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11.2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角色期望:既然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也总要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这就叫做“角色期望”角色采择: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与塑造自己晕轮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它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归因: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只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亲社会行为: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群体:也称作团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社会心理学中研究的群里为40人以下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首因效应:人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往往根据最先接收到的某些信息形成印象,这种最先的信息对人形成印象具有强烈影响的现象成为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某些时候,人们最后所接受到的信息也能左右其形成的印象,这种最后接受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印象管理: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就是印象管理态度: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合作: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竞争:指不同的个体为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或意向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心理第十一章
按照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感的不同划分。来源于美国耶鲁大学的社会学
家萨姆纳《民俗论》。
1.内群体(in-group)
又称为我们群体,简称“我群”,是指一个人经常参与的,或在其间生活、或 在其间工作、或在其间进行其他活动,并且具有情感认同和强烈归属感的群体。 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以内群体为中心的。 又称为他们群体,简称他群,泛指内群体以外的所有社会群体,是人们没有参 与也没有归属感的群体。萨姆纳认为,对于外群体,人们一般怀有蔑视、厌恶、 回避、挑衅或仇视的心理,而没有忠心、互动、合作、同情心,对其份子怀有 疑问或偏见。 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划分是相对的,二者之间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定的条 件下,内群体与外群体之间可能发生相互转化。
第二节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助长 二、社会惰化
第二节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
(一)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的涵义
社会促进(social facilitation)也称社会促进,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
(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 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2.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
非正式群体的分类
类型
亲缘型
特
以亲属关系建立起来的群体
性
时空型
情感型 爱好型 信仰型 利益型
以时间和空间的接近而自然形成的群体如同省、同地 区、同学历等工作中经常接触的人,如校友群体、 同乡群体 以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有共同语言为基础建立起来 的群体 以各种个性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相近为基础而建立起 来的群体,如足球爱好者群体 有共同的宗教信仰或为实现某种抱负为基础而建立起 来的群体 由于某种利益或观点上的一致而形成的群体
社会心理学(二十三)
5
4
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三、社会惰化
成时偏少的现象。日程生活中的“磨洋工”, 就是一种社会惰化的现象。
如:三个和尚没水吃 群体规模越大,个人的努力水平越低。 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 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如果加强考核,让每个 人在群体活动中的努力和成果量化,就可能有效地减少社会惰化现 象。
社会心理学(二十三)
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促进
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 了绩效的现象,也称社会助长。他人在场的形式 有实际在场、隐含在场、想象在场。
与社会促进相反,有时候他人场,反而会使 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 也称社会抑制。
2
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
1.结伴效应
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刺激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或活 动效率。
2.观众效应 个体从事的活动,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表现对其 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
3
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二、优势反应强化说——对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
美国学者扎荣克提出
该理论认为,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会提高,其优势反应易 于表现,而弱势反应会受到抑制。优势反应是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 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就可以做出。 如果个体的活动是相当熟练或是简单的机械性工作,他人在场 会提高动机水平,使效率提高。相反如果不熟练或者是很“费脑 筋”,个体完成任务需要注意力集中,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推理、判 断等思维过程,那么他人在场会产生干扰,使其活动绩效降低。
10.2 群体相互作用
一、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一)社会助长及其性质1、社会助长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也称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与社会助长相反,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就称为社会干扰或社会干扰作用。
2、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除了助长作用,还存在他人在场非但不能提高行为绩效,反而还会降低绩效的社会干扰现象。
当个体学习一个新的行为,正确的行为还没有变成优势反应时,他人在场反而会抑制新行为的习得。
因此,他人在场将抑制个体学习新的复杂的反应,但能助长已经学会了的成为优势反应的行为。
这种优势反应强化说很好地解释了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现象。
(二)社会惰化1.社会惰化的定义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体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心理学家达谢尔的研究(链接[27])2.社会惰化的心理机制关于社会情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一种令人信服的观点是如果群体成员相信他们个人对于群体的贡献无法被识别时,社会惰化就会发生。
也有研究者认为,社会惰化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群体成员缺乏对群体的认同感。
二、从众(一)从众现象及其作用从众(conformity),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二)从众的动机与条件1. 从众的动机从众的动机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行为参照: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当人们不能十分肯定地作出某种选择时,人们会选择一定的参照系统,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比较系统,从面指引个体作出一定的选择。
而从众所指向的是多数人的行为,自然就成了最可靠的参照系统。
(2)偏离恐惧: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有着这种偏离的恐惧感,一旦感觉自己偏离了群体,就会产生焦虑感,而且个人的倾向性越从众,就越害怕偏离群体。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小结~~ 小结~~
社会惰化 助长与干扰 1.定义 性别助长 1.定义 定义 定义 驱动理论 2.心理机制 2.心理机制 心理机制 心理机制 3.脑力激励法 3.跨文化的一致性 脑力激励法 跨文化的一致性 和预防 社会助长
性别助长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金盛华的假设:对于性意识发展达到成熟 水平的个人,异性存在会导致特殊的行为 效率增加;而性意识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的 青春期之前的儿童,则不存在这种性别助 长现象。 性别助长效应实验
王青的实验研究
被试:小学二、四、六及初中二年级学生 情景:1 情景:1,在两个同性同学注视下完成仰卧起坐。 2,在两个异性同学注视下完成仰卧起坐。 结果:a.小学二、四年级学生不存在性别助长。 结果:a.小学二、四年级学生不存在性别助长。 b.六年级和初二的男生在异性注视下完成的仰 b.六年级和初二的男生在异性注视下完成的仰 卧起坐次数明显高于同性注视。 c.小学六年级女生没有明显差异。 c.小学六年级女生没有明显差异。 d.初二女生在异性注视下完成次数反而少于同 d.初二女生在异性注视下完成次数反而少于同 性注视,显示出性别干扰作用。
社会惰化
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 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 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达谢尔的拔河实验: 达谢尔的拔河实验:一个人 63公斤 公斤 两个人 59公斤 公斤 三杰克森和威廉姆斯的实验
脑力激励法
脑力激励法是一种群体决策技术,指的是 以群体讨论的方式,利用产生观念的过程 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问题解决方法。 典型的程序 有效性讨论
邓尼特的实验研究 被试:科研人员、 被试:科研人员、设计师 情景:1.独立思考 情景: 独立思考 2.四人一组,采用脑力激励的问题解决方法 四人一组, 四人一组 结果:独立思考条件下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法更多, 结果:独立思考条件下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法更多,也更具有 实际意义。 实际意义。 泰勒等人的研究也的得到倾向相同的结论。 泰勒等人的研究也的得到倾向相同的结论。 林格伦的检定实验 被试: 被试:实验组与控制组 实验过程:相同任务要求实验组运用脑力激励法,再独立思考, 实验过程:相同任务要求实验组运用脑力激励法,再独立思考, 最终完成问题解决;控制组始终采用独立思考的方法。 最终完成问题解决;控制组始终采用独立思考的方法。 结果: 结果:实验组优于控制组 脑力激励法的作用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 脑力激励法的作用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
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社会影响PPT课件
该实验的意义:
该实验使得社会群体对个人的从众压力第一次得到清晰的
显示,它提供了一个研究从众的实验研究的有用范式,为后来
的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可编辑
9
从众的种类 :
1 表里一致的从众。真从众。
对自己的判断没有信心,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2 表里不一致的从众。假从众。
行为上保持与群体的一致,内心却相信大多数人是错误的,自 己是正确的。不过迫于压力,不愿意特立独行,在行为上采取与大 多数人一致的做法。
与社会促进相反,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更 为低下的现象,称社会抑制,即由于他人在场而使绩效降低。也称 社会干扰。
可编辑
4
查荣克(R.B.Zajonc)的解释:优势反应强化说
行为仓库
他人在场
动机水平↑
优势行为:简单的、熟练的行为 非优势行为:复杂的、生疏的行为
社
会
优势行为
行为表现
可编辑
30
5.依据孙本文的观点,暗示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A.直 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他人暗 示 E.反暗示
6.时尚是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之一,下列对“时尚”的理 解中,正确的有( )
A.时尚比较突出地表现装饰、礼仪和生活行为等方面 B.时尚是民俗短暂的变异,是民众的一处特殊的补充 C.德高望重或才华出众的人,容易获得人们的尊重、信 任、成为众人模仿的对象 D.时尚是一定时期内在社 会上某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某种生活方式 E.时尚往 往体现出人们的兴趣、爱好和愿望
可编辑
6
第二节 从众与服从
一、从众 (conformity)
(一)定义
从众(又称为遵从、相符):指个人由于群体压力,放弃 自己的意见,自愿采取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 第5章 社会影响与社会行为 考研笔记-精品
第5章社会影响与社会行为第一节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社会助长[社会促进][一级][18M ]口8华南347名]社会助长是指在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会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又称为社会促进。
(二)社会干扰[一级]社会干扰是指个体在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会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的效率,又称为社会抑制。
(三)对于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简述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一级]试述结伴效应和观众效应有时会导致社会促进,有时又导致社会干扰的原因。
(三)社会惰化[社会懈怠][社会逍遥][一级][14M ]指的是个人与社会群体中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活动积极性 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叫社会懈怠、社会逍遥。
(四)影响社会惰化的因素及如何减少惰化[简述影响社会惰化的因素及如何减少][一级]什么是社会懈怠?其影响因素是什么?在组织中如何减少这种影响。
群体强调协作精神,群体团队合作比较强。
工作项目增加挑战性、号召性,能够激发人们的工作动机,使得群体成员有着较高的自我卷 入水平。
注重群体集团利益,以群体集体成为目标的奖励引导。
(五)什么是社会助长与社会情化?简要比较二者的异同。
(1)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的含义:社会助长是指在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会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又称为社会促进。
社会惰化指的是个人与社会群体 中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上匕单独完成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 叫社会懈怠、社会逍遥。
(2)异同点共同点:'法者都是指由于他人在场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
不同点:二者在评价方面的着重点不同,当评价的是个体自身表现时,易出现社会助长;而当评价的是群体的共同目标时,易出现社会情 化。
第二节从众■服从与顺从(1)优势反应 (2)评价理论 ⑶注意转移 说 查荣克以动机?口内驱力的研究结果为基础,提出了优势反应强化说。
社会心理学考试答案
角色期望: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是由社会及其相应的文化规定的,人们正是根据个体的社会角色对他抱一定的期望,称之为角色期望。
角色冲突: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处在角色网络包围之中,不容易满足各方对自己的角色期望,往往由此产生内心矛盾冲突。
这种由角色引起的冲突叫角色冲突。
亲社会行为: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归因:就是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推论。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印象管理: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就是印象管理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依从:是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态度: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曝光效应: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去个性化:指人们在群体中的自我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性水平降低的现象。
过度理由效应:指附合的更有吸引力的外在理由会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为外部控制的现象。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
自尊: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程度。
责任分散:即由于有他人在场,导致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境时所需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少。
攻击性行为: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
考研心理学简答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简答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什么是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简要比较二者的异同。
正确答案:(1)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的含义社会助长指他人在场促进了个体工作绩效;社会惰化指在群体中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2)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的比较共同点:两者都是指由于他人在场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
不同点:二者在评价方面的着重点不同,当评价的是个体自身表现时,易出现社会助长;而当评价的是群体的共同目标时,易出现社会惰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社会影响的理解和掌握。
他人在场会对个体行为产生不一样的影响,要厘清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在实验中,我们主要控制I类错误(Type I error),但同时也不能忽略Ⅱ类错误(TypeⅡerror)。
请问什么是I类错误和Ⅱ类错误?什么是统计检验力(power)?正确答案:I类错误即虚无假设本来正确,我们却拒绝了虚无假设所犯的错误,又叫弃真错误,犯I类错误的概率为α。
Ⅱ类错误即虚无假设本来错误,我们却接受了虚无假设所犯的错误,又叫取伪错误,犯Ⅱ类错误的概率为β。
统计检验力是当虚无假设为假时,正确拒绝虚无假设的概率,为1一β。
3.在一项检验大学生心理旋转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的研究中,若在平面旋转条件下以三维物体和字母R为两种刺激材料,以性别为被试变量,每种实验处理需要4名被试,要求不同性别的被试进行匹配判断并记录其反应时。
请给出两种实验设计方案,并说明每种方案所最少需要的被试数量。
正确答案:从题中可知,该实验设计应有两个因素(自变量):因素A性别(男,女)和因素B刺激材料(三维物体,R字母);一个因变量:反应时。
由于性别属于被试特点变量,无法操控,因而只能作为被试间变量。
因此,两种实验设计方案如下:实验设计方案一:完全随机被试间设计,要求每位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因此参加实验的被试的数量是自变量水平数乘积的倍数。
因素A作为一个被试间变量,因素B也作为被试间变量。
社会心理学学习笔记(终):?社会影响
社会心理学学习笔记(终):?社会影响第三节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1.什么是社会助长(1) 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动效率的提高。
(2) 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下降,就称为社会干扰或社会干扰作用。
(3) 奥尔波特研究发现,一方面社会助长作用确实广泛存在,另一方面,他人在场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
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乃至最终变为社会干扰。
(4) 扎琼克和卡特莱尔研究证明,群体背景究竟是社会促进作用还是社会干扰作用,的确取决于工作任务的性质是否复杂。
简单的、机械的操作,外人会助长;复杂的、推断推理的思维工作,则会干扰。
2.脑力激励法奥斯本群体讨论式的脑力激励方法,是普遍发挥人的创造性。
脑力激励法的步骤:明确要解决的问题,鼓励每一个群体成员努力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群体要造成一种氛围,使每一个人都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每种观点都是受欢迎的;其他群体成员不是评价别人提出的方案,而是鼓励别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记录群体每一个成员提出的意见,而不是用任何先定概念进行平价性筛选;最后鼓励群体成员补充完善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解决方案。
在复杂问题解决上,发挥社会助长最佳的途径,是采用脑力激励方法对人们进行解决问题的预热,然后再引导人们独自深入地思考问题解决方法。
3.社会助长作用的机制弗里德曼1981年进一步解释,群体背景之所以能够引起行为内驱力的增加,是因为它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
在有些复杂的思维工作上,群体背景之所以造成社会干扰作用,是因为他人的存在和由他人造成的种种干涉,可以导致人的精神不集中。
社会干扰的另一原因,他人的存在可能会激发起人们过高的焦虑水平,使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
4.社会惰化(1) 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管理知识:什么是社会惰化?
管理知识:什么是社会惰化?什么是社会惰化效应?所谓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另也叫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逍遥、社会懈怠。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管理知识,一起来看看吧!什么是社会惰化所谓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另也叫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逍遥、社会懈怠。
富有战斗力的团队精神,也是任何集体都梦寐以求的。
企业拥有了团队精神就是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就具备了在现代市场竞争中无往而不胜的战略优势,就可以弥补诸如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不足。
这是因为团队可以产生正的效应,也就是说团队的产出比成员单个工作的产出之和大,因为团队精神可以刺激个人的努力,因此2+ 2可以等于5。
但事实上,团队产生的效应常常是负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原因在于社会惰化效应。
证明社会惰化效应的实验法国人马克斯·瑞格曼(Ringelman,1913)做了一个拔河比赛的实验,他要求被试在分别单独的与群体的情境下拔河,同时用仪器来测量他们的拉力。
结果发现随着被试人数的增加,每个被试平均使出的力减少了。
一个人拉时平均出力63公斤;三个人的群体拉时,平均出力是53.5公斤;八个人时是31公斤。
这种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群体人数越多个人出力越少的现象,后来在其他人的实验中也得到证实。
这些现象不仅在实验室里看到,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
根据有关研究和统计,在前苏联,私有土地占总农用地的1%,但产量却是农业总产量的27%;在匈牙利,农民则曾在13%的自有耕地上生产出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农产品;在中国,自1978年土地承包责任制,农作物的总产量每年递增8%,这一速度是过去26年里平均增幅的两倍半。
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
那么,脑力激励法究竟怎么用?? 那么,脑力激励法究竟怎么用??
林格伦实验 实验有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被试先用脑力激励法 讨论再独立思考,最终解决;控制组被试独立思考解 决,结果表明,在解决的方法上,还是在质量上,实 验组都优于控制组。
●
脑力激励法的预热效应 发挥社会助长作用的最佳途径,是采用 脑力激励法对人们进行解决问题的预热, 然后引导人们独自深入的思考问题解决 方法。
电子会议分析法(electronic 电子会议分析法(electronic meetings) 是群体预测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在使用这种 方法时,先将群体成员集中起来,每人面前有一个与中心 计算机相连接的终端。群体成员将自己有关解决政策问题 的方案输入计算机终端,然后再将它投影在大型屏幕上。 专家们认为,电子会议法比传统的面对面的会议快55%。 例如,佛尔普斯·道奇采矿公司(Phelps Dodge Mining)运用 这种方法,使它们的年度计划会议从几天缩短到12小时。 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那些打字速度快的人,与口才—好 但打字速度慢的人相比,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想 出最好建议的人也得不到应有的奖励;而且这样做得到的 信息也不如面对面的沟通所能得到的信息丰富。虽然这种 方法现在正处于幼年阶段,但未来的群体决策很可能会泛 地采用电子会议法。
脑力激励法的有效性
表17-1 脑力激励法与个体单独决策的创造力比较 组别 五人群体 五人单独工作 不同意见的平均数 37.5 68.1 独特意见的平均数 10.8 19.8
为什么脑力激励 法的假说没得到 一致证明 ?
研究结果显示,脑力激励法 解决问题的方式常常会使个 人过于注意别人的意见,或 者表达机会被剥夺,使思维 活动受到干扰或中断。还有 一种可能是个体太注重自己 的看法而忽视别人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学院 王瑞乐
第11章 群体心理
第二节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助长 二、社会惰化
第11章 群体心理
一、社会助长
1、社会助长及其性质
(1)社会助长 也称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
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 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2)性别助长 金盛华 对于性意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的个人,异性的存在会导致特殊的 行为效率增加。 (3)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 优势反应强化说 他人在场将抑制学习新的复杂的反应,但能助长已经学会了的成 为优势反应的行为。
第11章 群体心理
第三节 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一、群体决策理论 二、群体极化 三、 群体思维 四、冒险转移
第11章 群体心理
一、群体决策理论
1、社会决策图式理论
关于如何将成员的个体选择整合为群体决策的社会决策模型,是 关于个人影响力在群体决策整合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的理论。
第11章们使会转变自己的观点,最终使其观点看上去和其他成 员的观点一样极端。
第11章 群体心理
三、 群体思维
1、群体思维的概念
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寻求一 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
第11章 群体心理 2、詹尼斯的群体思维模型
第11章 群体心理
3、群体思维发生原因
第11章 群体心理
2、社会助长的心理机制
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
3、社会助长作用的应用——脑力激励法
(1)什么是脑力激励法 奥斯本 以群体讨论的方式,利用产生观念的过程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
问题解决方法。 (2)脑力激励法的有效性讨论 在心理学家具有严格控制的实验研究中,脑力激励的假说并没有
得到一致的证明。 林格伦 脑力激励方法的问题解决促进作用,表现在它的“预热
2、群体极化的机制
(1)信息的作用 当群体中一种观点获得最大程度认可的时候,这种信息会对其他
成员造成影响,使某些群体成员被说服,从而改变他们的观 点,转向支持这种有说服力的观点,从而使一种观点在群体 中极化。
第11章 群体心理
(2)社会比较 通过群体讨论,人们会与别人比较他们的观点,比较的结果一般
效应”(warm-up effect)之上。
第11章 群体心理
二、社会惰化
1、社会惰化
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 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2、社会惰化的心理机制
(1)缺乏对群体的认同感
第11章 群体心理
(2)集体努力模型 个体努力工作的条件有三个: 个体相信努力工作会有好的成绩、 个体相信努力工作会被认可 重视所得到的奖励。
斯达塞 群体中决策形成前有关决策的信息在成员中的分布情况,会对讨
论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并可能产生多种形式的偏差: 一是分享信息偏差; 二是偏好误差。
第11章 群体心理
二、群体极化
1、群体极化的概念
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 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1)高的凝聚力 (2)相似的背景 (3)群体规范
4、群体思维的预防
第11章 群体心理
四、冒险转移
1、定义:
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
2、造成冒险转移现象的原因
(1)心理支持氛围 (2)责任分散 (3)普遍价值取向
3、社会惰化的跨文化一致性和预防
(1)跨文化一致性
第11章 群体心理
(2)预防 群体成员之间有着亲密的交往,有着较高的相互认同; 工作项目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能够激发人们的工作动机,
使得群体成员有着较高的自我卷入水平; 注重群体整体效益,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导; 强调协作精神的群体,群体的团队合作性较强时; 个体对群体充分的信任,相信群体成员也像自己一样努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