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教案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2: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设计2: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学习目标】1.通过苏明娟、钱学森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通过小涵的事例,让学生明白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通过小涵重返校园的事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并能用积极的心态珍惜受教育权,履行受教育义务;逐步养成终身学习的品质。

【评价任务设计】1.通过分析苏明娟事例、“活学活用出谋划策”环节看学生是否认识到受教育权对个人的重要性,通过对钱学森事例的分析,查看学生是否领悟到受教育权对国家的重要意义。

2.通过“受教育我在行动”环节,查看学生能否知道怎样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拓展运用总结提升”环节检测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

3.通过钱学森事例,看看是否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收获季节——聆听心里的声音”环节,查看学生内心受触动情况,是否意识到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教学难点】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活动】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校园的早晨》提出问题:小涵妈妈的做法侵犯了小涵的哪项权利?你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教师解释宪法的规定,强调根本打法的规定使受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确切。

引入新课: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知道: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一起探讨的话题。

环节二:活动引领,合作探究探究一:受教育改变命运1、出示苏明娟事例,前后生活状态的对比。

问题设置:苏明娟从小山村到大城市,是什么权利改变了她的命运,使她的人生充满了希望?结合材料分析,你认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对公民个人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教师总结:我们能得出受教育对个人的作用:一个国家的公民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掌握知识,增长才干,丰富和完善自己;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享受现代文明。

受教育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

受教育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

是( )
A、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说明学习的重要

C、我们一定要接受教育
D、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就不知义

3、被授予“航天英雄”称号的杨利伟,从小就热爱科学,在上小学、
中学期间,一直刻苦努力,力争上游,成绩名列前茅。这说明他(

1 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②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③具有学习天赋 ④从小就想当“航天英雄”
两头旷课。老师找他谈话,要求他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孔亮却说:受 不受教育是我的权利,纯属个人私事,我可以放弃。
受教育是否纯属个人私事?看了下面图片,我们就会明白了。 (幻灯片7)公民-受教育-人才--科技-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 步-权力得以实现 A根据图示,议一议:如果公民不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对国家和个人会 产生什么影响? B根据上面的内容,联系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从受教育对国家的 重要性的角度说说为什么要把受教育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幻灯片8 学生讨论: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教师讲述归纳: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教育 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而且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因此,从国家发展对 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法律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哪些义务?阅读P46内容。 二、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刚才的讨论,知道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 义务,教育,无论作为我们的一项权利还是一项义务,无论是对国家还 是对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既然如此,我们怎样对待自己受教育的权力和义务呢? 那么,怎样将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化为现实的行 动呢? (幻灯片9)活动二:(学生阅读教材P43页材料,思考讨论问题) 教材讲述的是西部失学少年马燕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执著追求受教 育的权利,以致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最终得以重返校园的真实事件。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后归纳展示幻灯片10 ①马燕是怎样珍惜和维护自己受教育权利的?(当马燕的受教育权 利难以实现时,她积极争取,决不放弃;当马燕的受教育权利得到实现 时,她下定决心,努力学习。) 教师讲述: 马燕的行为就是在以实际行动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 务。他用自己艰苦的努力实现了使自己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的权 利。她的行动既实现了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又履行了接受义务教育的义

《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

《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

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课堂学练:一、学习指导:1.学习目标:①知道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②知道教育对个人和国家、民族的重要作用;③懂得如何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④结合学生实际,立志做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2.学法指导:①对于“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一层次的学习,可结合宪法对的受教育的有关规的分析,让学生明确受教育的法律地位,同时结合课本中的的事例让学生知道学习对个人的发展、国家的兴旺所起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立志刻苦读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②对于“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这一层次的学习,可结合中学生实际列举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这些事例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依照法律规定坚持接受义务教育。

③学习本课时内容,可结合中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素材实际编拟生活情景、组织课堂“生活短剧”辩论会、组等多种形式进行,让学生在情景活动中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并坚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二、课堂精练:(一)单项选择:1.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初中生有就近入学,接受规定年限教育等权利,同时了有遵守学校纪律,维护学校利益等义务。

这说明( )A.任何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B.公民获得权利后才履行义务C.公民履行了义务后才可以享受权利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2.下列选项,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是()A.受教育B.选举权与被选举权C人身自由 D.揭发检举权3.义务教育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这说明( )A.受教育是我们得义务B.我们享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C.受教育是由父母安排的D.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过程4.上七年级的王丽的母亲认为女孩上学没用,就让王丽休学在家放羊。

王丽的母亲的行为主要侵害了她的()A.生命健康权B.受教育权C政治自由权利D人身权5.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青少年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案 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教案    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思想品德教案设计课题: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教学目标(一)能够正确行使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二)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三)知道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是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个项目主要讲述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由“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和“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两个层次构成。

主要使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转变学习方式,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创造更有意义的人生。

“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因为青少年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受教育义务的履行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依靠法律维权的意识,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因为初一学生法律知识较为贫乏,对宪法、基本权利、基本义务等概念较为生疏,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受知识水平所限,对于受教育与个人、国家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生把握起来也有较大的难度。

教学中,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利用通俗生动的事例材料,深入浅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观点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以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主要围绕“为什么说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怎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两方面展开,具体通过“导入新课、出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回归生活、达标检测”的三段六环节实施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与策略采用事例分析法、活动体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以活动参与为辅,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的内容;观察了解身边同学受教育权利的行使和受教育义务的履行情况;搜集青少年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受教育权和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案例;通过上网等渠道初步了解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对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

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学案设计教案

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学案设计教案

第9课时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设计人:宁阳英才学校杜文静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正确行使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能力: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知识: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重点: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学难点: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过程:多媒体出示宪法条文: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提示学生思考:我国法律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规定?学习任务一:受教育为什么既是权利又是义务?1、阅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的事迹,谈谈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2、议一议:如果公民不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对国家和个人会产生什么影响?⑴公民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掌握,增长,丰富和完善自己;才能获得良好的,享受。

受教育能改变我们的,是我们每个人自身和的要求,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⑵教育不仅能改变的命运,而且决定着的未来。

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数以亿计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

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为国家和做出贡献。

学习任务二: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1、阅读马燕的故事。

讨论:马燕是怎样珍惜和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的?2、填写P45方框内容“争做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⑴要坚持使自己受到的教育。

⑵努力使自己在等方面全面发展。

⑶争取接受的教育,积极通过进行学习。

学生活动:1、通过阅读课本,尝试着自己完成上面的任务。

2、小组内交流一下,看看自己作的对不对,形成正确的答案。

3、记忆这些基本知识,看谁记的快!4、组内起立检查(可以是同桌、对桌,查记忆及在课本上的标画)5、看看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准备向全班提出.初中生小森家对面新开了一家网吧,闪闪发光的屏幕和阵阵激烈的枪声强烈地吸引着他。

他总想课后找时间去玩,可是由于学校抓得紧,学习任务重,他根本没有时间。

鲁教版初中政治七年级上册4.2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word教案(6)

鲁教版初中政治七年级上册4.2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word教案(6)

第二单元 4.2《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教案编制月日学生姓名班级小组组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知道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受教育的权利。

过程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知识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正确行使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完善提高学习重难点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完善提高预习案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1)教育能为人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2)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丰富和完善;才能获得良好的,享受 3)受教育能改变我们的,是每个人。

受教育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我国实现现代化,是关键,基础在;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一大批。

3)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一定程度的为和做出贡献。

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坚持使自己受到;2)学习,努力使自己在德、智、体、美等方面。

3)争取接受完善提高探究案探究一:姜锦程,1966年生于山东高密县柴沟镇一个贫困农民家庭。

高中一年级时,父亲去世,他不得不辍学回家。

1989年,姜锦程从高密农村来到了青岛的一个建筑工地,做了一名壮工。

为了改变现状他承受常人难以承受的因苦,坚持拿到了建筑、法律和英语三个大专文凭,并于2000年考取律师资格。

召集他在青岛江河律师事务所当上了一名律师,实现自己的梦想。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姜锦程成功的原因。

探究二:感悟名人名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请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这两则名言说明书了什么道理?完善提高达标案一、当堂记忆:怎样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二、单选选择(B1B2)1、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致富程度与其文化程度成比:文化程度高的,致富门路多,速度快;文化程度低的,往往致富无门,支付较慢。

初一政治《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

初一政治《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理解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能够正确行使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3.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教学重点: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学难点: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了解学习目标师生一起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成才的阶梯”,引入接受教育的话题,多媒体呈现学生在教室上课、餐厅就餐、运动场上活动的图片,并让学生完成“填一填”哪些是权利,哪些是义务: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学习,必须保持教室良好的秩序;我们可以在餐厅就餐,必须节约粮食爱护环境;我们可以在运动场上活动,必须爱护场地和一切活动设施。

让学生初步认识“权利”和“义务”不同,直接导入“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讨论学习。

二、自主探究,全面理解(一)学习任务一:为什么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宪法对公民受教育的规定。

出示多媒体:宪法图片及内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老师:这是个可以争论的话题吗?为什么?学生回答……老师引导: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受教育既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学生齐读宪法规定,以加深印象。

2.受教育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老师:宪法对公民受教育做了如此规定,对公民个人又有什么意义呢?大家起来了解“姜锦程的故事”。

学生读故事……出示多媒体:是什么原因使姜锦程从辍学当建筑工人变成了一名律师?他的经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讨论……课堂交流:学生发言,老师及时点拨引导,姜锦程辍学当了建筑工人,但他坚持学习建筑知识、学习法律及英语,一步步提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受教育是他自身生存发发展的需要。

学生明白道理后回归课本,划出受教育对个人发展的意义的内容并诵读以加深印象。

3.受教育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意义。

多媒体呈现:设想我们这一代不学习了,将来有的人当老师教育学生,有的人当医生给人治病,有的人管理企业为社会提供产品,有的人还要管理社会事务,甚至有的人还要当国家的领导人,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学生讨论并发言……老师及时点拨引导:没有受教育的人主宰社会,国民素质不高、科技水平很低、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秩序混乱……反言之,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说,受教育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公民只有接受教育才能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

《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自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能力: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3、知识: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学重点】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学难点】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过程】:一、情境感悟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幸福拍手歌同学们:你们幸福吗?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幸福是什么?播放希望工程视频师: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有一个小小的梦想,上学接受教育;有一个大大的希望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孩子们,你们每天坐在宽敞的教室里,沐浴在书香校园里,“你们幸福”吗?师:能够接受教育是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幸福,我们正在接受教育是我们的幸福。

今天让我们一起打开幸福的源泉,去感受这份幸福,珍惜这份幸福!一起学习:出示课题: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二、互助探究环节一:感受幸福—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活动一:法律知识问答:同学们你们知道目前我国教育方面的法律主要有那些吗?师:总结:目前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法律:(生读)师:我国不仅从法律上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还从物质上加大教育投入,为公民的受教育权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如“希望工程“蓓蕾计划”帮助更多人享有受教育权。

师: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就是在爱心捐助下,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苏明娟,感受苏明娟的幸福。

活动二:苏明娟的故事师:孩子们你感受到苏明娟的幸福了吗?苏明娟幸福吗?请你告诉我,幸福在哪里?(好心人的帮助,让他接受教育,学到了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请结合苏明娟的事例,谈谈受教育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师友交流,师友展示师:受教育—获得知识、增长才干-良好的就业机会---改变生活和命运---权利师总结:受教育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学友讲给师傅听,并在课本中标注)师总结: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周第课时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当代,只有接受教育,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丰富和完善自我,享受现代文明。

因此,受教育是()
A、公民享有的人身自由权
B、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C、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
D、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关于这句话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C、我们一定要接受教育
D、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就不知义气
3、被授予“航天英雄”称号的杨利伟,从小就热爱科学,在上小学、中学期间,一直刻苦努力,力争上游,成绩名列前茅。

这说明他()
①珍惜受教育的权利②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③具有学习天赋④从小就想当“航天英雄”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4、“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

”对这个宣传标语的正确理解是()
A、教育是通过分享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
B、教育通过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C、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
D、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5、小军今年14岁,没有读到初中毕业,就中途辍学,他没有履行()
A、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义务
B、按时入学的义务
C、尊敬师长的义务
D、遵守社会秩序的义务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落实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解决农民工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补助,完善国家助学制度,使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让一个孩子失学。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来到学校与同学们共同学习,他说: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很幸福,我们要实施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中学生如何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D 2、D 3、B 4、B 5、A
二、非选择题
(1)说明我们国家重视教育,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2)在这种形势下,中学生要坚持使自己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要全面发展自己;要争取更高程度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