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胸术后多模式复合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两种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的观察
两种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的观察摘要】目的术后镇痛广泛应用与临床,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术后镇痛可减轻和缓解手术病人的病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人对病痛恐惧,对病人的恢复大有好处。
临床观察,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和静脉自控泵(PCIA)的镇痛效果、持续时间、副作用等的对比。
结果,PCEA镇痛效果好,必须行硬膜外穿刺,使用较局限。
PCIA镇痛以经脉为镇痛途径,便于各种术后病人的镇痛。
结论病人自控镇痛泵,有病人根据疼痛需要自己给药,减轻病人的紧张心理和手术切口疼痛,降低病人机体的应激性反应,缩短了疼痛的等候时间,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获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且易为病人接受。
【关键词】自控镇痛PCEA、PCIA效果对比麻醉能使病人在完全无痛的状况下接受手术的治疗,但术后麻醉作用消失,由于手术的创伤可能使病人处于极度的痛苦和恐惧,严重影响了术后病人的休息和病情的恢复。
传统的镇痛方法给病人口服、肌注或静脉注射镇痛药物难以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为了更好的减轻术后疼痛的痛苦,我院自2010年应用自控镇痛泵(PCEA、PCIA),以小流量低浓度持续恒定输注镇痛药物,使血药浓度保持在最小的范围内,从而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0年-2012年应用自控镇痛泵(PCEA、PCIA),镇痛病人520例,其中女性280例,男性260例,年龄18岁-58岁,体重40kg-80kg,ASA1-2级(其中开胸手术58例;上下腹手术180例;盆腔手术85例;上下肢手术197例)采用PCEA镇痛260例,PCIAZ镇痛260例。
对520例术后镇痛的病人ASA1-2级年龄18-58岁,体重40-80kg,分2组,第1组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一次性自控镇痛泵与硬膜外导管连接,以低浓度的罗哌卡因为主要镇痛成分。
第2组静脉自控镇痛泵与静脉链接,一小流量的舒芬太尼为主要镇痛成分。
2.方法PCEA组处方:罗哌卡因0.125%+氟哌利多5mg+0.9%生理盐水100ml;PICA组处方:舒芬太尼3微克/k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100ml;PCEA泵经导管注入3-5ml负荷量,然后开通自控镇痛泵,该泵以恒定速度以每小时2ml持续将药泵入病人的硬膜外腔。
开胸术后多模式复合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2012年11月第9卷第31期·麻醉与镇痛·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经历开胸手术的患者,70%在术后会感到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并不比疾病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小[1]。
由于切口创伤、肌肉损伤及胸腔闭式引流管压迫肋间神经,刺激胸膜等,其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长,直接影响患者的咳嗽、咯痰以及呼吸运动,从而可引起术后感染、肺不张及心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的发生。
有效的术后镇痛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其术后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能够有力促进机体早日康复,接受进一步巩固治疗。
胸科镇痛的方式很多,大体分为全身给药和区域阻滞两类。
无论何种镇痛方法,在具有一定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
因此,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或不同的镇痛措施,通过多种机制产生镇痛作用的“多模式镇痛”概念,已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认可[1]。
本研究旨在观察和评价综合运用术中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关胸前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以及术后患者芬太尼-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 )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并与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合并芬太尼-地佐辛PCIA ,以及单纯芬太尼-地佐辛PCIA 进行比较,以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作出评价。
开胸术后多模式复合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徐震王卓强▲王恒林王显望吕宝胜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麻醉科,北京100091[摘要]目的比较开胸术后多模式复合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 )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将9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肋间神经阻滞+芬太尼-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的多模式镇痛组(MA 组)、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合并芬太尼-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组(RP 组)及芬太尼-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组(P 组),记录并比较术后48h 内视觉模拟疼痛(VAS )评分、Ramsay 评分、不良反应及镇痛泵药量消耗情况。
PCEA和PCIA用于TURP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对比观察
PCEA和PCIA用于TURP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对比观察目的:比较PCEA和PCIA用于TURP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40例TURP术后镇痛患者随机分为PCEA和PCIA两组。
观察指标:患者膀胱痉挛主观症状评分,48 h内膀胱痉挛发作次数,膀胱痉挛持续时间,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
结果: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 AS)、48 h内膀胱痉挛发作次数、不良反应发生例数PCEA组低于PCIA 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痉挛持续时间、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PCEA 组低于PCI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CEA用于TURP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PCI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 and patient controlled patient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 in patients undergone TURP. Methods: 40 cases undergone TURP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o observe the symptoms score,the number of bladder spasm in forty-eight hours,the time of bladder perfusion clearance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PCIA group,the V AS, continuous time,ratio of bladder spasm and the complications decreased markedly in PCEA group (P<0.05).The time of continuous infusion of bladder in group PCEA was shortened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PCIA, PCEA is the more effective and safe analgesia method for post-prostatectomy pain.[Key words] Epidural; Intravenous;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經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是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一项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避免了术后切口的疼痛,但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的影响分析
综上所 述 , 尽管在 全麻 的基 础上加用 硬膜外 阻滞麻 醉延长 了麻 醉的 时 间 , 加 了麻 醉 的难度 , 对 于老年人 开 胸手 术应 增 但
用价值更 高 。在 避免局麻 意外 产生 的基础上 , 这种 方法可 以有
效 降低 患者 苏 醒时 间 , 强术 中及 术后 的镇痛 效果 , 增 增加 患者 满意度 , 得临床推 广应 用。 值 【 参考文献】
1 术 后评 价标 准 . 3
老 年患 者进行 开胸手 术 , 伤及危 险性 较大 , 创 手术 死亡率
相对较 高 , 因此 选择合 适 的麻 醉方 法对 于患 者平稳 进行 手术 ,
降低 术后 不 良反应 的发生 率 尤为重 要 …。 目前 临床上 的开胸 手术 主要应 用单 纯全麻 的麻 醉方 、 术后疼痛 大等 问题 。笔者所 在医院分析 比较
外, 硬膜外 阻 滞麻 醉阻 断 了局 部 的神经 传导 , 阿片 类镇 痛药 与 的镇痛作 用相 互协 同, 能够 达到 更好 的镇 痛效果 [ 6 1 。研究 也表
明应用硬膜外 阻滞麻醉复合全 麻并没有增 加恶心 、 呕吐 、 嗜睡 、 头晕 、 肤 瘙 痒 等术 后 不 良反应 的发 生 , 皮 因此 患 者 的满 意 度
后 恢 复意识 的 时间较短 , 疼痛 较轻 , 良反 应 没有增 加 。硬 膜 不 外 阻滞麻 醉复合全麻是 在硬 膜外阻滞 麻醉 的基础上 进行全麻 , 通 过建立 胸部 的麻醉平 面减 少 了吸人 麻醉剂 的剂量 , 也减 少 了
全 麻 前 肌 松 、 静 药 物 的 剂 量 , 此 缩 短 了 患 者 苏 醒 时 间 。 另 镇 因
3 讨论
老年 患者 占开胸 患者 的 比例 逐 渐 升高 , 开胸 手 术 的创 而
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有效率PDCA成果报告书
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有效率PDCA成果报告书一、活动主题:提高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有效率二、主题说明手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损伤后的一种急性反应,包括躯体痛和内脏痛,如果不能在初始状态下被充分控制, 则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有效的术后镇痛,不但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还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衡量指标:分子:术后采用镇痛泵行镇痛治疗的手术患者中术后48h内疼痛评分小于4分的患者数分母:术后采用镇痛泵行镇痛治疗的手术患者总例数计算公式:分子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有效率= ————×100%分母四、选题理由:1.本科2018年4-10月术后镇痛有效率统计结果为58.7%,未达100%,有提高的必要性;2.《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中指出:有效的手术后镇痛,不但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还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shows that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pain negatively affects quality of life, function,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the risk of post-surgical complications,and the risk of persistent postsurgical pain.五、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9):911-917.2.Chou R,Gordon DB,de Leon-Casasola OA,et al.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J].J Pain,2016,17(2):131-157.六、目标设定目标值设定:将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有效率提高至100%。
多模式镇痛在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临床研究进展(全文)
多模式镇痛在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临床研究进展(全文)术后镇痛不充分可导致患者术后应激、早期活动困难、睡眠不足等,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严重的术后疼痛还是慢性疼痛发展过程中的特异性因素之一,可见积极、有效的术后镇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传统镇痛主要以阿片类镇痛药物为主,但易出现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肠梗阻以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和恢复期延长。
多模式镇痛(multimodal analgesia,MMA)是将多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和方法联合应用,使其发挥最佳镇痛效应,是减少单种药物或方法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最有效镇痛策略。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通过多学科合作,应用循证医学论证的一系列处理策略,达到减少手术应激、疼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目的,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近年来,ERAS途径和方案正在成为提高术后恢复的基本标准,MMA是ERAS推荐的镇痛方式。
MMA不仅对减少患者痛苦和不满情绪起到重要的作用,还能够避免术后长时间使用阿片类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促进ERAS。
现就MMA 在术后疼痛控制及快速康复中的临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1.术后疼痛与MMA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
临床上根据疼痛产生的原因,将其分为由于组织损伤导致的炎性疼痛和神经损伤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由于疼痛的产生机制不同,在各种临床疾病中表现各异,增加了疼痛治疗的难度。
术后疼痛发生快、程度剧烈,使机体产生严重应激反应,同时伴随一系列心理及生理症状,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可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满意度,并且极有可能导致术后慢性疼痛的形成,有效的术后镇痛可对患者的术后康复产生促进作用。
围术期疼痛主要有切口痛、炎性痛和内脏痛等,单一镇痛药物和方法难以达到满意镇痛效果。
若根据疼痛种类及来源进行镇痛治疗,术后镇痛往往需要两种及以上的药物和方法,才能达到理想镇痛的效果,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静脉和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术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衍后 患者 自控 镇痛 (CA) P 技衍 的虑用 日趣普 遍 ,
谁 能减轻 患者虑 激反虑 , 善 手衍 匝血逗 。本文 凝 比 改
量 2 , 定晴 同 2 mi 。全部 患者 均 在手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束 阴 ml锁 0 n 兽 P A泵 , 痛持绩 7 h C 镇 2。
较 衍后 患者静 脉 自控 镇痛 ( C A) P I 舆衍 后 患者 硬膜 外
自控镇 痛 ( C A) P E 的酶床效 果舆 安全 性 。
1 资料舆 方法
12 觐察 项 目 ① 探 用祝 冕 模 凝 分 ( . VAS 以 ) 估镇 痛效果 ; ②镇 静程 度分 4级 定 : 常 ; 镇静 正 轻度 ( 唤 即醒 ) 中度镇 静 ( 强 刺激 才 能 唤醒 )重 度镇 轻 ; 较 ; 静( 强刺激 也鞋 唤醒 )③不 良反臆 : ; 尿潴 留( 以排尿 困 鞋、 尊尿焉 犟) 恶心 呕 吐 , 吸抑 制 , 蠕勤 抑制 ( , 呼 赐 指 首 次肛 门排氟 暗 同) 以及 患者封 P A效果 的满 意度 。 C 13 统 分 析 .
组 揉用 0 1 布 比卡因 +0 0 mg/ 喝 啡 +5 . .3 ml mg氟
全 部 敷 掾 以 ±S 示 , 表 探用 z 分 。
析和卡 方梭黢 遘行 统 单 廑理 , . 5焉 颞著性 P d0 0
哌利 多混 合硬膜 外输 注 , 景 速度 4 / ,C 罩次 背 ml h P A
o e v o d t n v l ct n o t r l c n r li o u — n n r e c n ii e o i a d p s u a o to n v l n o y t e s Ac a An e t e ilS a d 1 9 ,4 3 2 3 9 e r. t a s h so c n 9 6 0: 4  ̄ 4 .
舒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剂量探讨
舒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剂量探讨张艳阁【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
方法60例均实施舒芬太尼复合8 mg 昂丹司琼镇痛,按照舒芬太尼的用量分为3组,各15例。
S1组的剂量为1.5μg/ kg,S2组为2μg/ kg,S3组为2.5μg/ kg。
手术结束后接止痛泵进行 PCIA,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8 h、24 h、48 h 血压,脉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 评分及不良反应。
结果 S1组不同时间点的 VAS 评分明显高于 S2、S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S1组不同时间点 Ramsay 镇静评分明显低于S2组、S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
3组 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S3组术后出现2例嗜睡,与 S1组、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舒芬太尼2μg/ kg 复合昂丹司琼8 mg 用于 LC 后 PCIA,镇痛作用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年(卷),期】2016(022)005【总页数】2页(P57-58)【关键词】舒芬太尼;LC;静脉自控镇痛【作者】张艳阁【作者单位】河南濮阳市中医院麻醉科濮阳 4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2+4为探讨舒芬太尼在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的最佳剂量,2015-01—2016-01,我们对6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行PC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PCIA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ASAⅠ~Ⅱ级。
男37例,女23例;年龄20~50岁,平均34.8岁。
体质量40~70 kg,平均62.5 kg。
按照舒芬太尼的用量分为S1组、S2组、S3组,每组15例。
曲马多与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比较
曲马多与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比较胡柳;迟晓慧;张咸伟;杨少兵【摘要】目的:探讨曲马多对比地佐辛配伍舒芬太尼用于胸外科开胸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开胸手术患者292例,随机分为2组,各146例:SQ组,舒芬太尼100μg +曲马多600 mg+0.9%氯化钠溶液至150 mL;SD组,舒芬太尼100μg+地佐辛25 mg+0.9%氯化钠溶液至150 mL。
分别于术后0,4,24,48 h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统计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并观察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腹胀、尿潴留、皮肤瘙痒、眩晕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静息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Q组在术后4和24 h运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SD组,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也明显少于SD组。
两组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曲马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开胸患者术后镇痛较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运动痛,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16(035)0z1【总页数】3页(P33-35)【关键词】曲马多;地佐辛;舒芬太尼;镇痛,静脉,自控;手术,开胸【作者】胡柳;迟晓慧;张咸伟;杨少兵【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武汉 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2;R655开胸手术创伤大,患者术后伤口疼痛较严重。
术后疼痛可诱发机体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引起心血管不良事件,同时限制了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及咳嗽。
术后早期运动和咳嗽训练对于术后肺复张、肺功能恢复、减轻术后肺部感染等有重要作用,这也是目前术后加速康复的一个重要内容[1]。
术后镇痛用药需要关注三大问题
文/ 王树平(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药物治疗仍是治疗各种术后疼痛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根据术后疼痛的性质和程度,选择不同的药物和给药方法是关键。
鉴于不同医院的药物储备情况及患者病情不同,本文仅阐述术后镇痛需要关注的三大问题。
具体的给药方案,请临床医生根据本院情况,参照相关专家共识或治疗指南执行。
系统合成前列腺素产生解热镇痛作用。
单独应用对轻至中度疼痛有效,与阿片非芬、萘普生、塞地使用镇痛药物。
于神志清醒的、非胃肠手术和术后胃肠功能良好患者的术后2019.03 No.9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0.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0%;全胸片提示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和双下肺炎症。
初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伴肺部感染,予患者静滴青霉素钠、氨茶碱及止咳、化痰等对症处理。
虽能缓解患者畏冷、发热的症状,但2天后再因剧烈咳嗽,约1.史;患“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0年余喘、止咳、化痰等治疗,病情能缓解。
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病史,否认各种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精神疲乏,慢性病面容,呼吸急促,形体消瘦,表情焦虑。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
桶状胸,右侧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右肺呼吸音减弱,双下肺可闻及中等音。
心音低钝,心界无扩大,心率108次/分,律尚齐,各瓣膜听诊区未血常规白细胞12.6×109/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呼吸抑制;而且老年人可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更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而改变药效,难于准确预测药物反应,临床必须有精确的个体化镇痛方芬太尼、舒芬太尼、羟考酮和氢可酮几乎不产生活性代谢产物,可安全用于中等以下肝功能损害的老年患者;曲马多和激动拮抗药(如布托啡诺、地佐辛等)虽然呼吸抑制作用轻微,但应注意过度镇静可能导致呼吸道不通畅;吗啡疗效确切,其代谢产物虽有活性,但作用易于预测,短时间使用不产生镇痛耐受,仍可安全应用于老年患者;非甾体消炎药对老年人有安全隐患,如容易导致心肌缺血、高血压难于控制、肾功能损害和出血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慎重权衡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并酌情减低剂量。
不同术后镇痛方法在开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1 资料与方 法
1 一 般 资 料 . 1
随机选择 A A I 级 开胸施行食道 或贲 门手术 的患者 6 S ~Ⅱ 0 例, 年龄 4 5—6 7岁 , 体重 5 4~7 k , 7 g 排除术前 肺功能 、 肝功能 和 肾功能显著异常及有严 重心脑血 管合并症 的患者 ,随机分成硬 膜 外 自控镇 痛组 ( C A) P E 和静 脉 自控镇痛 组 ( CA)每组 各 3 PI , 0 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 、 性别 、 体重、 手术时间上 均无显著性差异。
【 图分 类 号】 R 5 中 65 【 献 标 识码 】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7 — 7 1 2 1 )2 1 1 0 6 3 9 0 (0 10 — 2 — 2
开胸 术 后 的疼 痛 是 所 有 术 后 疼 痛 中较 为剧 烈 的 一 种 ,不 仅
13 检 测 指 标 .
术后 持 续 监 测 B 、 R、p E G P H S O、 C 。随 访 患 者 , 用视 觉 模 拟 采
评分 法 (i a aa g esa , A , vs l n ou cl V S0~1 u l e 0分表示无痛至最严重 的疼痛 ) ,评估 术毕时与 术后 6 、2 、4 口 h 1h 2 h和 4 h时的镇 痛效 8 果。满意 : 患者精神状态 良好 , 咳嗽时无疼痛或有轻微疼痛 , 但可 忍受 , 能主动定时行深呼吸、 咳嗽排痰等动作 ; 基本满意 : 患者精 神状态一般 , 自觉疲倦 , 咳嗽或深 呼吸时疼痛 , 以忍受 , 难 但静息
8~1m , 麻 醉 平 面 后 再 行 全 麻 诱 导 , 入 3 F或 3 F左 侧 双 0L有 插 9 7
开胸术后不同的镇痛方法对肺功能的影响
【 键词 】肺 功 能 ;开胸 术 ;镇 痛 关
中图分 类号 :R 3 32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7- 14 (0 0 9 09 - 2 6 1 89 2 1 )1- 24 0
罗哌卡 因是一 种新型长效酰胺 类局麻药 ,具有 心血管毒性 低和感
组 : (= 0 n 2 )罗哌卡因芬太尼 硬膜外镇痛组 ( 罗畈卡 因组 )01 %罗 . 5
哌卡 因 ( 复合2 g L 太尼 )。 / 芬 m 1 . 2麻醉方法
术 中持续心电 、血压 、经皮血氧饱和度 (p : SO )、呼气末二氧化 碳浓度 ,中心静脉压 ( V )监 测。术 中按手术需要单肺通气 ,吸人氧 CP 浓度10 0%,术 毕脱o后S O正常范围 ,拔除双腔气管插管 。把罗哌卡 2 p 因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在T 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头端置管3m,给试验剂量 4 c
呼 气峰流速 )呼 吸频 率 、 气分析 , 、 血 肺部 并发 症的 发生情 况。 结果 ① 术后 12 静 息和 咳嗽 疼 痛评 分 罗哌 卡 因组显著 低 于吗啡 组 ( 0 1 。 、d P< . ) 0
罗哌 卡 因组静 息和 咳嗽 疼 痛评 分 V S均 < 3 。② 术后 1 d罗哌 卡 因组肺 功 能 (V 、F V 、P F A 0 、2 F C E E )降低 至 术前 值的 5% 左右 ,吗啡 组 0 降低 至术 前 值的 4 % 左右 ,术后 1 d罗哌卡 因组肺 功 能高 于吗啡 组 ,差异 有 显著性 ( 0 、2 尸< 0 5 。③ 术后 1 d罗哌卡 因组和吗 啡 组氧 .) O 、2 分压 (a 2 PO )明显 下 降 ,但 罗哌 卡 因组 P O 显著 高于吗 啡 组 ( < 00 ) a P .1。术 后 l d两组 二 氧化碳 分压 (a O ) 无显著 差 异 ,且均 在 、2 PC 2
女性患者开胸术后用地佐辛复合盐酸丙帕他莫镇痛的临床观察
2 结果
等 级资 料 比较 , 采用秩和检验 , P
8月 随 机 选 择所 在 科 室 6 0例 开 胸术 后 应 用 地佐 辛
<0 . 0 5为差 异有统计 学 意义 。 2 . 1 镇 痛效果 比较 表1 。
表 1 术 后 疼 痛 评 分 比 较
者, 术 后 由麻 醉 师安 放 调 整 后 实施 镇 痛 , 按 性 别 随 机 分 为 男性 组 (n = 3 0 ) , 女 性 组 (n = 3 0 ) 。6 0例 均 在 术 后 外 周 静 脉 接镇痛泵 , 予以地佐 辛 2 5 mg , 盐酸丙帕他 莫 2 g , 配0 . 9 % 氯化钠 溶液共 计 1 0 0 m l , 以2 m l / h的速 度持 续静 脉 泵入 。
0 . 0 1 ) 。见表 2 。
表 2 术后恶心呕吐评分比较
男 性 组 2 4 ( 8 0 . O ) 5 ( 1 6 . 7) 1 ( 3 . 3)
n= 3 0 , 例( %)
0
1 . 2 方法
本组 6 0例 均 在 术后 外 周 静 脉 接镇 痛 泵 ,
丝望
竺: 2
1 1 : 2
! : : 2
: : 2
予 以地佐辛 2 5 m g , 盐酸丙帕他莫 2 g , 配0 . 9 %氯化钠 溶液 共计 1 0 0 m l , 以2 ml / h的速度持 续静 脉泵 人 。 1 . 3 术后疼 痛与恶心、 呕 吐 程 度 评 估 采 用 P r i n c e
男 性 组 1 5 ( 5 o. O) 1 2( 4 o . 0 ) 3 ( 1 0 . O ) 0
复合 盐酸 丙帕 他莫 药物 静 脉 自控镇 痛 泵 的患 者 , 术 后 由麻 醉师 安放 调整后 实 施 镇 痛 , 发 现 男性 患 者 术 后 止
术后硬膜外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对照研究
期 应 用 得 保 松 时要 观 察 血 清 皮 质 醇 、血 糖 含 量
以 及 老 年 人 有 无 骨 质 疏 松 等 。本 疗 法 有 见 效 快 、缓 解 时 间 长 、复 发 率 低 ,并 发 症 少 等 优 点 。 ‘
本 组 患 者 例 数 少 ,远 期 疗 效 及 副 作 用 有 待 于 进
数 据 比较 采 用 多 因 素 方 差 分 析 ,t 验 和 检
卡方检验 , P< O 0 . 5为 统 计 学 有 显 著 差 异 。
一
步观察 。
参 考 文 献
1 赵 俊 ,张 立 生 ,主 编 . 疼 痛 治 疗 学 . 北 京 ;华 夏 出 版 社 ,
19 4。 2 0~ 2 8 9 9 8
维普资讯
疼痛
20 0 2年
第 1 O卷
第 2期
・Leabharlann ・1 5・论 著 ・
术 后 硬 N O S 静 脉 患 者 自控 镇 痛 lD , 的 临 床 效 果 对 照 研 究
黄 岳 平 林 秋 香 张 瑞 丰 伏 子 娃 张 祥 生
甘 肃 徽 县 人 民 医 院 麻 醉 科 (4 3 0 7 20 )
> 5为 差 ) 。② 生 命 体 征 :术 毕 0 8 ~ h及 1 、 2
亚 生 产 的 一 次 性 静 脉 患 者 自控 镇 痛 ( C 注 射 P A)
泵 改 良 ,直 接 与 硬 膜 外 导 管 相 连 而 成 。镇 痛 液
配 方 :0 2 布 比 卡 因 4 ml 芬 太 尼 0 1 。 .5 A o 0 + . mg
P A) 经 三 通 管 与 静 脉 输 液 相 连 ,保 持 2 h CI 组 4 畅 通 ,镇 痛 液 配 方 :芬 太 尼 0 4 . mg+ 氟 哌 啶 5 ,生 理 盐 水 加 至 4 ml mg 0 。首 次 负 荷 剂 量 为 患 者 感 觉 痛 时 给 镇 痛 液 2 3 ,观 察 5 1 mi ~ ml ~ O n 疲 劳 、生 气 、受 凉 等 诱 发 因 素 影 响 ,也 可 以提 高 治 疗 效 果 。不 良反 应 有 局 部 血 肿 、失 眠 ,长
肺叶切除术后胸部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的效果对比
组别运动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引流置管时间并发症率
观察组(n=48)2.4±0.3 3.6±0.4 3.2±1.4 7.5%
对照组(n=48)3.9±0.3 3.7±0.4 8.1±1.3 17.5%
3讨论
临床研究资料证实,对患者行肺叶切除术时,由于开胸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患者在术后的疼痛也较为了严重,从而导致患者的循环以及呼吸系统受到影响,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通过对患者给予适当的术后镇痛处理,可以将患者循环系统及呼吸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为其预后奠定良好基础。目前,在对患者进行术后镇静处理时,主要方法为胸部硬膜外镇痛、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或将两种方式联用[3]。
2结果对照组中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感染合并肺不张,2例患者为肺不张,4例患者为肺部感染,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7.5%;患者运动疼痛评分为(3.9±0.3)分;患者术后28h的镇静评分为(3.7±0.4)分;引流管留置时间为(8.1±1.3)天。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为肺不张,1例患者为肺部感染,其并发症发生率为7.5%;患者运动疼痛评分为(2.4±0.3)分;患者术后28h的镇静评分为(3.6±0.4)分;引流管留置时间为(3.2±1.4)天。综合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运动疼痛评分以及术后28h的镇静评分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组患者的镇静评分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见表1.
学者李云龙等在研究资料中指出,在对手术患者进行临床镇静处理时,由于静脉镇痛属于无创镇痛处理方式,且患者的自控性相对较好,也使得其成为绝大部分医生的术后首选镇痛方式。随着医疗事业不断发展,新型阿片镇痛药物不断出现,部分手术采用静脉镇痛的效果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基本一致,但在某些手术方面效果却存在较明显差异,如肺叶切除术即为例证。
开胸术后不同的镇痛方法对肺功能的影响
要] 目的
观察 O1%罗哌卡 因复合 2 m1 . 5 u 芬太尼硬 膜外持续输注和静脉吗啡 P A在 开胸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对术后 C 4 O例择期肺叶切 除术后镇痛的病人 ( S 一Ⅱ)依据 P A 给药的不 同,随 A AI C
肺功能的影响 ,以探讨最佳 药物配方。方法
机 分为 两组 :罗哌组 ( = 0):O1%罗哌卡 因 ( n2 . 5 复合 2 m 芬太尼 )硬膜外持 续输 注;负荷剂量 6 l u 1 m ,每小时 4 维持 , ml 持续 4 8小时,病人 可 自 控给 药,2 / ml次,锁定时间 2 O分钟。吗啡组 ( = 0):静脉吗啡 自控镇痛 ,吗啡 2 gm ,患者根 n2 a r /1 据需要 自 , 次 1  ̄ O5 l 控 每 r /.m ,间隔 5 n r mi,无 背景输注 ,无总量限制。采用 lO m视 觉模拟评分尺 ( A 评估术后 1E、 Om V S) l 2 E静息和咳嗽疼 痛评分 ,测量术后 1E、2 E肺功能 ( l ・l l 用力肺活量 、第 1秒用力呼 出量 、呼气峰 流速 )、呼吸频率、血气 分析 ,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 况。结果 1 )、术后 1E、2 E静 息和咳嗽疼痛评分罗哌组显著低 于吗啡组 ( < .1 l l P 00 )。罗哌
1 观察项 目 . 4
痛 ,而且能改善术后肺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罗哌卡因是一 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心血管毒性低和感觉运动阻滞 分离的特性,临床应用 日渐广泛 “。本文观察其用于硬膜外镇 ’ 痛效果及对术后肺功能影响,且与静脉吗啡 PA对照。 C
1 资 料和 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关键词:罗哌卡因
中图 分 类号 :R 5 65
硬膜外镇痛
肺功能
不同镇痛方法对剖宫产产妇预后影响的临床观察
1 . 2麻 醉与镇痛方法
入室 后所有患 者均连接 多功能监 测仪连续监 测血压 、心 率、心 电
图、脉搏 氧饱和度和 呼吸频率 ,建 立静脉输液通 道。均无术 前用药 , 两 组患者 均采用腰硬 联合麻 醉。经 ~ 间隙穿刺 ,穿 刺成功 后 ,回抽 脑脊 液 回流通畅 ,注入 0 _ 3 % 布 比卡 因2 . 5 m L ,术 中镇 痛肌松完 善者入
疼 痛引起应 激反应对机 体产生 的不 良影响 ,利 于产妇康 复。但是产 科 的术 后镇痛 又有其特殊性 ,既要考 虑产妇本身 的疼痛 问题 ,又要保证 产 妇不 因镇 痛而影响对 新生儿 的哺育。本研 究 旨在观察 剖宫产术后 采
采用S P S S 1 5 . 0 统计 软件进行数据处 理 ,计量 资料 以均数 ±标 准差
意义 ( P >0 . 0 5 ),具有 可比性 。
1资 料与 方法
1 . 1一般资料 选择 拟行剖 宫产手术 的患者8 O 例 ,A S A 分 级I ~ Ⅱ 级 ,年龄 2 O ~3 5
2 . 2 P C E A 组 的V A S 评分在 术后各 时间段均低 于P C I A 组 ,但 差异无 统 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R S S 镇 静 评分P C I A 组 显著 高于 P C E A 组 ( P <0 . 0 5 ), ( 表1 ) ,两 组术后 呼吸抑制 、头晕 、恶心 呕吐 、皮肤瘙 痒 、下肢异感 、尿潴留等发生情况见表2 。
【 关键 词 】剖 宫产 ;硬 膜外 自 控 镇 痛 ;静 脉 自控镇 痛
中 图分类 号 :R 7 1 9 . 8
文 献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2 8 — 0 1 1 9 — 0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1月第9卷第31期·麻醉与镇痛·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经历开胸手术的患者,70%在术后会感到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并不比疾病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小[1]。
由于切口创伤、肌肉损伤及胸腔闭式引流管压迫肋间神经,刺激胸膜等,其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长,直接影响患者的咳嗽、咯痰以及呼吸运动,从而可引起术后感染、肺不张及心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的发生。
有效的术后镇痛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其术后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能够有力促进机体早日康复,接受进一步巩固治疗。
胸科镇痛的方式很多,大体分为全身给药和区域阻滞两类。
无论何种镇痛方法,在具有一定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
因此,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或不同的镇痛措施,通过多种机制产生镇痛作用的“多模式镇痛”概念,已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认可[1]。
本研究旨在观察和评价综合运用术中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关胸前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以及术后患者芬太尼-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 )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并与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合并芬太尼-地佐辛PCIA ,以及单纯芬太尼-地佐辛PCIA 进行比较,以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作出评价。
开胸术后多模式复合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徐震王卓强▲王恒林王显望吕宝胜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麻醉科,北京100091[摘要]目的比较开胸术后多模式复合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 )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将9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肋间神经阻滞+芬太尼-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的多模式镇痛组(MA 组)、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合并芬太尼-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组(RP 组)及芬太尼-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组(P 组),记录并比较术后48h 内视觉模拟疼痛(VAS )评分、Ramsay 评分、不良反应及镇痛泵药量消耗情况。
结果MA 组与RP 组各时点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P 组(P <0.05),术后1、6h MA 组的VAS 评分又明显低于RP 组(P <0.05);术后1、6、24h MA 和RP 组的Ramsay 评分均明显低于P 组(P <0.05);术后三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的发生数未见显著性差异(P >0.05);嗜睡在MA 组和RP 组均显著少于P 组(P <0.05);PCA 药量消耗MA 与RP 组均显著低于P 组(P <0.05),而MA 组的消耗量又明显低于RP 组(P <0.05)。
结论MA 组、RP 组与P 组相比镇痛效果优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开胸术后应用多模式镇痛有利于缓解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多模式镇痛;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开胸手术[中图分类号]R61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1(a )-0087-03Comparison of multimodal analgesia and 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for pain relief and safety after thoracotomyXU Zhen WANG Zhuoqiang ▲WANG Henglin WANG Xianwang LU Baosheng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309th Hospital of PLA,Beijing 10009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ien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multimodal analgesia and patient controlled in -travenous analgesia (PCIA).Methods 90patients experienced thoraco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groups:group MA received Flurbiprofen Axetil combined with intercostal nerve block with Ropivacaine,additionally patient controlled Fen -tanyl-Dezocine intravenous analgesia;group RP received intercostal nerve block with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patient controlled Fentanyl -Dezocine intravenous analgesia;group P received patient controlled Fentanyl -Dezocine intravenous analgesia.The VAS analgesic score ,Ramsay sedative score were recorded within 48hours after operations.The side effects and dose consumption of analgesic pump were evaluated as well.Results The VAS scores of group MA and group RP we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P at 1h,6h,24h and 48h after operation (P <0.05);the VAS scores of group MA we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RP at 1h,6h after operation (P <0.05);the Ramsay scores of group MA and group RP we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P at 1h,6h,24h after operation (P <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itch of skin and respiratory depression among 3groups (P >0.05).The in -cidence of lethargy of group MA and group RP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P (P <0.05);the drug consumption in PCA of group MA and group RP we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P (P <0.05),and amount of consumption of group MA was much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RP (P <0.05).Conclusion Better effect on pain relief and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 -actions are found in group MA and group RP compared with group P.Application of multi-modal analgesia is in favour of relieving pain,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thoracotomy.[Key words]Multimodal analgesia;Ropivacaine;Intercostal nerve block;Thoracotomy▲通讯作者87·麻醉与镇痛·2012年11月第9卷第31期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90例胸外科开胸手术患者,采用标准后外侧切口。
男52例,女38例;年龄23~75岁;体重40~90kg ;ASA Ⅰ~Ⅲ级,意识清楚,经讲解后能够自主进行疼痛描述和评价。
排除标准: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已知滥用酒精、药物、麻醉药品;有慢性疼痛史;术后不能即刻恢复意识;严重恶心呕吐无法接受继续镇痛治疗;不配合或无法沟通,不能理解VAS 评分的患者。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患者知情同意。
1.2方法1.2.1分组及给药方式随机将90例择期开胸手术患者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①氟比洛芬酯+肋间神经阻滞+芬太尼-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的多模式镇痛(multimodal analgesia ,MA )组,手术开始和关胸前各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 ,关胸前选择切口及上下各一肋间和放置胸引管的肋间神经,于肋间神经根部(脊柱旁1~2cm )分别注射0.25%罗哌卡因5mL ,术后即刻静脉连接PCA 泵,配方为芬太尼0.5mg ,地佐辛25mg ,托烷司琼4mg ,生理盐水81mL ;②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合并芬太尼-地佐辛PCIA (Ropivacaine+PCIA ,RP )组,配方用法同前;③单纯芬太尼-地佐辛PCIA 组(P 组)。
PCIA 泵给药方式:负荷量1mL+持续输注量0.2mL/h+患者自控镇痛1mL/次,锁定时间为15min 。
所有手术及肋间神经阻滞均由同一胸外科医师完成,参与评分的助手和患者遵循双盲原则。
1.2.2麻醉采用全身麻醉。
患者术前禁食8h 以上,入室后监测心电图、氧饱和度、动脉血压。
全麻诱导前壶入地塞米松10mg ,阿托品0.5mg ,麻醉使用咪达唑仑0.05mg/kg 、异丙酚1~2mg/kg 、芬太尼3μg/kg 、维库溴铵0.10~0.15mg/kg 。
插入双腔气管导管,机械通气。
麻醉维持期间以静吸复合方式维持麻醉深度,根据患者术中生命体征调节七氟醚、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
间断给予芬太尼,使其整个术程用量达到6μg/kg 。
手术结束后送入术后恢复室(PACU ),自然苏醒后拔管。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术后1、6、24、48h 三组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记录PCA 泵药量累计消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