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1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六年级上册
4、古诗两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六年级上册
4、古诗两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六年级上册 执教人:刘 潇
4、古诗两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六年级上册 执教人:刘 潇
白烽感国 头火时破 搔连花山 更三溅河 短月泪在 ,,,, 浑家恨城 欲书别春 不抵鸟草 胜万惊木 簪金心深 。。。。
春 望 ( 杜 甫 )
何香遥今 时雾怜夜 倚云小鹿 虚鬟儿州 幌湿女月 ,,,, 双清未闺 照辉解中 泪玉忆只 痕臂长独 干寒安看 ?。。。
月 夜 ( 杜 甫 )
课后作业:
1、背诵第一首诗— —《闻官兵收河南 河北》并且说说诗 句的意思。
2、预习《示儿》, 理解诗的写作背景 及诗的意思。
古诗两首(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古诗两首(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建议教材分析《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期望。
诗歌开头第一句,说明自己立即离开人世,但他并不感到惧怕和痛楚。
“元知”,即本来就明白,“万事空”的意思是:当人死去后,世上的万事万物对他来说都变得毫不相干,因而用不着牵挂了。
这话看来平常,但在全诗中专门重要,他不但表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死观,同时为下面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
也确实是说,陆游能置个人一辈子死于度外,唯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之心至死不渝。
“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意思是:我只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悲痛,确实是没能亲眼看到支离破裂的祖国重新统一。
这一句是向亲小孩们交代他毕生的心事,下一句写对亲小孩们的嘱托和深切希望。
“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北定”指渡江北伐,平定金兵的进攻。
“中原”泛指被金人占据的失地。
寥寥数字,既包含诗人热切的希望,坚决的信念,也寄予着把他呼号一生“北定中原”的心愿和末了的事业要下一代来继承,期望孩儿们努力奋斗,实现遗志,不要不记得你们父亲还在九泉之下等候着北定中原的胜利消息。
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兵做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连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完全平息。
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欢乐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脸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诗歌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直截了当叙写喜讯。
蓟北乃是安史叛军的老巢,收复蓟北,标志安史叛军的崩溃,破裂的山河重新统一。
这关于多年漂泊“剑南”急于终止流落返回故乡的诗人来说,确是天大的喜讯,诗人通过写他的泪如泉涌、洒满衣襟的模样反映他那种悲喜交集的心情。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知识点1.易错字音:妻子涕泪2.易错字:衣裳家祭3.课文内容及易考点:(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惊喜欲狂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2)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3)全诗体现了一个“喜”字,从“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却看妻子愁何在”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听到大唐军队收复失地而欣喜。
(4)《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5)爱国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6)爱国诗篇: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汀洋》(7)带点字:妻子:妻子和孩子。
漫:随意胡乱。
漫卷:随意地卷起来。
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
青春:明丽的春天示:告诉元:同“原”,本来。
万事空: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但:只。
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
九州:指中原。
同:全国统一。
定:平定,收复。
:家祭:祭祀祖先。
:无:同“勿”,不要。
乃:你的。
翁:父亲。
(8)诗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我的衣裳。
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在大晴天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美好的春光,我也好回我的故乡。
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一路顺流之下,一过襄阳,便直奔洛阳。
《示儿》:我本来就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只是为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解读
• 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 李白并称“李杜”〔也称之为“大李杜” ;
而“小李杜”指唐代诗人李商隐和杜 牧”〕。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 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 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 他所写的诗,全方位反映了唐由盛至衰的 过程,又被人称为“诗史”。
七言绝句
夫人和孩子
漫卷诗书喜欲狂。
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单击 打开有内容
白 日 放 歌 须 纵酒,
放声歌唱 纵情饮酒
红线处 单击有 内容
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
诗配图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红点处 打开有 地图
思考·练习
3《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 联系诗的内容说说你的体会。
②剑外:现在四川剑阁县北,大小剑山之间有剑门
关。唐人以长安为中心,称剑门以南地区为剑外,
通常作为四川的代称。当时杜甫在梓(zǐ)州(现
在四川三台县),正在剑门西南。
地图
③蓟北:泛指蓟州、幽州一带(现在河北省北部 地区),是安、史叛(pàn)军盘踞(jù)的地方。
地图
④青春:指春日景物。作者想象春季还乡,旅途有 宜人景色伴行。
《示儿》
宋 陆游
学习古诗方法 作业
七言律诗
《闻官军收 河南河北》 唐 杜甫
示儿
宋代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返回
生字词 原诗
生平介绍 时代背景
课后注释 地图1 地图2 地图3 练习题1 练习题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翻译及赏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翻译及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简析: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这首诗万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泻。
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读杜心解》。
此诗四联全用对仗,而且全是工稳的对仗,这是古诗中少见的,他的律诗经常有八句全对的例子,而且诗义流畅通顺,毫无凝滞之感,这不是天才是什么?诗本来就有诗意美和形式美两种美感,李杜各占其中之一而已。
李白是写意高手,杜甫是工笔大家。
注释:1、却看:回看。
2、愁何在:不再愁。
3、漫卷:随手卷起。
古代诗文皆写在卷子上。
4、青春句:意谓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还乡时并不寂寞。
5、即从两句:想像中还乡路线,即出峡东下,由水路抵襄阳,然后由陆路向洛阳。
此诗句末有自注云:“余有田园在东京。
”(指洛阳)。
巴峡:四川东北部巴江中之峡。
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长江三峡之一。
襄阳:今属湖北。
译文: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赏析一: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代宗广德元年(763)春作于梓州。
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
作者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这种激情是人所共有的。
全诗毫无半点饰,情真意切。
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译文及赏析—小学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译文及赏析—小学必读原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唐代〕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光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心想着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注释:闻:听说。
官军:指唐朝军队。
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涕:眼泪。
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
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放歌:放声高歌。
须:应当。
纵酒:开怀痛饮。
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作伴:与妻儿一同。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便:就的意思。
襄阳:今属湖北。
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创作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作者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写下此诗。
赏析: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
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
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
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
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
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六年级古诗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译文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
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的春光伴着我返回故乡。
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2.《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释义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3.《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4.《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5.《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昨夜雨稀稀落落下个不停,风却刮得很紧,沉睡一宿,酒意却还没有全消。
我问侍女海棠怎样了,她却说,海棠还是像原来那样啊。
6.《大风歌》汉刘邦大风起云飞扬,威加海内归故乡,安得猛士守四方!【译文】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威武平天下,衣锦归故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7.《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籍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4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PPT课件
④青春:指春日景物。作者想象春季还
乡,旅途有宜人景色伴行。
水秀中华
14
河 蓟北
北
巴峡
四 川
剑外 长
河 巫峡 南
水秀中华
洛阳 襄阳
东 江海
15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人
字词
注释
地图
水秀中华
诗句
诗意
1
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
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
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河
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在梓州水秀中华12 jì蓟北wū
巫峡
tì
涕泪
xiānɡ
襄阳
luò
洛阳
水秀中华
13
注释
①闻:听说。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②剑外:现在四川剑阁县北,大小剑山之 间有剑门关。唐人以长安为中心,称剑门以 南地区为剑外,通常作为四川的代称。当时 杜甫在梓(zǐ)州(现在四川三台县),正 在剑门西南。
③蓟北:泛指蓟州、幽州一带(现在河北省北部 地区),是安、史叛(pàn)军盘踞(jù)的地方。
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意 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还要畅饮美酒,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
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故乡洛阳。
水秀中华
11
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 美,河南省人。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 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 件在他的笔下都有真实的反映,被称 为一代“诗史”。他的诗,艺术成就 很高,对后世影响很大。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
青年时期曾漫游三晋、吴越、齐、赵等地,追求功名,应试不第。
天宝十载(751)正月,玄宗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乃于九载冬预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
十四载,授河西尉,不就,旋改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杜甫困守长安期间,尝居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世因称“杜少陵”。
安史乱起,曾陷贼中。
肃宗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自长安奔赴凤翔行在,授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旋因疏救房琯,被贬华州司功参军。
后弃官流寓陇、蜀、湖、湘等地,所谓“漂泊西南天地间”。
其间曾卜居成都浣花溪畔,人又称“杜浣花”。
因代宗广德二年(764)剑南节度使严武表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两《唐书》有传。
杜甫生当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向被誉为“诗史”。
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律切精深,沉郁顿挫,后世尊为“诗圣”。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盛赞其“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现存诗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工部集》行世。
【原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 [1] ,初闻涕泪满衣裳 [2] 。
却看妻子愁何在 [3] ?漫卷诗书喜欲狂 [4] !白日放歌须纵酒 [5] ,青春作伴好还乡 [6] 。
即从巴峡穿巫峡 [7] ,便下襄阳向洛阳 [8] 。
【注释】[1]剑外:剑门关以外,即剑南。
杜甫时在梓州,故云。
蓟北:即指幽州,是安史之乱的发源地,为叛军老巢。
[2]初闻:乍听到。
涕泪满衣裳:即“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翻译及赏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翻译及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
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接下来就由我带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简析: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这首诗万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泻。
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读杜心解》。
此诗四联全用对仗,而且全是工稳的对仗,这是古诗中少见的,他的律诗经常有八句全对的例子,而且诗义流畅通顺,毫无凝滞之感,这不是天才是什么?诗本来就有诗意美和形式美两种美感,李杜各占其中之一而已。
李白是写意高手,杜甫是工笔大家。
注释:1、却看:回看。
2、愁何在:不再愁。
3、漫卷:随手卷起。
古代诗文皆写在卷子上。
4、青春句:意谓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还乡时并不寂寞。
5、即从两句:想像中还乡路线,即出峡东下,由水路抵襄阳,然后由陆路向洛阳。
此诗句末有自注云:“余有田园在东京。
”(指洛阳)。
巴峡:四川东北部巴江中之峡。
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长江三峡之一。
襄阳:今属湖北。
译文: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赏析一: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代宗广德元年(763)春作于梓州。
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
作者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这种激情是人所共有的。
全诗毫无半点饰,情真意切。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译文及简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译文及简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
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安史之乱结束。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译文及简析,欢迎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剑外忽传收蓟北⑵,初闻涕泪满衣裳⑶。
却看妻子愁何在⑷,漫卷诗书喜欲狂⑸。
白日放歌须纵酒⑹,青春作伴好还乡⑺。
即从巴峡穿巫峡⑻,便下襄阳向洛阳⑼。
注释⑴闻:听说。
官军:指唐朝军队。
⑵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⑶涕:眼泪。
⑷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⑸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
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⑹放歌:放声高歌。
须:应当。
纵酒:开怀痛饮。
⑺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作伴:与妻儿一同。
⑻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⑼便:就的意思。
襄阳:今属湖北。
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译文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
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的春光伴着我返回故乡。
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简析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代宗广德元年(763)春作于梓州。
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
作者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这种激情是人所共有的。
全诗毫无半点饰,情真意切。
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
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诗。
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这两首诗的注释和意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这两首诗的注释和意思。
分类:教育/学业/考试 >> 高考问题描述:越快越好加悬赏分!!!!!解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解】:1、却看:回看。
2、愁何在:不再愁。
3、漫卷:随手卷起。
古代诗文皆写在卷子上。
4、青春句:意谓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还乡时并不寂寞。
5、即从两句:想像中还乡路线,即出峡东下,由水路抵襄阳,然后由陆路向洛阳。
此诗句末有自注云:“余有田园在东京。
”(指洛阳)。
巴峡:四川东北部巴江中之峡。
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长江三峡之一。
襄阳:今属湖北。
【韵译】: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评析】: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代宗广德元年(763)春作于梓州。
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
作者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这种 ... 是人所共有的。
全诗毫无半点饰,情真意切。
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
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诗。
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示儿》作者: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表现了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统一国家的爱国愿望。
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
但悲不见九州同。
但:只。
九州:中国。
同:统一。
王师北定中原日,王师:南宋王朝的军队。
定:平定,(收复)家祭无忘告乃翁。
乃翁:你(你们)的父亲。
大意是:1、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2、只是没有亲眼看到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3、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
示儿表达情感相同的古诗
示儿表达情感相同的古诗和示儿表达情感相同的古诗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满江红·怒发冲冠》【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示儿的诗意: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用笔曲折,行文多变,语言没有丝毫雕琢,直抒胸臆,浑然天成,以极朴素、平淡的语言表达极深厚、强烈的情感,自然地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
全诗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释义: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课件
思考·练习
注释
①闻:听说。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②剑外:现在四川剑阁县北,大小剑山之间有剑门关。唐人以长安为中心,称剑门以南地区为剑外,通常作为四川的代称。当时杜甫在梓(zǐ)州(现在四川三台县),正在剑门西南。
蓟北
jì
涕泪
tì
巫峡
wū
襄阳
xiānɡ
洛阳
luò
检查预习情况:1、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他当时是什么心情?
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在梓州(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听到胜利的消息后,写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最兴奋的时候写下的诗。
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还要畅饮美酒,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
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故乡洛阳。
诗意
读一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杜甫
剑 外 忽 传 收 蓟 北,
初 闻 涕 泪 满 衣 裳。
却 看 妻 子 愁 何 在,
漫 卷 诗 书 喜 欲 狂。
③蓟北:泛指蓟州、幽州一带(现在河北省北部地区),是安、史叛(pàn)军盘踞(jù)的地方。
④青春:指春日景物。作者想象春季还乡,旅途有宜人景色伴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 ( jì )北,初闻涕(tì)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wū)峡,便下襄 (xiānɡ)阳向洛(luò)阳。
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
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 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 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河 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在梓州 (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听 到胜利的消息后,写了《闻官 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 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 是最兴奋的时候写下的诗。
实用文档
jì
蓟北
wū
巫峡
tì
涕泪
xiān
即从巴峡穿巫(wū)峡, 便下襄 (xiā实n用ɡ文)档阳向洛(luò)阳。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眼泪
单击有内容
实用文档
河北 四川 河南
(剑外)
实用文档
却看妻子愁何在,
夫人和孩子
漫卷诗书喜欲狂。
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单击 打开有内容
实用文档
单击有 内容
漫卷诗书喜欲狂
胡乱地卷起 “漫”在字典里有三种意思
③蓟北:泛指蓟州、幽州一带(现在河北省北部地 区),是安、史叛(pàn)军盘踞(jù)的地方。
④青春:指春日景物。作者想象春季还 乡,旅途有宜人景色伴行。
实用文档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 ( jì)北, 初闻涕(tì)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便 下 襄 阳 向 洛 阳。 实用文档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杜甫
剑外 忽传 收蓟北, 初闻 涕泪 满衣裳。 却看 妻子 愁何在, 漫卷 诗书 喜欲狂。 白日 放歌 须纵酒, 青春 作伴 好还乡。 即从 巴峡 穿巫峡, 便下 襄阳 向洛阳。
实用文档
导入
同学们,在国历代地许多诗歌作品 中,有一首诗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这 首诗就是我国宋代诗人陆游在临终诗留 给儿子的遗言。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 《示儿》。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课后习题答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课后习题答案4、古诗两首一、教材分析这是两首经典的爱国诗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得以彻底平复。
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儿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之中,以一气贯注、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名作。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的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全诗字句发自肺腑,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二、学情分析读课文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言语,注意读准字音:读课文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或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检查字词自学情况,互解疑难:指名试读课文,回答析题时的问题:按自然段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的大意。
三、教学要求:了解这道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通过学习这道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理解诗句,了解内容。
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乃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并默写本诗。
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
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了解这道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2.通过学习这道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3.理解诗句,了解内容。
4.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学过程一、导入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首杜甫写于战乱时期的诗,《春望》还记得吗?背一背(生背),背得真有感情,仿佛使我看见了诗人在八年的安史战乱中,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感时与恨别交织着满腔愁情,作为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忧患的诗人,当他听到“安史之乱”接近平息的消息,诗人惊喜若狂,冲口唱出了他生平第一首快诗。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赏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赏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
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赏析,欢迎阅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注释】⑴闻:听说。
官军:指唐朝军队。
⑵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⑶涕:眼泪。
⑷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⑸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
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⑹放歌:放声高歌。
须:应当。
纵酒:开怀痛饮。
⑺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作伴:与妻儿一同。
⑻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⑼便:就的意思。
襄阳:今属湖北。
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话译文】在剑南外忽然听到官军已经收复河南、河北一带,高兴得连泪水都沾湿了我衣裳,回头看妻子儿女的忧愁都不知道去哪了,我随意地用手卷起书本,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我忍不住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纵情高歌,开怀畅饮,一路春光可以伴我回故乡了。
我准备即刻从巴峡穿过巫峡,又直下襄阳回到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创作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
古诗两首(示儿)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2.全诗体现了一个“喜”字,表达了诗人收复实地的喜悦、渴望安定生活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4.背诵全诗及诗意。
5.默写古诗
△妻子:妻子和孩子。
△漫:随意胡乱。
漫卷:随意地卷起来。
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
△青春:明丽的春天
◇示:告诉
◇元:同“原”,本来。
◇万事空: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但:只。
◇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
◇九州:指中原。
同:全国统一。
◇:家祭:祭祀祖先。
◇:无:同“勿”,不要。
◇乃:你的。
◇翁:父亲。
(不需要记)
这两首诗的
相同点: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不同点:第一首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后极度喜悦和急还乡的心情;而《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红点处 打开有 地图
四 川 剑外
河 蓟北
北
河 南
河 蓟北
北
巴峡
四 川
剑外长
河 巫峡 南
洛阳 襄阳
东 江海
读一读
剑外忽然间传扬着收复蓟北的消息, 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涕泪就洒满了衣裳。
诗 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的忧愁?
示儿
宋代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 美,河南省人。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 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 件在他的笔下都有真实的反映,被称 为一代“诗史”。他的诗,艺术成就 很高,对后世影响很大。
思考·练习 2、“喜欲狂”是什么意思?
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
的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杜甫
“喜欲狂”的心情?用
“
”
画出来。
注释
①闻:听说。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②剑外:现在四川剑阁县北,大小剑山之 间有剑门关。唐人以长安为中心,称剑门以 南地区为剑外,通常作为四川的代称。当时 杜甫在梓(z ǐ)州(现在四川三台县),正 在剑门西南。 ③蓟北:泛指蓟州、幽州一带(现在河北省北部 地区),是安、史叛( pàn)军盘踞(jù)的地方。
2、搜集杜甫的诗,选择一首 喜爱的理解后背下来。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学习古诗方法 一、知诗人,解诗题。 二、抓字眼,明诗意。 三、想意境,悟诗情。 四、诵诗句,品诗味。
思考·练习
3《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 联系诗的内容说说你的体会。
作业:
1、学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后你最想做些什么?画一画, 演一演,吟一吟,背一背, 写一写……选择一项或几项 完成。
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意 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还要畅饮美酒,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 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故乡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杜甫
剑 外 忽 传 收 蓟 北,
初 闻 涕 泪 满 衣 裳。 却 看 妻 子 愁 何 在, 漫 卷 诗 书 喜 欲 狂。 白 日 放 歌 须 纵 酒,
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 即 从 巴 峡 穿 巫 峡,
便 下 襄 阳 向 洛 阳。
欣赏下面的两首 曲子,选择一首 合适的进行配乐 朗读。
1 、乐曲1
2 、乐曲2
应选择乐曲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杜甫
剑外 忽传 收蓟北, 初闻 涕泪 满衣裳。 却看 妻子 愁何在, 漫卷 诗书 喜欲狂。 白日 放歌 须纵酒, 青春 作伴 好还乡。 即从 巴峡 穿巫峡, 便下 襄阳 向洛阳。
④青春:指春日景物。作者想象春季还 乡,旅途有宜人景色伴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 ( jì)北, 初闻涕(tì)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wū)峡, 便下襄 (xiān ɡ)阳向洛(luò)阳。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眼泪
单击有内容
河北
四川 河南
(剑外)
却看妻子愁何在,
夫人和孩子
漫卷诗书喜欲狂。
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单击 打开有内容
单击有 内容
漫卷诗书喜欲狂
胡乱地卷起 “漫”在字典里有三种意思
①水满了流出来; ②满,遍布; ③随便,不受约束。
白 日 放 歌 须 纵酒,
放声歌唱 纵情饮酒
红线处 单击有 内容
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
jì
蓟北
wū
巫峡
tì
涕泪
xiān ɡ
襄阳
luò
洛阳
检查预习情况:
1、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 诗的? 他当时是什么心情?
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
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 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河 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在梓州 (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听 到胜利的消息后,写了《闻官 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 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也就 是最兴奋的时候写下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