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旋转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1图形的旋转的性质
教学目标知识
与
技能
1、掌握旋转的有关概念,理解旋转变换也是图形的一
种基本变换.
2、经历探索图形旋转特征的过程,体验和感受图形旋
转的主要特征,理解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与他人
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
与
态度
经历对生活中旋转图形的观察、讨论、实践操作,使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
的情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
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重点旋转的有关概念和旋转的基本性质
难点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2:演示导学,形成概念活动3:举例应用,加深认识活动4:课堂练习,巩固提高活动5:归纳小结,布置作业通过折纸游戏,导入本课
旋转的概念及探究旋转的基本性质通过例题,加深知识的理解
通过练习,增强知识的运用
学生归纳小结,形成系统.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欣赏日常生活中部分物体的旋转现象.
结合欣赏的图片,
思考:在这些运动中有
哪些共同特征?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
重点关注:
(1)学生参与的全
面性;
(2)学生观察实例
的角度;
(3)学生活动后,
试着描述出旋转的定
义.
通过图形欣赏,
导入主题,调动学
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好奇心和求
知欲.
活动二演示导学形成概念1、观察:时钟上分针的运动.(动画演示)
问题:时钟上分针的转动是绕哪一个点转动?沿着什么方向转动?从5分到15分转动了多少角度.
学生在观察后,回
答问题,然后教师讲解: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
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
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
叫旋转中心,转动的角
叫旋转角.
通过观察,使
学生形象、直观地
理解旋转的有关
概念.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
2、动手做一做:
在一张半透明的薄纸与另一张纸片之间垫上一张复写纸,在薄纸上画ΔABC,并在ΔABC外面找一点0,再用一枚图钉在0处穿过.将薄纸绕点0旋转一个角度,再次把ΔABC复印在纸片上,并记成ΔA´B´C´.在纸片上分别连接0A、0B、0C、0A´、0B´、0C´.
问题:(1)根据所画的图形,用直尺量出OA与OA´、OB与OB´、OC´的大小;用量角器量出∠AOA´、∠BOB´、∠COC´的度数,观察这三个角的大小,并指出旋转中心,旋转角.
(2)说出其中的对应点,对应角和对应线段.
(3)旋转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学生在老师的指
导下,动手操作,并动
手完成老师交给的任
务.
学生交流讨论并归
纳出旋转的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
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
中心所连结的线段的
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
图形全等.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
重点关注:
(1)旋转的基本性
质的探究过程应循序
渐进,即演示→观察→
猜想→讨论→归纳.
(2)要给学生充足
的时间和空间.
课件演示及
学生的动手操
作,培养了学生
观察能力和探究
问题的能力、动
手能力,以及与
他人合作交流的
能力,充分体现
了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
学思想,同时也
突出了重点,突
破难点.
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
2、分析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图中的图形的旋转现象.
学生思考后,展示
结果.
本次活动中,教师
应重点关注:
(1)学生画出图形
后,能否准确地运用旋
转的基本性质表达出
作图的理论依据.
(2)学生中作图的
不同方法.
通过图形欣赏
让学生感受数学
图形的魅力,激发
学生兴趣.
活动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P61页练习
2、图形:线段、角、圆、梯形、正方形、菱形中绕一
定点转动一定角度(小于360°)能与原图形重合的图形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学生单独完成后
及时反馈,教师及时点
评.
通过练习,让
学生再次明确旋
转的主要因素,从
而让学生在知识
不断重视的基础
上加深理解,形成
能力,实现本课的
知识目标.
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
3、P61页练习本次活动中,教师应
重点关注:
(1)点评的针对性、
典型性;
(2)给学生相对充
足的时间与空间.
活动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P62页T3、T7
学生交流获得的知
识和感受,教师聆听,
并与学生交流.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
重点关注:
(1)学生概括的是
否全面,教师应及时补
充;
(2)不同层次对知
识的掌握的程度.
通过小结,概
括出本节课的知
识与方法.体验
探究过程中的感
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