-2页的练习题,涉及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及简单的加减运算。
-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有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运算能力提升:
-完成课本第3-4页的练习题,涵盖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及括号的运用。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概念、运算规则、相反数和绝对值等知识点。
2.归纳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有理数运算的注意事项。
3.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4.激发兴趣: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有理数的奥秘,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发现有理数的运算规律。
-利用数轴、符号等工具,形象地展示有理数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互动问答、实际例题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步引导他们从整数运算向有理数运算过渡,降低学习难度。
-对运算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第一章有理数,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法复习教案
![第一章有理数,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法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f0cd07866fb84ae45c8d90.png)
砖_________块。
18、为鼓励节约用电,某地对居民用户用电收费标准作如下规定:每户每
月用电如果不超过100度,那么每度电价按a元收费;如果超过100度,那么
超过部分每度电价按b元收费。某户居民在一个月内用电160度,他这个月
应缴纳电费是
元(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三、解答题(共46分)
待学 生完 成, 教师 批改 后, 选择 性的 进行 订正
梳理
2、 什么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次数?什么叫做多项式的项、次数?
知识
3、 什么叫做同类项?怎样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依据是什么?
点,
4、 怎样去括号?去括号的依据是什么?符号变化有什么规律?
教师
补充
一、选择题(共30分)
并列
1、用代数式表示a与-5的差的2倍是( )
举相
A、a-(-5)×2
B、a+(-5)×2
C、2(a-5) D、2(a+5)
应知
2、下面的式子,正确的是( )
识点
A、3a2+5a2=8a4 B、5a2b-6ab2=-ab2 C、6xy-9yx=-3xy D、2x+3y=5xy 的 例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有理数全章复习课(2)+(面向平行班)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有理数全章复习课(2)+(面向平行班)](https://img.taocdn.com/s3/m/b594d87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1.png)
“有理数”的复习课(2)的教学设计:【课题】“有理数”的复习课(2)【设计与执教者】:【教学时间】:【学情分析】:本设计面向平行班学生,在学生学习有理数全章书后,对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已有初步的了解,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但如何才能做到准确进行运算,并能正确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等方面还需加强,因此,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提高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熟练程度和准确率。
【学情目标】:系统复习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混合运算;会运用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简便运算,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熟练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准确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教学突破点】:通过实例帮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会运用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简便运算,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设计分层练习,让各层次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训练。
【教法、学法设计】:分层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练习与测评: 一、基础题(1))6514()537()6155()5213(-+--+-- (2) )21()43()32(6)3(42+÷-+-⨯--⨯- (3)11136(2)4912⎛⎫-⨯--÷-⎪⎝⎭(4)2)6(1)]43(361)2411[(-÷-+++ 二、中等题:1、某摩托车厂本周计划每日生产250辆摩托车,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日上班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日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情况如下表(增加的辆数为正数)①本周六生产了多少辆?②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了多少辆? ③本周平均每天实际生产多少辆? 解:①周六生产了241辆②34辆周五生产了259辆,周日生产了225辆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了34辆 ③247辆 2473250725894375250=-=--++-+-+2、将-15、-12、-9、-6、-3、0、3、6、9,填入下列 小方格里,使大方格的横、竖、斜对角的三个数字之和都相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课》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815f90bceb19e8b8f6ba6b.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课》教案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有理数的有关概念、运算.2.内容解析本章,我们学习了一类新的数——负数,使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再引进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为学习有理数的运算作好铺垫.有理数的运算,是初等数学的基本运算,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是学好后续内容的重要前提,是本章学习的重点.对于有理数的运算,我们总是把与负数相关的运算归结为正数之间的运算,其中,数形结合、化归是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本章需要重点关注的.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理数的运算及数形结合、化归的思想方法.二、教材解析数轴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产物.引进数轴后,可以用数轴上的点直观地表示有理数,从而也为学生提供了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直观工具,同时也为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作了准备.引入相反数的概念,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相反意义的量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为学习绝对值、有理数运算作准备.绝对值的概念借助距离的概念加以定义.在数轴上,一个点由方向和距离(长度)确定;相应地,一个实数由符号与绝对值确定.这里,“方向”与“符号”对应,“距离”与“绝对值”对应,又一次体现了数与形的结合、转化.所以,学习绝对值的概念可以促进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在“数与代数”中,运算是核心内容.“引进一种新的数,就要研究相应的运算;定义一种运算,就要研究相应的运算律”是代数的核心思想.在数系、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即对任何数都成立的通性)中获得的知识,可以方便地迁移到“以字母表示数”后的学习内容中去.因此,本章的重点是有理数的运算和运算律.在领悟有理数概念、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内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使他们既学会发现,又学会归纳、概括,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培养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习惯.三、教学目标和目标解析1.教学目标(1)梳理有理数的有关概念,理解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2)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体会数系扩充之后运算的一致性;(3)通过利用数轴的直观性解决问题,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学生能够解决与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关的问题;达成目标(2)的标志:学生能合理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准确进行有理数的运算;达成目标(3)的标志:学生能够利用数轴解决有关的问题.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章的难点是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有理数运算,与以前学过的运算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多了一个符号问题,而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还应注意运算顺序的问题.当这两个问题同时出现时,有些学生往往顾此失彼,造成计算结果失误.“绝对值”是“距离”这一几何量的代数表示.距离是基本而重要的几何概念,相应的,绝对值是基本而重要的代数概念.从绝对值的定义出发,可以得到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具体操作方法,即看这个数是正数、负数还是0等三类情况分别得出结果,有些学生对绝对值的理解可能只停留在能按此方法,求出一个数的绝对值,但不能把绝对值与数轴、相反数等概念联系起来.基于以上学情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每一步的运算中符号的确定以及对绝对值概念的深入理解.五、教学过程设计1.梳理知识,建立联系问题1本章学习了哪些知识?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来回顾本章知识要点,指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对正数、负数、有理数等概念的理解;(2)学生对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的理解.【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章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建立有理数的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体会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与有理数运算的联系.2.加强运算,熟练掌握例1 计算:(1)0.125+⎪⎭⎫ ⎝⎛413++⎪⎭⎫ ⎝⎛813--⎪⎭⎫ ⎝⎛3211--0.25; (2)⎪⎭⎫ ⎝⎛185+65-43+127-×(-36); (3)(-2)÷⎪⎭⎫ ⎝⎛121-÷⎪⎭⎫ ⎝⎛121-; (4)(-24)÷2322⎪⎭⎫ ⎝⎛+215×⎪⎭⎫ ⎝⎛61--(-0.5)2. 问题2 有理数运算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把学生练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用实物投影仪呈现出来,学生找出问题后,进行更正,展示正确的解法.师生共同归纳有理数运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第(1)题把减法转化为加法时,要注意减号和减数的性质符号要同时改变.对多个有理数相加减的题目,要观察数的特征,能利用运算律时,要利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第(2)题运用运算律时要注意符号问题.第(3)题运用除法法则进行运算时,首先应确定商的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除,还要注意,对同一级运算要按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第(4)题中-24≠(-2)4,要注意两者的底数及符号的差别;计算2322⎪⎭⎫⎝⎛时,先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求乘方;要根据有利于计算的原则,将小数化为分数;要注意运算顺序.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在计算前认真审题,选择简便途径,确定运算顺序;计算中按步骤审慎进行;最后要检验.本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能否根据算理进行每一步的运算;(2)学生是否有良好的解题习惯.【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呈现错例、找出错误、归纳在有理数运算中应注意的问题,达到熟练掌握有理数运算的目的.3.应用拓展,提高能力例2 观察下列五组数:1,-1,-1;2,-4,-6;3,-9,-15;4,-16,-28;5,-25,-45;…(1)每组数中的第2个数与第1个数有什么关系?(2)每组数中的第3个数与第1个数有什么关系?(3)计算第50组数的和.答案:(1)每组数中的第2个数分别是-12,-22,-32,-42,-52,….每组数中的第2个数是第1个数的平方的相反数;(2)每组数中的第3个数分别是-1×1,-2×3,-3×5,-4×7,-5×9,….即-1×(2×1-1),-2×(2×2-1),-3×(2×3-1),-4×(2×4-1),-5×(2×5-1),….每组数中的第3个数是第1个数乘第1个数的2倍与1的差所得积的相反数;(3)第50组数的3个数分别是50,-502,-50×(2×50-1),它们的和为50+(-502)+[-50×(2×50-1)]=50―2 500―4 950=-7 400.问题3 怎样解决有关数的规律探索性问题(结合例题)?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教师点拨.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否对每组中的数从符号、绝对值两方面考虑,能否把数的绝对值与组数的序号联系起来.例3 (教科书第52页第14题)结合具体的数的运算,归纳有关特例,然后比较下列数的大小:(1)小于1的正数a,a的平方,a的立方;(2)大于-1的负数b,b的平方,b的立方.答案:(1)a>a2>a3;(2)b2>b3>b.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教师应关注学生举出的具体的数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是否能多举出几个具体的例子.例4 若a>0,b<0,且a+b<0,把a、-a、b、-b、0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答案:-b>a>0>-a>b.教师启发学生利用数轴解决问题.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位置是否正确.问题4 从例3、例4的解题方法中,你受到哪些启发?【设计意图】例2是有关数的规律探索性问题.联系数的乘方、乘法,从符号与绝对值两方面考虑排列规律.使学生体会找规律的方法.例3是让学生通过具体计算,归纳得出结论,体会由特殊到一般这一认识事物规律的方法.解决例4的关键是从已知条件及有理数加法法则分析得出|b|>|a|,然后把表示a、-a、b、-b的点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让学生学会利用数轴解决问题,体会数形结合的方法.4.归纳小结,反思提高问题5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有哪些新的收获?本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是否能利用数轴建立起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的联系;(2)学生是否能体会到由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等方法的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加深对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作业:教科书第51页第1,2,3,4,5,6,10题.六、目标检测设计1.计算:(1)-3.2+733-6.8+745; (2)14+56÷(-7);(3)⎪⎭⎫ ⎝⎛151-109×30; (4)⎥⎥⎦⎤⎢⎢⎣⎡⎪⎭⎫ ⎝⎛⎪⎭⎫ ⎝⎛⎪⎭⎫ ⎝⎛÷⨯22233-+3-21-34-23-)(×(-1)3. 2.已知数轴上表示负有理数m 的点是点M ,那么在数轴上与点M 相距|m |个单位的点中,与原点距离较远的点对应的数是( ).A .-2mB .2mC .-mD .m【设计意图】检测是否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是否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以及是否会利用数轴解决问题.。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复习课》教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复习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24a8b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b.png)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复习课》教案教学内容:复习P1-28教学重点: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和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教学难点:绝对值、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1.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1.1-1.4。
2.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意义。
(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表示有理数的大小。
(3)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4)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发展观察、猜想、验证等能力,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学生自学前的指导怎样才能达到这些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手指投影屏幕)自学。
自学指导看书1-28,填空:1、和统称整数;和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
有理数也可以分为和。
2、规定了的直线叫做数轴。
3、任何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4、数轴上原点表示的数是;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都是;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都是。
5、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到的距离相等,我们说着两个点关于对称。
6、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一个负数的相反数是。
7、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0的绝对值等于;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
8、正数 0;负数 0;正数一切负数;两个负数,大的反而小。
9、在以向右为正方向的数轴上的两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
10、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1、如果两个数的和等于0,那么着两个数。
12、加法的运算律:。
13、减去一个数等于。
14、0减任何一个数等于。
15、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运算。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确保人人紧张看书。
四、检验学生自学情况。
学生看完书后把书合上,举手回答。
五、引导更正,指导运用1.学生训练。
(1)布置任务:看完了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举手)好!下面请XX做《基础训练》第16页练习第11(15)题,其余的同学在座位上练习……(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把数学练习中的典型错误写在黑板上(同一题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90387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2.png)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总复习教案第一章《有理数》总复习一、内容分析小结与复习分作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了正数与负数、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以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方法与运算律,从而给出全章内容的大致轮廓,第二部分针对这一章新出现的内容、方法等提出了5个问题;通过这5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主动进行新的知识的建构。
二、课时安排:小节与复习的要求是要把这一章内容系统化,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学习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有理数的概念与有理数的运算两部分。
因此,本章总复习的二课时这样安排(测验课除外):第一课时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第二课时复习有理数的运算。
三、教学方法的确定:设计典型例题,检测学生知识,科学地进行小结与归纳。
四、教学安排:第一课时:本节课将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
其内容包括正负数、有理数、数轴、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相反数与绝对值等。
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借助数轴,把这些概念串在一起形成一个用以描述有理数特征的系统。
另外,在运用有理数概念的同时,还应注意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
一、教学目标;1.理解五个重要概念:有理数、数轴、倒数、绝对值、倒数。
2.使学生提高区分概念的能力,正确运用概念解决问题。
3、能正确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二、教学重点:有理数五个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有理数、数轴、倒数、绝对值、倒数。
三、教学难点: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正数和负数:(给出四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必要性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为-4℃是什么意思?(2)如果向正北规定为正,那么走-70米是什么意思?(3)21世纪的第一年,日本的服务出口额比上一年增长了-7.3%,这里的“服务出口额比上一年增长了-7.3%”是什么意思?(4)请同学们谈一谈,为什么要引入负数?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例子吗?2.有理数的分类:(通过两个问题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理解有理数的含义。
第一章 有理数复习课教案
![第一章 有理数复习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354501aaea998fcd220e09.png)
第1章 有理数复习教案一. 学习目标1.能正确掌握数的分类,理解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五个重要概念。
2.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和简单的混合运算;3.养成“言必有据、做必有理、答必正确”的良好思维习惯。
增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想。
二. 知识重点:绝对值的概念和有理数的运算(包括法则、运算律、运算顺序、混合运算)是本章的重点。
三. 知识难点:绝对值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及有理数的运算是本章的难点。
四.考点:绝对值的有关概念和计算,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混合运算是考试的重点对象。
五. 教学过程一. 知识梳理:(一)、有理数的基础知识1、三个重要的定义:(1)正数:像1、2.5、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表示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的分类:(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正整数整数有理数0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0 3、数轴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叫做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在数轴上的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所以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4、相反数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其中一个数就叫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互为相反的两上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两则,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5、绝对值(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该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用字母a 表示如下:⎪⎩⎪⎨⎧<-=>=)0()0(0)0(a a a a a a(3)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023年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2023年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ed49e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9.png)
2023年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2023年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是学生在初入初中阶段遇到的第一章数学课程,对学生来说具有基础性和引导性的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概念、分类、运算及其性质,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有理数,并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和性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但对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和性质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实例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理数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和性质,理解有理数在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2.有理数的性质3.有理数的运算方法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探究有理数的知识。
2.运用实例教学,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注重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海拔等,引出有理数的概念。
让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和性质。
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内容,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基本知识。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运算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基础题,然后进行提高题和拓展题的练习。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指导和解答,确保学生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学案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92602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0.png)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学案篇一:第一章有理数复习学案(共三课时)第一章有理数的回顾教学目标:1:识记有理数的基本概念;2:能运用相关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3:掌握并会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规则和运算律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算法。
教学过程:1.它们被称为倒数。
一个与另一个相反。
a的反数是(a是任意有理数);0的对立面是若a、b互为相反数,则.若a+b=0,则2.数字轴上代表数字a点和原点的数字a的绝对值称为数字a。
记住做| a |。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得:|a-b|表示数轴上a点到b点的。
正数的绝对值就是它;如果a>0,则a=a;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若a<0,则a=-a;一0的绝对值是.若a=0,则a=0;1)数字轴比较:在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正数都大于,负数都小于;正数一切负数;2)两个负数,也就是说,如果a<0,B<0,a聚焦于B,那么a<B3)做差法:∵a-b>0,∴;4)商法:∵ A/b>1,b>0,∵八:科学记数法大于一0的数字以的形式记录,其中A为(1?A<10)。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科学计数法,N是一个正整数。
注意:指数n与原数整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同步测试:(1)使用科学符号表示以下数字:230000=134000000000=(2)以下用科学符号表示的数字是什么?364.315×10=1.02×10=九:大致数字接近准确数而不等于准确数的数。
同步测试:如果以下问题中的数据准确,则为()a.今天的气温是28cb.月球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38万千米c、小明身高约148厘米。
有800名七年级学生十:有效数字从一个数字来看,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字的有效数字。
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用精确度表示。
例如,如果近似数字为20400,则它有一个最接近的有效数字2例2。
在相应的集合中填写以下数字:1,-0.20,31,325,-789,0,-23.13,0.618,-2021.π5?};?};?};?}.整数集:{负集:{分数集:{有理集:{例3、按规律填数:(1)2,7,12,17,(),(),??(2)1,2,4,8,16,(),(),??例4。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章有理数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章有理数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03cbfb5964bcf84b8d57b1b.png)
课题:第一章有理数复习一、教学目标1.知道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结构图.2.通过基本训练,巩固第一章所学的基本内容.3.通过典型例题和综合运用,加深理解第一章所学的基本内容,发展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知识结构图和基本训练.2.难点:典型例题和综合运用.三、教学过程(一)归纳总结,完善认知(上面的知识结构图,要结合下面的讲解逐步板书出来)师:前面我们花了很多节课,学习了第一章有理数.有理数这一章是很重要的,学不好这一章,学习后面的内容就会发生困难.下面我们把有理数这一章中最重要的内容作一番整理.(板书课题:第一章有理数复习)师:在这一章的开始,我们首先引入了负数.(板书:引入负数)引入负数后,小学里学过的数的范围就扩大到了有理数范围.(板书:有理数)具体地说,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这就是有理数的分类.(板书:有理数的分类)师:学习了有理数的分类后,我们又学习了相反数、(板书:相反数)绝对值、(板书:绝对值)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板书:大小比较)师: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相反数、绝对值、比较大小,一个角度是从数轴上看,另一角度是从数本身看.(板书:数轴与数)师:从数轴上看,相反数表示在数轴上是怎样的两点?生:……师:从数轴上看,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点在原点两边并与原点距离相等. 师:从数本身看,互为相反数又是怎么样的两个数?生:……师:从数本身看,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就是相反数.师:同样,从数轴上看,一个数的绝对值在数轴上指的是什么呢?生:……师:从数轴上看,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就是这个数的绝对值.师:从数本身看,一个数的绝对值又等于什么?生:……师:从数本身看,有这么三句话: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师:怎么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考虑,从数轴上看,两个有理数哪个?从数本身看,两个有理数又怎么比较?生:……师:从数轴上看,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从数本身看,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有两条法则,第一条是说: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第二条是说: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师:(指板书)学习了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大小比较以后,我们学习了本章中最重要的内容:有理数的运算.(板书:有理数运算)有理数运算是以前面学习过的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大小比较为基础的.师:有理数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板书: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要将“除法”写在“乘法”上面)师:有理数加法法则有三条,是哪三条?有理数加法法则,师板书:(三条法则))(生齐读P18师:有理数减法是转化为加法进行计算的,(板书:转化,并加箭头)减法怎么转化为加法?生: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师:有理数乘法法则有两条,是哪两条?有理数乘法法则,师板书:(两条法则))(生齐读P29师:有理数除法是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的,(板书:转化,并加上箭头)除法怎么转化为乘法?生: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师:除法还有另一个直接相除的法则,和乘法法则类似,也有两条,是哪两条?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另一种说法,师板书:(两条法则))(生齐读P34师:乘方是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所以乘方也是转化为乘法来计算的.(板书:转化,并加上箭头)师:有理数运算虽然有五种,但基本运算还是加法和乘法,其它运算都可以转化为加法或乘法.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板书:交换律、结合律)乘法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板书: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减法和除法虽然没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但把它们转化为加法、乘法后,就可以使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了.师:(指板书)这就是第一章有理数基本知识结构图,除了结构图中所标出的外,我们还学习了科学记数法、近似数等于知识.(二)基本训练,掌握双基1.填空:(以下空你最好直接用铅笔填,实在想不起来,你可以在课本中找)(1)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和负数可表示两种的量.(2)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 .(3)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记作;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0的绝对值是 .(4)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的数小于 的数,根据这个规定,可知:正数大于0,0大于 ,正数大于 ;两个负数, 反而小.(5)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 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用 减去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6)加法交换律:a +b = ;加法结合律:(a +b )+c = .(7)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 ,即a -b = .(8)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 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 .(9)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 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 数时,积是负数;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积等于 .(10)乘法交换律:ab = ;乘法结合律:(ab )c = ;分配律:a (b +c )= .(11)有理数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 ,即a ÷b = (b ≠0);有理数除法法则2:两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值相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 .(12)负数的奇次方是 ,负数的偶次方是 .(13)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 ,再乘除,最后 ;同级运算,从 到 进行;如有括号,先做 内的运算.(14)把一个数表示成a ×10n 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 的数,n 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2.填空:(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表示加10分,那么扣10分记作 ;(2)在某次的乒乓球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质量0.02克记作+0.02克,那么-0.03克表示 ;(3)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4)电视里有时能听到“负增长”这个词,增长-5%的意思是 .3.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0,1.5,-6,2,-314.根据数轴上所画的点,比较这五个有理数的大小:> > > > .4.填空:(1)某数与它的相反数相等,这个数是 ;-5-4-3-2-14321(2)-(-4)=;(3)绝对值等于6的数是;(4)绝对值最小的数是;(5)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是;(6)填“>”或“<”:7.1 -9.5 0 -19.2 0.1 0.02-27 -17 3.1 -13 -25-12(7)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和是,互为倒数的两数的积是,互为相反数(除0外)的两数的商是;(8)太阳半径约696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696000=;(9)1.895精确到0.1是 _ ,精确到百分位是;(10)计算:(-2)3= _ ,(-2)4= _ ,-23= _ ,-24= _ .5.直接写出计算结果:(1)-150+250=(2)-15+(-23)=(3)-5-65=(4)-26-(-15)=(5)-6×(-16)=(6)-13×27=(7)8÷(-16)=(8)-25÷(-23)=(三)典型例题,加深理解(师擦掉知识结构图的板书)例1 如图,(1)A、B两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哪个大?(2)A、B两点所表示的数哪个大?(3)画出A点所表示数的相反数.例2 10袋青稞分别是91千克、91千克、91.5千克、89千克、91.2千克、91.3千克、88.7千克、88.8千克、91.8千克、91.1千克,求10袋青稞一共多少千克.(按教材P19两种解法解)例3 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按教材P36解法解)(四)综合运用,发展能力6.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数:(1)最小的正整数是;(2)最大的负整数是;(3)大于-3且小于2的所有整数是;(4)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负整数是;(5)在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的距离为2的数是;(6)任意写出三个-1与0之间的数: .7.思考题:两数相加,和一定大于加数吗?举例说明;你能探究两数和与这两数的大小关系吗?。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学设计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9c6c70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5d.png)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掌握数的分类,理解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五个重要概念。
2.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和简单的混合运算;3.养成“言必有据、做必有理、答必正确”的良好思维习惯。
增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想。
二、知识重点:绝对值的概念和有理数的运算(包括法则、运算律、运算顺序、混合运算)是本章的重点。
三、知识难点:绝对值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及有理数的运算是本章的难点。
四、考点:绝对值的有关概念和计算,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混合运算是考试的重点对象。
五、学习策略:先通过知识要点的小结与典型例题练习,然后进行检测,找出漏洞,再进行针对性练习,从而达到内容系统化和应用的灵活性。
六、知识框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基础知识(一)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与正负数1、向东30米记作+30米,那么-50米记作().2、在-0.1,2,-9,-25,+1,0,12中,正数有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再向西走了17m,此时,小明在梧桐树的什么方向,距离梧桐树多远?4、一批螺帽产品的内径要求可以有±0.02 mm的误差,现抽查5个样品,超过规定的毫米值记为正数,不足值记为负数,检查结果如表.则合乎要求的产品数量为( ).A .1个B .2个C .3个D .5个5、有理数“0”的作用:(二)有理数的概念与分类__________________统称有理数。
有理数有两种分类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理数 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理数 1. 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15、-15、-5、215、 138-、0.1、0、-5.32、-80、123、-2.333.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正整数集{ …}; 负分数集{ …}2. 最大的负整数是 ;最小的正整数是 ;最大的非正数是 ;最大的非负数是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整数B .分数不包括整数C .正分数,负分数,负整数统称有理数D .正整数和正分数统称正有理数(三)数轴1、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_________叫做数轴2、数轴的画法及常见错误分析①画一条水平的______________;②在这条直线上适当位置取一实心点作为______________: ③确定向右的方向为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表示;④选取适当的长度作单位长度,用细短线画出,并对应标注各数,同时要注意同一数轴的 要一致. ⑤数轴画法的常见错误举例:不统一没有3、有理数与数轴的关系一切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表示出来.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对应的数总比左边的点所对应的数,正数都大于,负数都小于,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注意:数轴上的点不都是有理数,如 .4、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龙区“三研两达”
活
页
教
案
**: ***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数学
华龙区第二中学
备课人: 梁青娥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预设:
自学指导:
请带着以下问题复习课本第2—24页习题
1.3前的内容(时间10分钟左右):
1、正负数、有理数的意义,有理数的分类
方法有几种?画数轴要注意什么?
2、相反数的意义,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
数?
3、什么叫绝对值?如何表示一个数的绝对
值?
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会有这种关系?
5、一个数的绝对值与它本身有什么关系?为
什么会有这种关系?
6、你有几种方法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哪种
方法更方便?
7、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分别是什么?
8、加法的运算律分别是什么?
典型例题
例题1:将下列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中:
设计依据与意图
通过实例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非预设生成
正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例题2:选择(1).已知x是绝对值最小的有
理数,y是最大的负整数,则代数式
x3+3x3y+3xy2+y3的值是( ) A.0 B.1
C.-3
D.-1
(2).已知三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点的
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几个判断:
①;②; ③; ④
中,错误的个数是()个
A.1
B.2
C.3
D.4 (3).如果知道a与b互为相反数,且x与y
互为倒数,那么代数式|a + b|-2xy的值为()
A.0
B.-2
C.-1
D.
无法确定
例题3 计算
1、
2、
3
(4)-1+(-)×(-2)
课堂练习
1.计算所得的结果是()
A、0
B、32
C、
D、16
2. 有理数中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一定是()
A、1
B、0
C、-1
D、±1
3. 若,则=()
A、– 1
B、1
C、0
D、3
4. 有理数a,b如图所示位置,则正确的是()
A、a+b>0
B、ab>0
C、b-a<0
D、|a|>|b|
5. (– 5)+(– 6)=___;(– 5)–(– 6)=___;(–5)×(– 6)=___;(– 5)÷6=___。
6.计算:
1、____;=____;
____;____ _。
2. _________;
3. 计算(1)
(2)
学生共同总结,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再一次突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
么收获?
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的有关概念。
有理数的两种不同分类方法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
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你还有哪些困惑?
作业设计:
一、填空
1、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有________。
2、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有___________。
3、绝对值不大于3的负整数有__________。
4、若(x-1) +|y+4|=0,则3x+5y=______
5、若|a-3|+ |3a-4b|=0,则-2a+8b=____
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