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审美的眼睛》说课稿
培养审美的眼睛讲义0904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在宣传中华艺术文明的同时,提高学生对西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的讲解,让美术鉴赏与其它相关知识(如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3、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4、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教法:本课涉及的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演示法。
三、学法:观察、讨论、思考、记录、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身边有哪些有特色的建筑或雕塑?观察图片可见艺术美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我们要学会鉴赏身边的艺术作品。
教师看了高一班的同学个个眼睛都很大,很有神,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培养审美的眼睛》,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一双会审美的眼睛。
——板书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1、美术鉴赏的概念教师先做一个小调查,去过喀纳斯的同学有哪些?去哈纳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请你谈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这是一幅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摄制作品,有哪些同学去过,请你谈谈感受。
培养审美的眼睛说课稿

《培养审美的眼睛》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二: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2、方法与过程: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教学中以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为引导,引起关注---深入讨论---感悟意义---树立信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去深入感觉人类生活中美术的作用与人类创造美的精神。
使学生明确美术鉴赏的学习目的以及重要意义,从而树立学好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与决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课前准备:本课教学幻灯片及相关图片资料等,将学生分组并找小助手协助积分
六:教后记:。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培养审美的眼睛》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培养审美的眼睛》,今天的说课我将采用“五说”的说课模式,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最后是谈一下说课后的反思。
相关的理论根据将贯穿以上流程中。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
》一课属于“。
”学习领域,本课内容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在设计上都贯穿了很新的教学理念,完全符合《二期课改》中的“基本理念”的要求。
我充分考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好动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二期课改提出的“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打破原有的单纯的讲画教学模式,力求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平等、合作、竞争”的课堂教学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真正体验到求知的快乐。
2、教学目标: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确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目的、意义,原则上知道怎样欣赏美术作品,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为什么要提高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2.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明确如何欣赏美术作品。
要突破这个难点:要让学总结欣赏美术作品的步骤二:说教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生初步感知——乐中体验——讨论探究——知识扩展——情感升华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以下方法:1.游戏法2.情景法3.交流法4。
竞赛法三: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性观认为:在优化的人文环境、心理环境中人会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
培养审美的眼睛 说课PPT

环节一
• 什么是美术,美术的特点和分类 及社会功能 • 什么是美术鉴赏,为什么要学 习美术鉴赏
环节二
环节三
教师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 齐白石的《虾》为例,进行讲解
完成环节的过程,采用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出现问题适时指导的方针。
第三部分
说教学过程
会功能
环节 一:什么是美术,美术的特点和分类及社
A
B
C
C
美术的 社会功 能
第三部分
说教学过程
学生分组
环节二
提出问题:什么是美术鉴赏, 为什么要学习美术鉴赏
小组合作
自主尝试
协助提高
重 点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并提出讨论课题的方法来突 出重点。
第三部分
说教学过程
达芬奇的 《蒙娜丽莎》
环节二
教师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 齐白石的《虾》为例,进行讲解
自主尝试
B
美术的特点:美术的特点分为很多个时期,据我 所知就有文艺复兴时期,哥特时期,巴洛克时期, 洛可可时期,新古典主义等。 美术的分类: 1、绘画。包括:油画、国画、 装饰画、农民画等等。 2、雕塑。 3、书 法。 4、建筑。 5、工艺。 6、综合。 包括:装帧设计、动漫设计、舞美设计等等。
美术的特点和 分类
2.
教师参加讨 论,对于有 闪光点的作 品要及时予 以鼓励和表 扬。
突破难点
第三部分
说教学过程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 课后延伸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学 习了美术和美术鉴赏的概念、美术作 品如何分门别类以及美术鉴赏的意义, 使我们从宏观上认识了美术以及美术 鉴赏的基本知识,为我们今后进一步 学习相关的知识打下了基础。在此基 础上,平时多看多分析,定会使审美 能力得到提高。 课后延伸:学习本课以后,对于生 活中存在的美术现象是否有了新的理 解?举几个例子谈谈感想。
培养审美的眼睛说课稿

培养审美的眼睛说课稿培养审美的眼睛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很难点、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二、教材分析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时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上更高层次的拓展和眼神。
本课作为整个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以及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新生,在过去的美术学习中,主要是以一般性的基础和知识为主。
美术鉴赏这一新的模块对于他们来说,即陌生又熟悉。
由于新课程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对美术做的欣赏,了解美术鉴赏的概念,明确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
技能目标:了解美术分类,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优美美术作品的审美内涵,体会美术鉴赏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养。
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实例理解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掌握美术鉴赏的概念和方法。
六、教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学中必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教学中我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不断运用欣赏、启发、比较、归纳向结合的方法,在实例中引导,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课堂主动性、有趣性和生命力。
七、教学手段美术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把单纯的理性知识形象的呈现给学习者,可以把课体之外乃至整个互联网上的资料引入课堂上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充实,拓展了学生的认知空间。
八、教学设计本课分为导入、新授、评价与拓展四个部分。
一、导入本课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课程:1、回忆初中小学时的美术课都有些什么内容?2、比较初中美术课本封面与高中课本有何不同?(课堂一开始采用提问的形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加强师生间自由交流,拉近课程与生活的距离,通过对新老课本封面的观察、比较、讨论,找出了高中美术新特点“鉴赏”,激发了学生兴趣,自然过渡到主题)二、新授1、什么是美术鉴赏?欣赏《开国大典》,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作品的内容,学习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审美的概念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眼光;3.学习审美思维和方法。
二、教学准备:1.教材:PPT、视频、图片等;2.教具:画册、艺术作品等。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1.用视频或图像展示一幅优秀艺术作品,并引导学生讨论其美感和特点。
2.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审美的了解和期望。
Step 2: 审美的概念和重要性(20分钟)1.讲解审美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审美与生活的关系。
2.播放相关视频,展示不同领域的优秀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的力量和价值。
Step 3: 培养审美能力(30分钟)1.通过观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美感和细节。
2.让学生形容他们看到的美,并引导他们表达出来。
3.展示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如绘画、音乐、舞蹈等,让学生体验不同艺术形式的魅力。
Step 4: 培养审美眼光(30分钟)1.展示一组相似但细微差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不同之处。
2.讨论不同的审美观点和眼光,培养学生辨别美与丑的能力。
3.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分享并讨论他们的观点。
Step 5: 审美思维和方法(30分钟)1.介绍不同的审美思维和方法,如情感审美、理性审美、历史审美等。
2.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和方法,分析和解读艺术作品。
3.给学生分发一本画册,并让他们选择一幅作品进行解读,并用他们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四、课堂总结(10分钟)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五、教学延伸:1.组织参观艺术展览,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之美;2.开展学生艺术作品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才华;3.让学生选读相关的艺术与美学书籍,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审美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意识到了审美能力和眼光的培养的重要性。
通过观赏艺术作品和讨论,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高中美术第一册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新课标高中美术第一册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①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和创造能力的一门学科。
②高中美术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是在初中美术欣赏的基础上整合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凸显“鉴别”与“欣赏” 的有机结合。
同时,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分类和功能是什么?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依据:(3)教学重点: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依据: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针对本课的性质和高中学生的特点,教学中我采用引导法、讲授法、点拨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为引导,引起关注——深入讨论——感悟意义——树立信心。
跃课堂气氛,师生互动,让学生自己观察、体会、教师引导。
以学生自己理解总结为基础,运用多媒体等实物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
教具准备:教材,备课本,PPT ,图片等三、教学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一.引入新课(PPT 出示图)5分钟 (1)介绍自己学习绘画的经历,使学生首先对我有所了解。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喜欢的美术作品,喜欢什么样的作品?和学生讨论一些关于漫画,CG 电脑美术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此拉近和学生间的距离。
学生各抒己见:漫画、动画、时装…… 学生和老师自由谈论。
活跃课堂气氛。
这是高中美术的第一课,也是教师和学生第一次见面,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培养审美的眼睛》——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优秀说课稿

培养审美的眼睛——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考试高分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XXX,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美术,我说课的课题是《培养审美的眼睛》。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部分加以阐述。
第一、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基础,并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如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功能,美术的分类,人和美术的关系,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如何欣赏美术作品2、能力目标:使学生明确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目的、意义,原则上知道怎样欣赏美术作品,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3、情感目标:是学生能够去欣赏美术作品,从而达到对美的辨别,提高对美术的热爱。
第二、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教材内容,确定如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为什么要提高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2.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明确如何欣赏美术作品。
(由于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美术这个概念,对作品的赏析能不够,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第三,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要求,本课主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视频,并结合讨论法、实践活动、讲时事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第四,重点讲授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运用多媒体,播放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罗丹的《思》齐白石的《虾》米勒的《拾穗》唐朝周昉《簪花仕女图》等。
提出问题:“刚刚播放的几组作品,大家认识多少幅,分别都是什么画?”学生活动:学生欣赏、思考并举手回答问题:“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齐白石的《虾》”...(二)、讲授新课教师留问:a、什么是美术? b、如何培养审美的眼睛?学生活动:看课本,找答案。
1.什么是美术?教师活动:播放达芬奇的部分作品提出问题:a、《蒙娜丽莎》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什么?是中国画还是油画?b、《蒙娜丽莎》描绘的是什么?学生活动:欣赏、思考、各抒己见。
教师作总结并播放专家讲解的短片。
2.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教师活动:分别展示齐白石、米勒、罗丹等的作品图片进行比较。
高中美术第一册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新课标高中美术第一册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①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和创造能力的一门学科。
②高中美术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是在初中美术欣赏的基础上整合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凸显“鉴别”与“欣赏” 的有机结合。
同时,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分类和功能是什么?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依据:(3)教学重点: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依据: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针对本课的性质和高中学生的特点,教学中我采用引导法、讲授法、点拨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为引导,引起关注——深入讨论——感悟意义——树立信心。
跃课堂气氛,师生互动,让学生自己观察、体会、教师引导。
以学生自己理解总结为基础,运用多媒体等实物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
教具准备:教材,备课本,PPT ,图片等三、教学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一.引入新课(PPT 出示图)5分钟 (1)介绍自己学习绘画的经历,使学生首先对我有所了解。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喜欢的美术作品,喜欢什么样的作品?和学生讨论一些关于漫画,CG 电脑美术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此拉近和学生间的距离。
学生各抒己见:漫画、动画、时装…… 学生和老师自由谈论。
活跃课堂气氛。
这是高中美术的第一课,也是教师和学生第一次见面,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现在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学注意事项、教学反思与评价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在教材分析部分,我将从教材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课是人美版高中教材《美术鉴赏》第二课。
本课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艺术创造需要运用合适的表现手法来实现,这就是它独特的语言。
这些语言是构成艺术作品的符号,只有认识这些语言,才能了解美术作品特有的面貌,才能够读懂作品。
因此本课是美术欣赏的基础课。
2、学生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理解与联想能力,能够结合学过的文史知识对作品进行深入具体的解读,并且大多数学生都能列举一些美术作品进行分析。
针对学生在绘画中不会通过特定的形象来准确的表达思想这一弱点,本课对于美术作品中常用的象征性手法进行了介绍,并鼓励学生在“我与奥运同行”主题绘画中进行尝试。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和学情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特制定如下三个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美术作品是通过对形体的塑造、色彩的表现、空间的营造以及材质、肌理的特点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这些是美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有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学生收集课本以外的具有一定寓意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和交流,学习如何深入理解美术作品。
联系主题性绘画创作,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象征性等艺术手法表现思想、表达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及创作,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细致观察、敏锐捕捉、深层体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化修养。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使学生领会并掌握教学内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在了解美术作品艺术语言的基础上,挖掘、解读作品所表达的中心内涵,并尝试运用这些语言进行绘画创作。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说课稿总汇(1-20课基础知识)全详细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
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高中美术优秀说课稿(10篇)

高中美术优秀说课稿(10篇)高中美术优秀说课稿第1篇:《培养审美的眼睛》我说课的资料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经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资料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随着社会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我们应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确定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
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下头我们就来学习。
培养审美的眼睛-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案
一、课程名称: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意义
二、课时: 1课时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经过本课学习,使先生了解甚么是美术鉴赏、鉴赏的普经过程和特点、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能力成绩: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进步先生美术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培养先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操。
四、课程类型:新授课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使先生掌握美术鉴赏的普通方法,认识到美术鉴赏对于个人将来和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审美应是一种自动地行为,由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需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自动。
)
(二)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次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普经过程或方法。
(由于先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必然的难度。
)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
七、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课件、各类艺术图片
八:教学过程:
1、导入:初中美术与高中美术的区别?
2、PPT展现:三只杯子,选一款喜欢的送给朋友,为甚么?
3、简述美术鉴赏的意义
4、展现《捣练图》,并分析
5、对比《捣练图》与《拾穗者》,找出相反与不同的地方
6、(重点)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
①绘画②雕塑③建筑④设计⑤书法⑥摄影
用图片展现,并讲解
九、小结
1、美术鉴赏的意义是甚么?(分组讨论)
2、美术鉴赏对我们的生活有甚么影响/好处?。
新课标人美版高中美术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美版高中美术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精品教案各位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1、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3、本课的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4、本课的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讨论、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活动:展示图片: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提出几个问题: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概念。
2、什么是美术鉴赏?怎样进行美术鉴赏?基本内容:先从对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审美认知中,说明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然后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来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
说明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
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这就要求鉴赏者必须首先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识别美术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表现方法。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同学的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主动地对美术作品进行由浅入深的鉴赏活动,从而自然地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一、授课时间:一课时二、授课题目:培养审美的眼睛一一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是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能力问题: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美术鉴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操。
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六、教具准备:幻灯片七、教学过程设计(一)作品分析《天安门广场》提问:《天安门广场》给大家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回答:宏伟、壮观等提问:为什么给大家这样的感受?学生回答:设计上采用了对称,历史的遗物等。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都非常好,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人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专门的技术以维持自身的生存,更需要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美好的人生。
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完满和有意义的。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培养审美的眼睛。
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一是欣赏大自然;二是欣赏第二自然一一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我们许多同学可能都喜欢旅游,希望到北京去看看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到黄山去观赏烟波浩淼的云海和壮观美丽的日出。
但这是两种不同的美一一一种是自然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
当我们置身自然景观中的时候,我们似乎完全融入自然之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当我们置身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我们都会不禁在内心升起一种崇高、庄严和神圣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来自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空间和周围的建筑,更来自我们对天安门的认知、回忆和想象。
表面上看,天安门只是一座古建筑,但从审美角度说,它已成为象征中国历史的一个审美符号。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审美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一些培养审美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评价事物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审美的概念与作用2. 培养审美的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收集一些富有审美特色的图片、影片或艺术品,展示给学生观看,引起学生对美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与讨论(10分钟)介绍审美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明白审美是一种观察、分析和评价事物美感的能力,它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3. 培养审美的方法(30分钟)(1)观察细节:提醒学生多注意周围环境中的美的元素,比如自然景观、建筑物、艺术品等,帮助他们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2)用心欣赏: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事物的美感细节,提醒他们运用感知、联想、想象等思维方式,提升观察能力。
(3)多角度思考: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美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评价美。
(4)欣赏艺术作品:带领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引导他们学习欣赏、评价艺术品,培养艺术鉴赏能力。
4. 演示与实践(20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现代艺术品或摄影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美感细节。
(2)让学生分成小组,自由选择一幅艺术作品进行观察和讨论,并在小组中展示他们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请学生回顾和总结学习到的培养审美的方法,并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机会可以进行观察和欣赏美的练习。
四、作业请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周围找一幅画或一件艺术品,按照教学过程中学习到的方法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写一份观察心得和感受。
五、板书设计培养审美的眼睛- 观察细节- 用心欣赏- 多角度思考- 欣赏艺术作品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审美的概念和作用,并学习了一些培养审美的方法。
通过观察细节、用心欣赏、多角度思考和欣赏艺术作品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评价事物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能力。
说1培养审美的眼睛说课稿

培养审美的眼睛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X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艺术欣赏》第一册第一课的内容《培养审美的眼睛》。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说教材:首先我将对说课的教材进行分析,根据教育学中教师要整体把握教科书的原则,我对教材做了如下的分析,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所包含的知识点对后面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起到引领作用,所以上好本节课至关重要。
说目标:鉴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
这是为了完成美育的目标。
2、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这是为了完成智育的目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操,这是为了完成素质教育、德育的目标。
说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我得出了本节课的重点: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的意义。
针对这些重点,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并提出讨论课题的方法来突出重点,同时,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知识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结合本节课的重点,得出本节课的难点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针对这些难点,我主要采用概念分解,把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放在一起向同学们展示,由此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继而帮助学生攻克难点。
说学情分析:同时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了以下分析:虽然高一学生思想素质达到一定高度,在初中通过一定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美术知识,对美术新内容的学习也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但他们的头脑中缺乏系统的知识作为支撑,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
说教法与学法: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原则:1、学生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作为一个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和引导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美术鉴赏课:《培养审美的眼睛》说课稿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2011国培美术班屠蕾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
(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
(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
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
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理由: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概念,比单纯由老师来讲述要直观和具有乐趣。
)
2、什么是美术鉴赏?基本内容:从自然风景图片以及名家绘画以及摄影作品的欣赏中,说明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然后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来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
通过对徐悲鸿的《奔马》等作品的欣赏以及对各自相关知识的查证,得出他们的内涵是不同的。
所以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
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这就要求鉴赏者必须首先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识别美术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表现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质的鉴赏活动。
那么美术作品有哪些类型呢?这就涉及到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问题。
教师活动:
(1)、分别展示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2)、提出问题:《捣练图》和《拾穗者》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提示:画种、服装、国家、贫富、)(3)、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有关理论和观点。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探究问题,回答提问:
(设计理由:1、在欣赏图片中,逐步训练学生区分不同美术形式的能力,2、培养学生勤劳善良的美好情感)
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总体而言,美术作品都被归为空间艺术的范畴,在这下面,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
总结体验:
通过上面的学习,大家可能对美术鉴赏已经有所了解,下面就实践一下。
以“美术鉴赏”的眼光谈谈你对名作的看法。
以小组为单位,经过讨论、分析,有组长作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