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和卡诺定理1.1 自然现象的不可逆性热一律告诉我们:在自然界中,只有遵守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过程才有可能发生。
第一类永动机,即不需能量而能对外做功,或输入能量小于输出能量的机器是造不成的。
那么,能否说满足热一律的过程就一定能实现呢?自然界中自发进行的过程,如果不加外界条件控制,将沿什么方向演化?热一律对此是无力回答的。
1.1.1 自然现象的自发性和单向性落叶永离,覆水难收。
死灰不能复燃;破镜难以重圆。
人生易老,返老还童只是幻想;生米煮成熟饭,无可挽回。
大量成语表明,自然现象,历史人文,大多是不可逆的。
故孔夫子在川上有“逝者如斯”之叹。
下面我们看几个典型的自然现象。
(1)摩擦生热从热一律看,功和热都是传递的能量,应该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但经验证明,机械功可以通过摩擦全部转化为热,而外界的热却不可能使物体自动地摩擦起来。
即:功可自发地全部转变为热,而热不能自发地转变为功。
(2)电流发热电流通过导体都会发热,但加热一个闭合导体一般却不能在其中产生电流。
(3)热传导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而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
(4)气体向真空自由膨胀气体可以自发地向真空自由膨胀,但充满气体的容器不可能在其中自发地将一部分变成真空。
(5)扩散两种流体可以自发地混合在一起,但是却不能自行地分离。
(6)燃烧木材可以通过燃烧自发地变成二氧化碳和灰烬,但二氧化碳和灰烬不可能自发地再变成木材。
另外,像炸弹爆炸、生物生长和进化、天体演化、空气和水的污染……。
只要仔细考察,我们会发现:自然现象的自发进行都具有单向性。
1.1.2 现象分析以上现象分为两类:(1)耗散过程摩擦生热、电流发热、燃烧……等现象说明:机械运动、电磁运动、化学运动等各种运动自发向热运动的转化具有单向性。
(2)非准静态过程热传导(温度不均匀)、自由膨胀(压强不均匀)、扩散(密度不均匀)……等现象说明:当系统内某个强度量在空间分布不均匀时所自发进行的过程具有单向性。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_第4章_热力学第二定律(1)
0 T T1 T2 0
1 2
v
0
T T1 T2
1 2
v
4 Δs
3
4
3
s
0
Δs
s
卡诺循环
逆向卡诺循环
卡诺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q2 w net q2 q 1 q 2 T
2 2
T 1 T
高温热源 T1
q1 wnet=q1-q2
制冷机 热泵
卡诺热泵循环的供热系数:
q1 w net q1 q 1 q 2 T
2 1
整理:
Q2 T2
Q1 T
1
Q1,Q2 改为代数值:
Q1 T1
Q T
2 2
0
对任意不可逆循环:
p
1
s
a
用一组可逆绝热线分割成 许多个微元不可逆循环。
对微元不可逆循环abcda:
Q1
T1
b
A
2
B 0
d
c v
Q
T
2
2
0
对全部不可逆循环积分:
Q1
T1
1A2
Q 2
4-3-3 闭口系统的熵方程
不可逆过程中的熵变:
dS dS
dS
Q
T
Q
T
Q
T
dS
g
令: 因此:
说明
dS
f
Q
T
f
dS dS
dS g
——闭口系统的熵方程。 适用:闭口系统的各种过程和循环。
熵流 d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2.开尔文-普朗克叙述——不可能制造循环热机,只从一 个热源吸热,将之全部转化为功,而 不在外界留下任何影响。
3.第二定律各种表述的等效性
T1 失去Q1– Q2 T2 无得失 热机净输出功Wnet= Q1– Q2
6
三.关于第二类永动机 第二类永动机:以环境为单一热源,使
机器从中吸热对外做功。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第二类永动机是不
可能制成的。
7
4–2 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一、卡诺循环及其热效率
1. 卡诺循环
1 绝热压缩 2
2 等温吸热3
3 绝热膨胀 4
4 等温放热1
定义:卡诺循环是两个热源间的可逆 正循环。它由两个定温和两个绝热可 逆过程组成。
8
2. 卡诺循环热效率
33
讨论: 1)孤立系统熵增原理ΔSiso=Sg ≥ 0,可作为第二定律
的又一数学表达式,而且是更基本的一种表达式; 2)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可推广到闭口绝热系;
3)一切实际过程都不可逆,所以可根据熵增原理判 别过程进行的方向;
4)孤立系统中一切过程均不改变其总内部储能,即 任意过程中能量守恒。但各种不可逆过程均可 造成机械能损失,而任何不可逆过程均是ΔSiso>0, 所以熵可反映某种物质的共同属性。
w1a A wac B A C E G wc2 F G
18
w1ac2 w1a wac wc2
A (B A C E G) (F G) BCEFDF CEF
D C E w12
又 u12 u1ac2
所以 q12 u12 w12 q1ac2 u1ac2 w1ac2
17
4–3 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主要内容:4.1 自发过程及热力学第二定律4.2 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4.3熵的概念4.4Clausius不等式及熵增加原理4.5 熵变的计算及熵的物理意义4.6 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4.7 亥姆霍兹能及吉布斯能4.8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4.9吉布斯自由能及温度、压力的关系§4.1 自发过程及热力学第二定律自发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1. 自发过程自发过程无需依靠消耗环境的作用(即不借助外力),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1) 焦耳热功当量中功自动转变成热;(2) 气体向真空膨胀;(3)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入低温物体;(4) 浓度不等的溶液混合均匀;(5) 锌片与硫酸铜的置换反应等,它们的逆过程都不能自动进行。
当借助外力,系统恢复原状后,会给环境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
自发过程的特征:1)自发过程总是单向趋于平衡;2)自发过程均具有不可逆性;3)自发过程具有对环境作功的能力,如配有合适的装置,则可从自发过程中获得可用的功。
如:温度传递;气体流动;系统自发过程达到平衡后,无环境作用系统是不可能自动反方向进行并回到原来状态;自发过程的不可逆性是指自然界中所有自发过程都具有热力学的不可逆性;2. 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Clausius) 的说法:“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热传导的不可逆性开尔文(Kelvin)的说法:“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出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发生其它的变化。
”—摩擦生热的不可逆性二者说法是等效的,均指明某种自发过程的逆过程是不能自动进行的重要结论: (1)均指明过程的方向性;(2)自发过程存在内在的联系,可以从某一自发过程的不可逆性,便可以推导出其它自发过程的不可逆性。
理解:♦并非“功可以转变为热,而热不能完全变为功”,而是在不引起其它变化的条件下,热才不能完全转变为功。
如:理想气体等温膨胀。
♦第二类永动机: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留下任何影响。
(完整版)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实质
从微观上看,任何热力学过程都伴随着大量分子的无序运 动的变化。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说明大量分子运动的无序程度 变化的规律。 •功转换为热:大量分子的有序运动向无序运动转化, 是可 能的;而相反的过程,是不可能的。
•热传导:大量分子运动的无序性由于热传导而增大了。 •自由膨胀:大量分子向体积大的空间扩散,无序性增大。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它
Q
完全转变为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热源
A. 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它完全转变为功,一定要引起 其它变化。
特例:等温过程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完全用来做功, 必导致系统体积变化。
B.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η 100% 2.克劳修斯表述
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讨论: A.没有外界做功,不可能从低温热源将
热量传输到高温热源。 B.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高温热源 Q1 A
Q2 低温热源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研究热机效率和制冷系数时提 出的。对热机,不可能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 作功;对制冷机,若无外界作功,热量不可能从 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 表述形式,解决了物理过程进行的方向问题。
S 0
(孤立系, 自然过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6 热力学过程的不可逆性
广义定义:假设所考虑的系统由一个状态出发
经过某一过程达到另一状态,如果存在另一个 过程,它能使系统和外界完全复原(即系统回 到原来状态,同时原过程对外界引起的一切影 响)则原来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反之,如果 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使系统和外界完 全复员,则称为不可逆过程。
各种宏观态不是等几率的。那种宏观态包含的微观态 数多,这种宏观态出现的可能性就大。
4-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4—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4-1-1 自发过程的方向性
1. 自发过程 (The natural processes): 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的作用而自动进行的过程。
2. 自发过程的方向性 (1)功热转化
➢第一类永动机和第二类永动机的区别。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上述两种表述只是经验的 总结,不是宏观方法所能解释的。
思考题
1. 不可逆性是自发过程的重要特征和属性; 2. 非自发过程就是不能进行的过程; 3. 有人说:“自发过程是不可逆过程,非自发过
程 就是可逆过程”。这种说法对吗? 4. 热力学第二定律可否表述为“功可以完全变为 热,而热不能完全变为功。” 5. 第二类永动机不仅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也 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4-1-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1. 克劳修斯表述 (The Clausius statement): 不可能将热从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而不引起 其它变化。
1850年,克劳修斯从热量传递方向性的 角度提出热不可能自发地,不付代价地 从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高温物体
补偿过程
通过热泵, 消耗机械能。
非自发过程
自发过程
的进行 + 作补充条件
热量从 低温物体传 至高温物体
机械能 转变为 热能
实现
2. 开尔文—普朗特表述 (The Kelvin-Planck statement):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并使之全部转变为功 而不产生其它影响。
✓1824年,卡诺提出 热能转变成机械能的根本条件: 凡有温度差的地方都能产生动力。
热力学第二定律
实质:揭示传热和热转换为功过程的不可逆性。
例如:电能或机械能转变为热能(耗散效应); 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热(势差损失); 自由膨胀、重物下落(势差损失) ; 浓度扩散(浓度势差)等都是自发过程。
非自发过程: 使能量品质升高,不能自发进行的过程。
包括: 所有自发过程的逆过程 ∴ 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3. 非自发过程的进行需要一定的条件 非自发过程必须以某种补偿过程为条件才能进行,该补偿 过程是使能量品质降低的自发过程,从而保证整个过程中 能量的品质不会升高。 例如:热能变为机械能(热力发动机)必须损失一部分热能
故 热不能全部变为功, 吸入热量分为两部分:
有用部分---- (1-T2/T1)q 称为热量的作功能力 无用部分---- (T2/T1)q 称为无用能 T1↑, 热量品位↑,有用能↑, 无用能↓
③ T2=T1时, tc 0 ; 说明单一热源不能连续作功
④ tc与工质的性质无关。
⑤ 要作功必须排给冷源q2, 说明必须有自发过程作补偿
4-2 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一、热力循环
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循环, 循环分正循环和逆循环。 1. 正循环(动力循环)——沿顺时针方向进行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w0 q1 q2 ( q1 、q2均取绝对值)
循环有效性指标( 所得/代价):
热效率:
t
w0 q1
1
q2 q1
<1
此式适用于任意过程
热力学第二定律
左1,右3, 微观状态数 4
左0,右4,微观状态数 1
15
6
左4 右0
5
左3 右1 4
3
左2 右2
2
左1 右3
1
0
4个粒子分布
左0 右4
按统计理论的基本假设:对于孤立系统, 各微观状态出现的概率是相同的.
总微观状态数16: 左4右0 和 左0右4概率 各为 1/16; 左3右1和 左1右3概率 各为 1/4;
3
例3. 气体自由膨胀的方向性
气体自动膨胀是可以进行的,但自动收缩 的过程是不可能的.
4
总结: 1.热 功 不可以自动地进行:不引起 其他变化,其唯一效果是热全部转化为功 的过程是不可能发生的.
2.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 温物体:其唯一效果是热从低温物体 传向高温物体的过程是不可能发生的.
复习
例1.功热转换的方向性 例2.热传导的方向性 例3. 气体自由膨胀的方向性
各种实际宏观过程的方向性都是相互依存的。 相互依存:一种过程的方向性存在(消失), 则另一过程的方向性也存在(消失) .
19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1.克劳修斯(Clausius)表述: 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或说“其唯一效果是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的过程是不可能发生的”.
怎样定量地描写状态的无序性和过程的方向性?
(以气体自由膨胀为例来说明)
一.微观状态与宏观状态
将隔板拉开后, 只表示A,B中各有多少个分子 ----称为宏观状态;
表示出A,B中各是哪些分子 (分子的微观分布) ----称为微观状态 14
左4,右0,微观状态数 1
左3,右1, 微观状态数 4
左2,右2,微观状态数 6
第三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Q k NA
29
例2(4694)某理想气体在P-V图上等温线与绝热线相交于 A点,如图,已知A点的压强P1=2×105Pa,体积 V1=0.5×10-3m3,而且A点处等温线斜率与绝热线斜率之 比为0.714,现使气体从A点绝热膨胀至B点,其体积 V2=1×10-3m3 。求 (1)B点处的压强 (2)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作的功
证明: 理想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增量 k
i k ( kT ) 2
i k T 2
28
对等压过程 Q C P T
i k k T 2 m 一摩尔刚性分子 1 M
i Q k 2 CP
Q T CP
理想气体
CV i i R k 2 2 NA NA
11
1.等容过程 (1)特征: V=恒量 ,dV=0, 参量关系: P/ T = 恒量 (2)热一律表式:
P
V
dQ dE
(Q )V E
意义:
对有限变化过程
系统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系统本身的 内能。
12
(3)定容摩尔热容:1摩尔气体在等容过程中, 温度升高(或降低)1K所吸收(或放出) 1 dQ 的热量。 CV ( )V dQ CV dT dT
o
( 1)
b
37
V
解: A1 ΔE1 Q1
A2 ΔE2 Q2
P a
( 1)
( 2)
A绝热 ΔE绝热 0
因为气体膨胀,
A1 0 A2 0
o
Eab A绝热
b V
A绝热 0
内能增量与过程无关,只与始末两态有关。 E1 E2 E绝热 Eab 0
第4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描述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4、3 热力学第二定律4、4描述无序程度的物理量学习目标知识脉络1、明白热传递及宏观过程的方向性、(重点)2。
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不同的表述,以及这两种表述的物理实质、(重点、难点)3、明确什么是有序和无序,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
(难点)4、了解熵的概念。
热力学第二定律1、自然过程的方向性(1)热传递具有方向性: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却不估计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2)一切自发过程都是有方向性的,是不可逆的、2、热机(1)定义:一种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2)理想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从热源吸收热量Q1,推动活塞做功W,然后向低温热源(冷凝器)释放热量Q2。
(3)效率:由能量守恒定律知:Q1=W+Q2,而我们把热机做的功W和它从热源的比值叫做热机效率,用η表示,即η=\f(W,Q1)、吸收的热量Q1(4)热机不估计把它得到的全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即效率不估计达到100%、3。
热力学第二定律(1)克劳修斯表述:不估计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此表述揭示出热传递具有方向性、(2)开尔文表述:不估计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此表述揭示出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具有方向性、(3)第三种表述:第二类永动机是不估计制成的、错误!1。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接触时,热量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2、热传导的过程是具有方向性的、(√)3、热量不能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o([后考虑])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我们所说的“自发地”指的是没有任何的外界影响或者帮助。
电冰箱是让“热”由低温环境传递到高温环境、这是不是自发进行的?说明理由。
图4、3。
1【提示】电冰箱能够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在该过程中电冰箱要消耗电能。
一旦切断电源,电冰箱就不能把其内部的热量传给外界的空气了,相反,外界的热量会自发地传给电冰箱,使其温度逐渐升高、1、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1)克劳修斯表述指明热传递等热力学宏观现象的方向性,不需要借助外界提供能量的帮助,其物理本质是揭示了热传递过程是不可逆的。
热力循环热力学第二定律各种说法
二、克劳修斯说法
不可能不付代价地把热量从一个低温物体传给 另一个高温物体。表明了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 传递热量和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热量是两 类不同性质的过程,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热 能自发进行,而低温物体高向温体传热则是有 条件的,必须具备外界输入功的这个条件,因 而这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自发过程的单向性, 所以也可以说,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入的热量(面积1 A23 A1)合并一道排给 高温热源,其排热量为面积。
• 与正向循环相反,这一类循环在状态图上 的特点是循环过程按逆时针方向进行的, 所以叫做逆向循环。综上所述,可知道循 环需要耗费一定的功,并且把它转变为热 量,这是这种循环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或补充条件),如果这个条件不能满足, 企图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是不 可能的。
t
面积1 A2B1 面积1 A2341
• 这是T—S图的用处之一,在分析各种循 环的经济性时,广泛地被采用。
• 2、逆向循环
• 如图l—4—1(a)所示,工质由状态1沿A 膨胀到2以后,如果沿较高的压缩线2 - C -1 恢复到初始状态,则由过程曲线下所包围 的面积看出,压缩过程所消耗的压缩功为 面积2C1432,它大于膨胀过程1- A - 2所得 的膨胀功We的面积1A2341 ,这表明循环 的结果是工质消耗了循环W功0 ,并转变为 循环热Q0 排出。
热力循环 热力学第二定律各种说法
介绍热力循环的基本特点 热力学第二定律各种说法的等效性
热力学第二定律各种说法
热力学第二定律各种说法的等效性 2/18
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4—1 热力循环
• 一、循环的定义
• 为了使连续做功成为可能,必须在工质膨 胀做功之后,再经历某种压缩过程使它恢 复到初始状态,以便重新进行膨胀做功的 过程。这样一来,工质就可以周而复始连 续不断地把热量转变为功。这种使工质经 历一系列的状态变化,又重新恢复到初始 状态的封闭过程,叫做热力循环,或简称 循环。
哈工大工程热力学-(4)热力学第二定律
演示
演示
演示
过程的方向性
过程总是自发地朝着一定的方向进行: 过程总是自发地朝着一定的方向进行:
机械能总是自发地转变为热能 热能总是自发地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向温度 较低的物体 气体总是自发地膨胀
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过程都是有方向的
李白《将进酒》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 自然 君不见高堂明镜鬓发白,朝如青丝暮成雪 – 人生 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 东去的流水 岩石会自发地裂碎 树皮会自发地脱落 皱纹会自发地出现
工质
3、气体的绝热自由膨胀 、
非平衡态
平衡态
非平衡态→平衡态: 非平衡态→平衡态:可以自动进行 平衡态→ 平衡态:不能自动进行, 平衡态→非平衡态:不能自动进行,气体不能 自动压缩。 自动压缩。 气体向真空中绝热自由膨胀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气体向真空中绝热自由膨胀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总结:实际宏观过程都涉及热功转换、 总结:实际宏观过程都涉及热功转换、热传 导和非平衡态向平衡态的转化。所以, 导和非平衡态向平衡态的转化。所以,一切与 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2)对内部不平衡(不均匀)闭口系
在dτ时间内其熵的变化除了熵流和热产引起 时间内其熵的变化除了熵流和热产引起 的熵产外,还应包括热力系内部传热引起的 的熵产外,还应包括热力系内部传热引起的 熵产 假定有一温度部均匀的热力系,它由温度各自 假定有一温度部均匀的热力系, 均匀的两部分A和 组成 组成( 均匀的两部分 和B组成(图4-3) )
不可逆性相互依存
自然的宏观过程的不可逆性相互依存。 自然的宏观过程的不可逆性相互依存。一种 的宏观过程的不可逆性相互依存 实际过程的不可逆性保证了另一种过程的不可 逆性。反之, 逆性。反之,如果一种实际过程的不可逆性消 失了, 失了,则其它实际过程的不可逆性也就随之消 失了。 失了。
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T1 = 400 K 时, u1 = 286.16kJ / kg
4
工程热力学
T2 = 280 K 时, u 2 = 199.75kJ / kg
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185.45 − 178.28 × (257.76 − 250)]kJ / kg = 183.34kJ / kg 260 − 250
W0 = Q1 − Q2 = mc p (TA − TATB ) − mc p ( TATB − TB ) = mc p (TA + TB − 2 TATB )
(3)如果抽掉可逆热机,使二物体直接接触,直至温度相等。这时二物体的熵增为
=−
− 169.064kJ / kg − 468.72kJ / kg 676.25kJ / kg + 468.72kJ / kg − 300 K 1200 K = 1.1718kJ /( kg ⋅ K )
2
工程热力学
4-4
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两台卡诺热机串联工作。A热机工作在700℃和t之间;B热机工作在t和20℃之间。试计
T2 s = 257.76 K 时, u 2 s = [178.28 +
ws = u1 − u 2 s = 286.16kJ / kg − 183.84kJ / kg = 102.32kJ / kg
有内摩擦
w = u1 − u 2 = 286.16kJ / kg − 199.75kJ / kg = 86.41kJ / kg
(3)定温放热过程3→4
qT 2 = wT 2 = wt ,T 2 = R g T2 ln
工程热力学第四章_热力学第二定律
五 热力过程熵变化分析
3 熵的性质
1)熵是状态参数,与变化过程的性质无关。 )熵是状态参数,与变化过程的性质无关。 2)可逆过程中熵的变化量说明了系统与热源间热 ) 交换的方向。 交换的方向。 3)Siso ≥ 0 ,表明孤立系统内各物质熵的总和 ) 可以增大,或保持不变,但绝不能减小。 可以增大,或保持不变,但绝不能减小。 4)任一过程熵变化都是由熵流和熵产组成。 )任一过程熵变化都是由熵流和熵产组成。 5)对任一热力过程,系统的熵变量也可表示为 )对任一热力过程, δq s ≥ ∫ 其中等号适用于可逆过程, T ,其中等号适用于可逆过程,不等号适 用于不可逆过程
2)热量火用 ) 热量火用为热源放出的热量中可转化为功的最大 值。
T0 e , = ∫ (1 )δq xq T
T不变
T0 e , = 1 q xq T
热量火用与工质火用的区别在于要获 得热量火用必须完成循环作功。 得热量火用必须完成循环作功。
六 火用和火用损失
1 工质火用、热量火用和火用损 工质火用、
3)不可逆性与火用损 ) 由于不可逆性引起的做功量的减少,称为火用损, 由于不可逆性引起的做功量的减少,称为火用损, 以eI表示
e = wt max wt = T0 sis l
七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
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
1)熵分析法 ) 熵分析法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对体系的熵平衡计 求取熵产的大小及其分布, 算,求取熵产的大小及其分布,分析影响熵产的 因素,确定熵产与不可逆损失的关系, 因素,确定熵产与不可逆损失的关系,作为评价 过程的不完善性与改进过程的依据。 过程的不完善性与改进过程的依据。 缺点:首先无法用它来评估能量流的使用价值; 缺点:首先无法用它来评估能量流的使用价值; 其次熵的概念比较抽象, 其次熵的概念比较抽象,其物理意义是表征由有 序到无序的转变度,本身并不是一种能量。 序到无序的转变度,本身并不是一种能量。
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虽然为实现各种非自发过程补偿是必不可少 的,但是为提高能量利用的经济性,人们一 直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补偿。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任务:研究热力过程的方 向性,以及由此而引出的非自发过程的补偿 和补偿限度等。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克劳修斯的说法: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 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⑵卡诺循环热效率永远小于1。这是因为Tl= ∞或T2 = 0 是不可能达到的。 ⑶当Tl= T2时,卡诺循环热效率为零,即只 有单一热源存在时,不可能将热能转变为机 械能。 二、逆卡诺循环 如果卡诺循环按逆时针方向进行,则称为卡 诺逆循环。 如下图所示。
对于制冷机的卡诺逆循环,其制冷系数用下 式表示,
同理可证 A B 也不成立,因此唯一可以
成立的结果是 A B 。
定理一得证。
例题: 1.某热力设备,工作在1650℃ 的炉膛燃气 温度和15℃的低温热源之间,求:1)该 热力设备按卡诺循环工作时的热效率以及 产生 6×105 kw时的吸热量Q1和放热量Q2 ; 2)如果热力设备的实际效率只有40% , 其有效功率仍为6×105 kw ,问吸热量Q1 和放热量Q2又是多少?
若循环中全部过程都可逆,则该循环称为可逆循环; 若循环中部分过程或全部过程都不可逆,则该循环为 不可逆循环。 根据循环的热力学特征,可把循环分为热机循环(正 循环)和制冷循环(逆循环)。 正循环的效果是使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系统向外输出 功。如图所示,循环按顺时针方向进行,图(a)中12-3为工质膨胀,从高温热源吸收热量Q1。工质经3-41回到初态的过程中,工质受压缩,向低温热源放出热 量Q2。工质对外做功的净功为W,用循环1-2-3-4-1所 包围的面积表示,等于工质从高温热源吸取的热量与 向低温源放出的热量之差。即
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4-1可逆绝热压缩过程,对内作功
卡诺循环热机效率
q w t 1 2 q1 q1
t,C
q1 q2 T2q T2 2s2 s1 1 1 1 q q1 T T1 11 s2 s1
T1
q1 Rc w
卡诺循环热机效率
t,C
T2 s2 s1 T2 1 1 T1 s2 s1 T1
1000 K
2000 kJ A 1200 kJ 1500 kJ 800 kJ 500 kJ 300 K
w 1200 t 60% 可能 q1 2000
如果:W=1500 kJ
1500 t 75% 不可能 2000
例题
• 某科学家设想利用海水的温差发电。设海洋表面 的温度为20℃,在500m深处,海水的温度为5℃, 如果采用卡诺循环,其热效率是多少? 解:计算卡诺循环热效率时,要用热力学绝对温度 T1=20+273.15=293.15K T2=5+273.15=278.15K
q2
对于整个不可逆循环:
1a 2
q1
T1
2b1
q2
q 0 T2 T irr
克劳修斯不等式:
q 0 T
即
q 0 T
上式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之一,可用于判断一个循环是否能进行,是否 可逆。
不 可 p 逆 过 程 熵 变 化 q T irr
转变为机械能,只有一个热源的热机(第二类永动机)是 不可能的。
卡诺逆循环卡诺制冷循环
T T0
制冷
T2
s1
s2 s T2 ( s2 s1 ) T2 T0 ( s2 s1 ) T2 ( s2 s1 ) T0 T2
高等工程热力学——第四章
第四章 熵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函数是为研究与能量的质有关的问题而专门引入的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可称为熵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关于宏观性质的定律,它的微观本质要在统计热力学中才得到解释。
4—1 热力学第二定律卡诺定理:在两个确定的温度之间工作的所有热机,以可逆机的效率为最高。
由卡诺定理得出的结论:热机必须有两个热源才能工作,单热源热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卡诺的证明是相互矛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什么事热尚无科学的认识。
克劳修斯叙述(1850年):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即热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不能自发进行。
开尔文叙述(1851年):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得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
开尔文-布朗克叙述:不可能造一个机器,其在循环动作中把一物体升高而同时使一热库冷却,即单热源热机是不可能造成的。
喀喇氏叙述:在一物系的任意给定的平衡态附近,总有从给定态出发不可能经绝热过程达到的态存在。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说法称为能质贬低原理,表述为:自然过程进行的结果,都使能量的作功能力持续地变小(即所有自发过程都是程度不同的不可逆过程,都伴有能量的降级)。
喀喇氏所指的不能从任意初态以绝热过程达到的终态,初终态间的过程必定是能质升级的过程。
4—2熵函数 可逆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达式假设热力系的独立变量数为1n +,如是可逆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表示为11221...n n n i ii dQ dU F dx F dx F dx dU Fdx ==++++=+∑ (4-1)上式是一线性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理论已证明,如独立变数不超过两个,dQ 必定有积分因子1λ,dQ 将是积分因子的倒数λ和一个恰当微分d σ的乘积,即 d Q d λσ= (4-2) 在无穷多的λ中一定有只与系统温度有关的积分因子()f λθ=。
然后引用热力学绝对温度T ,令()f T λθ==,此时和λ对应的σ即系统的熵函数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4.2不可逆性的相互依存
各种自然的能实现的宏观过程,其不可逆性是相互沟通的 1.功变热与热传导过程的相互依存 假设,热可以自动转变成功,这将导致热可以自动从低温 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装假 置想
A
工质
T
Q
T T0
Q
T0
T 0< T
2. 假设热可以自动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这将导致
Q2
装假 置想
Q2 T2
Q2 T2
否定克劳修斯表述 必然否定开尔文表述
否定开尔文表述 必然否定克劳斯表述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本质
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机械功(电功) 有序运动 热传导 热能 无序运动
功热转换
T1
T2
T
T
动能分布较有序
动能分布更无序
气体绝热自由膨胀 位置较有序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条统计规律 位置更无序
1
2
S k ln k ln 12 k ln 1 k ln 2 S1 S2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述——熵增加原理 在孤立系所进行的自然过程总是沿着熵增大的方向进行。
S S2 S1 >0
(孤立系,自然过程)
4. 证明理想气体绝热自由膨胀过程熵是增加的
该式是综合了热力学第一、二定律的可逆过程的基本热 力学关系式。
1)对可逆过程:
TdS dE pdV
求解该微分方程得到系统熵变。
2)不可逆过程熵增量的求法:
可以在初态与末态之间设计一个可逆过程,因为熵为态 函数,与过程无关,通过计算可逆过程熵变,得到不可逆 过程熵变。
例1: 有一热容为 C1 、温度为 T1 的固体与热容为 C2 、温 度为T2的液体共置于一绝热容器内。 1.试求平衡建立后,系统最后的温度; 2.试确定系统总的熵变。
热可以自动转变成功。
T1热库
T1热库
Q2
装假 置想
Q1
卡诺 热机
工 质
A
Q1 - Q2
A
T2热库
Q2
T2热库
Q2
有能量输入的单热源热机—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3.假设气体能够自动被压缩,则热可能自动转变为功。
T
恒温 热库
T
Q
A
T
T
Q
A
所有宏观过程的不可逆性都是等价的。
§4.3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微观意义
1.宏观表述
(1)克劳修斯表述: 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2)开尔文表述: 其唯一效果是热全部转变成功的过程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 产生其他影响。
两种表述的等效性
Q1-Q2 T1 Q2
装假 置想
T1
Q2
Q1
Q1
Q1+Q2
A=Q1
Q1-Q2=A
气体的绝热膨胀和压缩
u
——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 外界压强总比系统大一无限 小量,可缓慢压缩; 外界压强总比系统小一无限 小量,可缓慢膨胀。
等温热传递——温差无限小的热传导
系统T1
系统从T1到T2 是准静态过 程;反过来,从T2到T1温差无 限小,热传导过程无限缓慢。 这是等温热传导,是热 传导过程可逆的必要条件 。 自然界中一切自发过程都 是不可逆过程。
3 N A 2
3 2 N A
由此得: v (v )N T
(V, T) (VT )
3 2 NA
即: (T ,V ) c(VT )
(V, T) c(VT )
3 2 NA
2.
玻尔兹曼熵公式 S k ln 3 S N A k ln V N A k ln T S 0 2 R lnV CV ,m ln T S0 S0=klnC 这是单原子理想气体平衡态时熵的宏观表达式。 CV ,m R dS dV dT V T
6
4
1
1
2.热力学概率
任一宏观状态所对应的微观状态数称为该宏观状态 的热力学概率,用Ω表示。
Ω 是状态量。
Ω n n n:左侧粒子数
N/2
N
左右两侧分子数相等或近乎相等的微观状态数Ω 最 多,几乎占所有可能的微观状态总数的百分之百。
说明:
1)对于孤立系,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态的热力学概率 Ω最大,平衡态是最容易被观察到的宏观状态。Ω不是最 大值就是非平衡态。
§4.6 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一个过程进行时,如果使外界条件改变一无穷小量,这 个过程就可以反向进行(其结果是系统和外界能同时回 到初态),则这个过程就叫做可逆过程。 不可逆过程: 用任何其他方法都不能使系统和外界复原的过程。 可逆过程实际并不存在,是为了从理论上分析实际过程的 规律,引入的理想化概念。 实现的条件: 过程无限缓慢,没有耗散力作功。
dS dSa dSi
S 0
(孤立系统,可逆过程) (任意系统,可逆绝热过程)
注意:
1.克劳修斯熵公式只对系统的平衡态有意义。由于平衡态对应 于热力学概率最大的状态,所以可以说克劳修斯熵是玻尔兹曼 熵的最大值。 2.用克劳修斯熵公式计算熵变时要注意积分路线必须是连接始末 两态的任一可逆过程;如果系统经历的过程不可逆,那么可以在 始末状态之间设计一连接始末态的可逆过程,以设想的过程为积 分路径求出熵变。因为熵是状态量,与过程无关。
mol, 平衡态用T,V确定
热力学概率和熵是状态量 S=S(T,V); Ω =Ω (T,V) 分子按位置和速度分布的可能微观状态数分别为Ω p和Ω v
由概率法则: (V,T) pv 其中: p V
ν NA
取速度盒子体积: V=(100vp)3
v T
x
A
v vxvy vz T 3 2
2、用热力学第二定律总结其规律 3、说明这一规律的微观本质 4、引入熵的概念进行定量描述
§4.1 自然过程的方向
只满足能量守恒的过程一定能实现吗?
或者: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一定能发生吗?
1. 功热转换
功能转换为热, 热不能自动地转化为功。
通过摩擦而使功变热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m
不可逆过程并不是不能在反方向进行的过程,而是当逆 过程完成后,必对外界产生影响。
TdS pdV CV ,mdT dA dE dQ
dQ (可逆过程) 即:dS T
这是单原子理想气体熵变与吸热的关系.
3.任意热力学系统:
大系统(孤立系统)
(单原子理想气体系统: i
任意系统: a )
S Sa Si
dQi dQa dQi dSa = 已知: dSi ; dQa dQi T T T dQ (任意系统,可逆过程) (1) dS T 有限可逆过程(任意系统): 2 dQ (2) S S2 S1 R 1 T (1)(2)两式为克劳修斯熵公式
T1+△T T1+2△T T1+3△T
T2
不平衡和耗散等因素的存在,是导致过程不可逆的原因。 可逆过程形成的条件: 准静态,无摩擦。 对于孤立系统、可逆过程:
S 0
孤立系进行可逆过程时熵不变。 重要结论: 对于孤立系统、一切过程:
S 0
§4.7 克劳修斯熵公式
目的: 用宏观状态参量来表示熵,便于实际应用。 1.单原子理想气体:
dQ S 2 S1 1 T
2
V dV pdV 1 T R V V V2 0 R ln V1
2
2
1
气体在自由膨胀过程中,它的熵是增加的。
4.8 熵变计算
由
dQ dS T
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dQ dE
例:气体的自由膨胀过程是由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转化
的过程,是由Ω小的宏观状态向Ω大的宏观状态转 化的过程。
2)这里用到统计理论中的“等概率假设” 对于孤立系,各个微观状态出现的可能性(或概率)相同
3)热力学概率Ω是分子运动无序性的一种量度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
实质上反映了系统内部发生的过程总是由热力学概率小 的宏观状态向热力学概率大的宏观状态进行; 即由包含微观状态数少的宏观状态向包含微观状态数多 的宏观状态进行。
功热转换过程具有方向性。
唯一效果是热全部变成功的过程是不可能的 。
2. 热传导
热量可以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向 低温物体。
高温热源T1
Q1
工质
热量不能自动地由低温物体传向高 温物体。
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的过 程是不可逆的。 热传导过程具有方向性。
A
Q2
低温热源T2
3. 气体的绝热自由膨胀
气体向真空中绝热自由 膨胀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解:
1.能量守恒要求一物体失去的热量等于另一物体获得 的热量.
设最后温度为 T
则有: Q1吸 Q2放
C1 T T1 C2 T2 T
由此得:
C1T1 C2T2 T C1 C2
2. 对于无限小的变化来说 dQ CdT
设固体的升温过程是可逆的,设液体的降温过程也是可逆的
mol
V1 V2
V=xyz
T1 T2
气体 真空
由玻尔兹曼公式计算熵:
气体的体积 :
一个分子在容器内任一点的位置分布的可能状态数为ω
V
1 2
由于各分子的位置分布是独立的,所有分子在体积V 内的位置分布的总状态数 N A N A
N
V
当绝热自由膨胀体积由 V1 V2 时
S ln
S k ln
—玻尔兹曼熵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