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本神

合集下载

灵枢·本神.ppt

灵枢·本神.ppt

情志失调致病
1.情志致病伤神气的表现 情志致病伤神气的表现 怵惕思虑→恐惧,流淫。 怵惕思虑 恐惧,流淫。 恐惧 悲哀动中→竭绝而失生。 悲哀动中 竭绝而失生。 竭绝而失生 →神惮散而不藏。 喜 乐 →神惮散而不藏。 神惮散而不藏 气闭塞而不行。 愁 忧 →气闭塞而不行。 气闭塞而不行 迷惑而不治。 盛 怒 →迷惑而不治。 迷惑而不治 恐 惧 →神荡惮而不收。 神荡惮而不收。 2.情志伤脏症候及预后
五 脏 心
所伤 因素 怵惕 思虑 愁忧 不解 悲哀 动中
伤 神 伤 神 伤 意 伤 魂
症候表现
重症 标志 毛悴 色夭 毛悴 色夭 毛悴 色夭
死期
恐惧自失, 脱肉。 恐惧自失,破jun脱肉。 脱肉


闷乱,四肢不举。 闷乱,四肢不举。


狂妄不精, 不正 , 阴缩 狂妄不精 , 不正, 而筋挛,两胁骨不举。 而筋挛,两胁骨不举。
【原文 原文】 原文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藏不 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 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 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 气虚则悲,实而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 气虚则悲,实而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 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 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藏 不安。必审五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 不安。必审五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 而调之也。 而调之也。
[原文 ] 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 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 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 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 针不可以治之也。 伤,针不可以治之也。

灵枢。本神2013(金)

灵枢。本神2013(金)

10年后,即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又提出了,“合理膳食,戒烟, 心理健康,克服紧张压力,体育锻炼” 的促进健康准则。
二、情志太过则伤及形神 (一)情志太过导致神乱志失。
(五志所伤则易伤心神 流淫而不止, 竭绝而失生(性),气(神)闭塞而不行,神 惮散而不藏,迷惑而不治,神荡惮而不 收。)
《灵枢 • 本神》
[题解与提要]
本,即本原、根本。神,指精神意识 思维活动。本篇讨论了神的概念、生成 及其与五脏的关系,且篇首即提出“凡 剌之法,先必本于神”,故名篇。
[目的要求]
1.掌握精、神的概念及精与神的相互关 系。 2.掌握神、魂、魄、意、志与五脏的关 系及其虚实证候。 3.熟悉魂、魄、意、志、思、虑、智的 一般含义。 4.了解五脏病引起精神活动异常的一般 症状。
(二)情志太过伤及五脏形体。
(五志伤及本脏或它脏,最后导致死 亡。)
1. 恐惧、焦虑 → 伤心 ( 神 )→ 心病及肾则精 失→形败。 2.忧思过度→伤脾(意) →四肢无力→形败。 3. 悲哀太过 → 伤肝 ( 魂 )→ 狂、两胁活动无 力→形败。 4. 喜乐过度 → 伤肺 ( 魄 )→ 狂、皮肤干枯 → 形败。 5. 大怒不止 → 伤肾 ( 志 )→ 善忘、腰脊痿软 无力→形败。
(2)人的生命机能活动的高度概括。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素问 .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
随神往来者—魂 肝藏血舍魂
两 精 相 搏
生 命 活 动

并精而出入者—魄 肺藏气舍魄
(3)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心藏神 (4) 各种的精神意识活动 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等。 魄----能动能作,痛痒的感觉。 意----心有所忆。 志----意之所存。 思----因志而存变。 虑----因思而远慕。 智----因虑而处物。

第八节 《灵枢·本神

第八节  《灵枢·本神

五.情志致病的表现 情志致病的表现
(一)五神脏的含义 五脏所藏的血、营、脉、气、精而化生 出来的魂、意、神、魄、志,均为神的 类属,故称五脏为“五神脏”。 (二)情志太过伤及五脏的表现与机理 机理: 机理:神一分为五,藏于五脏。七情太 过、五志过急会伤及五脏,轻则引发神 志精神的异常,重(久)则累及形体精 气的损伤。
本神》 《灵枢·本神》
内容:本篇讨论了“ 内容:本篇讨论了“神”的概念、生成 的概念、 及其与精、 魄的关系, 及其与精、神、魂、魄的关系,并讨论 了思维的过程,提出了神志病的发生、 了思维的过程,提出了神志病的发生、 证候、转归及五脏的虚实病证。 证候、转归及五脏的虚实病证。全文以 论神为主,开篇一句“凡刺之法, 论神为主,开篇一句“凡刺之法,必先 本于神” 故以“本神”名篇。 本于神”,故以“本神”名篇。
表现: 表现: (1)心神伤 ) 情志刺激:怵惕思虑 神志改变:恐惧不能自持 形体精气改变:心病及肾,滑精不止, 肌肉瘦削,皮毛憔悴 转归:死于冬
(2)脾意伤 ) 情志刺激:忧思过度 神志改变:心烦不安 形体精气改变:胸膈痞闷,四肢无力, 枯槁憔悴 转归:死于春
(3)肝魂伤 ) 情志刺激:悲哀太过 神志改变:狂妄痴呆,行为不正 形体精气改变:阴囊收缩,筋脉拘挛, 两胁无力,枯槁憔悴 转归:死于秋
六.五脏虚实的不同表现及病理机制 五脏虚实的不同表现及病理机制
(一)肝气 虚:恐——肝胆相表里,肝气虚则胆不 壮 实:怒——肝在志为怒 (二)脾气 虚:四肢不用,五脏不安——脾运化失 职,肌肉四肢五脏失养 实:腹胀,经溲不利——脾湿有余,粘 滞阻遏气机,则二便不通,腹胀;不能 化生气血水谷以充血海,则月经失调。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故“必审五脏之病形……谨而调之”: 内伤杂病的辨证要点,必须分清虚实, 以免犯“虚虚实实”之错。

《内经》第20讲 灵枢·本神

《内经》第20讲 灵枢·本神


心(任物)
心 神



志变
远 慕


虑物

心 心心心
神 神神神
心是思维活动的主要器官,心神是人类思 维活动的中枢
意志思虑智是精神活动中关于思维过
程的部分,是后天形成的。它们在心接受 外界事物的基础上,一环扣一环,是整个 思维过程的各个环节。
先天生命形成 后天培养
先后天协调统一,
以形体为基础,接 受后天刺激形成人 的思维过程。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薄谓之神,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 之魄。
德:
生机、规律
气:
构成形体的物质
德流气薄:天之生机与地之精气结合
魂:
精神活动(梦幻、谋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魄:
本能感觉与动作
薄通 “搏”
1 神的概念
(1)指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变化及规律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哲学)
(2)对人体生命活动及现象的高度概括
2.神与五脏的关系
“五神脏” —— “ 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
之所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脾藏 意”、“肝藏魂”、“肾藏志” 。 五脏藏精气,精气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神活动调节五脏功能化生精气。 故“血气者,人之神” ,形与神俱,保障人 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3 生命的起源(神的产生)
息、破
脱肉、长生久视。
月困
[原文]故智者之养生也,必 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 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 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外避虚邪
健康长寿
方法:

顺四时而适寒暑——顺应自然外 避虚邪贼风;

灵枢·本神紫罗兰

灵枢·本神紫罗兰

目的要求
1.理解及掌握“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1.理解及掌握“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理解及掌握 的 意义及养生保健的法则. 意义及养生保健的法则. 2.掌握“精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的含义. 2.掌握“精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的含义. 掌握 3.了解由心任物到处物的思维过程. 3.了解由心任物到处物的思维过程. 了解由心任物到处物的思维过程 4.掌握五脏与精气神的相应关系,了解五 4.掌握五脏与精气神的相应关系, 掌握五脏与精气神的相应关系 脏虚实的主证. 脏虚实的主证.
肝 脾 心 肺 肾
*
虚 恐 四肢不用, 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悲 鼻塞不利, 鼻塞不利,少气 厥
实 怒 腹胀, 腹胀,经(泾)溲不利 笑不休 喘喝胸盈仰息 胀,五脏不安*
脾虚和肾实均有“五脏不安”病候 脾虚和肾实均有“五脏不安”病候——强 均有 强 调脾(后天之本)和肾(先天之本) 调脾(后天之本)和肾(先天之本)的重要性及对他 脏的影响, 脏的影响,对后世重视脾肾的学术思想有启发意 义.
内容提要
1.“本于神” 1. 本于神”的诊治疾病和养生法则 本于神 2.精神思维活动的各个环节及其过程 2.精神思维活动的各个环节及其过程 3.情志过激引起的精神和脏腑气血病变( 3.情志过激引起的精神和脏腑气血病变(略) 情志过激引起的精神和脏腑气血病变 4.五脏与精气神的关系及其虚实病变 4.五脏与精气神的关系及其虚实病变
3.精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的含义 3.精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的含义
生之来(先天之精) * 精:生之来(先天之精)——生命的来源和 生命的来源和 根本(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 根本(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 两精相搏(形成生命) 生命之活力. * 神:两精相搏(形成生命)——生命之活力. 生命之活力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

龙源期刊网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作者: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20年第05期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剌之法,先必本于神。

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

至其淫,离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謂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

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

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

盛怒者,迷惑而不治。

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脱肉;毛悴色天,死于冬。

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天,死于春。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天,死于秋。

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天,死于夏。

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仰屈伸;毛悴色天,死于季夏。

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

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

肝藏血,血含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脾藏营,营含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心藏脉,脉含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肺藏气,气含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藏精,精含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

第八节 《灵枢·本神

第八节  《灵枢·本神
故“必审五脏之病形……谨而调之”: 内伤杂病的辨证要点,必须分清虚实, 以免犯“虚虚实实”之错。
.
20
思考题:
1.试述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的概念及与五脏 的关系。 2.简析“德流气薄而生者”的意义。
.
21
形神俱伤的重病,“针不可以治之也”。 因为此时精气衰败,形消骨立,仅用针 刺难以奏效,必须寻求各种有效的办法, 针药并用,内外治法兼顾,或移情药治 兼施,方有可能力挽颓势。
.
16
六.五脏虚实的不同表现及病理机制
(一)肝气
虚:恐——肝胆相表里,肝气虚则胆不 壮
实:怒——肝在志为怒
(二)脾气
虚:四肢不用,五脏不安——脾运化失 职,肌肉四肢五脏失养
表现:
(1)心神伤 情志刺激:怵惕思虑 神志改变:恐惧不能自持 形体精气改变:心病及肾,滑精不止, 肌肉瘦削,皮毛憔悴 转归:死于冬
.
11
(2)脾意伤
情志刺激:忧思过度 神志改变:心烦不安 形体精气改变:胸膈痞闷,四肢无力, 枯槁憔悴 转归:死于春
.
12
(3)肝魂伤
情志刺激:悲哀太过 神志改变:狂妄痴呆,行为不正 形体精气改变:阴囊收缩,筋脉拘挛, 两胁无力,枯槁憔悴 Nhomakorabea转归:死于秋
张介宾:“魂之为言,以梦寐恍惚,变 幻游行之境是也”。
.
5
(三)魄
含义:魄指依附于精而出入的精神活动。表现 为人体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如听、触、视、痛 觉及吮乳、搔痒、嬉笑、啼哭等。也指人在精 神活动中的振奋作用。
病理:精足则体健魄全,魄全则感觉灵敏,动 作灵活。如果精亏之人可见魄失所养的病证。 魄之不宁,则各种感觉、动作失调,如撮空理 线、循衣摸床、神情淡漠、喜怒失常等。

灵枢·本神第八

灵枢·本神第八

▪ 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 ⑹。德流气薄而生者也⑺。故生之来谓之精⑻, 两精相搏谓之神⑼,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 而出入者谓之魄⑽,所以任物者谓之心⑾,心 有所忆谓之意⑿,意之所存谓之志⒀,因志而 存变谓之思⒁,因思而远慕谓之虑⒂,因虑而 处物谓之智⒃。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 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⒄。 如是,则僻邪⒅不至,长生久视⒆。
灵枢·本神第八
本,根本,本源。神,指人体生命 活动,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本神含义 有二:一是求神之本源,即推求神的产生 和发展;二是本于神,即以神为根本,强 调神在诊疗疾病中的意义。
▪ 【原文】
▪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⑴。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 其淫泆离脏⑵则精失,魂魄飞扬⑶,志意 恍乱⑷,智虑去身⑸者,何因而然乎?天 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 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 【提要】
▪ 本段叙述了神来源于精,而精血营气等藏 于五脏,因此,五脏精气不藏则神无所主, 而七情淫乱,也可影响五脏的藏精。所以, 善养生者,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 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柔刚”, 只有这样,才可长寿。本段还论述了神的 概念和分类。
▪ 【原文】
▪ 是故怵惕思虑⑴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 流淫⑵而不止。因悲哀动中⑶者,竭绝而 失生⑷。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⑸。愁忧 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 ⑹。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⑺。
▪ ⑸智虑去身:智虑,即智慧、理智。去,离开。 指失去理智。
▪ ⑹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指形 成生命的自然规律;气,指形成生命的物质。我, 指人体生命。谓天地自然具有孕育生命的法则与 物质。
▪ ⑺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薄,通搏,相交之意。德 流气薄,言天德下流,地气上交,阴阳升降相因, 始有生命的产生。

灵枢本神总结

灵枢本神总结

灵枢本神总结1. 引言《灵枢》是中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的一部分,被认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灵枢•本神》是该书中的一篇,主要讨论了人体内在的一些神经、脏腑、经络等组织结构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本文将对《灵枢•本神》进行总结和解读。

2. 神经与脏腑关系《灵枢•本神》讲述了人体的神经与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

根据文中的描述,人体的神经系统与脏腑系统之间相互沟通、协调工作,起着关键的作用。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传导将大脑发出的信号传递给脏腑系统,从而调节和控制各个脏腑的功能。

3. 经络穴位与疾病治疗《灵枢•本神》中还涉及了经络与穴位的理论。

经络被认为是人体内的一种特殊通道,通过这些通道,气血可以循环全身,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穴位则是经络上特定的点位,对调节体内的气血有着重要作用。

文中提到了一些经络和穴位的名称和功效,认为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经络,可以帮助治疗一些疾病。

4. 精神与病症《灵枢•本神》强调了人体内的精神与病症之间的关系。

根据文中的观点,人体精神的不平衡会影响身体的健康,而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精神的异常。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精神健康对于人体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5. 对现代医学的意义虽然《灵枢•本神》是古代的著作,但其中所涉及的一些观点在现代医学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神经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现代医学研究领域的重点之一,研究神经-内脏反射、神经调节等机制,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经络与穴位的理论与现代中医针灸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针灸疗法也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经络,起到疾病治疗的作用。

最后,心理健康在现代医学中也被广泛关注,许多疾病与心理及情绪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认识与关注心理健康对于维护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6. 总结《灵枢•本神》是《黄帝内经》中的一部分,涉及了人体神经、脏腑、经络等组织结构与疾病的关系。

其中,神经与脏腑的相互关系、经络穴位与疾病治疗、精神与病症之间的关系是重要的内容。

灵枢本神

灵枢本神

二、五神脏病证 1、肝病 肝气虚则血不足,魂无所居失所养—恐 肝气虚则血不足,魂无所居失所养— 疏泄失司— 肝气实则气机郁闭 ,疏泄失司—怒 2、脾病 脾气虚则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濡养四肢、 脾气虚则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濡养四肢、 调和五脏— 调和五脏— 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脾气实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 脾气实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浊气留 腹胀、 中—腹胀、二便不利 3、心病 心气虚则血少心神失养—悲 心气虚则血少心神失养— 心气实则心火郁闭,扰动心神— 心气实则心火郁闭,扰动心神—笑不休 4、肺病 肺气虚则气不足——鼻息利、少气 肺气虚则气不足——鼻息利、 鼻息利 肺气实则肺气郁闭,肺失宣肃— 肺气实则肺气郁闭,肺失宣肃—喘喝胸盈 仰息
本篇所说的思维过程是由表入里, 本篇所说的思维过程是由表入里,由感性 到理性,由浅入深的逐渐认识过程。 到理性,由浅入深的逐渐认识过程。 六、养生的基本原则 1、内外调养: 、内外调养: 外以顺四时、 外以顺四时、适寒暑 内以和喜怒、安居处、控饮食 内以和喜怒、安居处、 2、阴阳和谐: 、阴阳和谐:
三、五神脏理论意义
• “五神脏”及“五脏藏神”理论,是中医基础 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与西医学“脑主论”不 同道,属于医学研究的两种方法学和两种学术体 系。
三、精与神的概念 产生生命活动的原始物质,即德与气。 精,产生生命活动的原始物质,即德与气。 天德与地气相交就产生生命。 神,天德与地气相交就产生生命。 四、魂与魄的概念 1、魂: 、 与生命一起产生的意识活动,如人的感性、识性、 与生命一起产生的意识活动,如人的感性、识性、 记性、悟性。是随神生灭往来的精神活动的概括。 记性、悟性。是随神生灭往来的精神活动的概括。 2、魄: 、 藏舍于形精躯体之中的、与形体一起产生、 藏舍于形精躯体之中的、与形体一起产生、消灭 的器官组织本有机能的概括。(古称“形之灵” 。(古称 的器官组织本有机能的概括。(古称“形之灵”)如痛 视觉、听觉、吸吮、关节反射等。 觉、视觉、听觉、吸吮、关节反射等。 3、魂魄概念阴阳相对待。魂属阳、主动,魄属阴、 、魂魄概念阴阳相对待。魂属阳、主动,魄属阴、 主静,神清醒则魂魄合而为一,神抑制则魂魄分而为二。 主静,神清醒则魂魄合而为一,神抑制则魂魄分而为二。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解读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解读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解读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

至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针刺之法,先必以人之神为本。

血,脉,营,气,精和神,此五臓之所藏也,而以神为之本也。

至于过度放纵淫欲则神离五臓,五臓精气散失,魂魄飞扬飘散,意志恍惚迷乱,智虑丧失于身,此为何阴?天之降罪乎?人之故失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智,虑?请问其故?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岐伯答曰: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天地者,阴阳之道也。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阴阳上下交感,德流气薄而生万物也。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生之来谓之精;阴阳两精相搏,形神乃生,故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傍精气出入流动者谓之魄;所以任知万物者谓之心;任物之心,有所追忆,谓之意;所忆之意,有所专存,谓之志;专存之志,变转异求,谓之思;深思远慕,必生忧疑,谓之虑;因虑所知,处物是非,谓之智也。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

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

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

盛怒者,迷惑而不治。

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春夏秋冬四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适应于寒暑;和于喜怒,安适所居,阴阳有节,刚柔相济。

如是这样,则病邪不至于体,长生久视。

是故怵惕思虑过者则多伤于心,神伤无守,神伤则惊恐畏惧,五臓精气流溢不止。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本神通用一篇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本神通用一篇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本神通用一篇黄帝内经灵枢篇第本神 1黄帝内经灵枢篇《本神》叙述各脏因情志不节的影响所发生的病症,指出要根据虚实的不同征候进行调治。

一、阐述了广义的“神”,一方面本于先天的父母之精,另一方面又依靠后天的不断补给,包括自然界的大气和水谷之精气。

因此,针刺治疗上必须首先掌握人的生命活动情况——“本于神”;在日常养生上,要经常注意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和调摄精神情志活动,否则可能产生各种病变。

二、阐述了神、魂、魄、意、志的意义及其与五脏的关系。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

至其*泆离脏①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②也,地之在我者气也。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__而不止。

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

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

盛怒者,迷惑而不治。

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

破月囷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③。

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恍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

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

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

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

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灵枢。本神2013(金)讲解

灵枢。本神2013(金)讲解

3. 理解:
(1) 为什么“凡剌之法,先必本于神?” (2) 试述精、神、魂、魄的概念及其相互 关系。 (3) 试述情志致病的机理、症状及一般规 律。 (4) 试述五脏虚实的病候及治疗原则。
(二)情志太过伤及五脏形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五志伤及本脏或它脏,最后导致死 亡。)
1. 恐惧、焦虑 → 伤心 ( 神 )→ 心病及肾则精 失→形败。 2.忧思过度→伤脾(意) →四肢无力→形败。 3. 悲哀太过 → 伤肝 ( 魂 )→ 狂、两胁活动无 力→形败。 4. 喜乐过度 → 伤肺 ( 魄 )→ 狂、皮肤干枯 → 形败。 5. 大怒不止 → 伤肾 ( 志 )→ 善忘、腰脊痿软 无力→形败。
1984 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在其《宪
章》中提出了著名的健康新概念:“健 康不仅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 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 的完美状态。”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对健康定
义的阐述中,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道德 健康。所谓道德健康,就是指不能损害 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按照社 会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及 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具有辨别真伪、 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5) 心主司着从“任物”到“处物” 的整个认知活动;即心理过程。 任物 →意→志→思→虑→智。 (三) 养生调神 由于人源于自然,神气藏于五脏, 提出养生保健原则。
1. 顺四时而适寒暑。 2. 和喜怒而安居处。 3. 节阴阳而调刚柔。
中医“形与神俱”的理论观点 1.形为神之体, 2.神为形之主, 3.形神合一,乃成为人。

当任何恶劣情绪的刺激超过一定限度 时,就有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 紊乱,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 释放增多,肾上腺皮质和垂体前叶激素 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引起 体内神经对所支配的器官的调节障碍, 出现一系列的机体变化和功能失调及代 谢的改变,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系统 和其他方面异常现象的发生。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八篇本神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八篇本神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八篇本神黄帝内经灵枢篇第八篇本神黄帝内经灵枢篇《本神》叙述各脏因情志不节的影响所发生的病症,指出要根据虚实的不同征候进行调治。

一、阐述了广义的“神”,一方面本于先天的父母之精,另一方面又依靠后天的不断补给,包括自然界的大气和水谷之精气。

因此,针刺治疗上必须首先掌握人的生命活动情况——“本于神”;在日常养生上,要经常注意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和调摄精神情志活动,否则可能产生各种病变。

二、阐述了神、魂、魄、意、志的意义及其与五脏的关系。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

至其淫泆离脏①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②也,地之在我者气也。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

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

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

盛怒者,迷惑而不治。

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

破月囷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③。

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恍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

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

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

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

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参考白话译文,全了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参考白话译文,全了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参考⽩话译⽂,全了 黄帝问于岐伯⽈: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脉、营、⽓、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

⾄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者,何因⽽然乎?天之罪与?⼈之过乎?何谓德、⽓、⽣、精、神、魂、魄、⼼、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岐伯答⽈: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也。

德流⽓薄⽽⽣者也。

故⽣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存变谓之思;因思⽽远慕谓之虑;因虑⽽处物谓之智。

故智者之养⽣也,必顺四时⽽适寒暑,和喜怒⽽安居处,节阴阳⽽调刚柔。

如是,则僻邪不⾄,长⽣久视。

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不⽌。

因悲哀动中者,竭绝⽽失⽣。

喜乐者,神惮散⽽不藏。

愁忧者,⽓闭塞⽽不⾏。

盛怒者,迷惑⽽不治。

恐惧者,神荡惮⽽不收。

⼼,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失。

破(⽉囷)脱⾁,⽑悴⾊夭死于冬。

脾,愁忧⽽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悴⾊夭死于春。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阴缩⽽挛筋,两胁⾻不举,⽑悴⾊夭死于秋。

肺,喜乐⽆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焦,⽑悴⾊夭死于夏。

肾,盛怒⽽不⽌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悴⾊夭死于季夏。

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酸痿厥,精时⾃下。

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阴虚;阴虚则⽆⽓,⽆⽓则死矣。

是故⽤针者,察观病⼈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

肝藏⾎,⾎舍魂,肝⽓虚则恐,实则怒。

脾藏营,营舍意,脾⽓虚则四肢不⽤,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藏脉,脉舍神,⼼⽓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肺藏⽓,⽓舍魄,肺⽓虚,则⿐塞不利少⽓,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藏精,精舍志,肾⽓虚则厥,实则胀。

五脏不安。

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之虚实,谨⽽调之也。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原文阅读及翻译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原文阅读及翻译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原⽂阅读及翻译灵枢·本神黄帝问于歧伯⽈: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

⾎脉、营⽓、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

⾄于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恍乱、智虑去⾝者,何因⽽然乎?天之罪,与⼈之过乎。

何谓德⽓⽣精神、魂魄、⼼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歧伯答⽈: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也。

德流⽓薄⽽⽣者也。

故⽣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存变谓之思;因思⽽远慕谓之虑;因虑⽽处物谓之智。

故智者之养⽣也,必顺四时⽽适寒暑,和喜怒⽽安居处,节阴阳⽽调刚柔。

如是则僻邪不⾄,长⽣久视。

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不⽌。

因哀悲动中者,竭绝⽽失⽣。

喜乐者,神惮散⽽不藏。

愁忧者,⽓闭塞⽽不⾏。

盛怒者,迷惑⽽不治。

恐惧者,神荡⽽不收。

⼼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失。

破胭脱⾁,⽑悴⾊夭死于冬。

脾忧愁⽽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悴⾊夭死于春。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阴缩⽽挛筋,两胁⾻不举,⽑悴⾊夭死于秋。

肺喜乐⽆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焦,⽑悴⾊夭死于夏。

肾盛怒⽽不⽌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悴⾊夭死于季夏。

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酸痿厥,精时⾃下。

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阴虚;阴虚则⽆⽓,⽆⽓则死矣。

是故⽤针者,察观病⼈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

肝藏⾎,⾎舍魂,肝⽓虚则恐,实则怒。

脾藏营,营舍意,脾⽓虚则四肢不⽤,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藏脉,脉舍神,⼼⽓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肺藏⽓,⽓舍魄,肺⽓虚则⿐塞不利,少⽓,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藏精,精舍志,肾⽓虚则厥,实则胀。

五脏不安。

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之虚实,谨⽽调之也。

参考翻译黄帝向岐伯问道:针刺的法则,必须先以病⼈的神⽓为依据。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第八(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第八(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第八(译文)【题解】本篇论述了人之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等精神活动的产生过程,以及养生与健康的关系;并具体指出了因七情耗伤,而使精神活动发生变动,所形成的不同的病理征象。

因为本篇着重强调了必须要在详细了解患者精神活动状况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针刺这一治疗原则,所以篇名叫做'本神'。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1]。

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其淫浃[2]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提要】本段强调神对机体的重要性。

【注释】[1]神广义的神指的是一切生命活动的表现,狭义的神指的是人的思想意识精神活动。

此处的'神',所指的含义主要为后者。

[2]淫浃淫,就是过分的意思;洪,音益,放纵的意思。

淫洪,在此是指放纵过度。

【白话解】黄帝问岐伯说凡是使用针刺的治疗方法,首先都必须以病人的精神活动情况作为诊治的依据。

血、脉、营、气、精和神气,这些都是由五脏所藏的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但其中以神的作用最为重要。

若是过度放纵七情而使神气从五脏离散,就会使五脏的精气散失,魂魄飞荡飘扬,意志恍惚迷乱,并丧失智慧和思考能力,然而,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病证产生的呢?是上天的惩罚,还是人为的过失呢?还有,什么叫做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其中的过程是怎样的?请问其中的缘故。

【原文】岐伯答日天之在我者德[1]也,地之在我者气[2]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灵枢·本神..._《黄帝内经》_原文_内容

灵枢·本神..._《黄帝内经》_原文_内容

灵枢·本神【原文】灵枢·本神【内容】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

至其淫泆,离臓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

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

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

盛怒者,迷惑而不治。

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䐃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

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

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

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

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

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

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灵枢·本神》原文译文

《灵枢·本神》原文译文

《灵枢·本神》原文|译文《灵枢·本神》出自《黄帝内经》。

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详。

本篇论述了针刺的法则,必须先以病人的神气为依据。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灵枢·本神》原文作者:佚名黄帝问于歧伯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

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

至于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气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

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歧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

因哀悲动中者,竭绝而失生。

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

盛怒者,迷惑而不治。

恐惧者,神荡而不收。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

破胭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

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

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

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

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

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第八(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第八(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第八(译文)【题解】本篇论述了人之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等精神活动的产生过程,以及养生与健康的关系;并具体指出了因七情耗伤,而使精神活动发生变动,所形成的不同的病理征象。

因为本篇着重强调了必须要在详细了解患者精神活动状况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针刺这一治疗原则,所以篇名叫做"本神"。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1]。

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其淫浃[2]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提要】本段强调神对机体的重要性。

【注释】[1]神广义的神指的是一切生命活动的表现,狭义的神指的是人的思想意识精神活动。

此处的"神",所指的含义主要为后者。

[2]淫浃淫,就是过分的意思;洪,音益,放纵的意思。

淫洪,在此是指放纵过度。

【白话解】黄帝问岐伯说凡是使用针刺的治疗方法,首先都必须以病人的精神活动情况作为诊治的依据。

血、脉、营、气、精和神气,这些都是由五脏所藏的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但其中以神的作用最为重要。

若是过度放纵七情而使神气从五脏离散,就会使五脏的精气散失,魂魄飞荡飘扬,意志恍惚迷乱,并丧失智慧和思考能力,然而,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病证产生的呢?是上天的惩罚,还是人为的过失呢?还有,什么叫做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其中的过程是怎样的?请问其中的缘故。

【原文】岐伯答日天之在我者德[1]也,地之在我者气[2]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節靈樞·本神A型题
1.《灵枢•本神》指出,“生之来谓之”
A.神
B.精
C.气
D.魂
E.魄
2.《灵枢•本神》指出,“凡刺之法,先必本于”
A.阴
B.神
C.阳
D.气
E.精
3.据《灵枢•本神》指出,“随神往来者谓之”
A.思
B.魂
C.魄
D.志
E.德
4.据《灵枢•本神》指出,“并精而出入者谓之”
A.智
B.魂
C.魄
D.志
E.思
5.据《灵枢•本神》指出,“所以任物者谓之”
A.心
B.肾
C.脾
D.肝
E.肺
6.据《灵枢•本神》指出,“肝藏”
A.血
B.营
C.脉
D.气
E.精
7.《灵枢•本神》指出,“脾藏”
A.血
C.脉
D.气
E.精
8.《灵枢•本神》指出,“心藏”
A.血
B.营
C.脉
D.气
E.精
9.《灵枢•本神》指出,“肾藏”
A.血
B.营
C.脉
D.气
E.精
10.《灵枢•本神》指出,“肺藏”
A.血
B.营
C.脉
D.气
E.精
11.《灵枢•本神》指出,“血舍”
A.魂
B.意
C.志
D.魄
E.神
12.《灵枢•本神》指出,“营舍”
A.魂
B.意
C.志
D.魄
E.神
13.《灵枢•本神》指出,“脉舍”
A.魂
B.意
C.志
D.魄
E.神
14.《灵枢•本神》指出,“精舍”
B.意
C.志
D.魄
E.神
15.《灵枢•本神》指出,“气舍”
A.魂
B.意
C.志
D.魄
E.神
16.《灵枢•本神》指出,“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
A.五色之善恶死生
B.气血之盛衰虚实
C.精神魂魄之存亡
D.阴阳之多少强弱
E.以上均非
17.据《灵枢•本神》,“谓之意”者是
A.心有所忆
B.所以任务者
C.因志而存变
D.因思而远慕
E.因虑而处物
B型题
A.恐
B.怒
C.悲
D.笑不休
E.厥
1.据《灵枢•本神》指出,肝气虚的病证是
2.据《灵枢•本神》指出,肝气实的病证是
A.恐
B.怒
C.悲
D.笑不休
E.厥
3.据《灵枢•本神》指出,心气虚的病证是
4.据《灵枢•本神》指出,心气实的病证是
A.四肢不用
B.经溲不利
C.腹胀
D.鼻塞不利
E.厥
5.据《灵枢•本神》指出,脾气虚的病证是
6.据《灵枢•本神》指出,肾气虚的病证是
A.四肢不用
B.喘喝胸盈仰息
C.腹胀经溲不利
D.鼻塞不利,少气
E.厥
7.据《灵枢•本神》指出,肺气虚的病证是
8.据《灵枢•本神》指出,肺气实的病证是
X型题
1.以下对《灵枢•本神》篇中有关经文描述正确的是
A.天之在我者德也
B.地之在我者气也
C.意之所存谓之志
D.心有所忆谓之意
E.因思而远慕谓之虑
2.据《灵枢•本神》指出,脾气实的病证不包括
A.腹胀
B.经溲不利
C.五脏不安
D.四肢不用
E.悲
3.据《灵枢•本神》指出,肺气实的病证是
A.喘喝
B.胸盈
C.仰息
D.鼻塞
E.少气
4.据《灵枢•本神》指出,肺气虚的病证不包括
A.鼻塞不利
B.笑不休
C.少气
D.怒
E.胀
5.据《灵枢•本神》指出,肾气虚的病证不包括
A.困倦
B.头晕
C.盗汗
D.厥
E.恐
6.据《灵枢•本神》指出,肾气实的病证不包括
A.五脏不安
B.盗汗
C.厥
D.头晕
E.胀
7.据《灵枢•本神》指出,思维的过程包括
A.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B.心有所忆谓之意
C.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D.因思而远慕谓之虑
E.意之所存谓之志
8.据《灵枢•本神》指出,正确的是
A.肝藏血,血舍魂
B.心藏脉,脉舍神
C.脾藏营,营舍意
D.肺藏气,气舍魄
E肾藏精,精舍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