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板栗品种(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比较(简报)

合集下载

山东地区不同品种板栗品质研究

山东地区不同品种板栗品质研究
( 2 0 1 1年 9月 1 6日) ; 临沂市 菖南县 、 费 县 大 田 庄
化荒山、 美 化环境 、 水 土保 持和 保护 生态 等方 面 的重 要 作用 , 在 支撑 我 国农 业 生 产 和 生态 建 设 中 的作 用
不 容忽 视 。
山东省 板栗 栽 培历 史 慈 久 , 已发 现 的临 朐 大 叶 板 栗化 石 和金银 雀 山炭 化 栗 果 实 , 证 明 山东 省 内远 古 时代 已 有 板 栗 树 种 , 并 为古代 人食 用 ( 王清章 ,
山 东林 业 科 技
2 0 1 4年 第 4期
总 2 1 3期
S HA ND ( ) N G F 0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AN D T E C HN0 I 0 GY
2 0 1 4 . N o . 4
文章编号 : l 0 0 2~ 27 2 4( 20 1 4) 04— 0 0 0 5— .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板栗 ( C a s t a n e a mo l l i s s i ma B l u me ) , 壳 斗 科 ( F a g a c e a e ) 栗属( C a s t a n e a ) 植 物 。大部 分 为 落 叶 乔 木, 少数 灌木 , 我 国原 生 种 , 也 称 中国板 栗 、 中 国栗 , 是 我 国最早 的驯 化栽 培果 树之 一 , 至 今 已有 3 0 0 0多
年 的历 史 ( 王福 堂 , 1 9 9 4 ; 章继华, 何 永进 , 1 9 9 9 ) 。 板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材 料 与 试 剂
样 品采 自山东 省 、 共 3 2个 品种 , 其 中莱 西 大 板 栗、 威丰 、 处暑 红 、 大 红袍属大粒型 ( 单 粒重 1 6 g以

不同品种板栗贮藏前后主要营养成分变化研究

不同品种板栗贮藏前后主要营养成分变化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8,21(2):150~153F orest Resea rch 文章编号:100121498(2008)022*******不同品种板栗贮藏前后主要营养成分变化研究徐娟1,梁丽松2,王贵禧23,马惠铃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摘要:通过对全国9个产区12个品种板栗贮藏前及0℃贮藏6个月后的含水量、脂肪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分析,研究不同品种板栗贮藏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

结果表明:贮藏前,各品种板栗含水量均较高,为52.47%~61.30%;脂肪含量较低,为11.5~30.0gkg -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51.53~57.93mgg-1;可溶性糖含量低,为67.3~146.4g kg-1;淀粉是板栗的主要贮藏物质,含量达561.8~727.1gkg -1。

冷藏6个月后,各指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含水量下降了1.23%~5100%;可溶性蛋白质减少了0.33%~13.38%;脂肪、淀粉下降幅度较大,分别降低了28.5%~70.43%和25.47%~43.80%;可溶性糖含量上升了23.02%~160.33%。

贮藏前后各品种的含水量、脂肪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显著性差异(P <0.05),且这种差异具有地区性。

关键词:板栗;品种;贮藏;营养成分中图分类号:S759.3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7206220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不同品种群板栗糯性品质差异的物质基础研究”部分内容作者简介徐娟(—),女,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经济林产品加工利用研究T 2666;2z @633通讯作者王贵禧(6—),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S tudy on the C hanges of M a i n Nutr i en ts i n D i ffer en tCh i n ese Chestnu t Va r i eti es Pr e 2and Post 2stor ageX U Juan 1,L I A NG L i 2song 2,WANG Gu i 2xi 2,MA Hu i 2ling1(1.College of Forestry,No rthwest A&F Un i versity,Yangli ng 712100,S hannxi,China;2.R es earch I n s ti t u t e of Forestry ,C AF;Key L abo rat ory of Tree B reed i ng and Cul ti vati on,State Forestry Adm i n istrati on,B eijing100091,China )Abstrac t:12che stnut varieties c ollected fr o m 9l ocalities were analyzed in te r m s of water content,f a t,s oluble pr ote in,starch and soluble sugar bef ore and after stor ed in refrigerator f or 6months at 0℃t o study the change s of m ain nutrients pre 2and post 2st orage in different che stnut varieties .The r e sults showed that bef or e st orage theche stnuts had a high wate r content a mong 52.47%-61.30%and a l ow fat content a mong 11.5-30.0g kg -1;soluble p r otein,sta r ch and soluble sugar we r e 51.53-57.93m g g -1,561.8-727.1g kg -1and 67.3-146.4gkg -1.After stor ed f or 6months ,there we r e changes in each indicat ors,the water content,fat,soluble pr ote inand starch were r educed res pective ly by 1.23%-5.00%,28.5%-70.43%,0.33%-13.38%,25.47%-43.8%and s oluble sugar wa s increa sed by 23.02%-160.33%.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 ound in water content,fat,soluble p r otein,starch and s oluble sugar (P <0.05)of these 12varieties pre 2and post 2stor age and the r e was a regi onality in these difference s .Key wor ds:Chinese chestnut;varieties;st orage;nutritive c onstituent:1982.e l :01028897E m a il :rui i 09911.co m:192.第2期徐 娟等:不同品种板栗贮藏前后主要营养成分变化研究板栗(Castanea m ollissi m a B lume)是我国特产的一种优良干果树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大陆的24个省(市、自治区),到2004年底,我国板栗栽培面积已达到200万hm2,产量200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

几种植物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1)

几种植物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1)
?m1 3
将胶浸入染 色液 中 5 0 神,取 出置 一1 分
于 永 中^ 沈 , 止染 色。 ` ' 停
将胶 置于醋酸 缓冲液中沁 2 分钟, 。 再浸 入染色液中,2℃ 保佩染色 2 6 0 5 0分钟 - 后, 取出 , 水漂洗。
1 酷酸联苯 ) 胺炸液:2 克联茉胺溶于 1 毫升醋酸中, 7 毫升水。 8 加 2
电泳在冰箱或低于 1 ℃ 的 室 温 下 进 行。 5
力水至 10 i 」 0n1 1 . 斗 % F 过硫酸 按( . 用前配划 、F Tr- . i 泞檬酸缓冲 液忿 s
1. 呢 , 4 Irs 5. 8 + 柠 檬 酸 i 1 5
10 ; .g
加水至 1 0 1P R9 0 m, . 0 H
'rs .q r 3 0 ; i 0
Trs 2 ; i6 g .
甘氨l 1・ ; , 斗斗 n : 9
甘氨酸 20; . k
至凝胶下端 0 -1厘米处停止电泳。 电泳 时 . 5
间约 9- 10分钟。 0 0 过氧化物R 同工醉 的染色鉴定方 法 很 多,
染 色 方 法 染 色
加水至 10r ,爪 }3 加水至 10ml H .; 0 0 l 1 . : n 00 , h7 p 使用时杯释 1 信- 0 随用时稀释 5倍
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相对活性的维生素 C 一联 苯胺染色法阁。 近些年来又较多地采用了丁子
香酚 (ue l Eg o n )一类夭然物作底物的新染
色法[ 9 1 c 近年来, 由于同工酶测定、 分析技术在遗传
1 )本工 作曾得到龚葵 同志的指导, 特致谢意 , 2 黄寿松:西北植物研究所进修人员。 )
离心(50.. 1 分钟, 30 :pm)5 . 取上清液, 混人等

板栗调查报告研究结果与分析

板栗调查报告研究结果与分析

板栗调查报告研究结果与分析一、基本情况调查人员先后深入,实地调查挂果栗树面积达2.6万亩。

调查采取现场测产和走访镇村干部相结合,面上踏查和点上详查相结合,机械抽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法。

同时,调查人员还走访了一些板栗种植大户和技术能手,和他们面对面地进行了认真的座谈和讨论。

通过为期一周的实地调查,基本摸清了我乡今秋板栗挂果情况。

一是大部分栗园减产将达8成以上,部分栗园面临绝收;二是少部分庄前宅后散生的栗树挂果较好,比往年减产⒉成左右;三是部分栽植区的“蜜蜂球”板栗品种挂果很好,产量将和往年基本持平。

二、原因分析我乡今年板粟之所以大幅度减产,经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1、气候异常。

今年以来,我乡的气候特点是3、4月份雨水偏多,5、6月份雨水偏少。

调查人员查阅了我乡今年4月中旬至6月中旬两个月的气象资料,发现晴天异常增多,阴雨天偏少。

特别是整个5月份仅有两个阴天和两个雨天,其余27天全是晴天,降雨量比历史同期减少约8成。

而我乡板栗大部分品种是于5月上旬开花,中、下旬开始授粉,6月上旬开始坐果。

由于整个5月份干旱少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若是雨水太多也不利,关键是适度),对板栗传粉授精非常不利,导致板栗“花而不实”,不能正常坐果,即使有少量成功坐果也会在后期因干旱缺水而造成生理性落果,这是我乡今年板栗减产的最主要原因。

据了解,我省板粟生产金寨和广德两个大乡与我乡情况大同小异。

2、“小年”影响。

众所周知,果树产量有“大小年”之分。

X年,我乡板栗适逢结果大年,当年产量曾创历史新高。

根据往年经验,大年之后的第二年是小年。

这是由于栗树在结果大年消耗了过多的养分、“体力透支”、寅吃卯粮,第二年若不加强管理、增施肥料(有机肥),帮助栗树迅速恢复树势,则栗树将进行自我调节,表现为营养生长迅速,而生殖生长基本停止,花芽分化很少,是造成栗园大幅度减产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果树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

实验五过氧化物同工酶PAGE分析

实验五过氧化物同工酶PAGE分析
聚丙烯酰胺凝胶配方
成分
含量
作用
A液(30%Acr-0.8%Bis) 2.65mL
交联剂
B液(Tris+EDTA) 4.75mL
缓冲液
C液(TEMED)
10μL
加速剂
D液(10% AP)
50μL
催化剂
四、操作步骤
样品制备 称取小麦幼苗叶片0.5 克,放入研钵内,
加 pH8.0 样品提取液1mL,于冰浴中研 成匀浆,转入离心管,在高速离心机上以 8000rpm 离心 10 分钟,倒出上清液, 以等量 40%蔗糖混合,并加2滴溴酚蓝, 即为样品液。
同功酶是机体调节酶活性的一种方式,在各种生物体中 广泛存在。
过氧化物酶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活性较高的一种酶。 它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生长素的氧化等都有关系。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它的活性不断发生变化。因此, 测定这种酶的活性或其同工酶的变化情况,可以反映某 一时期植物体内代谢的变化。
(二)过氧化物同工酶及其活性染色(P98)
三、材料、仪器和试剂
试剂:
A液:30%Acr-0.8%Bis B液:Tris+EDTA C液:TEMED D液:10%AP 电极缓冲液:硼酸钠-硼酸(pH8.3) 0.5%溴酚蓝 染色液:0.1%联苯胺 样品提取液:pH8.0Tris-HCl缓冲液 40%蔗糖溶液
四、操作步骤
凝胶制备
四、操作步骤
装槽、上样
30-50μL
四、操作步骤
电泳 接好电源线(上槽接负极,下槽接正极)。
打开电源开关,调节电压,以10V/cm稳 定电压电泳,待前沿指示染料溴酚蓝下行 至距胶板末端1-2 厘米处,即可停止电泳。
四、操作步骤
剥胶、染色

不同产地板栗品质的比较研究与分析

不同产地板栗品质的比较研究与分析

不同产地板栗品质的比较研究与分析引言板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

板栗的品质直接影响其市场价值和应用范围。

为了提高板栗种植的经济效益,有必要对不同产地板栗品质进行比较研究,为生产者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不同产地板栗品质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影响品质的关键因素。

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了多个不同产地的板栗样本,包括A产地、B产地、C产地等。

通过对板栗的外观、口感、营养成分、贮藏性等方面的观察和测定,对不同产地的板栗品质进行比较。

同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结果与讨论1. 外观品质:不同产地的板栗在外观上存在一定差异,如大小、形状、颜色等。

一般来说,A产地板栗大小适中,颜色鲜艳,具有较好的卖相。

B产地板栗相对较小,但口感较好。

C 产地板栗则存在外观缺陷较多的问题。

2. 口感品质:口感是板栗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肉质细嫩、甜度适中、口感糯软的板栗更受消费者欢迎。

通过品尝和对比,我们发现A产地板栗口感最佳,B产地次之,C产地相对较差。

3. 营养成分:不同产地的板栗营养成分存在一定差异。

一般来说,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的板栗更具营养价值。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A产地板栗在营养成分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4. 贮藏性:贮藏性是板栗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其市场价值和应用范围。

一般来说,贮藏期长、不易变质的板栗更具市场竞争力。

通过对不同产地的板栗进行贮藏性观察,我们发现A产地板栗贮藏性较好,B产地次之,C产地相对较差。

结论综上所述,不同产地板栗在品质上存在一定差异。

其中,A产地板栗在外观、口感、营养成分和贮藏性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应用范围。

因此,生产者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选择适合的产地和品种,以提高板栗品质和经济效益。

同时,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板栗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促进板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不同梨品种(系)抗氧化酶活性差异分析

不同梨品种(系)抗氧化酶活性差异分析

a c t i v i t i e s .【 R e s u l t 】 O u r d a t a s h o w d t h a t a c t i v i t y o f S O D w a s h i g h e r i n 8 2—2 7—2 0 t h a n h t o s e i n o t h e r
S O D最低 ; 爱甘水 P O D活性最 强 , 8 4— 4—5 4的 C A T活性 最强 8 2—2 7—2 0的 C A T活 性最低 ; 7 5—4—1的 A P X活性最强 , 早生黄金 的 A P X活性最低 。【 结论】 初 步检测 了 1 8个梨 不同品种 ( 品系 ) 的抗 氧化酶活 性 , 不 同梨品种( 品系 ) 的S O D活性在 1 6 6 . 6 7~ 4 1 6 . 3 7 U / g・ m i n ; P O D活性在 0 . 6 9—1 3 . 8 9 U / g・ a r i n ; C A T活性在
c u l t i v a r s( s t r a i n s )i n o r d e r t o l a y a g o o d f o u n d a t i o n f o r s t u d y i n g s t r e s s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p e a r i n t h e n e a r f u t u r e .
新 疆农 业科 学
2 0 1 3 , 5 0 ( 1 ) : 5 1 — 5 6
X i n j i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d o i : 1 0 . 6 0 4 8 / j . i s s n . 1 0 0 1 —4 3 3 0 . 2 0 1 3 . 0 1 . 0 0 9

不同板栗品种营养品质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不同板栗品种营养品质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113内部的酶包埋位置深,不易脱落,所以固定化酶在使用2次后仍具有一定酶活。

3 结论1) 通过试验探讨了以海藻酸钠为固定化载体采用包埋法对洋葱蒜氨酸酶的固定化方法的研究。

确定了最佳固定化条件:每克载体最佳给酶量为573U,海藻酸钠质量浓度为25 g/L,CaCl 2质量浓度为40 g/L,固化2 h。

2) 确定了固定化酶酶促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时间为15 min,反应温度为45 ℃。

3) 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明显高与游离酶;该固定化酶重复6次使用后仍具有27%的相对酶活,具有一定的操作稳定性,但该稳定性还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1] 张雪. 洋葱中蒜氨酸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2] Skefget M, Majhenic L, Bezjak M. Antioxidant Radical Scavenging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Red Onion (Allium cepa L) Skin and Edible Part Extracts [J].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Quarterly, 2009, 23(4): 435-444.[3] Galeone C,Pelucchi C,Levi F,et al. Onionand garlic use andhuman cancer [J]. The American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6, 84(5): 1027-1032.[4] Kook S,Kim GH,Choi K. The antidiabetic effect of onion and garlic in experimental diabetic rats: meta-analysis [J]. 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 2009(3): 552-560[5] 倪元颖,李丽梅,李景明,等. 洋葱的风味形成机理及其生理功效[J]. 食品工业科技, 2004, 25(10): 136-139.[6] 王辉,李景明,马钊,等. 洋葱中含硫化合物的生理功效[J]. 食品工业科技, 2005, 26(5): 187-189.[7] 程龙军,郭得平. 葱蒜类作物中的蒜氨酸酶[J]. 植物生理讯通讯, 2001, 31(5): 471-474.[8] 李燕,王荣,李冠,等. 新鲜大蒜中蒜氨酸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J]. 植物学通报, 2005, 22(5): 579-583.[9] 李彦峰,李军荣,伏莲娣. 固定化酶的制备及应用[J]. 高分子通报, 2001, (2): 13-17.[10] 周建芹,王建文. 蒜氨酸酶的固定化及其酶学研究[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9, 29(12): 60-63.[11] Jian Q.in Zhou,Jian Wen Wang. Immobilization of alliinase with a water soluble-insoluble reversible N-succinyl-chitosan for allicin production [J].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2009, 45(4): 299-304.[12] 孙君社,高孔荣. 蒜酶及其动力学研究[J]. 食品科学, 1995, 16(9): 13-15.不同板栗品种营养品质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周家华,常虹,熊融,兰彦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97)摘要在分析测定16个不同品种板栗的各项营养成分指标的基础之上,确定了各测定的权重,进而计算出平均隶属度,根据平均隶属度的大小对不同品种的板栗品质进行了排序。

海南大学2005年生命科学与农学院科研成果

海南大学2005年生命科学与农学院科研成果
贵州科学
Jun 2005,23
ISSN 1003-6563
1
2
25
李雯
淀粉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改进
植物生理学通讯
Oct.2005,41(5):655-656
1
26
李雯
蔗糖磷酸全成酶(SPS)与果实品质及成熟衰老的研究进展
西北植物学报
Nov.2005,25(11):2340-2344
1
27
李笑春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5.8
ISSN 1671-8135
1
6
邓用川
放养与笼养对文昌鸡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04.11
ISSN 1671-7236
2
7
邓用川
Variations of Rice Plants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Rhizophora Apiculata DNA
海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vol23专辑
ISSN 1004-1729
1
10
符文英
邢诒旺
何秋香
论高等农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海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vol23专辑
ISSN 1004-1729
1
11
顾贫
《动物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海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vol23专辑
海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vol23专辑
ISSN 1004-1729
1
15
何秋香
农业生产中的硝化抑制剂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分析(经典有用)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分析(经典有用)

过氧化物酶同⼯酶电泳分析(经典有⽤)过氧化物酶同⼯酶电泳分析实验原理(1)凝胶板由上、下两层胶组成,两层凝胶的孔径不同。

上层为⼤孔径的浓缩胶,下层为⼩孔径的分离胶。

(2)缓冲液离⼦组成及各层凝胶的pH不同。

本实验采⽤碱性系统。

电极缓冲液为pH8.3的Tris-⽢氨酸缓冲液,浓缩胶为pH6.7的Tris-HCl缓冲液。

⽽分离胶为pH8.9的Tris-HCl缓冲液。

(3)在电场中形成不连续的电位梯度。

在这样⼀个不连续的系统⾥,存在三种物理效应,即电荷效应、分⼦筛效应和浓缩效应。

在这三种效应的共同作⽤下,待测物质被很好地分离开来。

下⾯以本实验要分离的⼩麦苗过氧化物酶同⼯酶为例,分别说明三种效应的作⽤:(1)电荷效应:各种酶蛋⽩按其所带电荷的种类及数量,在电场作⽤下向⼀定电极,以⼀定速度泳动。

(2)分⼦筛效应:分⼦量⼩,形状为球形的分⼦在电泳过程中受到阻⼒较⼩,移动较快;反之,分⼦量⼤、形状不规则的分⼦,电泳过程中受到的阻⼒较⼤,移动较慢。

这种效应与凝胶过滤过程中的情况不同。

(3)浓缩效应:待分离样品中的各组分在浓缩胶中会被压缩成层,⽽使原来很稀的样品得到⾼度浓缩。

其原因如下:①由于两层凝胶孔径不同,酶蛋⽩向下移动到两层凝胶界⾯时,阻⼒突然加⼤,速度变慢。

使得在该界⾯处的待分离酶蛋⽩区带变窄,浓度升⾼。

②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虽然浓缩胶和分离胶⽤的都是Tris-HCl缓冲液,但上层浓缩胶为pH 6.7,下层分离胶为pH 8.9。

HCl 是强电解质,不管在哪层胶中,HCl⼏乎都全部电离,Cl-布满整个胶板。

待分离的酶蛋⽩样品加在样品槽中,浸在pH8.3和Tris-⽢氨酸缓冲液中。

电泳⼀开始,有效泳动率最⼤的Cl-迅速跑到最前边,成为快离⼦(前导离⼦)。

在pH6.7条件下解离度仅有0.1~1%的⽢氨酸(pI = 6.0 )有效泳动率最低,跑在最后边,成为慢离⼦(尾随离⼦)。

这样,快离⼦和慢离⼦之间就形成了⼀个不断移动的界⾯。

3种板栗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对比分析

3种板栗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对比分析

分析检测3种板栗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对比分析韩 多,陈艳辉,杨成翠,包刘媛*(昭通学院,云南昭通 657000)摘 要:目的:探究不同品种板栗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差异,为不同需求市场选择板栗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蒽酮法、碘量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大软枝、云栗3号、3113 3个品种板栗中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淀粉、煮熟前后囊衣和果肉中的单宁含量。

结果:3113板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7.290%,云栗3号次之,两者均极显著高于大软枝(P<0.01);3种板栗中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含量在10.309%~10.916%;大软枝板栗的淀粉含量最高,为18.312%,极显著高于云栗3号和3113板栗(P<0.01);3113板栗生果囊衣中单宁含量最高,为14 014.31 mg/100 g,3113板栗生果果肉中单宁含量最高,为3 145.28 mg/100 g;3113熟化板栗囊衣中单宁含量最高,为8 846.41 mg/100 g,3113熟化板栗果肉中单宁含量最高,为2 440.99 mg/100 g,均极显著高于大软枝和云栗3号板栗(P<0.01)。

结论:3种板栗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排序为3113>云栗3号>大软枝,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淀粉含量排序为大软枝>3113>云栗3号,囊衣、果肉中单宁含量排序为3113>大软枝>云栗3号。

关键词:大软枝;云栗3号;3113板栗;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Main Components inThree Kinds of ChestnutsHAN Duo, CHEN Yanhui, YANG Chengcui, BAO Liuyuan*(Zhaotong University, Zhaotong 657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 of main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varieties of chestnut,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electing chestnut varieties for different demand markets. Method: The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 staining method, anthrone method, iodometry, and spectrophotometry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oluble protein, soluble sugar, starch, and tannin content in the capsule and flesh of three varieties of chestnut, namely Da Ruanzhi, Yunli No.3, and 3113, before and after cooking. Result: The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of 3113 chestnut was the highest at 7.290%, followed by Yunli No.3, both of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Da Ruanzhi (P<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oluble sugar content among the three chestnut varieties, ranging from 10.309% to 10.916%; the starch content of big soft branch chestnut is the highest, at 18.312%, which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Yunli No.3 and 3113 chestnut (P<0.01); the tannin content in the fruit capsule of 3113 chestnut is the highest, at 14 014.31 mg/100 g, while the tannin content in the flesh of 3113 chestnut is the highest, at 3 145.28 mg/100 g; the tannin content in the capsule of 3113 ripened chestnut is the highest, at 8 846.41 mg/100 g, and the tannin content in the flesh of 3113 ripened chestnut is the highest, at 2 440.99 mg/100 g, both of which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Da RuanZhi and Yunli No.3 chestnut (P<0.01). Conclusion: Among the three types of chestnut, the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is ranked as 3113>Yunli No.3>Da Ruanzhi,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oluble sugar content. The starch content is ranked as Da Ruanzhi>3113>Yunli No.3, and the tannin content in the capsule and flesh is ranked as 3113>Da Ruanzhi>Yunli No.3.Keywords: Da Ruanzhi; Yunli No.3; 3113 chestnut; soluble protein; soluble sugar作者简介:韩多(1991—),女,云南昭通人,硕士,药师。

花生不同品种(系)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与品质、产量的关系

花生不同品种(系)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与品质、产量的关系

C a S r t i n 0 re f t n s o l n np a u e d i r elol wee me s rd. swel sc o s r ti n o Pe ft n s o ln fse O r e p oen a d c as at e sc ne li e n l e n g e r l i s h c  ̄ r a u e a l a oy e p oen a d c a s a i e sc n e lo e d. t
差异 。下针期花 生叶片的酯酶 同工酶 与结荚期 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与其杲仁 粗脂肪 、 粗蛋 白的形成有 关; 饱杲期花 生叶片和 果
仁 酯酶 同工 酶 与花 生 的单 株 果数 和 果重 相 关 , 并且 对 花 生 果 重 、 重 有 一 定 的 影 响 。 仁 关键 词 : 生 ; 氧 化 物酶 ; 酶 同 工 酶 ; 量 ; 花 过 酯 产 品质 中 图分 类号 :552 ¥6 . 文献 标 识 码 : A
i z me n la e e o vo sy a n h a it s o t t l lp tp o u ig sa e, u h se ae i zmeb n s i e n ls e n) s o d te s y si e fw r b iu l mo g t e v r i r sli¥a o rd cn tg b tte e lr s s y a d n p a u e d o 1 " we h o ee lr o h
Z A GMn,EX— WA GYflY a—i L Yn- i H N i H iu。 N o ,EYhp g,I ag u 。 p l g n r
( . un x U ie i ,, n x N n ig5 0 0 。 hn ; . un x A a e yo A r ut a S i cs C a gi ann 3 0 7 C ia 1 C agi nv r t C a gi a nn 3 0 5 C ia 2 G a gi cd m f gi l rl ce e , u n x N n ig 0 0 , h ) sy u c u n 5 n

板栗的酶促褐变特性及灭酶预处理研究

板栗的酶促褐变特性及灭酶预处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新鲜板栗 阳朔中果红油栗,市售;冻藏板栗 阳 朔中果红油栗,市售板栗在-18℃下冻藏30d;PVP(聚 乙烯吡咯烷酮)、PEG(聚乙二醇)、邻苯二酚、愈创木 酚、高锰酸钾、碘化钾、硫代硫酸钠、双氧水H2O2、磷 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缓冲液) 均为分析纯。
WD800G型Galanz微波炉 佛山市格兰氏微波
2.1.1 温度对板栗中PPO活力的影响 将新鲜板栗 及冻藏板栗中的PPO分别在0~100℃下保温10min,迅 速冷却后分别测定PPO活性,结果见图1所示。
PPO酶活(U/mL)
20
18
16
14
冻藏板栗
12
新鲜板栗
10
8
6
4
2
0
0
20
40
60
80
100
120
温度(℃)
图1 温度对板栗PPO活力的影响
2011年第10期 11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研究与探讨
pH基本保持不变,生产中应避开这段范围。
2.2 冻藏板栗的PPO和POD热稳定性比较
对比研究了冻藏板栗中PPO及POD的热稳定性, 结果见图3所示。由图3可见,冻藏板栗PPO的热稳定 性比POD好。相同处理条件下,当POD的相对残余酶 活降至8%时,PPO尚有较高活力(19.4%)[9]。因此,冻藏 板栗灭酶应以PPO活力作为标准。PPO活力随着时间 的变化在刚开始时下降明显,在后期下降趋于缓慢, 在低于8%时相对变化较小,因此应以板栗PPO活力 降低至8%以下作为灭酶充分的标准[10]。
褐变的吸光值。
1.2.6 微波灭酶处理与其它护色处理方式的比较

实验十二 药用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及活性比较

实验十二 药用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及活性比较

实验十二药用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及活性比较一、实验原理蛋白质和酶都是生物体遗传物质——染色体结构基因 DNA 的初级或次级产物,可以看做是结构基因的一种外部标记物。

不同种乃至不同变种的生物不但外部形态有变异,由于结构基因的差别,其表达产物酶和蛋白质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所以同工酶分析作为一种遗传分析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品种资源调查、杂交子代测定、种子纯度鉴定等农林业各个领域,在指导生产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此外,同工酶分析对研究不同产地、不同种属生物间的亲源关系和开发利用药植物资源方面也有积极的意义。

本实验采用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分析比较过氧化物同工酶,并用愈创木酚法测定其活性。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1 、电泳所用试剂同“常规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

2 、测活试剂:愈创木酚、联苯胺、冰乙酸、乙酸钠、硫酸锰、过氧化氢。

三、实验方法1 、样品液制备:取材料茎部 1g 加两倍冷纯净水,在冰箱预先冷却的研钵中充分研成匀浆,然后离心( 3 500r/min , 20min ),加等体积甘油和少许溴酚蓝指示剂即可。

2 、凝胶制备(按“常规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加样量 40μl/ 孔,电压 180V ,电泳时间 2.5~3h 。

3 、染色: 0.5g 联苯胺溶于 250ml 10 %冰乙酸,配成联苯胺母液。

1.5g 愈创木酚溶于 250ml 10% 冰乙酸,配成母液。

染色液为 100ml 0.2mol/L 乙酸钠溶液, 10ml 5mmol/L 硫酸锰溶液, 25ml 联苯胺母液, 40ml 愈创木酚母液, 25ml 0.12 %过氧化氢溶液(临用前配制)。

凝胶洗出后转移至染色液中,37 ℃恒温下放置 30min ,显色后,置 7 %乙酸中保存,绘图或照相。

白沙杏、酸梅、灰李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研究

白沙杏、酸梅、灰李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研究

一 ,1 0 毫安 )
,
Dy Y

,
:
,
型盘
.
:
采 用 聚丙烯 酞胺 凝胶 盘状 电泳法
1 9 8 7年 5 月 s 1 日(室 温 2 5 ℃ ) 制胶 7
制胶 合
,
:
,
分 离胶 2 5 分 钟完成 聚 合
,
,
浓缩胶
.
3
分 钟开始 聚
,
胶柱 长

,
厘米
.
1 月 1 日( 室 温 1 6 ℃ ) 第 二 次制胶

:
灰李
:
过 氛化 物 酶 同功 酶
,
;
晦带
,
.
酸 梅 ( 又 名杏 梅 )


灰李 属 于 核 果 类 果树
,

在 我 国栽 培历史 悠 久

种 质 资源 丰
富 按 ( 果树 栽 培学 》 〔 分类 方 法 白 沙杏 属 于 蔷 薇科 杏属 普 通 杏 酸 梅 与灰 季 分 别 属 子普 薇科李 属 的 杏 李 和 中国 李 酸梅 的树 体 叶片 及 果实 的形 态 特 征 与杏 李的 其它 品 种具 有很
。 ,

.
保存于
3 肠 乙酸 中
,
酶 带 逐 渐变成 褐色
.
次 日观 察
,


各胶 柱 又 出现数 量
深 浅和 宽度 不

,
位 置不 一 的 褐色 酶带
结果 与分 析
本试 验 做 了两 次 测 足
图 l 和 附表揭 示
, ,
每个树 种娜 次设
.
4 次 重复

不同性型水果黄瓜内过氧化物酶及同工酶的差异性分析

不同性型水果黄瓜内过氧化物酶及同工酶的差异性分析

不同性型水果黄瓜内过氧化物酶及同工酶的差异性分析作者:王鹤冰向华丰张洪成张生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21年第02期摘要为给水果黄瓜材料创制中性型的快速鉴定提供简易方法,以2对不同性型的水果黄瓜姊妹系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谱带的差异,结果表明雌性系材料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较普通株系高,且同工酶电泳图中有明显的3条谱带。

关键词水果黄瓜;性型;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同工酶;差异性水果黄瓜又称迷你黄瓜、小黄瓜,是从欧洲引进的主要适宜温室栽培的鲜食类黄瓜品种,在很多地区作为名特优蔬菜被广泛引种栽培[1]。

水果黄瓜作为黄瓜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英国、荷兰等地[2]。

由于引种較晚,中国目前此类资源缺乏,生产用种多为外国品种。

为提升国内的自主育种能力,近年来侧重在资源的搜集与创制上下文章。

目前,我国引种的水果黄瓜品种多为雌性系,不能自交繁殖[3],且制种过程较繁琐。

为了培育出优良的水果黄瓜品种,创制出不同性型的水果黄瓜材料十分必要。

通过多年的材料引进与纯化筛选,我国不同类型的水果黄瓜材料逐渐增加,不同性型的育种材料也逐渐出现,但急需找到一个简单便捷的性型鉴定方法。

黄瓜材料性型的判断方法很多,最直观的方法是在生育期进行田间自然鉴定,但耗费时间长,受环境影响大。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分子标记技术逐渐应用于作物辅助育种,找到与所需性状密切相关的特异性分子标记,是在不同环境影响下,对作物复杂性状进行判断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分子标记在黄瓜雌性系选育中逐步应用,如厉建梅等用SSR 分子标记进行黄瓜雌性性状的多态性筛选,得到标记位点21个[4];苗晗等将F9代RILs群体用于复雌花QTL 的定位分析,从中找到8个控制复雌花性状的QTL位点[5]。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也为后来雌性基因的定位奠定了基础。

但无论哪个方法,对于常规的育种者来讲,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研究还在进一步深入。

8种大白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8种大白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8种大白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摘要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8个大白菜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8个品种的pod同工酶酶谱在酶带数、迁移率、酶量(酶带宽窄)及酶活性(酶带深浅)等方面均存在相似性,但也有一定的差异。

依酶谱带特征初步将8个品种进行分类,并对其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白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亲缘关系中图分类号 s6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008-02同工酶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它表现出明显的种属、组织和发育阶段的特异性,既是生理指标,又是可靠的遗传标志[1]。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高等植物中广泛而大量地存在,具有高度多型性、器官组织特异性和相对稳定性,即同一器官的同一发育时期,pod同工酶酶谱和活性强弱是稳定的,能反映植物的遗传特性[2]。

因而同工酶分析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植物的分类鉴定、亲缘关系及矮化砧木的预选、抗寒性和抗病性鉴定等研究领域。

笔者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潍坊地区普遍栽种的8个品种的大白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在测定同工酶谱带的基础上,探讨以同工酶谱带特征作为大白菜品种鉴定的依据,进一步测定大白菜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材料购于潍坊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共8个品种,分别为:潍白秋冠、潍白-78、潍白-68、潍白er-60、潍白-45、潍白四号、潍白二号及潍白一号。

1.2 试验方法1.2.1 酶液提取。

取8个品种大白菜的种子放入培养皿中,加水在培养箱中(15~25℃)黑暗条件下培养4d。

分别取叶片(除去叶脉)0.5g,洗净用滤纸吸干水分,剪碎置于预冷的研钵中,加入酶提取液(由蔗糖10ml、电极缓冲液2ml、无离子水8ml组成)1ml,研磨成匀浆,移入离心管中,8 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备用。

1.2.2 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参照张卫国(2006)等的方法[2-6],略有改进。

蝈蝈不同发育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蝈蝈不同发育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蝈蝈不同发育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论文摘要:利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蝈蝈(Gampsocleis gratisa Brunner Von Wattenwvl)不同发育期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蝈蝈,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在酶带数、迁移率、酶量(酶带宽窄)及酶活性(酶带深浅)等方面均存在相似性,但也有一定的差异。

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蝈蝈个体发育过程中表达的相似相异性,为以后蝈蝈的虫态鉴定及昆虫分类提供一定的依据。

论文关键词:蝈蝈,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蝈蝈,属直翅目,螽斯科。

其成虫和幼虫可对农作物幼苗造成危害,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是一种危害型昆虫。

但因其美妙动听的叫声,被人们称为“乡谣俱乐部”。

蝈蝈是螽斯科中最受大家喜爱的鸣虫,南方又称“哥哥”。

蝈蝈为渐变态昆虫,一生要经历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

卵多产于植物组织中,或成列产于叶边缘或茎干上,一般不产在土中,若虫需蜕皮5-6次才能变成成虫。

成虫植食性或肉食性,也有杂食种类,多栖息于草丛、矮树、灌木丛中,善跳跃。

雄虫体长35-38mm,前翅长14-17mm,雌虫体长35-52mm,前翅长6-8mm。

体翠绿或黄褐色。

触角长达60mm。

前胸背板宽大,下缘黄色,胸部腹板各具一对锥状突起,后胸的突起最大。

足跗节4节,第1-3节有垫,后足第一跗节跗垫分为两叶。

后足腿节比胫节稍长,胫节有6个端距。

应用同工酶技术不仅可以鉴别物种,而且可以揭示类群的遗传结构,阐明类群的亲缘关系等。

过氧化物酶是一种以过氧化氢(HO)作为电子受体催化底物的氧化作用的酶,是目前研究较多且较为清楚的氧化酶类。

它在生物体的不同器官、组织、不同发育时期以及不同的代谢条件下普遍存在。

在动物体内,不同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的种类和活性都有差别。

由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亦是基因表达的产物,通过对其酶谱的分析能够比较直接地判断基因的存在及其表达规律,因而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物种的遗传基础,这一点在品种的鉴定、起源、进化和分类等方面已有诸多应用。

不同品种板栗贮藏过程中总酚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不同品种板栗贮藏过程中总酚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不同品种板栗贮藏过程中总酚与抗氧化活性研究弓志青刘春泉*李大婧(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南京2100142国家农业科技华东(江苏)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210014)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品种板栗贮藏过程中总酚、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关系,采用Folin-Ciocalteau 法测定总酚,以DPPH ·清除率和FRAP 作为抗氧化的衡量指标。

测定结果表明:板栗仁不同部位总酚含量依次为栗仁表层>缝合处>整果>子叶心部,六合晚熟的总酚含量比六合中熟高;板栗在120d 贮藏过程中总酚、黄酮含量和DPPH ·清除率逐渐降低,六合晚熟的总酚含量高于六合中熟,两个品种板栗的总酚含量分别减少41.5%和45.8%,黄酮含量分别减少42%和44%,DPPH·清除率分别减少16%和14%。

8个品种板栗总酚含量与DPPH ·清除率、FRAP 之间呈显著差异。

黄酮与抗氧化相关性较低,贮藏过程中总酚、黄酮含量与DPPH ·清除率间呈极显著差异。

关键词板栗;总酚;抗氧化文章编号1009-7848(2011)01-0045-06天然酚类化合物是植物体内最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杀菌、清除自由基、消炎等功能[1],因此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板栗(Castaneamollissima Blume )属壳斗科栗属坚果类植物,淀粉含量高,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也很丰富。

板栗富含酚类物质,其枝叶、树皮、刺苞中富含单宁,可提取烤胶[2]。

用自来水煮板栗仁,表皮中酚类物质与水中铁离子发生反应,导致板栗褐变。

板栗贮藏过程中酚类物质与多酚氧化酶反应生成褐色物质,导致板栗种子褐变,风味及营养物质降低,品质劣变,货架期缩短。

目前板栗抗氧化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板栗壳色素抗氧化性、抑菌性[3~5],板栗花、叶、果抗氧化[6],板栗仁抗氧化等方面。

例如綦菁华等[7]采用硫氰酸铁法研究板栗中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第 2 卷第 4 , 0 o 期 2 6年 1 0 2月
J un lo b iN r lUnv ri fS in e& T c n lg 12 . c mb r 0 6 o ra fHe e oma iesy o ce c t eh oo yVo. 0 No 4 Dee e 0 2
品种名称
遵化短刺
采集地 原产地 来自序号 品种名称
采集地
宽城
原产地
宽城
遵 化 遵化
是多年生落叶乔木 。世界板栗属植物 中4 个栽培种分别分布在欧洲、 日本和朝鲜、 美洲以及中国。中国 栗原产于我国, 具有悠久栽培历史; 由于长期采用实生繁殖 , 因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经济栽培以 黄河流域的华北和长江流域各省 区分布最广, 其中河北、 山东 、 、 、 、 河南 陕西 甘肃 湖北、 江苏、 浙江、 、 湖南 辽宁、 福建等省栽培最多。2 O世纪 5 一 O年代 , 国建立 了全国性 的板栗专项科研协作组 , 国栗 O 6 我 对我 属种质资源进行研究 ; 研究范围涉及形态学 、 细胞学、 同工酶和地理分布等领域 ; 在其亲缘关系、 系统分 类、 品种鉴定等方面形成 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 , 为培育新品种提供 了理论依据。目前 , 以对板栗生产
13 仪器 .
T L一 6 D 1B型台式高速离心机 、 层析冷柜、 电子天平 ( 千分之一 , 万分之一 、 Y .1 D Y 1型直流稳压电 1 泳仪、4 2 A型垂直板电泳槽 、 微量进样器(0o , 0t )移液器等。 5 , 1 L 、 L 0 x
基金项 目: 河北省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目编号 :2 0 00 0 ) 项 C 04 0 4 。 4 收稿 日期 : 0 6( .7 修 改稿收 到 日期 : 0 61-4 2 0 -90 ; 1 2o .12
在研究板栗 的相关文献资料中, 对多个板栗品种 ( 之间的亲缘关系研究不是很 多。笔者采用垂 系)
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A E 对河北、 PG ) 山东 、 北京各地 的 4 8个不同品种( 的 P D同工酶 系) O 进行分析研究 , 初步确定板栗品种 ( 的亲缘关 系, 系) 以期为今后板栗远缘 杂交和有性杂交育种 的亲本
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 明 , 个品种 ( 的 P D同工 酶酶谱在酶带数 、 4 8 系) O 迁移率 、 酶量( 酶带宽窄 ) 酶活性 及
( 酶带深浅) 等方面均存在相似性 , 但也有一定的差异。依酶带条数的多少。 初步将 4 个 品种 ( 划分为 8 8 系) 大类, 并对其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 找出了几个亲缘关系最近的品种( 。 系)
维普资讯
4 期
14 方 法 .
刘永军等 不同板栗品种(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比较( 系) 简报)
141 样品的制备 ..
试验于 20 年 7 05 月进行。取 4 8个不同板栗 品种( 的成熟叶片 , 系) 用蒸馏水冲洗
干净 , 滤纸吸干 , 称取 1g加入 O 0 o Lp 74的磷酸缓冲液 6m , , . 1 l H . m / L 冰浴研磨 。将匀浆转入离心管
中, 0rmn 1 0 i 离心 1 i, 60 / 0mn 取上清液保存于冰箱中备用。 142 电泳 参照文献[ ] .. 7。 143 染色 参照文献[ ] 脱色后拍照。 .. 8,
表 1 供试板栗品种 ( 材料 系)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关键词 :板栗品种( ; 系) 同工酶 ; 氧化 物酶 同工酶 过 中圄分 类号 : 64 2 2 3 s6 .0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7 -9 3 2 0 ) 40 7 -4 627 8 (0 6 0 - 20 0
板栗( at e o iiaBu e 属于壳斗科 ( aaee 栗属 ( at c M l , C s nam U s l ) a sm m Fgca ) C s ne i) 同属植物约有 l , a 1 O种
不 同板 栗 品种 ( ) 氧 化 物 酶 系 过 同工 酶 的分 析 比较 ( 报 ) 简
刘永军 王 同坤 齐永顺2 , , ,张京政 ,刘艳芳
( 1同北科技 师范学 院 生命科学系 ; 2园艺园林系 , 河北 秦 皇岛 ,6 6o o6o )
摘要: 利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A E 对4 个不同板栗品种( 的过氧化物酶(O ) PG ) 8 系) P D 同工酶
产量、 栽培方法 、 遗传多样性及新品种培育等方面的研究资料较多… 。 过氧化物酶( O ) P D 在植物体中, 因其参与各种生理代谢 ( 活性 氧、 木质素和木栓质的代谢和生长素 的降解 以及其他物质等的代谢) 而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 。由于 P D同工酶亦是基 因表达的产物, O 通过对其酶谱的分析能够比较直接地判断基因的存在及其表达规律 , 因而可 以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物种 的遗传基础, 这一点在品种的鉴定 、 起源、 进化和分类等方面 已有诸多应用 L 】 3 。 曲
确定、 杂种选择及亲缘关系的确定提供依据。
I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
本试验以4 个不同板栗品种( 叶片为试验材料 , 8 系) 均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系提供 ( I 。 表 )
I 2 试剂 .
分离胶缓冲液、 分离胶贮液、 浓缩胶缓冲液、 浓缩胶贮液 、 质量浓度 2 / 琼脂 、 1 / 过硫酸铵_o L g 0 4gL . 、o 4 gL蔗糖、 / 核黄素、 乙二胺四乙酸( E E )T s l电极缓冲液( H . )0 1 / T M D 、n — y C p 83 、. gL溴酚蓝、O P D显色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