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保护色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775cc7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d.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动物保护色的概念和作用,认识不同动物的保护色,培养对动物的环保意识。
2.技能目标:观察、辨认不同的动物保护色,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保护的爱护意识和责任意识,了解环保知识和生态保护意识,促进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1.知识内容:动物保护色的概念和作用。
2.技能内容:观察、辨认动物的保护色。
3.情感内容:培养环保和生态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材料。
2.保护色海报和图片。
3.模型动物玩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生动形象的班会1.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学习到环保知识,居家环保如何做到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
2.通过引入一段视频和音乐来渲染气氛。
3.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的保护色。
2. 学习环节:动物保护色的科普讲解1.导入环节结束后,老师通过课件呈现动物保护色的概念,让幼儿初步了解。
2.讲解动物为什么需要保护色,保护色的种类,动物保护色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知识。
3.张贴保护色的图片展示,并让幼儿自主辨认不同动物的保护色。
3. 实践环节:动物保护色的实际操作1.分组放置玩具动物,让幼儿在放置过程中对养生环境做思考,去体会不同动物的保护色的重要性。
2.小组内交流辨认不同的动物保护色,老师帮助答疑。
3.老师安排小组提出不同地方的环保提议,并亲身示范与幼儿互动,展示如何实行环保应对措施。
4. 反思环节:引导幼儿展开心得感想交流1.老师提出“思考为什么动物要有保护色,并附上相应证明文案”一题,以检验本场课的掌握程度和反应能力。
2.让幼儿感悟环保的重要性,并谈谈个人对动物保护的看法。
3.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场公开课,我们在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提升。
幼儿对动物保护色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保护色的种类、动物保护与环保之间的关系等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观察、辨认动物保护色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时,我们也在情感上引导幼儿产生对动物保护的爱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并提升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促进幼儿的社会情感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75a98d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0.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一、活动主题动物保护色二、活动目标1.了解动物的保护色,了解保护色的作用。
2.认得不同动物的保护色及环境背景。
3.启发幼儿保护动物,珍惜动物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1.科学类绘本:《动物保护色》。
2.课件与投影仪。
3.翻盘游戏、拼图游戏、掷骰子游戏等。
4.幼儿草稿纸和彩色铅笔。
5.动物图片及视频。
四、活动步骤1.引入活动老师用幼儿易懂的语言简单介绍什么是保护色,为什么动物需要保护色以及保护色的作用等。
2.故事引入老师给幼儿朗读科学类绘本:《动物保护色》。
介绍了不少于5种不同动物的保护色,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保护色及环境背景。
3.游戏环节3.1翻牌游戏老师将动物图片装进卡片牌中,让幼儿轮番翻开卡片里面的动物图片,并回答这种动物的保护色的作用。
同时老师补充相关的学问点,让幼儿们更深入的认得到什么是保护色以及不同动物保护色的作用。
3.2拼图游戏老师张贴几幅拼图,拼成不同的动物形象,然后通过确定的引导,让幼儿发觉每个动物形象的保护色在其中哪些部位以及为什么要有保护色。
3.3掷骰子游戏老师将有不同动物图案的色子准备好,幼儿轮番掷色子,经过若干轮后可以通过颜色改换、组合的方式重修出一幅保护色丰富的动物图案。
4.制作环节老师向幼儿呈现不同动物的图片及视频,引导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动物保护的关注和珍惜。
幼儿依据本身的喜好,选择一种动物并用铅笔在草稿纸上勾画出动物形象。
之后,让幼儿选择不同的颜色,为这种动物形象配上不同的保护色,让幼儿们从制作过程中了解到动物保护色的形式和效果。
五、活动反思通过此次活动,幼儿进一步认得到生存环境对动物形态和保护色的影响,也进一步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但同时,活动中的一些游戏环节推陈出新地表达学问,让幼儿更简单把握。
对今后的教学探究和方法的改进上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任何科学的学问假如能以生动有趣味味的方式呈现,都能引发幼儿们的热诚和求知欲,提高其学科素养。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的保护色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的保护色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7cb753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7.png)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的保护色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动物的保护色
2.能够列举出几种常见的动物保护色
3.懂得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1.讲义:动物的保护色
2.图片或视频:几种常见动物的保护色
3.显微镜或放大镜(可选)
4.颜料、笔、纸、彩色卡片等材料
三、教学过程
3.1 导入环节
1.导入问题:大家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
2.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谈一谈这些动物的生活环境
和特征。
3.2 正文环节
1.教师讲解什么是动物的保护色及其作用,并分别以鱼、蛇、鸟类等为例进行说明。
2.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讨论,练习观察能力。
3.让学生通过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和绘制自己所喜欢的动物
的表皮结构,了解保护色的生理基础。
4.实践环节:让学生用颜料、笔、纸等材料制作代表自己喜
欢的动物的保护色,加深对于保护色的印象和理解。
3.3 总结环节
1.谈一谈动物的保护色和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2.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反思
1.教师在讲解保护色时,应该尽量简洁明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学生在制作保护色时,同学们的水平和兴趣爱好不同,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3.教师在带领学生观察表皮结构时,应该遵守安全原则,做好防护措施。
4.在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动物时,应该鼓励学生多说,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述进行补充和引导,切换教学主题之前,要确保学生已经吸收了前面的内容。
5.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善于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积极参与。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58a849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6.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动物世界》的第七章第一节《动物保护色》。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什么是保护色,探究保护色的作用,认识几种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以及如何区分这些动物的保护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保护色的概念,知道保护色对动物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表达自然界中保护色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保护色的概念及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几种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并能区分它们的保护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实物(如绿草地上的变色龙、树叶上的蝴蝶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播放PPT,展示绿草地上的变色龙、树叶上的蝴蝶等具有保护色的动物。
(2)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这些动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保护色的概念,引导幼儿了解保护色对动物的作用。
(2)展示不同动物的保护色,让幼儿观察、区分。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为一只蝴蝶设计保护色。
(1)让幼儿谈谈对本节课保护色的认识。
(2)引导幼儿关爱动物、保护自然。
六、板书设计1. 《动物保护色》2. 内容:(1)保护色的概念及作用。
(2)几种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及区分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在户外寻找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并记录下来。
(2)为一只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保护色,并剪下来。
2. 答案:(1)户外寻找的具有保护色的动物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保护色的概念及作用,认识了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并能区分它们的保护色。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表达自然界中的保护色,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去户外寻找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并进行观察、记录。
幼儿园优秀教案动物保护色【三篇】
![幼儿园优秀教案动物保护色【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8a30fca6c30c2258019e96.png)
幼儿园优秀教案动物保护色【三篇】动物保护色一一、设计意图: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看,大班后期的孩子已经能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实行初步的判断推理,从而把握事物一些本质特征.这个点是不可否认的.本次教学活动是教师观察到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对躲在小叶子下面的小蜗牛产生兴趣,所听到的幼儿间关于小蜗牛身体颜色的一段争论之后,而组织的一次集体教学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幼儿对动物的体表颜色的观察、分辨与讨论,能够让幼儿获得动物保护色的特征和作用的认知经验.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动物奇特本领的兴趣.二、活动目标:1.了解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用保护色实行自我保护的方法.2.感受“保护色〞的神奇,萌发研究动物保护色的愿望.三、活动准备:1.?隐身妙招?教学资源、语言故事.2.各种有保护色的动物图片、课件.3.事先画好各种有保护色的小动物.四、活动过程:1.开始局部导入活动,师:今天天气真好,小朋友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大森林里玩呀?那我们出发吧!(随音乐走进教室)2.根本局部(1)引导幼儿坐好后,出示图片.师:大森林里可真美呀!还有这么多小动物,小朋友们看一下都有哪些小动物?(2)引导幼儿找到隐藏起来很难找的枯叶蝶.师:有一个小动物它怕别人伤害它,所以躲了起来我们一起来把它找出来吧.(3)总结枯叶蝶为什么难找.师:枯叶蝶可真难找,由于它和枯树叶、枯树枝根本上是一个颜色,所以这么难找.但是小朋友知道枯叶蝶为什么喜欢在枯树叶和枯树枝上吗?幼:不知道.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小故事能够告诉小朋友们答案,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吧!(4)引导幼儿认真听故事听完故事后请幼儿说一下为什么枯叶蝶喜欢在枯树叶上,小动物们为什么躲了起来?老鹰为什么没找到它们?(5)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6)教师总结师:由于老鹰来了,他们有了危险就分别躲在了与自己颜色相近的植物上,这样大老鹰就不会发现它们,它们就平安了.(7)提问幼儿还知道那些小动物用自己的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师:原来它们能够用自己的颜色来保护自己,那么小朋友还知道有哪些小动物使用自己的颜色来保护自己的吗?(8)引导幼儿大胆发言.(9)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说出它们的名字,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10)教师小结:师:在大自然中有很多动物为了保护自己,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和他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它们用自己的颜色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11)出示事先画好的动物图片引导幼儿给它们涂上相对应的颜色.(12)涂完颜色引导幼儿帮自己的小动物介绍自己.(动物叫什么名字,敌人来了怎样保护自己等)3.结束局部: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帮小动物们送回家吧.五、活动反思:整个活动下来,我们发现教学课件在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协助幼儿更顺利地理解了知识.在第一局部请幼儿观看课件枯叶蝶, 从而引出动物的保护色.第二局部让幼儿观察具有保护色动物的图片, 幼儿都被颜色鲜艳的图片吸引住了,看着图片幼儿都能很清楚地理解动物的保护色.第三局部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了动物的保护色.同时, 也发现如果活动之前先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相关的资料,孩子所了解的会更多,在活动中也会讲得更多,交流得更多,而不是都由我来向幼儿说.动物保护色二一、教育目标:1.了解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用保护色实行自我保护的方法.2.感受"保护色"的神奇,萌发探究动物保护色的愿望.二、活动准备:1.活动前在家长的协助下搜集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并记录在调查表格中.2.>教师教学资源及教学挂图4幅.枯叶蝶、北极熊、竹节虫、蚱蠕、蜥蜴、青蛀、黄鼠狼、斑马、刺猬、乌贼、乌龟、壁虎、长颈鹿等动物图片以及背景图一张.3.“关于保护色在不同领域的创造〞ppt课件三、活动过程:1.出示调查表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实行"动物自我保护〞的交流.师:孩子们前几天,我们发过一张调查表,请小朋友和家长一起搜集相关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现在请你们自己说一说调查结果.(幼儿自由发言)师:原来小朋友知道这么多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你们真棒,现在老师要考一考你们?青你们做好准备.2.请幼儿听故事>,初步了解保护色(1)出示枯叶蝶、蜥蜴、青蛀等图片请幼儿猜一猜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幼儿自由发言)(2)教师讲故事并实行提问,初步了解保护色(3)教师小结:枯叶蝶、青蛀等都躲在与自己身体颜色很像的地方,所以老鹰不容易发现它们.3.请幼儿观察枯叶蝶、北极熊、竹节虫、蚱蠕等动物图片,感受保护色的神奇.(1)请幼儿观察教学挂图,用最快的速度找出藏在图画里的动物. (幼儿自由发言,老师即时地引导和鼓励)(2)请幼儿说一说哪些动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幼儿发言)(3)教师小结: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的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似,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4.观看教师教学资源«隐身妙招»,拓展幼儿经验.(1)请幼儿观看教师教学资源,了解壁虎、长颈鹿、斑马、刺猬、乌龟、黄鼠狼、乌贼等更多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2)教师小结: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有很多,有些动物靠放臭气老保护自己,有的靠自身的刺保护自己,还有的靠多在硬壳里来保护自己,动物们有自己保护自己的方法.5.分组实行游戏:“捉迷藏〞幼儿每人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根据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贴到适宜的背景图中,然后师幼实行讨论、交流结果.(游戏分组实行)6.联系生活,拓展幼儿经验.(1)幼儿讨论:生活中人们也很聪明,根据动物的保护色想到了保护人类自身,小朋友想一想人类会怎样利用呢?(2)请小朋友看“关于保护色在不同领域的创造〞的ppt课件,拓展幼儿经验.四、活动延伸:1在图书区投放相关动物自我保护内容的图书,拓展幼儿经验.2在科学区请小朋友为动物的保护方法实行简单的分类,并作记录.动物保护色三活动设计背景本班幼儿在主题活动的学习中,幼儿通过“颜色的作用〞初步了解了颜色在自然、生活中的广泛使用.幼儿对动物抱有浓厚的兴趣,当谈到动物身上保护色时,形态生动、习性各异、皮肤颜色、花纹不同的动物深深吸引着幼儿.学前班的孩子已经能从事物的外表现象实行初步的判断推理,从而把握事物一些本质特征.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动物的体表颜色的观察与讨论,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动物怎样改变自身,以适合环境的变化,理解到动物与动物,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变化,可让他们获得动物具有保护色的认知经验,丰富幼儿的知识.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交流讨论,使幼儿了解一些动物具有与环境一致的保护色,理解保护色的作用.知道有些动物只有一种保护色,有些动物有几种保护色.增强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2、对人类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产生进一步的探索欲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保护色的作用.难点:人类怎样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多媒体图片沙漠、草原、海洋、森林背景图4幅,活动室内设相对应的4区域,并分别设标志牌,动物小图片假设干.经验准备:活动前对树叶蝶、拟叶虫有初步理解,并发动家长收集相关资料、丰富孩子对保护色的知识.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出示图片1:有些小动物在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请你们找找看,他们是什么小动物?〔师逐一出示图片〕2:你们在这些图片中发现了什么?他们的颜色为什么跟周围环境这么像,有什么用处吗?小结:原来,在大自然中,动物身上的颜色、斑纹不但漂亮,还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敝自己不被敌人发现,来保护自己, 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二、探究环节〔一〕动物的保护色1:那你们还知道有什么动物他们有保护色?〔幼儿讲述〕2:有很多小动物它们的身上的颜色也能保护自己,请每个小朋友选择一个小动物,说一说它身体是什么颜色,它会生活在什么哪里?如:青蛀身体是绿色的,它生活在池塘边.兔子的身体是灰色的,它生活在草地上.3:老师为小朋友准备四个小动物喜欢住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小动物能够生活在这里呢?〔草地、树林、雪地、海洋〕4、幼儿讨论分组活动5、你为什么帮小动物选择生活在这个地方?它会用周围和自己一样的什么颜色保护自己?如:我帮蝴蝶选择生活在草地上,由于它的身体颜色和花的颜色很像,能够保护自己.小结:小朋友真能干,交流了很多动物的保护色,动物世界很神奇,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的生存,很多动物都有和环境相近的保护色, 有的动物的保护色更神奇今天老师还带来一种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二〕、理解变色龙:1、出示变色龙的图片问:“这是什么呀?你们理解吗?2、为什么叫变色龙呢?它是怎么变的呢?〔出示图片〕小结:变色龙的保护色与环境相似是为了伪装自己,不让敌人轻易发现自己,他们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原来一些动物只有一种保护色,有些动物有几种保护色,三、拓展环节:保护色与人类1、动物真的很聪明,会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而且象变色龙动物的保护色还会变化,生活中,人们也很聪明,会使用保护色.你知道是怎样利用的呢?〔启发幼儿讲述〕.2、在森林中打仗的解放军叔叔,他们为了不被敌人发现,很好的隐蔽自己,你们知道解放军叔叔用的是什么方法吗?〔穿上迷彩服,衣服的颜色和森林的颜色很像,不会被敌人发现.〕3、考考你们:有一次,英国人在非洲丛林打仗,英国的骑兵都穿着红色的军装,非洲的军队都穿着绿色的军装.他们究竟谁能取胜, 为什么?活动延伸: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先进地利用了保护色,如迷彩服, 军事武器等,小朋友能够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更多的资料,日常生活中也能够仔细地观察,还有哪些动物有保护色,人们还怎样利用的, 老师等着小朋友有更多的发现来告诉我。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保护色》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保护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7a1e1e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5.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保护色》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的世界》,详细内容为第三课时《动物的保护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动物的保护色特点,认识到保护色在动物生存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保护色的概念,认识到保护色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对动物保护色的认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保护色在动物生存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保护色的概念,认识具有保护色的动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PPT、视频、动物玩具。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观察教室窗外的自然环境,让幼儿发现树叶、小草等植物的颜色变化。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这些植物的颜色会变化?2. 新课导入(10分钟)(1)通过图片、PPT展示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如蝴蝶、青蛙、狐狸等。
(2)讲解保护色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保护色对动物生存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1)以蝴蝶为例,讲解蝴蝶的保护色及其作用。
(2)让幼儿观察蝴蝶的图片,找出保护色的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出示动物玩具,让幼儿找出具有保护色的动物。
(2)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具有保护色的动物,进行观察、描述。
5. 创作环节(15分钟)(1)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双面胶等学具,创作一幅以保护色为主题的画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画作。
(1)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讲述保护色的作用。
(2)教师点评,强调保护色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保护色的概念2. 具有保护色的动物3. 保护色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物,找出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并描述其特点。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以保护色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9cf456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c.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动物保护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动物保护色的概念,认识到保护色在动物生存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动物保护色,理解保护色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 能够观察、描述动物保护色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动物保护色的概念,知道保护色在动物生存中的作用。
难点:观察、描述动物保护色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图片、PPT、视频、彩色笔、画纸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动物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生活环境。
(2)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动物特点。
2. 例题讲解(1)讲解动物保护色的概念,让幼儿知道保护色的作用。
(2)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保护色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幼儿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保护色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并进行讲解。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动物,培养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动物保护色2. 板书内容:(1)保护色概念(2)保护色作用(3)保护色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下它们的保护色特点。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动物,描述它们的保护色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动物保护色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课后反思如下: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3. 增加课后实践作业,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1. 开展“保护动物”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2.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不同动物的保护色特点。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保护色》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保护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ba88df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a.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保护色》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动物的保护色》二、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如何通过外表的颜色和形状来保护本身。
2.通过察看动物的保护色,学会区分颜色。
3.通过制作折纸蝴蝶,提高幼儿的操作本领和动手本领。
三、教学重点1.让幼儿了解动物保护色的概念。
2.通过察看和讨论动物保护色的方式来学习。
四、教学难点1.让幼儿理解动物保护色的概念。
2.通过动物保护色,让幼儿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五、教学方式1. 活动教学2. 察看教学3. 互动教学六、教学准备1. 五颜六色的纸张和贴纸,剪刀和胶水。
2. 印有不同动物保护色的图片和书籍、游戏玩具等。
3. 班级黑板、彩色粉笔、白色粉笔、擦子等。
七、教学过程1. 开场导入(10分钟)1.1 制作动物模型老师提示幼儿今日要学习动物的保护色。
通过制作动物模型,介绍动物保护色的概念,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老师可以给同学们分发用到的材料,供应引导,也可与幼儿共享本身制作的动物模型。
1.2 察看呈现不带保护色的青蛙的图片,并询问幼儿它的颜色是什么。
然后呈现带着保护色的青蛙图片。
告知幼儿这是一个“绿色”的青蛙,告知幼儿它的绿色帮忙它保护本身。
2. 发觉动物的保护色(15分钟)2.1 察看游戏游戏:老师制作卡片呈现在黑板上,每张卡片上有不同的动物,让幼儿猜想是什么动物,然后为这些动物设计合适的保护色。
幼儿们可以在纸上画出他们的设计方案。
2.2 记录将幼儿的设计放在墙上,做一个“我的创意”的墙纸,可以让每位幼儿来介绍本身的动物保护色,呈现他们的设计。
或者让老师统计,哪种颜色用得最多,哪些动物得到了最多的保护。
2.3 共享的一些阅历平常在户外,我们常常见到的蝴蝶和蛇都有很好的保护色。
它们的保护色让它们在大自然中有更多的保护,化繁为简,是大自然对动物的一种保护方式。
3. 制作折纸蝴蝶(20分钟)3.1 学会折纸蝴蝶教育幼儿如何折纸蝴蝶,可以使用视频或图片呈现,帮忙幼儿学习。
大班《动物保护色》教案优秀6篇
![大班《动物保护色》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82acd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1.png)
大班《动物保护色》教案优秀6篇大班《动物保护色》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了解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2、感受“保护色”的神奇,萌发探究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1、活动前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2、教学挂图4幅。
3、枯叶蝶、北极熊、竹节虫、斑马等动物图片。
4、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1、请幼儿寻找图片中藏起的昆虫,初步了解保护色。
(1)谈话:“教师知道小朋友都非常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一些昆虫和小动物也喜欢玩这个游戏。
今天他们已经藏好了,想请小朋友找一找他们都藏到哪里了?”(2)出示故事挂图,让幼儿找一找有谁藏起来了?它们都藏在什么地方?教师讲述故事《隐身妙招》后提问:请幼儿说一说他们为什么会藏在那个地方?他们是用什么来保护自己的?教师小结:花蝴蝶、枯叶蝶和青蛙都躲在与自己身体颜色很像的地方,所以它们就不容易被老鹰发现而被吃掉,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
2、请幼儿观察枯叶虫、枯叶蟾蜍、北极熊、竹节虫、蚱蜢等动物的图片,寻找藏在图画中的动物,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3、播放多媒体认识几种昆虫和动物。
请幼儿说一说哪些动物是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并讨论其他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教师小结:这些动物和昆虫都会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如果你是一只昆虫,你会怎样保护自己?4、布置场景:放置各种颜色的花,教师扮小鸟,幼儿扮昆虫,师幼玩小鸟捉昆虫的游戏,让幼儿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5、向动物学本领,联系生活,拓展幼儿经验。
请幼儿观看教师教学资源,了解人们根据动物的保护色在不同领域的发明。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动物还有这样独特的本领,他们用保护色保护了自己,这样才免受伤害。
教学反思:有个别孩子参与不是很积极,原因可能孩子对动物的保护色,了解不多,使他们在活动中兴趣不高。
但教师要注意到这些孩子,主动发问,积极互动,效果会好些。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d82ca2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0.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保护色的概念和作用。
2. 能够观察和描述一些具有保护色的动物。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一些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如变色龙、豹子、昆虫等。
2. 彩色纸张、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教学卡片或展板,用于展示动物保护色的实例。
教学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颜色吗?它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二、探索保护色(10分钟)1. 教师向幼儿解释保护色的概念,即动物通过身体的颜色和图案来保护自己,使自己不易被敌害发现。
2. 展示更多的动物图片或视频,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保护色。
3.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这些动物会有这样的保护色?它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三、绘画活动(10分钟)1.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彩色纸张和画笔颜料。
2. 邀请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尝试给它们添加保护色。
3.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分享和展示(5分钟)1. 邀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他们给动物添加保护色的原因。
2. 教师和幼儿一起评价每幅作品的创意和保护色的效果。
2. 提问: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些具有保护色的动物?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对于绘画活动,教师要尊重每个幼儿的创作,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3. 在反思环节,教师可以邀请幼儿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教学的改进。
参考反思:本次公开课教案《动物保护色》的实施过程中,幼儿们对动物保护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观察、讨论和绘画活动。
通过展示和分享,幼儿们更好地理解了保护色的概念和作用,并表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在活动组织方面,时间安排合理,教学内容丰富有趣。
通过图片、视频和绘画等方式,幼儿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动物保护色,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ca1363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8.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得不同动物的保护色,了解其作用和意义。
2. 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促进幼儿对动物的情感和认得的培育。
3. 能够在幼儿的生活中关爱小动物,了解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二、教学准备1.图片:大自然中不同动物的保护色图片。
2. 视频:动物保护色的相关视频。
三、教学过程1、热身环节老师引导幼儿们猜想下列动物保护色的作用。
例如:老虎的条纹、蜜蜂的花纹、大街啄木鸟的羽毛颜色等等。
2、呈现保护色图片老师从图片资料库中呈现不同种类动物的照片,询问幼儿们是否认得该动物?是否知道它的生活习性?该动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保护色呢?3、观看视频老师播放视频,让幼儿们感性认得,了解更多动物的保护色和作用。
4、小组合作探究老师分组让幼儿们在小组中讨论,表述本身理解的动物保护色的意义。
5、创意实践利用在教室走廊或小区公园等环境完成活动,小伙伴们可以近距离察看自然界中不同动物的保护色,感受自然之美并共享本身的学习成果。
6、总结反思老师引导幼儿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回顾今日的学习进程。
同时,还要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比如:你在察看小动物时,你是否会关注它的保护色?我们该如何关爱小动物,让它们和我们和谐共处呢?四、延长活动1、动手尝试制作和绘制保护色的小动物手工。
2、分组察看同一种小动物的不同保护色,让幼儿们探究不同环境下同一种动物保护色的变化。
例如,老虎的条纹在森林中仍能发挥保护作用吗?3、了解小动物的性格特征及毒性。
五、反思本节课以动物保护色为主题,引导幼儿认得不同动物,同时探究这种保护机制的作用和意义,培育幼儿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通过丰富的互动形式,让幼儿们感受到科学学习的趣味性,培育了幼儿们的察看和分析本领。
同时引导幼儿们珍惜小动物,保护环境,营造了和谐的生态环境。
大班科学动物保护色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动物保护色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153cb0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f.png)
大班科学动物保护色教案【含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动物保护色的特点和作用;2.通过观察比较,了解不同动物的保护色;3.提高学生对动物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教学内容1.什么是动物保护色;2.常见的动物保护色;3.比较不同动物的保护色。
3. 教学准备1.光盘或视频教材;2.绘本或图片资料;3.活动板书。
4. 教学过程4.1 类比启发,激发学生好奇心通过查看图片让学生看到不同的动物世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动物身上长满了花纹,有的动物身上的颜色和周围环境一模一样。
告诉学生这些花花绿绿的花纹和惟妙惟肖的颜色并不是动物随意选择的,而是动物保护色的一种表现形式。
4.2 集体合作探究,发现不同动物的保护色在讨论保护色的重要性后,老师展示几张不同动物的图片和绘本,向学生解释动物保护色的特点和体现方式。
然后,请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图片和绘本并发现动物的保护色。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分辨不同动物保护色,尤其是那些很难看出来的动物。
同学们应该会突然想到其中的“玄妙”所在。
4.3 典型案例展示,进一步了解老师可以分享几个关于动物保护色的更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动物保护色的奥妙。
例如,大象身上那些看起来像沟壑的白色斑纹,其实是大象身上的褶皱沟壑形成的自然保护色,帮助热带森林中的大象避免掉进沼泽中。
4.4 小组合作绘画,发挥想象力在学生对动物保护色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老师请所有同学组成小组。
让同学们选出一只动物,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这只动物的保护色。
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体验到动物保护色的重要性。
4.5 游戏互动,巩固所学游戏互动是一个有效的巩固所学内容的方式。
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动物保护色的小游戏,让学生加深对所学概念和知识的理解。
例如,老师可以把几条蛇的图片放在桌子上,让学生猜测哪一条是毒蛇。
如果学生选对了,老师会播放关于毒蛇保护色的专题视频,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物保护色的特点和作用。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保护色》(通用11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保护色》(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47f21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6.png)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保护色》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保护色》(通用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保护色》,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保护色》篇1一、活动目标:1、了解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2、感受"保护色"的神奇,萌发探究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二、活动准备:1、活动前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并记录在调查表格中。
2、<<隐身妙招>>教师教学资源及教学挂图4幅。
枯叶蝶、北极熊、竹节虫、蚱蜢、蜥蜴、青蛙、黄鼠狼、斑马、刺猬、乌贼、乌龟、壁虎、长颈鹿等动物图片以及背景图一张。
3、“关于保护色在不同领域的发明”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1、出示调查表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动物自我保护"的交流。
师:孩子们前几天,我们发过一张调查表,请小朋友和家长一起搜集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现在请你们自己说一说调查结果。
(幼儿自由发言)师:原来小朋友知道这么多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你们真棒,现在老师要考一考你们?请你们做好准备。
2、请幼儿听故事<<隐身妙招>>,初步了解保护色(1)出示枯叶蝶、蜥蜴、青蛙等图片请幼儿猜一猜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幼儿自由发言)(2)教师讲故事并进行提问,初步了解保护色(3)教师小结:枯叶蝶、青蛙等都躲在与自己身体颜色很像的地方,所以老鹰不容易发现它们。
3、请幼儿观察枯叶蝶、北极熊、竹节虫、蚱蜢等动物图片,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1)请幼儿观察教学挂图,用最快的速度找出藏在图画里的动物。
(幼儿自由发言,老师及时地引导和鼓励)(2)请幼儿说一说哪些动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幼儿发言)(3)教师小结: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的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似,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c1c09e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0.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动物保护色,了解它的作用;2. 认得哪些动物有保护色,能够描述这些动物的保护色;3. 发觉并探究动物保护色的形成原因。
二、教学准备:1.《动物保护色》教科书;2. 图片或实物呈现哪些动物具有保护色;3. PPT或海报呈现相关学问;4. 纸板,颜料。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在黑板或PPT上呈现几张具有鲜明保护色的动物图片或实物,让幼儿猜想这些动物的名字并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这些动物为什么有这种颜色。
2. 学习环节(30分钟)(1)讲解“动物保护色”的定义和作用,用图片或实物让幼儿察看并辨认具有保护色的动物。
(2)呈现PPT或海报等相关学问,介绍生物体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形成不同的保护色,以及紧要形成方式(隐匿性、伪装性、怀疑性等)。
(3)由老师主持的小组活动,在纸板上绘画不同保护色动物的形象。
3. 操作环节(40分钟)(1)动物察看活动:带领幼儿到室外或室内园区,察看四周的生物,引导幼儿关注其保护色以及与环境的适应性。
(2)小组讨论:带领幼儿分成小组,呈现并讨论本身设计的保护色动物,共享察看所获得的阅历,并讨论形成保护色的原因。
4. 结语环节(10分钟)回收幼儿的绘画作品,并要求每位幼儿说出学到的学问和感悟,回顾课堂重点,巩固学习内容。
四、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主题涉及生态保护和生物适应等方面,充分引导幼儿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把握一些生态保育学问。
经过本次教学,幼儿们对已知及未知生物种类的保护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得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呈现实物、做游戏等多个角度激发幼儿的喜好和古怪心,引导幼儿积极探究生态环境中的生命,从而使得整个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
加强了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让幼儿在课堂上彻底地零距离接触动物世界,进一步发掘幼儿的探究精神、引导幼儿珍惜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保护色》教案(精选5篇)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保护色》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9db80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f.png)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保护色》教案大班科学活动《动物保护色》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活动《动物保护色》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保护色》教案1教学理论依据《纲要》中科学领域提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发现问题。
追随幼儿园大班孩子的特点,喜欢小动物,亲近自然,乐于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并能通过简单的判断你推理,了解事物的一些简单的本质特点。
所以我让孩子围绕"动物与生活环境的简单关系"生成一系列的探索动物保护色奥秘的活动,让幼儿感受自然,培养幼儿观察思考的习惯。
实施策略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应采取恰当的方法让幼儿自主愉快的发现问题。
《纲要》中指出"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加尝试。
"为满足幼儿对动物充满好奇的天性,本次活动我采取以下策略:1、情景导入法:通过设置情景集中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
2、发现法:通过为幼儿提供进行发现活动的图片材料,是他们自己尝试探索,发现知识,充分体现幼儿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本次活动我以游戏"我来帮帮你"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既能更好的达到活动目的,又能很好的巩固所了解的知识。
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动物为了生存利用保护色来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幼儿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习惯。
3、感受"保护色"的神奇,萌发探索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有些动物是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萌发探索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难点:理解什么是动物保护色。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7cc396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f.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教学目标1.形成保护动物的意识2.学习动物的保护色,了解自然界的美妙之处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教学内容1.引入:老师通过问幼儿们见过哪些颜色的动物,引导幼儿们想到动物的保护色。
2.了解保护色:老师通过登台模拟,慢慢地教给幼儿们什么是动物的保护色,有哪些种类,用途是什么。
3.看图说话:老师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各种保护色。
询问幼儿保护色有什么作用?幼儿也可以描述这些动物的保护色。
4.动手制作:老师提供一些棉花、贴纸、颜料、彩卡等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制作一个拥有保护色的小动物。
5.反思:老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让幼儿发表对这节课的感想。
教学方法本节课以引导幼儿自由地制作小动物的方式,来加深幼儿对保护色的理解。
1.问题引领法,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幼儿们回忆起自己或者周围看到的动物,再引导孩子从中发现动物保护色的作用和种类。
2.观察法,通过一些动物的图片观察,让幼儿发现实物和图像之间的异同,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制作法,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幼儿亲身参与到保护色的制作中,增强幼儿对保护色的印象,以便更好的理解与记忆。
教学重点1.学习保护色的作用和种类2.学会发现并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珍爱3.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教学时长40分钟教学准备1.干净的教室2.少量棉花、贴纸、颜料、彩卡等材料3.一些动物的图片教学反思本节课概念比较抽象,对于幼儿来说较为困难。
因此,在引导幼儿认识保护色的时候,老师适当地进行了树立正确环保意识、环境珍爱的引导。
这让每位幼儿都逐渐明白自己应该如何回应生态环境变化,如何为保护美好地球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老师还通过制作小动物的活动将概念以游戏方式深化,从而使孩子对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
但是,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留意幼儿卫生习惯,监管幼儿在使用工具和材料的过程。
综上,针对这次科学优秀教案的实施,建议在课堂上构建更多的互动状况,使幼儿更深刻的理解保护色的意义,以及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合理配制、管理和使用教材和其他材料。
大班科学《动物保护色》精品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动物保护色》精品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64f34b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65.png)
大班科学《动物保护色》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动物保护色》。
详细内容包括:1. 了解动物保护色的概念和作用;2. 学习动物保护色的形成原因;3. 认识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特点;4. 分析保护色在动物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保护色的概念,理解保护色在动物生存中的意义;2.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保护色在动物生存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保护色的概念,认识具有保护色的动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图片、彩色卡片、教学PPT;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观,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看到的动物。
2. 例题讲解:(1)介绍保护色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幼儿思考保护色对动物的好处;(2)出示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找出共同点;(3)分析保护色是如何帮助动物躲避敌害的。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彩色卡片模拟动物保护色,观察哪种颜色更难发现;(2)让幼儿分小组讨论,如何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讲述保护色的概念和作用;(2)引导幼儿认识到保护色在动物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动物保护色2. 内容:保护色的概念保护色的作用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保护色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在家里找一找,还有哪些动物具有保护色?(2)请你用画笔和颜料,为自己设计一套保护色服装。
2. 答案:(1)蝴蝶、青蛙、变色龙等动物都具有保护色;(2)幼儿可自由发挥,设计出符合自己特点的保护色服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掌握了保护色的概念和作用,认识到保护色在动物生活中的重要性。
幼儿园科学动物保护色教案三篇
![幼儿园科学动物保护色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dd720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1.png)
【导语】动物是我们⼈类的好朋友,它们有许多的本领,利⽤保护⾊的办法保护⾃⼰这个本领你知道吗?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幼⼉园科学动物保护⾊教案 活动⽬标: 1、乐意参与交流讨论,使幼⼉了解⼀些动物具有与环境⼀致的保护⾊,理解保护⾊的作⽤。
2、知道有些动物只有⼀种保护⾊,有些动物有多种保护⾊。
增强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对⼈类利⽤保护⾊来保护⾃⼰产⽣进⼀步的探索欲望。
活动重点:理解保护⾊的作⽤ 活动难点:⼈类怎样利⽤保护⾊来保护⾃⼰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课件PPT(绘本《找到你啦》,动物保护⾊PPT),捉迷藏游戏图⽚⼈⼿⼀份 经验准备:活动前对枯叶蝶,⽵叶⾍等动物有初步的认识,并发动家长收集有关资料,丰富孩⼦对保护⾊的知识。
活动过程: ⼀、《海底⼩纵队——寻找叶海龙》导⼊ ⼩朋友们,你们知道海底⼩纵队吗?⽼师先请⼤家看⼀段视频。
(播放视频)视频结束后提问幼⼉:刚才的视频中达西西发现叶海龙了吗?(没有)叶海龙是怎样把⾃⼰隐⾝起来的?(引导幼⼉讨论) 教师⼩结(结合叶海龙的PPT):叶海龙为什么不容易被发现呢?因为叶海龙的⾝体本⾝就像⼀棵海草,颜⾊也接近海草。
在藻类⾥⽣活的海洋动物,都有保护性的颜⾊,使其它动物⽆法⽤眼睛察觉它们。
这种保护性的颜⾊就叫保护⾊。
⼆、探究环节 1、认识动物的保护⾊ (1)⼩朋友们,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上有保护⾊?(幼⼉⾃由讲述) (2)有许多⼩动物它们⾝上的颜⾊也能保护⾃⼰,请⼩朋友选择⼀个⼩动物,说⼀说它⾝体是什么颜⾊,它会⽣活在哪⾥?出⽰PPT,动物图⽚(如青蛙⾝体是绿⾊的,它⽣活在池塘边。
北极熊⾝体是⽩⾊的,它⽣活在雪地⾥。
) (3)⽼师为⼩朋友准备了⼀些场景,我们⼀起来看看是什么地⽅,有什么⼩动物可以⽣活在这⾥呢?(出⽰PPT,沙漠、雪地、海洋、森林场景) 2、沙漠动物的“沙漠⾊彩” 有保护⾊的动物很多,沙漠⾥的动物⼤多数都是微黄的沙漠⾊,做为它们的特征。
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保护色》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保护色》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1b9af1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9.png)
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保护色》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将会:1.了解动物保护色的概念及作用;2.掌握一些常见的动物保护色;3.培养爱护动物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动物保护色。
通过介绍动物保护色这一生物学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动物的保护色以及它们所达到的保护效果。
1. 什么是动物保护色动物保护色是动物的一种适应性进化,它使得动物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更好地适应,生存和繁殖。
2. 常见的动物保护色在大班的课程中,我们可以引入一些常见的动物保护色,例如:•色彩保护色:一些动物的身体颜色十分相似于其所在环境的颜色,如雪兔在雪地上的白色;•形态保护色:一些动物身体的形态与环境相似,如树懒的身体形状能够融入树林;•动态保护色:一些动物的动态颜色变化会随着其所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变色龙。
3. 动物保护色的作用学生通过了解动物保护色的作用,能够了解到动物保护色对于动物的重要性。
•保护自身是基本的原则;•保护动物栖生环境;•保护动物自身生命。
三、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模拟一些常见的动物保护色,让学生感性获得动物保护色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贴画法:带领学生制作动物模型,配合贴画实现颜色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动物保护色的具体效果和作用;3.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或现身直观感受动物保护色的应用及其自然、生态意义;4.设计法: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特殊的动物保护色,加深对此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实施1. 教具准备1.一些常见的动物保护色样本;2.一些常见的动物图片,包括不同环境下的动物;3.彩纸、颜料和胶水。
2. 课程安排第一课时1.引入动物保护色的概念;2.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动物保护色,让学生感性理解动物保护色的作用;3.针对动物保护色的特点,设计了环音游戏,模拟动物与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动物保护色对它们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掌握动物保护色的分类;2.让学生自己制作动物贴画模型,实践颜色变化的实现;3.通过将制作好的动物模型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让学生感性理解动物保护色是如何保护它们。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d9ef45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7.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动物保护色》含反思.docx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动物保护色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动物保护色的含义。
2. 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幼儿发现动物保护色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动物保护色的特点。
2. 培养幼儿对动物保护色的探究兴趣。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动物保护色的图片和视频。
2. 教具:动物玩偶、彩色纸张、画笔等。
3.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成森林场景,增加真实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环境的布置,引起幼儿对森林和动物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教师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向幼儿介绍动物保护色的概念和作用。
3. 观察和比较:教师展示不同动物的保护色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发现保护色的特点。
4.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保护色的实践活动,如制作彩色纸张的动物玩偶,涂鸦等,让幼儿亲身体验保护色的原理。
5. 总结和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保护色的特点和作用,并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培养幼儿的保护意识。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科学公开课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动物保护色。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动物保护色的主题墙,展示幼儿的作品和观察记录。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动物保护色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收集幼儿的作品,评价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教师与同事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不同动物的保护色。
2. 开展动物保护色的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趣的画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保护色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2.感受"保护色"的神奇,萌发探究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并记录在调查表格中.2.>教师教学资源及教学挂图4幅。
枯叶蝶、北极熊、竹节虫、蚱蜢、蜥蜴、青蛙、黄鼠狼、斑马、刺猬、乌贼、乌龟、壁虎、长颈鹿等动物图片以及背景图一张.
3.“关于保护色在不同领域的发明”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
1.出示调查表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动物自我保护"的交流.
师:孩子们前几天,我们发过一张调查表,请小朋友和家长一起搜集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现在请你们自己说一说调查结果.
师:原来小朋友知道这么多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你们真棒,现在老师要考一考你们?请你们做好准备.
2.请幼儿听故事>,初步了解保护色
出示枯叶蝶、蜥蜴、青蛙等图片请幼儿猜一猜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教师讲故事并进行提问,初步了解保护色
教师小结:枯叶蝶、青蛙等都躲在与自己身体颜色很像
的地方,所以老鹰不容易发现它们。
3.请幼儿观察枯叶蝶、北极熊、竹节虫、蚱蜢等动物图片,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请幼儿观察教学挂图,用最快的速度找出藏在图画里的动物。
请幼儿说一说哪些动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
教师小结:
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的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似,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
4.观看教师教学资源«隐身妙招»,拓展幼儿经验。
请幼儿观看教师教学资源,了解壁虎、长颈鹿、斑马、刺猬、乌龟、黄鼠狼、乌贼等更多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教师小结: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有很多,有些动物靠放臭气老保护自己,有的靠自身的刺保护自己,还有的靠多在硬壳里来保护自己,动物们有自己保护自己的方法。
5.分组进行游戏:“捉迷藏”
幼儿每人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根据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贴到合适的背景图中,然后师幼进行讨论、交流结果。
6.联系生活,拓展幼儿经验。
幼儿讨论:生活中人们也很聪明,根据动物的保护色想
到了保护人类自身,小朋友想一想人类会怎样利用呢?
请小朋友看“关于保护色在不同领域的发明”的ppt课件,拓展幼儿经验。
四、活动延伸:
1在图书区投放有关动物自我保护内容的图书,拓展幼儿经验。
2在科学区请小朋友为动物的保护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并作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