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教案七压强
压强教案(优秀9篇)
压强教案(优秀9篇)压强教案篇一一、设计意图压强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其概念较为抽象,大部分学生在初二下学习时会感到困难,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处理的不够好,不会灵活应用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帮助学生建立起压强的知识体系、框架,认清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采用对比法和归纳法,师生讨论的方法等。
二、复习目标1. 正确理解压强,区分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知道固体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 正确理解公式p=F/S,知道其适用范围,会用p=F/S及其变形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掌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这两个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
三、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①压强的概念②对固体压强中受力面积的理解,液体压强中深度的理解。
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④掌握两个实验的方法、过程和结论。
难点:①压强概念的建立②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知识的应用四、教具与学具气球与钉板、削好的铅笔、压强计等五、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准备好八下的物理书和笔记本,在课前已经自己对压强概念有大致的了解,知道探究实验所用的物理方法等。
六、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引入课题3′5′在初二下我们学习了压强的概念,学过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等概念,由于压强的概念比较抽象,固、液、气压强的特点又不同,我们同学在学习时普遍感到困难。
这块知识本身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属于较难的部分。
希望通过本节复习课能给与大家一些帮助。
本节课我们主要复习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板书)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那些同学知道我们在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这部分学习了那些知识?一、压力①什么是压力?②压力产生的原因?③压力的范畴?④压力的方向?(课件)判断下列图中MN面所受压力的大小1.概念压力、压强的概念、单位、计算公式;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初中《压强》优秀教案
初中《压强》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让学生掌握压强的应用,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压强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压强的计算。
2. 压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物理》相关章节。
2. 教学PPT。
3. 实验器材:压力计、海绵、砝码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钉子能够钉入木板?2. 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压强的概念,讲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利用PPT展示公式,让学生理解和记忆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 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压力计的读数变化,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压强与受力面积、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四、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压强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举例说明压强在工程、医学、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应用。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解答疑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压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生活品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实验演示、课堂讲解和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初中压强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压强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
2. 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 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 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压强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难点】1. 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图片: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站在同一片雪地上,站在滑雪板上的同学浮在雪面上,穿自己鞋子的小朋友却陷进了雪里,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他们穿的鞋子不同。
教师追问:鞋子不同为什么就相差这么多?那蚊子为什么能用口器很容易刺破皮肤,体型大的骆驼为什么不会陷进沙地里?通过追问一系列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压强。
(板书)环节二:知识回顾1. 压强的概念: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公式:p = F/S2.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3.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环节三:典例分析1. 题目: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是10N,如果将物体翻转,压力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物体翻转后,重力不变,对地面的压力也不变。
因为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与物体的位置无关。
2. 题目:一辆汽车的重力是14000N,轮胎的接触面积是0.02m²,求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p = F/S = 14000N / 0.02m² = 700000Pa环节四:巩固练习1. 选择题:以下哪个方法可以增大压强?A. 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B. 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C.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D.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2. 简答题:请解释为什么滑雪板做得宽大有利于滑雪。
初中化学压强教案
初中化学压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掌握在不同温度下气体的容积和压强之间的关系;
3. 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压强问题;
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压强的概念;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用实验装置演示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容积变化,并引出气体的压强概念。
2. 讲解理论知识
介绍压强的定义和单位,然后讲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引导学生理解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3. 解题实例演练
让学生通过一些例题来练习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决压强问题,加深理解。
4. 拓展应用
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更多关于压强的应用问题,拓展应用范围。
5. 总结课程内容
对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四、评估方式
1. 课堂作业
布置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测验
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复习所学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探索和研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应该以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设计这节幼儿园主题活动时,我力求将游戏与学习相结合,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
一、设计意图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了解和感受压强的概念。
在设计活动中,我以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将压强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压强的含义。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孩子们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目标: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概念及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压强的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力计、海绵、玻璃板、水、铅笔、直尺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纸、一支笔。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感受到压强的存在。
将一张纸放在桌子上,让孩子用手指按住纸的一角,然后用另一只手轻轻抽出纸片,孩子们会发现手指下面的纸片凹陷,从而引入压强的概念。
4. 实践环节:让孩子们用纸和笔设计一个能够展示压强大小的小装置,并用自己的身体或周围的物品进行测试。
通过实践,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压强的含义。
5. 分享与交流: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其他小组成员提问,展示小组解答。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2.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压强的含义。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压强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部分孩子仍需加强。
初中压强专题复习教案
教案:初中压强专题复习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压强的因素,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问题讨论和练习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 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压强的因素。
2. 难点:如何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实例:解释为什么滑雪运动员在雪地上滑行时脚不会陷进雪里,引出压强的概念。
2. 学生回顾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二、知识梳理(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影响压强的因素,如压力、受力面积等。
2. 学生通过课本和笔记,总结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出示实例,如:为什么蚊子能轻易刺破皮肤?为什么大骆驼不会陷进沙地里?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例中压强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四、问题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方法和经验。
五、练习题(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检查,教师巡回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压强专题的主要内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知识梳理、实例分析、问题讨论、练习题和总结反思等环节,系统地复习了压强专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在课后,要及时批改学生的练习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九年级物理组压强复习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物理组压强复习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2. 压强的单位及换算。
3.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5. 压强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单位及换算、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压强的大小计算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实验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压强的概念和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换算。
3. 实验:安排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4. 应用:分析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运用压强的知识进行解释。
5.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反馈:收集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9. 复习: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
10.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验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3. 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拓宽学生的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深入探究压强的应用领域,如工程设计、医学等领域。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物理教材》。
2. 实验器材:压力计、受力面积不同的物体、实验桌等。
九年级物理组压强复习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物理组压强复习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
2. 使学生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S,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3.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
4.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
5.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2. 教学难点: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压强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压强的概念及其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运用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压强现象,引发学生对压强的兴趣。
2. 讲解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
3. 分析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通过实例验证这些因素。
4. 运用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压强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压强概念、计算公式和影响因素的掌握情况。
2. 练习题:布置课堂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七、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八、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压强知识。
2. 收集生活中的压强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年级下压强复习课教案
七年级下压强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
(2)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3)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压强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3)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压强计算公式的运用。
(2)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关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
2. 利用实验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压强概念。
3. 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4.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压力的概念。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物体受到的压力与什么有关吗?2. 探究压强概念:(1)讲解压强的定义。
(2)演示实验:观察不同压力作用在相同面积上的效果。
3. 学习压强计算公式:(1)讲解压强计算公式p=F/S。
(2)举例说明如何计算压强。
4. 探究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1)实验一:保持受力面积不变,观察压力变化对压强的影响。
(2)实验二:保持压力不变,观察受力面积变化对压强的影响。
(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5. 应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2)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压强问题,并进行讨论。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压强概念、计算公式及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思考: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与压强相关的现象?试着用所学知识解释。
第七章压强复习课教案
第七章压强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公式和单位。
2、知道日常生活中减小和增大压强的方法。
3、知道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及特点,会用液体压强的公式进行计算。
4、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标准大气压的数值、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5、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一、基础知识梳理考点一:压强1.压力(1)定义:_____ 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2)作用效果:①受力面积一定,压力_____ ,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压力一定,受力面积_____ ,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强(1).物理意义:表示压力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所受的与之比。
(3).公式:。
(4.)单位及换算:单位及换算:1Pa=__ N/m2.(5)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活学巧用】测压强一本初中物理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何测定它对桌面的压强,请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你所选择的器材,并用所测物理量表示压强的大小.需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 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有_____ ,且有流动性.2.特点(1)液体内部向_________都有压强,并且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 .(2)液体内部的压强随_____ 的增加而增大.(3)液体的压强还与___________ 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3.公式:________.4.连通器(1)定义:上端_____,下端_____的容器.(2)特点:连通器里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_____的.(3)应用:洗手池下水道的回水管、水塔的供水系统、电热水器(或锅炉)的水位计、牲畜自动饮水器、船闸等.【活学巧用】比较压强的大小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有同一种液体,比较A、B两点压强的大小pA________pB.考点三、大气压强1.产生原因:大气受_____ 作用且具有流动性.2.证明存在的实例:塑料吸盘、等。
关于初中压强的教案
关于初中压强的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初步认识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 学会通过生活实例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难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压强的兴趣,如两个人站在同一片雪地上,为什么体重差不多的人会有不同的陷落情况等。
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压强。
2. 生成新知(1) 教师讲解压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观察不同因素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结果。
(3) 教师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如为什么蚊子能刺破皮肤,骆驼为什么不会陷进沙地里等。
3.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辅导。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5.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2. 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观察不同因素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3. 生活实例法:教师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
4. 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公开课复习压强教案
公开课复习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回顾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
(2)掌握压强的大小比较方法。
(3)了解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2)利用实例分析,提高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其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 计算公式:压强p = F/S,其中F 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 为力作用的面积。
3. 单位:帕斯卡(Pa),1Pa = 1N/m²。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反之,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
5. 压强的应用:举例子说明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吸管喝饮料、轮胎、书包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大小比较方法。
2. 难点: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复习提问: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压强知识。
2. 实例分析: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压强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知识。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回顾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大小比较方法。
2. 实例分析:分析吸管喝饮料、轮胎、书包带等生活中的压强应用实例。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
5.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与压强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解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压强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的理解程度。
2. 实例分析:观察学生在分析压强应用实例时的表现,评估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思维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 针对课堂问答、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情况,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七年级下压强复习课教案
七年级下压强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梳理压强的基础知识。
(2)通过实例分析,提高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关爱生活,关注身边科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2. 教学难点:(1)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
(2)解决实际问题时,对压强知识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引出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S。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复习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公式的应用。
(2)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巩固压强的基础知识。
3. 课堂讲解:(1)讲解压强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压强的含义。
(2)详细讲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3)分析压强公式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如固体、液体、气体等。
4. 实例分析:(1)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压强现象,如大气压、水压等。
(2)让学生举例说明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讨论。
5. 课堂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2)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过程和心得。
四、课后作业1. 复习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总结压强的特点。
五、教学反思1. 课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熟练掌握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实例分析是否生动有趣,学生是否能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说出压强的定义,理解其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他人合作。
初中压强的教案
初中压强的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影响压强的因素。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步行时脚下的压力、举重时的压力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可能提到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等。
2. 生成新知:(1) 教师介绍压强的概念,解释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 = 压力 / 受力面积。
(2) 教师演示实验,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一: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观察压强的变化。
实验二: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观察压强的变化。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自主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3. 巩固知识:(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问题。
如:为什么步行时脚下的压力会感到舒适,而举重时压力会感到巨大?(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应用拓展:(1)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释。
如:为什么汽车在泥泞的道路上容易打滑?为什么冰面上的压力会导致冰裂?(2)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压强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并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操作、问题解答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影响压强的因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精选示范名校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压强》
第七章压强知识回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压力的概念、方向,知道压力和重力的关系;理解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相关实例;(2)了解液体压强的应用实例,知道连通器的特点及生活中应用连通器的实例,会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知道证明大气存在的实例,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了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知道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过程与方法:(1)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2)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2).培养学生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作风。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相关实例;难点:知道证明大气存在的实例,知道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大气压的测量方法,知道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力:⑴压力是指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其作用点在承压物体表面上。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3)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4)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用手往墙内摁图钉时,手对图钉帽的压力为10N,则图钉尖对墙的压力为10N。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甲、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和对比法3、压强:⑴物理学中引入压强这一概念是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
⑵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情况下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初中化学中的压强问题教案
初中化学中的压强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掌握常见的压强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念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压强的概念理解;
2. 压强的计算方法;
3. 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内容:
1. 压强的概念及单位;
2. 压强的计算方法;
3. 实际问题解决。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压强以及它的作用;
2. 讲解:介绍压强的概念和单位,并讲解其计算方法;
3. 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测量压强,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和验证;
4. 练习:布置一些压强计算题,让学生掌握相关计算方法;
5. 拓展:讲解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相关问题;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练习题。
五、教学评价:
1. 实验表现;
2. 课堂表现;
3. 考试成绩。
六、教学资源:
1. 教材资料;
2. 实验器材;
3. 计算题材料。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实验的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念和实践能力,但是在课堂上仍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中考物理《压强》复习教案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3)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4)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用手往墙内摁图钉时,手对图钉帽的压力为10N,则图钉尖对墙的压力为10N.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甲、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3、压强:⑴物理学中引入压强这一概念是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⑵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情况下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强约为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_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_104N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3、液体压强的规律:⑴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4、压强公式: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用到了这个方法.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a;kg/m3;N/kg;m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5、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过桥涵洞、洗手间下水管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茶壶的壶身与壶嘴一样高,而且盖子上还有一个小孔,这样制作的道理是什么?三、大气压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用p0表示.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等.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_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1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_105Pa5、大气压的特点:(1)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2)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6、测量工具:定义: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无液气压计刻度盘上标的刻度改成高度,该无液气压计就成了登山用的登高计.7、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8、沸点与压强: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四、流体的压强1、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飞机升空,喷雾器都是具体应用.⑵飞机升力的产生: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流速慢、压强大,使机翼上下方产生的压力差便形成向上的升力重点题型:一、公式P=F/S和P=ρgh的区别和联系P= F/S是压强的定义式,也是压强的计算公式,无论对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是适用的.而P=ρgh是通过公式P= F/S结合液体的具体特点推导出来的,这个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的压强,不适用于计算固体的压强,尽管有时固体产生压强恰好也等于ρgh ,例如前面所提到的密度均匀且截面积相等的柱状固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也可以用P=ρgh计算.但这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不能由此认为固体对支持物产生压强都可以用P=ρgh来计算.但对液体来说无论液体放在什么形状的容器中,都可以用P=ρgh计算液体内某一深度的压强二.公式P=ρgh的物理意义:由公式P=ρgh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液体深度有关,而与所取的面积、液体的体积、液体的总重、以及盛液体的容器的形状无关.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中h表示液体的深度,是指自由液面到计算压强的那点之间的竖直距离,在利用公式P=ρgh进行计算和相关讨论时正确地对深度做出判断非常重要.例8: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水,试比较A、B、C各点由液体产生的压强p A、pB、pC的大小.由于液体的密度相同,本题关键是弄清A、B、C各点的深度.深度是指从自由液面到该处的竖直距离,从图中可知:hA=15cm-5cm=10cm=0.1mhB=15cm=0.15cmhC=15cm-10cm=5cm=0.05m故pB> p A>pC例9: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 p乙.剖析;甲乙两试管内所盛液体质量相等.由图可知,乙试管中的液体的体积要大于甲试管中液体体积.根据ρ=m/v可知,ρ甲>ρ乙,则由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三、容器形状对液体压力压强的影响1、在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内液体的重力.2、容器横截面积上下不均匀,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不等于容器内液体的重力.图一中F<G 图二中 F>G以上复杂的数学推导和受力分析可能只适用于部分尖子学生,有时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简单、形象的方法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的目的,可能这些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是不规范,但却是非常有效的.极限法判断物理问题:口大底小的容器,口开的越大,侧壁承担的液体的重力就越大.就如将一个试管由竖直放置变得倾斜,倾斜角度越大,压在试管壁上的水的重力越大,试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就越少.四、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压强问题以及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1.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压强问题: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2.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方法:首先确定压强p=ρgh,后确定压力F=pS特殊情况: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压力F=G再用p=F/S 求压强五、托里拆利实验拓展因为地球周围包裹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即使知道大气层的厚度也不能用p=ρgh计算大气压强.如何测定大气压强,课本上介绍了两种方法,一是用吸盘测定大气压,二是托里拆利实验.这两个实验的共同之处都是利用了转换的思想,将对大气压的测定转换为对固体和液体压强的测定.很明显在测量结果上托里拆利实验更精确.吸盘实验中挂钩内空气能否排净,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否准确等等因素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很大影响,也使实验的精确度大打折扣.1、托里拆利为什么要用有毒的水银做实验?为什么不用水?用水做实验会有什么样的实验结果?2、实验前玻璃管里为什么要灌满水银?若未灌满,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3、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为什么不变?将玻璃管倾斜,水银柱高度怎样变化?无论怎样倾斜玻璃管,水银都不能充满全管?实验中玻璃管的粗细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向水银槽内加水银,水银柱高度是否变化六、正确处理大气压强的五个关系(一)、大气压与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气压计(二)、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压锅(三)、大气压与体积的关系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用打气筒打气人的呼吸(四)、大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密闭的气体温度越高气压越大,温度越低压强越小;注:克拉伯龙方程,PV/T=恒量(五)、大气压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七、利用大气压强解释现象.剥了壳的鸡蛋被“吸”入瓶中,用吸管“吸”饮料,吸盘挂钩紧紧“吸”在墙上,胶头滴管“吸”药液.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的“吸”的现象很多,如呼吸、吸吮、吸烟、吸尘、吸排油烟、虹吸、吸墨水或注射药液、抽水、拔火罐-----,这许许多多看似不同的“吸”都是大气“压”的结果.在解释此类现象的过程中,重在找到“常压区”和“负压区”.通常我们用挤、排、加热、燃烧等方法减小气压,形成“负压区”.例如胶头滴管吸药液,用手挤压胶头将胶头内空气排出一部分形成“负压区”,滴管以外是“常压区”,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药液被压入滴管.再如:瓶吞蛋、拔火罐都是利用燃烧的方法形成“负压区”.。
七年级下压强复习课教案
七年级下压强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教学难点:(1)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
(2)压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2. 知识梳理:(1)复习压强的概念: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讲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压强= 压力/ 受力面积。
(3)举例说明压强的应用:如何选择合适的压强单位,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压强等。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现象,如:为什么石头会沉入水底?为什么吸管能吸饮料?引导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压强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2. 收集生活中的压强现象,下节课分享。
3.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巩固情况。
1. 压强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压强与其他物理量(如力、面积、密度等)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对压强的理解。
2. 压强的实际应用:介绍压强在工程、医学、环境等领域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压强知识的兴趣。
初中中考物理复习压强教案
初中中考物理复习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2. 掌握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及单位。
3.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的因素,了解大气压强的特点及应用。
4. 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力概念及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2. 压强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
3.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及计算。
4. 大气压强的特点及应用。
5. 压强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气球、压缩空气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或导学案,自主学习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验或示意图,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的因素。
4.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演示实验或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5. 练习与应用: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压强知识,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学生思维。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利用实验、动画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 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例分析:让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导学案。
2. 实验器材:如气球、压缩空气等。
3. 动画、图片等教学素材。
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压强(5课时)
一、中考要求
1.知道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压强单位;知道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及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2.用压强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能运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会作压力的图示;
3.知道压强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能应用液体压 强的知识进行有关计算。
了解连通器和它的工作原理。
4.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知道沸点跟大气压的关系。
5.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道升力产生原因。
二、知识结构
三、知识复习建议
1.本章的主线是压强,把固体、液体和大气压强等知识贯穿一体。
切实掌握好压强的概念是复习好本章的关键。
在复习固体、液体、气体的压强时,既要掌握不同状态下物体压强的共同特点,还要注意它们各自的特殊规律,可进行对比复习。
2.实验探究也是本章知识要掌握的另一个重点,常考查的有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的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探究等,在复习时要重点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以利于更深层次地掌握其探究方法和探究结论。
压力F 压强P 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物体的表面 大小:①F =G ;②F =pS 固体压强 物理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公式:S F p = 单位:帕斯卡 测量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液体压强 大气压强 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 单位 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变化 随高度而变化 随天气而变化 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液体压强特点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公式:gh p 液ρ= 单位 应用:连通器 液体传递压强 规律——帕斯卡原理 应用——液压机 作用效果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本章的规律、概念较多,且难度较大,从教学和考试要求来看,利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要达到掌握并熟练应用的层次,所以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而应把掌握的重点放在多理解和归纳上。
四、解题方法建议
1.本章的物理规律较多,解好题的前提是熟记这些物理规律,比较公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防止出现理论上的错误。
2.在应用固体压强公式解题时,要注意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表面积和接触面积的区别以及面积的单位。
3.解答和液体压强有关的题目时,要注意排除“思维惯性”的影响。
解题的关键是液体产生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要会推导液体压强公式,且注意其中的h是该点离液面的垂直高度。
4.只有存在压强差的时候,大气压强这只无形的大手的挤压作用才有明显的体现,这是解答大气压强问题的关键。
五、例题分析
例一块砖,平放、侧放、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关于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放时压力最大,压强最小
B.侧放时压力最小,压强最大
C.立放时压力最大,压强也最大
D.三种放法压力一样大,立放压强最大图1
讲解紧扣压强概念,当压力一定时(均为砖重G),则接触面积最小时(砖立放的情况),压强为最大.故正确答案为D.
注意讨论此题型时要注意题目给出的条件,砖被放在水平面上,所以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由重力产生,而砖的重力不因其放法的不同改变,所以砖对地面的压力不变,而对地面的压强,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与受力面积有关,立放时的接触面积比平放、侧放都小,所以立放压强最大.
例图2是演示“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示意图,
将图(a)和图(b)相比较,说明在液体内部:
________________.将图(a)和图(c)相比较
说明在液体内部:____________.图2 (a)(b)(c)讲解对比(a)图和(b)图得出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对比(a)图和(c)图得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注意该实验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观察实验现象时,要兼顾金属盒上的橡皮膜的放法和U形管的高度差,才能分析出它所反映的物理规律.在做题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生观察到现象了,但不会叙述结论,而简单地答成(a)、(b)两图的高度差相同,(a)、(c)两图的高度差不同,这是现象而不是结论.所以明确物理现象,要正确地得出结论,表达也是很重要的.
例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原上煮鸡蛋,水沸腾了很长时间,鸡蛋总是不熟,其原因是().
A.大气压强小,水的沸点低
B.高原上气压太低了
C.炉火的温度低
D.水沸腾的时间太长了
讲解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小.一切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气压增大而
升高.大气压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小,所以水的沸点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海拔1千米处约为97℃,3千米处约为91℃,6千米处约为80℃,9千米处约为70℃.在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顶大约在72℃水就沸腾了.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
注意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减小的过程是不均匀的,越高,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得越慢;同一地点大气压强还随气象情况和季节不同而变化.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一些,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一些.
例(温州市中考试题)下列四个事例中,用于增大压强的是()
A.推土机上安装两条履带B.铁轨铺在枕木上
C.用滑雪板滑雪D.把刀刃磨薄
精析在上述实例中,都是通过改变受力面积来改变压强题目要求找到增大压强的例
子,而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所以,把刀刃磨薄增大了压
强.答案D
例把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浸没在水中,如图3所示,抓住筒
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部分().
A.充满水B.有水,但不满
C.没有水D.依次出现上述过程图3
精析量筒内装满水向上提起筒时,在筒口没有离开水面前,筒内水面上方没有空气,是真空,量筒内水面上方的压强为零.而筒外的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强支持着筒内的水柱,所以筒内仍充满水.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
注意由于水银的密度是水密度13.6倍,根据公式样 =pgh可知,高达十多米的水
柱才能与76厘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大气压强大约能托起10米多高的水柱.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用水银而不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的原因.
六、中考真题演练
1.(北京市西城区)如图所示,切菜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切菜时,_______刀对菜的压强.(填“增大”或“减小”)
2.(长沙市)某同学的质量是48千克,每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20厘米2,则他双脚着地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牛,压强为______帕.(g取10牛/千克)
3.(福州市)如图4所示,甲、乙是完
全相同的长方体物块,平放在水平地面
上.若分别沿图示的对角线切成两块,并拿
走其中的一块(乙取走上面的一块),则甲、甲图4乙
乙余下部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______,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4.(海南省)人坐在沙发凳上比坐在硬凳上感到的舒服,是因为人受到的压力_______(选“不变”、“变大”或“变小”),受力面积_______,压强_______的缘故。
5.(北京市海淀区)医生为病人打针前,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底端,然后把针头插入
药液中,提起活塞,药液在_______力的作用下进入针管里.
6.(北京市朝阳区)请你观察如图5所示的现象,从中可
知北京当时的大气压值___________一个标大气压.(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这个现象可以间接说明大气压随高度
增加而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7.(北京市朝阳区)在下列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实例中,属
于减小压强的是()
A.喝饮料用的吸管一端削成斜口
B.铁钉的尖端要做得细而尖
C.剪刀钝了磨一磨,使刀刃锐利些图5
D.背书包用扁而宽的带子
8.(绍兴市)如图6所示,某同学用弹簧秤拉着放
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
一半移出的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和木块对桌面压强的
变化情况分别是()图6
A.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C.减小,不变D.增大,
减小
9.(镇江市)如图7为一名滑雪运动员在滑雪比赛,根据图中
展现的情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
题作出简答.
例如:问题:雪撬底部是光滑的吗?
简答:为了减小摩擦,利于运动员滑得更快.图7
(1)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