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色信贷管理体系的建立

合集下载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对支持绿色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的需求不断扩大。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从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局出发,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支持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意义(一)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二)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制度安排。

(三)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主要目的是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不仅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向绿色化转型,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四)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需要金融、财政、环保等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支持,通过建立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解决项目环境外部性问题。

同时,也需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发展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手段,解决绿色投融资所面临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产品和分析工具缺失等问题。

二、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五)构建支持绿色信贷的政策体系。

完善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加强绿色信贷实施情况监测评价。

探索通过再贷款和建立专业化担保机制等措施支持绿色信贷发展。

对于绿色信贷支持的项目,可按规定申请财政贴息支持。

探索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并将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指标评价结果、银行绿色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纳入相关指标体系,形成支持绿色信贷等绿色业务的激励机制和抑制高污染、高能耗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约束机制。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摘要: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绿色金融正成为国际金融界的新热点。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开展绿色信贷业务能够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

然而,绿色信贷风险的管理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探讨了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风险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管理策略,为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1. 引言绿色信贷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新型信贷业务,对促进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其特殊性质和复杂性,绿色信贷业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绿色信贷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时需要重视的问题。

2. 绿色信贷风险的特点绿色信贷风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风险多样化、信息不对称、外部环境影响、科技创新风险等。

3. 绿色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绿色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需求风险、不良资产风险等。

这些因素会对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产生重要影响。

4. 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策略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风险管理策略来降低绿色信贷风险。

这些策略包括:风险评估、风险定价、风险分散、风险控制、风险监测等。

5. 实证分析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战。

同时,一些商业银行已经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措施来降低绿色信贷风险。

6. 结论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风险管理方面面临一定的挑战,但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策略,可以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良好的发展。

在发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绿色信贷风险的认识,并加强风险管理能力的建设。

关键词: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绿色信贷、风险管理。

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分析及相关建议

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分析及相关建议

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分析及相关建议1. 引言1.1 绿色金融的重要性绿色金融是指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融合在一起的金融体系。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的情况下,绿色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绿色金融可以有效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金融体系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绿色金融的出现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制。

绿色金融可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

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绿色金融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地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和推广,推动可再生能源、清洁生产等绿色产业迅速壮大,从而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双赢。

绿色金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持,也可以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2 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基本建立,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绿色金融市场逐渐兴起。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

各大金融机构也纷纷加大绿色金融业务的拓展力度,积极参与绿色项目的融资支持。

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绿色金融市场需求不足,部分投资者对绿色金融产品认知不足,导致供需不平衡;二是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尚不完善,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影响了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和流通;三是绿色金融风险管理不足,部分绿色项目存在环境风险和市场风险,容易造成资金损失。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仍需要不断完善政策环境、加快推进标准制定和提高风险管控水平。

只有在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才能更好地发展,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旨在对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通过深入探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不完善、绿色金融市场需求不足、以及绿色金融风险管理不足等问题,以期为完善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体系

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体系

核心提示:目前中国已基本建立以《绿色信贷指引》为核心的绿色信贷制度框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节能环保授信和绿色信贷的政策界限、管理方式、考核政策等做出明确规定,确保信贷资金投向低碳、循环、生态领域。

本文将回顾中国绿色信贷体系的发展历程,探析绿色信贷体系构成,以及展望未来发展的趋势。

钱立华兴业银行环境金融部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等7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银发【2016】228号)对绿色金融、绿色金融体系都做了明确的定义,并提出大力发展绿色信贷。

目前全球只有中国、巴西和孟加拉国三个国家有正式的绿色信贷统计,同时中国的绿色信贷框架体系处于国际相对领先的位置。

据2016年中国银监会绿色信贷新闻发布会公布,2007年以来,银监会陆续出台《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2007年)、《绿色信贷指引》(2012年)、《能效信贷指引》(2015年),相关政策在国际上均是首创。

目前中国已基本建立以《绿色信贷指引》为核心的绿色信贷制度框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节能环保授信和绿色信贷的政策界限、管理方式、考核政策等做出明确规定,确保信贷资金投向低碳、循环、生态领域。

本文将回顾中国绿色信贷体系的发展历程,探析绿色信贷体系构成,以及展望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中国绿色信贷体系发展历程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政策,连续出台,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2014年4月,新《环境保护法》颁布,环境立法修法进程加快;2015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将“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空前;2015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成为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和部署;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一道,成为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2016年3月,两会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增加了环境质量的考核指标,并首次将PM2.5(细颗粒物)写入指标。

绿色信贷毕业论文

绿色信贷毕业论文

绿色信贷毕业论文绿色信贷毕业论文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金融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模式,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中,绿色信贷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绿色信贷的概念、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绿色信贷的概念绿色信贷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贷款业务中,对符合环境友好标准的项目或企业提供贷款支持的一种金融产品。

与传统贷款相比,绿色信贷更加注重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的考量,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二、绿色信贷的发展现状目前,绿色信贷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了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银行加大对环保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例如,中国政府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建立了一系列绿色信贷政策和指导性文件,引导银行积极参与绿色信贷业务。

而在欧洲,绿色信贷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欧洲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探索绿色信贷的创新模式。

三、绿色信贷的优势和挑战绿色信贷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工具,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绿色信贷可以为环保型企业提供更加灵活的融资渠道,降低其融资成本。

其次,绿色信贷有助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此外,绿色信贷还可以提升金融机构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

然而,绿色信贷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绿色信贷的评估标准和认证体系尚不完善,导致一些项目难以获得绿色信贷的支持。

其次,绿色信贷的市场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培育和推广。

此外,绿色信贷的风险管理和监管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以保障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利益。

四、绿色信贷的未来趋势未来,绿色信贷将继续发展壮大。

首先,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环境法规的加强,绿色信贷将成为金融机构的一项重要业务。

其次,绿色信贷将与其他金融工具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体系。

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绿色信贷将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风险管理和评估的精准性。

建设银行绿色信贷发展现状

建设银行绿色信贷发展现状

建设银行绿色信贷发展现状
建设银行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一,一直在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其中绿
色信贷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建设银行在绿色信贷方面的发展现状如下:
首先,建设银行在绿色信贷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建设银行积极响应
国家政策,制定了一系列绿色信贷政策,明确了绿色信贷的范围、标准和要求,为绿色信贷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建设银行在绿色信贷产品创新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建设银行推出了一
系列绿色信贷产品,如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ABS等,满足了不同客户的绿
色金融需求,同时也促进了绿色产业的发展。

第三,建设银行在绿色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做出了重要举措。

建设银行建立了完
善的绿色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了绿色项目的准入审核,强化了风险监测和评估,有效降低了绿色信贷的风险。

第四,建设银行在绿色信贷业务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建设银行积极开展
绿色信贷业务,不断拓展绿色信贷的业务范围和规模,助力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建设绿色金融体系贡献了力量。

总的来说,建设银行在绿色信贷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通过政策支持、产
品创新、风险管理和业务拓展等多方面的努力,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展现了绿色信贷的良好发展态势,为未来的绿色金融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银行在绿色信贷方面的发展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不断完善绿色信贷政策,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加强绿色信贷风险管理,拓展绿色信贷业务,推动绿色信贷的健康发展,为建设绿色金融体系贡献更大的力量。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发展困境与对策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发展困境与对策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发展困境与对策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绿色金融已经成为了金融业的热门话题。

作为金融行业中的主要机构之一,商业银行在推动绿色信贷的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与其它金融产品相比,绿色信贷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境,同时也需要寻求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发展困境1.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认证体系由于绿色信贷所涉及的项目种类繁多,且通常需要针对性的认证和评估,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认证体系,这使得商业银行在开展绿色信贷时往往面临着评估难度大、风险高的问题。

2. 资金成本高相对于传统的信贷产品,绿色信贷的发放往往面临着更高的资金成本,这主要是因为绿色信贷需要更高的技术和专业知识支持,且涉及的项目多为长期性的环保性投资,这些因素都使得绿色信贷的资金成本较高。

3. 风险控制难度大由于绿色信贷所涉及的项目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环保和科技含量,这些项目往往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技术风险,商业银行在开展绿色信贷时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然而目前对于这方面的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还较为不成熟。

二、对策建议1. 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认证体系针对绿色信贷的发展困境,商业银行可以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的建设,以推动绿色信贷领域的标准化和专业化。

商业银行可以与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专业机构合作,共同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绿色信贷标准和认证体系,从而为绿色信贷项目的评估和审批提供有效的依据。

2. 制定差异化的定价机制为了解决绿色信贷的资金成本高的问题,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制定差异化的定价机制,针对绿色信贷项目减少资金成本。

可以通过与政府和环保部门合作,设立专项基金来支持绿色信贷项目,利用政府和行业补贴等方式来降低绿色信贷的资金成本,从而吸引更多绿色项目的融资需求。

3. 强化风险管理和技术支持为了有效应对绿色信贷所面临的技术风险和环保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于绿色信贷项目的风险管理,建立起专门的绿色信贷风险管理团队和机制,以提供专业化的环保和技术支持。

中国银行绿色信贷工作总结

中国银行绿色信贷工作总结

中国银行绿色信贷工作总结
近年来,中国银行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的号召,大力推进绿色信贷工作。

通过不懈努力,中国银行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首先,中国银行加大了对绿色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通过制定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建立绿色信贷产品体系,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展绿色投资和消费。

同时,加强对绿色项目的风险评估和管理,确保资金用于真正的绿色领域,提高了信贷的可持续性和稳健性。

其次,中国银行积极开展绿色信贷宣传和培训工作。

通过举办各类绿色信贷宣传活动和培训班,提高了员工和客户对绿色信贷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了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和推广。

此外,中国银行还积极参与绿色金融标准和认证体系的建设,推动了绿色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通过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合作,建立了一系列绿色金融标准和认证体系,为绿色项目的融资提供了更加便利和可靠的支持。

总的来说,中国银行在绿色信贷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中国银行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对绿色信贷业务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绿色信贷政策和产品体系,推动绿色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绿色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绿色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绿色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为及时了解掌握K市绿色信贷发展状况, 我们对K市金融机构进行了调研。

调查显示: 金融机构绿色信贷发展缓慢, 存在分布不均、放贷意愿不强等问题, 亟待解决。

一、K市绿色信贷发展现状(一)绿色信贷发展相对缓慢目前, K市辖区经济结构较为单一, 多为农业或制造业, 工业基础薄弱, 高新技术行业或者绿色行业较少,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信贷的发展。

截至2018年3月末, 全市绿色贷款余额12.92亿元, 较年初增加1.63亿元, 增长14.44%。

绿色贷款余额仅占各项贷款的0.91%, 规模相对较小, 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要求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

(二)绿色信贷机构分布不均由于中小法人金融机构缺乏市场竞争力, 目前K市绿色信贷主要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

截至2018年3月末, K市5家国有商业银行绿色贷款合计11.52亿元, 在全市绿色贷款总额中占比89.16%;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 浦发行K分行、邮储银行K分行共计绿色贷款余额1.40亿元, 占比10.84%;而农发行K分行、中原银行K分行及所辖的6家农商行、5家村镇银行则受自身贷款政策限制, 且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 在绿色信贷业务方面很难打开局面, 至今均未发放绿色贷款。

(三)绿色信贷项目储备相对充足近年来, K市坚持以建设美丽K为目标, 大力推进城乡居民用能方式转变, 不断推进“气代煤”、“电代煤”及农村电网改造、市区1河水项目综合治理等工作, 因此, 目前K市绿色信贷项目储备比较充裕。

据调查, 2018年在绿色贷款项目储备方面, 仅K市一渠六河连通综合治理工程项目, 就在农行K分行计划融资规模达13亿元, 且已通过浦发行K分行审核, 并顺利获得其总行绿色信贷项目授信批复, 授信金额达18.1亿元。

另外, 在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和绿色交通运输项目方面, 目前工行K分行、邮储银行K分行也正积极营销。

(四)部分银行对绿色信贷服务意愿不强据5家国有商业银行反映, 由于大多数绿色项目周期较长, 短期内不能进入投资回报期, 缺少充足的担保,并且易受政策、市场及行业发展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产业投资风险难控, 回报预期不稳定, 部分绿色贷款项目还存在一定风险,因此目前银行对发放绿色信贷积极性并不高。

绿色信贷管理办法

绿色信贷管理办法

附件绿色信贷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行绿色信贷业务管理,强化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能力,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绿色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绿色信贷指引》《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及本行信贷政策等相关法规和制度,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绿色信贷系指为支持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节约高效利用资源、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而开展的生产、建设、经营、贸易、消费活动所提供的融资产品和服务。

绿色融资支持的经济活动应当对一项或多项环境目标作出实质性贡献,同时不应对其他环境目标造成重大损害。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环境和社会风险系指本行的客户及其重要关联方在建设、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及相关风险,包括与耗能、污染、土地、健康、安全、移民安置、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等有关的环境与社会问题。

第四条绿色信贷是本行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行以推进绿色信贷工作为抓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节约、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绿色信贷理念,努力提供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全面落实绿色信贷要求。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董事会负责确定全行的绿色信贷战略,是全行绿色信贷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

主要职责包括:(一)推行节约、环保、低碳等绿色信贷理念,建立与社会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二)审批经营管理层制定的绿色信贷目标,监督、评估全行绿色信贷发展战略执行情况;(三)审议经营管理层绿色信贷评估报告。

第六条经营管理层负责执行经董事会批准的绿色信贷战略和总体政策。

主要职责包括:(一)执行经董事会批准的绿色信贷战略,制定绿色信贷目标;(二)建立绿色信贷管理机制和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权限,开展绿色信贷内控检查和考核评价;(三)每年度向董事会报告绿色信贷发展情况,并及时向监管机构报送相关情况。

第七条风险管理部是绿色信贷业务授信后管理部门。

主要职责包括:(一)负责绿色信贷业务的放款审查,根据授信审批批复意见对放款资料进行审查,对绿色信贷分次资金拨付进行管理;(二)负责绿色信贷业务的贷后管理,督促业务部门定期及不定期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贷后检查,重点关注业务部门对客户环境和环保风险等方面的评价;(三)建立关于绿色信贷类风险预警信息,通过整合外部数据,设定绿色信贷类风险监控指标,确定预警阈值等,作为日常客户风险监测。

银行绿色信贷实施管理办法

银行绿色信贷实施管理办法

银行绿色信贷实施管理办法
银行绿色信贷实施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管理,促进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银行绿色信贷是指用于支持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或其他符合国家、地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政策的项目或企业的贷款。

第三条银行应当根据国家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政策,制定绿色信贷业务的总体规划和实施细则。

第四条银行应当完善绿色信贷贷款政策,建立符合国家政策和行业标准的贷款标准和评估体系。

同时,应当建立清洁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领域的专家指导组,提供技术咨询和评估服务。

第五条银行应当加强风险管理,设置绿色信贷风险准备金,并建立风险监测机制,及时掌握贷款项目的风险变化情况。

第六条银行应当对符合绿色信贷贷款政策要求的项目或企业提供优惠利率和抵押物折价等贷款措施。

同时,应当对绿色信贷业务实行专门审核和审批程序,并评估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境贡献。

第七条银行应当建立绿色信贷业务的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布业务进展情况和业务报告。

第八条银行应当鼓励并支持客户进行环保、节能、灰水回收处理等方面的创新和技术研发,推广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

第九条银行应当与政府部门、环保组织、社区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开展环保宣传和社会责任担当。

第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有需要,银行应当依据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对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

未尽事宜,按照相关法规和银行内部规章制度执行。

1 / 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现状和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现状和建议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 存在的问题
1、环保信息披露不充分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环保信息披露方面还存在不足。虽然部分银行已经公布 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但这些报告对于环保风险的披露仍然不够 充分。
2、绿色信贷风险控制机制不完 善
由于绿色项目的特殊性质,其风险控制机制与传统信贷存在较大差异。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风险控制方面还存在经验不足、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 有限等问题。
参考内容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金融已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绿色信贷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环境保护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具有积极作用。本次演示以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现状、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内涵及 发展背景
4、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模 式
商业银行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群体特点,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例 如,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绿色项目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绿色信贷产 品和服务方案。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绿色金融市场的拓展和 发展。
总之,发展绿色信贷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商业银行应加强政策 研究、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不断提升自身在绿色金融领域 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我国绿色金融 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 的现状
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金融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绿色信贷的政 策措施。例如,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 护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 发展绿色信贷的目标和任务。
谢谢观看
(3)风险管理难度大:绿色信贷涉及到的风险因素较多,如政策风险、市场 风险、环保风险等,商业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确保资产安全。

“双碳”愿景下的绿色金融实践与体系建设

“双碳”愿景下的绿色金融实践与体系建设

“双碳”愿景下的绿色金融实践与体系建设◎褚苗苗财政金融引言为积极促进相关碳排放主体尽快达成“双碳”目标,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着力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的金融政策,旨在将金融工具引入降碳减排领域,从而以更少的政府财政资金撬动更大的降碳减排力度。

降低碳排放以及寻求针对降低碳排放、促进绿色发展的多方面支持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

就我国发展现状而言,“双碳”愿景的达成必须有金融支持的助力,而绿色金融正是金融系统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有力支撑。

一、“双碳”愿景下的金融需求分析1.经济“绿色复苏”的金融需求。

随着新冠疫情得到阶段性控制,各国政府开始致力于经济复苏。

与传统的刺激重工业和化石燃料行业的经济复苏方案相比,经济的“绿色复苏”能拉动经济走出低谷,且从长远来看,“绿色复苏”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更强的推动作用。

“双碳”愿景带来了庞大的资金需求,这意味着:一方面,要发挥金融资源配置作用,刺激低碳项目投资,抑制高耗能项目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流向绿色低碳领域,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财政资金在支持实体经济绿色发展中可发挥的作用有限,仍须以市场化的方式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由金融支持形成的碳金融市场给出市场碳价信号,鼓励和吸引资源向低碳项目倾斜。

2.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需求。

要在经济绿色复苏的前提下实现“双碳”目标,就必须改变能源产业结构不平衡的现状,推动产业结构低碳转型。

这就意味着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对煤化工、水泥、电力、钢铁等能源工业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

首先,当前可再生能源规模较小,因而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首先应对传统油气行业保持一定的投资强度,以维持市场稳定。

其次,能源转型会产生较大的资金缺口,需要金融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推进能源转型的资金融通。

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5年计算,2014—2030年,“低方案”的绿色金融资金需求为40.3万亿元“中方案”为70.1万亿元“高方案”为123.4万亿元,其中约85%的资金需求来源于社会资本投入,这就必然要改变能源投资结构。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工作实施方案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工作实施方案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绿色经济体系的建设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目标。

作为金融机构之一,商业银行在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绿色信贷作为商业银行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一种方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旨在提出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实施方案,以帮助商业银行深入推进绿色信贷业务,并在推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 提高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知晓度和理解度;- 增加绿色信贷业务的规模和质量;- 推动绿色信贷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

2. 原则:- 政策遵循原则: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文件的要求,积极支持和推动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 风险控制原则:坚持风险可控的原则,对绿色信贷项目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控制;- 透明度原则:通过信息披露和报告制度,保证绿色信贷业务的透明度,增加市场认可度;- 创新原则:创新绿色信贷业务模式,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三、实施措施1. 加强组织架构和人员培训- 成立绿色金融部门,负责绿色信贷业务的日常管理和开展工作;- 配置专业人员,并组织绿色金融培训,提高员工对绿色信贷业务的认识和专业能力。

2. 完善绿色信贷政策和标准- 制定绿色信贷政策,明确绿色信贷的范围和标准;- 建立绿色信贷业务的评估指标和评价体系,确保业务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3. 优化绿色信贷流程- 简化绿色信贷审批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加强内外部沟通,促进商业银行与环保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合作。

4. 加大对绿色信贷项目的支持力度- 提供优惠利率和贷款额度,推动绿色信贷项目的实施;- 积极申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和支持,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5. 加强绿色信贷的风险管理- 建立绿色信贷项目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模型,科学识别和评估项目的风险;- 提高绿色信贷项目的还款能力,降低贷款风险。

6. 加强绿色信贷的信息披露和报告制度- 定期向社会公布绿色信贷业务的情况和效果,增加业务的透明度;- 编制绿色信贷业务的年度报告,并开展社会责任评估。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发展困境与对策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发展困境与对策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发展困境与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信贷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新热点。

绿色信贷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向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或企业提供贷款支持,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在绿色信贷发展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并探讨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发展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发展困境1. 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当前,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尚不完善,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

这给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降低了其对绿色项目的倾向性和投入意愿。

2. 风险控制难度大由于绿色项目的技术、市场和环境风险相对较高,商业银行在开展绿色信贷时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控制难度。

而当前我国绿色项目风险评估体系不够完善,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3. 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商业银行在开展绿色信贷时需要具备一定的环保和技术专业知识,但目前我国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这给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4. 客户认知度不足相比传统的信贷业务,绿色信贷业务的市场渗透率还较低,许多企业和个人对绿色信贷的认知度不高,缺乏相关信息和了解,这给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

5. 资金成本较高一些绿色项目的投入成本较高,回收期较长,这使得商业银行在向绿色项目提供贷款支持时面临着较大的资金成本压力,进而影响了其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1. 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建议相关部门在政策层面加强对绿色金融的引导和支持,推动建立健全的环保和绿色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为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2. 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建议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绿色项目的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对绿色项目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降低信贷风险,推动绿色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人才培养与技术支持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绿色金融领域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对绿色金融领域的研究和技术支持,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

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的调查与思考我们需要了解绿色信贷的基本概念。

绿色信贷是指金融机构通过贷款、担保、融资租赁等方式,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相关行业或项目提供金融支持。

其目的是推动低碳经济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信贷通常包括能源效率改进、清洁能源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土地利用等领域,是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支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与传统信贷业务相比,绿色信贷在风险管理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周期通常较长,风险和收益的评估难度较大。

环保行业和新能源领域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常常不稳定,可能出现政策风险。

由于绿色信贷项目通常处于发展初期或尚属新兴产业,涉及技术、市场和管理等方面的风险较为突出。

环保项目普遍具有较高的环保成本和技术难度,运营风险相对较大。

绿色信贷的风险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充分重视。

在绿色信贷风险管理方面,首先需要加强对项目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

金融机构在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时,应充分了解借款方的经营状况、管理水平、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等相关信息,对其项目的环保效益、市场潜力和盈利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环保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项目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减少投资风险。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加强对绿色信贷项目的监管和管理。

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符合绿色信贷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设立专门的绿色信贷风险管理团队,加强对绿色信贷项目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营。

加强信息披露和沟通,提高绿色信贷项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金融机构应当及时、真实、全面地向社会公众披露有关环保贷款的相关信息,包括项目的资金用途、环保效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公众对环保项目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增强社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投资的信心,从而促进绿色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

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建立健全的绿色信贷行业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

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的调查与思考【摘要】绿色信贷风险管理在当前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主要从绿色信贷的定义和特点入手,探讨了绿色信贷风险的来源及其现状。

分析了绿色信贷风险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实践案例。

结论部分展望了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强调了其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绿色信贷、风险管理、调查、思考、重要性、定义、特点、来源、现状、挑战、策略、实践案例、未来发展方向、建议、意义。

1. 引言1.1 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绿色信贷风险管理是指在金融机构进行绿色信贷业务时,对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和控制的过程。

其重要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绿色信贷业务的风险性较高,需要进行有效管理。

由于绿色信贷往往涉及新兴行业或技术,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等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损失。

绿色信贷风险管理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声誉和品牌价值。

随着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越来越高,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绿色信贷业务并进行有效风险管理,将会为其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提升客户和公众对其信任度。

绿色信贷风险管理对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有效管理绿色信贷风险,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绿色领域,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绿色信贷风险管理对于金融机构、社会和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有效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

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绿色信贷风险管理,不仅可以保障自身利益,还可以为社会和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1.2 绿色信贷的定义和特点绿色信贷是指在金融机构向符合环保、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项目或企业提供贷款、融资等金融服务时,对项目的环保性质和可持续性进行评估,并据此确定贷款额度、利率、期限等条件的一种信贷形式。

绿色信贷的特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绿色信贷是以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贷款对象必须符合一定的环境标准和条件,以确保资金的使用能够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什么是绿色金融如何促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什么是绿色金融如何促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什么是绿色金融如何促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在当今社会,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而绿色金融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那么,究竟什么是绿色金融?又该如何促进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呢?绿色金融,简单来说,就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它旨在引导资金流向那些具有环境效益和可持续性的项目和企业,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绿色金融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金融模式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导致了一系列不可持续的问题。

绿色金融的兴起,正是为了纠正这种偏差,通过金融手段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产业,促进经济的绿色转型。

绿色金融的主要形式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

绿色信贷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和项目提供的贷款;绿色债券则是专门为绿色项目融资发行的债券;绿色基金是专注于投资绿色产业的基金;绿色保险则是为了应对环境污染等风险提供的保险产品。

那么,如何促进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呢?首先,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例如,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给予税收减免;建立绿色金融标准,明确绿色项目的认定范围和标准,为金融机构提供清晰的指导;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绿色产业。

其次,加强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

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发多样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例如,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根据绿色项目的特点制定灵活的贷款期限和利率;发行更多的绿色债券,拓宽绿色项目的融资渠道;加强与环保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绿色金融解决方案。

再者,提高企业的绿色意识。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意义与困境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意义与困境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意义与困境研究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都在积极推动绿色金融,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对于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商业银行在发展绿色信贷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

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意义与困境,对于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绿色信贷的意义1.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发展绿色信贷可以为环保产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环保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应用,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随着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可以为我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2. 减缓环境污染通过绿色信贷支持环保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减缓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在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下,发展绿色信贷可以有效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3. 提升银行社会责任发展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支持环保项目和绿色产业,商业银行可以提升自身的社会形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社会和客户的认可和支持。

4. 推动金融风险管理绿色信贷的引入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管理。

绿色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低的风险,有利于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和资产负债风险,提升银行的经营风险抵御能力。

1. 风险较高有些环保项目由于技术尚未成熟或市场需求不足,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

商业银行在考虑发展绿色信贷时需要面临较高的风险,这也限制了一些银行对绿色信贷的发展意愿。

2. 缺乏标准目前我国对于绿色信贷的标准还不够明确,导致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的定位和评估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缺乏统一的标准也容易导致绿色信贷项目的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整个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

3. 资金成本高由于绿色项目多为长期项目,而商业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短期存款,导致了绿色信贷的资金成本较高。

这也是商业银行在发展绿色信贷时面临的一个困难。

4. 需求不足目前我国对于绿色信贷的需求还不足,部分环保项目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信贷评估管理体系的建立信贷评估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核心技术环节,建立绿色信贷评估体系,是有效的落实党和国家绿色信贷政策,优化配臵银行的信贷资源,对绿色经济的发展可以起到引导、支持、保障和控制的作用。

因绿色金融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必将导致我国金融运行从法律法规到监管方式再到经营机制的全面改革。

为确保改革从方向到实施的精准度,针对绿色金融的政策、法规、机制的研究应全面的展开。

一、课题的意义和价值;(一)课题意义和价值1、建立绿色信贷政策长效管理机制的需要。

考核是管理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政策是方向的指引,还需要考核对制度的落实加以监督。

通过绿色信贷政策考评办法出台,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色信贷的管理链条。

确保绿色信贷政策管理的有效落实。

促进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是绿色经济政策的具体化、规范化。

绿色信贷是环境保护最重要的经济手段之一。

其功能的核心,就是利用金融资源的配臵对经济发展方向和结构进行鼓励及调整的作用。

利用绿色信贷评价系统可以把银行应尽的社会责任进行有效的量化考核,以考核为载体促进各商业银行履行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3、发挥金融监管部门和环保主管部门政策指导作用。

积极引导银行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促进人民银行、银监会和环保总局加强合作,引导和督促商业银行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并将商业银行落实环保政策法规、控制污染企业信贷风险的有关情况纳入监督检查范围。

把国际先进经验和最佳实践引入国内,帮助商业银行制定环境政策并编制环境风险管理手册,用以指导商业银行信贷活动及其他业务的开展4、要把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提升到银行的战略层面。

关注环境与社会问题不仅是银行的社会责任,也关系到银行业务活动开展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要把可持续发展和银行社会责任作为现代银行业的核心经营理念和价值导向,转变以往追求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传统经营理念,在项目融资决策时充分考虑相关利益主体的诉求。

把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融入到银行的经营管理的具体行为中。

5、通过定期通报评估结果,增进地方党政对人民银行信贷政策导向及各金融机构执行相关信贷政策情况的了解和认知度,加强基层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直接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进而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建设。

为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及上级行政部门及时改进、完善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绿色信贷政策提供参考二、我国绿色信贷政策发展回顾“绿色信贷”首先是一项信贷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要求,运用经济、法律及行政手段和措施,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总量、投向和质量等进行引导、调控和监督,促使金融机构对研发生产环保设施、从事生态保护建设、开发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提供倾斜信贷支持,而对污染企业进行信贷限制的信贷政策。

可以预期,“绿色信贷”政策的贯彻落实,将达到有效引导资金向环境友好型企业流动的良好实施效果。

根据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绿色信贷政策也经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现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一)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环保局在1995年先后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贯彻信贷政策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运用信贷政策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后,商业银行才开始涉足环保领域。

(二)2004年和2006年银监会先后发布《关于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加强贷款风险管理的通知》和《关于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切实加强信贷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对六类产能过剩行业(如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和四类产需基本平衡但规模过大的行业(如水泥、煤炭、电力和纺织)实行严格贷款审批制度,严禁银行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行业提供资金支持,并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高度关注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生产和投资增长情况,对已投入的贷款做好风险控制工作。

(三)2007年5月,银监会联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税务总局、环保总局等8部委开展了一次全国性清理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专项大检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清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专项大检查的通知》,监测、遏制资金向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流动,以防止“两高”行业增长过快。

(四)2007年7月12日,银监会、环保总局和人民银行联合颁布《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

对于控制“两高”贷款,银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调整和压缩“两高”行业贷款,继续强化对“两高”行业贷款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即“三查”)工作,并依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和环保部门通报情况,严格贷款审批、发放和监督管理,对未通过环评审批或者环保设施验收的项目,不得新增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并强调“各商业银行要将支持环保工作、控制对污染企业的信贷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掀起一场“绿色信贷”风暴。

(五)继联合发布绿色信贷后,银监会相继于7月和11月发布了《关于防范和控制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风险的通知》和《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配合环保部门,认真执行国家控制“两高”项目的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并根据借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大小,按ABC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与此同时,国家环保总局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提供了3万多条企业环境违法信息,供商业银行据此采取停贷或限贷措施。

三、各商业银行对绿色信贷政策执行的基本情况《意见》发布以后,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率先做出反应。

其高调提出要建设绿色信贷模范银行,并于2007年9月向全行下发了《关于推进“绿色信贷”建设的意见》,要求建立企业环保名单, 对所有贷款项目和贷款企业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责令各家分行要把环保合规和“绿色信贷”建设作为一把手直接负责的重点工程,全面建立健全环保依法合规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

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在推行绿色信贷问题上传递出同样坚定的态度。

中国建设银行的信贷政策规定,在信贷评审中,环保评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环保不过关,实行“一票否决制”。

国家政策性银行也在积极开展绿色信贷实践,国家开发银行先后出台了《污染减排贷款工作方案》《关于落实节能减排目标项目贷款评审的指导意见》等5项具体措施,一方面严格控制向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 另一方面建立了节能减排专项贷款,着重支持水污染治理、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等八个方面的工程,推动“两高”行业调整产业结构。

目前绿色信贷政策已初显成效。

绿色信贷出台后,第一批遭遇信贷限制的是被国家环保总局“流域限批”的38家环境违规企业,其中安徽蚌埠九采罗化工有限公司、山西晋韵钢铁有限公司、兰州九州乳液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被拒绝或停止贷款,有的企业还被收回了先前已发放的贷款。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共收回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企业贷款39亿元, 同时发放支持节能减排重点项目贷款1063亿元。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绿色信贷起步较晚,目前只是取得了局部性、阶段性的成果,与预期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绿色信贷将是未来政府采纳和金融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人类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和共同利益,在宽松货币政策下研究我国绿色信贷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完善和发展我国绿色信贷机制不仅是不得不为,也是大有可为。

四、国际绿色信贷相关措施与评估(一)绿色信贷相关措施。

“绿色信贷”源于国际上公认的赤道原则。

赤道原则原名为“格林威治原则”,是指2002年10月世界银行下属的荷兰银行、巴克莱银行、西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在伦敦召开的国际知名商业银行会议上制定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项目融资指南》。

该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在向一个项目投资时,要对该项目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且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周围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绿色金融的先行者,欧美等国在发展环保经济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在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

针对绿色信贷考核来看,欧美等国在绿色信贷、政策指导和银行实施方面主要有以下经验:1. 制定绿色信贷的工作标准。

根据项目潜在影响和风险程度将项目进行分为A类,B类或C类(即分别具有高、中、低级别的环境或社会风险);并规定对A类和B类项目要进行社会和环境评估并给出评估报告应包含的主要内容;针对分类时发现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借款人要制定以减轻和监控环境社会风险为内容的行动计划和环境管理方案。

2、建立绿色信贷审核制度。

首先借款人必须在融资文件中承诺的事项,包括承诺遵守东道国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所有法律法规、在项目建设和运作周期内遵守行动计划要求以及定期向贷款银行提交项目报告等;其次规定了借款人应当建立公开征询意见和信息披露制度,并建立投诉机制征求当地受影响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3、建立绿色信贷评估制度。

首先规定对A类项目和B类项目(如适用)有关的环境评估报告等文件,应由独立的社会和环境专家审查;其次规定了独立监测和报告制度,即贷款期间赤道银行应聘请或要求借款人聘请独立的社会和环境专家来核实项目监测信息;再次规定了赤道银行报告制度,应至少每年向公众披露其实施赤道原则的过程和经验。

4、规定绿色信贷的法律效力。

即赤道银行自愿独立采用和实施赤道原则。

从全球实践来看,近年来绿色金融已经在国际各个领域得到关注和发展:(二)绿色信贷执行效果的评估。

对金融机构而言,赤道原则是对其履行社会责任具有内在和外在约束力的行为准则。

内在约束指金融机构接受赤道原则是出于企业伦理、法律和经济上考虑的一种社会责任的自愿承担,表现为银行对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融资给予仔细慎重的审查并分级,评估该项目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要求项目制定行动计划、建立申诉机制、建立社会和环境管理体系等;外在约束主要表现为银行要通过聘请社会或环境专家进行独立审查、定期报告和对外信息披露等方式接受社会公众和投资者的监督。

尽管赤道原则不是正式的国际公约或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但正是通过这种内外约束力来影响银行的内控管理和信贷机制,从资金源头上制约企业对社会、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体现了金融机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赤道原则确立了国际项目融资的环境与社会的最低行业标准,使得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有了量化指标。

五、我国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的难点与对策首先,中国作为第三大经济体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仍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国内金融机构接受赤道原则后,较为严格的信贷审批条件可能使一些大型项目由于环境和社会因素的评估难以获得信贷支持,或要求其增加额外成本以消除对环境的影响;而一些具有潜在环境和社会风险的项目仍可能是地方政府税收和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大幅度削减信贷规模势必遭遇相关利益者的抵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