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
一、名词解释:1、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它既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
2、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污染物的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存在形式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3、一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经化学反应式形成的污染物质。
二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物源排放的污染物质。
4、垂直递减率():随温度升高气温的降低率为大气垂直递减率。
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干空气在上升是温度降低值与上升高度之比。
5、光化学烟雾现象:含有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第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
硫酸烟雾型污染:是由燃烧煤而排放出来的so2,颗粒物以及由so2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
6、一次颗粒物():直接由污染源排放出来的二次颗粒物():大气中某些污染组分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成分之间发生反应而产生的颗粒物。
7、干沉降():是指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或与其他物体碰撞后发生的沉降。
湿沉降():是指通过降雨降雪等使颗粒物从大气中去除的过程。
8、雨除():是指一些颗粒物可作为形成云得凝结核,成为云滴中心,通过凝结过程和碰撞过程使其增大为雨滴,进一步长大而形成雨降落到地面,颗粒物也随之从大气中被去除。
冲刷():降雨时在云下面的颗粒物与降下来的雨滴发生惯性碰撞或扩散,吸附过程从而使颗粒物去除。
9、分配系数:非离子性有机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经过一定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此时有机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称分配系数。
标准化的分配系数:即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
辛醇——水分配系数:即化学物质在辛醇中质量和在水中质量的比值。
环境化学pdf
环境化学pdf摘要:一、环境化学的定义与重要性二、环境化学的研究领域与方法三、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策略四、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现状五、环境化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正文: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及其对生物和自然环境影响的学科。
它旨在揭示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和生物效应等过程,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化学在我国的发展日益成熟,对于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环境化学的定义与重要性环境化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化学、生态学、地球化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及其生物效应。
2.为环境监测、评价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3.促进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4.推动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
二、环境化学的研究领域与方法环境化学的研究领域包括:1.环境污染物的来源、迁移和转化。
2.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3.环境生物效应及其评价方法。
4.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及其应用。
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现场调查与监测。
2.实验室分析与研究。
3.模型构建与模拟。
4.生态学与生物学研究方法。
三、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策略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1.大气污染。
2.水资源污染。
3.土壤污染。
4.固体废物污染。
针对这些污染问题,环境化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治理策略:1.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
2.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3.发展可再生能源。
4.建立完善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
四、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现状近年来,我国环境化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化学基础研究不断加强。
2.环境监测网络逐步完善。
3.污染治理技术不断创新。
4.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五、环境化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环境化学在未来发展中面临以下趋势与挑战:1.全球化背景下环境化学研究的国际合作与竞争。
2.环境化学在新兴领域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环境化学的基础知识
环境化学的基础知识环境化学是一个研究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分布、转化、迁移、生物累积、生态效应等的交叉学科。
它是化学、生态学、生物学、土壤学、大气科学以及其他环境相关领域的综合运用。
了解环境化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环境问题,从而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一、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环境化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分布、转化、迁移、生物累积、生态效应等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传输、转化及物化特性等。
2.化学污染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3.环境中化学物质的监测、分析与评价。
二、环境化学的重要性环境化学的研究对于维护环境健康、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以下是环境化学的重要性:1.了解环境中化学物质的特征和含量,评估其危害程度。
2.研究环境中不同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效应。
3.制定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三、环境化学中的重点概念1.环境重金属:环境重金属是指存在于环境中的铜(Cu)、锌(Zn)、镍(Ni)、铅(Pb)、铬(Cr)、镉(Cd)、汞(Hg)等元素,它们易于在环境中长期积累,可以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有机物污染物:有机物污染物是指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各种有机物质,包括石油、化学品、农药、霉菌毒素等。
它们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巨大危害。
3.环境毒理学:环境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传输、转化、分布、生物累积、生态效应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的科学,是环境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四、环境化学中的实验技术1.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化学分析技术中的一种,可以对物质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包括气质热解质谱、液质质谱、ICP质谱等。
2.气相色谱:气相色谱是化学分析技术中的一种,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3.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高效分离技术,可用于化合物分离和分析。
四、环境化学与环境保护环境化学的研究成果对于环境保护具有巨大意义。
以下是环境化学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1.环境化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指导环境污染的监测、防治和治理。
环境化学全部ppt课件
酸雨问题
化石燃料燃烧
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等)产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等酸性气体。
酸雨形成
这些酸性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质, 随雨水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
环境影响
酸雨会对土壤、水体和植物造成危害,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会腐 蚀建筑物和文物。
监管措施和 手段
环境质量标 准实施与监 管
实施效果评 估与反馈
CHAPTER 07
当代环境热点问题探讨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温室气体排放
01
人类活动导致大量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排放,引
发全球气候变化。
极端天气事件
02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干旱、热浪等)频
发,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大气的结构
根据温度、压力和密度等 因素,大气可分为对流层、 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 逃逸层。
大气中的化学物质
包括气态元素、化合物和 颗粒物等,它们在大气中 的浓度和分布受自然和人 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污染及危害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包括工业排放、交通运输、 农业活动、生物质燃烧等。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
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挥 发性有机物等。
环境化学与环境保护关系
环境化学为环境保护 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 支持。
环境化学与环境保护 相互促进,共同推动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需要环境化 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 导实践。
CHAPTER 02
大气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化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化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
A. 存在和变化B. 存在和分布C. 变化和迁移D. 迁移和转化答案:D2. 环境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不包括()。
A. 大气B. 水体C. 土壤D. 人体答案:D3. 环境化学研究的污染物不包括()。
A. 重金属B. 农药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答案:D4. 环境化学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过程主要受()影响。
A. 物理因素B. 化学因素C. 生物因素D. 以上都是答案:D5. 环境化学研究中,污染物的生物效应主要体现在()。
A.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B.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C.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 污染物的来源与排放B. 污染物的环境行为C. 污染物的环境效应D. 污染物的控制与治理答案:ABCD2. 环境化学研究的污染物类型包括()。
A. 有机污染物B. 无机污染物C. 放射性污染物D. 生物污染物答案:ABCD3. 环境化学中,污染物的迁移过程主要包括()。
A. 挥发B. 沉降C. 吸附D. 溶解答案:ABCD4. 环境化学中,污染物的转化过程主要包括()。
A. 氧化还原反应B. 水解反应C. 光解反应D. 生物降解答案:ABCD5. 环境化学研究的污染物环境效应主要包括()。
A. 对大气的影响B. 对水体的影响C. 对土壤的影响D. 对生物的影响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环境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化学、环境科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对)2. 环境化学只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不涉及污染物的来源与排放。
(错)3. 环境化学研究的污染物类型包括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
(对)4. 环境化学中,污染物的迁移过程不包括挥发和沉降。
(错)5. 环境化学研究的污染物环境效应不包括对生物的影响。
(错)四、简答题1. 简述环境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环境化学教学大纲
环境化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导论
环境化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环境化学教学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部分:环境化学基础知识
1. 环境中的化学物质
- 大气中的化学物质
- 水体中的化学物质
- 土壤中的化学物质
2. 环境化学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
- 酸碱中和反应
- 配位反应
3. 环境化学分析方法
- 光谱分析
- 色谱分析
- 电化学分析
第三部分:环境化学实验1. 大气中污染物的测定
- 酸雨的模拟实验
- 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
2. 水体中污染物的分析
- 水质污染监测实验
- 重金属离子的分析
3. 土壤中有机物检测
- 土壤中农药残留量的检测- 土壤中有机物的提取与测定第四部分:环境化学应用1. 大气污染控制
- 大气净化技术
- 新能源研发
2. 水质保护与治理
- 水处理技术
- 水资源管理
3. 土壤污染修复
- 土壤修复技术
- 土壤资源综合利用
第五部分:教学资源
- 环境化学教学案例
- 环境化学教学视频
- 环境化学实验设计
结语
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环境化学的基础知识、实验技术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能力。
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内容,学生们能够在未来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环境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
环境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一、环境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点1. 环境化学基本概念环境化学是研究环境中的化学现象及其影响的科学。
它主要包括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分布和迁移转化规律。
环境化学实验是研究环境化学问题的重要手段。
2. 环境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环境化学实验主要涉及到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过程和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
在实验中,应遵循化学反应原理、仪器分析原理和环境监测原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环境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环境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包括化学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过程、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等。
具体实验内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实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离子交换实验、环境污染物检测实验等。
4. 环境化学实验的基本技术环境化学实验所需的基本技术包括:化学实验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
在实验中,应熟练掌握各种实验技术,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二、环境化学实验的常用技术1. 化学实验技术化学实验技术是进行环境化学实验的基本技术。
包括:物质的称量、溶液的调配、化学反应的进行、沉淀的制备、溶液的过滤、溶液的蒸发等。
在实验中,应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仪器分析技术仪器分析技术是进行环境化学实验的重要技术之一。
包括:色谱分析技术、质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等。
在实验中,应适用合适的仪器进行分析,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是进行环境化学实验的重要技术之一。
包括:空气质量监测技术、水质监测技术、土壤监测技术等。
在实验中,应熟练掌握各种监测技术,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环境化学实验的应用1. 环境监测环境化学实验在环境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实验可以对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了解环境中的污染物质的分布和浓度,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2. 环境治理环境化学实验在环境治理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实验可以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定量分析,为制定环境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指导环境污染物的减排和治理工作。
环境化学知识点
1.环境化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①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②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以及它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化学行为③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④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2.环境化学的特点(从学科研究任务来说)是要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与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应。
3.优先污染物毒性强、难降解、残留时间长、在环境中分布广的污染物(我国首批68种,美国环保局率先公布129种)5.“三致”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关注的化学污染物主要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突变、致癌变、和致畸变作用的所谓“三致”化学污染物,以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6.化学污染物元素、无机物、有机化合物和烃类、金属有机物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含氧有机化合物、有机氮化合物、有机卤化物、有机硫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
7.人类社会活动不同功能产生的污染物: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生活8.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①机械迁移②物理-化学迁移③生物迁移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按形态分: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固体废弃物,按性质分: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生物污染物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1.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⑴按物理状态①气态污染物②颗粒物⑵按形成过程①一次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CO,SO₂,NO)②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经化学反应形成的污染物质如O₃,硫酸盐颗粒物)⑶按化学组成①含硫化合物:氧硫化碳(COS)二硫化碳(CS2)、二甲基硫[(CH3)₂S]、硫化氢(H₂S), SO₂,SO₃,H₂SO₄、亚硫酸盐(MSO3)和硫酸盐(MSO₄)②含氮化合物:大气中存在的含量比较高的氮的氧化物主要包括氧化亚氮(N₂O是底层大气中含量最高的含氮化合物)、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₂)来源:光化学反应、闪电、微生物固化、火山爆发森林火灾,人为污染:氮肥、炸药、燃料燃烧③含碳化合物:大气中含碳化合物主要包括CO、CO₂及有机的碳氢化合物和含氧烃类,如醛酮酸等④含卤素化合物2. SO2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煤、石油),SO2参与了硫酸烟雾和酸雨的形成成为了重要的大气污染物3.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空气污染,风向、风速并不是经常起决定行作用的因素,尤其是对于城市空气强污染期的形成,大气稳定度和低层逆温的作用可能更大。
环境化学(带)
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迁移、转化、归趋和影响的科学。
它是环境科学与化学的交叉学科,旨在揭示化学物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规律,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环境化学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环境化学的定义环境化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行为、效应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关注化学物质在空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介质中的分布、迁移、转化、降解和生物可利用性等方面。
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和人类活动排放的化学物质。
二、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1.环境分析化学:研究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检测、测定和监控方法,为环境化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2.环境污染化学:研究污染物的来源、排放、迁移、转化和归宿,探讨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
3.环境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与化学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探讨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代谢和生物降解等过程。
4.环境催化化学:研究催化剂在环境污染物降解和资源化中的作用,为环境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5.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地球表层环境中化学元素的分布、迁移和循环,探讨化学物质在地质历史演变中的作用。
6.环境化学污染控制:研究化学污染物的治理技术、政策和法规,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1.采样与分析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和仪器检测等技术,获取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浓度、形态和分布等数据。
2.模型模拟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过程,预测污染物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3.实验室模拟方法:通过实验室模拟环境条件,研究化学物质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
4.现场监测方法:利用遥感、传感器等技术,实时监测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浓度和分布。
5.联合研究方法:结合多种研究手段,从不同角度探讨化学物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四、环境化学的发展趋势1.环境纳米化学:研究纳米材料在环境化学污染控制中的应用,探讨纳米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潜力。
环境化学
2、怎样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系统的影响? 第一,建立和发展由空间遥感和地面(海面)观测站网组成的完整的全球监测系统 第二,形成和发展地球系统和地球系统科学的新概念 第三,探索地球系统模式的建立和进行全球和区域环境可预测能力的研究 第四,探索和发展新一代环境工程学 第五,组建了以全球环境变化预测为目标的三大国际研究计划 3、你对氧碳氮磷硫几种典型营养性元素循环的重要意义有何体会? 氧、碳、氮、磷和硫等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地球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它涉及地 层环境中物质的交换、迁移和转化过程,是地球运动和生命过程的主要营力。以氧为例,呼 吸作用的功能恰如一个“发动机” ,维持着细胞的活动,并保证细胞进行各种活动时能提供 足够量的可利用的化学能。 5、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当前世界范围普遍关注的污染物有哪些特性? 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和工业污染物。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液态污染物和固体污染物; 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 特点:扩散性,持久性,毒性强,难降解,残留时间长,分布广泛。 6.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以汞为例,说明其在环境各圈层的迁移转化过程。 汞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有金属汞、 无机汞化合物和有机汞化合物三种。 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 水体底质中某些微生物能使二价无机汞盐转变为甲基汞和二甲基汞。 甲基汞脂溶性大, 化学 性质稳定,容易被鱼类等生物吸收,难以代谢消除,能在食物链中逐级放大。甲基汞可进一 步转化为二甲基汞。二甲基汞难溶于水,有挥发性,易散逸到大气中,容易被光解为甲烷、 乙烷和汞,故大气中二甲基汞存在量很少。在弱酸性水体(pH4~5)中,二甲基汞也可转化 为一甲基汞。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
一、请讨论封闭和开放体系碳酸平衡之间的区别。 比较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可发现,在封闭体系中,[H2CO3*]、[HCO3-]、[CO32-]等可随 pH 值变化而改变,但总的碳酸量 CT 始终不变。而对于开放体系来说,CT、[HCO3-]、[CO32-] 均随 pH 值改变而变化,但[H2CO3*]总保持与大气相平衡的固定数值。 四、请叙述水中主要有机和无机污染的分布和存在形态 答:(1)有机污染物①农药:主要为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②多氯联苯(PCBs):③卤代脂肪 烃: 二氯溴甲烷; ④醚类: 双-(氯甲基)醚; ⑤单环芳香族化合物: 氯苯; ⑥苯酚类和甲酚类: ⑦酞酸酯类:双-(2-甲基-已基)酞酯;⑧多环芳烃类(PAH):⑨亚硝胺和其他化合物:2-甲基 亚硝胺 (2)金属污染物①镉:Cd2+;②汞:水体中汞以 Hg2+、Hg(OH)2、CH3Hg+、CH3Hg(OH)、 CH3HgCl、C6H5Hg+为主要形态;③铅:天然水中铅主要以 Pb2+状态存在;④砷:天然水 中砷可以 H3AsO3、H2AsO3-、H3AsO4、H2AsO4-、HAsO42-、AsO43-等形态存在⑤铬: 主要以 Cr3、CrO2-、CrO42-、Cr2O72-四种离子形态存在。 五、pE 电位的高低与氧化还原体系的关系?水环境中纵向来看,水表面和水深处 pE 电位 的是高还是低?各处于什么体系(氧化或还原)?对于多价态的化合物来说,高价态和低 价态各处于什么体系,对应水环境中的哪个位置? pE 电位低时,电子浓度高,体系给出电子的倾向强,属于还原体系;反之,电位高,电子 浓度低,体系给出电子的倾向弱,属于氧化体系。 水表面 pE 电位高,属于氧化体系;水深处 pE 电位低,属于还原体系。 高价态化合物处于氧化体系,位于水表面;低价态化合物处于还原体系,位于水深处。 六、什么叫优先污染物?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包括哪几类? 优先污染物-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 称为优先污染 物。 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包括-挥发性卤代烃类、苯系物、氯代苯类、多氯联苯、酚类、硝基本 类、苯胺类、多环芳烃类、酞酸酯类、农药、丙烯腈、亚硝胺类、氰化物、重金属及其化合 物。 七、请叙述天然水体中存在哪几类颗粒物? 答:天然水体中存在以下几类颗粒物:①矿物微粒和粘土矿物;②金属水合氧化物;③腐殖 质;④水体悬浮沉积物;⑤其他:藻类、细菌、病毒、表面活性剂、油滴等。 八、什么是表面吸附作用、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和专属吸附作用?并说明水合氧化物对金属 离子的专属吸附和非专属吸附的区别。 (1)表面吸附:由于胶体表面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因此固液界面存在表面吸附作 用。 (2)离子交换吸附:环境中大部分胶体带负电荷,容易吸附各种阳离子。胶体每吸附一部 分阳离子,同时也放出等量的其他阳离子,这种作用称为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3)专属吸附:指在吸附过程中,除了化学键作用外,尚有加强的憎水键和范德化力或氢 键作用。 (4)水合氧化物对金属离子的专属吸附与非金属吸附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项目 发生吸附的表面净电荷的符号 金属离子所起的作用 吸附时所发生的反应 专属吸附 -、0、+ 配位离子 配位体交换 非专属吸附 反离子 阳离子交换
环境化学的概念、任务、内容和特点及分类,和相关热点问题
1、环境化学的概念、任务、内容和特点及分类,和相关热点问题。
绪论2、概念: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
任务:环境化学主要研究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内容: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以及它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化学行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特点:要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与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应。
与基础化学研究的方法方式不同,环境化学所研究的环境本身是一个多因素的开放性体系,变量多、条件较复杂,许多化学原理和方法则不易直接运用。
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含量很低,一般只有毫克每千克或微克每千克级水平,甚至更低。
环境样品一般组成比较复杂,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还会发生存在形态的变化。
它们分布广泛,迁移转化速率较快,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有明显的动态变化。
分类:相关热点问题: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的水质污染;以大气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工业有毒有害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对大气、水和土地的污染等。
3、环境效应的类别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谓之环境效应,可分为自然环境效应和人为环境效应。
若按其性质分,可分为:a、环境物理效应(由物理作用引起的),b、环境化学效应(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c、环境生物效应(环境因素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变异而产生的后果,属于持久性效应)。
4、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在大气中,污染物通过扩散和被气流搬运而迁移,并通过光化学氧化或催化氧化反应而转化。
什么是环境化学
什么是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及其对生物和环境影响的学科。
环境化学家关注的问题包括大气、水、土壤和生物体中的化学物质,以及这些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降解过程。
环境化学在我国的发展日益重要,因为它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
环境化学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大气环境化学:研究大气中的气体和颗粒物污染,以及这些污染物的来源、传输、转化和去除过程。
大气环境化学家关注的问题包括酸雨、光化学烟雾、PM2.5等。
2. 水环境化学:研究水体中的污染物,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等,以及水体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和降解过程。
水环境化学家关注的问题包括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污染、水资源利用等。
3.土壤环境化学:研究土壤中的化学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和降解过程。
土壤环境化学家关注的问题包括土壤污染、土地利用变化、土壤肥力等。
4.生物环境化学:研究生物体中的化学物质,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学物质,以及这些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代谢和毒性作用。
生物环境化学家关注的问题包括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毒性、生物标志物的应用、生态毒理学等。
5.环境分析化学:研究环境样品中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包括样品预处理、仪器分析和数据处理等。
环境分析化学家关注的问题包括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仪器的性能指标、数据分析等。
6.环境污染治理:研究环境化学污染物的治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
环境污染治理专家关注的问题包括治理技术的可行性、经济性和效果评估等。
在我国,环境化学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各级政府纷纷制定政策措施,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环境化学的发展。
同时,环境化学家们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努力解决我国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我国环境化学研究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环境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就叫环境污染。
2、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
3、污染物的迁移——指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所有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
4、化学污染物——是指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天然环境化学组分共存和相互作用又可能产生不良生态效应或健康效应的化学物质。
5、环境污染化学——主要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生态环境体系中的来源、转化、归宿及生态效应的学科。
又分为大气、水体和土壤三个部分。
6、光化学烟雾——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强烈太阳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一些氧化性很强的二次污染物(如臭氧、PAN,硝酸等),这些反应物和产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称光化学烟雾。
7、温室效应——大气具有易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而拦截地表向外放出长波辐射的作用,而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8、积聚膜——DP在 0.05~2 um范围内,主要来源于爱根核膜的凝聚,燃烧过程所产生蒸汽冷凝、凝聚,以及由大气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各种气体分子转化成的二次气溶胶等。
积聚膜的粒子不易被干、湿沉降去除,主要的去除途径是扩散,这两种膜合称为细粒子。
9、爱根核膜——粒径小于0 .05um,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所产生的一次气溶胶粒子和气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均相成核转换的二次气溶胶粒子,所以又称成核型。
10、酸雨——由于酸性物质的湿沉降而形成的。
11、粗粒子膜——DP大于2um,主要来源于机械过程所造成的扬尘,海盐溅沫、火山灰和风砂等一次气溶胶粒子,主要靠干沉降和雨水冲刷去除。
12、敏化光解——水体中存在的天然物质被阳光激发,又将其激发态的能量转移给化合物而导致的分解反应。
13、生物富集——是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环境化学名词解释
1.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关系不协调所产生的问题。
2.环境化学:是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3.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称为环境污染物4.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由污染源排放出来的污染物由于空气的运动使其传输和分散的过程。
迁移过程可使污染物浓度降低。
5.光化学反应:分子、原子、离子吸收光子引起的化学反应6.光化学第一定律:只有体系分子吸收的光,且光子的能量大于化学键能时,才能引起光化学反应。
7.光化学第二定律:分子吸收光的过程是单光子过程。
8.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参加反应的一、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包括气体污染物和气溶胶)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9.温室效应:增加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10.干沉降:是指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或与其他物体碰撞后发生的沉降11.湿沉降:是指通过降雨、降雪等使颗粒物从大气中去除的过程。
它是去除大气颗粒物和痕量气态污染物的有效方法12.亨利定律:一种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正比于与液体所接触的该气体的分压[X(aq)]=KHPx13.碱度: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即能接受H+的物质总量。
组成水中碱度的物质可以归纳为三类:√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14.15.酸度: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即放出H+或经水解能产生H+的物质总量。
组成水中酸度的物质也可以归纳为三类:√强酸√弱酸√强酸弱碱盐16.17.富营养化: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环境化学.doc
一、名词解释1、光化学烟雾:2、温室效应:3、水体富营养化:4、敏华光解:5、共代谢:6、土壤污染:7、生物降解:8、优先污染物:答案:1.光化学烟雾: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O3、醛类、PAN、HNO3等)} 来自第二章2.温室效应:大气中的CO2等温室气体允许太阳光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同时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在大气之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的现象。
来自第二章3.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来自第三章4.敏华光解:敏化光解是指一种光吸收分子可能将它的过剩能量转移到另一种分子(有机污染物),从而导致该分子(有机污染物)发生分解。
来自第三章5.共代谢:某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与能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微生物碳源或能源时,该有机物才能被降解,这种现象称为共代谢。
来自第四章6.土壤污染:当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的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并破坏了土壤的功能,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
来自第四章7.生物降解:是指有机物质在生物作用下,主要通过生物氧化以及其他生物转化,变成更小更简单的分子的过程。
来自第五章8.优先污染物:由于化学污染物种类繁多,世界各国都筛选一些毒性强、难降解、残留时间长、在环境中分布广的污染物优先进行控制,称为优先污染物。
来自第一章二、选择题1、在水体中颗粒物对重金属的吸附量随PH升高而()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解析:当pH升高向碱性条件变化时,水体中的碳酸根离子会大量增加,水体中的碳酸根会络合颗粒物表面的重金属,水体中溶解态重金属含量将会升高。
故选择A2、土壤有机质来源不包括()A树脂B腐殖酸C腐黑物D矿物质解析:D 矿物质属于无机物3、大气颗粒物的粒度有艾根核模、积聚模和粗粒子模。
环境化学的定义
环境化学的定义环境化学是研究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性质、分布、转化和影响的学科。
它是化学学科与环境科学交叉的重要领域,旨在揭示化学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规律,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分布和迁移。
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化学物质,它们可以通过大气、水体、土壤等介质相互迁移和转化。
环境化学家通过采集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化学物质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分布特征,揭示其迁移路径和速率。
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和转化。
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会发生各种反应和转化,包括降解、氧化还原、配位等。
环境化学家通过实验和模拟计算,研究这些反应的动力学、机理和影响因素,为环境中的化学过程提供深入理解。
第三,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对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产生毒性和危害。
环境化学家通过研究化学物质的毒理学特性、生态效应和生物累积,评估其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并提出环境保护和风险评估的建议。
环境化学还涉及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和分析方法。
环境化学家开发和改进各种分析技术和方法,包括色谱、质谱、光谱等,用于检测环境中微量化学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他们也着眼于新兴污染物的监测和评估方法,如纳米颗粒、有机污染物等。
环境化学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化学的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日益凸显。
它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同时,环境化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新型污染物的识别和治理、环境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等,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总的来说,环境化学的定义是研究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性质、分布、转化和影响的学科。
它通过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行为规律,揭示化学过程和环境效应的机理,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化学的发展对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化学学科的创新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环境化学总结
㈠基本概念:1.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就叫做环境污染。
2.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潜在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行为,效应(生态效应、人体健康效应及其它环境效应)以及减少或消除其产生的科学。
3.环境物理效应:是由物理作用引起的环境效应,即环境物理效应。
3.热岛效应: 因燃烧而放出大量热量,再加街道和建筑群辐射的热量,使城市气温高于周围地带,称为热岛效应。
4.温室效应:大气中的CO2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于大气之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5.环境化学效应:在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环境效应即为环境化学效应。
6.环境生物效应:环境因素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变异而产生的后果即为环境生物效应。
8.平流层:平流层是指从对流层顶到海拔高度约50 km的大气层。
又称同温层。
9.中间层:中间层是指从平流层顶到80 km高度的大气层。
10.热层:热层是指从80 km到约500 km的大气层。
又叫电离层。
11.天气形势:指大范围气压的分布状况,局部地区气象条件总是受天气形势影响。
12.自由基的稳定性:是指自由基或多或少解离成较小碎片,或通过键断裂进行重排的倾向。
13.自由基的活性:是指一种自由基和其他作用物反应的难易程度。
15.碎裂:是指自由基碎裂生成一个稳定的分子和一个新的自由基。
16.重排:通常是邻近氧的c-c键断裂生成羰基和一个异构的自由基。
17.加成:是指自由基对饱和体系的加成,生成一个新的饱和自由基。
18.取代:是指自由基夺取其他分子中的氢原子或卤原子生成稳定化合物的过程。
19.光化学反应: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化学反应,称为光化学反应。
20.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环境化学tod名词解释
环境化学tod名词解释
环境化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是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分布、转化、行为和影响的学科领域。
它关注的是大气、水体、土壤以及生物体等自然环境中的化学过程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环境化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污染物的来源与排放,研究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产生的各种
化学物质,如工业废水、废气、农药、重金属等的排放源和排放途径,以及它们在环境中的分布和传输。
2. 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研究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
迁移、转化和降解过程,包括化学反应、生物降解、光解等,以及
这些过程对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3. 污染物的分析与监测,研究开发各种分析方法和监测技术,
用于准确测定环境中微量污染物的存在和浓度,包括色谱、质谱、
光谱等分析技术,以及现场监测和遥感技术等。
4. 环境毒理学,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和生态风险,包
括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以及毒性机制和生物标志物等的研究。
5. 环境修复与保护,研究开发各种环境修复技术和措施,用于减少或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以及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保护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环境化学通过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影响,为我们认识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
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环境化学是研究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性质、运移、转化和对环境的影响的学科。
它的研究内容涉及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体等环境介质中的化学物质及其相互作用。
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和归宿,环境化学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化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等方面。
环境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和迁移。
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可以来自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活动、生活废弃物等多个方面。
研究人员通过采集样品、分析数据,追踪污染物的来源和迁移路径,揭示污染物的扩散规律和影响因素,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化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环境污染物的转化和归宿。
污染物在环境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经过转化后可能形成新的化合物或降解为无害物质。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室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手段,探究污染物的转化途径和速率,评估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减少和消除污染物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化学研究还涉及环境化学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
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和相互作用是污染物转化和归宿的关键过程。
通过研究污染物的化学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特征,可以揭示其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去除途径。
例如,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可以产生臭氧和光化学烟雾,而水体中的化学反应则会影响水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环境监测与评价是环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可以实时了解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含量和分布情况,评估环境质量和生态风险。
环境监测方法的发展和应用是环境化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例如,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分析方法,可以对微量有机污染物进行快速、准确的监测和定量分析。
环境化学研究还涉及环境化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环境化学技术是指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环境问题的一类技术手段。
例如,利用化学吸附、化学氧化、化学还原等方法可以去除水体和大气中的污染物;利用化学分析和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环境污染物的快速监测和定量分析。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化学技术在环境治理和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环境化学历年试题2000年环境化学一、基本概念与常识1、常压下25°C的水中能有多少溶解氧?如果用{CH2O}来表示有机物的话,降解多少有机物就可以消耗完这些溶解氧?(8分)2、水的硬度(2分)3、水的总碱度(2分)4、水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什么?(2分)5、土壤的组成(2分)6、大多数土壤中氮的形态、其最终形态为何。
(2分)7、地球温暖化有什么危害?如何控制?(2分)8、大气分为几层?臭氧层位于那一层?主要臭氧层破坏物质;最近一次有关臭氧层保护的国际大会于何时在哪国召开?(5分)二、计算题1、在碱性条件下向7.9×10-5mol/L的铜离子溶液中加入EDTA并使之过量200mg/L,请计算溶液中铜离子的平衡浓度。
EDTA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为 6.3×1018,EDTA的分子量为372.1。
(15分)2、CaF2溶解度积为3.5×10-11,请计算要想使氟离子浓度达到8mg/L以下,至少需要多大的钙离子浓度。
(氟离子的分子量为19、钙离子的分子量为40)(10分)三.论述题1.何谓硝酸化作用、其在自然界中的意义何在?写出其反映方程式;何谓反硝化作用,硝酸化、反硝化在水处理上有何重要应用?(15分)2.主要点源水污染有那些,主要面源水污染有那些,面源和点源的主要控制或治理方法。
(15分)3.什么是富营养化、它有什么危害。
(10分)4.什么是二恶英、其危害及来源。
(10分)2001年环境化学一、试述环境化学的学科特点,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20分)二、试解释以下名次(20分)1、天然水的酸度和碱度2、电子活度3、双电层理论4、光量子产率5、共代谢6、专属吸附7、多氯联苯(PCB)8、毒性(Toxicity)9、无观察效应浓度(NOEC)10、生态效应三、问答题(20分)1、氮的自然循环过程在废水中的有机、无机氮化物的去除过程得到了有效地应用。
请写出废水处理中脱氮反应过程及相关反应方程式,并指出其中的那一步最为关键及其原因。
2、某种金属酸性废水,当调节其pH值至中性时,出现了淡绿色沉淀,并且沉淀颜色逐渐转为黄色,而且pH值越偏向碱性,颜色转化过程越快。
请指出这种废水主要含有哪种金属离子污染物,如何用沉淀法去除该金属离子,并将反应过程用方程式表示出来。
四、计算题(20分)1、计算0.1g/L尿素(CO(NH2)2)溶液的BOD值(有关元素的原子量为:C=12.0 O=16.0 N=14.0 H=1.0)(5分)2、污染物一氧化氮是燃烧过程中的产物,在20000C时,反应N2(g)+ O2(g)=2NO(g) 的平衡常数(Kc)为0.10。
如果燃烧室容积为2L,在下述(a)和(b)情况之一,请预测那种体系会产生NO污染;(a)(a)燃烧室中有1.62mol N2,1.62mol O2,0.6molNO;(b)(b)燃烧室中有4.0mol N2,1.0mol O2,0.8molNO;3、称取2.944g含硫煤经过适当处理后,再用氯化钡沉淀法除硫,生成硫酸钡沉淀经过干燥后称重0.15g,估算该煤炭中硫的百分含量(有关元素的原子量为:S=32.0 O=16.0 Ba=137.4 H=1.0).4、(a)请推导出封闭和开封体系碳酸平衡中[H2CO3] [HCO3-] 和[CO32-]的表达式和相应的总碱度表达式,并讨论二体系之间的区别。
(b)由于藻类的光合作用,伴随着NO3-的同化,碱度=8.5×10-4mol/L的地表水在3小时内PH由9.0变化到9.5,CO2固定的净化率在下列条件下分别是多少?(1)假设体系为封闭体系,无CaCO3沉淀发生;(2) 假设体系为封闭体系,有CaCO3沉淀发生。
(其中25o C时pK1=6.3、pK2=10.2)有关方程式为:光合作用1. CO2+nH2O —————(CH2O)n+nO2呼吸作用光合作用2. 106CO2+16NO3- +HPO42-+122H2O+18H+――――呼吸作用{C106H263N16P}+138O23. Ca2++ CO32-=CaCO3(s)pKso=-8.424. Ca2++ HCO3-=CaCO3(s)+H+五、论述题(20分)(1)试述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和主要控制方法(2)试述一种污染物在水、颗粒物界面行为的模型、原理及其应用2002年环境化学一、名次解释(每个2分共20分)1、天然水的酸度和碱度2、天然水中常见的8大离子3、腐殖质4、胶体的双电层模型5、絮凝6、沉积物来源和组成7、生物浓缩因子8、酸雨的化学组成9、土壤有机质10、化学态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20分)1. 多种化学物质作用于生物机体所产生的联合毒作用分为几种类型?对各个类型进行解释?提出1-2种联合毒作用试验的设计2、简述天然水中生物体是如何吸收、富集和同化有机污染物的,有什么样的模型方法研究,最新进展是什么?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在1600C的蒸馏水中,当与空气中的CO2相平衡时,其中溶解的CO2为1.36×10-5摩尔/升,请计算PH值。
2、两种浓度近似为10-2M的酸,分别用强碱滴定,在终点时有下列PH 值:HA:PH=9.5 HB:PH=8.5(a)哪一种酸(HA或HB)是较强的酸(b)那一种共轭碱(A-或B-)是较强的碱(c)计算HA和HB的pK值四、试验设计:(20分)从某一铜污染地区采集水样,请设计一组试验研究水中铜的形态与生物有效性的关系(请从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化学分析,生物毒性测试和模型计算等多方面阐述)五、问答题(20分)请简述界面化学的基本理论,所采用的模型方法,以及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应用2003年环境化学一、基本概念与名词解释(20分)1、环境污染修复技术2、全球气候变化3、臭氧层破坏4、生物积累5、光化学烟雾6、环境生物效应7、水质模型8、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9、内分泌干扰物10、表面络合物二、简答题(50分)1、固体CaCO3与其饱和溶液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加入少量下列物质将导致溶液中Ca2+发生那些变化(增加、减少或无影响)?(a)NaOH(b)CaO(c)NH4NO3(d)(NaPO3)n(e)AlCl3(f)Na2CO3(g)H2O(h)增加大气压2、取一天然水样,加入下列物质将导致水样碱度的那些变化(增加、减少或无影响)?(a)NaOH;(b)CO2;(c)NaCO3;(d)AlCl3;(e)HCl ;(f)NaSO43、阐述天然水环境合水处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颗粒聚集方式。
4、阐述大气颗粒物与水体颗粒物的异同5、简要说明毒性物质的致毒机理6、表面活性剂得分类及其对环境的污染效应7、环境科学领域主要有那些期刊杂志8、从pE的概念出发叙述下图所具有的含义(戴树桂《环境化学》课本146页图)9、简述分光光度法进行浓度测量实验过程中的可能误差及其误差分析方法三、计算题(30分)1、水样中含有1.0×10-4mol/L CO2,碱度为2.5×10-4 mol/L,pH值为6.7。
那么如果将其pH值增加到8.3,需要(A)NaOH多少(1.0×10-4)(B)Ca (OH)2多少?(0.5×10-4)2、298K、1大气压下,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5.356千焦。
Ag(s)+1/2HgCl2(s)= AgCl(s)+Hg(l) 同时已知298K时Hg2Cl2(s)和AgCl(s)的标准生成自由能分别为-210.66和-109.72千焦/摩尔,(1)试为上列反应设计一可逆电极(写出电池符号),写出电极反应,标出电池的氧化极和还原极,正极和负极。
(2)求电池的电动势及其温度系数和电池热效应。
(3)已知298K时Cl-1|AgCl, Ag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为0.2224伏,求298K时Cl-1|Hg2Cl2, Hg的标准电极电势。
(4)已知298K时Hg22-|Hg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为0.193伏,求298K 时的溶度积。
3、PH=10时,以0.01000mol/L的EDTA溶液滴定20.00毫升0.01000mol/L的Ca2+离子溶液。
计算滴定过程中的各阶段pCa值。
pH=10时,aH=100.45四、论述题(30分)1)具有挥发性的污染物在全球范围内迁移的原因与可能的途径。
2)阐述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特点和新动向。
3)论述城市污水处理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及其优缺点。
五、设计(20分)从某一微污染、富营养化水源水取样,请从样品采集、处理和物理化学分析等设计一组实验研究原水水质化学特征(着重水质安全问题)2004年缺2005年我们考的但不记得了:(只记得题型)一、名词解释(30分)一共十个二、填空(30分)三、简答(20分?25分?)4—5个吧四、计算(35?40?)两个五、试验设计(30分)2006年一、名词解释(10题x2分)京都议定书生物圈三致效应环境激素纳米材料温室效应二、简答题8个x5分1环境内分干扰物的定义2城市自来水厂为何不广泛采用臭氧杀菌?3多环芳烃的来源4重金属污染土壤后的修复技术忘啦三、计算题5个x8分1关于氨氮的计算(最后问是否超过地面水一级指标)2沉淀3萃取(环境监测上有关分配的计算) 4 离子强度的计算 5 吸附等温式的计算四、试验设计30分1关于如何提高传质速率(化工原理吸收一章)2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可给行3针对新的化学品进行环境安全性评价(参考毒理学环境风险评价)五、综合题20分你的周围有一堆危险废弃物,作为一名环境工作者你会想到什么???请叙述环境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的优势???建议:不用仅仅看中心制定的课本,尽量看多一点环境前沿性的书籍07年一.名词解释(8*3)生物浓缩作用臭氧层破坏光化学烟雾生物联合效应毒物剂量—效应关系富营养化斯德哥尔摩公约二.简述题(5*7)1 大气颗粒物的源和汇2重金属不同型态的生物有效性3 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迁移转化的过程4 化合物透过生物膜的机理三.计算题(4*10)1关于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计算2 关于溶液中pE与Eh的计算3 关于氧化还原的计算(与pE,pH有关)4关于溶度积的计算四.实验设计题(3*10)1设计实验分析新型有机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2污染源排放的有机氯农药进入某水体对水体的污染以及生物毒性评价3分析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五.综合分析题我国目前的垃圾处理方法有何利弊,请你就现阶段的垃圾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12)国内外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并分析我国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存在的问题(9)2008年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试题(回忆版)一、名称解释(10☆2)双电层质地絮凝生物积累水体富营养化光量子产率二、简答(5☆6)1.大气OH和OH2的来源2.碱度与酸度的定义及单位3.水中沉积物的来源4.根际效应的特点5.毒物的联合作用及其类型三、计算(2☆15)1.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