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名的祭文
著名的悼念文章
著名的悼念文章1.鲁哀公《孔子诔》现知最早的诔辞,载《左传·哀公十六年》:“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卒,公诔之曰:‘昊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予一人以在位,茕茕予在疚!呜呼,哀哉,尼父!’”2.贾谊《吊屈原赋》汉初辞赋名篇。
以屈原自喻,借悲悼屈原而抒发自己受贬冷落的愤懑之情。
开吊屈原文之先河。
3.班婕妤《自悼赋》顾影自怜,哀顽凄艳,为后来自祭文的滥觞。
4.曹操《祭桥公文》此为正式以“祭文”命名的开始,内容专以悼念死者为主,且追述“临时戏笑之言”,收尾又使用“尚飨”一词。
这种写法,打破了以往常规,逐渐为社会各阶层所使用,而成为后代祭文的基本形式。
5.曹植《王仲宣诔》汉魏六朝之诔辞,“八斗之才”曹子建其尤擅胜场乎。
6.韩愈《祭十二郎文》此文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祭文”之首。
苏轼:“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古文观止》:“情之至者,自然流为止文。
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散体悼祭文。
林纾《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
7.柳宗元《吊屈原文》柳子厚手笔,可以和贾太傅《吊屈原赋》并观。
赋是韵文,此篇为散文。
8.白居易《祭元微之文》元白友情之最后告白书。
9.欧阳修《泷冈阡表》欧阳文忠公之代表作品之一,一碑双表,二水分流,布局严整,气足神完。
中国古代三大名祭文之一。
10.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王荆公之手笔。
苏轼也有一篇同名祭文,可以对观。
古来多以为王安石此篇“驾大苏之上”。
11.王阳明《瘗旅文》王阳明代表作之一,从中可见一代宗师的仁心和睿思。
12.归有光《寒花葬志》以精简之语发无尽之思,蕴藉隽永,哀感顽艳,读之令人泪下。
可以和《项脊轩志》对观。
13.曹雪芹《芙蓉女儿诔》文采之盛,旷古烁今,诚为诔祭文中的一朵奇葩。
14.袁枚《祭妹文》吴兴、王文濡《续古文观止》中注评说:“韩昌黎《祭十二郎文》、欧阳修《泷冈阡表》,皆古今有数文字,得此《祭妹文》,乃鼎足而三。
祭十二郎文
5.十二郎之死,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还要反反复 复的推究死因、推测死期(第8.9段),甚至对死讯本 身,也疑其非真而梦?反复诵读第5段,体会 “邪”“乎”“也”“矣”等虚词在传情达意中的作用。 推究死因、推测死期、疑死讯非真而梦,均反映对十二 郎忆念之深。第5段中,写自己惊闻噩耗后由信而疑, 又由疑返信的恍惚心态,突出了侄儿之死在作者心中引 起的五雷轰顶般的剧烈震荡,以及确信死讯后五内俱焚 般的巨大悲恸。这一段中,先连用三个“邪”字,紧接 着是三个“乎”字,三个“也”字和五个“矣”字,这 样连接不断的使用语气词,恰如古人所评:“句句用助 辞”而“反复出没”,“如怒涛惊湍,变化不测”,既 增强了节奏感,也使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更能打动人 心。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 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丧 这 其…抑…选择问
这
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 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 大概 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 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 你去 使者妄称以应之乎?其然乎?其不然乎? 世的
写作背景
韩愈幼年丧父,靠哥嫂抚养成人。韩愈与 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 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 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 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的 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
活动一 读文
1听范读,正音。
2自由诵读,感知作者情感。
3齐读(抽读),熟悉课文内容。
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 :卢小姐果有见 地,接着说道 :“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己瞧 不见自己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 “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 随即展纸挥笔,写道: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 欲 成大器,必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 乃小姐肺腑之语啊!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己身上缺 少的正是谦虚之情,这个“愈”字便是证据。于是, 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 给自己起了个新名字。
祭祖祝文——精选推荐
祭祖祝⽂淮阴刘⽒公祭祭⽂南⼭苍苍,淮⽔泱泱。
忆我宗族,源远流长。
刘累御龙,始于陶唐。
稽其后裔,兰桂腾芳。
延⾄周室,国运其昌。
肱股⾂众,倚重刘康。
此为国基,夯上铁桩。
尤可贵者,嗣续谋臧。
刘⽒⽂公,辅弼敬王。
竭尽全⼒,铲除乱帮。
青史凸显,此之⽢裳。
赢政作孽,庶民罹殃。
粉⼟填肚,野草当粮。
群雄并起,各逞其强。
上天孕育,明君圣皇。
真龙天⼦,⼩沛刘邦。
斩蛇起义,约法三章。
⼈⼼归顺,威振四⽅。
罢黜百家,儒教独襄。
第⼀砥柱,撑起穹苍。
为政以德,群星朝阳。
民族⽂化,⼤放光芒。
刘⽒门第,凤翥龙骧。
⽀系分流,百域千乡。
帝胄之中,刘交精良。
特⾊家政,唯重书⾹。
四世⼦孙,刘向龙彰。
焚膏继晷,刺⾻悬梁。
太已星临,燃藜照堂。
学术造诣,万古流芳。
吾有此祖,⽆尚光荣。
鲁之诸城,⽠瓞琳琅。
每逢祭⽇,乐声逄逄。
元朝之末,恶战千场。
淮阴村落,触⽬断墙。
移民之举,治国之纲。
始祖天绿,⼀担两筐。
辞别亲友,冒⾬履霜。
雄⽂巨制,于此滥觞。
披荆斩棘,改造凄凉。
⼦孙繁衍,植根农桑。
志在书⼭,脱颖书囊。
⾯向祖莹,概当以慷。
万名⼦孙,⼯农兵商。
⾎奔如沸,志坚如钢。
⽆数年少,不负寒窗。
探得骊珠,笃志初偿。
先祖遗⾔,语重⼼长。
芳规芳躅,继承发杨。
乡梓神韵,瑞光浩茫。
族中志⼠,分赴四⽅。
汇同万众,打造辉煌。
改⾰开放,国⼒显张。
共谋姜被,团圆梦⾹。
激越同时,⼼也惶惶。
⾦融海啸,席卷五洋。
匹夫忧国,誓⾔铿锵。
携⼿良善,倾⼼商量。
地球主⼈,端正⽞黄。
前⽅曙⾊,先兆新防。
瞅准时机,驱车起航。
切实补⾜,昔之亡⽺。
共把吾族,⽟嵌⾦镶。
祖莹之前,泪下千⾏。
诉诸幽思,敞开胸膛。
再续雄⼼,壮起刚肠。
海跃蛟龙,⼭鸣凤凰。
敬慰列祖,不负炎黄。
躬⾝献上,三杯琼浆。
写祭⽂序头惟中华⼈民共和国公元…年岁次…⽉…朔⽇… 为越祭⽇兹有……(⼈名)等谨以猪⽺、⾹烛、宝帛、清酌果品、庶馐之仪致祭于…世祖讳…字… 某府君之墓堂前⽈。
春秋祭祖通⽤祝⽂追惟吾祖世德流芳,惠泽垂裕歴远弥光,⼀时肇统,千古馨⾹,功虽有尽,福庇⽆疆,伟哉,祖德,奕世圭璋,卓矣宗功,源远流长,兹值清明(或重阳)之际,祀事是将,伏祈彩纳,穆穆皇皇,佑启后⼈:永叶吉康,家风丕振,书声远扬,珠⼏⼴积,麟趾呈祥,代代富贵,房房荣昌,以妥以侑,来格来尝,休哉,尚享。
死后三周年祭文6篇
死后三周年祭文6篇祭文,文体名。
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
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死后三周年祭文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死后三周年祭文1呜呼吾母,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因此遭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以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死后三周年祭文2悠悠苍天,白露已降。
朔气逼人,草枯叶黄。
慈母仙逝,十载怅望。
追今抚昔,恨断肝肠。
慈母幼年,饱经风霜。
生于乱世,严父早亡。
人间磨难,过早品尝。
后入李门,起伏跌宕。
生儿育女,多年愁肠。
夙夜忧叹,如愿以偿。
精心抚育,朝夕相望。
供儿读书,盼儿成长。
天大困难,信心不丧。
肩挑重担,患难共享。
和邻睦族,不负众望。
克勤克俭,温恭贤良。
为人处世,忠厚善良。
推心置腹,胸怀坦荡。
倾己之力,赠人余香。
邻里乡党,莫不颂扬。
呕心沥血,寒来暑往。
民间通用祭文大全
民间通用祭文大全祭文,文体名。
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祇时所诵读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
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同时,祭文也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是供祭祀时诵读的。
它是由古时祝文演变而来,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
而韵语之中,又有四言、六言、杂言、骚体、俪体之不同。
祭文出现于汉代。
古时的祭文在容上可分四类,哀悼死者,祈求降福,驱除邪魔,祈祷降雨,而多用于哀悼死者。
新时代,大兴科学,破除迷信,应该反对,但是用于哀悼死者还是可以的。
因为祭文是哀悼死者的文辞,就应该以真挚的感情与质朴的风格写作为好。
祭文是读给人听的,特别是给死者后人听的,所以容以表彰死者功德为主,并要通俗易懂。
旧时写的好的祭文,感情色彩比较浓厚,多为亡亲亡友而作的追记、生平,称颂死者,念起来如哭如泣,如咽如诉。
如袁枚的《祭妹文》,愈的《祭十二郎文》。
书写格式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字开头。
“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
祭文以“维”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
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
容祭文的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况痛之情。
—般祭文以二三百字为宜,切忌拖泥带水。
过去的祭文,语言均押韵。
可—韵到底,也可变韵——即押两个以上韵。
结尾祭文用“尚飨”一词结尾。
“尚飨”是临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词。
尚,是庶几,希望也;飨,设牲牺以品尝也。
格式容1.标题。
写成"祭xx文"、"xx"表示死者的辈份或与生者关系。
2."维"起。
3.死者逝世的情况。
4.祭奠人。
5.死者生平及事迹。
6.表示哀痛之情。
7.结语用"伏食尚飨"。
示例:祭祖父文维:公元一九六一年五月三日,齐期刊、大维、二维等,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先祖父德享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曰:祖父去世,年仅七旬。
家族祭祖祭文(通用6篇)
家族祭祖祭文(通用6篇)家族祭祖祭文1 维公元二OO九年四月四日,农历己丑年,三月初五,值清明节。
松树李李姓族人,谨以果品佳肴、香帛冥金之仪,致祭于始祖墓前,凭吊始祖李公讳氏人,告慰列祖列宗曰:明洪武初,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转照发徙,辞别故土,长途跋涉,迁此立村,迄今计六百余载!今逢盛世,国泰民安,昌隆繁盛,家兴族旺,数千人口遍及华夏,无论从农、从工、经商、从医、从教、从政,皆事业有成,和谐美满。
此乃先祖保佑之功德。
先祖厚泽,福佑子孙。
为了继承先祖之优良品德,不忘始祖之福泽佑护,感激先辈之养育教诲。
常念始祖之恩德永垂。
今全族齐聚,祭奠始祖,修墓立碑,以表孝意!清明良辰,举全族凭吊。
列果陈香,共祭始祖在天之灵,后辈子孙将继承始祖美德,让始祖理想化蓝图。
愿始祖含笑九泉,佑全族显贵昌荣。
树有根则旺,水有源则流。
李氏家族立碑续谱,族人凝聚。
数千同胞后裔,血脉相通,将同心同德,患难与共,增强团结,力图振兴。
为始祖争光,为族谱争辉。
念血脉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谊。
吾辈当以全族利益为重,不分南北,不分支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为家族共兴,李门昌隆,共创美好未来。
清明祭祖,思绪悠悠。
藤蔓千里,皆出一源。
家族盛衰,匹夫有责。
现政通人和,吾辈当育人锻才,孕吾族之栋梁。
一个诗礼之族、仁义之邦的李氏家族定会彰显。
吾辈将告慰于始祖及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家族祭祖祭文2 公元二零一零年古十月初一,岁在庚寅,秋末冬初,正值祭祖之佳期,又逢乾坤盛世,百废俱兴。
王氏东沟与此地嗣孙,群贤汇集,敬祖立碑,焚香叩拜。
酬多年之夙愿,建祖莹明堂,彰祖宗之功德,表后世只虔诚,恭备清酒香帛,柔毛合供时馐庶品之仪致祭于我列祖列宗墓前跪曰:吾始祖中通,清末秀才;饱读诗书,聪慧过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推善算,自知生死。
所生二子,仁德兼备;为广置田产,一子遣李桥东沟,落地生根;一子留此地发展,共兴产业。
祖宗之德,和气致祥,耕读传家,族风优存;敬养父母,上善若水,恩泽族人,恵于乡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此皆我祖宗之大德也。
催人泪下七字祭文
催人泪下七字祭文祭文,文体名。
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
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天涯招考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催人泪下七字祭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催人泪下七字祭文我亲爱的母亲***,生养我们子女3个,为了这个家日夜操劳费心,终因身患顽疾,求医百药无效,拜佛求祖失灵,于公元****年**月**号,永离了生养**载的家乡故土,抛下了一儿二女,媳妇孙子、女婿外孙女、就这样悄然无息地驾鹤仙去,走的那么匆忙,享年**岁。
如今,您的子女跪拜在您的灵前悲痛不已,思绪绵绵:追忆往夕,峥嵘岁月稠,母亲游国秀于公元****年**月**号,生于**县****,在家排行老幺,上头有四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在那困难年代生存下来也不容易。
读书时期十几个考起一个的情景下考入县**中学。
当过带课教师,抓过药,当个会计。
之后和当兵的父亲走到了一齐,从此您恪守妇道,忠实践行着孝敬公婆、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的职责。
在我刚有记忆时,你背着妹妹,带着我和姐姐去割猪草情景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
还有就是背着我扛领子棒儿,修起了当时在本地最好的砖瓦房,让当时好多人羡慕。
之后随军跟父亲到了好多地方,父亲转业到了地方应我们还小,受人欺负,您吃了不少苦。
之后又为子女的婚姻,孙子外孙的抚养操心。
父亲是个不管事的人,母亲,您用柔弱的肩膀支撑着这个家庭,您用瘦弱的双臂整日操劳,给全家人带来了温馨、祥和与欢乐。
您为我们做得每一碗汤、每一碟菜、每一顿饭以及您对我们说过的每一句亲切的话语、投递给我们的每一个温和的眼神,都让我们深深感受着伟大的母爱和家庭的温暖。
可就在我们独立的日子,就在孙子、外孙们也都能自理的时候,就在安享晚年清福的时候,您却飘然而去了。
妈妈,跪在您的灵前,不孝儿女感到深深的内疚:我们给您的回报太少、太少。
母亲的一生是历经坎坷,饱经风霜的一生。
是勤劳俭朴,艰苦辛劳的一生。
从敦煌写本《祭驴文》看唐代的科举与社会
从敦煌写本《 祭驴文》 看唐代的科举与社会
林 生 海
摘 要 : 文结合 大 量传 世 文 献 , 《 驴 文》 本 对 祭 写作年 代及 作 者身 份 进行 探 讨 , 为《 驴 文》 认 祭 创
作于 晚唐 时期 , 能是 在 僖 宗或 昭 宗 时期 ; 者是 一位 为科 名 而 到处 奔 波 的举 子 , 中可 见举 子在 可 作 从
象。
知遇 的机会 比较多 :京师贤 才市也 , “ 一人 不知子 , 他
综上 所述 , 笔者认 为 ,祭驴 文》 《 作者 最有可能是
一
人知之, I不容子也 , -' 1 他门容子。 谨持其所有以往 ,
未 有不成者也 。”l 注意 的是 ,唐 代举子 的行卷 之 【 l 需 “ 风 不单行 子京师 , 盛行 于外 地州 府 ”2举 子 “ 还 I, I J 多遍 谒 藩镇州郡 丐脂润 , 至受 厌薄 不辞 ”3 祭 驴 文》 【。《 】 J 中
袁书会滑稽其外辛酸其中读无名氏祭驴文残章200101敦煌写本中的愤世嫉俗之文以s1477祭驴文为例期刊论文敦煌研究200401敦煌本祭驴文发微期刊论文敦煌研究200804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读解敦煌写本s1477卷祭驴文期刊论文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06敦煌写本中的愤世嫉俗之文以s1477祭驴文为例期刊论文敦煌研究200401敦煌本祭驴文发微期刊论文敦煌研究200804一生蹭蹬谁人闻聊借祭驴泄世愤从敦煌写本祭驴文谈起期刊论文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01古代诗人骑驴形象的解读期刊论文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510
叹 :待 吾立 功 立事 , 官有 爵 , “ 有 虽然好 马到来 ”及第 ,
将” “ 、和尚”也不是 “ , 陆脚 ”“ 、 田舍家 ”他是一个 尚 ;
祭文大全:祭文范文精品祭文大全
祭文大全:祭文范文精品祭文大全
祭文是在祭祀仪式中朗诵的文辞,表达对神、祖先或逝去的亲人的敬意和思念。
下面
是一些祭文范文和精品祭文:
1. 祭文范文:
亲爱的XXX(神、祖先、故人的名字):
在这庄严而庄重的祭祀仪式上,我们怀着崇敬和感激的心情,向您致以最真挚的祭文。
您的存在和伟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祝福和庇佑。
在您的引领下,我们的历史和传
统得以延续,我们的家族和社群得以繁荣。
您的智慧和力量激励着我们,使我们勇敢
面对挑战和困难。
今天,作为您的子孙和崇拜者,我们再次向您表达我们的崇敬和感
谢之情。
愿您的灵魂得到安慰,愿您的荣光永远闪耀。
2. 精品祭文:
亲爱的爸爸(或者故人的名字):
您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我奋斗的动力和支持。
您的临走,让我感到失落和痛苦,但我知道您只是离开了肉体,而您的精神和爱永远在我心中。
我感谢您为我所做的一切,感谢您的教导和关怀。
今天,我向您表示最深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您的存在和影
响将永远激励我,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愿您在天堂里安息,愿您的灵魂得到永远
的快乐与和平。
以上是一些祭文范文和精品祭文供您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您。
祭祖祭文范本(精选15篇)
祭祖祭文范本(精选15篇)于堤__氏南茔始祖(士贤)公,生于元末,幼年遭遇红巾之难,生灵涂炭,父兄失散,以十三弱龄流落河间新村,结缘巩氏,方得立足。
越数年大明定鼎。
洪武之初,天下渐趋安定,吾始祖与祖奶奶留三子于新村,回归故里,“__巩不分,__巩一家亲”之说,一直流传至今。
祖妣巩氏,淑德贞贤,继生五子,重整家园,艰苦创业,力作积丰,家道遂之昌盛,人丁繁衍兴旺。
五祖仪祖,补明丕州经历,自此簪缨相继,世代荣昌。
明清两朝我族共有13名进士,其中3名武进士,50名举人,其中9名武举人,1名会魁,3名拔贡,1名亚元,5名副榜。
民国期间有虔威将军__德铭,陆军上将__占元,陆军中将__冠三,陆军少将__斗南,著名教育家__定生等杰出人物。
抗日战争期间,我族还涌现出__印堂、__济民等一大批英雄人物。
于堤__氏,煌煌巨族,前赴后继,六百余载,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全仰始祖庇荫,五祖言传身教,诗书继世,勤俭持家,诚信为本,团结友善,爱国守法。
这是祖宗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无价之宝。
昔日辉煌,贵在延续。
吾辈当牢记祖德族训,继承祖先优良传统。
在新形势下,乘中共__大东风,紧跟____,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期盼我族能涌现出一批栋梁之材!愿我始祖含笑九泉,佑尔子孙,世代荣昌,伏维尚飨。
维公元二零__年四月四日,__年春,时值清明,春意盎然,万象更新,我华夏子孙,当慎终追远,寻根求源。
今有魏氏六世儿孙,集于先祖墓前,焚香祈祷,彰祖宗之功德,表后世之虔诚,继往开来,泽被子孙。
恭祭我列祖列宗,曰:魏姓始祖,根系轩辕。
得姓之祖,其渊流长。
毕万肇基,魏姓兴邦。
魏氏文候,春秋霸业。
唐朝魏徽,三鉴传辉。
迁徙始祖,魏氏成公,洪洞生人。
洪武初兴,国令迁民。
沿河而下,择地而居。
考城福地,魏楼隆兴。
立家立业,上承祖志,下遗门风。
耕读官贾,代代忠正。
见贤思齐,世世英良。
人丁兴旺,德泽八方。
仁厚为本,浩气高远。
寒来暑去,春秋轮回。
祭文、墓志铭(例文)墓志铭范文
祭文、墓志铭(例文)墓志铭范文本文话题:墓志铭范文墓志铭母亲的我的父亲父亲慈母原文地址:祭文、墓志铭(例文)作者:孤松祭文、墓志铭(例文)拭泪执笔,拂涕铭文,勒石慰痛,记吾慈亲!五四年秋,九月二四,庄浪柳族,吾母临世。
生不逢时,野菜为稀,五岁失恃,飘蓬无依。
及至成年,地贫灾荒,饥人背井,弱女离乡。
移徙彬县,识吾尊父,从此以沫,冷暖相濡。
寒舍不富,国运不昌,上孝公婆,食菜省粮。
饿腹操劳,缝织缀补,爱我家姊,如同己出。
七九年后,伊始包田,瘠土创业,蜚誉区县,经纬有方,刻苦勤勉,三八红旗,屡授模范。
祸福旦夕,慈母罹恙,坚强抗病,三载疴床。
弥留之际,犹思远方,为儿不孝,累母牵肠。
回天乏术,零五永别,音容杳杳,人天相隔。
怨苍天兮,不待皓首,怨隆地兮,呜咽之秋!五旬遗德,百年流芳,劬劳修身,贤孝名扬。
养育千恩,海阔天长。
铭记于斯,喻嗣不忘!铭文拭泪执笔,拂涕铭文,慰我以悲,记我挚友。
零八年初,时日已忘,烟雨楼阁,吾友题名喜好诗词,结交文友,半壶陈酿,谈笑鸿儒及至四月,退离烟雨,问及始因,地熟人生。
内阁小筑,顿发感慨,遂立博客,共书情分。
时过境迁,烟雨不复,上念旧友,嘘寒问暖。
一日拜别,化名十天,皈依养心,潜心修缮。
数日已过,众人邀之,盛情难却,重返江湖。
来之安之,日渐熟矣,下携新友,略指一二。
旦夕祸兮,罹难于心,郁郁心结,苦熬数月。
弥留之际,犹思吾众,为友伤情,欲救乏术。
乏术回天,七月十四,吾友永别,人天相隔。
怨苍天兮,吾友寡命,哀大地兮,呜咽之秋。
不过而立,英年早逝,勤耕笔耘,才情远播。
挚友情分,勿失勿忘,铭记于斯,惦念不忘!友洛水涕泪撰文二零零八年七月十五日阳历鬼节先父为人,平和温雅,不见锋芒,志守端直,临事敢决。
养育子女三人,学其德、继之风,幸之。
为扶子成人,母亲日夜操劳,牺牲宝贵青春,当时家贫人多;母亲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后半生家境转好,子孙绕膝生活幸福,长寿而终。
父母一生,坎坷不断,含辛茹苦,霜雪几十年,掖扶儿女成人,恩同海山;思父唤母,音容依稀,无可奈何天地隔,泪涟涟,立此碑,享日月,福星高照,撰此文,寄哀思,天地永存。
祭文大全
祭文大全范例呜呼我父,生于乱世,卒于初华.一生坎坷,业绩亦彰.幼随祖辈,躬耕田间,无奈臂残,很难显扬.少承徽商,闯荡苏杭,名声人缘,笑傲同行.睿智胆识,乡邻传扬,抗日后期,计骗日顽,获袜两箱,遍施街坊.壮年励志,商场尽尝,布票粮票,土布牛羊.家近牛集,辨牛特行,既开牛口, 即知短长.育我姐弟,五人齐堂.唯我命薄,出世家黄,头年二月,我生草堂,次年六月,父进班房,其罪名曰:”投机倒把”,补税九万,外加财产,父去受罪,老母更难, 嗷嗷待哺,小嘴五张,其中艰辛,世人谁尝.父念子切,托友捎粮,狱无长物,父扣畜粮,事频案发, 刑期加长.八载归家,我至腹长,相拥长哭,永世难忘,初见父面,满脸彷徨,长辈介绍,我仍固顽,父近家母,我拳乱扬,父慈未怒,戏我把玩,其情其景,我今自惭。
一家七口,此始聚堂。
父常自责,发誓挽澜。
然体伤残,农活实难,出门买卖,又被封查,再戴高帽,示众经常,每受刑回,搂我檐廊。
家乡难住,匿迹他乡,桐城山里,形似逃亡,受聘殖场,代育牛羊,些许津贴,尽寄我娘。
子女学业,系心未忘,信考算术,函测文章,春来暑往,父渐沧桑。
改革开放,终见曙光,八零年底,迎父还乡,相见未语,泪满腮邦。
父子相搀,各自断肠,一床破絮,两袋衣裳。
为省路费,步进城关,到村正午,父欲磨差,再三嘱我,插黑到家,知父心境,难面众乡。
全家再聚,又哭几番。
时来运转,形势反差。
严父提议,嘱我持家,当时社会,个体风光。
我秉父意,殖场开张,钱桥姚湾,杨湾青华,庐江罗河,有我孵坊,生意兴隆,口袋鼓涨,父常戒我:做人低调,切莫张狂,钱财粪土,信义持家。
八九年春,我运欠佳,总场失火,一夜倾家。
老父劝我:面对变故,切莫惊慌,先安心境,整旗再张。
父虽劝我,自心难安,嗟叹心急,病入高盲,临终之夜,偎我怀间,迷留碎语:“好。
好。
”“对。
不。
”父乘仙鹤,子女断肠,隆葬父后,我志昂扬,几起几落,父训未忘,遇愁念父,逢喜凭栏,音容笑貌,常绕际旁,然父已去,空留惆怅。
古代悼文:碑文、悼文、祭文、挽联选编(第一篇碑文一)古代悼文
古代悼文:碑文、悼文、祭文、挽联选编(第一篇碑文一)古代悼文古代悼文:碑文、悼文、祭文、挽联选编(第一篇碑文一) 古代悼文话题:古代悼文墓志铭靖远2007-07-29 11:45第一篇碑文一、碑文的概念、概述顾名思义,凡是为制各种碑上写的文字都叫碑文。
我国制碑的俗习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碑出现,当时的碑,如宫馆中的测影碑,宗庙中的系牲碑,墓旁的下棺碑,都不刻文字,后来有人刻上相应的文字,就逐渐形成各种碑文。
碑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碑文,仅指为制作碑刻而写的文字,广义的碑文指的是所有刻在碑上的文字。
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立碑,但古代宫馆中的碑没有刻文章,只是用以取日影计时间的;而古代宗庙中的碑也不刻文字,是用来栓系祭祀用的牛羊的;墓上的碑也只是木头柱子,凿有窟窿,以便穿绳装辘轳,下棺时绞动辘轳使棺椁平稳地落入墓室。
有了文字的碑是后来才有的,秦代把刻了文字的碑叫做“刻石”碑,本是指竖石而言的,相传秦始皇就在泰山玉皇顶竖有无字碑。
刻在碑上的文字,叫碑文,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的。
不是为立碑而作的文章,虽刻在碑上,不能叫碑文。
秦汉以后,树碑是为了刻文,有碑必有文,就不重视无字碑了,久而久之,文与碑合二为一,说到碑就是指碑文。
碑文原只专供有钱财地位的人而用,平民百姓没有资格立碑,也立不起碑。
直到后来,刻碑风俗才走向了民间。
碑文的种类繁多、庞杂。
今天有些过去的碑文已经消亡,有的得到了发展,也诞生了一些新的碑文。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下碑文的情况。
二、碑文的种类我国从汉朝以后,刻碑的风气逐渐普及,几乎处处可碑,事事可碑。
有山川之碑,城池之碑,宫室之碑,桥道之碑,坛井之碑,家庙之碑,风土之碑,灾祥之碑,功德之碑,墓道之碑,寺观之碑,托物之碑等。
前人实行,后人效法,中国的名胜古迹,形成独特的“碑石林立”的民族特色。
因此,碑文成了使用范围极广的实用文体。
《瘗旅文》王守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瘗旅文》王守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瘗旅文》选自《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五,作于1509年(正德四年),这时作者被贬于龙场驿已是第三个年头了。
瘗(yì)就是埋葬。
该文是作者埋葬三个客死在外的异乡人以后所作的一篇哀祭文。
这三个异乡人,仅为了微薄的薪俸而万里奔走,终于暴死异乡。
他们与作者素昧平生,但祭文的感情却写得相当深切,其关键是作者被贬龙场驿,其景况略如客死之人,悲客死之人也是作者借以抒发自己被贬异域的凄苦哀伤之情。
但作者能“达观随寓”,终于生活下来了。
这既是实情,也是作者的自宽自解。
作品原文:瘗旅文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1),有吏目云自京来者(2),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3),投宿土苗家(4)。
予从篱落间望见之(5),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
明早,遣人觇之(6),已行矣。
薄午(7),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
”予曰:“此必吏目死矣。
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
”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
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
”则其仆又死矣。
呜呼伤哉!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8),二童子有难色然。
予曰:“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闵然涕下,请往。
就其傍山麓为三坎(9),埋之。
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10),曰:呜呼伤哉!繄何人(11)?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
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12)?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
吾以窜逐而来此(13),宜也。
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
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胡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14),盖不任其忧者?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疬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15)!皆尔自取,谓之何哉!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尔,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
民间通用祭文大全
民间通用祭文大全祭文,文体名。
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祇时所诵读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
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同时,祭文也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是供祭祀时诵读的。
它是由古时祝文演变而来,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
而韵语之中,又有四言、六言、杂言、骚体、俪体之不同。
祭文出现于汉代。
古时的祭文在内容上可分四类,哀悼死者,祈求降福,驱除邪魔,祈祷降雨,而多用于哀悼死者。
新时代,大兴科学,破除迷信,应该反对,但是用于哀悼死者还是可以的。
因为祭文是哀悼死者的文辞,就应该以真挚的感情与质朴的风格写作为好。
祭文是读给人听的,特别是给死者后人听的,所以内容以表彰死者功德为主,并要通俗易懂。
旧时写的好的祭文,感情色彩比较浓厚,多为亡亲亡友而作的追记、生平,称颂死者,念起来如哭如泣,如咽如诉。
如袁枚的《祭妹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书写格式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字开头。
“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
祭文以“维”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
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
内容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况痛之情。
—般祭文以二三百字为宜,切忌拖泥带水。
过去的祭文,语言均押韵。
可—韵到底,也可变韵——即押两个以上韵。
结尾祭文用“尚飨”一词结尾。
“尚飨”是临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词。
尚,是庶几,希望也;飨,设牲牺以品尝也。
格式内容1.标题。
写成 "祭xx文"、"xx"表示死者的辈份或与生者关系。
2."维"起。
3.死者逝世的情况。
4.祭奠人。
5.死者生平及事迹。
6.表示哀痛之情。
7.结语用"伏食尚飨"。
示例:祭祖父文维:公元一九六一年五月三日,齐期刊、大维、二维等,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先祖父德享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曰:祖父去世,年仅七旬。
【精选】6祭文、书信
反倒不可思议。于是作者想象他的尸骨应当化作精金
美玉。或者在坟墓上生出千尺长松,九茎灵芝,经过
这样一番奇特的想象,曼卿“轩昂磊落,突兀峥嵘”
的形象似乎就活生生地立于纸上了。
•
• “奈何”一转,从想象回到了现实。既没有精金美玉,
也不见长松灵芝,曼卿的墓,原来也和平常人一样。
“荒烟野蔓。荆棘纵横,”是墓地的白天;“风凄露下,
作特点、要求,作 了系统的论述。书信最突出的特点。
就是它的实用性和内容的广 泛性。书信是人与人之间
的交际工具。最具有实用价值;而书信 所涉及的内
容.又几乎无所限定,无论是军国大事·学术讨论·评 述人物,推举自荐。倾诉个人境遇,以至日常所感所思, 皆可入 书。其内容可以包罗社会生活、个人生活的各
个方面。因此在所 有文体中,书信 可容纳的内容是最
• 总之。我国这一时期的书牍文,多用于列国士大夫之问 的通问或交涉。实具有公牍文的性质。这种情况至战国 时代并无大的变化.战冈时代所谓著名的《乐毅报燕惠 王书》、旬卿《与春申君书》、李斯《涑逐客书》,实 际上是奏书的性质·不过这是臣下对王国或侯国的君主 而小是对天子罢了,但若细加分析起来。这时出现的一 些书牍,终究与春秋时代 的那种纯系列国之间的“国 督”性质稍有不同,他们所陈所述·虽 也属政治事务。 但总多少带有些个人色彩,谈个人见解·诉自己 命运, 与后世的所渭,书牍接近了一步。
七字最好的祭文三篇
七字最好的祭文三篇回想往日,犹见慈容面,神采奕奕,奈何,如今天人永别,青山依旧,故影还熟,外祖母却已驾鹤西去!古有云:子欲养而亲不待,悲乎!痛哉!岁无情而思欲追,忆我幼年,父母杂事琐碎,无暇顾及,托外祖母照看。
长忆幼时,相伴而眠,每夜盖被哄睡,唯恐惊之冻之,偏袒爱护,缝补叮嘱,无微不至,视若掌上明珠。
每每若此,惟凄凄然,不感言陈。
今仙踪渺渺,过往种种,一一难表,思念及此,惟凄然泪下,感无以为报哭声父亲归西去,肝肠寸断泪湿衣。
忽然昨日狂风起,吹散父子两分离。
儿跪灵前把话叙,父亲恩德与天齐。
生我育我非容易,养儿育女费心机。
父要考虑生活计,吃苦耐劳入了迷。
辛苦不分日和夜,为儿为女志不移。
儿俄赶快买吃的,零食糕点和甲鱼,苹果梨子难枚举,要有尽有都备齐。
儿冷急忙制新衣,甲衫单衫不差移,毛衣绒衣儿欢喜,棉衣棉裤不必提。
儿若染病父着急,背负怀抱不分离,不怕雷电和风雨,深更半夜亦求医,儿病父亲熬更夜,奔波劳累到病愈。
教儿无事少出去,怕儿出外受人欺。
岩边水边要注意,怕儿伤身药难医。
七岁送儿学堂里,纸笔墨砚全买齐。
书费学费先准备,又买鞋袜和新衣。
教儿尊师要讲理,团结同学莫扯皮,为人处事要和气,将来前途幸福些。
又望孩儿好成绩,步步高中不名题。
教儿一主自知趣,嫖赌偷盗要决离,为人公道讲理义,勤俭持家建根基,唯望今生儿顺遂,发家致富性不迷。
儿大年满十六七,就去请媒把婚提,东选西择费钱米,只望娶个好儿媳。
人品知识盖乡里,一孝妈来二孝爹。
年岁一到办水礼,不惜银钱买东西,男女都由父准备,洞房设置很整齐。
婚期三日办酒席,父亲累得汗淋漓,一心只为儿和女,面带笑容俄肚皮。
父亲好心无能此,应该延寿到百余。
谁知我父无福气,身患重疾无药医,延至昨夜归天去,一家大小甚惨凄,哭声震天泪如雨,可恨阴阳已隔离。
今晚灵前把奠祭,保佑儿孙福禄齐。
青菜水酒莫嫌弃,望父品尝再归西。
哀哉尚飨不孝子__叩首回想往日,犹见慈容面,神采奕奕,奈何,如今天人永别,青山依旧,故影还熟,外祖母却已驾鹤西去!古有云:子欲养而亲不待,悲乎!痛哉!岁无情而思欲追,忆我幼年,父母杂事琐碎,无暇顾及,托外祖母照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有名的祭文与妻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汝其勿悲!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
”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
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
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
”吾亦既许汝矣。
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
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
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
幸甚,幸甚!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
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
今是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
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
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
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
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白话译文】意映爱妻,见字如面: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远分别了!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人世间一个人;你看这封信时,我已经成为阴间一鬼。
我写这封信,泪珠和笔墨一齐落下,不能够写完信就想放下笔,又怕你不了解我的苦衷,说我忍心抛弃你去死,说我不知道你不想让我死,所以就强忍着悲痛给你说这些话。
我非常爱你,也就是爱你的这一意念,促使我勇敢地去死呀。
我自从结识你以来,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结为夫妇;然而遍地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江州司马同情琵琶女的遭遇而泪湿青衫,我不能学习那种思想境界高的圣人而忘掉感情啊。
古语说:仁爱的人“尊敬自己的老人,从而推及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及爱护别人的儿女”。
我扩充我爱你的心情,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死而不顾你呀。
你能体谅我这种心情,在哭泣之后,也把天下的人作为自己思念的人,应该也乐意牺牲我一生和你一生的福利,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了。
你不要悲伤!你还记得吗?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对你说:“与其让我先死,不如让你先死。
”你刚听这话就很生气,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你虽然不说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话可答。
我的意思是说凭你的瘦弱身体,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给你,我内心不忍,所以宁愿希望你先死,让我来承担悲痛吧。
唉!谁知道我终究比你先死呢?我实在是不能忘记你啊!回忆后街我们的家,进入大门,穿过走廊,经过前厅和后厅,又转三四个弯,有一个小厅,小厅旁有一间房,那是我和你共同居住的地方。
刚结婚三四个月,正赶上冬月十五日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枝筛下月影遮掩映衬;我和你并肩携手,低声私语,什么事不说?什么感情不倾诉呢?到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只剩下泪痕。
又回忆起六七年前,我背着家里人出走又回到家时,你小声哭着告诉我:“希望今后要远走,一定把这事告诉我,我愿随着你远行。
”我也已经答应你了。
十几天前回家,就想顺便把这次远行的事告诉你,等到跟你面对时,又开不了口,况且因你怀孕了,更怕你不能承受悲伤,所以只天天要酒求得一醉。
唉!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笔墨来形容的。
我确实愿意和你相依为命直到老死,但根据现在的局势来看,天灾可以使人死亡,盗贼可以使人死亡,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候可以使人死亡,贪官污吏虐待百姓可以使人死亡,我们这辈人生在今天的中国,国家内无时无地不可以使人死亡。
到那时让我眼睁睁看你死,或者让你眼睁睁看我死,我能够这样吗?还是你能这样做呢?即使能不死,但是夫妻离别分散不能相见,白白地使我们两地双眼望穿,尸骨化为石头,试问自古以来什么时候曾见过破镜能重圆的?那么这种离散比死要痛苦啊,这将怎么办呢?今天我和你幸好双双健在,天下的不应当死却死了和不愿意分离却分离了的人,不能用数字来计算,像我们这样爱情专一的人,能忍受这种事情吗?这是我敢于毅然去死而不顾你的缘故啊!我现在死去没有什么遗憾,国家大事成功与不成功自有同志们在继续奋斗。
依新已经五岁了,转眼之间就要长大成人了,希望你好好地抚养他,使他像我。
你腹中的胎儿,我猜她是个女孩,是女孩一定像你,我心里非常欣慰。
或许又是个男孩,你就教育以他的父亲作为志向,那么我后继有人了。
幸甚,幸甚!我们家以后的生活该会很贫困,但贫困没有什么痛苦,清清静静过日子罢了。
我现在跟你再没有什么话说了。
我在九泉之下远远地听到你的哭声,应当也用哭声相应和。
我平时不相信有鬼,现在却又希望它真有。
现在又有人说心电感应有道,我也希望这话是真的。
那么我死了,我的灵魂还能依依不舍地伴着你,你不必因为失去伴侣而悲伤了。
我平素不曾把我的志向告诉你,这是我的不对的地方;可是告诉你,又怕你天天为我担忧。
我为国牺牲,死一百次也不推辞,可是让你担忧,的确不是我能忍受的。
我爱你到了极点,所以替你打算的事情只怕不周全。
你有幸嫁给了我,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有幸娶到你,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终究不忍心只顾全自己。
唉!方巾短小情义深长,没有写完的心里话,还有成千上万,你可以凭此书领会没写完的话。
我现在不能见到你了,你又不能忘掉我,大概你会在梦中见到我吧,写到这里太悲痛了!辛未年三月二十六日深夜四更,意洞亲笔。
家中各位伯母、叔母都通晓文字,有不理解的地方,希望请她们指教。
一定要完全理解我的意思,这是我最后的希望。
祭妹文【作者】袁枚【朝代】清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
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
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
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
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
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
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
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
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记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眣汝办治。
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
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
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
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
后虽小差,犹尚殗殜,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
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
”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
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
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
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
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
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
其傍,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
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
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睟耳。
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呜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
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白话译文】乾隆三十二年冬,葬三妹素文在上元的羊山上,并作这篇文章来致祭:唉!你生在浙江,却葬在此地,远离我们的故乡七百里了;当时你即使做梦、幻想,也怎会知道这里竟是你的埋骨所在呢?你因为坚守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念,嫁了一个品德败坏的丈夫而被遗弃,以致陷在孤苦落拓的境地,虽然这是命中注定,是上天的安排,然而连累你到这种地步,也未尝不是我的过错。
我幼年时跟从老师诵读四书五经,你同我并肩坐在一起,爱听那些古人的节义故事;一旦长大成人,你立即亲身来实践。
唉!要是你不懂得经书,也许未必会像这样苦守贞节。
我捉蟋蟀,你紧跟我捋袖伸臂,抢着捕捉;寒冬蟋蟀死了,你又同我一起挖穴埋葬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