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故乡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语文故乡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图画、文字、音乐的结合,展示自己的家乡风貌,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让学生了解自然与人文景观,通过有机整合语言艺术活动和非语言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启迪学生的创造力。
3、让学生了解地方文化和文化传承,倡导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自信,发现自身文化特色,尊重他人文化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以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为基础,通过有关课文和图片,组织学生进入“故乡”主题,探究家乡的山、水、田、园、城、村、人等景点和故事,有机整合语言艺术和非语言艺术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文化,感受家乡乡土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①掌握故事,挖掘文化内涵。
②运用图画和语言进行综合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倡导多元文化和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过程:1、热身:播放家乡风光视频,激发学生情感,轻松愉悦地进入教学主题。
2、教学设计:1)展示:教师通过播放家乡风光图片,引导学生逐个描绘图片中所展现的风景或场景,有序展开学生情感教育,从而体验到家乡的情感。
2)核心教学:a、视听交流。
b、商量和填写电子档。
3)巩固:教师设计有关家乡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题材的绘画课程,让学生借助图画,实现对故乡美好的表达。
4)拓展:利用家家有故事,家家有传承的家传古谣,展开音乐课程,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寻找与自己生活现实的共鸣。
五、教学手段:图片、媒体课件、小黑板、电子档、反思小结、轮播图等。
六、教学反思:本次课程教学,使学生发现文化多样性,培养学生对家乡情感的热爱,并且在语言和非语言表现方面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还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教育变得更加有趣。
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还需要为家庭和父母设想更多的教育机会,并且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心,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创新,发掘自己的文化潜力。
七、课堂感悟:学生在家乡教育过程中,既有他们的家庭生活经验,又充满了对世界的想象和探究,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担忧。
小学道德与法治_《家乡的变化可真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家乡的变化可真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家乡的变化可真大》这一活动主题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二课《家乡的故事》第一个活动主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从而激发学生为家乡而自豪的情感,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家乡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对学生而言最熟悉。
因此《家乡的变化可真大》主题活动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通过耳濡目染知道的应该不少,有话可说。
三年级学生通过前面几册的学习和锻炼,已经具备了搜集资料和简单处理资料的能力,因此放手让学生亲自获取相关信息资料,并展示给大家,共享这些资源已成为可能。
但三年级学生还正处于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过渡时期,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根据资料引导学生认知不断深化。
三年级学生具有好竞争,乐于表现自己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些非智力因素,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导之以行,做到知情意行的内在统一,也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效果分析通过课上学生调查表的展示,可以看出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了多途径多角度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对这些资料进行梳理和简单分析的能力,基本上达到了本课所要求的。
但从中也发现三年级学生还是多停留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如:调查表中缺乏数字等方面的信息,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处理也是肤浅的。
基于以上情况,教师课前也要做好充分调查,用自己的调查材料作为对学生调查材料的补充,使其趋于完善,也可以给学生如何搜集处理信息进行一个更好的帮助和引领,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教材分析《家乡的变化可真大》这一活动主题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二课《家乡的故事》第一个活动主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从而激发学生为家乡而自豪的情感,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我的家乡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
《我的家乡》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初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能抓住事物特点,使用修辞方法多角度描写景物。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收集相关家乡的风景、土特产品及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本地风光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师:同学们理解我们的家乡吗?我们的家乡有很多可爱的地方,比方,有迷人的自然风光,令人叫绝的土特产品,特别是有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人民。
想一想我们的家乡,让我们最值得爱的、最值得夸的、最值得写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二、具体指导:1、选好你要介绍的一处景物重点介绍在一次作文中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个一个去介绍,那就把你印象最深的或感情最深的一处写下来吧!你准备写什么呢?2、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师:什么是景物的特点呢?那就是这种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是它自己所独有的。
比方《珍珠泉》的文章,作者就发现了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所以这泉便得名“珍珠泉”。
作者写出了珍珠泉的绿、清、深、美,这就是珍珠泉的特点。
我们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知道里面鱼多、鸟多、珊瑚美,景美物产丰富。
一生举手生:就像我们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知道了小兴安岭树多,像绿色的海洋,物产丰富。
师:对,你能举一反三,真好。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景物的特点呢?很简单,那就是同学们要留心观察你要写的景物。
只有认真观察了,你才能发现它的特点。
例如《燕子》一课,写燕子有一对剪刀似的尾巴,多生动呀。
《荷花》里说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多形象啊。
《珍珠泉》里说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
想一想,你我们家乡景物或物产有什么特点呢?景物美。
怎么个美法?哪美?表现在什么地方?真棒,他说得多形象、生动,还使用了修辞方法。
这就是擅长积累语言的好处。
你刚刚说它清澈见底?从哪看出清澈的?水很清,能看见水底的游鱼,仿佛在嬉戏;还能看见水底青褐色的石头;没有风的时候,湖面像一面镜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我们的家乡—瓦房店》
我们的家乡--瓦房店一.设计意图改革开放以来,瓦房店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商贸旅游业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而这一切在孩子们眼里是很难发现的。
作为瓦房店人应该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的变化,为此设计了本次活动。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以了解家乡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从而激发学生对社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在交通,商贸旅游,城市规划,家庭变化,教育事业发展五个方面的巨大变化,来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从中加强对家乡热爱的思想情感。
2.了解调查的基本程序和要求,能尝试运用访谈问卷等调查方法展开研究活动。
3.能通过对研究问题的调查何探索,个人或小组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4.能通过活动自主的维护社区形象,逐步形成爱家乡,建设家乡而情感和态度。
三.实施过程第一阶段计划阶段1.创设情境,引发主题同学们,我们家乡瓦房店在近二十年里进行刚入行各业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你想对家乡有哪些了解?还想更深的了解家乡的变化吗?那好,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就以我们的家乡瓦房店为主题,进行调查了解好吗?2.确立主题,制定活动计划⑴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提出问题。
学生围绕主题从不同的方面提出20多个问题,如:瓦市一共有多少辆出租车,都有哪些种类;有多少座桥梁,有多少条乡村公路,有多少路公交车;有多少个办事处,多少个新建小区;多少旅游景点,友嘉超市商品有多少种,那些销量最大不同家庭收入及住房情况,瓦市中小学校舍变化及近几年大中专升学率情况,还有的同学提出了实验小学20年前是什么样……⑵将提出的问题归类。
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将同学们提出的20几个问题最后归类为五大类,A.交通变化B.商贸及旅游变化C.城市建设变化D.家庭变化E.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⑶组织学生分组制定计划⑷交流完善计划各小组将自己的计划在全班交流,听取别人的建议和学习借鉴其他组或他人的经验,同时也向他组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听取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和借鉴他组或他人哦经验后,修改完善小组计划。
小学综合实践《我的家乡》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我的家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学生的家乡背景,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感。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培养学生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家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
关任务。
二、教学内容
1.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
3. 家乡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惯。
4. 家乡的特产和美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家乡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
2. 学生探究:
-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研究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人文
景观和名胜古迹,彼此分享并记录重要信息。
- 学生小组再次分工合作,研究家乡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惯、特产和美食,彼此分享并记录重要信息。
3.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代表进行展示,分享自己所研究的家乡内容。
4. 教师点评:对每个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发现。
5. 学生总结: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总结并展望对家乡的认知和感悟。
6. 结束:教师总结课堂内容,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关心家乡的发展。
四、教学评估
1. 学生小组研究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学生展示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效果。
3. 学生的总结能力和对家乡的认知深度。
五、教学资源
1. 家乡地图和相关图片。
2. 家乡介绍的书籍和资料。
3. 多媒体设备播放家乡相关的视频和音频。
以上是《小学综合实践《我的家乡》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拓展《家乡》全册(教学设计)
小学拓展《家乡》全册(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背景与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家乡》是一本涵盖了广泛内容的课本,通过这本课本,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家乡的地理、历史、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
本次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深入了解和探索家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记忆和关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本次教学设计的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认同和归属感;2. 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整理信息的能力;3.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教学内容:通过《家乡》全册的学习,我们将深入了解家乡的地理、历史、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并进行创作和表达。
2.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向学生介绍家乡的概念,鼓励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的感受和想法。
(2)学习课文:依次学习《家乡的河》、《家乡的桥》、《家乡的楼房》等内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文字描写和图片,了解家乡的地理特征和建筑风格。
(3)田野调查: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调查,鼓励学生亲自走进家乡的每一个角落,了解家乡的地标建筑、特色美食、民间艺术等,收集相关资料和照片,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观察到的事物。
(4)小组合作: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主题(如家乡的名胜古迹、家乡的传统节日等),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整理相关资料,制作小组展板,并进行展示。
(5)写作和表达: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观察、调查和想象,撰写有关家乡的文章或小说,可以是对家乡的回忆、对家乡的表白或者是对未来家乡的憧憬等。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和演讲,培养学生自信和表达能力。
(6)展示与分享:学生展示他们的写作作品和小组调研成果,通过展览、诵读、讲解等形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和交流,丰富对家乡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评价方法和效果1. 教学评价方法:(1)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合作能力、思维活跃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一年级本地方课程教案5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三、教学方法
(学法)
四、教具准备
五
、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1、谈话导入系科,了解家乡民俗 家乡的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在灿烂的中华文化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谁来介绍自己了解的民俗?
2、了解健康饮食,感知绿色生活 谈到饮食,我们家乡有很多非常有名的特色菜,你们能举出两例吗?(出示图片:黑糯米饭、香藤粑、甲良酸肉) (课件展示几种家乡菜)你们觉得怎么样?你们觉得怎样才算是健康饮食? 是啊!自然的恩赐无所不在,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同时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天然材料创造我们的绿色生活。
四、绿色延长,感受家乡文化 家乡文化源远流长,还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请同学们课下分小组搜集、整理一些资料,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展示。 组织一次参观思凡谷的活动。
六、教学后记
荔波县甲良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课 题
家乡风情
备课时间课 型课时源自排1课时授课时间一、教学目标
1、欣赏家乡优秀文化传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因素;感受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怀。
2、认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和传统继承,了解家乡大地的风情。
3、围绕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自己观点,自觉保护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我的家乡》教案点拨
《我的家乡》教案点拨。
一、教学目标《我的家乡》这篇文章主要是阅读理解型文章,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当围绕着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章中的内容展开。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设立以下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把握文章中的主题思想。
2.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和难点。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正确阅读理解文段。
4.学生能够从文章中认识到家乡的美好之处,增强对故乡的感情认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有哪些知识点和难点是需要关注和突出的。
对于《我的家乡》这篇文章来说,下面是一些可能需要关注的知识点和难点:1.生词和重点词汇2.理解文章中夹叙夹议的写作技巧3.领会文章中所表现的家乡情感和情调4.正确把握文章中的主题思想5.强化语言应用技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三、教学准备在教学准备方面,我们需要充分准备以下工作:1.教学材料:教材、课件、PPT等2.教学工具:黑板、笔、教具等3.教学环境:教室的整洁和安静4.教学经验: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准备自己的语言技能和教学经验,以便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针对小学生的心理,我们更可以采取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
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的,合理灵活地利用多种教学法和手段,满足教学目标的达成。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法: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内容,推动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
2.情趣教学法:利用教材中生动、有趣的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3.独立学习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4.学案辅助教学法:辅导学生了解所用教学材料的内容、意义和价值,有益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和启发式教学的发挥。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1.前期准备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我们可以预先拟订一些开幕场景,例如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在故乡的经历,或者请孩子们聆听一首歌曲,或者寻找家乡的图片等。
下面是开课场景的一些例子:开课场景一教师:同学们,你们最近都去了哪些地方旅游呢?学生:我去过山东、北京等地方。
二年级下家乡教案
。
04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知识点解析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家乡的发展变化
学生需要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 、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以及历史 、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需要了解家乡近年来在经济、文 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并能够 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价。
收集家乡资料:建议学 生在课后利用周末或假 期时间完成,约需3-4天 。
编写家乡故事:建议学 生在课后利用周末或假 期时间完成,约需2-3天 。
以上时间安排仅供参考 ,具体完成时间还需根 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作 业难度进行调整。同时 ,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和需求,适当 调整作业内容和要求。
06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 ,树立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 意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 意识,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 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02
教学内容与安排
家乡地理位置与特点
家乡的地理位置
介绍家乡所在的省份、城市或地 区,以及其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 。
家乡的特点
简要描述家乡的地理、气候、自 然景观等特色,以及家乡在中国 地图上的位置。
互动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互动环节, 如答题、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实地考察与体验活动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到家乡的实地考察,如 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让学 生亲身感受家乡的文化和历史。
体验活动
设计一些体验活动,如品尝家乡 美食、学习家乡民俗文化等,让 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生活和
文化。
社会实践
学生表现评价及改进措施建议分享环节设计思路说明
小学道德与法治《我的家乡》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我的家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十堰的自然环境、文化物产、历史由来、发展进程,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县、市、地区及本省周边城市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了解北京的相关知识,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家乡北京的自然环境、民风民俗、文化物产、历史由来,增强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了解十堰的相关知识。
增强爱家乡、爱北京、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跟着镜头游北京1、歌曲《大中国》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名字是?对,大中国,我们的祖国!瞧,她像一只雄鸡乾立在世界的东方。
(出示中国地图)》2、我们祖国的首都是一北京(板书:北京)3、不少同学都去过北京吧,你们对北京了解多少?4、图片展示北京是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都。
5、视频播放充满活力、飞速发展的现代之城北京。
6、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呢?(一)介绍十堰地理位置、交通、由来1、你们知道这烟波浩渺的丹江口水库在哪里吗?对,就在我们的家乡十堰。
(板书十堰)据说清朝时,人们在百二河和犟河拦河筑坝十处,灌溉农田,由此得名十堰。
2、现在让我们到地图上去找找自己的家乡师。
宗湖北政区留)请大家在地图上把十堰市的轮廓勾画出来,把咱们家乡的横样年李地记在心里你能说出咱们的好邻居吗?在地图上找一找,并写下来。
十堰的北边是(),东南边是(),南边是(),西南边是(),西北边是()。
3、介绍十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
公里,有近30以b它包括于哪元个县呢?(那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还包括一个县级帚丹品市款.下载高清无水印(二)学生介绍十堰物产、环境1、十堰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也是我们眼里最美丽、最可爱的地方。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诱人的美食,秀丽的风光。
课前,素师已经安排同学们分类去搜1、我们的家乡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还是一座以生产商用车为主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我的家乡》教案精讲
《我的家乡》教案精讲。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描述自己的家乡,展示自己的家乡优美的景色和历
史文化遗产。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开展语言知识和写作技能的训练。
重点:
1.词汇:有关地理、人文、历史和文化的词汇。
2.句型:描述自己的家乡景色、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句型。
3.写作技能:开展语言知识和写作技能的训练。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引导学生谈论家乡的景色和文化遗产,让学生互相分享家乡的美丽和历史。
第二步:阅读
让学生阅读一篇有关家乡的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一些有关地理和历史的信息。
第三步:学习相关词汇和句型
老师介绍一些关于家乡的词汇和句型,让学生掌握如何用英语描述自己的家乡。
第四步:写作
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家乡的文章,让学生能够通过写作展示自己家乡的美丽和历史,可以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创意。
第五步:讲评
老师可以挑选几篇作文展示给全班,进行讲评和分享,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写作中来。
以上就是教案的五个步骤,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以确保教学效果更佳。
对于学生是否能够完成好这项任务,老师需要在课后进行跟踪和评估,同时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引导,以加强他们的能力和兴趣,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发现家乡的美丽,同时通过写作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方法来进行有效的教学,那么学生们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学习和生活,也更加珍视自己所在的家乡。
最新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走进我的家乡》精品教学设计
三、小组汇报展示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台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 的研究成果呢?(同学们争相举手)这么多同学都 5. 学 生 充 当 评 愿意展示,老师很高兴,为了评选出哪个小组研究 委,调动他们的 的最深入,我们要从每一个小组里选出了一个公正 积极性,增强了 的评价员,成立一个评委团,各评委请注意:在评 课堂参与感 价时可以从学习成果,研究方法,小组合作,展示 成果等方面去评价,满分是 10 分。最后再根据现场 同学们的满意程度,在总分的基础上加一个人气分 (即现场支持率,一人支持得一分)最后再评比出 最佳研究小组。(挑选评委) 师:请评委入座,现在你对陕西的哪方面最感兴趣, 我们就有请哪个小组来展示,好不好?(指名任意 评委回答) 生:我觉得我们陕西区别于他省最明显的地方在于 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对这方面最感兴趣。 师:好,现在就有请,历史文化组上台展示,我们 掌声欢迎。
风景名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
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 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它强调的是学生活动的主 体,强调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来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 味不需要老师的指导。本堂课我不仅是活动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 帮助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我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民主 关系。在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给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自我 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活动。
的引导和指向。
(评委分数依次是:xxxxxxxx)
对这个小组的展示感到非常满意的同学,请举
手,请记分员统计人气分。
(人气分:XX 分)
最终的总分是:XX 分
师总结:今天展示的两个小组的同学,他们每个人 都非常努力认真,查找的资料不仅丰富全面而且层 次分明,小组配合得很好,展示时连贯流畅,表达 清楚准确。这些都值得后面的小组学习。那,今天 的最佳研究小组就是---XXX,掌声送给他们! 四、课堂总结
小学综合实践我的家乡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我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感;3.促进学生对家乡的综合素养发展。
二、教学内容:1.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家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3.家乡的风俗文化和特色产业;4.家乡的历史传统和名人故事。
三、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学生家乡的美丽风景和独特特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知识讲解(30分钟):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家乡所处的区域位置、气候特点等。
3.小组合作(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策划一份关于家乡的介绍材料,包括自然资源、人文景观、风俗文化、特色产业等方面的内容。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表达能力。
4.展示与分享(3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家乡介绍的展示,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和分享个人观点,互相学习和交流。
5.游戏互动(20分钟):设计一些与家乡相关的游戏,如找茬、猜谜语、口头禅等,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学习内容,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6.总结(10分钟):由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爱护和发展的责任感。
四、教学资源:1.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2.小组合作的材料和展示工具;3.家乡相关的游戏道具。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2.评估学生在展示与分享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观点展示;3.通过游戏互动环节的表现和答题情况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六、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描述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感受;2.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等,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体验;3.开展家乡美食文化展示活动,让学生品尝和了解家乡的特色美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家乡,增加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地方认同感。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展示与分享、游戏互动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我的家乡》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我的家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我的家乡》,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特色风景等内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和特色风景。
2. 难点:学生能够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展现家乡的美丽和特色。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我的家乡》的教材和课件。
2. 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3. 学生的家乡介绍资料,如图片、文字等。
4. 学生的绘画工具和纸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向往和热爱。
2. 学习课文: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我的家乡》,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生词和句子。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和特色风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家乡。
4. 课堂展示:每组学生展示他们讨论的内容,分享家乡的美丽和特色。
5. 作文练习:要求学生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家乡,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经历。
6. 互评交流:学生相互交换作文,进行互相评价和修改,提高作文质量。
7. 作品展示:选取几篇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和学习。
8.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家乡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五、教学延伸1. 家乡手绘:让学生用绘画工具在纸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家乡景色,展示给同学欣赏。
2. 家乡故事:让学生听家长或长辈讲述家乡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好奇和向往。
3. 家乡游记:鼓励学生在假期时写一篇家乡游记,记录家乡的美丽和变化。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欣赏《我的家乡》的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家乡的资料卡》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家乡的资料卡》教学设计【课例背景】“东方圣城,孔子故里。
”我们的家乡---山东省曲阜市,文化底蕴丰厚,风景秀美,物产丰富,发展迅速。
尤其近几年来,变化更是日新月异。
让孩子们在感受家乡之美,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深入了解家乡,从而更加热爱家乡,是本次实践活动选题的初衷。
在前几个阶段,我们通过分组活动,从“概说家乡”、“家乡人”、“家乡景”、“家乡富”、“家乡赞”五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究。
本节课主要是围绕着这五个方面,进行成果展示和活动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1、展示活动成果,进一步感受家乡美好,激发热爱之情,树立建设之志。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协调精神以及组织、表达能力等。
3、培养学生主动、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让孩子们在感受家乡之美,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深入了解家乡,从而更加热爱家乡。
【教学准备】1、教师指导学生明确成果展示的目的、做法及注意事项,思考、讨论,达成组内共识,制订成果展示活动方案。
2、学生分工合作,对前几阶段分组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准备好资料,以及图画等。
3、选小组发言人,课前按小组摆放课桌,便于汇报和交流。
【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和图片。
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的分组活动中,通过调查、访问等各种形式,深入探究了家乡的文化底蕴、风情物产等。
这节课,我们将对活动的成果进行综合性的展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主题,说说家乡的特点:1、“三孔”——孔府、孔庙、孔林2、孔子出生地——尼山、尼山圣境3、休闲旅游,国际慢城——九仙山、石门山4、古色古香“明故城”及文化5、颜庙、周公庙、梁公林、孟母林6、地方特产——楷雕、碑贴、尼山砚、曲阜煎饼、孔府香油、熏豆腐、孔府菜7、孔子湖“尼山水库”、沂河、廖河8、日常生活——国家级卫生城市9、腾飞发展——高铁、孔子博物馆、曲阜发展[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成果讨论,组内展示1 V "三孔" - 孔府' 孔庙' 孔林主持人:我们“热爱小组”的活动主题是“三孔”。
一年级下家乡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下家乡教学工作计划为了更好地提高一年级下学期的家乡教学工作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校制定了以下家乡教学工作计划。
一、整体目标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增强家乡情感。
2.提高学生对家乡的地理、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的认知。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家乡环保、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
二、课程安排1.家乡地理与自然环境在地理课程中,我们将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貌地形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
同时,带领学生到附近的自然景点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
2.家乡历史与文化在历史课程中,我们将向学生介绍家乡的历史渊源、名人故事、文化传统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底蕴。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调研,深入了解当地的习俗、民风、传统节日等,增进对家乡文化的认知。
3.走进家乡在实践课程中,我们将组织学生进行社区服务、乡村游学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风土人情,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在家乡教学中,我们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生动直观地展现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实践结合我们将通过课内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家乡的调研、参观、活动等,深入了解与体验家乡的文化风情。
3.项目式教学我们将通过项目式教学的方式,设计家乡主题的课程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索,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四、教学资源1. 采集家乡教育资源,如地理、文化、历史书籍,地图、图片和音频视频材料。
2. 利用当地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资源,展示当地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扩大学生对家乡的认知。
五、家校合作1.邀请家乡的文化名人、地理专家、乡土学者等,来校进行讲座或指导学生的田野调查活动,加深学生对家乡知识的了解。
2.组织家长和学生参与学校的家乡教学实践活动,共同关心并爱护家乡的环境和文化遗产。
六、教学评价1.家乡教学成果将通过学科考试、课堂表现、实践活动作品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
《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家乡新变化》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内容来源:小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我周围生活新变化课时:一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基于课程内容(1)健康、安全地生活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
(2)愉快、积极地生活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对周围环境充满,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探究活动;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结果;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或看法;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或信息。
2.学情分析基于课程内容(1)健康、安全地生活学生基本能够爱护学校家庭公共设施,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但是部分学生自控能力不强需要再进行引导。
(2)愉快、积极地生活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收集家乡变化的资料,但是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稍弱,需要家长、老师的帮助。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学生对实践作业充满兴趣,愿意去收集资料,和同伴交流,初步了解家乡的变化,然而学生年龄小,对家乡变化的对比体验不深刻,老师引导进一步激发学生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的情感体验。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二年级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较弱,资料收集不全面,需要老师、家长的帮助,在课堂上小组讨论环节要注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关于家乡的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男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3段课文。
3、能运用语言,介绍涛涛和小青的家乡。
一、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如果你有一支七彩的画笔,你最想画什么呢?
(学生自由交流)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小画家,他们都画下了自己美丽的家乡。
(板书:画家乡)想看看吗?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词:
1、课件依次出示画面,师配乐范读2~6小节。
2、引:
他们的家乡美吗?课文写得更美,赶快去读一读吧!注意度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还可以请教你的同桌或老师。
开始吧!
3、学生自读课文。
4、检查学习情况:
⑴生字:
(出示带拼音生字卡片)谁最能干,能当小老师来领读──个读──开小火车读
⑵词语:
(用课件出示词语)生字躲到词语中了,你还能读吗?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5、小结:
小朋友真能干,生字、词语都能读了,我们学起课文来就容易多了。
三、精读第二段,指导观赏涛涛家乡的美:
1、出示画面:
这是谁的家乡?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认真地读一读第二段,找一找涛涛到底画了些什么?
3、涛涛的家乡美在哪里呢?现读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交流:
⑴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显示句子──指名读──引导说句那么那么。
⑵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引导读好一艘艘、装满了。
⑶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引导感受涛涛在海边生活的乐趣。
5、师生合作读。
6、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些什么呢?
7、假如你是涛涛,你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
自由准备──指名介绍(注意人称转换)
8、小结学法,引导自学第三段:
四、同桌合作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
⑴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⑵指导朗读:
分句──整段
⑶当小导游介绍。
五、书写指导:
贝原男
六、课外作业:
画画我们的家乡,下节课也请小朋友学习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你们画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