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收集》导学案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学习任务单(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学习任务单(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学习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了解统计的完整过程。

2.学会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在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中,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统计的实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复习:回忆分类与整理的相关知识。

预习:了解生活中有哪些调查的方法。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结合选校服的问题情境,产生用统计解决问题的需求,确定用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

学习任务二:通过讨论,确定调查对象(学生),调查内容(校服颜色),调查方式(举手)。

学习任务三: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举手调查的过程,知道在举手时分类记录数据的过程就是数据的收集。

学习任务四:通过交流讨论,学习用简单的统计表整理数据。

学习任务五: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学习任务六:学习根据统计表数据进行合理分析,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进而判断是否能解决问题。

学习任务七:通过知识回顾本课中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感受统计的价值。

【学习资源】通过网络了解生活中更多有关统计的知识。

【作业设计】1.数一数,填一填。

2.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动画片的统计情况。

(每人选一样)(1)最喜欢()动画片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动画片的人数最少。

(2)最喜欢《猫和老鼠》的比最喜欢《西游记》的少( )人。

(3)老师要组织同学们在课外时间看动画片,你有什么建议?3.学校组织二(2)班同学参加“环保小卫士”活动,下面是各组收集的矿泉水瓶情况。

(1)二年级同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2)()班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最多。

(3)二(2)班比二(4)班少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4)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4.课后实践: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哪一种蔬菜。

(每人选一种)(1)最喜欢吃()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吃()的人数最少。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第2节直方图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第2节直方图导学案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导学案)第2节直方图【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描述数据的另一种统计图——直方图. 能绘制频数分布图;2.掌握用直方图的几个重要步骤,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的意义。

【教学难点重点】重点:直方图的几个重要步骤,组距、频数、频数分布难点:组距与组数的确定.【教学过程】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哪些方法来描述数据?问题1: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了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你知道该如何选择吗?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引入课题。

)(二)【探究新知,练习巩固】问题2:选择参赛选手的要求是身高比较整齐,如何整理数据才能选择“身高比较整齐”的同学参加比赛?(设计意图:通过对解决问题方法的讨论,引出将数据分组整理的方法。

)问题3:若选择对数据分组整理,究竟分几组比较合适?组数的多少由什么决定?对数据分组整理的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和组数(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3)列频数分布表(对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得到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思考:通过分析频数分布表,你是怎么找到身高范围的?问题4:如果我们先确定组数是8,能否确定组距呢?要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应该选组距是多少比较合适呢?(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例比较体会如何选择合适的组距。

)备注:①计算最大与最小值的差.最大值-最小值=172-149=23(cm),这说明身高的范围是23 cm.②决定组距和组数.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个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例如:第一组从149~152,这时152-149=3,则组距就是3.那么将所有数据分为多少组可以用公式:-最大值最小值组距=组数,如:-最大值最小值组距=1721493-=233=723,则可将这组数据分为8组.注意: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的标准,要根据具体问题来决定,分组数的多少原则上按照:100个数据以内分为5~12组较为恰当.③列频数分布表.(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每个小组内数据的个数(频数)在各个小组的分布状况用表格表示出来就是频数分布表.如:对上述数据列频数分布就得到频数分布表.注:划记也可以写成频数累计.你能不能用更直观形象的方法来表示频数分布的情况呢?④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所以身高在155≤x<158,158≤x<161,161≤x<164三个组的人数最多,共有12+19+10=41(人),因此可以从身高在155~164 cm(不含164 cm)的学生中选队员.频数折线图方法:(1)取直方图上每一个长方形上边的中点.(2)在横轴上直方图的左右取两个频数为0的点,它们分别与直方图左右相距半个组距(3)将所取的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决定分点.(4)列频数分布表:数出每一组频数;(5)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横轴表示各组数据,纵轴表示频数,该组内的频数为高,画出一个个矩形.【典例精析】例1、在对七年级某班的一次数学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中,各分数段的人数如图所示(分数取正整数,满分100分),请观察图形,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班有()名学生;(2)70.5~80.5这一组的频数是(),频率是();(3)请你估算该班这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训练1、对某班同学的身高进行统计(单位:厘米),频数分布表中165.5~170.5这一组学生人数是12,频率是0.25,则该班共有()名学生.训练2、.已知一个样本:27,23,25,27,29,31,27,30,32,31,28,26,27,29,28,24,26,27,28,30.列出频数分布表;并绘出频数分布直方图.例2、为了进一步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体育老师对七年级(1)•班50名学生进行1分钟跳绳次数测试,以测试数据为样本,绘制出部分频数分布表和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图所示.(1)表中的a=______.(2)请把频数直方图补充完整.(3)若八年级学生1min跳绳次数(x)达标要求是:x<120为不合格,120≤x<140•为合格,140≤x<160为良,x≥160为优,根据以上信息,请你给七年级同学提一条合理化建议.训练3、某小区便民超市为了了解顾客的消费情况,在该小区居民中进行调查,询问每户人家每周到超市的次数,下图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请问:(1)这种统计图通常被称为什么统计图?(2)此次调查共询问了多少户人家?(3)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训练4、为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在环保局工作人员指导下,若干名“环保小护士”组成了“控制噪声污染”课题学习研究小组.该小组抽样调查了全市40个噪声测量点在某时刻的噪声声级(单位: dB ),将调查的数据进行处理(设所测数据均为正整数),得频数分布表如下:44.5-59.559.5-74.574.5-89.545(1)频数分布表中的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2)补充完整频数分布直方图;(3)如果全市共有200个测量点,那么在这一时刻噪声声级小于75 dB的测量点约有多少个?训练5、63名学生身高的频数分布表如下,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并分析这些学生身高分布情况。

沈阳市第二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章末复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沈阳市第二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章末复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章末复习一、复习导入1.导入课题:前面我们学习了在生产和生活中对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方法,为了使大家更全面、准确、熟练地掌握本章知识和技能,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本章的小结与复习.2.学习目标:(1)更进一步认识收集数据的方式和方法.(2)学会整理数据的方法.(3)领会描述数据的方法.3.学习重、难点:重点:制表整理数据、绘图描述数据.难点:合理设计统计图表及描述和分析数据的合理方式和方法.二、分层复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本章全部内容.(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方法:阅读课本P157小结,对小结中不熟悉的问题查看课本内容及学习笔记,并记录新的疑点.(4)自学参考提纲:①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不同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②对收集的数据如何进行整理?③对整理出的数据进行描述的目的是什么?①样调查的作用是什么?抽样时应注意什么?②种描述数据的图表在表示数据方面各有什么特点?⑥反映一天的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适用折线图描述,反映某校近视的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人数的百分比适用扇形统计图描述,反映某村种植水稻、棉花、花生等农作物种植面积情况适用条形统计图描述.2.自学:学生可围绕自学参考提纲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自学进度和自学中存在的问题.②差异指导:对学有困难或方法不当的学生进行引导.(2)生助生:小组内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提供帮助.4.强化:(1)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2)收集数据的方法.(3)整理数据的方法.(4)描述数据的方法.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典例剖析.(2)自学时间:6分钟.(3)自学要求:在自学提纲的分析引领下,积极思考,逐个解答.(4)自学提纲:【例1】为了了解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从中抽样调查了500名学生的肺活量,这项调查中的样本是( B )A.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B.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的肺活量C.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D.500【例2】某市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进校园”活动,各校学生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某校根据实际,决定主要开展A.乒乓球,B.篮球,C.跑步,D.跳绳四种运动项目,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每名学生统计一个最喜欢的项目)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①本中最喜欢B项目的人数占所调查人数的百分比是 20% ,其所在扇形图中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72° .②请把统计图补充完整.③已知该校有1200人,请根据样本估计全校最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是多少.1200×44100=528(人)提示:理解不同的统计图描述数据的侧重点及特征,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例3】李老师为了了解班里学生的作息时间,调查了班上50名学生上学路上花费的时间,他发现学生所花时间都少于50分钟,然后将调查数据整理,作出如下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每组数据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请根据该频数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①此项调查的总体是什么?(50名学生上学路上花费的时间)②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③该班学生上学路上花费时间在30分钟及以上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解:(4+1)÷50×100%=10%提示:利用数形结合,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联系题意可解决问题.2.自学:同学们结合自学指导进行学习,尽量自己独立完成,若有困难可相互协作研讨解决.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自学进度、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等.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相应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纠错,互帮互学.4.强化: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准确解释相关概念的含义,如何从图形中获取相关信息,进一步强化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各小组长汇报本组的学习收获和存在的困惑.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学法和成效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收集数据,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把数据分类、收集,掌握整理数据的方法.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全程参与学习活动——课前参与、课中体会、课后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巩固(60分)1.(10分)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正确的是( C )A.了解10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选择全面调查B.了解某路段的日车流量,选择全面调查C.了解月球车仪表的性能状况,选择全面调查D.了解某水库中鱼的种类,选择全面调查2.(10分)某水果公司对1000箱苹果进行质量检验,从中抽取100箱检查,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1000箱苹果的质量,样本是 100箱苹果的质量,样本容量是100 .3.(20分)如图,是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则数学成绩在69.5~89.5分范围内的学生占全班学生人数的百分比为 60% .(每组中数据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第3题图第4题图4.(10分)如图,用整圆表示一个普通家庭月收入为4500元,扇形D表示房屋租赁收入,则D表示的数据是(B)A.680元B.900元C.750元D.850元5.(10分)某校学生来自甲、乙、丙三个村,其人数比为4∶3∶5,如图所示的扇形表示三个村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情况的统计图,已知甲村有180人.(1)该校有学生 540 人;(2)丙村人数所在的扇形圆心角为 150 度.二、综合运用(20分)6.如图是某医院对3000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中草药治疗的效果统计图,观察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使用中草药治疗显著的有多少人?(2)你对这种中草药的疗效有何评价?(3)试将上图反映的信息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解:(1)3000×(1-8%-20%-35%)=1110(人)答:使用中草药治疗显著的有1110人.(2)疗效显著的患者占总数的37%,属于人数最大人群,无效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小,所以,总体而言,这种中草药的疗效还是很不错的.(3)条形统计图如图.三、拓展延伸(20分)7.某校九年级(1)班50名学生参加1分钟跳绳比赛,1分钟跳绳次数统计情况如下图表(表中60~70表示大于或等于60,并且小于70,其余同理).(1)求m,n的值.(2)求该班1分钟跳绳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解:(1)由题意得,950m+×100%=54%,得m=18.12 50n+×100%=30%,得n=3.(2)12189350+++×100%=84%答:该班1分钟跳绳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84%.章末复习一、复习导入1.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学完有理数这一章后,你对本章的知识结构、知识要点和知识的运用等有没有深刻、清晰的总体认知,还有哪些不够熟悉的知识点和它们之间内在联系不够清楚的地方,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本章的知识圈再去仔细审视一遍!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会记录统计相关数据.②会计算相关的数量.③会建立收支账目,并作为家庭理财的参考资料.(2)过程与方法通过建立家庭生活收支帐目,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3)情感态度感受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3.学习重、难点:重点:有理数的有关概念、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难点:有理数的运算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二、分层复习1.复习指导:(1)复习内容:教材第50页到第51页的内容.(2)复习时间:5~8分钟.(3)复习要求:对照小结归纳的内容,运用边看书、边回忆、边交流总结的方式回顾和梳理本章的学习内容、知识要点.(4)复习参考提纲:为了运算简便灵活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进行有理数运算.②什么叫做数轴?它有什么用途?什么叫做绝对值?怎样化简绝对值?什么是相反数和倒数?≥③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了相反数.它在现实生产、生活中有什么用途?⑤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⑥有理数的乘方意义是n个相同的因数相乘.一个数的乘方符号怎样确定?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⑧什么叫做科学记数法,它的表达形式是怎样的?如何按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以及由近似数怎么确定其精确度?将一个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先明了要求的精确度,再根据精确度四舍五入.由近似数确定其精确度,则要看近似数的最末位数字在哪个数位上即为其精确度.2.自主复习:学生依据复习指导进行复习.3.互助复习:(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对本章知识的熟知情况,发现学生的薄弱之处.②差异指导:通过深入了解学情后,适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复习成果,找准问题并强化本章知识学习中的易错点、易混点、易忘点.(2)生助生: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帮助解决疑难问题,相互补充完善知识结构.4.强化复习:(1)本章知识结构.(2)运算法则及运算的顺序.(3)相互交流并板演展示复习成果.1.复习指导:(1)复习内容:典例剖析.(2)复习时间:8分钟.(3)复习方法:按复习提纲的指引、提示,积极动脑,寻求解决问题中的所用知识和办法.(4)复习提纲:【例1】某股民在上星期五买进某种股票500股,每股60元,下表是本周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①星期三收盘时,每股是多少元?②已知买进股票时付了1.5‰的手续费,卖出时需付成交额1.5‰的手续费和1‰的交易费,如果在星期五收盘前将全部股票一次性地卖出,他的收益情况如何?分析:①实际上是求买股票时每股的价格与星期一、二、三几天的每股涨跌值的代数和,故列出算式:60+4+4.5-1=67.5.②收益=总收入-总支出总收入=卖出时每股价格×股数,所以总收入=59×500=29500总支出由购买成本、手续费,卖出时手续费、交易费四部分组成.其中购买成本=60×500=30000购买时手续费=30000×1.5‰=45卖出时手续费=29500×1.5‰=44.25卖出时交易费=29500×1‰=29.5按上面结果求得它的最终收益为:29500-30000-45-44.25-29.5=-618.75元【例2】计算:①-22×-12+8÷(-2)2=4②(-3)2÷214×(-23)2+4-22×(-13)=649③{1+[116-(-34)3]×(-2)4}÷(-116-34-12)=-203分析: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几种运算的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烂熟于胸的情况下,仔细审题,细心求解,能适当使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2.自主复习:同学们结合“复习指导”进行学习,能自己单独解决的尽量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可请教他人或相互协作完成.3.互助复习:(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进度,遇到的疑难和出现的问题.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相应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纠错、改正答案.4.强化复习:(1)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成果.(2)根据典型(代表性的错误或独到的解法)情况予以评讲.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代表谈谈自己的收获或困惑.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收获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教学时应抓住以下重点:(1)分类问题:教师让学生从实践入手,给定三角形三边,学生在薄纸上画,然后小组的同学看所画三角形是否重合,探索归纳、形成结论.(2)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桥梁、铁塔、自行车的三角架等,从中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边边边”可作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依据.(3)强调思路分析和书写规范.一、基础巩固。

数据的收集整理及描述复习教案

数据的收集整理及描述复习教案

数据的收集整理及描述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2.掌握数据的整理和描述方法;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教学重难点:1.数据的整理方法;2.数据的描述方法。

三、教学内容:1.数据的收集方法;2.数据的整理方法;3.数据的描述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教材内容,告诉学生本节课将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及描述方法,提出问题:“什么是数据?为什么需要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描述?”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讲解:1)数据的收集方法:-个别观察法:通过观察个别现象得到数据,适用于小样本的情况;-抽样观察法:通过观察部分现象推断整体情况,适用于大样本的情况;-实验法:通过特定条件的实验得到数据,适用于实验研究的情况;-文献调查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到数据,适用于需要详细资料的情况。

2)数据的整理方法:-分类整理法:将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分类整理,便于统计和分析;-图表整理法:使用图表形式展示数据,如表格、条形图、折线图等;-统计指标法:使用统计指标描述数据,如均值、中位数、众数等。

3)数据的描述方法:-数值描述:使用数字进行描述,如平均数为5、最大值为10等;-可视化描述:使用可视化方式展示数据,如图表、图像等;- 文字描述:使用文字进行描述,如“大部分学生的体重在50-70kg之间”等。

3.练习:请学生根据以下情景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情景一:班所有学生的身高数据情景二:地区每个月的降雨量数据情景三:电商平台每天的订单量数据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并进行数据整理和描述。

4.讲解和总结:教师对练习结果进行点评,并解释正确答案。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范围等。

五、实践应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并对解决结果进行展示和交流。

六、课堂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并写一篇小结,归纳所学知识和体会。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学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学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学教案标题: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学生能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整理,形成数据表。

3. 学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数据背后的信息,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得到这些信息,从而引出数据收集的概念。

(二)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步骤1. 明确研究目的:明确我们要收集什么样的数据,以及为什么要收集这些数据。

2. 设计调查问卷或观察记录表: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或者观察记录表。

3. 收集数据: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方式收集数据。

4. 数据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形成数据表。

(三)数据的整理1. 数据的分类:根据数据的性质,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

2. 数据的排序: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数据进行排序。

3. 数据的汇总:将相同的数据进行合并,计算其总数。

(四)数据分析1. 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描述性统计量,来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2. 推断性统计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假设检验,来推断总体的特性。

(五)课堂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一项小的研究,如调查班级同学的家庭情况,然后让他们自己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三、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数据观念,让他们明白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主题,自行设计一份调查问卷,然后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最后写出研究报告。

总结: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数据分析的基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据的收集展示课教案

初中数据的收集展示课教案

初中数据的收集展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及重要性。

2. 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运用调查、实验、收集等方法获取数据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提高学生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数据的收集方法及数据的整理、分析。

难点:如何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课题,如:“某班学生身高情况的调查”。

2. 自主学习: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数据收集方法,如调查、实验、收集等。

3. 课堂讲解:讲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及重要性,讲解如何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设计一个数据收集方案。

5. 成果展示:各组展示自己的数据收集方案,其他组进行评价、提问。

6. 实践操作: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数据收集,如调查、实验等。

7. 数据分析:让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如制作统计表、绘制统计图等。

8.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据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实践操作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对数据收集方法的掌握程度及数据分析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等方面的精神风貌。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数据的概念,认识数据的基本形式。

2.能够收集简单的数据并用图表进行整理。

3.能够根据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使用图表进行数据展示。

难点
1.数据分析能力培养。

2.图表的阅读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
1.PowerPoint课件:包含数据整理以及相关图表的展示。

2.教学用具:白板、彩色粉笔、图表模板等。

3.学生用具: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举例子引入数据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数据的重要性。

二、讲解
1.讲解数据的基本形式,如表格、柱状图、折线图等。

2.分步介绍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如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

三、示范
教师示范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展示相应图表。

四、练习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并用图表展示。

五、讨论
学生展示自己整理的数据和对应的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相互交流讨论。

六、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数据整理的重要性。

五、作业
完成课堂练习,并根据所给数据制作自己的图表。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强调了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和意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数据收
集和整理的基本技能,并培养了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内容,提高学生的数据利用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课题:数据收集整理(第 1 课时)
设计人: 文化路小学 李玲
审核人:
我的 学习 任务
1、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进行简单的分析。 2、会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会正确分析统计表中的有关问题,并进行解答。
知 识 链 接 学 习 流合 程作
一、新课先知:
1、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种水果,填写下表。

水果
香蕉
苹果

人数
桔子
(1)喜欢(
)的人最多,喜欢(
)的人最少。

(2)喜欢香蕉的和喜欢草莓的相差(
)人。
(3)我喜欢(),喜欢这种水果的有()人。
流 达 (4)自己提个问题并回答。

程 测
------------------------------------------------------------------ ? ------------------------------------------------------------------ 。
任务
画一画。(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 知


接 学
把 16 个苹果,平均分成( 我会学:
)份,每份(
)个。

(1)数一数:一共有( )个竹笋。


(2) 画一画:每 4 个放一盘。
(3)结果:能放(
)盘。
程 作
这个平均分的过程也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0 ÷4 = 5

( )( )( )

)块


)块和(
)块

( )块和(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3课时数据收集整理练习》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3课时数据收集整理练习》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3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练习》导学案
一、导入(5分钟)
1.学生自主探究: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上一课时的学习内容,简单总结一
下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

2.引入新知:今天我们要学习数据收集整理的练习,通过实际的情境,
巩固我们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学习内容(30分钟)
1.示例分析:学生们观察老师给出的实际场景,根据所收集到的数据,
编制成表格或图表。

2.小组探究:请同学们分成小组,共同收集数学书上提供的数据,并整
理成表格形式。

3.整理讨论:不同小组展示他们整理的结果,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观察,
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拓展练习(15分钟)
1.课堂练习:老师发放练习册,要求同学们在课上认真完成,可以相互
讨论,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2.自主探究:同学们也可以自己寻找实际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加深对这
个知识点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10分钟)
1.完成《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3课时数据收集整理练习》中的作业
题目。

2.预习下节课内容: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做好笔记,为课堂上的学习做
好准备。

注意事项: - 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整理的规范性; - 多与同学们交流讨论,共同进步; - 课后如遇困难,及时向老师请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数据收集整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七年级下册数学_第十章_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全章导学案[1]

七年级下册数学_第十章_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全章导学案[1]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1 统计调查(1)一、学习目标: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

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并体会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重要作用;会画扇形图,并会用扇形图描述数据。

(重点、难点)3、体验统计图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图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自主学习:请认真阅读课本第150页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在实际生活中,你了解过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吗?2.你知道统计数据是怎么得到的吗?它们表示什么呢?三、合作学习:1、阅读课本第151页问题1,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并回答以下问题:(1)我们都可以通过怎么样的方法收集数据?该怎样设计调查问卷呢?(2)如果我们得到数据之后,该怎么来整理这些数据呢?说一说你的方法,它们各有什么好处呢?(3)为了更直观地看出划记法表中的信息,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描述数据?2、分组合作――探究扇形统计图的画法:阅读课本第152页图10.1-1.(1)扇形统计图中的整个圆代表什么?(2)你认为图中的各个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的百分比的和是多少?(3)图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它的圆心角是怎样确定的?(4)你认为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3、分组讨论,并归纳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四、巩固提高:1、王聪一家三口随旅游团去九寨沟旅游,王聪把这次旅游的费用支出情况制成了如下的统计图:①你能说出王聪一家这次旅游的费用支出情况吗?哪方面的费用支出最高?②若他们共花费人民币8 600元,则在食宿上用去多少元?往返的路费又是多少元?2、如图是某报“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热线电话的统计图,其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最多,有105个,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周“百姓热线”共接到多少个电话?(2)有关道路交通问题的电话有多少个?(32、就“父母回家后,你会主动为他们倒一杯水吗?”调查你们班的同学,并用统计图表表示你们的调查结果,4人一组完成。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单元分析内容及简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约3课时。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导学指导案(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课题:数据收集整理(一)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1课时(2)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3、交流解惑呈现每个组总结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组内交流、组际解疑,老师进行点拨。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监测达标)。

1、第3页做一做2、第4页练习一第1、2题*四、拓展作业。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一、下面是张老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业余生活情况统计表活动项目看书看电视旅游体育运动其他业余活动人数14 10 8 4 2(1)最喜欢()的人多,喜欢()的人少。

(2)最喜欢看书的比最喜欢旅游的多()人。

(3)最喜欢看电视的比最喜欢体育运动的多()人。

(4)这个班一共有()人二、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1) 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导学案1 10.1.1 统计调查(1)主备人:韩姣姣 审核人:余国霞 备课时间:5月4号 上课时间: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一、学习目标:了解全面调查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会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直观地描述数据。

重点: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及描述 难点:绘制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二、独立学习: 请认真阅读135页问题1 (一)设计调查问题的问卷1、确定调查目的;2、选择调查对象;3、设计调查问题。

需要注意:(1)调查目的要明确;(2)选择调查对象要合理;(3)设计调查问题要科学。

(二)实施调查,收集数据收集全班同学在上面的问卷调查中的数据。

(三)整理数据(用表格)填完后交数学科代表,由科代表划票, 全班同学在表格中进行统计。

以小组 为单位在练习本上绘制出条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四)描述数据(用统计图)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五)全面调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叫做普查)三、能力提升条形统计图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扇形统计图反映了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的大小,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四、当堂检测:1、王聪一家三口随旅游团去九寨沟旅游,王聪把这次旅游的费用支出情况制成了如下的统计图:①你能说出王聪一家这次旅游的费用支出情况吗?哪方面的费用出最高?②若他们共花费人民币8600元,则在食宿上用去多少元?往返的路费又是多少元?2、在进行数据描述时,要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应采用 图;要显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应采用 图;要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应采用 图;3、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中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216°,则这年扇形所表示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数是五、堂清1.已知全班有40位学生,他们有的步行,有的骑车,还有的乘车来上学,根据以下已知2、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如图所示,估计5 月份的增长速度约为___________%。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大班数学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大班数学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大班数学教案)导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规律,提升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以大班数学为背景,将介绍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活动。

1. 数据的收集首先,我们需要向学生明确数据的概念。

数据是指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所得到的事实或数字。

数据可以是数量、时间、温度等等。

活动一:找寻身边的数据(实物活动)让学生到班级周围或校园内寻找各种数据,例如学生的身高、体重、喜欢的颜色、家庭成员数量等等。

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并记录下这些数据。

活动二:收集同学的数据(互动活动)让学生与同桌、同学合作,向彼此收集数据。

例如询问同学的年龄、兴趣爱好、家乡等等。

学生可以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更多的数据。

2. 数据的整理通过数据的整理与分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关联。

活动三:数据的分类整理(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之前收集到的数据中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整理和分类。

例如,选取“喜欢的水果”为主题,让学生将水果的种类进行分类,制作条形图或饼图进行展示。

活动四:数据的图表展示(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数据,选择适当的图表进行展示。

例如,可以选择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等等。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在图表中正确地表示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 数据的应用通过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数据应用于解决问题。

活动五:数据的问题解决(课堂互动)设计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利用之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解答。

例如,“班级中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家乡的男生和女生比例是多少?”等等。

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预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六:数据的分享与讨论(整理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整理过的数据分享给全班,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通过分享与讨论,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数据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2023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五章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第1课时总体与样本导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第二册

2023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五章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第1课时总体与样本导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第二册

5.1.1 数据的收集第1课时总体与样本(教师独具内容)课程标准:1.知道获取数据的基本途径,包括统计报表和年鉴、社会调查、试验设计、普查和抽样、互联网等.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了解数据的随机性.教学重点: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体会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调查方式.知识点一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所考察问题涉及的对象全体是□01总体,总体中每个对象都是□02个体,抽取的部分对象组成总体的一个□03样本,一个□04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目是□05样本容量.知识点二普查和抽样调查一般地,对总体中每个个体都进行考察的方法称为□01普查(也称为□02全面调查),只抽取样本进行考察的方法称为□03抽样调查.□04普查能够了解总体中每个个体的情况,从而能准确地掌握总体的特征.普查的方法有时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实施,例如成本太高、时间上不容许、考察方法具有破坏性等,此时可选择□05抽样调查.1.辨析普查与抽样调查方法特点普查抽样调查优点所取得的资料更加全面、系统(1)迅速、及时;(2)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每个被调查个体的信息了解得更详细缺点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获取的信息不够全面、系统适用范围(1)调查对象很少;(2)要获取详实、系统和全面(1)大批量检验;(2)破坏性试验;的信息(3)不必要普查等2.总体包括所有个体,样本只包括所抽取的个体;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一个总体中可以有多个样本;样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总体,用样本的特征可以估计总体的特征.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了解北京市高中生的视力情况应该用普查.( )(2)为了调查某班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20名学生进行身高测量,那么这个班级的全体学生是总体.( )(3)导弹部队为了了解某种新型导弹的射程而发射了该种型号的一枚导弹做试验属于普查.( )答案(1)×(2)×(3)×2.做一做(1)医生要检验病人血液中血脂的含量,采取的调查方法应该是( )A.普查B.抽样调查C.既不能普查也不能抽样调查D.普查与抽样调查都可以(2)要了解一片水稻田里所有单株水稻的产量情况,从中抽取400株水稻,然后用这个单株产量去估计这片田里所有水稻的单株产量,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个体是________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______,样本容量是______________.(3)若你校学生要做一个关于“青少年上网问题”的调查,为了了解青少年上网的情况,你认为应该采用抽样调查还是普查.如果采用抽样调查,要注意什么问题.答案(1)B(2)这片水稻田里所有水稻的单株产量的全体每一株水稻的单株产量抽取的400株水稻的单株产量400(3)调查的是青少年上网问题,是一个社会敏感问题,用普查不如用抽样调查好.可能有些被调查对象不愿意被调查,所以在调查时要考虑到这一点,一个最简单而且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在问卷上不要求写班级和姓名之类的信息进行一次抽样调查.题型一普查与抽样调查辨析例1 下列调查中哪些是用普查方式收集数据?哪些是用抽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1)为了了解我们班级的每个学生穿几号鞋,向全班同学做调查;(2)为了了解我们学校高一年级学生穿几号鞋,向我们所在班的全体同学做调查;(3)为了了解我们班的同学们每天的睡眠时间,在每个小组中各选取2名学生做调查;(4)为了了解我们班的同学们每天的睡眠时间,选取班级中学号为双数的所有学生做调查.[解] (1)是普查,(2)(3)(4)是抽样调查.(1)因为调查的是班级的每个学生,所以是普查.(2)是通过我们班的全体同学穿几号鞋来了解学校高一年级学生穿几号鞋,所以是抽样调查.(3)(4)都是选取班上一部分学生调查他们的睡眠时间来了解全班同学的睡眠时间,所以都是抽样调查.点睛根据普查与抽样调查的特点:普查是对全体调查对象进行研究,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调查.[跟踪训练1]对于下列调查:①测定海洋中微生物的含量;②某种灯泡使用寿命的测定;③电视台想知道某一个节目的收视率;④银行在收进储户现金时想知道有没有假钞.其中不属于抽样调查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④答案 D解析银行在收进储户现金时要对钞票逐张检验,所以不是抽样调查,其他都是抽样调查.题型二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概念的理解例2 2020年7月,某市质检部门为了检查某批(1000袋)方便面的质量,决定抽查其中的2%.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是指这1000袋方便面B.个体是每袋方便面C.样本是按2%的比例抽取的20袋方便面D.样本容量为20[解析] 总体是1000袋方便面的质量,个体是每袋方便面的质量,样本是抽取的20袋方便面的质量,样本容量是20.[答案] D点睛在区分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察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跟踪训练2]为了了解高一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特别是近视率问题,抽测了其中100名同学的视力情况.在这个过程中,100名同学的视力情况(数据)是( ) A.总体B.个体C.总体的一个样本D.样本容量答案 C解析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即可判断.题型三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应用例3 近两年我国出现了大面积“电荒”,很多城市拉闸限电,人们纷纷响应政府号召,节约用电.现在你的任务是调查你所在年级各位同学家庭的每月平均用电量,并号召大家节约用电.结合本节学到的知识,你觉得应该如何实施此次调查呢?在抽样调查时,总体和样本各是什么?普查和抽样调查哪一个更好一些呢?[解] 视情况而定,若这一年级的人数较多时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较好,若这一年级的人数不多时用普查的方法较好.在抽样调查时,总体是全年级各位同学家庭的每月平均用电量,样本是被调查学生家庭的每月平均用电量.当全年级人数较多时用抽样调查,迅速、及时又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当全年级人数较少时用普查,所取得的资料全面、系统,更具有说服力.点睛判断是否采用抽样调查获取有关信息的方法(1)分析调查目的,确定是需要了解每个个体的情况还是总体的情况.若只是关心总体的某项指标,一般采用抽样调查.(2)若采用普查,是否必要?是否具有破坏性?若不必要或有一定的破坏性,就采用抽样调查.[跟踪训练3]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学校、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都设有体温监测仪,检查这些公共场所的每个成员的体温,这是对这些公共场所人员的普查还是抽样调查?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调查方式?解是普查.这种调查方式虽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对于防止病毒的传播非常有效,可以迅速查出并隔离疑似传染病人.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A.了解一批圆珠笔的寿命B.了解全国高一年级学生身高的现状C.考察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D.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答案 D解析不宜用普查的情况有:①个体数目较大,②受客观条件限制,③具有破坏性.A 具有破坏性,B,C个体数目均较大,因此都不适合普查.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事关重大,应用普查方式,因此D正确.故选D.2.为了了解所加工的一批零件的长度,抽测了其中200个零件的长度,在这个问题中,200个零件的长度是( )A.总体B.个体C.总体的一个样本D.样本容量答案 C解析总体是这批零件的长度,个体是这批零件中每个零件的长度,抽取的200个零件的长度是样本,样本容量是200.3.(多选)以下调查属于抽样调查的是( )A.每隔5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B.某商品的质量优劣C.某报社对某个事件进行舆论调查D.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答案BC解析A,D中需对总体中每个个体都进行考察,是普查.B,C中只需抽取样本进行考察,是抽样调查.故选BC.4.某市为了了解本市9600名高中毕业生的数学考试成绩,要从中抽取300名进行数据分析,那么这次调查的总体容量是________;样本容量是________.答案9600 300解析总体容量是所有个体的数目,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5.电视台需要在本市调查某节目的收视率,每个看电视的人都要被问到吗?对一所大学学生的调查结果能否作为该节目的收视率?你认为对不同社区、年龄层次、文化背景的人所做的调查结果会一样吗?用你所学过的统计知识简要说明理由.解不用调查每个看电视的人,因为人数太多,不易调查.对一所大学学生的调查结果不能作为该节目的收视率,因为大学生年龄、兴趣爱好以及文化修养较特殊,所以作为样本没有代表性.对不同社区、年龄层次、文化背景的人所做的调查结果不一样,因为他们的综合情况各自不同,对节目的欣赏角度,甚至价值观的不同,都可能对同一个节目有不同的看法.一、选择题1.下列调查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A.为了了解某班某次数学考试成绩的情况B.调查某一品牌5万袋包装鲜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C.调查我国所有城市中哪些是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D.了解全校学生100米短跑的成绩答案 B解析A项,为了了解某班某次数学考试成绩的情况,应选用普查;B项,调查某一品牌5万袋包装鲜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调查过程带有破坏性,应选用抽样调查;C项,调查我国所有城市中哪些是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是固定的,应选用普查;D项,了解全校学生100米短跑的成绩,应选用普查.故选B.2.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的是( )①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的某种添加剂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②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电脑的数量;③调查全省中学生一天的学习时间.A.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答案 A解析①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的某种添加剂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适合抽样调查;②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电脑的数量适合普查;③调查全省中学生一天的学习时间,适合抽样调查.故选A.3.从某年级500名学生中抽取60名学生进行体重的统计分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0名学生是总体B.每个被抽查的学生是个体C.抽取的60名学生的体重是一个样本D.抽取的60名学生的体重是样本容量答案 C解析因为要统计分析研究的是学生的体重,而不是学生,易知C项正确.4.下列调查中,样本抽取合理的是( )A.调查某地区2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来了解本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B.在大学文学院了解市民对古典名著的理解程度C.调查班级学号是奇数的学生,以了解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情况D.在青岛市调查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情况答案 C解析A项,没有说明20名老人的抽取方式,不一定具备随机性,故不合理;B项,抽取样本的地点不具备代表性,故不合理;C项,符合要求,合理;D项,抽取样本的地点不具备代表性,故不合理,故选C.5.(多选)在世界无烟日(5月31日),小华学习小组为了解本地区大约有多少成年人在吸烟,随机调查了100个成年人,结果其中有15个成年人吸烟.对于这个关于数据收集与处理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的方式是抽样调查B.本地区只有85个成年人不吸烟C.样本是15个吸烟的成年人D.样本容量是100答案AD解析根据题意,随机调查100个成年人,属于抽样调查,这100个成年人中有85人不吸烟不代表本地区只有85个成年人不吸烟,样本是100个成年人的吸烟情况,样本容量是100,故选AD.二、填空题6.国家统计局、国家残联决定对视力残疾的人的生活、就业等情况进行调查,小明设计的调查方案是在国家残联的网站上设立一个调查表,根据网站上的数据进行分析.你认为小明的方案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答案不合理解析很多视力残疾的人不具有上网条件,因此所获取的数据不具有代表性.7.2020年5月10日是母亲节,为了解北京市当天与母亲共度节日的初中生人数,小华调查了北京市某中学和母亲共度节日的人数,这种调查方式属于________(填“普查”或“抽样调查”).答案抽样调查解析通过调查某中学和母亲共度节日的人数来了解整个北京市与母亲共度节日的中学生人数,属于抽样调查.8.试指出以下问题适合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1)去菜市场买鸡蛋,想知道鸡蛋是否有破损用________;(2)去菜市场买韭菜,想知道韭菜是否新鲜用________;(3)学期临近结束时,英语老师想在课堂上花10分钟的时间了解全班54人记忆单词和短语的情况用________.答案(1)普查(2)抽样调查(3)抽样调查解析(1)适合用普查,因为一般说来,每次买鸡蛋不会很多,逐个检查所需时间不多,而且一个鸡蛋破损与否并不能说明其他鸡蛋的破损情况.(2)适合用抽样调查,因为韭菜较细,每棵都查不大可能,且一把韭菜一般都处在相同的生长环境中.(3)适合用抽样调查,因为每个学期会新学很多单词和短语,且学生较多,要在10分钟内检查完,实在太困难,所以老师只能挑选其中的一部分学生来检查.三、解答题9.王叔叔准备买一台彩电,他从报纸上得知上季度甲型号的彩电销售量比乙型号彩电销售量略高,于是他决定买甲型号的彩电.可是,到了商店以后,他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有3人买了乙型号的彩电,只有1人买了甲型号的彩电.他想一定是报纸弄错了,于是也买了乙型号的彩电.你认为一定是报纸弄错了吗?解不一定是报纸弄错了,因为他观察的时间太短,人数太少,不具有代表性.10.某校高中学生有900人,校医务室想对全体高中学生的身高情况做一次调查,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准备抽取5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校医务室若从高一年级中抽取50名学生的身高来估计全校高中学生的身高,你认为这样的调查结果会怎样?该问题中的总体和样本是什么?解由于学生的身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校医务室想了解全校高中学生的身高情况,在抽样时应当关注高中各年级学生的身高,并且还要分性别进行抽查.如果只抽取高一的学生,结果一定是片面的.这个问题涉及的调查对象的总体是某校全体高中学生的身高,其中准备抽取的50名学生的身高是样本.1.设一个总体有5个个体,分别记为a,b,c,d,e.采用不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2的样本,试问样本有多少种可能?写出全部可能的样本.解样本有10种可能,分别是:(1)a,b;(2)a,c;(3)a,d;(4)a,e;(5)b,c;(6)b,d;(7)b,e;(8)c,d;(9)c,e;(10)d,e.2.为调查某小区平均每户居民的月用水量,下面是三名学生设计的调查方案:学生甲:我把这张《月用水量调查表》放在互联网上,只要是上网登录该网站的人就可以看到这张表,根据他们填表的信息可以很快估算出小区平均每户居民的月用水量.学生乙:我给小区的每个住户发一张《月用水量调查表》,只要一两天就可以统计出小区平均每户居民的月用水量.学生丙:我在小区的电话号码本上随机地选出一定数量的电话号码,然后逐个给这些号码打电话,问一下他们的月用水量,然后就可以估算出小区平均每户居民的月用水量.请你分析上述三名学生设计的调查方案能够获得平均每户居民的月用水量吗?为什么?你有何建议?解学生甲的方案得到的样本不能够反映不上网的居民的用水情况,样本代表性差,不能很准确地获得平均每户居民的月用水量.学生乙的方案实际上是普查,花费的人力、物力更多一些,但是如果统计过程不出错,可以准确地得到平均每户居民的月用水量.学生丙的方案是抽样调查,如果该小区的每户居民都装有电话,建议用抽样调查获取数据,即用学生丙的方案,既节省人力、物力,又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

二年级数学下册《1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1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1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数据收集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

3.能够独立进行简单数据收集和整理。

二、学习重点
1.数据收集的过程。

2.数据整理的方法。

三、学习内容
1. 什么是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是指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和收集有关对象或现象的具体信息或材料。

2. 数据收集的方法
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调查等。

3. 数据整理的方法
数据整理包括整理、分类、排序等操作,以便更好地分析和利用收集到的数据。

四、学习步骤
第一步:了解数据收集的概念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你们是如何收集数据的,分享你们的经验。

第二步:学习数据整理方法
老师将介绍数据整理的常见方法,如图表、表格等。

请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第三步:实际操作
老师将给出一个数据收集的实际情景,让同学们进行实际操作,收集相关数据
并进行整理。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数据收集的基本概念,掌握了数据整理的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同学们也体会到了数据收集整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希望同学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熟练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技巧。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导学案,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做好准备,一起来探索有趣的数据世界吧!
祝学习愉快!。

《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数据收集整理》教案教案题目:数据收集整理教案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数据的概念和重要性。

2.学生能够学习和运用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教学重点:1.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技巧。

2.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1.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的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教师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概念和重要性。

例如,通过问学生以下问题:“你了解什么是数据吗?在现实生活中,数据有什么作用?”等等。

Step 2:数据收集方法通过讲解和举例,介绍不同类型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观察和实验、访谈和采访、文献调研等等。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实验,并向其他同学演示。

Step 3:数据整理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的数据整理和分析方法,包括数据表格、统计图表、计算平均值、比较数据等等。

学生们分组合作,根据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制作相关的统计图表。

Step 4:数据应用教师向学生展示真实的数据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读数据,并提供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者个人作业的方式进行。

Step 5:总结和拓展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调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并展示一些相关的拓展知识和信息供学生深入学习。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学生的个人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质量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者其他多媒体演示工具。

2.实际数据案例。

3.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验材料。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实验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并扩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参观相关的展览等等,深入了解数据的更多方面和应用领域。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9.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 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9.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 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9.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青岛版(五四学制)一、导入本节课我们要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是数字世界中常见的一项技能。

我们经常要收集有关人口、生态、物价、医疗等多方面的数据。

比如统计某种药品的使用率、收集某社区居民的生活习惯等等,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对我们了解和分析事物有很大帮助。

二、新课1. 数据的收集数据来源很多,通常我们通过问卷、电话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在收集数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目的性:收集数据时需要明确目的,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数据来源。

2.准确性:数据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关键数据可以进行多次核实。

3.有效性:要选择合适的数据来源,有效避免数据的错误和失实。

需要指出的是,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保护个人隐私,不泄露任何敏感信息。

2. 数据的整理收集到的数据通常是零散、混乱和繁杂的,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汇总,使数据和信息更加明了和有序。

下面,我们以实例说明:在一个小学班级中,全班有10个学生,其中有4个女生和6个男生。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将这些数据整理、分类和汇总:1. 数据的整理姓名性别小明男小李男小红女小美女小宏男小白男小张男小林女小王男小丽女2. 数据的分类我们把这10名学生按照性别分类,则:性别人数男6女43. 数据的汇总我们可以再通过以下方式把这些数据进行汇总:•%&男生一共有6名,占全班的60%。

女生一共有4名,占全班的40%。

整理、分类和汇总数据,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分析数据的含义和规律。

三、拓展练习1. 小学三年级二班同学的运动爱好请先收集小学三年级二班同学的运动爱好,然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汇总。

2. 家庭用电量调查请设计一份家庭用电量调查表,收集家庭用电量信息,并针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汇总。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在数据收集时,需要注重目的、准确和有效性,同时保护个人隐私不泄露任何敏感信息。

5.1数据的收集gz

5.1数据的收集gz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5.1 数据的收集
【学习目标】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5.2 数据的表示
【学习目标】
了解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不同数据特征。

并会根据不同需要画以上三
(1) 这28天中属于“轻度污染”、“良”和“优”的天数各有几天?出现的频率各是多
少?请用一张统计表来表示;
5次 50次 300次 800次 3200次 6000次 9000
现在有些学校试行了分班制,就是将年级中学习成绩比较接近的同学分在一个班上课,对学校少代会对全校每个同学做了调查,发现有a个同学投赞同票,还有
学弃权。

如果全校同学共有d个,那么,
右图是某中学初一(1)班“最喜欢的球类运动”的扇形统
表示羽毛球,B表示篮球,C表示乒乓球,D表示足
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用____。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1《数据的收集(1)》导学案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1《数据的收集(1)》导学案

课题 15.1数据的收集课标要求:体会数据在解决实践现实生活中问题中的作用,【导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掌握数据收集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试图让学生经过观察、归纳猜测的过程,开展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分析、积累,从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导学核心点】导学重点:数据的收集、分析导学难点:能说出图表所反映的信息。

导学关键:数据的收集【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你喜欢看球赛吗?_____NBA,CBA.有没有注意过讲解员是怎样点评一场球赛的?二、自学提问:阅读课本130——131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下面一些问题:1、同学们最喜欢哪一门学科?2、如何选举我们班的班干部?3、班里同学出生主要集中在哪一年?年级全体学生的平均年龄为多少岁?三、合作交流:调查全班同学最喜欢的科目科目语数外社会地音体美政劳技人数四、知识的运用 <<赢在哪里>>这是一张2021~2021年赛委CBA总决赛新疆队对广东队一场比赛后公布的比赛统计表,请你从表中进展分析,上海东方队赢在哪里从整场比赛来看,新疆队最终以118比85的比分战胜对方,靠的是高于对方的投篮命中率、较少失望以及后卫的出色发挥,新疆队2分球、3分球、发蓝的命中率以及后卫助攻的次数都胜过对方。

五、课堂测评:1、我们班推选谁当学校学生会委员的候选人?2、我们班同学喜欢哪些体育活动?3、你会做哪些家务?一周累计花多少时间做家务?4、班里有同月同日出生的同学吗?5、历届奥运会男子100m短跑的成绩怎样?6、玩飞行棋时要投掷骰子,有没有那个的点数不太容易出现?7、豌豆荚里有几粒豆子不确定,那么豆子的粒数有规律吗?请你从上述问题中选一个,进展调查,并记录调查中收集到的数据。

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七、布置作业:课本135页1、2、3题。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
(三)拓展延伸
1.班级图书借阅情况统计。(第5页,第5题)
(1)观察统计表,表格中的数据分别表示什么?
(2)尝试回答表格下面的问题。
(3)根据表格,自己再尝试提出一些问题。
2.调查全班同学最喜欢吃哪一种水果?(第6页,第6题)
(1)请一个学生组织全班举手调查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
(2)填写表格。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统计全过程
(1)师:如果现在班里调查,怎样调查呢?
(2)出示根据统计表,先说一说表格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再尝试回答下列问题:全班共多少人?喜Fra bibliotek什么颜色的人最多?
如果给这个班做校服,选择什么颜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2.收集数据,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如果组织同学们去游玩,最好安排在什么季节?
教学重点
了解统计的全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解答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上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个性备课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
(1)师:学校要给同学们做校服,下面四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2)师:三位同学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听哪位同学的,为什么?
2.揭示课题:确定校服的颜色,应该调查一下同学们分别喜欢的颜色,收集整理同学们喜欢的颜色的数据后再做出决定。
(2)组织学生举手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收集数据,指导学生填写第4页的统计表。
(3)完成表格下面的问题。
3.小结
想知道选择什么颜色做校服更合适、什么季节游玩更好,就需要调查一下同学们最喜欢的颜色、最喜欢的季节,收集整理喜欢每一种颜色、每一个季节的人数,最后根据人数做出最后的决定。生活中做很多决定都需要像这样先进行调查,收集整理相关的数据,再根据数据做出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5℅ B.20℅ C.25℅ D.35℅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
课本P90随堂练习P92习题8.1第2题.
反思
六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集体备课
批注栏
一、课题8.1数据的收集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与方法;
2.会采取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济公、整理;
3.通过调查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难点:如何确定调查范围与对象,收集的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
(3)采用_____________到校方式的人最少,有______人;
(4)采用___________到校方式的人数是采用_________到校方式的人数的两倍。
探究案
导学释疑
活动探究一:
阅读教材88页89页,回答下列问题:
1.从小颖的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2.在小明调查的40人中,各年龄段分别有多少人接受了调查?
(3)该班学生的视力情况。(填“好”、“一般”或“差”)
4.某中学七年级两个班的同学“献爱心”活动中捐书情况如下:有25人各捐5本,30人各捐7本,15人各捐10本,7人各捐15本,请制成统计表并回答:
该班共有多少学生;
全班一共捐了多少本书;
捐书不低于10本的有多少人?
四、走进中考
1.某班组织30名团员为灾区捐款,其中捐款数情况是:10元6人,5元10人,2元4人,其余每人捐款不超过1元,那么捐10元的团员占团员总人数的()
3.通过小明给出的调查数据,你认为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具有节水意识?
活动探究二:
为了了解周围的人是否具有节水的意识,我们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在我们班开展一个调查。
调查问卷
1.你在刷牙时会一直开着水龙头吗?
A.经常这样B.有时这样C.从不这样
2.你会将用过的水另作他用吗?例如,用洗衣服的水拖地、冲厕所等。
预习案
温故知新
预习课本《数据的收集》这一节内容。
1.收集我们所在地区的用水情况的数据,本地的水资源问题。
2.数学兴趣学习小组对某校七年级全校学生每天到校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的数据如下表:
步行
骑自行车
坐公共汽车
其它方式
50人
100人
140人
10人
(1)这个学校七年级有__________名学生;
(2)采用_____________到校方式的人最多,有______人;
(2)孵化期最长是_________天,是___________动物。
3.某班50名学生右眼视力如下表:
视力
0. 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5
人数
1
2
3
3
8
0
10
12
4
2
2
3
(1)视力1.5的有人,视力0.6的有人,视力小于1.0的有人。
(2)如果视力在1.0(包括1.0)以上的为正常,则视力正常的有人,视力正常的占全班人数的。
A.经常这样B.有时这样C.从不这样
问题1的调查结果
选项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
人数
问题2的调查结果
选项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
人数
根据你的调查,你认为班级同学节约用水方面做的怎样?

【思考】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
想一想:获得数据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训练案
巩固提升
1.下面调查中适合用选举的形式进行数据收集的是()
A.谁在2002年世界杯赛中进球最多B.5月1日是什么节日
C.谁在入学考试中取得第一名D.谁最适合当班长
2.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动物名称



鸽子
火鸡
孵化时间
21天
30天
30天
16天
26天
(1)孵化期最短是_________天,是__________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