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草药致肾损害的现状与对策
致肾损害中草药药性分析

致肾损害中草药药性分析中草药引起的肾损害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是当今的一种时尚,传统的中医中药学也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
以原生药为主的中草药,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地用来治疗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但随着中草药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应用,有关中草药引起肾损害的报道日趋增多,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是对中药双重作用的很好概括。
民间和有关媒介宣传对中药的用药安全及其产生的不良反应存在着片面的理解和错误的认识,如“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纯中药制剂,绝无副作用”、“中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等。
因此,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中草药的肾毒性,掌握其防治措施很有必要。
一、中草药引起肾损害的现状有关中草药及其制剂所致的肾损害的报道有逐年增加之势,其中雷公藤、斑蝥、鱼胆、苍耳子、木通、山豆根、山慈菇、泽泻、蜈蚣、钩吻及含汞的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朱砂安神丸等)引起的肾损害报道最多。
据1982~1996年178篇583例中西药物致肾损害的文献报道,中草药引起的肾损害有47例,占8.06%,位居致肾损害药物的第三位。
根据1960~1993年间公开发表在123种期刊上780篇共3009例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有关中成药、中药注射剂、中草药引起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分别占9.9%、1.6%、5.1%。
该统计资料中,服用雷公藤发生不良反应有184例,其中肾损害发生率达25.5%,死亡率14.7%;斑蝥发生不良反应有38例,肾损害发生率为34.2%,死亡率也高达34.2%。
另有19篇有关雷公藤中毒317例的文献报道,中毒死亡人数高达90例,占35%,其中78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占86.7%。
还有文献报道雷公藤中毒214例,肾损害占总例数54.2%,44例因急性肾损害致死,死亡率37.6%。
关于鱼胆中毒的报道也逐年增多,有人统计了1995年以来28篇鱼胆中毒281例的报道,肾损害发生率达98.2%(276/28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高达89.3%(251/281例)。
中药导致肾损害相关性分析及预防

பைடு நூலகம்
3 0 0 0 4 0 ; 2 . 天津 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天津
近年来 由于 中药 的广 泛应用 , 有 关中药引起 。 肾损害 的报道屡 见报端 , 为 了保证 中药 能够安全有 效地使用 , 必
须认清 中药 和肾损害 的关 系。随着 中药药理学和毒理学 的深入 研究 , 人们 可以借助现代科学 手段对 中药的毒性进行 深入
中 图分 类 号 : R 9 6 9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5 6 8 7 ( 2 0 1 3 ) 4- 0 0 0 5 5 - 0 3
社 会 的进 步使 得 中药 的应 用 受 到 了前 所 未有 的关 剂 , 使 用不 当也 可 引 起 肾毒 性 , 如 大黄 清 胃丸 、 t l , J L 金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r e p o t s f r e q u e n t l y a p p e a r i n n e w s p a p e s ,i r n o r d e r t o b e t t e r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C h i n e s e me d i — c i n e t o e n s u r e t h e s a f e a n d e f e c t i v e u s e f o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w e mu s t r e c o g n i z e a n d r e n l a d a ma g e .W i t h t h e i n—d e p t h s t u d y f o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p h a r ma c o l o g y a n d t o x i c o l o y ,p g e o p l e w a s s t u d i e d b y me a n s f o mo d e m s c i e n c e o n t o x i c i t y f o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p a t h o g e n e s i s , c l i n i c a l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a n d s t u d y f o mo n i t o r i n g i n d i c a t o r s ,c a u s e s ,p r e v e n t i v e me a s u r e s ,t h i s p a p e r ma i n l y c a u s e k i d n e y d a ma g e f r o m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we r e r e v i e w e d . KEY W oRDS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k i d n e y d a ma g e , r e a s o n s , p r e v e n t i o n
浅谈中药的肾损害

第 8卷第 7期
V0 _ No 7 I8 .
湖 南 中 医药导 报
Hu a u d n o r a fT MP n n G i ig J u n lo C
20 0 2年 7月
J l. 0 2 uy2 0
浅谈 中药 的 肾损 害
生, 常有 明显 胃肠 道 症 状 , 面及 全 身 浮 肿 , 颜 很快 出 现氮 血 症 , 尿 、 尿 , 至无 尿 J但 也 有 部 分 患 血 少 甚 , 者无 尿 量减 少 , 理 表现 为急性 肾小管 坏死 , 病 也可 为
急性 间质性 肾炎 , 后一 般 较好 , 时 停药 并 给予 支 预 及
遂、 戟、 大 巴豆 、 牛子 、 金 子 、 楝 子 、 楝 子 、 牵 干 苦 川 干 漆 、 山、 常 雷公 藤 、 乌 、 胆 子 、 房 J 山豆 根 、 草 鸦 蜂 、 白 芨、 肉桂 、 君 子 等 。第 二类 为 动 物 类 中药 斑 蝥 、 使 蛇毒 J蜈 蚣 。等 。第 三 类 为 矿 物 类 中药 , 、 。 如含 坤
含 关 木通 中草 药 后 出 现 肾功 能 衰竭 。在 我 国木 通 的
3 导 致 中药 肾损 害 的 因素及 预 防
肾脏 器毒 性 也早 有 报 道 。现 在 一 般 认 为 , 马兜 含 铃酸 之类 的药物 可 能更 易 产 生 肾毒 性 , 些 含 马兜 这 铃酸 的中药 包 括关 木 通 、 防 己 、 中防 己 、 广 汉 马兜 铃 、 青 木香 、 仙藤 等 。 其它 可 以 引 起 肾损 害 的植 物 天
粉 ) 含 铅 类 ( 丹 ) 其 它 物 质 类 ( 矾 、 赫 、 铅 和 胆 代
石¨ 等, ) 以及 一 些 中成 药 制 剂 。 2 中药 肾 损害 的临床 表 现
常用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肾损伤

常用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肾损伤中药引起肾毒性的原因用量过大:中药在短时间内用量大是引起肾毒性的主要原因。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木通的临床规定用量为3~6g/日。
但从文献报道的木通中毒事例来看,每日服用总量10~20g,有人甚至达到50~200g。
药物蓄积:由于药物在体内排泄的时间不同,一些排泄缓慢的药物,亦不能忽视其长期累积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如长期服用特别容易引起肾小管及间质的病变。
如国外研究就有因长期服用含有防己、厚朴的减肥中药而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的报告,再如朱砂及一些含有朱砂的中成药可致汞毒性肾损害。
药源品种:大多是滥用或误用中草药而致。
新近出版的《中华本草》考证:正品木通为木通科植物木通,含木通皂苷,利尿作用确切;川木通为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绣球藤;而历代本草所载的木通也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但目前商品流通药材多为马兜铃科关木通,具有肾毒性。
药源污染:如生蜂蜜的蜜源来自雷公藤、钩吻等有毒植物之花,则可致中毒;或中药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过多;或种植的土壤、大气、水质等受周围有毒环境污染,使中药药源造成污染,而引起服用中毒。
中草药引起肾损伤的临床表现中药引起肾脏损害时表现各异,通常有全身症状和泌尿系统表现。
全身症状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贫血、心慌、气短等,泌尿系统的表现以肾衰和各种肾炎为主。
按病情进展快慢可引起急性和慢性肾衰。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在服用中药后较短时间内发生,常有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很快出现氮质血症、少尿、无尿。
病理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也可为急性间质性肾炎,预后一般较好,及时停药并给予支持治疗常可恢复。
慢性肾衰起病隐匿,呈进行性发展,多表现为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病变较难逆转。
马兜铃酸造成的肾损伤常见的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有关木通、淮木通、广防己、汉中防己、青木香、天仙藤、朱砂莲等。
中成药包括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含青木香的冠心苏合丸、耳聋丸、大黄清胃丸、分清五淋丸、当归四逆丸、排石冲剂等。
中草药致肾功能损害的致病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探讨

中草药致肾功能损害的致病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探讨发表时间:2019-10-12T10:04:29.0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5期作者:邓富丽[导读] 目的:总结分析中草药致肾功能损害的致病因素,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四川内江 641000)【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中草药致肾功能损害的致病因素,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6例因服用中草药致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并分析其主要致病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误食或服用民间偏方(占比50.79%)、用药过量(占比19.05%)和慢性蓄积中毒(占比13.49%)是中草药致肾功能损害的主要致病因素。
结论:普通患者对中草药副作用认识上的误区是中草药致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据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规范中草药的临床使用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中草药;肾功能损害;致病因素;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5-0221-01 随着中草药的广泛使用和临床上对药物致肾损害的研究的深入,某些中草药及中成药对肾脏的损害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务人员的广泛关注[1]。
国外甚至有学者提出了中草药肾病(Chinese herbs nephropathy,CHN)这一概念[2]。
但国内文献对中草药致肾功能损害的文献多限于个案报道。
为总结分析中草药致肾功能损害的致病因素与预防措施,笔者对我院3年以来的CH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研究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6例因服用中草药致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61例,女性65例,年龄5~82岁,平均52.3岁。
所有患者均排除原发性肾病及其他因素所致肾功能损害。
中草药肝毒性、肾毒性及对策

药由于药物本身 、 用药方法 、 患者体质等 问题 , 会对机 子 、 及已、 常 山、 鸦 胆子 、 马桑根 、 细辛 、 芫花、 甘遂、 大 体产生一定的损害 。我们应该在人体 中草药中毒后采 戟 、 罂粟壳 、 三七 、 土三七 、 木通、 广防 己、 汉 防己、 马 兜 取相应措施以及时减轻并解除药物的毒性。下面就 目 铃、 天仙藤 、 青木香 、 寻骨风 、 山 慈菇 、 丢了棒 、 川乌 、 草 前 中草药 肝 毒性 、 肾毒 性及 中毒 后对 策作 一 阐述 。 乌、 天麻 、 胖大 海 、 马钱 子 、 决 明子 、 野百 合 、 藜芦 、 瓜蒂 、 1 近年 文献 提及 的肝 毒性 及 肾毒性 中草 药 H 】 土 牛膝 、 洋金 花 、 夹竹桃 、 桃仁 、 石榴皮 、 商 陆、 八 角莲 、 1 . 1 具有肝毒性的中草药 1 ) 植物药 : 黄药子 、 菊三 槟榔 、 博落回、 白果 、 朱砂莲 、 棉籽油 、 千年健 、 番泻叶 、 七、 苍耳子 、 何首乌 、 雷公藤 、 川楝 子 、 金不换 、 千里光 、 相思子 、 肉桂 、 臭梧桐 、 独活、 白头翁 、 毒蕈 、 虎杖 、 松节、 望江 南子 、 昆 明 山海 棠 、 乌头、 大 黄、 五倍 子 、 地榆 、 虎 侧柏 叶 、 荜澄茄 、 补骨脂 、 大黄 、 栀 子 等 。2 ) 动物药 : 鱼 杖、 柴胡 、 款冬 花 、 番泻 叶 、 苦参 、 山豆根 、 巴豆 、 鸦胆子、 胆、 全蝎 、 蜈蚣 、 斑蝥 、 红娘子 、 蟾蜍 、 麝香 、 海马 、 蜂蜜 、
J i a o Yu n t a o ,G a o J i n g ,Re n B i n,L i Xu e ,Hu r ng a ,Z h a n g We n,L i J i n g
中草药肾损害的现状及对策-1

(二)药物的误用
来源不同,品种差别很大: 关木通、川木通、 白木通
来源较多,名称混乱:
广防己(滇防己,白木香)
木防己(广防己,土防己) 汉中防己(防己,青木香) 粉防己(汉防己,白木香)
Among the herbs, polyherbal formulae and fungi with potential renal benefits are Cordyceps sinensis(冬虫夏草) Sairei-to(柴苓汤) Rheum spp(大黄) Salvia miltiorrhiza(丹参)and its component magnesium lithospermate B (丹参酚酸B镁 ) others.
All clinical findings were normal, except for an increase in blood pressure (BP) of 180/100 mmHg. Urinalysis revealed trace proteinuria and glycosuria without pyuria and hematuria. white blood cells 7500/µ L; hemoglobulin 10.9 g/dL; hematocrit 31.1%; and platelet 217,000/µ L. Then, losartan 50 mg per day was prescribed, followed by a gradual improvement in renal function.
1993年,比利时学者Vanherweghem报告了2例因服
含“防己”的减肥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甚至肾功
能衰竭病例,并称其为“中草药肾病”(Chinese-
浅谈中草药的肾损害

肥处方中增添 了中药防 己和厚朴后这 种 腈况却发生 了一随机 调查 2 5侧 正在该 诊 所服用 减 肥药 物 的妇女发 现血 肌 酐 > 16 o' 0 mni l L.而 19 _ 2年停用 此类 中草药后 没有新 病例 发生 ~ 9 鉴 于此 .他们认为防己和厚朴会引起 馒性间质性肾炎 .进 而 提出了 。 中草药 肾病 的概念 以后娄似 的病例在欧洲其他
( 稿 :20 —1 收 0 1 2—1 ) 8
浅 谈 中草 的 肾损 害
张益民 李淑 霞 李 建炜
0 62 ) 50 9 l 河北 省邯郸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附属医院肾内科
【 中图法分类号】 P 8 R 9 , 27 62 2 【 关键词】 中草 药 斧撮 害
【 文献标识码 】 A 对策
【 文章编 号】 10 — 0320 )2 29 0 0 8 37(020 —00 — 3
大的纤维化区域 内仅能见到 肾小管基膜残 留的痕迹 .有时可
中医药学 是我国人 民在 同疾病做斗争的漫长岁月中发展 米的.为我国人民及 世界各 国人 民的防病 、治病作 出很大贡 献 ,这一点已被大 家所认 同 }期 l ∈ 来人们 认为中草药是天
层纤维化区域有一明显界线 ,小管基膜完整,无皱缩 ,血管
并提出中草 药肾病 ( hns C iee
hrsnprp ly H eb eho a .c )的概念 ,这 使得 中草药 的安全 性 h 1 CK 的由来 I N j9 93年 比利时学者 Vahr ge 报道 了 《 ne wehm 与含有中 草药 的减肥治疗相关 的快速进 展的肾间质纤维化病 人 9例》 . 导致他们 发现并重 视这个 问题源于他们最初收治 的 2例来 自 同一减肥诊所 的快速进 展性 目质 纤维 化 肾炎 的年轻 女性 患 者 以后他们调查 了布 鲁塞尔 市 7个 主要透 析 中心于 18 99 年 i L日~L9 月 9 2年 6月 3 0日收治 的 6 4例终 末期或终末 2 前期 的肾功能衰竭患 者 以及该减肥诊所的历 史背景与所用 药物成分分析 一他们发 现这个诊 所在 过去 的 j 5年 治疗 过程
警惕滥用中草药带来的肾损伤

警惕滥用中草药带来的肾损伤中药一向以其疗效好、毒副作用小而著称,而在使用中人们往往忽略了“毒副作用小不等于没有毒副作用”这一点。
随着中药在国内外各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关中药中毒的报导也屡见报端。
若使用不当,个别中药可引起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等多系统的损害,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其中,尤以对肾脏的损害最为多见,国外学者甚至提出“中草药肾病”这一概念。
其实,我们的祖先在数千年与疾病的斗争中,已逐步认识到中药有治病的一面,同时一些中药对人体也有毒性。
我国著名典籍《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关于中药不良反应都有过较为系统的宏观总结。
《淮南子·修务训》记载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西药和部分中药(天然药)的药物性肾损害的报道日渐增多。
同时,对各种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病机理、病理改变、监测方法、预防及治疗措施等均有深入的研究。
西医角度看,药物性肾损害的主要原因是:(1)肾脏血供丰富,正常人每分钟肾血流量为心博出量的1/4,故随血至肾脏的药物量很大,易引起药物性肾损害。
(2)肾小管将原尿中99%的水份重吸收,故经肾排泄的药物在肾小管及肾间质内的浓度显著增高,极易发生药物性肾损害。
西医角度看,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病机理:(1)直接肾毒性,当药物在肾小管内浓度增高到中毒浓度时,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
(2)免疫炎性反应,药物的某些成分与人体蛋白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随血至肾小球毛细血管,沉积于基底膜上致病。
从中医角度看肾:肾为先天之本,肾主水源,肾与机体内外的关系等;马兜铃酸的体内代谢;马兜铃酸导致肾损害的实验证据;中医学对中药的毒性认识;引起中草药肾损害的原因分析;正确认识含马兜铃酸中草药等。
中药(天然药)有数千品种,若逐一研究其药理、毒理等非短期可成,希望我们不断用现代科研手段深入研究天然药的药理及毒副作用,为中医药与世界接轨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药引起肾毒性的研究分析

中药引起肾毒性的研究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合理用药对于中药肾毒性的预防作用。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高剂量DDP(80-120mg/m2)为主要治疗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40例和在我院治疗马兜铃酸肾病患者40例,并分别将其为黄芪治疗组和马铃兜酸肾病组,分析观察每组的不同中药对患者肾毒性的影响。
结果:黄芪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生化指标均稍下,治疗后血Cr、尿NAG较优;马铃兜酸肾病组患者酸肾病病理以中-重度小管间质性肾炎为主, 多见灶性或广泛的纤维化, 少见炎细胞浸润。
结论:由黄芪、茯苓、白术、桂枝、猪苓等中药治疗顺铂肾毒性具有减轻的作用;长期服用含马兜铃可引起肾疾病。
【关键词】黄芪马铃兜肾毒性影响【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341-02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黄芪治疗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为26-70岁之间,卡氏分级标准为60—80,中位数为70。
(2)马铃兜酸肾病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30—76岁之间,其中行肾活检病理证实者6例。
1.2方法(1)黄芪治疗组:①中药复方:由黄芪、白术、茯苓、泽泻等中药组成,水煎服。
②黄芪治疗组患者开始服用中药,每日服用一剂,连服5d,顺铂剂量为60mg—120mg/次,静脉点滴时不水化脱水,静脉点滴液体为1000ml,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用氨基糖贰类及先锋霉素类抗生素。
(2)马铃兜酸肾病组:①临床观察:详细记录和了解患者的基础病情和服药情况、马兜铃中药使用的种类及其剂量、服用的疗程以及患者发病时间、AAN首发的症状、肾脏B超结果、肾功能情况等。
慢性肾功能衰歇指的是肾功能减退,SCr持续升高≥133 μmol/L,B超检查显示肾脏缩小或肾实质回声增强;终末期肾功能衰歇指的是Cr > 530.4 μmol/L, 双肾萎缩或持续行血液净化治疗。
中草药肾毒性的研究进展

豆、 皂荚 、 明子 、 决 望江南 5种 , 百合科有山慈姑 、 野百合 、 芦
荟、 藜芦 4种 , 葫芦科有 天花粉 、 贝母 、 蒂 3种 , 土 瓜 大戟科 有甘遂 、 巴豆 2种 , 菊科有苍耳子 、 叶 2种 。此外 , 艾 尚有卫 矛科雷公藤 、 唇形科益母革 、 伞形科独 活、 苋科土 牛膝 、 木兰 科厚朴 、 苦木科鸦胆子 、 泽泻科泽泻 、 茄科洋金花 、 五加科人 参、 楝科苦楝子 、 夹竹桃科夹 竹桃 、 蔷薇科桃 仁 、 樟科桂皮 、
双酯 性生物碱)降低 其毒性 ; 片用 时不能经火 , 丸散 , , 冰 入
马钱科马钱 子、 松科 土荆皮 、 石榴科石榴皮 、 商陆科商陆 、 小 檗科八角莲 、 防己科 防 己和青风藤 、 棕榈科槟榔 、 大风子科 大风子 、 虎耳草科常山 、 罂粟科 博落 回等 。动物类有海 马 、 水蛭 、 斑蝥 、 全蝎 、 蜈蚣 、 蟾酥等 , 矿物类有朱砂 、 黄、 丹、 雄 铅
中草药 肾毒性的研 究进展
张 娟 ’ 孙英新 闫永建 , 孙 鹏a
(. 1 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 院, 山东
济南 ,50 2 206 ;
2 山东 中医药大学 , . 山东 济南 ,5 0 4 201 ; 3山东绿叶制药有 限公司 , . 山东 烟台 ,6 0 0 ) 2 4 0 3
砂、 鸦胆子 、 肉桂等 皆有体内蓄积作用 , 不可长期服用 。
23 药源 品种混用 中草 药的植 物学 种属 也决定 了某种 . 中草药是 否具有导致肾损害的潜在可能。如木通就有 关木 通( 马兜 铃科)川木通( 、 毛茛科) 和木通 ( 木通科 ) 之分 , 防己又 可分为粉防己( 己科)广防 己( 防 、 马兜铃科)木 防己( 己科) 、 防
滥用中药可能导致肾脏损害

滥用中药可能导致肾脏损害
在福州某外企工作的陈晓桦,平时工作应酬频繁。
小陈习惯喝完酒后,服用一粒“龙胆泻肝丸”,没想到,不到一年,他的“护肝妙法”引发了肾功能病变。
“中药,在人们的印象里是‘天然、无毒、无副作用’的代名词,许多人甚至煲汤时也会放些中药材。
”对此,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解放军第95医院)肾内血液科黄建华副主任医师提醒说,滥用中药可能导致肾脏损害。
肾脏承担着人体的代谢、排毒重任。
以人每天排出1.5—2升的尿液来算,肾脏每天实际上要循环往复地处理180升原尿,是前者的100倍左右。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也依靠肾脏进行,而药物的分子量大小、脂溶性、蛋白亲和力会影响肾代谢,形成积聚。
在肾脏的过滤工序中,一旦药物反复、长期积聚在肾中,容易引发肾损伤。
据统计,有可能致肾脏损害的中药,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植物类中药,有雷公藤、草乌、木通、益母草、苍耳子、苦楝皮、天花粉、牵牛子、金樱根、土贝母、马儿铃、土荆芥、巴豆、芦荟、大枫子、山慈菇、曼陀罗花、钻地风、夹竹桃、大青叶、泽泻、防已、甘遂、千里光、丁香、钩藤、白头翁、矮地茶、苦参、土牛膝、望江南子、棉花子等。
第二类为动物类中药,有斑蝥、鱼胆、海民、蜈蚣、蛇毒等。
第三类为矿物类中药,有含砷、汞、铅类和其它矿物类等。
正确看待肾损害中草药

正确看待肾损害中草药【摘要】探讨常见肾损害中草药及如何正确对待。
近年来,因为中草药而造成肾损害的报道不断增多,如何正确运用中草药为人们解除病痛,又能防止中草药的肾损害的发生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应该了解有那些药物可以导致肾损害的发生,为什么会发生,如何才能避免肾损害发生。
其引起肾损害的原因主要是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及用法不当所致。
为此应该正确看待及使用具有肾损害作用的中草药。
【关键词】中草药;肾损害中草药一向被人们认为毒副作用少、使用安全。
但因为中草药而造成肾损害的报道不断增多,导致很多人拒绝使用中草药,因而失去了一种治疗手段。
如何正确运用中草药为人们解除病痛,又能防止中草药的肾损害的发生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1常见肾损害中草药国内报道具有肾毒性的中药种类较多,比较常见的有:雷公藤、山慈姑、木通、马桑果、牵牛子、苍耳子、罂粟壳、草乌、川乌、附子、天麻、腊梅根、使君子、益母草、白花丹、胖大海、木通、大枫子、寻骨风、千年健、臭梧桐、威灵仙、斑蝥、土牛膝、巴豆、全蝎、蜈蚣、朱砂、益母草、防己、厚朴、花粉、牵牛子、商陆、甘遂、大戟、芫花、八角枫、益母草、苦楝皮、使君子、鱼胆、蛇胆、土三七、鸦胆子、白果、马钱子、生蜂蜜、川楝子、轻粉、砒霜、蟾酥、松节、独活、海马、土荆芥、天麻、青木香、马兜铃、车前草等。
其中,以雷公藤引起的肾损害为最多,其次有木通及一些中成药制剂如龙胆泻肝丸、冠心苏合丸、六神丸、拔毒膏、妇科分清丸、耳聋丸、排石冲剂。
应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将剂量控制在安全范围;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肾损害的征象,并及时处理;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有肾毒性的中草药慎用或禁用。
2中药肾损害的临床表现中药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表现为肾性尿糖、尿NAG酶升高、低比重尿、低渗透压尿及肾小管酸中毒。
少尿无尿、水肿、血尿、蛋白尿、发热、乏力,贫血出现较早,呈轻、中度,半数以上患者有轻、中度高血压,B超双肾缩小,大小可不对称。
浅析中草药肾病的简况

浅析中草药肾病的简况王晓萍 刘军锋 朱胤龙 陕西省中医医院(710003) 摘 要:从20世纪60年代《江苏中医》报道临床应用中药关木通导致急性肾衰竭的个案以来,到90年代比利时约报道在服用中国的减肥中药后约有100人发生肾脏快速进行性间质性纤维化伴肾萎缩,服用中药导致肾病的报道日益增多,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
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导致肾损害的中药是因其含有“马兜铃酸”而称为马兜铃酸肾病;国外学者则认为与长期服用中草药有关而称为“中草药肾病”。
主题词:肾病 化学诱导 中草药 副作用 马兜铃酸 副作用 1 目前已知有肾毒性的中药 在我国,含马兜铃酸的植物药材在有关书籍中记载的约有40种,其中《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有4种,共5种药材。
临床常用的有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已、关木通、寻骨风、朱砂莲、细辛等。
近年来服用含马兜铃酸中药、中成药导致肾损害的报道不断增加,而其所致的肾小管损害和肾功能衰竭多为不可逆转,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其它不含马兜铃酸药物的导致肾损害研究较少,机理尚不清楚。
但中药也有毒副作用和马兜铃酸能导致肾病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已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其它有肾毒性的药物有:雷公藤、黄药子、苍耳子、川乌、草乌、斑蝥、蜈蚣、罂栗壳、芫花、芫花根、闹羊花根、山慈菇、牵牛子、腊梅根、芦荟、朱砂、野百合、砒霜、雄黄、苦楝皮、天花粉、金樱根、贝母、土荆芥、巴豆、使君子、大枫子、狼毒等1。
2 已知含有肾毒性中药的中成药 大黄清胃丸、小儿导赤片、小儿金丹片、五淋丸、五粒回春丸、生乳片、分清五淋丸、壮骨酒、妇科分清丸、安阳精制膏、导赤丸(散)、耳聋风、肿复乐片、灵龙感冒胶囊、白益镇惊丸、龙胆泻肝丸(包括水丸、大蜜丸片、浓缩丸、颗粒剂)、八正散、八正合剂、甘露消毒丹、口炎宁、母乳灵颗粒剂、冠心苏合丸、风湿灵仙液、炎见宁片、复方夏天无片、复肾宁片、骨仙片、复方珍珠暗疮片、七十味松石丸、鸡苏丸、青果止咳丸、润肺化痰丸、胃福颗粒、气管炎咳嗽痰喘丸、新碧桃仙片、牛胆止咳片、杜鹃糖浆、止咳化痰丸、复方蛇胆川贝液、肺安片、喘息灵胶囊、补肺阿胶糖浆、半夏止咳糖浆、跌打丸、咳必停2号片等。
中草药对肝肾有损害?如何预防?

中草药对肝肾有损害?如何预防?在深圳,面对的患者群体多为一些高文化的知识分子,他们接触的知识信息比较广泛,很多病人会经常问我:某某文章说中药有很大的肝肾损害作用,是不是真的?甚至有些患者因担心中草药的肝肾损害,哪怕是西药治疗几个月无效,还是惧怕中药。
今天我们来说说中草药肝肾损害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篇文章,文章题目为《中国近三成的药物肝损伤,来自草药和保健品》,这篇文章主要是根据2019年2月8号发表在消化疾病领域世界顶级期刊《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 )上的一篇研究论文写的,对于各种药物的肝损伤率,它的原数据是这样的:(1)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中药)+herbal(草药) + dietary supplements(保健品)=26.81%(2)anti-tuberculosis medications (抗结核药)=21.99%(3)antineoplastics(抗肿瘤药)+ immunomodulators(免疫调节剂)=8.34%(4)anti-infectious agents(抗感染药)=6.08%(5)psychotropics(抗精神病药)=4.90%(6)Hormone(激素)=3.04%(7)cardiovascular(心血管用药)=2.98%(8)digestive drugs(消化系统用药)=2.04%(9)respiratory drugs(呼吸系统用药)=1.47%(10)musculoskeletal drugs(肌肉骨骼系统用药)=1.32%(11)others(其他药物)=3.69%(12)two or more classes in combination(2种及以上合病用药)=17.33%说明:(1)至(11)为单因素药物性肝损伤病因;(12)为多因素药物性肝损伤病因。
从这些数据和表格中,是不是一目了然了?中药+草药+保健品的肝的损伤率26.81%,是最高的,所以广大的专家、临床医生、普通老百姓就理所当然的认为中草药害人不浅了,所以就开始了远离中草药、黑化中草药,实际上事实是这样的吗?我们来简单的分析一下这篇文章里的数据吧,除了(1)之外,其他全部都是化学合成药,这些化学合成药没有哪一项不是西药吧?可它们的总和高达73.19%,这样的肝损伤率远远高于中药+草药+保健品的26.81%的损害率吧?也就说在所有药物性肝损伤的病人中,超过7成的病人是化学合成药导致的,不到3成的病人是中药+草药+保健品引起的。
中草药肝毒性、肾毒性及对策

中草药肝毒性、肾毒性及对策焦云涛;高菁;任彬;李雪;胡杨;张文;李靖【摘要】This paper makes a summary on hepatotoxicity and nephrotoxicit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urrently and sums up detoxifi -cation measures , such as clearance of the unabsorbed toxic substances , prevention of the absorption of the poison , promotion of excretion of the poison ,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dote .Meanwhile , we have concluded methods about choosing the appropriate antidote based on the different kinds of drugs at present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and timely treatment for the poisoning .%对目前有关肝毒性、肾毒性的中草药作一总结,并归纳中毒后的解毒措施:清除未吸收的毒物、阻止毒物的吸收、促进易吸收毒物的排泄及解毒药的合理使用,整理目前针对不同种类药物所选用合适的解毒药,为临床的合理用药及中毒后及时救治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4页(P124-127)【关键词】中草药;肝毒性;肾毒性;解毒措施【作者】焦云涛;高菁;任彬;李雪;胡杨;张文;李靖【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北京,1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6中草药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各类疾病的防治中得到广泛使用,其临床疗效在实践中得以肯定,但中草药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的同时,部分中草药由于药物本身、用药方法、患者体质等问题,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
正确看待肾损害中草药

正确看待肾损害中草药【摘要】探讨常见肾损害中草药及如何正确对待。
近年来,因为中草药而造成肾损害的报道不断增多,如何正确运用中草药为人们解除病痛,又能防止中草药的肾损害的发生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应该了解有那些药物可以导致肾损害的发生,为什么会发生,如何才能避免肾损害发生。
其引起肾损害的原因主要是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及用法不当所致。
为此应该正确看待及使用具有肾损害作用的中草药。
【关键词】中草药;肾损害中草药一向被人们认为毒副作用少、使用安全。
但因为中草药而造成肾损害的报道不断增多,导致很多人拒绝使用中草药,因而失去了一种治疗手段。
如何正确运用中草药为人们解除病痛,又能防止中草药的肾损害的发生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1常见肾损害中草药国内报道具有肾毒性的中药种类较多,比较常见的有:雷公藤、山慈姑、木通、马桑果、牵牛子、苍耳子、罂粟壳、草乌、川乌、附子、天麻、腊梅根、使君子、益母草、白花丹、胖大海、木通、大枫子、寻骨风、千年健、臭梧桐、威灵仙、斑蝥、土牛膝、巴豆、全蝎、蜈蚣、朱砂、益母草、防己、厚朴、花粉、牵牛子、商陆、甘遂、大戟、芫花、八角枫、益母草、苦楝皮、使君子、鱼胆、蛇胆、土三七、鸦胆子、白果、马钱子、生蜂蜜、川楝子、轻粉、砒霜、蟾酥、松节、独活、海马、土荆芥、天麻、青木香、马兜铃、车前草等。
其中,以雷公藤引起的肾损害为最多,其次有木通及一些中成药制剂如龙胆泻肝丸、冠心苏合丸、六神丸、拔毒膏、妇科分清丸、耳聋丸、排石冲剂。
应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将剂量控制在安全范围;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肾损害的征象,并及时处理;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有肾毒性的中草药慎用或禁用。
2中药肾损害的临床表现中药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表现为肾性尿糖、尿NAG酶升高、低比重尿、低渗透压尿及肾小管酸中毒。
少尿无尿、水肿、血尿、蛋白尿、发热、乏力,贫血出现较早,呈轻、中度,半数以上患者有轻、中度高血压,B超双肾缩小,大小可不对称。
中草药的肾毒性及其所致的肾损害

中草药的肾毒性及其所致的肾损害
张茹
【期刊名称】《医药导报》
【年(卷),期】2001(020)006
【摘要】@@传统观念认为,中草药多为天然植物药,无毒副作用。
然而事实并
非完全如此。
植物药一般药性比较平和,但部分中草药确有肾毒性,如应用不当也会发生不良反应。
近几年来我国因滥用中草药导致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增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提高对中草药肾毒性的认识。
rn1 有肾毒性的中草药rn 我国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把收载的365种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认为下品125种“多毒,不可久服”[1]。
说明祖国医学对中草药的毒性早有认识。
目前鉴定的五六千种中草药中,具有肾毒性的数十种。
【总页数】2页(P392-393)
【作者】张茹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港务局职工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R236.5
【相关文献】
1.中草药肝毒性、肾毒性及对策 [J], 焦云涛;高菁;任彬;李雪;胡杨;张文;李靖
2.中草药所致肾损害的防治 [J], 张春凤;刘万成
3.小儿肾病治疗中中草药所致的肾损害 [J], 黄建萍;云鹰;丁洁;刘景成;杨霁云
4.临床常见的中草药所致的肾损害及防治 [J], 饶向荣
5.中草药所致肾损害研究近况 [J], 蒋鹏;王春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中药成分可导致相应的肾损害, 因此中草药引起肾损害真 正机制尚需要进一步证实。然而, 前景是看好的, 眼下我们在临 床实践中, 既不能忽视中药在肾疾病治疗中的巨大作用, 又要十 分谨慎中草药的合理应用, 正确认识, 扬长避短, 提高中药安全 性, 把中草药肾损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 黄 丹 琳 , 易 著 文.中 草 药 肾 毒 性[J].中 国 中 西 医 结 合 肾 病 杂 志 , 2000, 1
2.3 肾小管疾病和肾小球肾炎 中草药肾损害还可以表现 为肾小管疾病, 肾小球肾炎[9]。
3 中草药肾损害的发病原因 3.1 误用有毒药物 可致肾损害的中药近百种, 大致分为 三类: ①植物: 如雷公藤、山慈姑、木通、防 己 、益 母 草 、天 麻 、使 君 子 、马 钱 子 等 ; ②动 物 : 如 鱼 胆 、海 马 、斑 蝥 、蜈 蚣 、蜂 毒 、水 蛭 等 ; ③矿 物 质 : 如 雄 黄 、朱 砂 、胆 矾 、砒 霜 等[10]。 其 中 近 半 数 的 药 物 在 《中国药典》中都没有标明其毒 性 。 根 据 我 们 临 床 观 察 以 及 有 关 国内外文献显示, 中草药肾损害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和有毒的中 草药药性关联, 错把有毒的草药当作无毒药物误用了, 发生中 毒; 或对中药的毒性认识不足轻易品尝, 造成中毒, 如国内吞服 鱼胆中毒的病例屡见发生[2]。如 果 对 中 草 药 毒 性 失 去 应 有 回 避 , 那么肾损害就不足为奇了。 3.2 不规范用药 ①用药超量。众多的报道中有的个例报 道很难说是药物本身的肾毒性, 如益母草的常用量一般是 10 ̄15 g, 大 剂 量 可 用 30 g, 如 用 200 g 益 母 草 煎 剂 治 疗 女 性 闭 经 患者, 则引起多脏器出血, 导致肾衰竭死亡[11]。②积蓄中毒。有些 排泄缓慢的药物, 长期服用可导致肾 损 害 , 如 马 钱 子 、朱 砂 、鸦 胆 子 等 长 期 服 用 皆 可 引 起 体 内 蓄 积 作 用[12]。 一 些 中 草 药 尽 管 单 次 剂量并不大, 但作为慢性病的治疗、病后调养或保健, 往往需 要长期服用, 因此, 引起慢性肾中毒机会更多[13]。③煎服不当, 在煎服过程中, 部分中草药有特殊的煎煮时间要求, 如附子需 久煎, 随煎煮时间延长副作用随之减少, 而山豆根则随煎煮加长 毒副作用增强[14]; 用铝锅、铁锅等煎药器具不当, 也可增加毒性。 3.3 药源污染 如生蜂蜜, 蜜源来自雷公藤等有毒植物的 花, 则可致毒。中药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过多, 亦可污染药物[14]。 3.4 药 物 的 误 用 Chen 等 在 其 研 究 报 告 中 指 出 , 在 比 利 时等先后报道的“中草药肾病”的患者中可能是由于误将木防 己 为 汉 防 己 使 用 所 致[15]。 关 木 通 为 马 兜 铃 科 缠 绕 藤 本 植 物 木 通 马兜铃的干燥藤茎, 产于东北三省及陕甘等北方地区, 与产于 云贵川的毛茛科属川木通统称为木通, 川木通不含马兜铃酸, 至今尚未发现有肾毒作 用 。 自 20 世 纪 60 年 代 起 国 内 即 不 断 有
271 6 郭兆安.中草药性肾损害[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 18( 1) : 55 7 李爱群, 胡学军.中药致肾损害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药物流 行 病 学 杂
志, 1998, 7( 2) : 84 8 张良民, 陈永志.中药肾脏毒性[J].华夏医学, 2003, 16( 4) : 605 9 黄云娟.浅谈中药对肾的损害[J].内蒙古中医药, 2005, 1( 1) : 30 10 姚勇.中草药与肾损伤[J].临床儿科杂志, 2005, 23( 12) : 890 11 戴 希 文.正 确 对 待 中 草 药 引 起 的 肾 损 害 问 题[J].中 国 中 西 医 结 合 杂
( 4) : 252 2 王 心 愉 , 刘 颖 , 等.警 惕 中 药 引 起 的 肾 损 害[J].中 国 药 事 , 2002, 16( 1) :
59 3 古维新, 张俊钰, 等.中药对肾脏的损害[J].广东药学, 2000, 10( 6) : 52 4 俞超芹.中药毒性的再认识[J].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3, 1( 4) : 253 5 李延斌.加强防治中草药的肾脏损害[J].中 国 药 物 与 临 床 , 2003, 3( 3) :
志, 2002, 22( 2) : 91 12 令 红 艳.中 草 药 肾 毒 性 及 防 治[J].四 川 生 理 科 学 杂 志 , 2004, 26( 4) :
155 13 方国祥.中毒性肾病概述[J].中国临床医生, 2006, 34( 12) : 6 14 傅 文 录.中 草 药 性 肾 损 害 研 究 现 状 与 防 治 对 策[J].湖 南 中 医 药 导 报 ,
【关键词】 中草药 肾损害 中药安全性
中药是我国医药宝库的瑰宝, 由于其辨证论治的灵活性, 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都可以取得理想的疗效。但是随着近年 来中药药理和中药剂型改革研究的深入, 中药的使用越来越 广泛, 而中药的不良反应亦逐渐引人注目, 人们也发现自己对 中草药的认识已陷入了误区, 认为中草药来源于天然, 无毒无 不良反应, 殊不知中药同样也有副毒作用, 有关中草药所致肾 脏 损 害 的 病 例 相 继 报 道 [1 ̄3], 引 起 了 国 内 外 医 学 界 的 广 泛 关 注 。 本 文 试 图 对 中 草 药 肾 损 害 的 机 制 、临 床 表 现 、发 病 原 因 等 现状研究进行浅析, 从而提出预防对策。
1 中草药肾损害的机制 1.1 与中药肾毒性有关的毒性成分 近年来, 随着 人 们 对中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对中药的毒性, 特别是对中药肾毒 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围绕中药的毒性和毒理更是展开了一 系列的研究。已有的研究表明, 有毒中药的毒性, 尤其是肾毒 性与其所含有毒生物碱( 如乌头等) 、有毒甙类( 如半夏等) 、有 毒植物蛋白( 如 苍 耳 子 等) 、有 毒 动 物 蛋 白 及 毒 素( 如 蟾 蜍 等) 有 关[4]。 1.2 引 用 前 人 的 有 关 观 点 和 推 测 大 多 数 学 者 认 为 有 以下可能:“ 引 起 急 性 过 敏 性 间 质 性 肾 炎 ”、“ 中 药 毒 素 导 致 肾 损伤及坏 死 ”、“ 中 草 药 毒 性 成 分 及 其 代 谢 产 物 通 过 肾 脏 排 泄 引起肾 脏 的 肾 炎 样 改 变 ”等[5]。Depierreux 等 人 在 总 结 中 草 药 引起肾病的特点, 推测可能的发病机制是比较客观的:“中药 可能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损伤, 从而导致肾间质炎症与 纤维化, 或者是最初损伤肾脏小血管壁面引起肾缺血和间质 纤维化, 也可能是中药直接刺激纤维母细胞增生或使其活性 提 高 而 导 致 间 质 纤 维 化 [6]。 ”马 兜 铃 酸 致 肾 病 的 机 制 目 前 认 为 与以下因素有关: 诱导肾小管细胞凋亡; 促进肾间质成纤维细 胞增生或活性增高; 引起肾小管壁缺血[4]。 2 中草药肾损害的临床表现 2.1 全身症状 中药引起肾脏损害的表现各异, 全 身 症 状有乏力、食欲不振、恶 心 、呕 吐 、皮 肤 瘙 痒 、贫 血 、心 慌 、气 短 等。 2.2 泌 尿 系 统 症 状 泌 尿 系 统 的 表 现 以 肾 衰 和 各 种 肾
648
炎 为 主 [7]。肾 功 能 衰 竭 按 病 情 进 展 可 分 为 急 性 肾 功 能 衰 竭 与 渐 进 性肾功能衰竭两种。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在服用中药后短时间内 发生 , 常有明显肠道症状, 颜面及全 身 水 肿 , 很 快 出 现 血 尿 、少 尿 甚至无尿。也有部分患者无尿量减少, 病理表现为急性肾小血管 坏死或间质性肾炎, 预后一般较好, 及时停服中药并给予支持治 疗, 常可恢复, 但也有重症者死亡; 渐进性肾功能衰竭一般起病 缓慢且隐匿病变呈进行性发展, 经数月至数年内进入终末期, 病 理表现为肾小管质纤维化, 病变较难逆转[8]。
基层医学论坛 2008 年第 12 卷 7 月上旬刊
中西医结合与祖国医学
大剂量木通煎服引起急性肾衰竭的报道, 中毒剂量最小为 25 g, 最 大 为 200 g, 均 为 煎 剂 口 服 。 中 毒 病 例 多 发 生 在 长 江以北关木通的产销区, 而川木通产区云贵川未见中毒病例 报 道[16]。
3.5 过敏体质 不同的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也有所不 同 : 某些药物在超剂量时对一般个体不出现毒性, 但对敏感的个 体却可引起中毒; 体质虚弱者虽服用常用量, 由于机体对药物 的耐受力较低 , 适应性较差 , 亦可引起中毒[14]。如鸦胆子, 老、 幼 、体 虚 、孕 妇 及 体 质 过 敏 者 均 易 于 中 毒 [17]。
4 中草药肾损害的防治对策 4.1 普及中草药基础知识 消除“中药没有毒性和 不 良 反应”的世俗 观 念 , 督 促 临 床 工 作 者 及 患 者 合 理 使 用 , 充 分 认 识中药; 对易 引 起 误 服 、误 食 的 有 毒 中 药 应 准 确 阐 明 其 毒 性 , 防 止 中 毒 事 件 的 发 生 [18]。 特 别 对 木 通 及 含 有 马 兜 铃 酸 一 类 药 物, 对肾损害大的药物, 要引起我们的警觉。 4.2 规 范 用 药 ①国 内 著 名 肾 脏 病 专 家 叶 任 高 教 授 曾 指 出 : 中 医 药 相 对 较 安 全 , 除《药 典》注 明 有 毒 性 的 个 别 药 物 外 , 一般中药只 要 按《药 典》规 定 剂 量 用 药 且 服 用 不 超 过 3 个 月, 至今鲜见有致肾毒性的报道[19]。②对有蓄积中毒可能的药 物 , 应 采 用 小 量 与 间 断 服 用 的 方 法 , 减 少 积 蓄 中 毒 的 可 能[20]。 ③部分中草药有其特殊的煎煮要求, 如生半夏先煎、朱砂冲 服、肉桂后下等, 煎煮器具最好是用陶瓷器具。 4.3 消除药源污染 在中药产区, 一方面要十分注 意 环 境保护, 另一方面, 农药不能使用过多, 对于生蜂蜜的应用, 要 十分谨慎, 因为蜜源有可能来自雷公藤等有毒植物之花。 4.4 严格控制药物质量 我国中草药的品种繁多, 产 地 不一, 中药厂家在采集、生产、加工、保管、存储等各个环节中, 要严格把关, 全面符合质量标准。坚决杜绝伪劣品种, 是避免 发生肾损害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中药都是天然土长土 生, 我们现在的人工种植和搬迁, 很容易改变中药的质地, 需 要有一整套的科学的经营和管理办法。一切都要围绕着中草 药的质量保证, 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实践。 4.5 过敏体质合理用药 对于这部分患者, 医生在 用 药 过程中, 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 不适宜重复使用曾经引起 过敏的药物, 特别要注意老年人患者的年龄、性别、生理状态, 慎用有毒药物 。 对 于 老 人 、孕 妇 、儿 童 的 用 药 , 医 生 要 慎 之 又 慎。 总之, 肾作为体内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对肾毒性药物高度 敏感, 因此, 建议服用含肾毒性中药的患者定期检查肾功能, 利用西医检验方法来保证中药治疗效果的安全性。一旦发现 肾损害, 要及时处理, 严重者立即进行血液静化治疗, 避免病 情恶化。 5 结论 目前我国中草药肾损害的研究处在起始阶段, 尽管其解 释肾损害的观点各异, 但就国内外文献报道来看虽然有的研 究初步了解到部分导致肾损害的发病机制, 但不能确定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