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汉语中级阅读1第一课《山谷的起点》知识分享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各课知识点分类汇总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各课知识点分类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各课知识点分类汇总【第一课观潮】《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

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

文章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1、基础知识生字:罩、屹、鼎、沸、贯、崩、恢四会字:潮、称、盐、笼、罩、蒙、薄、雾、昂、沸、贯、旧、恢词语:笼罩、恢复、观潮、称为、盐官镇、笼罩、蒙蒙、薄雾、昂首东望、人声鼎沸、贯穿、依旧、恢复多音字:[称]chēnɡ称为;chèn对称 [笼]lǒnɡ笼罩lónɡ鸟笼[闷]mèn闷雷;mēn闷热。

[号]háo号叫hào军号。

[涨]zhǎnɡ涨潮;zhànɡ涨红。

[薄]báo薄雾;bó 单薄近义词:屹立-矗立、霎时-刹那、依旧---照旧、颤动-颤抖、逐渐---渐渐、犹如---好像反义词:宽阔---狭窄、沸腾---平静、风号浪吼---风平浪静、人声鼎沸---万籁俱静形近字:提、题、堤;笼、拢、垄2、重点语段: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照(由远及近)顺序来写的。

(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

2、这段话从(形状)、(声音)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人教版初中语文每课重要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语文每课重要知识点汇总

中考必备手册——人教版初中语文每课重要知识点汇总七年级(上)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chī想诱.yîu惑喧.xuān腾点拨:不要把“诱”误读成xi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àn) 幻想(shùn) 瞬间(níng)凝成3.解词。

(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4.诗中的“山”指的是困难、挫折,“海”指的是理想、信念。

二、重点句子1.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三、文学常识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王家新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

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啜.chuî泣纳罕.hǎn 峭.qìao壁目眩.xuàn颤.chàn抖闷.mēn热屡.lǚ次。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训(jiâ) 诫瘦骨(lín xún) 嶙峋小心(yìyì) 翼翼(sǒng) 耸立3.解词。

(1) 纳罕:惊奇,诧异。

(2)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二、重点句子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 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点拨:本句是主旨句,含义深刻。

)三、文学常识《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第3课生命生命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擎天撼.hàn地糟蹋..zāo tà庸碌.lù小憩.qì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āo) 骚扰(gū) 辜负3.解词。

(1) 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2) 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3) 庸碌:形容人平庸,没有作为。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找中心句、分段、归纳中心思想课件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找中心句、分段、归纳中心思想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升初
小学生阅读理解:找中心句
1
中心句定义
中心句,指能够高度概括文章中 心意思的句子,也就是说整篇文章内容都 是围绕着中心句来写的。
2
中心句的位置
在开头 在中间 在结尾

中心句在开头
中心句在开头,一般是对文章或段落内 容的概括,总起句。写作结构一般先总后分。
4
小丽有个特点:能够专心致至地读书,从来不因为人多 而受干扰。
29
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四要素,时间、 地点、人物、事情几要素进行综合整理。 主要内容: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卖火柴的 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事。
30
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 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 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 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 容。
45
按空间变换顺序分段。
游记、参观记一类的文章,都可以依据空间的 变换分段。分段时,表示空间的词语可作为划分段 落的参考。
46
比如《海滨小城》,文章共有7个自然段,分 两部分叙述。先写海滨,后写小城,给课文分段时, 首先找到分段的依据,是位置变化,读懂每个自然 段的意思,找到写同一个意思的自然段,明确分段。
16
比如《一夜工作》中:他是多么劳苦,多么 简朴! 比如《幸福是什么》中:幸福要靠劳动,要 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民有 益的事情。
17
6 、从过渡句上去找,过渡句起承上启 下的作用,有的文章就是有过渡句来点 明文章的中心。
比如《赵州桥》一课的过渡句: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18
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升初
40
依据
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分课总结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分课总结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分课总结
第一课:汉字
汉字是汉语的基本表音文字,由一定的笔画和笔画的组合构成,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民族的文化符号。汉字的基本结构是由笔画组成,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读音和意义。
1.1汉字的组成
汉字的基本组成是笔画,笔画的基本种类有横、竖、撇、捺、折、钩、点等。汉字的结构是由这些笔画的组合构成的,不同的笔画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汉字。
7.4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指文学创作和文学审美的理论和批评体系,包括文学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的研究成果和创作观点。了解文学理论有助于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认识和理解。
第八课:作文范文
作文范文是指优秀的作文样本和典范作品,是学习和借鉴的好范例和榜样。了解作文范文有助于提高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
8.1优秀作文
1.2汉字的读音
汉字的读音是由汉字的发音部分和声母、韵母的组合构成的。汉字的读音是通过学习汉字的拼音和声调来掌握的。
1.3汉字的书写规范
汉字的书写是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的,包括笔顺、笔画的形状和结构等。掌握汉字的正确书写规范对提高汉字书写能力非常重要。
第二课:词语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元,是由一个或多个字构成的有意义的单位。词语的构成规律和用法非常重要,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非常有帮助。
2.3词语的辨析
词语的辨析是指对具有相似词义的词语进行区分和选用的能力。掌握词语的辨析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第三课: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规范和体系,包括词法、句法、语法等。掌握语法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非常重要。
3.1词法
词法是对词语的词性、构词、词义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规范的学科。掌握词法有助于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
5.1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是指迅速浏览文本,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要内容。掌握快速阅读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

《发展汉语》第一课词语学习PPT

《发展汉语》第一课词语学习PPT

一连+ v.
“表示动作继续不断或情况连特别忙,一连开了几个会。 3 到家以后,我马上跑进厨房,一连喝 了三杯水。

可惜
很可惜
真可惜 可惜+ v. \ 句子
例:昨天的演唱会非常精彩,可惜你没和 我
一起看。 这个机会很好,可惜错过了。 听说他没有通过昨天的面试,我们都觉 得太可惜了。
3 开车的时候要注意看路况,丝毫不能马虎。
留恋 v.
例:1就要离开学校了,大家都有些留恋。
2他已经不爱你了,你还有什么可留恋的? 3如果你总是留恋过去,你就没有办法 开始新生活。

即将
“将要,就要”
---- (比较正式) 例:考试即将结束,请同学们抓紧时间。
欲望
欲 n.------ 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者达到某种目
计较
“1 计算比较
例:斤斤计较
2 争论、辩论”
他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我现在不跟你计较,等你冷静了再说吧。
计较 \ 比较

?
1 我来这家公司工作,是为了增加工作经验,
工资什么的就不______了。 2 请你来______一下,这两家公司有哪些不 同?
怀疑
解释: 1 不很相信
看到妈妈回家了,孩子飞也似的跑向妈妈。
灿烂
灯光灿烂
星光灿烂
阳光灿烂
春光灿烂
灿烂的笑容 例:1满山的花儿开得很灿烂。
2 照片上的孩子们笑得很

逗孩子
逗小狗
例:1他正拿着一块巧克力,逗
孩子玩呢。 2我正开车呢,别逗我。
随即
“随后就,立刻,马上”
例:1你们先走,我随即动身。

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阅读(I)第1课课件

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阅读(I)第1课课件

山谷的起点
9. 缘 故 (yuán gù)
reason
之所以· · · · · · ,正是因为· · · · · · 的缘故。
原 因 (yuán yīn)
reason
之所以· · · · · · ,原因正是因为· · · · · · 。
The reason …is because…
文章一
山谷的起点
V.
往往
5.鼓 励 (gǔ lì) 鼓 励
+
某人
+

+
做某事
)
文章一
山谷的起点
6.果 然 (guǒ rán ) 不 然 (bù rán)
突 然 (tū rán) 忽 然 (hū rán) 7. 起 点 (qǐ diǎn )
really / as expected otherwise / or
suddenly suddenly
A. 他们班最后一名 B. 这就好像爬山一样 C. 山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 D. 现在十分烦恼 E. 我一定会很高兴
文章一
山谷的起点
一位烦恼的母亲找到我,说她正在为孩子的功课烦恼。 我说:“孩子的功课应该孩子自己烦恼才对呀!” 她说:“林先生,你不知道,我孩子考试考了第四十名,可是他们班上只有四十学生。” 我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很高兴!” “为什么呢?” “因为你想想看,从今天开始,你的孩子不会再退步了,他一定不会落到第四十一名呀! ”我说。 妇人听了笑了。我继续说:“这就好像爬山一样,你的孩子现在是在山的最低点,他只有 一条路,他就一定会走出来。” 过了不久,妇人打电话给我,向我表示感谢,他的孩子果然成绩不断往上升。 我想到,最容易被人忘记的是,山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里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 ,真是因为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初三语文期中上册知识点

初三语文期中上册知识点

初三语文期中上册知识点1.初三语文期中上册知识点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

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

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

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3、《生命生命》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本名刘侠)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三个事例引出了对生之、生命力和生命的感悟,并从不同的侧面引发出了三点思考:即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要让有限的生命发挥了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驻足观赏,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6、《理想》是诗人流沙河的一首现代哲理诗。

这首诗从理想的历史意义、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三个方面告诉人们:人生要有理想,只要树立了理想,并为之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7、《短文两篇》中的《行道树》是由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所作。

这篇文章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文中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另一篇文章《第一次真好》,由台湾女作家周素珊所作。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1课教案(荣继华)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1课教案(荣继华)

第1课《你好》教案教学任务一、语音知识1.学习11个声母、18个韵母、四声。

2.主要练习声韵拼合,初步掌握四声。

3.难点:送气音p, t, k以及f, l, h ;韵母e, o, ü, er;四声的高低变化。

二、语言技能1.读:能够熟读生词,达到发音和声调基本准确,并认识汉字。

2.说:学会用“你好”和“您好”打招呼。

3.写:学习汉字基本笔画(1)和基本笔顺(1),并学会书写有关汉字。

时间安排一、本课共需三次课,6课时二、课时分配第一次课:学习声母、韵母、声调,并练习和体会声调。

第二次课:声韵拼合练习,声韵加声调练习。

第三次课:学习课文一、二、三;做综合练习;学习汉字知识及练习写汉字教学实施第一次课(90分钟)一、学习语音知识(40分钟)1.韵母:yùnmǔ Finals(1)教师示范读,学生跟读,每个学生读,老师纠正发音a o e i u üerai ei ao ouan en inang eng ing ong2.声母: shēngmǔ I nitials(1)教师示范读,学生跟读,每个学生读,老师纠正发音b p m fd t n lg k h注意:红色为难点,教学中要加强练习。

3.声调shēngdiào Tones5 5 1shēng 55 ā4 4 2shēng 35 á3 3 3shēng 214 ǎ2 2 4shēng 51 à1 1二、语音练习(40分钟)1.单韵母加声调练习ā á ǎ àō ó ǒ òē é ě èēr ér ěr èr2.复韵母加声调练习教师说韵母,请学生说出每个声调的读法,然后纠正发音āi ái ǎi àiēi éi ěi èiāo áo ǎo àoōu óu ǒu òuān án ǎn ànēn én ěn ènīn ín ǐn ìnāng áng ǎng àngēng éng ěng èngìngīng íng ǐngōng óng ǒng òng3.声韵搭配Combinations of Initials and Finals(1)b ba bo bi bu bai bei baop pa po pi pu pai pei pao pou m ma mo me mi mu mai mei mao mouf fa fo fu fei foud da de di du dai dei dao dout ta te ti tu tai tei tao tou n na ne ni nu nünai nei naol la le li lu lülai lei lao loug ga ge gu gai gei gao gouk ka ke ku kai kei kao kouh ha he hu hai hei hao houa o e i u üai ei ao oub ban ben bin bang beng bingp pan pen pin pang peng pingm man men min mang meng mingf fan fen fang fengd dan dang deng ding dongt tan tang teng ting to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汉语中级阅读1第一课《山谷的起
点》
中级阅读1 第一课教案
一、教学重点:
(一)篇章内容理解
(二)认识人生哲理小文章的写法,抓住重点关键句子。

二、教学难点
本课涉及文化知识点:人生的哲理,亲情等:
1,山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失败是成功的开始。

2,人生的伤痛就是活的珍珠,能适应,就能发出美丽的光;不能适应,就加快了死亡的脚步。

3,母亲和儿子之间的亲情,永远是不变的。

4,自行车文化的含义。

阅读技能训练
一、细读文章一《山谷的起点》理解文章内容,积累几个重点词语。

二、通读文章二《活珍珠》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及作者观点
三、通读文章三《换了一个位置》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及作者观点
四、略读文章四《自行车文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查读文章五实用阅读《怎么去八达岭长城》使用、查找信息。

授课目标:
阅读课的基本任务:强调理解能力,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技巧.
课程要求:
能够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和要求,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知道阅读并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而是有选择性地看,并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

有些文章需要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细读),有些文章需要从头到位快速阅读(通读),有些文章只需要快速看懂大意(略读),还有些文章只要查到需要的信息即可(查读)。

考核方法:
百分制,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50%)
三、导入新课
文章一《《山谷的起点》
教学步骤:
一. 组织教学提问导入:对学生逐个提问
你爬过山吗?山谷和山顶你更喜欢哪里?当你站在山谷,而别人都站在山顶
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山谷的起点》,这是什么意思?
二. 通读课文
1.给学生大约10分钟,读课文,之后,梳理文章结构:
人生哲理性的文章,通常会在开头用故事带入,使用比喻的手法提出文章主题,最后一段通常都是阐述深刻道理。

引导其注意抓文章结构,也就基本了解了文章的整体大概。

2.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讲述问题
第三部分阐述哲理
3.回答练习一的问题
(二)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回答问题,用提问方式引出重点难点词语,解释词语意思:学生自主造句增强理解
烦恼:(fán nǎo) Worry心情不高兴,不愉快。

蹲:(dūn ) squat
退步:(fall behind)落后。

鼓励:( encourage) 激发;勉励。

也指指振作精神。

起点( starting point) 开始的地点或时间。

向……表示感谢/歉意/祝贺
之所以……,是因为……
三. 细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考试比喻成爬山?
作者给了母亲什么建议?
结合课文中的故事解释这句话:
“山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里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因为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完成练习二
(四)小结:
这篇短文讲了一个人生的哲理——道理,即:山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失败是成功的开始。

生活中这样的哲理很多很多。

同学们可以思考。

(五)学生课堂任务与活动:
分组讨论,如何从山谷的起点开始从失败走向成功?(大约10分钟)
文章二《活珍珠》通读
这篇文章是通读,时间适当缩短,以阅读后抓文章大意为主。

(一)利用视频先看珍珠的生产过程。

学生概述珍珠的生产过程。

通过教师提问,引入课文。

(二)阅读课文,限时5分钟
这篇文章也属于人生哲理性的,请学生回答文章思路:先讲述故事,通过故事引出人生哲理。

文章框架:
第一部分:事情的发生、过程
第二部分:根据这件事告诉了我们人生道理。

(三)检查阅读理解情况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读者什么?(B )
A厦门夜市场
B人生的伤痛就像活的珍珠
C厦门的珍珠是怎样做出来的
D别人不能帮助你
(四)做练习并给出答案:
解释“”()引号的用法
文章三《换了一个位置》【通读约380 字】
(一)限时阅读
(二)请学生找到文章后面的练习答案
(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根据文章内容,课堂讨论“换了一个位置”的含义
(四)做练习并给出答案:(略)
文章四《自行车文化》【略读约486字参考时间:6分钟】
(一)限时阅读。

(二)请学生找到文章后面的答案。

(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通过抓主题句,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大体内容
如何查找关键句:关键句位置: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

(四)做练习并给出答案:(略)
实用阅读怎么去八达岭长城?【查读约330字参考时间:6分钟】
如何查找关键信息
去八达岭坐车注意什么?
做练习并给出答案:(略)
四:复习小结(5 分钟)
一. 梳理课文:(从以下方面:)
1所学文化知识(人生哲理亲情等)
●山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失败是成功的开始
●人生的伤痛就是活的珍珠,能适应,就能发出美丽的光;不能适应,就加快了死亡的脚步。

●母亲和儿子之间的亲情,永远是不变的。

●骑自行车没有污染,是绿色文化;骑车可以健身,是体育文化;骑车省钱,是经济文化;自行车比汽车历史悠久,更是传统文化。

2应掌握的词汇:烦恼,蹲退步,鼓励起点珍珠,摊子小贩
3文章结构
哲理小品文结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

抓文章结构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意思。

4阅读技能训练
体会细读,通读,略读,查读的不同,猜词语含义等。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理解文章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