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共4套)
2013年十月在职联考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题
2013年十月在职联考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题选择题1.通过检查日光灯零件散障并作修理的思维种类是( )思维。
A、具体形象B、抽象C、语词逻辑D、动作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4岁左右儿童的思维处于( )阶段。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3.( )于1879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A、冯特B、华生C、卡特尔D、铁钦纳4.在心理学研究中,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这叫( )。
A、观察法B、心理测验法C、实验法D、个案法5.“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句话描述的是( )冲突:A、接近-接近型冲突B、回避-回避型冲突C、接近-回避型冲突D、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6.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 )完成的。
A、细胞体B、树突C、突触D、轴突7.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属于( )。
A、有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什么现象?( )A、感觉对比B、感觉适应C、感觉阈限D、错觉9.军事上的伪装是混淆对象与背景的差异,主要利用了知觉的 ( )。
A、恒常性B、理解性C、整体性D、选择性10.按照记忆的干扰理论,早上起来记忆效果好,这是因为少了( )。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D、自然消退【参考答案】1-5DBBCA6-10CBBDA。
2013年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综合试题和答案
2013 年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第一部分教育学一、选择题1、隐性课程是()A 通过课堂式教学方式实施B 始终围绕教学就行C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影响D 具有可控性2、借助结构化的材料来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与思考而获得知识的方式是()A探究式学生B 发现式学习C 自主性学习D 参与性学习3、严禁向未成年人出售或出租暴力、凶杀等图书、报刊、音响制品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A 受尊重的权利B 受教育的权利C 生存的权利D安全的权利4、下列表述中属于柯尔伯格道德教育观点的是()A 道德教育应该讲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B运用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C 道德教育是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们幸福的决定因素D 儿童道德行为通过社会学习即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可以获得5、道德过程的主要矛盾是()A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B 受教育者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C 德育目标与德育评价之间的矛盾D 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出自()A 中庸B论语C 大学D 学记7、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这一论断的教育家是()A康德B 柏拉图C 夸美纽斯D 赫尔巴特8、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这是个体身心发展的()A 顺序性B阶段性C 不平衡性D 个别差异性9、目前,我国中小学开设的“科学”、“艺术”等课程属于()A 活动课程B 核心课程C 潜在课程D综合课程10、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称为()A 讲授法B 讨论法C谈话法D 探究法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15 分)1、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积极变化或结果。
在一定社会中,凡是参与或关心教育活动的人,如教师、家长、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对受教育者都会有各自的期望,也就是说都会有各自主张的教育目的。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择题 3. 名词解释5. 论述题 6. 案例分析题7. 简答题选择题每小题1分。
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的思想家是( )。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康德D.卢梭正确答案:C解析:康德认为人的自然禀赋都有待于发展才能生存,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任务根本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因此,答案选C。
2.在个体身心发展动力的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是( )。
A.多因素相互作用论B.外铄论C.内发论D.一般发展论正确答案:A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素质、集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答案选A。
3.男生在游戏中喜欢扮演坚强不屈的英雄,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不平衡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正确答案:D解析:个别差异性是指学生个体之间身心发展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差别。
事实表明,学生之问的个别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性别差异是个别差异性的一种体现,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如男生在游戏中一般喜欢扮演坚强不屈的英雄,女生喜欢扮演救死扶伤的大夫。
4.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试行)》,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 )。
A.教学大纲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教学参考书正确答案:B解析: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
因此,答案选B。
5.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难度与速度,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这主要体现( )的要求。
2013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由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和实验情境并由其操纵藉以引起被试反应的因素或条件,这指的是()A.⾃变量B.因变量C.⽆关变量D.控制变量 2、从⿊暗处到明亮处视觉感受性降低的过程叫( ) A.嗅觉 B.⽪肤觉 C.触压觉 D.痛觉 3、根据⼀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去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想象形成⽅式中的()。
A.综合 B.夸张 C.拟⼈化 D.典型化 4、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的⽅式是( ) 。
A.反射 B.反映 C.感应性 D.感觉 5、“⼈格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斯⾦纳 B.班杜拉 C.卡特尔 D.克瑞其⽶尔 6、依据兴趣有⽆效能,可以把兴趣分为() A.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B.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C.短暂兴趣和稳定兴趣 D.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 7、教师在上课时,让学⽣⽬视⿊板,坐端正,这是(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集中 D.注意的转移 8、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于( )⽓质类型。
A.抑郁质 B.多⾎质 C.胆汁质 D.粘液质 9、主要⽤于精神异常者诊断的性格测量⽅法是( ) A.评定法 B.主题统觉测验 C.墨渍测验 D.问卷法 10. ⼀个⼈是⾃信、⾃尊还是⾃负、⾃卑,反映了性格的()A.态度特征B.意志特征C.情绪特征D.认知特征 ⼆、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神经元具有接受信息、传递信息和_________的机能。
2.⽐率智商是⽤智龄和___________的⽐率来代表的智商。
3.美国⼼理学家麦独孤认为,___________是⼈类⼀切思想和⾏为的动⼒和源泉。
4.“暴跳如雷、欣喜若狂”是描述情绪的__________状态。
5.班杜拉认为,个体从事某项活动的动机,在很⼤程度上与个体对⾃⼰从事该项活动胜任与否的判断有关。
他把这种个体对⾃⼰是否胜任某种任务的判断和知觉,称之为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语 2、随意注意 3、信度 4、归因 5、认知能⼒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2、简述测验的标准化。
2013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二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最简单、最低级的⼼理现象是()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注意 2、听觉中枢位于() A、枕叶 B、顶叶 C、颞叶 D、额叶 3、()提出关于⼼理发展理的“社会⽂化历史学说” A、维果斯基 B、⽪亚杰 C、埃⾥克森 D、弗洛伊德 4、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是()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形象记忆 5、⼈的⼤脑能全⾯⽽细致地考虑问题,这是指思维的() A、⼴阔性 B、批判性 C、深刻性 D、敏捷性 6、个性⼼理特征中遗传⾊彩最浓的部分是() A、性格 B、能⼒ C、⽓质 D、兴趣。
7、学⽣临考时的怯场属于() A、⼼境 B、理智感 C、应激 D、激情 8、教师在上课时不能让学⽣处于同样强度的注意在()分钟以上。
A、10分钟 B、20分钟 C、45分钟 D、30分钟 9、优势⼼理机能说的提出者是() A、阿特鑫森 B、培因 C、艾森克 D、卡特尔 10、英国⼼理学家学斯⽪尔曼提出的能⼒结构论称为() A、⼆因素说 B、群因素说 C、智⼒结构三维模型 D、独⽴因素论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A 2、C 3、A 4、B 5、A 6、C 7、C 8、B 9、B 10、A ⼆、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理现象可以从_______和个性⼼理特征两⽅⾯进⾏研究。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按序分为⽣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_______的需要。
3、观察的品质包括:观察的⽬的性、__________、观察的精细性、观察的敏锐性。
4、想象主要借助于综合、________、拟⼈化,典型化等⽅式形成。
5、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向,可将思维分为聚合式思维和______。
填空题参考答案: 1、⼼理过程 2、⾃我实现 3、观察的客观性 4、夸张 5、发散式思维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动机 参考答案:动机: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个⼈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标,以满⾜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在职教育硕士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在职教育硕士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在职教育硕士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是舒尔茨。
2、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3、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决定着公民受教育权利。
世界各国重大的教育改革以课程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
6、舒尔茨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岀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7、人力资木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和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或多或少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
8、教育对整个文化起着保存、承传、改造、创新的作用。
9、从形式上看,可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在文化诸因素中,价值观入于核心地位。
10、教育对文化的改造表现为选择文化和整理文化两种形式。
11、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2、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开始就和(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联系在一起。
13.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两条路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o14.现代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主要通过对(教师)的选择,对(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来实现。
15.(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
二、选择题1、坚持外镰论的有洛克。
2、坚持内发论的在孟子。
3、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依据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4、因材施教是遵循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5、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是遵循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6、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特点的教育是遵循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7、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了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8、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维果茨基。
9、加强2-3岁幼儿的口语训练是遵循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教育学模拟题
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教育学模拟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5分)1.我国最早出现“教育”一词的著作是____。
A.《论语》B.《孟子》C.《学记D.《说文解字》2.首先对人力资本理论给予理论阐述而获得特定含义的是____。
A.丹尼森B.斯特鲁米林C.舒尔茨D.厉以宁3.实质教育论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____。
A.发展能力或官能B.获得知识C.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D.建立人际关系4.学校的中,工作是____。
A.思想工作B.行政工作C.教学工作D.后勤工作5.衡量人们道德品德的重要标志是____。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参考答案:1.B2.C3.B4.C5.D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1.学校产生的条件:一是____;二是文字的出现和书面语言的形成。
2.在文化的诸因素中,____处于核心地位。
3.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我们教育工作应____。
4.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____等方面全面发展。
”5.“师者,人之模范也”是对教师职业____角色的揭示。
6.课程设计结果产生的文件称为____。
‘7.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它包括感知教材与____。
8.谈话法有两种方式,即问答式谈话和____。
9.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____教育。
10.柯尔伯格认为,学校德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____的发展。
参考答案:1.社会上一部分人有可能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2.价值观3.循序渐进4·品德、智力、体质5.示范者6.课程标准7.理解教材8.启发式谈话9.集体主义10.道德判断能力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15分)1.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强制性的学校教育。
2.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
2013年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3年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选择题 3. 名词解释5. 论述题 6. 案例分析题7. 简答题选择题每小题1分。
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隐性课程( )。
A.通过课堂式教学方式实施B.始终围绕教学就行C.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影响D.具有可控性正确答案:C解析:按照学生意识不同,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潜移默化属于意识形式。
2.借助结构化的材料来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与思考而获得知识的方式是( )。
A.探究式学习B.发现式学习C.自主性学习D.参与性学习正确答案:A解析:探究式学习,是借助提供结构化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与思考而获得知识的方式,其基本特点是:1.以增进学习者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2.以解决问题为主题;3.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学的非主导性;4.对探究性认识过程的关注。
3.严禁向未成年人出售或出租暴力、凶杀等图书、报刊、音响制品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
A.受尊重的权利B.受教育的权利C.生存的权力D.安全的权利正确答案:D解析:此类涉及到安全问题,故属于安全权利,要注意区分。
4.下列表述中属于柯尔伯格道德教育观点的是( )。
A.道德教育应该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B.运用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C.道德教育是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们幸福的决定因素D.儿童道德行为通过社会学习即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可以获得正确答案:B解析:柯尔伯格的重要德育理论:两难故事法。
5.道德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A.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B.受教育者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C.德育目标与德育评价之间的矛盾D.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A解析:德育过程的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出自( )。
A.中庸B.论语C.大学D.学记正确答案:B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7.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这一论断的教育家是( )。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教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教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选择题 3. 名词解释4. 判断题7. 简答题选择题每小题1分。
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显著特点是( )。
A.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B.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C.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D.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学2.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
A.感知与评价B.理解教材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学3.在学习教育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借助的是( )。
A.生产经验B.生活经验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学4.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 )。
A.形式教育论B.实质教育论C.传统教育论D.现代教育论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学5.教师不能满足“授之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强调教学应重视( )。
A.传授知识B.发展能力C.培养个性D.形成品德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学6.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这体现了教学应遵循( )。
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正确答案:C解析:“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中的“躐”、“陵”为超越、越过之意;“孙”为按规律之意;整体意思是学习不能超越等级、次第,要遵循一定的顺序,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知识模块:教学7.教学的组织形式包括( )。
A.分科教学B.个别教学C.问题教学D.班级教授课制E.分组教学正确答案:B,D,E 涉及知识点:教学8.便于因材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分科教学B.个别教学C.问题教学D.班级教授课制E.分组教学正确答案:B,E 涉及知识点:教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教育硕士真题答案(完整版本)
教育硕士真题答案(完整版本)2013年考研教育学真题答案(完整版)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A.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B.强调教学过程化C.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D.重视智力发展和创造性培养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第六章外国现代教育:苏联教育的发展之凯洛夫的《教育学》2.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觉按照角色要求为人处世。
这体现了教育的A.个体社会化功能B.个体个性化功能C.个体谋生性功能D.个体享用功能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之个体社会化3.有西方学者研究发现,美国大多数教师出身于中产阶级,习惯用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奖惩的标准,即不合乎他们的要求就要受到处罚。
这实质上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A.传递B.选择C.创造D.传播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的文化功能之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4.教育之所以能促进儿童发展,根本在于儿童发展上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可塑性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A.发展生产力B.消灭社会分工C.普及教育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下列属于我国基本教育制度的是A.学区教育制度B.成人教育制度C.教师教育制度D.教师资格制度参考答案:考查知识点:7.某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如右图所示:这类课程是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广域课程D.核心课程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第七章课程:课程类型之综合课程、广域课程8.学生围绕自己和教师订立的学习契约开展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文纳特卡制B.道尔顿制C.特朗普制D.曼海姆制参考答案:考查知识点:9.为避免灌输与说教而大量使用道德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角色认取(role taking)和主动思考的德育模式,除道德模式外,还有A.体谅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集体教学模式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九章德育:德育模式之体谅模式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生受教育权的具体内涵是A.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B.学生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分提出申诉的权利C.学生有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的权利D.学生有毕业或结业时获得学位证书,学位证的权利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十章教师与学生:学生的权利和义务1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逐步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鲜明反映这种转型努力的标志性文献是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参考答案:考查知识点:第六章教育制度:1949年以来我国的教育制度12.当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A.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向融合B. 普通教育与通用教育向融合C. 普通教育与初等教育贯通D. 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六章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1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挪威各地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陆续将义务教育的结束年龄从14岁延长到16岁。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练习试题及答案四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练习试题及答案四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A.卢梭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物质文化B.组织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D.课程活动文化3.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目标B.教学目标C.课程标准D.教学计划4.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活动,以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是()A.实验法B.练习法C.参观法D.实习作业法5.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指导作用。
这是()。
A.教育方针B.教学策略C.教学规律D.教学原则6.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特点的教育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7.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A.德育目的B.德育原则C.德育规律D.德育目标8.在学生认识的基本阶段中,居于教学的中心环节的是()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9.规定“学校、幼儿园教职员工应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或其它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的法规是()。
A.《宪法》B.《义务教育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儿童权利公约》10.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称为()A.班级授课制B.贝尔-兰喀斯特制C.道尔顿制D.文纳特卡制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1.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____________。
2.教科书的编写要同时兼顾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____________。
3.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强烈的____________的教育。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真题4套(附答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教育学试题1 一、填空题 (共10分/每空1分)1.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 )和( )。
2.教育的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 )标准。
3.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4.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 )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5.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 )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几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中共中央于1999年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的决定》。
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之间的矛盾。
8.“头脑不是一个可以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句话体现了( )的教学方法思想。
9.“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 )特点。
二、概念题 (共6分/每小题3分)1.美育 2.陶冶法三、论述题 (9分)试述人的发展的基本特性及其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教育学试题1[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2.质量规格 3.布鲁纳 4.教学大纲 5.社会主义建设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7.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8.启发式 9.民主平等二、概念题l.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作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陶冶法指教育者创设和利用有意义的情境以及自身教育因素,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
三、论述题试述人的发展的基本特性及其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答: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规律,并促进人的发展:A.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统一性,各种教育因素必须协调一致,共同关注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发展;B.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C.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决定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因材施教;D.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着教育工作必须注意要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给予合理和良好的教育。
教育硕士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一)
27、1879 年( )确定国民教育发展的义务性、免费性与世俗化三大原则,着力提高法国整体国民素质。
A、《法卢法案》 B、《费里法案》 C、《基佐法案》 D、《费舍法案》
28、文纳特卡计划由( )创立。
A、帕克B、华虚朋C、克伯屈D、帕克赫斯特
4、______是国家对某门学科的教学所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国家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直接领导的主要工具。
5、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和______提出的,是进行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6、要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______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
7、______是与课堂教学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与课堂教学共同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
A、教育实验观察B、严格控制的观察C、全结构式观察D、教育现场观察
44、以下属于一次文献的是( )。
A、索引B、论文C、手册D、综述
45、关于教育实验研究外在效度的不正确的是( )。
A、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概括性和代表性
B、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是否可以推论到实验对象以外的其他受试者
C、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是否可以推论到实验情境以外的其他情境
D、外在效度高低与内在效度成反比
二、辨析题:46-48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46、教育现代化主要在于教育设施的现代化。
47、智者是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
48、无关变量就是对研究结果没有影响的变量。
A、魏晋南北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22、中唐时期以儒家思想卫道者自居的著名思想家是( )。
A、刘禹锡B、李翱C、韩愈D、张籍
考研教育学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试题
考生答案:考生答案:考生答案:4.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1分]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我要纠错5.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1分]A教学原则B教学规律C教学策略D教学方法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我要纠错6.可以强化学生社会交往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及团结合作精神,并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的学习方式是()[1分]A选择性学习B参与性学习C自主性学习D合作学习考生答案:7.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1分]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工业革命D信息革命考生答案: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我要纠错9.教学评价应在指出教师和学生的长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被评价者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前进。
这是指教学评价的()。
[1分]A指导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考生答案:10.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在课程设置上的主要分歧是()。
[1分] A是否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
B课程设置是偏重知识还是偏重能力C理论讲授和实践活动谁更重要。
D是否要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考生答案:。
教育学模拟试题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5分。
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1、我国最早出现"教育"一词的著作是A、«论语»B、«孟子»C、«学记»D、«说文解字》2、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主要通过----------表现出来。
A、培养人B、参与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C、传播文化和科学知识D、生产斗争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是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认识。
A、授业解惑者B、管理者C、示范者D、父母与朋友4、提倡要学习实用科学知识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斯宾塞C、洛克D、夸美纽斯5、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A、德育内容B、德育目标C、德育途径D、德育过程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
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1、学校产生的条件:一是----------;二是文字的出现和书面语言的形成。
2、在文化的诸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
3、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是--------,这也是推动身心发展的直接的现实力量。
4、教育目的的结构包括教育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四个层次。
5、唐代韩愈在《师说》中关于教师职能的一句名言是----------6、主张围绕社会改造的"-------------"来组织学校课程,被称为"社会中心课程论"。
7、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8、谈话法有两种方式,即问答式谈话和-----------9、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属于----------学说10、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15分。
2013年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2、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教育到(形式)教育,再到(制度)的教育的过程。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简称学制,学制的建立,是(制度)教育的典型表征。
4、在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教育。
5、随着社会生活的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渐发生了变化。
6、西周以后学校的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
7、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8、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9、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作为学校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10、在古印度(婆罗门)的教条是教育的指导思想,其经典是主要的教育内容,其(僧侣)是唯一的的老师。
11、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的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方法比较灵活。
12、古罗马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盲目服从圣书和層侣教师的权威,学习方法是背诵。
13、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特征是(阶级性)(道统性)(象征性)(刻板性)(专制性)14、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科学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
以平等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实生活。
15在近代,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教育崛起。
16、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1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最早系统阐述科学教育思想、最明确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康德D.杜威2.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A.科学技术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生产力3.把社会理想化,对自己缺乏信心,反映了高中生在认知方面出现的()问题。
A.心理失衡B.过分欣赏自我C.过分苛求社会D.以个人利益为中心4.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5.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A.教学原则B.教学规律C.教学策略D.教学方法6.可以强化学生社会交往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及团结合作精神,并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的学习方式是()A.选择性学习B.参与性学习C.自主性学习D.合作学习7.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工业革命D.信息革命8.老师采用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品德评价法D.品德修养指导法9.教学评价应在指出教师和学生的长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被评价者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前进。
这是指教学评价的()。
A.指导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10.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在课程设置上的主要分歧是()。
A.是否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
B.课程设置是偏重知识还是偏重能力C.理论讲授和实践活动谁更重要。
D.是否要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1.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_________,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
2.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的总和及其________。
3.德育的开放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向国内社会开放,二是向___________开放。
4.教学不仅要使不生获得知识,而且要发展以___________为核心的认识能力。
5.各国课程改革都强调创造性与____________的培养,认为教育应该培养胸襟开阔、能够站在全球化视野考察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公民。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苏格拉底产婆术2.活动课程3.智力4.学科中心论5.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原则四、判断题(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解释内容或说明理由。
每小题5分,共25分)1.教师的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2.外铄论者一般不重视教育的价值。
3.谈话法又叫问答法。
4.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5.课外活动和学科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回事。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结合实际谈谈“师道尊严”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及其危害性。
2.结合实际论述潜在课程的含义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一位老师的课讲完了,问学生:“听懂了吗?”“听懂了!”学生们齐声回答。
“还有谁不懂请举手。
”全班静悄悄。
一位学生的手稍微伸了一下,又缩回去了,细心的老师还是发现了。
老师温和地对这位学生说:“你哪里不懂?没关系,讲出来。
”学生怯怯地站起来叙述着,老师一边鼓励他大声一点儿,一边俯下身子倾听,很耐心地又讲了一篇。
最后,老师对这位学生说:“请坐,以后要认真听讲。
”试就该案例中的教师的“教学观”和“师生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
答案:一、选择题1.B2.D3.A4.D5.A6.D7.D8.C9.A10.B二、填空题1.人格力量2.进程安排3.国际社会4.思维能力5.开放性思维三、名词解释1.苏格拉底产婆术:即助产术,即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自己虽然无知,但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像他母亲是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生命诞生。
2.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3.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4.学科中心论:学科中心论的出发点和中心是学科本身,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各科知识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
5.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原则: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全班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又要注意个别差异,以便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特长。
四、判断题1.教师的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答:正确。
个体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是在学习人类经验、消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年轻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规范他们的行为品格,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把社会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心理素质,实现个体社会化。
2.外铄论者一般不重视教育的价值。
答:错误。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力度本性、形成社会所需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3.谈话法又叫问答法。
答:正确。
谈话法又叫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4.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答:正确。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的德智体等是相互联系、影响、制约、促进的辩证统一体。
通过德育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品德发展,可为他们体智等的发展提供保证和动力。
5.课外活动和学科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回事。
答:错误。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学科教学活动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
课外活动在教育内容及结构方式上区别于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它不以课程中的学科为单位,内容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限制,有其独特的范围和性质。
五、论述题1.结合实际谈谈“师道尊严”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及其危害性。
答:支配中国师生关系的观念是师道尊严,即在教学与教育中无原则的服从教师的权威。
在教学中,强调教师教的过程和作用,忽视学生学的过程和作用;教师倾向于按事先安排好的方案教学,而不习惯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教师习惯于向学生提问,而不习惯于不断被学生提问;在思想教育方面,习惯于“教导”,而不习惯于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在班级管理上,习惯于发号施令和监督处罚,不习惯于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自我管理。
由于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我国的学生很多具有自信心不足,主动性、独立性、自觉性和进取性不足的弱点,而这些特点是现时代非常需要的品质。
不彻底消除这种不平等的师生观,不充分认识到学生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2.结合实际论述潜在课程的含义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答:潜在课程也叫“隐性课程”。
“潜在课程”中的“课程”并非实指,只是借用“课程”一词来说明学校中还存在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
它们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及其动态传递方式。
它在学校情境中以内隐的方式存在,使学生在无意识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
潜在课程的发展要求我们要重视良好校风的建设;重视校园特色文化活动的建设;重视一流的校园环境的建设,从而达到潜移默化育人的良好效果。
例如:良好的校风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和“气候”,有利于学生自觉约束自己,规范言行,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再如: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等,能够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起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内心世界、磨练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作用。
还可以使学生生活充实,有成就感和归宿感,避免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
六、案例分析题答:(1)教学是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案例中的教师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勇于说“我不懂”(或者“我有不同想法”),关注学生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正当需求,态度温和,辅导学生耐心细致,诲人不倦,哪怕是学生的一个细微末节都没有忽视,注意到了“面向全体”,应该肯定,这位老师确实是一位好老师,但是,这位老师还不是一位优秀教师。
(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以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又看到学生是处于半成熟、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正确指导。
案例中的教师在辅导完学生后说了一句“以后要认真听讲。
”言下之意。
就是这个学生平时是不认真听讲的。
一个学生敢在全班同学面前说自己“不懂”,这是需要勇气的,这种勇气是一种敢说真话、敢承认差距的勇气,作为一种素质,比课本知识要宝贵得多。
这个学生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没有得到这位老师的赞赏和鼓励,却得到了“不认真听讲的”的暗含批评。
其不良后果可能是这位学生以后也会加入了“听懂了”的行列,对待学习变得消极被动,上课不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害怕答错,不敢创新和冒险,逐渐丧失了主动的探索精神。
可见教师善于运用激励手段。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点滴进步时,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
对于那些暂时没有明显进步的学生,也要多一些宽容,肯定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
(论述过程中语言流畅、逻辑性强者,酌情加分,但总分不超过15分。
如果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一致,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也可酌情加分。
)2013年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这是古代()教育的特征。
A.罗马B.埃及C.雅典D.斯巴达2.心理学家所说的“危机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3.教科书不同于其他任何书籍的基本特点是其内容的()。
A.基础性B.示范性C.准确性D.新颖性4.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A.自由发展B.自主发展C.自愿发展D.自动发展5.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赫尔巴特D.杜威6.心理学家提出的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A.个别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7.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原则中的()。
A.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B.德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8.现代教学策略实施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