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勒铜版画作品鉴赏
丢勒作品欣赏剖析

《九十 三岁老 人像》 (粉笔、 钢笔、 墨水)
丢勒 作品 《青 草地 青草 地》 _... 306x 400 . 58k . jpg
22岁时的 自画像丢 勒
丢勒自画像 (一) 【年代】 1498年 【规格】 52×41厘米
27岁时
【名称】丢勒 自画像(二) 【年代】 1500年 【规格】 67×49厘米
著名代表作品有……..
《 骑 士 、 死 亡 与 恶 魔 》
1526;
215 x 76
四
使
徒
木
慕 尼 黑
,
板 油 画
博 物 馆
木 板
亚当与夏娃 1507年 209cm×81cm (左) 209cm×83cm (右) 板 油彩 普拉多博物馆藏
大野兔 1502; 纸本 树脂水彩,
25 x 23 cm; 维也纳博物 馆收藏
天堂之门 班得瑞
《手》
又名祈祷之 手,是丢勒 在1508年 完成,也是 大家最熟悉 的作品。
艺术大师系列 之
德国艺术大师
阿尔布雷特·丢勒 (AlbrechtDurer)
讲课人:张鸿
生平简介
阿尔布雷特·丢勒(1471-1528) 德国画家 铜版画家 建筑学家等。
丢勒的作品主要有 铜版画 油画 水彩 素描
29岁时
美术作品分析的基本方法
叙述(即作品给分析者直接感觉) 分析(即造型关系、色调处理、空间营 造、构图形式等) 解释(即作品想表达什么观念 )
评价(即在一种范围内进行比较 )
课后小结:手 文艺复兴 自画像
课后作业: 巴黎 沙龙 教堂 根据关键词
国外艺术家及作品欣赏

《西斯廷圣母》 ❖ 《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于1512年到1513年间为罗马西斯廷教堂绘制的作品,长2.65米,宽近2米,画
中人物和真人大小相仿。这幅作品塑造了一位人类的救世主形象。圣母决心牺牲自己的孩子,来拯救苦 难深重的世界。画面像一个舞台,当帷幕拉开时,圣母脚踩云端,神风徐徐送她而来。代表人间权威的 统治者教皇西斯廷二世,身披华贵的教皇圣袍,取下桂冠,虔诚地迎圣母驾临人间。圣母的另一侧是圣 女渥瓦拉,她代表着平民百姓来迎驾,她的形象妩媚动人,沉浸在深思之中。她转过头,怀着母性的仁 慈俯视着小天使,仿佛同他们分享思想的隐秘,这是拉斐尔的画中最美的一部分。人们忍不住追随小天 使向上的目光,最终与圣母相遇,这是目光和心灵的汇合。圣母的塑造是全画的中心。
❖ 《三博士来朝》欣赏:这件作品取材于 《马太福音》:东方来的博士们夜观星 象得知犹太人的新君即将诞生,赶往耶 路撒冷前去拜见。大希律王(King Herod the Great)得知以后,要求三 博士找到孩子的下落以后禀报他,好让 他也前去拜访。东方博士根据星宿的指 引终于在伯利恒找到了圣母马利亚和圣 婴耶稣。他们对圣母子献上黄金、乳香 和没药等礼物以表达他们的崇敬之意。 随后,博士们在梦中接到指示不要再回 到大希律王处,于是他们就回东方去了。 这件作品描绘的便是三个博士在拜见圣 婴耶稣的场景。
❖ <<圣母的婚礼>>表明他充分吸收了佩鲁吉若的艺术精华,而且后来居上,无论构图与形象塑造 都有所创新.尤其是画面平衡,背景的描绘,圣母玛利亚的庄严,文雅均为前辈画家作品中的罕 见.他对生活对人尤其对女性和母亲更加充满感情和爱.<<圣母的婚礼>>人物造型除带有老师 娴静优雅的风格特征外,开始显露自己独特的柔美风格.画面取对称式布局,背景是顶天立地的多 边形洗礼堂.大量使用水平线,垂直线和半圆形曲线,造成刚中有柔,简洁明快,整体变化和谐的 美感.建筑物的廊柱直线和人物动态的曲线相交融,拉斐尔喜欢在画的背景用建筑物<<雅典学院 >>就很典型.<<圣母的婚礼>>也不例外,后面教堂用多边形构图宏大庄严,使画中充满深层 次的古典文化气息.另外教堂利用放射性的构图台阶,使众多人物组合主次前后有序,真实,生动 活泼,画面将观赏者带进先哲们的行列.
丢勒及作品分析分析

但是这兄弟两个就一心想去画,最后父母就说 有一个可以去,那有一个 可以去的话 谁去呢,就形成了又没法决定的情况,哥哥说弟弟你去,弟 弟说哥哥你去,最后他们采取的方法也很简单,说那咱们兄弟两个就抛钱 币吧如果反面就你去 正面就我去,兄弟俩就抛钱币,抛钱币的结果丢勒 得到了正面,天意呀,丢勒去学绘画了,四年以后 他绘画画得非常好而 且他的画就开始有人买,那么这样的话 他就有了收入,有了收入以后 他 回到家乡去,请自己的亲朋好友吃饭来庆祝,把他的哥哥带到了现场,当 然首先他要向哥哥表示感谢,因为没有哥哥,就没有他的今天,其次丢勒 立刻就说,哥哥 现在我能赚钱了,我不光能养活自己我还能养活我们这 个家了,所以现在,你就不用再下矿井去干活了,你就出来 也去学画画, 我来支持你画画,这个时候,哥哥就把自己的双手举起来,他说弟弟你看, 四年的矿工生活,让我的关节已经全部弯曲,我的双手都有关节炎,我现 在端这杯酒 手都会疼,所以我已经失去了,终生可以成为画家的机会, 但是我已经很满足,因为我有一个弟弟,这个弟弟将会成为伟大的画家, 丢勒当场眼泪就流下来了,紧接着当天,摊开画布就画了一幅画,这幅画 的名字就叫做《手》,后来绘画界和人们,看到这幅画以后,把它改名为 《祈祷的手》。
少年时曾追随父亲习艺,他对绘画表现出特殊的才能,13岁时就能 逼真的画自己的肖像,19岁时为父亲所画的肖像已充分显示他成熟的 素描功力,可与达· 芬奇遥相呼应。后来在画家沃格穆特处工作三年。 沃格穆特的大工作坊也为丢勒的教父、印刷商兼出版家安东· 柯贝尔格 制作木刻插画。在当时,这家最大的厂子,对丢勒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在儿童时代初次接触到铜技巧,这个经久不灭的印象,对他后来在 版画艺术方面创造性地发挥起了决定作用。
阿尔布雷特· 丢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471- 1528)生于纽伦堡,德国画家、 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 丢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画及 其他版画、油画、素描草图以 及素描作品。他的作品中,以 版画最具影响力。他是最出色 的木刻版画和铜版画家之一。 他的水彩风景画是他最伟大的 成就之一,这些作品气氛和情 感表现得极其生动。 主要作品有《启示录》、《基 督大难》、《小受难》、《男 人浴室》、《海怪》、《浪荡 子》、《伟大的命运》、《亚 当与夏娃》和《骑士、死亡与 恶魔》等。
丢勒铜版画作品鉴赏ppt课件

《复仇女神》
• 《复仇女神》(创作年代在1503 年前后)这幅画完美地实现了逼真 性与自然的结合,充满夸张的幻想。 非常注重线条流畅。人物背后飘摆 着羽衣,一缕布匹在风中飘扬,一 段缰绳飘散在风中,四周的云朵形 状各异,脚下的透明球体与地上的 山貌形成鲜明的对比,地上有树木、 岩石、教堂、房子、曲折的河流, 以及成片的森林。面对这样一幅世 俗与精神并存、让人赞美却又感到 不可思议的画作,人们不禁要问, 画家心中到底蕴藏着多少丰富的经 历和非凡的幻想能力。
丢勒铜版画作品鉴赏
一、导入新课
• 下面是丢勒的一些作品:
二、基础知识了解:(1)丢勒简介
• 阿尔布雷特· 丢勒(1471- 1528)生于纽伦堡,德国画 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 丢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画及 其他版画、油画、素描草图 以及素描作品。他的作品中, 以版画最具影响力。他是最 出色的木刻版画和铜版画家 之一。
三、作品欣赏:《双双起舞的农民》
《海怪》
• 1501 年,丢勒开始创 作铜版画《海怪》,或 者叫《海盗》。无论叫 哪个名字,体现的都是 一个中心主题:一个女 人被海上的某种生物抢 走。丢勒自己称这幅画 为《海怪》,但是在 16 世纪,这个词的常 见意思是“幻想中的生 物”。
《忧郁》
• 这幅画作于1514年,是在 德国宗教改革的前夜,它 多少濡染着一种时代转变 的精神,可能画内渗透着 的某些哲理因素与此有关。 我们在画上看到一个坐着 沉思的强健女性,她是忧 郁的象征,她的全神贯注, 表明在思索着一些充满苦 闷、困倦甚至失望的问题。
《少女喂鸽》
《骑士、死神与魔鬼》
• 《骑士、死神与魔鬼》 (作于1513年),画家借助 一个宗教文学的形象影 射当时德国的宗教改革 形势。 画上占中心位置 的骑士形象,威武而又显 得沉着。他披盔戴甲,腰 佩宝剑,手持长矛,走进 一片晦暗朦胧的森林,陪 伴他的是胯下那匹马和 忠实的猎狗,他没有注 意到密林中突然横窜出 一个骑着瘦马、头上长 角的死神。
丢勒铜版画艺术研究

丢勒铜版画艺术研究作者:冀燕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11期摘 ; ;要:丢勒在版画艺术方面极具天赋,他的版画中总能将造型的美感与精神性的表达融为一体。
在最著名而又最难理解的一幅铜版画—《忧郁Ⅰ》中,这幅作品的寓意之深,不仅体现了当时人的思想观点、性格特征和精神天赋,同时也如实反映了作者本人复杂的精神情绪。
关键词:丢勒;铜版画;艺术观念中图分类号:J217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3-0060-01阿尔布莱希特·丢勒(1471-1528年)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一位艺术家,他的作品主要包括版画、油画以及素描,其主题多为宗教题材与人物肖像。
《忧郁Ⅰ》这幅作品的寓意之深,不仅体现了当时人的思想观点、性格特征和精神天赋,同时也如实反映了作者本人复杂的精神情绪。
一、丢勒铜刻版画的创作技法丢勒铜版画在版画发展史上是少数几颗巨星之一,不仅是因为他的题材和内容能反映时代的特征,也跟他的技法有关。
这幅1514年创作的《忧郁Ⅰ》是丢勒成熟期的杰出之作。
它们在西欧版画史上堪称登峰造极的佳作。
在这幅长23.9厘米、宽16.8厘米,只有普通杂志大小的画面上,他淋漓尽致的发挥铜了版画艺术才能,精致地刻画出如此之众的物像,也反映丢勒在运用蚀刻版画的精湛的技法。
丢勒的蚀刻版画技法是利用酸腐蚀的方法在金属版上进行线表现的一种技法,雕版法的制作过程需要细致的线雕刻技艺,金属版的阻力使精巧线的表现变得困难,但是在版面上涂上防腐剂以后,用铁针就可以自由的表现。
在作品《忧郁Ⅰ》中则显示出蚀刻技法的成熟,他也改革了一些铜版画的其他技法,如结合水彩画颜色印制版画,此外他还训练了一批技师为他的画稿作雕版、印刷,这也大大提高了他的版画水准。
二、《忧郁Ⅰ》铜刻版画的艺术形式丢勒《忧郁Ⅰ》这幅版画所承接和改造的是自古希腊到中世纪的哲学和图像两大传统。
事实上,作为西欧历史“核心文化观念”的“忧郁”拥有多种不同的表现传统。
论丢勒版画的理性精神

德国15-16世纪的美术在逐步摆脱对教会的依附,这为绘画的独立创造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这一时期的绘画在中世纪特别是晚期哥特式美术的基础上吸收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果。
艺术家不再是中世纪的行会师傅,而是受人尊重的艺术创作者,他们中还有人参政议政,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
15世纪时,架上绘画为数寥寥,祭坛画占主要位置。
尼德兰文艺复兴的优秀经验,对德国画家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多数德国艺术家仍继续着哥特式风格的创造,偏爱运动着的物体与强烈的感情表现。
16世纪初,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下,相当多的艺术家追求典雅、和平和崇高化的风格。
他们注重人体的表现,以及透视和比例等绘画法则,如丢勒专心于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他们以世人罕见的创造力融南北优长于一炉,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德国文艺复兴美术。
丢勒便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艺术家的代表。
一、丢勒作品及其理性精神在丢勒的众多作品中,他的版画作品更使人印象深刻。
作为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丢勒不仅将自己对于人文主义的理解和研究利用版画作品展现给世人,还将德国人骨子里严谨的品质融入画作之中。
研究丢勒的作品,我们能够在每个人物和背景中体会到丢勒传达的思想,他将每个个性鲜明的人物细致刻画,完美的人体比例彷佛向我们诉说着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美,让我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他的思想,能够在他的作品当中读出他所传达给我们的理性精神。
丢勒的整个创作生涯中,版画的成就甚至要比他的油画更为大众所熟知,人们把他看作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屈指可数的版画艺术大师,是在马丁·施恩告尔之后的艺术巨匠。
丢勒在艺术创作上更像是一位实验家,他对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与当时的很多思想家建立了很深厚的情谊。
丢勒有着很高的天赋和雕刻技巧,这样他不仅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思想,还能在艺术表达上有新的形式。
他在人物的刻画方面还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题材上不论是宗教、神话还是军事方面,都有着对人物形象鲜明的刻画。
丢勒及作品分析

这是一幅世界名画,候 他
的家,父母生了八个孩子,他 们就住在那个很贫穷的地方就 是一个矿场,父母也都在那个 矿场里工作,孩子长大以后, 都进那个矿里去工作,其中这 八个孩子中间,有两个孩子有 艺术天分,从小画画就画得很 好,这其中一个就是丢勒,另 外一个是他的哥哥 叫艾伯特, 那么等到两个人长大以后,都 想去学画画,但是绝对这个家
1471年5月21日,丢勒出生在纽伦堡,排行第三。他
的父亲也叫阿尔布雷希特,是一名工作努力却不太成 功的金匠。父亲出生于匈牙利一个小地方,叫做Ajtas, 这个名字似乎在匈牙利语中与“Ajtó”[门]有关,德语 为“Tür”或“Dür”。1455年,老阿尔布雷希特来到纽 伦堡,12 年后娶了他师父希罗尼穆斯·霍尔佩 [Hieronymus Holper]的女儿巴巴拉[Barbara]为妻,她 在24年中为他生了18个孩子。
不仅如此,画中的众多尺度同样具有复杂的含 义,这幅画高67.1cm,相当于28法兰克寸,那一 年丢勒正好28岁,画宽48.7cm,相当于1.5法国 尺,而1.5在此象征了1500年。再看画布的比例, 67.1:48.7≈11:8。在这里,其中1+1=2,11:8 这个比例再次与28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将这 幅画是为一个边长11与8的矩形,那么他的对角 线恰好是13.6。136这个数字同样是丢勒习惯使 用的一个数字,因为,在拉丁字母与数字的对 应之中Albrecht Durer这个名字对应的数字分别 为1、12、2、18、5等等,将这个字母所对应的 数字相加,所得之和为136,因此,136是丢勒 常用的数字签名,这样,从政幅画的高、宽以
国主要工业城市,到过法兰克福,访问过科隆和 巴塞尔。4年间的旅行学习考察对画家的世界观形 成和艺术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23岁的丢勒已是 一位有影响的艺术家,在这一年里,他与故乡的 一位音乐家的女儿阿格列萨·弗湟伊结了婚,此后 丢勒作为首饰匠和画家开始了独立工作。
阿尔布雷特·丢勒作品赏析

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urer)阿尔布雷特·丢勒是德国美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家,他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形式,和理论传播到欧洲北部,才创造和奠定了德意志民族画派的传统和基础,并极大地影响了此后德国艺术的发展。
丢勒的艺术作品体现了,现实与人文特点。
就其艺术风格而言,保留了中世纪的哥特式遗风,同时又率先展现出些巴洛克特征。
艺术表现技法,运用了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风格和技法上注重色彩的协调和自然,不拘一格。
自画像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正三角形犹豫其对称的形势而与新柏拉图主义相结合,从而被赋予了理性主义的神学含义。
研究者也常以此为基础,指出丢勒在正三角形构图背后的理性诉求。
不过一般人往往忽略(或有意忽略)的是,画面中存在的题词定位出来,并以衣领和眉骨进行强化。
两个方向相反的正三角形相互叠合,形成了一个大卫之星的形状。
在丢勒的时代,这是一种神秘信仰的符号。
大卫之星被画家的手指支撑着,这种手势曾经在丢勒一副未完成的话中出现过,那是耶稣的手。
这已不在是理性的几何学了,画家强烈的神秘注意倾向浮现出来。
不仅如此,画中的众多尺度同样具有复杂的含义,这幅画高67.1cm,相当于28法兰克寸,那一年丢勒正好28岁,画宽48.7cm,相当于1.5法国尺,而1.5在此象征了1500年。
再看画布的比例,67.1:48.7≈11:8。
在这里,其中1+1=2,11:8这个比例再次与28联系在一起。
如果我们将这幅画是为一个边长11与8的矩形,那么他的对角线恰好是13.6。
136这个数字同样是丢勒习惯使用的一个数字,因为,在拉丁字母与数字的对应之中Albrecht Durer这个名字对应的数字分别为1、12、2、18、5等等,将这个字母所对应的数字相加,所得之和为136,因此,136是丢勒常用的数字签名,这样,从政幅画的高、宽以及对角线正好象征了画家的名字、年龄以及创作的年份。
三位一体崇拜(万圣图)这一幅人物众多的宗教题材类似意大利的教堂壁画,构图采取严格的对称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版画简介
• 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 广义的版画可以包括在印刷工业 化以前所印制的图形普遍具有版 画性质。当代版画的概念主要指 由艺术家构思创作并且通过制版 和印刷程序而产生的艺术作品, 具体说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 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 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版画 艺术在技术上是一直伴随着印刷 术的发明与发展的。古代版画主 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 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 它在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 值与地位。
《少女喂鸽》
《骑士、死神与魔鬼》
• 《骑士、死神与魔鬼》 (作于1513年),画家借助 一个宗教文学的形象影 射当时德国的宗教改革 形势。 画上占中心位置 的骑士形象,威武而又显 得沉着。他披盔戴甲,腰 佩宝剑,手持长矛,走进 一片晦暗朦胧的森林,陪 伴他的是胯下那匹马和 忠实的猎狗,他没有注 意到密林中突然横窜出 一个骑着瘦马、头上长 角的死神。
三、作品欣赏:《双双起舞的农民》
《海怪》
• 1501 年,丢勒开始创 作铜版画《海怪》,或 者叫《海盗》。无论叫 哪个名字,体现的都是 一个中心主题:一个女 人被海上的某种生物抢 走。丢勒自己称这幅画 为《海怪》,但是在 16 世纪,这个词的常 见意思是“幻想中的生 物”。
Hale Waihona Puke 忧郁》• 这幅画作于1514年,是在 德国宗教改革的前夜,它 多少濡染着一种时代转变 的精神,可能画内渗透着 的某些哲理因素与此有关。 我们在画上看到一个坐着 沉思的强健女性,她是忧 郁的象征,她的全神贯注, 表明在思索着一些充满苦 闷、困倦甚至失望的问题。
《复仇女神》
• 《复仇女神》(创作年代在1503 年前后)这幅画完美地实现了逼真 性与自然的结合,充满夸张的幻想。 非常注重线条流畅。人物背后飘摆 着羽衣,一缕布匹在风中飘扬,一 段缰绳飘散在风中,四周的云朵形 状各异,脚下的透明球体与地上的 山貌形成鲜明的对比,地上有树木、 岩石、教堂、房子、曲折的河流, 以及成片的森林。面对这样一幅世 俗与精神并存、让人赞美却又感到 不可思议的画作,人们不禁要问, 画家心中到底蕴藏着多少丰富的经 历和非凡的幻想能力。
丢勒铜版画作品 鉴赏
美教11班: 张兴强 讲
一、导入新课
• 下面是丢勒的一些作品:
二、基础知识了解:(1)丢勒简介
• 阿尔布雷特· 丢勒(1471- 1528)生于纽伦堡,德国画 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 丢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画及 其他版画、油画、素描草图 以及素描作品。他的作品中, 以版画最具影响力。他是最 出色的木刻版画和铜版画家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