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方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PDF X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即应用电子技术与工程专业,是一门面向现代科技产业的应用型学科。
本文将从专业介绍、课程设置、就业前景和未来发展等方面来详细介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一、专业介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类中具有一定应用成果和社会经济效益的专业。
其主要教授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嵌入式系统、单片机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计算机应用、信号与系统、半导体物理等课程。
在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实验,例如:模电实验、数字电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单片机实验、电子设计竞赛等,这些实验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二、课程设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覆盖了电子信息工程类的所有课程,如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单片机、计算机应用、光电技术、通信原理等课程。
其中,单片机技术是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学生在学习中需要通过实际应用来深入了解单片机的原理、结构、编程和应用。
同时,该专业还涉及一些与电子相关的编程语言和软件工具,如C语言、Keil、Proteus等,这些语言和工具为学生的实验和设计提供了便利。
三、就业前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电子制造、通信技术、计算机软件、信息技术等行业的工作。
其中,通讯技术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比较热门的职业之一,参加通信业的招聘会,那里通常都会有较好的职位和薪酬待遇。
除此之外,计算机软件行业也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就业的方向之一。
随着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的程序员、测试工程师等来支撑。
因此,求职市场上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可以预见的增加。
四、未来发展在当前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也正在经历着诸多变化和更新。
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要求全面熟练掌握芯片设计、移动端开发、物联网技术、智能家居控制等技术,在这些领域中,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涉猎广泛性要求也更高了。
总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一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学科。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为了满足社会对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具备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本科人才,需要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方案。
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电子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2.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具备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电路分析与设计•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通信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与应用•电子测量技术•电子系统设计与综合•数字信号处理•电子材料与封装技术2.选修课程•VLSI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与通信安全•嵌入式系统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无线通信技术•光电子技术四、课程实施1.课堂教学:通过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2.实验教学:开设实验课程,使学生能够亲自操作测试设备,增强实践能力。
3.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习实训: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实习,使学生了解行业实际操作,并提高专业技能。
五、课程评估1.学习成绩评估:通过考试、作业和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成绩评估。
2.实践能力评估:通过实验、项目实践和实习成绩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课程反馈评估:鼓励学生对课程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优化课程设置。
六、总结与展望本文以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为背景,提出了1200字的本科课程设置方案。
该方案从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出发,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电子技术专业人才。
未来,我们将根据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不断优化和更新课程设置,以适应电子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
应用电子专业教学计划
应用电子专业教学计划(试行)根据应用电子专业知识结构要求,结合市场需求及我校教学、管理、推荐就业的实际,制订本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和学制招生对象:招收高中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
学制:三年、全日制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应用电子技术,能从事电子元件生产、整机安装、调试、检修、质检等工作;担任电子产品的局部设计和新产品的技术开发工作;担任生产流水线的组织、管理及产品推广、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技术工作的大学专科层次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
三、就业方向电子产品设计研究、生产、销售企业从事技术设计或管理、技术生产或产品销售工作、或从事家电维修的个体劳动。
四、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㈠思想品德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热爱电子行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健的体魄;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技能;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4、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精神;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人文知识修养。
㈡知识技能1、具备基本的文化基础素质2、掌握应用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3、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操作技能与方法4、能从事一般电路的开发设计、安装调试、设备维护等工作㈢、基本能力1、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较好的自学习惯,具有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
2、具备编排简单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的能力。
3、能进行一定的社会交往,正确处理工作中和各类关系,为工作和生产营造良好的环境。
㈣、身心素质1、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身体健康。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意志力和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课程设置包括文化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习教学(教学见习、教学实习、毕业设计)、选修课等,形成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教学实习服务;教学实习为就业服务的课程结构。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技术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一门学科,同时逐渐和其他领域融合。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渐渐兴起的背景下,电子技术也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也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专业定位、实践环节、教学质量、师资建设、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一、专业定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以电子技术为基础,注重电子技术在各种应用领域的综合应用和创新新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是以消费电子、通信、计算机、安防、医疗器械、汽车电子等为载体,研究和开发新型电子产品并进行应用。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应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方向,硬件方向包括电路设计、电子元器件制造、测试和维修等;软件方向包括嵌入式软件开发、移动应用软件开发、信息安全等。
二、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电子科技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更为重要。
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实践的第一步。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应当贯彻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具有严密的实验技能,以及在实践中自主创新管理和创业意识。
要加强校内实验室的建设,提高实验设备的配置水平,开发多种多样实验仪器仪表,保证学生的实验技能掌握。
同时要加强校外实习机会的组织,让学生走进企业,能够深入了解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管理模式。
三、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必须关注的问题。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无论是在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中还是后面工程应用的过程中都需要重视实践性的课程设置,并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以及毕业后的职业能力。
这方面应该注重知识的传播,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贯彻问题培养和适当的比赛策划等,陶成学生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四、师资建设师资建设是关键因素之一,教学质量也依赖于师资水平。
专业教师应当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和理论功底,尤其是在应用到复杂环境的时候,应该具有严格的实践经验。
同时,在师资建设中应该注重行业和学术界的交流,建立起电子技术领域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以聘请像知名电子企业的技术骨干以及具有丰富的工业经验的人才等作为教学的力量,推动教育机构和企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应用电子技术(铁道方向)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铁道方向)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汇编专业代码:610102专业负责人:谢永超适用年级:2020级制定时间:2020年7月1日审批人:唐亚平审批时间:2020年7月11日目录《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课程标准 (1)《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6)《铁道车辆电气装置》课程标准 (11)《嵌入式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16)《LabVIEW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21)《EDA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26)《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铁道方向)课程编码:Z2060052A开设时间:第3学期学时数:60学分:4学分制订人:赵巧妮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是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针对电子产品工艺和生产人员所从事的识读电子产品工艺文件、采购电子元器件(询价与下单)、分拣与测试电子元器件、焊接电子线路板、装配电子产品、检验电子产品质量等工作岗位,经过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调研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为适应的电子产品生产、组装、调试、检测、维修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任务《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课程通过“电子产品辅件的生产与检验、通孔技术电子产品的生产与检验、贴片技术电子产品的生产与检验”等相关的实际项目学习,增强学生熟练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检测、识别等检测工作,能熟练使用电烙铁焊接电子产品,了解一般电子产品自动化的生产设备的特点,掌握电子产品的装接方法和过程,能根据电子产品电路进行产品加工工艺文件的制定,并对产品进行参数、技术指标的测试,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安全、环保、成本、产品质量、团队合作等意识,从而满足企业对相应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
3.课程要求通过《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电子元件的来料检验、电子元件的焊接、电子元件的组装与检验等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掌握电子产品装配过程中的通用工作流程,具备简单电子产品排故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索
信 息系统 工程 1 0262 2 1. 0 .
9 1
远程 控 制 结 果 ,并 选 择 最 佳 的 变频 计 划 和 启停 计 划 , 以
库 ,生产设备 ,油井生产 日常数据库 ,以及数据查询 ,
动 态 地 图和 地 图 的查 询 。
分析预测 :南特定的参数 ,使用油水复合方法 、采
液 指 数 法 等 方法 ,对 油 井 生产 进 行 相 关 的可 能 性 预测 。
养 目标
1 . 培养应用 电子技术人才应 以社会要求和企业要求 为基准 ,将 学生培养成专业的实用型人才。现代 的经济
大发展 中,工业和信息服务业 占据很大 比例 ,应用 电子 技术专业的课程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在应用电子技术专
业 课 程 中 ,只 有针 对 社 会 发 展 和企 业 进 步 的 目标 而 言 的
工程分析 :主要用 于深井和超深井 、水平井 、井 电 潜泵采油等 ,以及结合管的设计和检查等 。 远程计量 :根 据实测示功图 ,压力 ,温度 ,速度及 电力参 数 ,来 分析杆/ 无杆 泵的工作状况 ,从而建立先 进的适合石油生产 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诊断 ;对各个条件 复杂的油井 生产量进行计算 ;对采集 的各种有效数据进
该系统 的远程控制系统 ,与电泵井和螺杆泵井 T况 进行 实时采集 ,实时分析 ,实时控制 ,而且还与遥控开 关 ,抽水井 和远程遥控功能相关 。通过收集 ,控制指令
( 作者 单 位 :华北 石 油 通信 公 司 )
。
|
尊 嚣 稿 蠢锯 囊 瑟 糍 露 g | 毋 §
毪 。 簪
换代周期变短 ,对高素质 ,高科技 的电子工艺等人才的 需求也不断增强。对 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来说 ,这 无疑是 巨大 的挑战。应培养什么样 的人才 ,才能适应高
应用电子技术方向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方向:光电技术与应用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光电子技术、光电器件与相关产品(特别是LED产品)的设计与检测技术,培养学生掌握单片机原理以及嵌入式电路设计的方法与技能。
学生毕业时能取得电子“CAD(Protel)中、高级绘图员”、“电工(中级)”、“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等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电工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电子电路设计、调试、维护及维修技能,掌握光电器件设计、生产与检测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能用Protel等CAD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与PCB图,为当地培养具备光电子技术、电路模拟与仿真、电路印制板图设计、辅助产品开发等电子技术行业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专业就业前景该专业的毕业生可到可到各类电子公司以及光纤通信、光电器件设计与制造、光电信息存储、光电信息显示等领域从事产品设计、生产、检测等工作,也可从事各类电子产品的维护、维修、销售与推广工作。
专业特色该专业是根据我院对旧专业的改革与创新要求,在传统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基础上,紧密围绕我国快速发展的光电电子行业及用人单位急需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的实际,从而开设了“光电技术与应用”方向。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多名既有电子产品开发设计经验,又有十几年从教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配有模拟电路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电工实验室等多个实训室;主干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上与企业需求同步,采用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来自电子公司的生产项目为依托,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完成各项技能实训,全方位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职高专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色。
主干课程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工艺基础、电子测量技术、C语言编程基础、Protel-DXP、电子技能与EDA技术、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光电检测技术、光电显示技术、半导体光电子学与器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可编程控制(PLC)技术等。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探讨
合理设 置专业 课程 , 提 高 本专 业 毕 业生 的专 业 素 对
养 是有 一定作用 的。
电子技 术应 用 专业 是 实 践性 要求 很 强 的专 业 ,
因此 电子技 术应用 专业 的实 训就显得 尤其 重要 。电 子技术 应用 专业 的实训 包括课 程实验 、 能训练 、 技 课
本专业 作 为教育类 专业 , 在课程设 置 上 , 与教育
理论 、 教育 方法有 关 的理 论 和 实践 课 程 占了相 当 的
会 正确使 用 常用仪 器仪表 等设 备测试 各种 电子 电路 性 能指标 的方 法 。根 据应 用 电子 技术 专业 特点 , 应
加 大实验 设 备 的投 入 , 进 成 套 的实 验 设 备 ( 电 引 如
上完成 。根 据课程 的特 点将 理 论 课 与实 验 课 分 离 ,
独 立加 以考核 , 实验 成绩不 及格 者要参 J  ̄ 考 , 1 b 让学 1 1 生 既重视 理论 又重视 实验 , 例如 电路分 析基础 、 模拟
程设计 、 毕业 实 习 、 毕业设 计等 内容 。下面 就应用 电
0 引 言
随着 电子技 术 的不 断发 展和社会 需求 的不 断增 多, 培养能 在应用 电子 技术 、 电子 信 息 工程 与 技 术 、
子技术专业的实训工作发表一点浅见。
1 重 视 每 门课 程 的 实验
课 程实 验 是验 证 每 门课 程 的基 本定 律 、 本定 基 理, 提高 了学生 学 习的兴趣 , 促进 学生加 深对课 程理
Ab t a t Thi r ia r nd t het a hi he Ap ia i e e e t o c ol g r c ie c r e ,d s sr c : sa tc la ou het e c ng oft plc tv lc r n Te hn o y p a tc ou s s i—
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高 等职 业教 育 与普通 高 等教 育在 人 才培养 模 式 、 课 程体 系以及培养 目标 等方面存在 较大差 异性 ,而最 大的差异 在于人 才培养 目标不一样 。职业 教育力 图通 过综合 、具体的职 业技能 训练 ,使 学生获 得在 实际工 作 中需 要 的工作 能力 。这 种 能力 不仅包 括 专业 能力 、 方法能力 、社会能 力 ,而 且还包括 经验 以及与工 作过 程 相关 的知识 、技 能 ,这 种能力是 学生赖 以生存 和发 展 的基础 。所 以,高等职 业教育要 培养学 生这些 能力 和 教会这 些知识 ,必 定有着 自己独 有的课 程体系和 培 养方 案。从分析德 国的职业教育先进理论 中得到启 发 , 构建基 于工 作过程 的应用 电子技术 专业课程 体系 ,对 于培养应用 电子技术专业高 素质技能型人才非常关键 。
பைடு நூலகம்■■
教 育 教 学 研 究
三 、 基 于 工 作 过 程 的 应 用 电子 技 术 专 业 课 程 体 系 构 建
1 课程体 系构建原 则 . 应用 电子技 术专业课 程体 系的构建应遵 循一 条主 线 ( 以技术 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 、两 个加强 ( 加强实 践性 教 学环 节 、加 强学生 综合 素质 培养 ) 、三 个结 合 ( 坚持理论 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专业 知识教 育与专 业技 能训练 相结合 ,职业核 心能力 与专业 技术能力 培 养相结合 ) 、四个突破 ( 突破传统 的教学模 式,突破 传 统 的课程界 限 ,突破 传统 的课堂界 限 ,突破 传统 的考
二 、基 于 工 作 过 程 的 课 程体 系构 建 思 想 与 开 发 流 程
所 谓工作 过程是 “ 在企业里 为完成 一件工 作任务 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 的工作 程序 ” 。工作 过程 的意义在于 “ 一个职 业之所 以能够 成为职 业 ,是 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 ,即在 工作 的方 式、 内容 、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初探.doc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初探作者:玛丽亚·热合木都拉来源:《大陆桥视野·下》2013年第05期摘要本文阐述了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设置改革的几点建议,并介绍了笔者实施新课程设置教学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高职电子技术课程设置改革电子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电子企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现代企业需要各个层次的人才,其中需求最多的是一线的技术人员,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办学目的就是为现代电子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现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正在深入地推进,要实施课程改革,就要明确改革思路、找准改革方向、理顺改革主线。
要依据社会需求即学生就业情况确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规划课程设置,研究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教学评价。
其中,课程设置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中,课程设置也是一个重点问题,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理清改革的思路,进行教学实践,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完善。
一、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现在的高职院校一般是中职升格或高校主办的二级学院,高职的课程设置一般也是由中职加深或大学的课程简化而来的。
从层次上一般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三个层次;课程安排上采用按照学科体系设置课程。
这种课程设置往往是只重视理论传授,不适合高职教育,不适应高职以技能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不能跟就业方向和社会需求结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也脱离不了上述的通病,加之自身的不足,归纳起来,具体有以下几点。
1.按照学科体系安排课程。
这样的课程安排往往重视的是知识的严密性,严格地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编排课程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这样的安排对于本科生也许没有问题,但这绝不适合高职教育,学生能够掌握这些理论固然很好,但是对高职学生来说他们掌握不了,也不需要掌握,他们需要学习掌握的是有用的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
立足主打产业创新高职教育——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应用电子专业课程设置及实施
在 教 师 的引 导 下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针 对 不 同 的市
场 状 况提 出市 场需 求 ,确 定工 作 任 务 ,提 出工 作 要 求 , 强 调 学 生 的 自主学 习 、 自主完 成 、 自主创 造 的 工 作 意
一
、
高 职 高 专 院 校 应 用 电子 专 业 主 打 产 业 实 施 的
基 于 主 打 业 务 的 高 职 高 专 院 校 专 业 的课 程 设 置 与 实 施 必 须 与 其 具 有 的教 学 实 力 相 匹 配 ,与 其 教 学 实 力 可 能 达 到 的 教 学 水 平 相 适 应 ,不 能 过 低 也 不 能 过 高 。 过 低 则 失 去 其 必 须 的实 用 价 值 ,过 高 了则 会 脱 离 实 际 变 得 难 以实 现 ,本 着 针 对 主 打 业 务 实 际需 要 出 发 、量 力 而 行 的 原 则 设 置 应 用 电子 专 业 的专 业 课 程 ,不 失 为 高 职高 专 院 校应 用 电子 专 业课 程 设 置 的好 方 法 。
性 。但 其 全 面 性 、完 整 性 存 在 明显 不 足 。 一是 业 务 知
识 体 系 不 够 完 善 ,二 是 知 识 组 成 结 构 不 完 整 ( :缺 注 少 其 专 业 课 课 程 必 备 的 实 验 、生 活 理 论 、知 识 和 技 能),在 这 方 面应 该 对学 科 知识 的完 整性 优 点加 以借 鉴
济效 益 和社 会 效益 ,应 当予 以摒 弃 。
一
主 打 业 务 不 代 表 全 部 业 务 ,更 不 是 全 部业 各 的 集
合 。主 打 业 务 知 识 为 全 部 业 务 中 的关 键 部 分 ,代 表 的 只 是 全 部 业 务 知 识 中 的 核 心 内 容 , 具 备 较 强 的 实 用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多学 时 减为 10 50多 学 时 ; 时融 入新 知 识 、 技 术 , 课 程 及 新 在 安排 上 强化 现代 电子科 学方 面 的较 新 技术 , 开 设“电子 设 如
重庆 万州 440) 0 0 1
( 庆三 峡职业学 院电子信 息工程 系 重
要: 文章从 目前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培养弊端、 企业需求现状调查等谈专业教学改革, 出了在课程设置、 提 教学方式等方面的
改革措 施 , 立 以学生为 中心 、 建 能力为核心 , 满足 市场需求 的高素质 技 能型人才 培养模 式。
理 论教 学体 系 的 改革 , 三个 方 面进 行 , 是大 胆 改革 从 一 传统 教学 方法 , 克服教 师一 支粉 笔 、 本书满 堂灌 的方 式 , 一 本
着 “ 需 、 用 ” 则 , 少 理 论 课 的 课 时 数 , 过 去 的 2 0 必 够 原 减 由 00
在 对 企业 的调 研 过程 中 , 们 发现 : 我 企业 对学 校 的技 能 等级 证 的认可程度 仅为 2 % 要想扭 转这种局 面 , 0。 开发新 的课 程体 系 , 须充 分考 虑职 业 技 能鉴 定标 准 , 必 让学 生 掌握 真 实 的技 能 水 平 , 学 生 满 意 , 业 认 可 。 使 企 1 3实践教 学课时 的不足导致 学生 的技能水平不 达标 .
不认可 。
课 程设置 打破 传统 的三 段式 设置 ,增强课 程 的适应 性 , 避 免课程之 间内容 的简单 重复 , 现模 块式 设置 ; 实 摆脱“ 学科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设想与规划
-
1 介绍应用电子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2 设定专业目标 3 基础课程 4 核心课程 5 培养计划 6 师资力量 7 教学资源 8 校企合作 9 就业前景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设想与规划
专业背景与目标
1
介绍应用电 子技术的概 念与应用领 域
介绍应用电子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教学资源
校企合作与就业前景
8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9
就业前景
就业前景
A
print(f"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就业
前景广阔,毕业生可以在通信、医
疗、工业、交通等领域从事电子设
备的设计、制造与维护工作。")
B
print(f"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
用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应用电子技
术人才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n")
print(f"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 验和科研背景,能够为学生提供 优质的教学和指导。\n")
7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
1. print(f"我们拥有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 和优秀的网络教学资源。")
2. print(f"这些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 的学习环境和实验条件,帮助学生更好 地掌握电子技术的知识和技能。\n")
")
02
print(f"同时,为了加强实 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还设置 了电子工艺实习、电子设计 自动化等专业实践课程。
\n")
5
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
print(f"1. 理论教学:通 过系统的教学体系,使学生 掌握扎实的电子技术理论基
础。")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力。
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引进与培养
01
通过引进具有企业经验和学术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培
养青年教师,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
教师职业发展
02 建立教师职业发展机制,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学术交
流等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教学评价与考核
03
建立教学评价与考核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
估和反馈,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发表论文等方式,提升专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05
专业群建设特色与创新点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订单式人才培养
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订单式培养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践课程比例增加
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 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
教学团队建设创新
双师型教师团队
建设一支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保 障教学质量和效果。
企业工程师授课
邀请企业工程师来校授课,将企业一线的实践经验和最新技术引 入课堂,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加强产教融合
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构建专业群,可以更好地对接 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更新课程内容,实现产教融合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群的建设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培养方案,提高 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 素质人才。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群的建设有利于开展跨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 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的人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
系
职 业 教 育 是 为 社 会 各 行 各 业 输 送 高 级 应 用 性 人 才 的 , 应 用 电 子 专 业 培 养 的 是 现 代 电 子 技 术 操 作 、 应 用 的 高 级 人 才 。 我 院 根 据 社 会 需 求 确 立 专 业 设 置 和 培 养 目标 , 根 据 就 业 岗 位 培 养 学 生 的 基 本 操 作 技 能 ,对 应 用 电子 技 术 专 业 进 行 了 课 程 整 合 , 其 基 本 过 程 是 : (1)社 会 调 研 ; (2 )现 代 职 业 岗 位 分 析 ; (3 )职 业 能 力 与 素 质 分 析 ;(4 )知 识 结 构 分 析 ; (5 )编 写 专 业 培 养 方 案 ; (6 ) 专 家 论 证 ; (7 ) 确 定 课 程 体 系 ; (8 )编 写 专 业 教 学 大 纲 ; (9 )专 家
控 制 点 及 产 品 检 验 、 例 行 实 验 方 面 的 操 作 及 技 术 指
导 ;
和 修 订 ;应 用 电子 技 术 专 业 相 关 课 程 的 教 学 模 式 、 教 学 ; 法 在 不 断 探 索 和 创 新 。 我 院 近 几 年 来 应 用 电 b - 子技 术 专业 教 改做 了 以下几 方 面工 作 。
电 子 技 术 的发 展 , 不 断 涌 现 出 的 新 技 术 、新 3 2艺 等
(1)从 事 电 子 产 品 的 生 产 、 技 术 开 发 、 工 艺 文 件 的编制 ;
需 ”掌 握 的 基 本 理 论 知 识 要 学 会 , 实 践 操 作 中 的理
论知识要 “ 用 ” 在 这 样 的 指 导 方 针 下 , 有 效 地 压 够 。
关于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
第 2 卷第 2 2 期
20 年 4 月 06
商 丘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U N LO H N QUT A H R 0 G O R A FS A G I EC E SC 1, E J E
V0 .2 No 2 12 .
Ap l 2 0 i r, 06
学生 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应用能力 , 生具 备扎实的专 业基础 知识 、 使学 较强 的实践 能力 和操 作技能 , 从事 电子类产 品和设 备 能 的制造 、 检测 、 、 和经营管 理工 作 . 维护 维修
2 以“ 够用" 为度进行课程设置 与教学 内容改革
课程设置 以培养学生全 面职业素质为 目 . 标 文化基 础知识 以“ 够用 ” 标准 , 为 专业 知识 根据 岗位群 的需要来 设置 , 突出主
及其 应用 、 安全监测仪器 、 电能测量仪表等 . 在实施 过程中 , 针对各个教学模块 相互 重复与交叉 的知识 , 进行优化组合 , 强调 知识 问的相互联 系和衔 接 , 消重 复的教 取
收稿 日期 : 0 —0 —2 ; 回 日期 :1 5 2 9 2 5 8 6修 0 20 —1 —1 3
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课程 .
() 2专业基础课模块 : 是电气人 员从 事弱电和强 电工作所必修 的 内容 , 电工基 础 、 拟电路 、 这 包括 模 数字 电路 、 电子技术 基
础操作、 微机原理、 自动检测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D 、 E A 印刷电路设计与制作、 电子技术综合训练技术等课程 .
t n l n o usr o re ,vn tete r ec iga d p ciea e stet i r uinrt . i a d cmp loycuss e e oy ta hn n r t sw l a meds i t ao o a h h a c l h i tb o Ke r s hg oa o a d ct n c r clm e in pat a ik y wo d :ih vc t n l u a o ; ur uu d s ; rc cll s i e i i g i n
中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共5页
中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以前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强调学科知识的完备性、系统性,与企业的工作结构和实际需求基本脱节。
重理论知识教学、轻实践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两张皮,实践只是理论的延伸和验证,是理论的附属。
这些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制约着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必须对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进行调整,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下面就以应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专业课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
1 中职电子技术专业课课程体系设置课程体系设置是新教学模式下中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应在广泛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专业职业知识与能力。
打破原有学科型课程体系,分析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构建与实际工作内容相联系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1.1设置六个专门化方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能力提高为本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改革传统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结构和内容。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可按岗位技能分为进网作业电工、维修电工、PLC 程序员、无线电调试工、家电维修工、PCB绘图员6个专门化岗位方向。
各专门化岗位方向模块的设计主线是学生在今后的工作领域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以专门化技能为引领,精心编排设计出几个小分支分别作为具体的学习项目,突出技能教学的主体地位,理论教学为技能教学服务。
根据各岗位生产实际需要,采取实用、够用原则,将课程重新整合,内容模块化、学历证书与专业资格证书嵌入式。
紧紧围绕完成各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实用性、项目教学间逻辑性,让学生在实训实践活动中掌握企业的生产制造流程,增强理论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要求的相关性,锻炼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1.2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应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入手,按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培养学生必需的知识和能力。
以知识应用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核心,充分考虑电子、电气行业(企业)的需求,考虑企业生产管理方式变化以及学生的发展要求,对专业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
应用电子专业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践探索.doc
应用电子专业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践探索作者:田秀红高芳王屹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21期[摘要]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一线生产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即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双线并重。
文章针对如何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中将理论与实践应用进行整合,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问题,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电子技术课程的重新开发和设计为例,探讨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电子技术课程[作者简介]田秀红(1959- ),女,吉林农安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工作;高芳(1972- ),女,辽宁盖县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工技术分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王屹(1964- ),女,吉林四平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工技术分院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机电专业实践教学工作。
(吉林长春130033)[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2-0132-02电子技术作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专业培养目标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好,直接影响了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因此,我们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水平和知识技能系统建构的过程,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电子技术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尝试,在教学中重点采取以实例贯穿,从感性认识入手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中应用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应该是建立在经过企业调研和市场需求调查分析,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然后对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构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再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的。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探讨
t e c h n o l o g y b a s e d o n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wo r k p r o c e s s o f c u r r i c u l u m s y s t e m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i n c i p l e a nd me t l  ̄ Es t a b l i s h e d b y t h e wo r k p r o c e s s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r e f o r m o f t h e i mp o r t a n t t o p i c . c 0 n s t r uc t i o n a n d a c t u a l wo r ki n g c o nt e nt l i n k e d t h e c o u r s e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t h e w o r ki n g p r o v e t h e s t u d e n t s o f Ae r o n a ut i c a l E ng i n e e r i n g t r y i n g s o me t hi n g n e w. Th i s p a p e r f o c u s o n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应用电子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理论 教 学、 实践 教 学 、 实训教 学 、 产 生 实习与毕业设 计四 大模 块。 个模 块 每 又 划分为 若干子模 块 , 子模 块 内容在
结 构 和 时 间 编 排 上 突 出综 合 知 识 的
模 拟 电 子
数 字 电子
电 子 测 量 与 仪 器
EDA
高频 电子实验
基础课 , 而对于 专业 课程 和专业 技 能
专
业
新
技
求 课
基
础
谋
电 子 专
业
计
微
计
算
机
育 子 模
块
基
础
和
专
业 课
子 模 块
技 能 系
列
子 模 块
机 与 控 制 子 模 块
算
机
电 子
பைடு நூலகம்击
0
实
习
类 子模块 中的一个 小模 块 。
这 里 以 电子 技 术 类 子模 块 为例 分 析其教学 实施 。 为基 础和专业 核 作
心课程 , 其在教学中 占有很 大的 比重 ,
和分析 ,加深对 这一 内容 的理 解 , 使 受控 源概念更 加具 体化 。 同样 的构 按
思, 将信 息类 和计算 机类 子模 块分 为 若 干个小模 块 , 以解 决课 程 内容交 叉
高 职 应 用 电子 专 业课 程 体 系结
构、 内容和编排应 以能力为本位 , 职 将 业 技能培养 贯穿于整 个教学进程 。
一
2专业基础 课和 专业课子模 块 . 对于 专业 基础 课 和 专 业课 子模 块, 突破传 统 的专 业基 础理 论 与专业 理论课 的界线 , 据专 业要 求进 行整 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5 课 程 体 系 现 状
3 )实践课程 体系 中各 种能力训 练 比较独立 ,不利于 培养 具有综合实践能力 的人 才;如 电气控制实训 、P L C 实训 、电工基
电子信息技术 是当今信息科学发展的前沿 ,是衡 量一个国 本技能实 训,在 现有的课程体 系中采用三个单独 实训模 块,学 家现代 化水 平和综合 国力的重要标志,是我 国今后2 O 年 高科技 生虽然掌握 了各个 技能模块的单独 技能,但在解决生 产实践 中
应 用 电子方 向专业课程 设置研 究
王 娟
( 重庆市梁平职业教育 中心 )
人类 已进入信 息时代,信息 技术和信息产 业已在全球 范围 1 . 2 培 养 目标
内迅 速发展起 来 ,成 为许多 国家经济增 长和社会 发展的关 键要 素 。社会对 电子信息 类专业人 才的培养 也提 出了更高的要 求。
现 在 :创 业者 掌握 和 了解 人的心理规 律 、创造 和谐融洽 与人沟 通 的技巧和能满足下属 的需要 。
1 )要注重基 本理 论和基 本观点 的学 习。创业者 要认真学
习专业知识 和非专业知 识的基本理论 和基本观 点,掌握其精 神
( 3 ) 概 念技 能。对创 业者来 说,敏 锐 的商 业意 识 、应 变能 实质 ,从思想 深处真正认 识到成功创 业的必然性 ,真正认识 到
化修养 ,只要抓住其主要 内容 即可 。 2 )业务技能 。
和开 朗;情感应 更富有理性 色彩 。成功 的创业者大 多是不 以物 喜,不 以 己悲 的,面对成功 和胜利不 沽沾 自喜 ,得 意忘形;在
( 1 ) 技术 技能 。技术 技能, 就是指 创业者 从事 自己管理 范 碰到 困难 、挫折和失败 时不灰 心丧气 ,消极 悲观 。 围内的工作 所需的 技术和方法 。对创 业者来说尤 为重要 ,因为 3成功创业 的素 质培养 和锻炼 的方法 在 创业 初 期 ,创 业者 大 部 分时 间都 是有 关具 体 工 作方面 的问 题 ,如 制定有关 的规章 、制度;熟悉 相关法规 ;再学 习能力; 应 变适应 能力等 。具备技术 技能,方 能更好地指 导下属工 作,
更 好地 培养 下属,创业才 可能成功 。
在上 述 的素 质和 条件 中,我 们不 难发 现 ;创 业 者是 否成
功 ,主 要 是创 业者 自身的 素质 问题 和一 些创 业 的条 件所 决定
的 。但 这些素质 和条件并不 是特定不 变的,也可 以通过一 系列
培 养和 锻炼 的 方式 方法 来 加 以巩 固、锤 炼 。从某 种程 度 上来 ( 2 ) 人 际技 能 。无 论 对创 业 团 队 核心 人 员还 是 对 公 司员 说 ,创 业者可借 鉴 以下方 式方法来提 高成功创 业的机率, 减少 工 、合作 伙伴 、投 资方等等 ,沟通是 非常关键 的 问题 。具 体体 创业 的失败率 。
1 电子 信 息 科 学 与技 术 专 业 现 状 研 究
1 . 1 专 业 形 成
随着半导 体技术 、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 、 自动化控制技 跨 学科 的应用研究 与技术开 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 得以下 术, 以及人工智 能技术 的飞速发展 ,我 国高 校 中原有设 置的无 几方面 的知 识和能力 。
完整的课程体系。
本 专业 的发展 现状 总体 来说 是 良好的 ,主要 表 现在 :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专业理论 课程体系 过于注 重知识的完 整性, 缺乏机动
专业 的规模在逐年 扩大,开设此 专业 的学 校和招生人数都在 增 灵活性 ;如社 会对人才培养 目标 的要求发生改变 时,课程体系 加 ;本专业毕业生 的就 业率相对较高 。这 是与 电子科学 与技术 只有重新建立 才能适应人才培养要求 。
专业主干 课程 :音 响技术 、电子C A D 、电子工 艺基 础 、微 案。 同时在课程体 系的调整 中,进一 步加强 了文理基础选 修课
科 学 与技术 的基 本理 论和 技术 ,具 有一 定 的社会 活动 组织 能 践3 周 )。理论课学时占总学时数的8 2 % ,实践课学时 ( 不含实践 力 ,有较好的教育科研能力与素质。 教育模块课程 )占总学 时数 的1 8 % 。必 修课学 时 ( 不含实践教育
2 )能力结 构要 求。具备 良好的 自学 、表达和 社交能 力;
者 ,每 日里 要辛勤地 工作, 没有 太多 的时间和精力放 在文化 素 括 自我 意识 、性 格 、气 质 、情 感 等心 理 构成 要素 。作 为创 业 质 的提高上 。 因此 ,创 业者 也不必试 图从全方位提 升 自己的文 者 , 自我意识特 征应为 自信 和 自主 ;性格 应刚强 、坚持 、果 断
心 、勇气和执着力 。
1 )身体 素质 。所谓 身体素 质是 指身体健 康 、体力 充沛 、
“ 知”的理解 和认识 ,真正做 到知行 统一 ,从 而不断提高 思想
2 )心理 素质 。所谓 心理素 质是 指创业者 的心理 条件 ,包 道德境界 ,达到完善 自身的 目的。
2 01 5 . No 45
发展 的重点。 目前, 随着 我国在 电子信息 技术 理论上研究 的快 综合 电气故 障时,学生很难有所作 为,如果在实践技 能教学过 速 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 的各 个领域急需大 量的高层次应 用型 工 程 中将上面三个模 块组合成一个项 目, 以项 目为导 向进行 综合
程技术人员 。 1 . 6 现 有 课 程 设 置
机会增加 。
2 . 3 身 心 素 质
者 联系改革 开放的社会 实际,一 方面是创业者 联系 自己的思想
实 际。
3 )要注重 知行统一 ,在 践履 中学 习 。知 行统 一,强调 践 精 力旺 盛 、思路敏 捷 。俗话 说得 好:身体是革 命 的本 钱。没有 履 ,这是 由创业者 的思 想道德修 养的特性所决 定的 。创业 者的 什 么 比拥 有一个强 健的体 魄作为创业 的强大 的后盾更 为重要 。 思 想道德修 养利用实践 等形式 ,不断对 自己的行为进行慎 独进 拥 有充 沛的精力和 健康 的体 魄,具备 百折不挠 的意志 品质 和面 行 自律 。要求 创业 者在 实 际 中, 注重 知行 统一 ,坚 持 从 自己 临失败 时的 自我激 励能力 ,具有献 身精神 、有 达到 目标 的 自信 做 起 ,从 现在 做起 , 边获 知边 践 履, 在践 履 中进一 步 加深对
具备 良好的实验能力 ;具有一定 的科学研 究和实际工作 能力;
模块课程 )占总学 时数的7 4 % ,选修课学时 占 总学时数的2 6 % 。
1 . 8 社 会 需 求
具有 一 定 的技术 设计 、归 纳 、整 理 、分析 实 验结 果,撰 写论
当今世界 ,电子信息化水平 已经成为衡 量一 个国家的经济 文 、参与学 术交流的能力 。掌握 电子信息 科学 与技术 、计算机 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 度的重要标志 。电子信息技术及其 产业优 科学与技术 等方面 的基本理 论、基本知识 、基 本技能和方法 ; 势的斗争, 已成为 国际政 治 、经济和军事 斗争的热点之一 。谁 了解相近 专业 的一般原理和 知识;掌握 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 要想 立足于不败之地 ,谁就必须拥有 自己应 有的地位 。因此2 o 实验技术,具备分析 和设计 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 世纪 9 o 年代 以来 ,电子信 息产业的 发展 成为国 民经济新 的增长 3 )知 识结 构要求 。掌握数学 、物理等方 面的基本 理论和 点 ,经济规模迅速扩大 ,经济效益显著增 长,是名副其实 的朝 基本知识 ;了解电子信息科学 与技术的理论前 沿、应用前景和 阳产 业 。 最新发展动态 ,以及电子信息产 业的发展状况 ;熟悉国家 电子 1 . 9 存 在 的 问 题 信 息产业政策及 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 的法律法规 ;掌握文献检
线 电物理 、电波传播 、电子物理 专业 已不 能很好 的适 应电子信 探索 、整合 、重 组、建设 ,形成了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1 )素质结 构要求 。毕业 生应 该坚持党 的基本 路线 ,热爱
息科学 的发展 需要, 因此,在上 述一些本 科专业 的基 础上经过 祖国,具有 正确 的世界观,思想 素养高 ,具有 健康 的体 魄 。有 良好的 团队协作精神 和创新精神 。能够较 系统 地掌握 电子信息
创 业者运 用强烈的 发散 、逆 向的思 维能力,对市 场和企业
发展方 向进行深入 的调查研 究和 科学的分析 ,预测形 势将朝什 不 仅要掌握 专业与 非专业的基本理 论和观点 ,而且还要注 重运
么方 向发展,是对 创业有 利,还 是对 创业不 利, 以便 充分利用 用 这些观点 ,分析认识 现实 问题 ,理 论联 系实 际,在 比较 与鉴 好形势 发展事业 , 同时 采取 措施对付 不利形 势.使创业 成功的 别 中学 习。理论 联系实 际包括两个方 面的 内容 ,一方面是创 业
其 目的是 为国家培养 大批社 会急需 的电子信息 科学与技术 方面 作和工业 电子 自动化控 制技术 工作 的应用型 人才。
的人才 。
1 . 3培 养要 求 本 专业学生主要学 习电子信息科学 与技术的基本理论 和技 术 ,受到 电子信息科学 实验与科学 思维的训练 ,具有本学 科及
外 国语 ,能顺利地 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
1 . 4 专 业现 状
综上所述,可 以看 出国内各个 高校对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 索 、资料查询 与运 用现代技术获取信 息的基本方法 ,掌握一 门 体系进行 了较深人 的改革研究与实践,但仍然存在 以下 问题 :
1 )对 电子信 息类 专业 课程体 系的研究 不全面 ,没有建立
实训 ,学生解决生产实践 问题的能力会大 幅度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