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诊断及措施
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通用6篇)
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通用6篇)1. 根据病情的不同,常用的护理诊断及措施有:护理诊断:呼吸困难措施:评估病人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并监测氧饱和度。
帮助病人维持舒适的体位,保持通畅的呼吸道,并提供氧气辅助呼吸。
鼓励病人进行深呼吸和咳嗽训练,以增加肺活量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护理诊断:失眠措施:评估病人的睡眠习惯和环境,并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睡眠规律。
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降低噪音和光照刺激。
采取放松的活动,如温水浸泡、按摩和冥想,帮助病人放松身心。
鼓励规律的运动锻炼,以促进睡眠质量。
护理诊断:营养不良措施: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和饮食习惯,并制定个性化的膳食计划。
提供多样化、均衡的饮食,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监测病人的体重和食欲,并鼓励规律的进食。
提供营养补充剂,如维生素和蛋白质补充剂。
护理诊断:感染风险措施:评估病人的感染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如手卫生、戴口罩和手套。
监测病人的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并观察任何感染征象。
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以增强病人的免疫力。
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消毒工作区和医疗设备。
护理诊断:疼痛措施: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和类型,并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如调整床位、提供柔软的枕头和保持适宜的温度。
使用热敷或冷敷来缓解疼痛,并提供按摩或物理治疗来放松肌肉。
护理诊断:压疮风险措施:评估病人的皮肤状况和压力分布,并定期进行压疮风险评估。
提供合适的床垫和靠垫,以减少压力。
帮助病人调整体位,避免长时间的压力。
定期更换翻身或床位,以减少压力时间。
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及时处理任何皮肤损伤。
护理诊断:焦虑措施:评估病人的焦虑程度和症状,并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
与病人进行积极沟通,并鼓励他们表达情感。
提供放松和应激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和冥想。
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轻外界刺激。
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护理诊断:移动能力受损措施:评估病人的移动能力和需要,并提供合适的辅助设备,如助行器或轮椅。
护理工作常见的36个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 5、神志不清、躁动及合并精神症状者加护栏、适当约束,防止跌伤,必要 时给予少量镇静剂。
• 6、舌根后坠明显时,取侧卧位;及时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合并呼吸节律或 深度改变时,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确保呼吸道通畅
的应用。 • 6、床边备好抢救药物及用物。 • 7、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量、性状,有出血及异常情况及时汇报。
16自我形象紊乱与术后功能受损,引流管留置有关
• 1、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体贴病人,不轻视病人,让病人感到 自己与正常人是平等的。
• 2、鼓励病人提出内心所忧虑的事情,并耐心解释。 • 3、努力使病人了解此形象只是暂时的。 • 4、与家属联系,给病人更多的爱和关心。 • 5、鼓励病人进行适当的自我修饰,增强自信心。 • 6、鼓励并帮助病人适应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人际交住等。
加以纠正。 • 4、长期用利尿剂,要注意补钾,了解异常电解质的心电图表现,结合尿量
的观察,如尿少钾高,心电图可示T波高尖。 •
7躯体移动障碍与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有关
• 1、保证病人舒适体位。 • 2、翻身拍背,每2小时一次。 • 3、做好生活护理。 • 4、躁动、意识障碍病人,使用床栏、压束带,预防坠床。 • 5、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并行肢体按摩。 • 6、补充足够水分,加强腹部按摩,预防便秘。 •
• 2、保持室内清洁、整齐、舒适、安静,患者之间用屏风或窗帘隔开,处置和抢救 时也不要忽视ICU中的其他患者,减轻患者的应激,医务人员尽量避免在患者床边 讨论病情、大声喧哗,呼吸机、监护仪等仪器设备发出的声音调至合适大小。
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精选12篇)
【篇一】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1.疼痛:与创伤、骨折、手术切口有关;措施:根据疼痛的刺激源,给予不同的方法,如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护患沟通,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或采用中医疗法,针刺止痛、按摩等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等,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也可物理止痛,如冷疗、热疗等。
2.知识缺乏:与角色突变,未接受相关知识有关;措施: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疾病的性质、原因、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医学知识,介绍有关治疗护理的方法和意义,3.焦虑、恐惧:与意外受伤,无思想准备,担心不良预后有关;措施:鼓励患者讲出自身感受(心理、生理等)给予针对性处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讲解成功病例,鼓励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4.生活自理缺陷:与疾病和治疗限制,骨折后患肢功能受限有关;措施:指导病人使用呼叫器,将常用物品放置病人易取到的地方,及时给予生活上的护理,协助病人使用拐杖、助行器、轮椅等,使其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鼓励病人完成病情允许的自理活动或部分自理活动,使病人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5.躯体移动障碍:与受伤后肢体功能障碍和治疗限制有关;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长期卧床有关;7.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及患肢制动,活动受限和减少有关;措施:医护合作,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做示范动作,教会病人并检查患者是否掌握。
8.睡眠形态紊乱:与疾病、心理因素、治疗限制和环境改变有关;措施:给予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对疾病及相关因素的紧张情绪,针对患者主诉及症状,配合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舒适,并给予患者讲解促进睡眠的方法。
9.体温升高:与手术创伤、感染有关;措施:给予必要的解释工作,根据病因,遵医嘱给予降温措施,指导患者多饮水,按时进行病室内空气净化消毒。
10.潜在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便秘、心脑血管意外等措施:(1)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老年人骨折后,循环系统发生明显衰退性变化,心血管系统不能适应应激状态,加之受伤后疼痛刺激,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要多巡视病房,严密观察血压、脉搏、患者神志、表情变化等,多与病人交流,倾听患者主诉,及时了解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8个护理诊断和措施大全
128个护理诊断和措施大全目录一、清理呼吸道低效 (1)二、体温升高 (2)三、意识障碍 (2)四、自理缺陷 (3)五、疼痛 (3)六、营养不足 (4)七、有外伤的危险 (5)八、吞咽障碍 (5)九、体液不足:与体液丢失过多有关 (6)十、体液过多: (6)一、体液过多——由于肾功能衰竭引起的调节机制失调有关 (6)二、体液过多——与继发于各种心脏疾患的前负荷增加、收缩力下降和心搏出量减少有关 (6)十一、气体交换受损: (7)十二、活动无耐力 (7)十三、知识缺乏 (8)十四、潜在并发症有窒息的危险,与咯血有关 (8)十五、潜在并发症有加重出血的危险,与血小板减低有关 (9)十六、有误吸的危险 (10)十七、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0)十八、有感染的危险 (11)十九、焦虑/恐惧 (12)二十、语言沟通障碍 (12)二十一、躯体移动障碍 (13)二十二、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13)二十三、睡眠型态紊乱 (14)二十四、腹泻 (15)二十五、便秘 (16)二十六、皮肤受损 (16)二十七、口腔黏膜改变 (17)二十八、有口腔黏膜改变的危险 (18)二十九、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 (18)三十、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出血/再出血 (18)三十一、潜在并发症: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 (19)三十二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20)三十三、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20)三十四、有体温改变的危险 (21)三十五、体温调节无效 (22)三十六、排尿型态异常 (23)三十七、功能性尿失禁 (24)三十八、反射性尿失禁 (25)三十九、压迫性尿失禁 (27)四十、急迫性尿失禁 (28)四十一、尿潴留 (28)四十二、完全性尿失禁 (30)四十三、低效性呼吸型态 (32)四十四、个人应对无效(能力失调) (33)四十五、预感悲哀 (34)四十六、潜在并发症—心脏骤停 (34)四十七、潜在并发症--心源性休克 (35)四十八、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 (35)四十九、心输出量减少 (35)五十、中枢性高热与丘脑下部脑干等损坏或病变 (36)五十一、引流低效能 (36)一、清理呼吸道低效护理措施:1.观察病人痰液的性质、量、是否易咳出,以及干、湿罗音和痰鸣音的变化情况。
护理诊断和措施
观察
通过询问、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了 解病情进展情况。
分析
根据观察和评估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确定可能的护理诊断。
评估
收集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 方面的资料,综合分析,全面评估健康 状况。
诊断
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护理诊断。
诊断流程
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
运用护理程序,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有 关资料。
综合分析资料,确定可能的护理诊断。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措施 。
按照护理计划和措施进行实施,并对实施结 果进行监测和评1 2
总结词
评估和管理
评估方法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以及疼痛的 性质、部位、程度和持续时间进行综合评估。
3
管理方法
采取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心理疏导等,并注意观察患者疼痛缓解 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3
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
出院指导与随访
出院计划
协助医生制定出院计划,确保患者安全出院。
随访制度
建立随访制度,对患者进行长期跟踪和关注。
健康指导
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预防疾病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04
护理诊断与措施的关系
护理诊断是护理措施的基础
护理诊断是对患者健康问题的判断和识别,通过对患者进行 全面评估和诊断,能够确定患者的健康状况、需求和问题。
发热
总结词
01
监测和控制
监测方法
02
定期测量体温,观察发热症状表现及伴随症状,及时发现并记
录病情变化。
控制方法
03
根据病情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治疗,同时注意水分和营养的补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护理诊断是护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得出的护理问题的描述,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提供了依据。
护理诊断需要准确、明确地描述患者的健康问题,从而确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对应的护理措施:1.疼痛:患者出现疼痛症状,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
护理措施包括:-评估疼痛的特点和程度,例如疼痛的位置、频率、强度等。
-给予有效的镇痛药物,如非处方的止痛药或医生开具的处方药物。
-提供舒适的环境,例如调节室温、音量和光线。
以及提供按摩、热敷或冷敷等物理疗法。
-鼓励患者参加疼痛管理方案,如放松训练、呼吸控制和疼痛日记等。
2.缺氧:患者氧合不足,需要增加氧气供应。
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和皮肤颜色等,以了解氧气供应是否充足。
-给予氧气治疗,根据医嘱设定合适的流量和浓度。
-减轻患者的体力活动负荷,如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时间等。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适应氧气供应不足的能力。
3.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需要控制血压水平。
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者的血压值,每日定时测量、记录和分析。
-鼓励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提供药物治疗,如抗高血压药物,根据医嘱规定剂量和用药时间。
-提供心理支持,如教育患者如何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以促进血压的控制。
4.营养不良: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营养摄入不足,需要改善饮食状况。
-评估患者的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如记录患者的饮食记录和身高、体重等指标。
-监测患者的水平和体重,以评估饮食干预的效果。
-配合医生开具的营养补充剂,如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补充剂等。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的介绍,具体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制定。
护理人员应通过综合评估和与患者的交流来确定护理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以提供安全、有效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常用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常用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常用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护士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和分析患者的健康状况,从而为患者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科学、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的简介。
1.护理诊断:排除感染护理措施:遵循手卫生的规范,定期清洁环境、设备和物品,提供良好的营养和休息,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2.护理诊断:缺氧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呼吸频率和深度,保持环境通风和新鲜空气,提供氧气吸入等。
3.护理诊断:疼痛护理措施:评估疼痛的特征和程度,并给予疼痛控制药物,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姿势,进行疼痛管理教育等。
4.护理诊断:水电解质不平衡护理措施:监测患者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评估水电解质的平衡状况,根据需要给予适当的液体和电解质补充。
5.护理诊断:焦虑护理措施:进行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倾听,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环境,使用放松技巧和镇静剂等。
6.护理诊断:营养不良护理措施:评估患者的饮食习惯和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监测患者的营养摄入和体重情况等。
7.护理诊断:卧床不起护理措施:帮助患者进行身体活动,提供刺激和锻炼,定期转换体位,预防肌肉萎缩和压疮的发生。
8.护理诊断:自尊心低下护理措施:尊重和关注患者的感受,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自信,重塑自尊心。
9.护理诊断:失眠10.护理诊断:社交隔离以上仅是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的一部分示例,实际工作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和技能。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六篇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六篇1.营养不足的护理(1)找出致病因素,如喂养不当、疾病、经济困难等,通过护理并与医疗或社区工作者的合作予以消除。
(2)调整饮食:调整饮食要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以免出现腹泻,加重胃肠功能紊乱。
选择易消化吸收、高热能、高蛋白质的食物。
饮食调整的方法:①轻度营养不良患儿不应过快地改变原有食物,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热卡,待体重接近正常时再恢复到供给正常需要量;②中重度营养不良患儿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对食物的耐受差,能量供给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待食欲和消化功能恢复,供给高于正常生理需要量的热卡,直至体重接近正常再恢复至正常生理需要量;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如给菜泥、果泥、肉泥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3)按医嘱给予助消化药物,如胃蛋白酶、胰酶。
必要时给予苯丙酸诺龙肌肉注射,促进蛋白质合成。
病情重者少量输血浆、白蛋白、静脉高营养液。
在输液时速度宜慢,补液量不宜多。
2.预防感染的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室内保持适宜的温理、湿度;注意防寒保暖,少去公共场所;加强口腔、皮肤护理;对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可按医嘱输新鲜血浆或自蛋白,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3.预防低血糖的护理不能进食者可按医嘱静脉输人葡萄糖溶液;密切观察病情,特别在夜间或清晨时,患儿易发生低血糖而出现头晕、出冷汗、面色苍白、神志不清等,应立即按医嘱静脉给予葡萄糖溶液。
1.意识障碍与脑水肿所致大脑功能受损有关目标:患者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减轻,或意识清楚。
(1)严密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变化,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及呕吐物的性状与量,预防消化道出血和脑疝发生。
(2)使用气垫床,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取下活动性义齿,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和吸痰。
(3)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补充足够水分,鼻饲流质者应进行正确的鼻饲流程和管道护理。
(4)谵妄躁动者加床栏,必要时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和自伤或伤害他人。
2.自理缺陷与医源性限制、偏瘫或共济失调有关。
关于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四篇】
关于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四篇】护理部(Nursing Department)是医院护理工作的指挥中心,护理部的工作管理水平,对全院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和护理质量的控制起至关重要作用。
在医院工作中,护理与临床医疗工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疗的质量。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四篇】,欢迎品鉴!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1一、结核病预防控制1.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病人病登记管理,及时给予合理的化疗和良好的护理,是预防结核病疫情的关键。
2.切断传播途径:(1)有条件的病人应单居一室;痰阳肺结核病人住院治疗时需进行呼吸道隔离,室内保持良好通风,每天用紫外线消毒。
(2)注意个人卫生,严禁随地吐痰,不开面对他人打喷嚏或咳嗽,以防飞沫传播。
(3)餐具煮沸消毒或用消毒液浸泡消毒。
(4)被褥、书籍在烈日下曝晒6小时以上。
(5)病人外出时戴口罩。
3.保护易感人群:(1)给未受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新生儿、儿童及青少年接种卡介苗(2)密切接触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有关的检查,必要时给予预防性治疗。
(3)对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如HIV感染者、硅沉着病、糖尿病等,可应用预防性化学治疗。
二、病人指导1.日常生活调理:嘱病人戒烟、戒酒,保证营养的供给;合理安排休息,避免劳累;避免情绪波动及呼吸道感染;住处应尽可能保持通风、干燥,有条件者可选择空气新鲜,气候温和处疗养,以促进身体的康复,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
2.用药指导:强调坚持规律、全程、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主动配合。
3.定期复查:定期复查胸片和肝功能、肾功能,了解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主讲人:梁xx参加人员: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2一.知识缺乏:缺乏配合结核病药物治疗的知识1.休息与活动:(1)肺结核病人症状明显,有咯血、高热等严重结核病毒性症状,或结核性胸膜炎伴大量胸腔积液者,应卧床休息。
(2)恢复期可适当增加室外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等,加强体质锻炼,充分调动人体内在的自身康复能力,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128个护理诊断和措施大全
128个护理诊断和措施大全
一、护理诊断
1、情境不安:患者由于感到紧张,情绪低落,对周围环境缺乏认同感而产生心理不安。
2、社会支持不足:患者缺乏社会支持,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和友谊,产生孤独感和寂寞感。
3、精神失调:患者神经衰弱,情绪波动,精神压抑,心理紊乱,表现出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
4、社会技能缺乏:患者缺乏社会应对技巧,无法有效地处理社会问题,极易受外界的影响,影响自我发展。
二、护理措施
1、宣泄情绪:帮助患者认清现有情绪,及时宣泄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信心。
2、提供支持:给予患者安全可靠的社会支持,建立社会友谊,加强人际关系。
3、进行心理调整:指导患者进行认知调整,改善情绪不稳定、心理压力等,缓解心理压力,降低抑郁症状。
4、提高社会技能:教会患者解决社会冲突、解决社会问题的技巧,增强自我应对能力,提高对外界的抵抗力。
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护理诊断是根据病人的状况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其健康问题并制定护理计划的过程。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诊断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其相关的护理措施。
1.疼痛诊断措施:-针对疼痛的原因,采用药物治疗,如镇痛药等。
-提供舒适的环境,如调整室温、提供柔软的枕头等。
-使用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等来缓解疼痛。
-提供心理支持,如情绪疏导、放松技巧等。
2.体液失衡诊断措施:-监测病人的体液摄入和排出情况,及时调整液体的输入和输出。
-采用输液的方式来补充体液。
-监测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及时纠正异常。
-教育病人关于合理的饮食和饮水习惯,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
3.呼吸困难诊断措施:-给予氧气疗法,保持患者的氧气供应充足。
-给予支持性呼吸治疗,如使用气管插管或呼吸机等。
-教育病人正确的呼吸训练方法,如深呼吸、腹式呼吸等。
-提供舒适的环境,如调整室温、保证空气流通等。
4.缺氧诊断措施:-给予氧气疗法,保持患者的氧气供应充足。
-提供舒适的环境,如调整室温、保证空气流通等。
-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教育病人关于合理的休息和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5.体温调节失调诊断措施:-监测患者的体温,及时调整环境温度和物理降温措施。
-给予药物降温,如退烧药等。
-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冷敷、温水浴等。
-教育病人关于合理的穿衣和休息习惯,保持适宜的体温。
除了以上列举的常见护理诊断,还有许多其他的护理诊断,如营养不良、睡眠障碍、活动受限等,针对不同的护理诊断,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确立护理诊断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以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128条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128条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一、体温过高护理措施: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2、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3、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或记录。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5、鼓励病人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
6、出汗后及时注意治疗或保暖。
7、体温超过38.5时给与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半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到体温单上。
8、遵医嘱给与抗生素、退热剂〃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9、遵医嘱静脉补液。
10、指导病人及家属识别并及时报告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和体征。
二、气体交换受损护理措施:1、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每天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2、保持室内温度20-22摄氏度。
湿度50%-70%。
3、给予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坐位。
4、改变病人体位〃q2h〃有利于痰液的移动和清除。
5、遵医嘱吸氧。
6、随时观察鼻导管是否通畅。
7、如病情允许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
8、活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9、必要时吸痰。
10、如果病人不能保持适当的气体交换〃预测是否需要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
11、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清理呼吸道无效护理措施:1、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每天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2、保持室内温度18-22摄氏度。
湿度50%-70%。
3、经常检查并协助病人摆好舒适体位〃如半卧位〃应注意避免身体滑向床尾。
4、如果有痰鸣音〃帮助病人咳嗽。
(1)指导病人有效咳嗽。
(2)利用恰当的咳嗽技巧〃如拍背、有效的咳嗽。
(3)在病人咳嗽全程中进行指导。
5、排痰前可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拍背时要由下向上、由外向内。
6、如果咳嗽无效〃必要时吸痰。
7、遵医嘱给予床旁雾化吸入和湿化吸氧〃预防痰液干燥。
8、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药物副作用。
护理诊断及措施
护理诊断及措施护理诊断是指在评估病人时,护士发现并确定的病人的健康问题,是护士为满足病人健康需要而设定的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是实现护理目标的具体方法,是护士根据护理诊断而制定的针对性的护理活动。
一、体温过高护理措施: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2、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3、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或记录。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5、鼓励病人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
6、出汗后及时注意治疗或保暖。
7、体温超过38.5时给与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半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到体温单上。
8、遵医嘱给与抗生素、退热剂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9、遵医嘱静脉补液。
10、指导病人及家属识别并及时报告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和体征。
二、气体交换受损护理措施:1、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每天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2、保持室内温度20-22摄氏度,湿度50%-70%。
3、给予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坐位。
4、改变病人体位q2h,有利于痰液的移动和清除。
5、遵医嘱吸氧。
6、随时观察鼻导管是否通畅。
7、如病情允许,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
8、活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9、必要时吸痰。
10、如果病人不能保持适当的气体交换,预测是否需要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
11、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清理呼吸道无效护理措施:1、设专人护理。
2、对有人工气道者,及时湿化气道,吸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3、每2小时翻身排背一次,鼓励清醒病人正确咳嗽排痰,并刺激其咳嗽排痰。
4、保持室内空气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摄氏度,湿度在50-70%,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15-30分钟。
5、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氧及病人是否有呼吸困难、紫绀加重、烦躁不安等呼吸道阻塞的情况发生。
6、正确留取痰标本,观察痰液的量、性质、颜色和气味,并记录。
128个护理诊断和措施大全
128个护理诊断和措施大全目录一、清理呼吸道低效 (1)二、体温升高 (2)三、意识障碍 (2)四、自理缺陷 (3)五、疼痛 (3)六、营养不足 (4)七、有外伤的危险 (5)八、吞咽障碍 (5)九、体液不足:与体液丢失过多有关 (6)十、体液过多: (6)一、体液过多——由于肾功能衰竭引起的调节机制失调有关 (6)二、体液过多——与继发于各种心脏疾患的前负荷增加、收缩力下降和心搏出量减少有关 (6)十一、气体交换受损: (7)十二、活动无耐力 (7)十三、知识缺乏 (8)十四、潜在并发症有窒息的危险,与咯血有关 (8)十五、潜在并发症有加重出血的危险,与血小板减低有关 (9)十六、有误吸的危险 (10)十七、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0)十八、有感染的危险 (11)十九、焦虑/恐惧 (12)二十、语言沟通障碍 (12)二十一、躯体移动障碍 (13)二十二、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13)二十三、睡眠型态紊乱 (14)二十四、腹泻 (15)二十五、便秘 (16)二十六、皮肤受损 (16)二十七、口腔黏膜改变 (17)二十八、有口腔黏膜改变的危险 (18)二十九、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 (18)三十、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出血/再出血 (18)三十一、潜在并发症: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 (19)三十二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20)三十三、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20)三十四、有体温改变的危险 (21)三十五、体温调节无效 (22)三十六、排尿型态异常 (23)三十七、功能性尿失禁 (24)三十八、反射性尿失禁 (25)三十九、压迫性尿失禁 (27)四十、急迫性尿失禁 (28)四十一、尿潴留 (28)四十二、完全性尿失禁 (30)四十三、低效性呼吸型态 (32)四十四、个人应对无效(能力失调) (33)四十五、预感悲哀 (34)四十六、潜在并发症—心脏骤停 (34)四十七、潜在并发症--心源性休克 (35)四十八、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 (35)四十九、心输出量减少 (35)五十、中枢性高热与丘脑下部脑干等损坏或病变 (36)五十一、引流低效能 (36)一、清理呼吸道低效护理措施:1.观察病人痰液的性质、量、是否易咳出,以及干、湿罗音和痰鸣音的变化情况。
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通用6篇)
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通用6篇)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通用6篇)1. 疼痛管理诊断:慢性疼痛措施:1)评估疼痛的特点、程度和影响。
2)提供适当的药物治疗,如镇痛药和抗炎药。
3)提供非药物治疗,如物理疗法、按摩和激光治疗。
4)了解疼痛的触发因素,并帮助患者避免或减轻疼痛。
5)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应对疼痛。
6)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护理计划。
2. 神经系统管理诊断:神经功能受损措施:1)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的变化,如感觉、运动和认知功能。
2)保持患者环境的安静与舒适。
3)提供便利设施,如辅助设备和辅助用具。
4)提供认知训练和功能锻炼,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
5)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应对神经功能受损的影响。
6)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护理计划。
3. 皮肤管理诊断:皮肤损伤风险措施:1)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和风险因素。
2)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床单和衣物。
3)提供适当的皮肤保护,如使用护肤品和支持用具。
4)减轻压力和摩擦,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
5)为高风险患者提供食物和水分的补充,以维持皮肤的健康。
6)定期评估皮肤状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护理计划。
4. 呼吸管理诊断:呼吸困难措施:1)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深度和质量。
2)提供适当的呼吸辅助,如吸氧和人工辅助呼吸。
3)保持患者环境的清洁和通风。
4)提供呼吸训练和肺活力锻炼,以提高呼吸功能。
5)教育患者正确的呼吸技巧和自我管理方法。
6)定期评估呼吸功能,并根据需要调整护理计划。
5. 消化系统管理诊断:消化不良措施:1)评估患者的饮食摄入和消化功能。
2)提供适当的饮食指导,如限制脂肪和纤维的摄入。
3)鼓励患者咀嚼充分,慢慢进食,并避免过饱和过饥。
4)提供必要的消化辅助,如护胃药和促进肠道蠕动的药物。
5)教育患者正确的排便技巧和心理放松方法。
6)定期评估消化功能,并根据需要调整护理计划。
6. 心血管管理诊断:心血管功能不全措施:1)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心电图。
128个护理诊断和措施
128个护理诊断和措施
一、护理诊断
1、压疮护理缺乏:患者出现皮肤表面破溃,导致血液外渗、组织缺氧,以及感染的风险。
2、风险评估不足:患者没有进行恰当的风险评估措施,无法确定其可能存在的压力性损伤问题。
3、运动能力不足:患者的肌肉活动能力不足,不能持续性地完成一定强度的运动,从而影响活动能力。
4、营养不良:缺乏足够的营养摄入量,使得患者的体力不足以完成正常活动,减低其耐力。
5、缺乏护理及照顾:患者的家庭背景较弱,家属无法提供充分的护理照顾,减少患者的日常护理,使得患者可能会遭受更多的损坏。
6、应激反应:患者可能有应激反应,表现为紧张不安、认知障碍、抑郁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护理措施
1、压疮护理:应针对患者的生理状况,根据护理诊断给予持续性的护理,定时及时完成压疮的清洁、换药及调整位置等护理,减少压疮的发生。
2、风险评估: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确保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受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减少压疮的发生。
3、加强康复活动:应对患者进行肌肉功能训练及相关活动,增强其肌肉活动能力,提高运动能力。
护理诊断及相关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及相关护理措施护理诊断是通过对患者的综合分析和评估,确定患者的健康问题及其相关因素,并提出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
而护理措施是指根据患者的护理诊断,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制订出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预期的护理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诊断及相关护理措施。
一、护理诊断:行动受限1.体位教育和指导:教育患者正确的体位,避免长时间固定一个体位,适当变换体位,避免压力溃疡的发生。
2.床上抬高:适当抬高患者床头,维持适当的体位,促进患者血液循环。
3.身体袜和关节固定器的使用:对于需要固定关节或身体部位的患者,可以使用身体袜和关节固定器,帮助患者保持适当的体位。
4.协助移动:对于无法自主行走的患者,护士应提供必要的协助,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肌肉萎缩。
二、护理诊断:呼吸困难1.定期观察患者呼吸状况: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给予氧气支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浓度和流量的氧气支持,维持患者的氧气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
3.鼓励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帮助患者学习正确的呼吸方式,如腹式呼吸等,通过锻炼提高患者的肺活量和呼吸功能。
4.提供适当的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有害气体和异味的存在,提供良好的通风条件。
三、护理诊断:营养不良1.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摄入量和营养需求,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2.促进食欲:提供美味可口、色香味俱佳的食物,注意餐具的摆放和食物的色彩搭配,增加患者的食欲。
3.辅助喂食:对于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提供适当的辅助喂食,如使用餐具辅助器具等,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4.配合营养支持:对于营养不良较为严重的患者,可根据情况给予营养支持,如静脉营养、肠外营养等。
四、护理诊断:失眠1.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室内卧室安静、温暖、通风良好,控制光线适当。
2.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制定固定的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长时间熬夜或午睡。
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
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护理诊断是患者护理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护理中的科学方法和操作,通过护士对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及家庭等方面的全面评估,分析患者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常用的护理诊断及其相应措施。
一、感知知觉方面1. 性感觉障碍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应尊重患者的意愿,以避免性伦理的问题产生,同时要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性和温馨的亲密接触,以促进疗效。
2. 视觉感知障碍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视觉状态,有必要时应加强照顾和护理,让患者尽可能地遵守规定的用眼卫生和保健要求,帮助患者慢慢恢复视力。
3. 知觉障碍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应以温和的语气与患者交流,在观察到患者出现感知障碍时要及时注重关注,加强护理,全面评估患者的状况,并主动给予心理支持和帮助。
二、活动能力方面1. 缺乏主动性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应引导和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带领患者开展各种相关季节活动和社交活动,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和生活乐趣。
2. 自理能力受限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详细了解患者每天的情况,制定适当的护理方案,同时要教授患者正确的自理技巧,帮助患者恢复原有自理能力。
3. 动作能力障碍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的动作能力障碍,注意帮助患者维持日常生活习惯,提供相应的运动辅助器材及其训练,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时就医及指导治疗。
三、营养代谢方面1. 营养不足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高蛋白、高卡路里的营养饮食,并及时对其进行监护,同时要重视营养知识宣传和营养饮食的教育宣传,助力患者生态体验。
2. 饮食不规律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患情况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并加以监护。
有必要时还应掌握饮食技巧,以防止饮食不规律或长时间不进食的情况的发生。
3. 转移时间过长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应遵守标准化转移流程,引导患者配合,并对配合不好的患者进行及时纠正和引导,并结合患者实际状况,适时给予不同程度的转移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诊断及措施44项常用护理诊断(一)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定义】个体处于营养物质的摄入量超过代谢需要量,有超重的危险的状态。
【诊断依据】主要依据:* 形体改变(超重或肥胖)* 按身高与体重之比值计算,超过正常平均值的10%~20%* 不正常的饮食型态,进食需求的食物量大,不良的饮食习惯次要依据:*把进食当作应对机制,如在社交场合下、焦虑存在时等* 代谢紊乱活动量少【预期目标】1、病人能叙述减轻体重的主要措施。
2、病人能描述如何选择适当的饮食,以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3、病人能认识到体重过重的危险。
4、病人开始执行锻炼计划。
5、病人体重有下降趋势。
【护理措施】1、与病人/家属共同探讨病人可能会导致肥胖的原因。
2、讲解基本饮食知识,使病人认识到长期摄入量高于消耗量会导致体重增加,对健康有很大危害。
3、与医师、营养师共同制定病人在住院期间的饮食计划及减肥措施,指导病人记录在一周内每天的食谱。
4、指导病人选择食物,鼓励病人改善进食行为的技巧,如:限定地点,餐前喝水,制定容量小的餐具,不吃别人餐具中的食品,充分咀嚼,慢慢吞咽等。
5、鼓励病人实施减轻体重的行为。
(二)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定义】非禁食的个体处于摄入的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状态。
【诊断依据】主要依据:*形体改变*按身高与体重之比值计算,较正常平均值下降10%~20%或更多【预期目标】1、病人住院期间无感染的症状和体征,表现为生命体征正常,伤口、切口和引流周围无感染表现。
2、病人能描述可能会增加感染的危险因素。
3、病人表示愿意改变生活方式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4、病人能保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1、确定潜在感染的部位。
2、监测病人受感染的症状、体征。
3、监测病人化验结果。
4、指导病人/家属认识感染的症状、体征。
5、帮助病人/家属找出会增加感染危险的因素。
6、帮助病人/家属确定需要改变的生活方式和计划。
7、指导并监督搞好个人卫生;对病人进行保护性隔离的各项措施;加强各种管道护理,仔细观察各种引流管及敷料的消毒日期,保持管道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
8、各种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避免交叉感染。
9、给病人供给足够的营养、水分和维生素。
10、根据病情指导病人做适当的活动,保持正确体位。
11、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有无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烧、尿液混浊、脓性排泄物等)12、对新生儿监测感染征象,给予脐带护理并观察。
13、对孕产妇解释孕期易于感染和预防产后感染的症状,识别产后危险因素(如贫血、营养不良等)。
(四)有体温改变的危险【定义】个体处于不能将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的危险状态。
(个体处于可能无法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的危险状态)。
【诊断依据】主要依据:*有危险因素存在[危险因素]* 年龄过大或过小* 体重过重或过轻* 暴露在冷或凉或暖和热的环境中* 各种原因引起脱水* 活动过多或过少* 药物引起血管收缩或血管扩张* 新陈代谢率的变化* 脑部疾患* 有感染存在次要依据:* 疾病与创伤* 惯于久坐的生活方式1、使病人的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2、病人/家属能采用适当的方法使体温波动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3、病人/家属能说出体温过高/体温过低的早期表现。
【护理措施】1、监测体温变化。
2、保持环境温度稳定。
3、评估病人体温过高/体温过低的早期症状和体征。
4、指导病人/家属识别并及时报告体温异常的早期症状和体征。
体温过低体温过高体温低于36℃ 虚弱思维能力障碍头痛脉搏和呼吸减慢脉搏加快血压降低皮肤干燥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易怒嗜睡体温超过37℃情感淡漠皮肤摸着硬而冷腹部凉而硬低血糖5、评估可能改变体温的家庭环境因素。
6、指导病人/家属把体温波动范围降到最低的方法。
体温过低体温过高穿上合适的衣服调整衣服保持适当的营养肥胖者减肥保持环境温度稳定保持环境温度稳定增加活动量热天限制活动量在温暖的环境洗澡采用物理降温炎热夏季调节室内温度7、对出院病人/家属提供出院指导。
(五)体温调节无效【定义】个体在面临有害因素或变化的外界因素时,处于或有可能处于不能有效的维持正常体温的状态。
【诊断依据】体温波动与有限的代谢代偿性调节有关,这种调节是对环境因素做出的反应。
* 与年龄引起的有限的代谢代偿性调节有关(如不满一个月的新生儿、老年人)* 与周围环境波动有关,如居住条件差,体表潮湿,衣着不适于气候的变化【预期目标】1、体温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2、病人/家属能解释避免热量丧失的方法。
【护理措施】1、减少或排除婴儿热量丧失的根源(蒸发、空气对流、传导、辐射)。
2、监控婴儿的体温,体温低于正常时采取保暖措施;体温高于正常时采取降温措施。
3、教给照顾者明白为什么婴儿易受温度波动的影响(冷或热)。
4、解释因年龄过大而出现体温调节的变化,如寒冷、发热。
5、监测体温并查清原因。
6、指导怎样预防体温过高或过低。
(六)便秘【定义】个体处于一种正常排便习惯有改变的状态,其特征为排便次数减少和/或排出干、硬便。
【诊断依据】主要依据:* 干、硬的粪便* 排便次数少于每周三次次要依据:* 肠蠕动减弱音* 自述在直肠部有饱满感和下坠感* 腹部可触及硬块* 活动量减少可能出现现象:* 腹痛* 食欲减退* 背痛或头痛* 日常生活受干扰* 使用缓泻剂【预期目标】个人将能够:1、病人表现排便型态正常。
2、病人/家属能描述预防便秘的措施和治疗便秘方法。
【护理措施】1、与营养师商量增加饮食中的纤维素含量,并介绍含纤维素多的食物种类;讲解饮食平衡的重要性。
2、鼓励每天至少喝1500~2000ml的液体(水、汤、饮料)。
3、鼓励病人适当的活动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4、建议早餐前30分钟喝一杯水,可刺激排便。
5、要强调避免排便时用力,以预防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头晕或出血。
6、病人排便期间,提供安全而隐蔽的环境,并避免干扰。
7、交待可能会引起便秘的药物。
8、指导病人进行腹部按摩辅助肠蠕动将促进最佳的排便型态。
9、向病人解释长期使用缓泻剂的后果。
10、记录大便的次数和颜色、形状。
对儿童、孕妇、老年人,根据不同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
(七)腹泻【定义】个体处于正常的排便习惯有改变的状态,其特征为频繁排出松散的水样、不成型便。
(个体的正常排便习惯的改变,其特征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呈松散的、不成形的或水样便。
)【诊断依据】主要依据:* 排便次数、量增加,形状呈水样或松散便,每日在三次以上* 腹部疼痛次要依据:* 食欲下降* 恶心、腹部不适* 体重下降【预期目标】1、描述所知道的致病因素。
2、病人主诉排便次数减少。
3、病人能够描述为保持正常大便形状所需饮食以及有关克服药物副作用的知识。
4、食欲逐渐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1、评估记录大便次数、量、性状及致病因素。
2、根据致病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腹泻。
3、观察并记录病人肛门皮肤情况,有无里急后重感。
4、评估病人脱水体征。
5、注意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6、提供饮食指导,逐渐增加进食量,以维持正常尿比重,注意摄入钾、钠的饮食。
7、按医嘱给病人用有关药物。
8、按医嘱给病人补足液体和热量。
9、告诉病人有可能导致腹泻的药物。
10、指导病人良好卫生生活习惯。
11、对患儿采取相应措施,如指导正确的母乳喂养知识。
(八)排尿型态异常【定义】是指个体处于或有危险处于排尿功能障碍的一种状态。
【诊断依据】* 排尿困难* 尿急* 尿频* 尿滴沥* 遗尿* 尿潴留* 夜尿* 大量尿液残留【预期目标】个人将能够:1、排尿节制(在白天、黑夜、24h中具体化)。
2、确认尿失禁的原因及治疗依据。
【护理措施】1、确认是否有急性成因:(1)感染(如:尿道炎、性病、淋病)(2)肾病(3)肾结石(4)药物治疗(5)麻醉作用2、如果急性成因确定,则请教泌尿专家。
3、如果出现尿失禁,确定其类型。
评估:(1)排尿节制的既往史。
(2)尿失禁出现的开始和持续时间(白天、黑夜、只在某时间)。
(3)使尿失禁出现增加的因素:* 咳嗽* 笑* 站立* 床上翻身* 上卫生间迟缓* 当激动的时候* 离开卫生间* 跑步(4)排尿需要的知觉:出现、缺乏、减少。
(5)感觉有急迫尿意后,延迟排尿的能力。
(6)排尿之后的解脱感:* 完全解脱* 膀胱排空之后仍有排尿的欲望(九)功能性尿失禁【定义】是指个体处于由于无能力或难以及时到达卫生间而尿失禁的一种状态。
【诊断依据】主要依据:(一定存在)* 在到达厕所之前或途中尿失禁【预期目标】1、病人尿失禁次数减少。
2、描述尿失禁的成因。
3、使用适当的设备来帮助排尿、移动和穿衣。
4、消除或尽量减少家中的环境障碍。
【护理目标】1、确定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引起的尿失禁(如:压力性、急迫性或反射性尿失禁、尿潴留或者感染)。
2、评估感官/认知障碍。
3、评估运动/移动障碍。
4、减少环境障碍:(1)妨碍物,照明灯光和距离。
(2)适当的马桶高度和方便抓握的栏杆。
5、如果需要,在厕所和床之间提供一个便器。
6、对于有认知障碍的病人,分别在每2h,在饭后和睡前提醒上厕所。
7、对于上肢功能有障碍的病人:(1)评估病人脱、换衣服的能力。
(2)宽松的衣服便于病人把握控制。
(3)如果必要提供穿衣帮助。
8、向病人推荐访视护士(职业治疗部门)以评估家中卫生间设施。
9、对老年人的护理措施:(1)强调尿失禁并非在年老时是不可避免的事。
(2)解释不要因为害怕尿失禁而限制液体的摄入。
(3)解释不要到口渴时才饮水。
(4)教他们晚上上厕所,必要时采用比较方便的方式,考虑使用便器、椅或尿壶。
(十)反射性尿失禁【定义】是指个体处于在没有急迫要排泄或膀胱满涨感觉下可以预见的不自觉的排尿的一种状态。
【诊断依据】主要依据:(一定存在)? 不能意识到膀胱充盈? 无急于排尿感或无膀胱饱满感,伴随自发的排尿的无意识反射次要依据:? 神经的损伤(如:反射弧以上的脊髓病变使大脑的讯息传导受到干扰所致)【预期目标】个体将能够:1、报告个人满意的干燥清洁状态。
2、尿的残余量不超过50ml。
3、用诱导机制刺激反射性排泄。
【护理措施】1、向病人解释治疗依据。
2、教病人皮肤的诱导机制:(1)在耻骨弓上反复重重的、急剧的敲打(最有效)。
(2)指导病人:* 取半坐位置* 直接瞄准膀胱壁敲打* 频率为5秒钟7~8次(共50次)* 只用一只手* 围着膀胱移动敲打以寻求最有效的刺激点* 继续刺激直至一次正常的排尿开始* 大约等一分钟,继续敲打直至膀胱排空* 一到两组刺激敲打后没有反应,表明再没有尿要排出3、如果以上方法无效,再照下列步骤做,每个步骤2~3分钟。
4、每个步骤之间隔一分钟。
* 敲打阴茎头* 捶打腹股沟韧带部位以上的腹部(轻轻地)* 敲打大腿内侧5、鼓励病人至少每3h就排泄或诱导一次。
6、可控制腹肌的病人在诱导排尿时应用Valsalva手法。
7、告诉病人如果入液量增加,哪么他/她有必要更频繁的诱导排泄,以免膀胱过分的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