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病
普通病病区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确保医院医疗秩序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普通病区在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以及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等需要隔离观察的情况。
三、应急处置流程(一)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1. 病房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如发现患者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将其隔离至病区指定隔离区域。
2. 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
3. 立即通知科主任及护士长,科主任上报院感办、疾控科、医务科、保卫科。
4. 护士长上报护理部,通知感染性疾病科做好接收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患者准备、电梯班做好等待运送患者的准备,通知患者曾经经过的门诊、科室做好终末消毒。
5. 科主任、护士长组织科室所有医护人员、保洁员人员集合,立即启动病区新冠应急预案。
(二)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等隔离观察1. 对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等人员,进行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评估。
2.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 对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等人员,进行居家隔离观察,并指导其做好个人防护。
4. 对所有隔离观察人员,每日进行体温、症状监测,如有异常情况,立即上报。
四、应急处置措施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病区进行定期消毒,确保环境安全。
2. 对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等人员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病毒传播。
3.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其防护意识和能力。
4. 加强信息报送,确保疫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5. 加强物资保障,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疫情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发现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等人员的应急处置、消毒隔离、物资保障等。
妇科病例

姓名:XXXX 性别:XXX 年龄:XXX岁科别:妇科床号:XX床住院号:XXXX 姓名:XXXX 出生地:XXXXXXX性别:XX 民族:汉年龄:XX岁入院日期: 2016-11-28,08:00婚姻:已婚记录日期:2016-11-28,08:00职业:务工病情陈述者:病人工作单位:无住址:XXXXXXXX主诉:阴道瘙痒伴分泌物增多1月,加重3天。
现病史:患者自述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阴道瘙痒伴分泌物增多,因家中事物繁忙,未及时就诊,于3天前自觉病情加重,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分泌物。
逐于今日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做电子阴道镜检查示:宫颈二度糜烂。
门诊以“1.阴道炎”收入住院。
患者患病期间精神、睡眠良好,饮食一般,大便干燥,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
无肝炎、结核等急慢性传染病史,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无药物过敏,无外伤及手术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认史:生于当地,工作当地,无疫水接触史,未到过疫区,无工业毒物接触史,无粉尘接触史,无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烟酒嗜好。
月经史及婚姻史:平时月经为规律,146−7天,19岁结婚,丈夫体健,G3F3育有1儿2女,28−29体健。
家族史:父母体健,兄弟姐妹及其他亲戚均体健,无糖尿病家族病史,无高血压家族病史,无血友病家族病史,无肥胖家族病史,无肿瘤等家族病史。
体格检查T 36.4℃ P 80次/分 R 19次/分 BP 120/78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房,神清语明,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色泽正常,无出血点,无黏膜溃疡,无血管征及蜘蛛痣。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头颅大小形态正常,无畸形,头部无压痛,无包块,头发密。
颜面无浮肿,眼睑无水肿,睫毛无倒睫,结膜无充血、水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4cm,眼球活动自如,瞳孔对光反射灵敏。
耳廓无畸形,外耳道通无异常分泌物,双侧乳突区无压痛,听力正常。
鼻无畸形,鼻翼无煽动,鼻通畅,无脓性分泌物,中隔无偏曲,鼻窦区无压痛。
普通病

名词解释1、兽医内科学: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内部器官或系统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和中毒性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综合性临床学科。
2、咽炎:指咽粘膜、粘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炎症。
3、食道阻塞:由于吞咽的食物或异物过于粗大、吞咽过急和咽下机能障碍导致食道梗阻的一种疾病。
4、前胃迟缓:指前胃神经肌肉装置感受性降低,平滑肌自主运动性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微生物区系失调产生大量发酵和腐败的物质,引起消化障碍,食欲反刍减退乃至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综合症。
5、肺气肿:在致病因素作用下,由于肺泡过度扩张,充满大量气体,肺泡壁弹力丧失甚至破裂引起的一种以呼吸困难为特征的非炎性肺脏疾病。
6、心力衰竭:是因心肌收缩力减弱或衰竭引起外周静脉过度充盈,心脏排血量减少、动脉压降低、静脉回流受阻等而导致呼吸困难、皮下水肿、发绀甚至心搏骤停和突然死亡的一种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综合症。
7、心血管机能不全:指心力衰竭和外周循环衰竭。
前者是。
,后者是因静脉回流心脏的血液不足使心脏输出量减少而导致的,也成循环虚脱。
8、贫血:单位体积的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比积、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数低于正常值。
9、肾炎:肾实质或肾间质发生炎性病理过程。
10、尿石症:尿路中盐类结晶凝结成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凝结物,刺激尿路粘膜,导致频繁排尿,引起出血性炎症(血尿)和泌尿路阻塞性疾病。
11、尿毒症:指肾功能衰竭发展到严重阶段、代谢产物和毒性物质在体内蓄积而引起机体中毒的全身综合症。
12、糖尿病:是由于胰腺萎缩或慢性炎症使胰岛素分泌不足。
13、日射病:家畜在炎热的季节中,头部受到持续强烈的照射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的严重障碍性疾病。
14、热射病:动物所处的外界环境气温高、湿度大、产热多、散热少、体内积热而引起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的疾病。
15、热痉挛:因大量出汗,水盐损失过多引起的严重的肌肉痉挛性收缩。
16、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某种物质下由于本身固有特性在组织器官内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的作用从而破坏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机能性或器质性病理变化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甚至导致机体死亡。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时 ,改过去室内教学 、观察 的作法为在校园、农 田 等处进行实验。我们事先对校园、实验地及学校周 边农 田的植物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 ,根据病害的 发生地点拟定路线。实验时领着学生去实地讲解发 生 的典 型病 害的病状 和 病征 ,并 且教 给学 生病 害标 本 采集 的方法 。室外清 新 的空气 、灵 活 的上 课方式 以及新鲜的病害标本都很容易被学生接受 ,实验教
1 引 言
普通植物病理学 ( 简称普病 ) 是农学类植物保 护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普病的实践性很强 ,要求学 生不但 具 有较 深 的理 论 知识 ,而且 还应 具备 很强 的
传统的实验教学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室内观察
植 物病 害标本 、描 绘永 久玻 片上 病原 菌 的形态 。这
种教学模式虽然能保证教学效果 ,但却存在着与实
Ex e i e tTe c i g Re o m o n r lPl n t o o y p r m n a h n f r f r Ge e a a tPa h l g
X Ja —in , L N X a — n, KA U in qa g I io mi NG e bn,GUO Ya Y —i n, L n me IYa — i
炼 和实践 经历 的 积累 ,对普 病实 验教 学改 革进行 了
初步 的探 索 。
3 1 增加 实践 机会 .
普病 学 习的对象 是 活生生 的植 物病 害 ,但 学生 在实 验 室接触 的大 多是 干制 的植 物病 害标 本 。这些
2 普通植物病 理学课程介绍
普病 面向的是 四年制植物保护本科专业 的学 生 ,通常在第 2学年开 出。普病共计 8 8学时 ,其 中实验 3 学 时 。普 病共 有 l 实验 。第 1个 实 2个 6个
农村疾病普查方案

农村疾病普查方案概述农村疾病普查是指对农村地区的居民进行的一种定期的疾病调查工作。
通过疾病普查,能够更好地了解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情况,以便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卫生计划和政策,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生活。
本文旨在制定一份合理的农村疾病普查方案,以便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方案内容1. 疾病普查时间为确保疾病普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农村疾病普查,具体时间可根据当地的气候、作物生长情况等因素而定。
普查时间应该越早越好,以避免疾病在传播中蔓延。
2. 疾病普查内容(1)普查人群范围:应该对农村地区广大居民进行普查,重点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等易感人群。
(2)普查内容:普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身体状况、患病情况、用药情况等,同时应该对农村地区常见疾病进行重点调查,例如肝炎、结核病等。
3. 疾病普查方式(1)家庭访问问卷调查:通过家庭访问的方式,向农村居民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居民的疾病状况和用药情况等。
(2)现场采集数据:在医疗机构、学校、村委会等公共场所,设置现场采集点,统计或核对农村居民的疾病和用药情况。
4. 普查数据的处理和分析(1)数据归集和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集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疾病患病率,为农村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5. 疾病普查工作的安排和指导(1)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确保人员足够、力量充足、工作任务明确。
(2)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包括采集数据的笔、纸、问卷等,以及现场采集数据的计算机等设备。
(3)做好开展疾病普查工作的宣传工作,加强对居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对健康的关注和自我保健能力。
结论农村疾病普查是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措施,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以更好地了解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情况,为相关卫生计划和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在疾病普查工作中,应该科学规划、有效组织,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普病

4 植物病害流行:是指植物病原物大量繁殖和传播,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侵染并导致植物群体发病,造成损失的过程和现象。病害流行表现为病原物数量的增加、植物群体中病害数量和病害严重程度增加以及发病范围的不断扩大。
5 植物保卫素: 泛指对病原物有杀伤作用从而减轻对植物的侵染和致病能力的非酶类小分子化合物。
4 真菌的营养体有哪些类型?
共五类:(1)丝状体,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2)原质团;(3)单细胞;(4)假菌丝;(5)两型菌丝体。
5 植物病原真菌分为哪几个亚门?各亚门的主要特征如何?
(1) 鞭毛菌亚门:营养体多为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具鞭毛的游动孢子,有性繁殖形成休眠孢子囊或卵孢子。如十字花科植物霜霉病。 (2) 接合菌门:营养体为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形成孢子囊,产生不能动的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如甘薯软腐病。 (3) 子囊菌亚门:营养体为有隔菌丝体,少数为单细胞;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大多数子囊菌的子囊产生在子囊果内,少数是裸生的。如各种植物白粉病。 (4) 担子菌亚门:营养体为有隔菌丝体,且多数为双核菌丝体;一般没有无性繁殖,有性生殖除锈菌外,通常不形成特殊分化的性器官,而由双核菌丝体多数为发达的有隔菌丝体,少数为单细胞(酵母类)。无性繁殖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有性阶段尚未发现或不常见或在病害循环中不重要。如玉米大斑病。
3 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
病害循环:一种病害从寄主前一生长季节发病到后一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病害侵染循环主要牵涉到(1)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2)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3)病原物的传染途径。这三个方面是制定病害防治的主要依据,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根据病害循环的特征拟制的。例如,由于苹果黑星病最初侵染源是在落叶上产生的子囊孢子,所以就着重研究子囊孢子成熟和发生条件,根据这些条件预测果园里子囊孢子大量发生的时间,而后确定使用药剂的时期。同时,在防治上除使用药剂保护苹果不受侵染外,还着重清除落叶或着用药直接处理落叶,消灭其中的病菌或抑制其中的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发育。在生长季节,还要控制分生孢子的再侵染。(可以分别从病害循环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所以说病害循环是制定病害防治的重要依据。
普通病

名词解释消毒:临床上应用适宜的化学方法来杀灭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措施麻醉:在施行手术时,应用物理的或化学药物的方法,使动物全身或局部痛觉暂时迟钝或消失,以便顺利进行手术的方法口炎:亦称口膜炎,是口腔黏膜炎症的总称,包括齿龈炎,腭炎和舌炎,临床上以食欲部分或完全丧失,采食及咀嚼障碍流涎等为特征。
胃肠炎:是胃肠表层粘膜及其深层组织发生的重剧炎症的疾病感冒:是由受寒冷影响,机体的防御机能降低,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的一种急性热性病支气管肺炎:是个别肺小叶或几个肺小叶的炎症,故称为小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整个肺叶发生的急性炎症心力衰竭:又称心脏衰竭,指心肌收缩力减弱或衰竭,心脏排血量减少,动脉压降低,静脉回流受阻等而呈现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种综合征或并发症贫血:单位容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值低于正常水平的综合征肾炎:肾实质,肾小球,肾小管或肾间质组织发生炎症性病理变化的统称膀胱炎:膀胱黏膜或黏膜下层的炎症称为膀胱炎骨质软化症:成年动物由于钙,磷代谢障碍引起的骨营养不良症佝偻病:幼龄动物由于维生素D不足或钙,磷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种代谢病脓肿:在任何组织或器官内形成外有脓肿膜包裹,内有脓汁潴留的局限性脓腔时称为脓肿创伤:锐性外力或强大的钝性外力作用于机体引起的开放性损伤疝:腹腔脏器从自然孔道或病理性破裂孔脱到皮下或邻近的解剖腔内称为脐疝:腹腔脏器经扩大的脐孔脱至皮下称为脐疝胎膜:胎儿与母体之间交换营养物质,气体及代谢产物的一个暂时性器官,也称胎衣流产:胚胎或胎儿与母体的正常生理关系被破坏,而使妊娠中断,胚胎在子宫内被吸收,或排出死亡的胎儿或排出不足月的活胎骨折:在暴力的作用下,骨的完整性被破坏,出现断,裂,碎现象手术器械的消毒与灭菌方法:1煮沸灭菌法2高压蒸汽灭菌法3化学药品消毒法4火焰灭菌法手术区的准备与消毒:一手术区的准备:脱毛;二手术区消毒法:1注射及穿刺术部的消毒:剪毛——75%酒精脱脂——5%碘酊涂擦——75%酒精脱碘2手术区的消毒法:(1)5%碘酊两次涂擦术部消毒法:剃毛——1%—2%来苏儿洗刷手术区及其周围皮肤——纱布擦干——涂擦75%酒精脱脂——第一次涂5%碘酊——局部麻醉——第二次涂5%碘酊——术部隔离——75%酒精脱碘——手术(2)新洁尔灭或洗必泰等溶液消毒法:剃毛——温水洗刷——纱布擦干——用0.5%的新洁尔灭或洗必泰溶液涂擦两次即可手术三手术区隔离法:手术区皮肤消毒后,铺盖无菌手术巾。
动物普通病

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表层或深层的炎症。
宿草不转:是前胃的兴奋性和收缩力减弱,采食大量难以消化的饲草或容易膨胀的饲料蓄积于瘤胃中所致的一种疾病。
盲目运动:非意识的不随意运动。
麻醉:是在施行手术时,应用物理的或化学药物的方法使动物全身或局部痛觉暂时迟钝或消失,以便顺利的进行手术的方法。
一、名词解释
流产:指胚胎或胎儿与母体的正常生理关系被破坏,而使妊娠中断,胚胎在子宫内被吸收,死亡的胎儿或排出不足月的活胎称流产。
蜂窝织炎: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称为蜂窝织炎。
肾炎:指肾实质,肾小球,肾小管或间质组织发生炎症性病理变化的统称。
心力衰竭:指心肌收缩力减弱或衰竭,心脏排血量减少,动脉压降低,静脉回流受阻等而呈现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种综合症或并发症。
二、乳牛腐蹄病如何治疗?
答:乳牛腐蹄病是牛蹄间发生的一种主要表现为皮肤炎症,具有腐败恶臭,疼痛剧烈特征的疾病。为治疗此病应实施以下措施:1、蹄部消毒。应用饱和硫酸铜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患部除去换死组织。2、患部用药。患部消毒后撒布高锰酸钾粉。硫酸铜粉或磺胺粉。3、全身疗法。全身用抗生素,磺胺药疗法。
二、什么是动物胃肠炎?如何治疗?
答:胃肠炎是胃肠表层黏膜及其深层组织发生的重剧炎症的疾病。治疗措施:1、抑菌消炎。抑制肠道内致病菌增殖,消除胃肠炎症是治疗胃肠炎的根本措施。2、清理胃肠,保护胃肠黏膜。根据腹泻情况进行适时缓泻止泻。3、强心补液,纠正酸中毒。补液应尽早进行,最好是生理盐水、低分子右旋糖酐和5%碳酸氢钠溶液2:1:1比例进行混合输液为宜。4、对症治疗。腹痛剧烈者应用镇痛剂,肠出血可静脉
2、反刍动物采食大量难以消化食物引起瘤胃积食,拳压留痕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菌产生的生长调节物质主要有: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 脱落酸 乙烯
• 赤霉素是在引起水稻恶苗病的藤仓赤霉 Gibberella fujikuroi的研究中发现的。患 的研究中发现的。 的研究中发现的 有水稻恶苗病的病株中赤霉素的含量增多, 有水稻恶苗病的病株中赤霉素的含量增多, 使病株表现徒长。 使病株表现徒长。 • 被茄科劳尔氏菌 被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侵染的香蕉病组织中乙烯的含量大大增加, 侵染的香蕉病组织中乙烯的含量大大增加, 因而香蕉表现早熟。 因而香蕉表现早熟。
二、夺取寄主的生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
• 各种病原物都具有寄生性,能够从寄主上获得必要的 生活物质。 • 寄主体内或体表的寄生物越多,消耗的养分也越多, 从而造成寄主植物的营养不良、黄化、矮化,甚至枯 死等症状。 • 半寄生类对寄主的依赖主要是水分,因此对寄主的影 响一般较少,危害较轻; • 全寄生植物对寄主的损害极大,很快就使寄主黄化致 死。
死体营养病原物的致病作用
• 死体营养的病原物,一般从寄主植物的伤口或自然孔口侵 入,通过它们所产生的酶或毒素等物质的作用,杀死寄主 的细胞和组织,然后以死亡的植物组织作为生活基质,再 进一步伤害周围的细胞和组织。 • 死体营养的病原物腐生能力一般都较强,它们能在死亡的 植物残体上生存,营腐生生活,因此都能人工培养。 • 死体营养的病原物寄主范围一般较广。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和胡 萝卜软腐欧氏菌(Erwinia carotovora)等,可以寄生几十种 甚至上百种植物。
许多病原物种下直接分为不同的生理小种。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水稻白叶枯菌 水稻品种
0 金刚 30 Tetep 南粳15 南粳 Java 14 IR 26 R R R R R I S R R R R II S S R R R
小
III
种
IV V S S R R S VI S R S R R VII S R S S R
寄主专化性毒素 (hostspecific toxin,HST) ,
• 仅对病原菌的寄主植物起作用。 • 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 T 小种产生的T毒素对T型雄性不育 细胞质的杂交玉米毒性很强,而 对其他玉米品种毒性很弱。 • 大多数HST对寄主植物产生毒性 的最低浓度大约在1~10 µg /L。
病菌对不同种寄主植物致病性变化, 及在同种植物上形成不同的症状。
病原物种下的几个分类单元
生理小种( 生理小种(physiological race,通常简称小种) ,通常简称小种)
专化型或致病变种内形态相似、但对同 专化型或致病变种内形态相似、 形态相似 一寄主植物不同品种表现出不同致病性 的群体
共生 (symbiosis)
共栖关系 (commensalism)
有关双方虽然共存于同一环境中,但两者之 间没有明显的益、害关系。例如在植物的根 围和叶围都有许多非病原微生物。
寄生 (parasitism)
一种生物依赖另一种生物提供营养物质的生 活方式,提供营养物质的一方称为寄主 (host) , 得 到 营 养 的 一 方 称 为 寄 生 物 (parasite)。
死体营养病原物
生 化 形 态 特 征
活体营养病原物
寄主细胞迅速杀死 产生毒素 不形成特殊的机构 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
不迅速杀死 很少或不产生 形成吸器 自然孔口侵入
生 态 学 特 征
寄主范围广 寄主范围窄 能够腐生生活 寄生生活 侵染病残、衰老的组织 侵染健康植物的各个 生育期
第三节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制
• 病原物接触寄主后,引致寄主植物发病 的机理一般涉及机械穿透、营养物质掠 夺和化学致病作用等。
• 这些在病害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 病原物机械穿透和代谢产物被称为病原 物的致病因素(pathogenicity factor)。
Pathogenicity factors produced by pathogens in function on plant cell
非寄主专化性毒素 (nonhost-specific toxin, , NHST),
• 影响病原菌的寄主植物和 一些非寄主植物。 • 引起烟草野火病的烟草假 单 胞 菌 Pseudomonas tabaci 产 生 的 烟 毒 素 处 理 烟草和其他植物都可以产 生症状。
毒素的作用机理很复杂,但一般涉及四个方面:
.
防卫抑制子 防卫激发子 胞外多糖
致病生化因子
病原菌
胞外酶 毒素 生长调节素
受体
信号物质 蛋白 基因
细胞核
代谢紊乱
植物细胞
一、机械穿透
• 病原真菌、高等寄生植物和线虫可以通过对植物表面施加机械压力 而侵入。 • 真菌菌丝(芽管)和高等寄生植物的胚根首先接触并附着在植物表面, 继而其前端膨大,形成附着胞,由附着胞产生纤细的侵入钉 (penetration peg),对植物表皮施加巨大的机械压力,并分泌相应 的酶类,软化并穿透角质层和细胞壁而侵入。 • 一些病原真菌在植物表皮下的组织中形成了实体时,亦施加相当大 的机械压力,致使细胞壁角质层扩张、突起和破裂,子实体外露。 • 寄生性种子植物可以形成吸器穿透寄主表皮,与寄主的维管束组织 相连。 • 线虫则先利用口针(stylet)反复穿刺,最后穿透植物表皮细胞壁,头 部或整个虫体进入植物细胞中。
病原物致病生化因子 病原物
毒素
• 毒素(toxin)是指病原物产生的一类小剂量即可对 寄主有明显损伤和致病作用的次生代谢产物。 • 它们可以是多糖、糖肽或多肽一类化合物或者是 杂环类有机化合物等。 • 有些化学物质,当浓度高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对 植物的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或毒害作用,这些物 质就不能称为毒素。
苹果链格孢毒素 (AM-toxin)
苹果链格孢 (A. mali)
环四肽
炭色长蠕孢毒素 (HC-toxin) 玉米长蠕孢 T 毒素 (HMT-toxin,T-toxin)
炭色长蠕孢 (H.carbonum) 玉米长蠕孢 T 小 种(H.maydis)
环四肽
聚乙酮醇
甘蔗长蠕孢毒素 (HS-toxin)
例如,小麦杆锈菌Puccinia graminis f.sp. tritici 例如,小麦杆锈菌
病原细菌中则用致病变种 (pathovar,简称pv. ) ,简称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水稻白叶枯菌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水稻细菌性条斑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phaseolicola 菜豆晕斑病菌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glycinea大豆细菌疫病
甘蔗长蠕孢 (H.sacchari)
倍半萜糖苷
维多利亚长蠕孢毒素 (Victorin,HV-toxin)
维多利亚长蠕孢 (H.victoriae)
多肽和倍半 萜复合物
病原物致病生化因子 病原物
生长调节物质
•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growth regulators)亦称植物激素, 亦称植物激素 亦称
S S S S S S R S R R
死体营养和活体营养
寄生物从寄主植物获得养分,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1、死体营养生物(necrotroph):寄生物先杀死寄主植物 的细胞和组织,然后从中吸取养分,营这种生活方式 的生物称作死体寄生物。而将兼具寄生与腐生能力的, 称 为 兼 性 寄 生 物 (facultative parasite) 或 兼 性 腐 生 物 (facultative saprophyte),前者以营腐生为主,后者以 寄生为主。 2、活体营养生物(biotroph):寄生物从活的寄主中获得养 分,并不立即杀伤寄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营这种生 活方式的生物称作活体寄生物。人们将只能活体寄生 的寄生物,称为专性寄生物(obligate parasite),
各种生长调节物质是植物体细胞分裂、生长、分化、休眠和衰老 所必需的。 • 许多病原菌能合成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严重 扰乱寄主值物正常的生理过程,诱导产生徒长、矮化、畸形、赘 徒长、矮化、畸形、 徒长 生、落叶、顶多抑制和根尖钝化等多种形态病变。 落叶、顶多抑制和根尖钝化等多种形态病变 • 病原物还可通过影响植物体内生长调节系统的正常功能而引起病 变。
第二节 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致病性 寄生性 病原物所具有的破 病原物在寄主植 坏寄主和引起病 物活体内取得 变的能力。 变的能力。 营养物质而生 存的能力。 存的能力。
病原物种下的几个分类单元
专化型(forma specialis,简称 专化型 ,简称f.sp.)
病原物种内形态相似,但对不同属寄主 病原物种内形态相似, 植物的致病性不同的类群。 植物的致病性不同的类群。 主要用于植物病原真菌。 主要用于植物病原真菌。
活体营养病原物的致病作用
• 活体营养的病原物是更高级的寄生物,它们可以从寄主的自然孔 口或直接穿透寄主的表皮侵入,侵入后在植物细胞间隙蔓延,常 常形成特殊的吸取营养的机构,称为吸器,由吸器来吸取寄主细 胞内的营养物质(如霜霉菌、白粉面和锈菌)。 • 活体营养的病原物不能脱离寄主营腐生生活。因此不能人工培养。 • 这些病原物的寄主范围一般较窄,有较高的寄生专化性。 • 这些病原物对寄主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较小,这对它们在活细胞 中的生长繁殖是有利的。但是,一旦寄主细胞和组织死亡,它们 也随之停止生育,迅速死亡。
病原物致病生化因子 病原物
胞外酶酶 酶
• 病原物产生的与致病性有关的酶很多,病原物产生的 酶类主要有 角质酶(cutinase) 果胶酶(pectinase) 纤维素酶(cellulase) 半纤维素酶(hemicellulase) 蛋白酶(protease) • 许多病原真菌可以直接穿透植物表皮而侵入。真菌能 产生一系列降解表皮角质层和细胞壁的酶,直接侵入 过程就是部分地或全部地通过这种化学穿透方式而实 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