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检疫论文—by 何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苹果蠹蛾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技术
摘要:苹果蠹蛾 Cydia pomonella (L.)是重要的果树害虫和检疫对象。本论文在阐述
苹果蠹蛾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检验与防治方面目前的应用进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应用性信息素对它进行监测和诱杀,这些都为苹果蠹蛾的内外检疫
和和田间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苹果蠹蛾;检疫措施; 防治措施;性信息素
Moth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techniques of Codling Moth Abstract : Codling moth,Cydia pomonella (L.) (Lepidoptera, Olethreutidae),is the most serious pest of fruit orchards worldwide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quarantine pests.In addition, the damage ofapple and other fruits infected by codling moth in fields were effectively reduced by spraying a granulosisvirus, releasing Trichogramma and use of sex pheromone. Therefore, these methods deserve to be extensively applied in quarantine and control of codling moth in China.
Key words: Codling moth (Laspeyresia pomonella), Quarantine methods, Control methods, sex pheromone.
前言:苹果蠹蛾 Laspeyresia pomonella (L.)又名苹果小卷蛾、苹果食心虫,属鳞翅目,
卷蛾科,小卷蛾亚科,是世界性蛀果害虫之一,也是各国重要的检疫对象,常常造成苹果、梨、桃等水果毁灭性危害,引起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苹果蠹蛾所造成的
经济损失和对外贸易壁垒,已被确定为我国重要的对内对外检疫对象。
(一)简史及分布
苹果蠹蛾起源于欧亚大陆南部,其原始寄主为野生的苹果树,以后开始危害苹果栽培品种,并随着苹果栽培品种的分布而扩大适生范围。现已广泛分布于除东亚以外的苹果产区,我国目前仅限于新疆苹果产区和甘肃酒泉地区有发生。
(二)生物生态学特性
1.寄主和为害
苹果蠹蛾寄主范围较窄,主要是蔷薇科的仁果和核果类,主要寄主有苹果、沙果、梨、海棠、胡桃、石榴、李、山楂、桃、杏等。
幼虫早期蛀果能使幼果脱落。果肉蛀食后使苹果品质低劣,严重的不能食用。据新疆疏勒县调查,未防治的老果园苹果被害率为84.3%~98.4%,喀什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经防治两次的新果园被害率为4%。因苹果蠹蛾的为害,1898年美国纽约州损失50万美元,1909年全国损失1 600万美元。该虫繁殖力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均较强,发育历期长且不整齐,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蛀果害虫之一。
2.发生特点
苹果蠹蛾在俄罗斯北方1年发生1~2代,南方高加索及黑海沿岸2~3代。美国北方2代,南方4代。在我国新疆库尔勒1年3代,石河子完成2个完整世代和部分第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下做茧越冬。在新疆喀什地区越冬幼虫3月底开始化蛹,4月底至5月上旬为盛期,成虫羽化盛期在5月中下旬。第1代卵期在5月下旬,幼虫孵化盛期在5月底至6月初,6月底至7月初是化蛹盛期,7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7月初至中旬为第2代卵期。第3代卵期在9月底至10月初。
成虫有趋光性。黄昏至清晨交尾,卵散产,每只雌虫产卵少者1粒,多者100多粒,平均30多粒,树冠上层卵量多,叶上卵多于枝条和果实上的卵,而且喜产在背风向阳处。初孵幼虫遇到叶片就咬食叶肉,遇到果实后不久从果实胴部蛀入,食果肉和种子。幼虫可转果为害,一头幼虫能咬几个苹果,从蛀果到脱果一般需1个月左右。幼虫老熟后脱果爬到树干裂缝处或地上隐蔽物以及土缝中结茧化蛹,也能在果内、包装物及贮藏室等作茧化蛹。一部分幼虫有滞育习性,脱果越晚滞育幼虫越多。
苹果蠹蛾广泛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对各种气候适应能力很强。发育起点温度为9℃或10℃,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0~27℃,成虫活动和产卵时,需要15.5.~16℃以上。苹果蠹蛾抗逆性强,幼虫在一20℃才开始死亡,一27~一25℃大部分冻死。
3.传播途径
主要以未脱果的幼虫随果品、运输工具及包装物进行远距离传播,也可随杏干传播。
(三)检验与防治
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 8 mm,翅展 19~20mm。全体灰褐色并带紫色光泽,雄虫色深,雌虫色浅。复眼深棕褐色,单眼周围黑色,中间发黄色亮光。触角为简单丝状,不到前翅前缘之半。前翅臀角处为深褐色、椭圆形纹,有三条青铜色条纹,其间显出 4~5 条褐色横纹。前缘具 5~6 组大小不等的深褐色斜纹。翅基部为褐色或淡褐色,其外缘
突出,略成三角形。翅中部颜色最浅,杂有波状纹。后翅黄褐色,前缘成弧形突出,
不到前缘的一半处。
卵,扁平椭圆形,长 1.1~1.2 mm,宽 0.9~1.0 mm,中部略隆起,表面无明显花纹。初产时为半透明,随后发育成黄色和红色。
幼虫,成熟幼虫体长 14~18 mm,初孵幼虫为淡黄色,成长幼虫呈淡红色,背面颜色深而腹面颜色淡。头部黄褐色,侧单眼区深褐色,每侧有 6 个单眼,第 1、6
单眼较大,呈椭圆形,第 3、4 单眼较小。前胸气门最大,椭圆形,其次为第 8 节气门,其余大致相等,近乎圆形。腹足 4 对,趾钩为单序缺环。
蛹,体长 7~10 mm,黄褐色,复眼黑色,喙不超过前足腿节。雌虫触角较短,不及中足末端;而雄虫触角较长,接近中足末端。中足基节显露,后足及翅均超过第
3 腹节而达第
4 腹节的前端。臀棘共 10 根。
2.检测
凡从苹果蠹蛾发生地区外运的苹果、沙果、梨、桃、杏等果品及其包装物,均需运前在产地进行检验。检验时,可根据苹果蠹蛾的为害症状及形态特征进行初步观察和
鉴别;发现果实外皮有被害状,应剖检其中幼虫或蛹;有怀疑时应进一步作镜检鉴定。
3.检疫处理
禁止新疆、甘肃等疫区的苹果和梨等鲜果携带和调运到其他省区。对进口的果品和繁殖材料要严格检疫。在港口、机场、车站周围和果区定期进行疫情调查,用苹果
蠹蛾性外激素监测效果很好。发现苹果蠹蛾要检疫处理,用溴甲烷熏蒸或熏蒸结合冷
藏以及^y射线辐照可杀死各虫态。常压条件下,21℃或较高温度,溴甲烷32 g/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