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光谱特征的喀斯特石漠化信息提取
基于遥感的土壤侵蚀监测
基于遥感的土壤侵蚀监测土壤侵蚀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不仅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生态系统破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等。
因此,准确、及时地监测土壤侵蚀状况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大面积、多时相的观测手段,为土壤侵蚀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遥感技术在土壤侵蚀监测中的优势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大面积的地表信息,相比传统的地面监测方法,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
通过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反射和辐射特性,遥感可以获取土壤、植被、地形等与土壤侵蚀密切相关的要素信息。
多光谱遥感数据可以反映植被的生长状况和覆盖度,植被是防止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其覆盖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土壤侵蚀的程度。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能够清晰地展现地形地貌特征,如坡度、坡长等,这些地形参数是评估土壤侵蚀风险的关键指标。
此外,遥感技术还具有重复观测的能力,可以对同一地区进行周期性监测,及时发现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二、基于遥感的土壤侵蚀监测方法1、植被指数法植被在土壤侵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遥感计算植被指数,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等,可以定量评估植被的覆盖度和生长状况。
植被覆盖度低的区域往往更容易发生土壤侵蚀。
2、地形因子分析法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地形因子,如坡度、坡向、坡长等。
陡坡和长坡通常更容易产生土壤侵蚀,通过分析这些地形因子,可以评估土壤侵蚀的潜在风险。
3、土壤光谱特征法不同类型和侵蚀程度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
通过遥感光谱分析,可以识别土壤类型、质地以及土壤侵蚀导致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4、多时相遥感监测法对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遥感影像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土地利用变化、植被覆盖变化以及地貌的动态演变,从而判断土壤侵蚀的发展趋势。
三、遥感数据的选择与处理在进行土壤侵蚀监测时,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区域特点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
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 演化与治理
四、未来可能的治理模式
1、基于自然的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利用自然的力量来减缓石漠化进程, 如封山育林、植被恢复等。同时,也注重发挥乡土植物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 自我修复。
2、综合工程治理模式:通过大型工程来改善水土条件、提高土地生产力。 如修建梯田、实施灌溉系统等措施。此外,也可以利用化学、物理等方法来改良 土壤,提高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
喀斯特石漠化的防治研究
针对喀斯特石漠化的防治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和实践案例。以下是一些 主要的防治措施:
1、水利灌溉
在喀斯特石漠化防治中,水利灌溉是一种重要的措施。通过修建水利设施, 如水库、水渠等,可以有效地将水源引入到农田和植被覆盖区,提高土壤的含水 量,防止土壤侵蚀和干化。
2、施肥和改良土壤
喀斯特石漠化形成的环境背景
喀斯特石漠化现象主要发生在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该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环 境条件。首先,气候湿润,年降雨量较高,且主要集中在夏季。其次,地形崎岖, 地貌形态多样,存在大量的峰林、峰丛、溶洞等喀斯特景观。此外,喀斯特地区 的土壤通常较薄,而且存在钙质淋溶现象,这使得土壤对水分的保持能力较差。
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 演化与 治理
01 一、形成背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录
02 二、演化过程
03 三、治理方法
04 四、结论
05 参考内容
喀斯特地貌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然而,在这种地形中却存在着一种严重 的生态问题——喀斯特石漠化。本次演示将详细探讨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 演化过程以及治理方法,以引起人们对这一生态问题的。
结论
喀斯特石漠化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它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还会影响人 类的生产生活。本次演示详细介绍了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过程及防治研究,表明 喀斯特石漠化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 等。
广西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_态势_成因与治理_胡业翠
从石漠化强度分级看,轻度石漠化区土壤侵蚀较明
第6期
胡业翠等:广西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态势、成因与治理
97
显,平均土厚<15 cm,坡度>18°,植被覆盖度 35%~50%, 土被覆盖<35%,基岩裸露>60%,还可以耕种利用,多见 于以石灰岩等为主的高、低丘山地上。中度石漠化区土 壤侵蚀明显,植被覆盖度为 20%~35%,坡度>22°的坡地, 基岩裸露>70%,平均土厚<10cm,属于难利用土地。主 要分布在丘陵、山地人类活动强烈的地区。重度石漠化 区土壤侵蚀强烈,主要分布在植被覆盖度为 10%~20%, 坡度>25°,基岩裸露>80%,平均土厚<5 cm,属于难利用 土地。
以县为单位对该县土地石漠化面积占县域总面积比 重进行统计(表 1)。轻度以上土地石漠化面积比例大于 30%的县有 6 个;介于 20%~30%的县有 8 个;介于 10%~ 20%的县有 30 个;小于<10%的县有 44 个。土地石漠化 面积分布的地区基本都是广西的贫困地区,全区 28 个国 家级贫困县集中分布于此,2000 年其土地石漠化面积为 1.6 万 km2,占土地石漠化总面积的 53.3%。土地石漠化 面积比例大于 15%的县有 21 个,其中贫困县占 18 个。
优势、大力推进综合开发,培值乡村替代产业,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村扶贫开发“双赢”目标。研究结论对广西乃至中
国西南岩溶地区的扶贫开发、生态恢复与重建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广西;石漠化;态势;成因;治理
基于RS和GIS的喀斯特石漠化驱动机制分析--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基于RS和GIS的喀斯特石漠化驱动机制分析--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胡宝清;廖赤眉;严志强;蒋树芳;黄秋燕;李生明【期刊名称】《山地学报》【年(卷),期】2004(022)005【摘要】喀斯特石漠化(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KRD)是指喀斯特区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采用RS和GIS技术,对都安喀斯特石漠化程度分级状况与驱动因素进行全面调查,建立全县1:10万喀斯特石漠化数据库.利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导致石漠化的影响因子,即喀斯特石漠化的重要驱动力,建立了喀斯特石漠化动力指数模型,算出了各因子对石漠化的贡献值,指出石漠化产生的主导原因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所建的动力指数模型输出结果与遥感调查有相对一致性,表明石漠化动力指数能较好地反映该地区石漠化过程,可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总页数】8页(P583-590)【作者】胡宝清;廖赤眉;严志强;蒋树芳;黄秋燕;李生明【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00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001;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001;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001;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001;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5【相关文献】1.基于3S技术的广西喀斯特石漠化驱动机制图谱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 胡宝清;蒋树芳;廖赤眉;严志强2.基于RS和GIS的岩溶石漠化恶化趋势定量预测——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典型岩溶石漠化地区为例 [J], 程洋;陈建平;皇甫江云;童立强3.基于GIS与RS的喀斯特石漠化与土壤类型的空间相关性分析——以广西都瑶族自治县为例 [J], 胡宝清;黄秋燕;廖赤眉;严志强;蒋树芳;吴章梅4.喀斯特石漠化与地质-生态环境背景的空间相关性分析——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J], 胡宝清;严志强;廖赤眉;韦小妮;覃开贤5.基于GIS/RS的喀斯特石漠化与人文活动空间相关性研究——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J], 吴良林;黄秋燕;周永章;陈秋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喀斯特石漠化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喀斯特石漠化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一、概述喀斯特石漠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土地退化现象,是喀斯特地区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
其发生发展不仅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更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表现为地表植被破坏、土壤侵蚀加剧、岩石裸露率上升等特征。
在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石漠化尤为严重,给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
当前喀斯特石漠化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喀斯特地区地形复杂,地物破碎化程度高,给遥感监测和数据分析带来很大困难。
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使得石漠化过程具有高度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加大了研究难度。
石漠化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缺乏也制约了研究的深入进行。
尽管存在这些困难,但喀斯特石漠化研究也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
随着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石漠化监测和评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多学科交叉融合也为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对喀斯特石漠化成因机制的深入理解和治理技术的不断创新,相信我们能够有效应对这一生态挑战,推动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探讨喀斯特石漠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包括数据获取与处理的难度、评估指标体系的不足等,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1. 喀斯特石漠化定义及成因简述喀斯特石漠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土地退化现象,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所导致的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以及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
这一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尤其在我国的西南部地区,如贵州、广西、云南等地表现尤为突出。
喀斯特石漠化的成因复杂多样,其中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相互交织。
在自然因素方面,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石漠化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这些地区岩石裂隙发育,溶洞和地下河广布,地表水沿裂隙流入地下,导致地表水缺乏,从而易引起旱涝灾害。
喀斯特峰丛山地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但地表径流少,且受地形限制难以形成流畅的排水系统,使得水土流失现象频发。
基于EOS-MODIS的广西全境石漠化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第4 期
化
工
矿
产
地
质
、 l O NO 4 , - o3 . De .0 8 c2 0
20 年 1 08 2月
GEOL OGY OF CHE I M CAL M I NERA LS
技 术 方 法
基于 E S M D O - O l S的广西全境石漠化
信 息 提 取 方 法研 究。
周 欣 吴 虹 党宇 宁
桂 林 工| 院遥感应 用研 究所 ,广西桂 林 ,5 10 学 4 04
提 要 喀斯 特石 漠化是发 生在 亚热带岩溶地 貌 中的土地 退化 过程 ,其 显著特征为 土壤严 重侵
蚀 、基岩裸露 、植被退化 、土地生产力下降 。石漠化既制约 当地的经济发展 ,又可能 引起 小环境
( y o t) 路径 (r k)要素记录样点的 Wapi s 、 n Ta s c 地理坐标及考察的路径 , 并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下 典型样点的石漠化景观 , 对照石漠化 ( H 2 ) C 61
假彩 色 合成影像 ,可 区分各级 石漠 化影像特 征 。
本 文 中 所用 石 漠化 遥 感 调 查等 级 划 分借 鉴 前 人研 究和 区域 特征 采用 表 l 示分级 标准 : 所
1研 究 区概 况
广西壮 族 自治区 ,地 处祖 国 南疆 ,位于 东经
14 2 l 0 。6~ 。4,北纬 2 。4- 2 。4之 间 ,广 0 1 2 05 -62 '
西 出露 的 岩 石 有 沉积 岩 、岩 浆 岩 和 变 质岩 三 大 类 ,沉 积岩 最 发育 ,遍 及 自治区 各县 、市 ,其 中 以碳 酸盐 岩 为主 ,主要 分布在 桂 中 、 西和桂 西 桂 北 ,构成 国 内乃至 世界 上典型 的 岩溶 山区之 一 。
基于Landset8遥感影像及SRTMDEM数据的2021年百色市石漠化率分析
基于 Landset8 遥感影像及 SRTM DEM 数据的 2021 年百色市石漠化率分析发布时间:2021-12-07T08:13:15.51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7月19期作者:邱祝礼1 邱祝文2 田章武1 牛思先1 [导读] 目前极重度石漠化主要分部在云南和广西,而百色市是受石漠化影响较为严重的典型地区之一。
邱祝礼1 邱祝文2 田章武1 牛思先11.百色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2.潍坊高新区潍坊未来实验学校,山东潍坊 261061?摘要目前极重度石漠化主要分部在云南和广西,而百色市是受石漠化影响较为严重的典型地区之一。
因此研究百色市各区县的荒漠化覆盖率,对于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都会提供决策支持。
本文选取2021年5—7月的Landset8 OLI遥感影像数据、2020年SRTM DEM数据、以及百色市行政区划矢量图,对百色市的植被覆盖度、基岩裸露率、坡度图等进行综合计算与分析,得出百色市2021年石漠化以中等程度为主;对比其他研究成果,认为交2019年,无石漠化地区面积显著增多,有整体顺向演替的趋势。
较为准确详细的确定了百色市石漠化的空间分布。
关键词石漠化;百色;Landset8;SRTM;植被覆盖度;岩石裸露率一、石漠化的概念联合国荒漠化会议(1993,1994)指出,荒漠化不仅仅指干旱地区,也包含了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乃至土地荒废。
李森等(2007)在总结前人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和狭义石漠化的概念。
广义的石漠化指在南方湿润地区,在人类活动驱动下,流水浸蚀加剧,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植被覆盖大幅减少,地表岩石裸露,逐渐呈现荒漠化景观的现象。
狭义的石漠化指岩溶石漠化,就是发生在岩溶地区(即以碳酸盐岩地层为基础的地区)的石漠化。
二、研究意义岩溶石漠化成为继西北地区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况顺达,2007)。
《中国石林与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石林与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题目:中国石林与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正文:
中国石林是中国境内一种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风景区内,是中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宝库之一。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石林地貌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侵蚀,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石漠化现象的发生。
石漠化是指石林地貌中的土地表面逐渐变得稀疏、干旱、贫瘠,形成了一片荒漠化的状态。
这种现象对石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石漠化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石林与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研究领域取得了不少的进展。
首先,通过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科学家们发现了石林地貌中石漠化现象的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
其次,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如加强环境保护、采取生态修复等措施,以减缓石漠化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然而,当前中国石林与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研究领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石林地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研究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从而增加了研究的难度和成本。
其次,石漠化现象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需要采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中国石林与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研究领域需要更加注重综合性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深入研究石漠化现象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并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以保护和维护中国石林与喀斯特地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中国石林与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研究领域的发展。
基于多特征组合优选与随机森林算法的石漠化信息提取——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
基于多特征组合优选与随机森林算法的石漠化信息提取——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刘字呈;陈国坤;温庆可;易玲;赵晶晶【期刊名称】《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年(卷),期】2024(22)1【摘要】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主要的地质生态灾害之一,其引发的土地资源丧失、生态系统退化、干旱缺水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地区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因此精确提取石漠化信息对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针对当前石漠化信息提取中存在的时相单一、时效性差、区域尺度提取结果精度低等问题,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提出一种多特征组合优选的分类方法。
在优选样本和特征的基础上,利用Sentinel-2影像和DEM数据提取光谱、指数、植被覆盖度、基岩裸露率、纹理、地形等多特征,构建5种分类方案,并采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完成提取。
结果表明:2020年昭通市石漠化土地面积为2820 km2,占全市土地利用/覆被面积的11.11%,分类结果与实地调查区域一致性较好;利用Jeffries-Matusita distance(JM距离)得到的特征优选方案总体精度为88.0%,Kappa系数为0.85,石漠化土地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达到91.2%和83.8%。
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取区域尺度石漠化空间分布信息,可为相关部门开展石漠化防治与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总页数】11页(P95-105)【作者】刘字呈;陈国坤;温庆可;易玲;赵晶晶【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省教育厅高原遥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75【相关文献】1.基于遥感光谱特征的喀斯特石漠化信息提取2.不同石漠化等级的孢粉组合特征及其生态指示意义——以花江实验区为例3.岩溶石漠化区不同植被类型表土孢粉组合特征——以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石漠化区为例4.基于特征优选的随机森林算法在湿地信息提取中的应用——以湖北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5.基于植被指数特征和空间分析的石漠化信息提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石漠化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广西恭城县为例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石漠化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广西恭城县为例涂 纯1,2,3,罗为群 1,2,3,蒋忠诚 1,2,3,刘绍华 1,2,3,胡兆鑫1,2,3,汤庆佳 1,2,3,吴泽燕 1,2,3,张 标1(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广西 桂林 541004;2. 广西平果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广西 平果 531406;3.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81)摘 要: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石漠化集中分布的地区,但有关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石漠化的内在演化机制研究还较少涉及。
以广西恭城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例,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1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法进行石漠化信息提取,定量分析了恭城县石漠化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成因机制。
结果显示,恭城县石漠化主要经历了2000−2005加速恶化、2005−2015年快速改善和2015−2021年缓慢恶化三个阶段,石漠化总面积在88.96~229.55 km 2;2000−2005年,恭城县石漠化表现为无石漠化向轻度和中度石漠化转移,2005−2021年呈逆向改善。
西岭镇、莲花镇、平安镇是石漠化发生的主要地区,占全县石漠化总面积的55.47%~61.31%。
灰岩区发生的石漠化面积为104.03 km 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72.91%;园地内发生的石漠化面积为56.26 km 2,占比为38.12%。
结果表明:灰岩区强烈的岩溶作用,以及长期种植的单一经济果林遭大面积砍伐,是导致近年恭城县石漠化加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恭城县;石漠化;时空演变格局;不同岩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创新点:揭示了典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长时间序列下石漠化的时空演变规律,及不同岩性和土地利用转变对石漠化演化的内在驱动机制,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石漠化治理工程监测——以普安县地泗河小流域为例
郭海祥 , 安裕伦
( 1 . 贵 州师范大学 地理 与环境科 学学院, 贵州 贵 阳 5 5 0 0 0 1 ; 2 . 贵州师范大学 山地资源 与 环境遥感 重点实验室 , 贵 州 贵阳 5 5 0 0 0 1 ) 摘要 : 喀斯特石漠化是 自然与社会 , 经济综合作用 的产物 , 是岩溶 山区实现 可持续 发展 的主要屏 障因素。石漠化 造成土地资源丧失 、 生态系统退化 。近年来对 于石漠化的治理工作取得 明显 的效用 。但是对 于石漠化治 理区域 的监测 目前大多处 于人 工调查的阶段 , 不能快速 的做 出评 价 、 管理 及决策 , 急需 改用 监测方 式 , 提高效率 。本 文 以普安县地泗河流域为研究样 区 , 应用 中高分辨率遥 感影 像对石漠化治理工程进行监测 。应用遥感 影像监督 分 类及人机交互解译提取研究 区域的工程建设信息 。并结合 G P S现场验证 监测结果 。研究结果 表明该方法 能够 快速有效的对石漠化治理工 程进 行监测 , 有较大 的推 广实用价值 。
r e mo t e s e ns i n g i ma g e s o f me di u m- h i g h s pa t i a l r e s o l u t i o n
— —
A c a s e s t ud y a r e a o f Di s i Ba s i n i n Pu a n c o u nt y GUO Ha i . x i a n g r. AN Yu 1 u n ’
CBERS-02数据在喀斯特石漠化遥感调查中的应用─以贵州黔南布依族自治州为例
自治州喀斯特石 漠化进行遥感 解译 , 于最佳指数波段选择 法推算 出喀斯特地 区石 漠化分类 的最佳波段组合. 基
实验表 明, 中巴资源卫星影像 不但 可 以替代具有相似 空间分辨 率和光谱 波段设计 的 国外遥感影像 T M和 S O P T, 作为喀斯特石 漠化监 测的重要 手段 和主要 的信 息源 , 而且 能够较好地 满足 大比例 尺石 漠化成 图的 需i rt,G i g5 00 ) h , n h uN r l nvs y uy 5 0 1 n i m ei n a A S RA T Wi 3 ” ( I , P &R )t h iusa ebc gon drm t snigdsa i g a ae B T C t S G S G S S e nq e st ak u da e oe e s i t em g h“ c h r n n l ma n
中图分类 号
THE APP CATI LI ON OF CBERS —O Ⅱ 2 AGE N I REM OTE S NS E -
I NG I NTERPRETATI ON FOR KARS T ROCK DES ERTI ACA- F
TI ON— W I TH A S ECI P AL REFERENCE OF OUTH GUI S ZHOU AUTONOM OUS P REF ECTURE
HU J a XI u n, ONG K n a g—nn A Y ig, N u—ln u
( . egah n ioyC U g , nzo o l n esy G i n 5 0 1 . h ote as Ist eo 1 G orp yadBo g o ee G huN r i ri , uy g5 00 ;2 T eSuhr K r tu f l i ma U v t a n t ni t
基于“3S”技术的奉节县喀斯特石漠化调查及精度评价
第 3 卷 第 6期 2
Vol 2 -3
NO 6 .
西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自然科 学版 )
J un fS uh s C iaNoma Unvri Nau a c n e o r a o o twet hn r l ies y( trl i c ) l t S e
20 0 7年 1 2月
De . 2 07 c 0
文章 编 号 :1 0 5 7 ( 0 7 0 0 6 0 0 0— 4 1 2 0 ) 6— 0 0— 6
基 于 “ S’技 术 的 奉 节 县 3’ 喀 斯 特 石 漠 化 调 查 及 精 度 评 价
苏 锋 , 何丙辉 , 熊友胜 , 王 侨
1 试 验 区 概 况
奉节 县位 于重庆 市东 部边 缘 , 理 坐标介 于东 经 1 911 ” 1 94 8 , 纬 3 。91 3 。22 地 0 。 7至 0 。55 北 O2 9至 12 3之
间 ,幅员 面积 40 9k .全县 出露 地层属 沉积 岩 , 中碳 酸 盐岩类 占 5 . , 屑岩 类 占 4 . .境 内地 9 m。 其 36 碎 64 貌形 态及其 分 布受 区域地 质构造 和岩性 的控制 ,山脉走 向与构造 方 向大体 一致 ,总 的地 势特 点是 : 南北 高 , 中部 低 , 部 略高 于西部 ,高差悬 殊 .区内气候 类 型 属 四川 盆 地 中亚热 带 暖湿 东 南 季 风气 候 ,多年 平均 气 东 温 1.  ̄ 65 C,多年平 均降 水量 为 11 ( 0 ( ~21 0mm.由于地势 起伏 大 , 以全县降 水分 布不均 , ) ] 所 其分 布 的总趋 势是 从 中部 长 江低 山河谷 向南 、北 中山和高 中山 逐渐 递增 ,与 中部 低南 北 高 的地 形 格局 呈 对应 .灾 害性 气 候 主要表现 为 : 寒潮 低 温 、干旱 、 雨 、洪涝 ,尤 以干旱 和雨洪 危 害严重 .植 被 为亚热 带 常绿 、落 叶林 和针 暴
基于crosta方法的遥感矿物蚀变信息提取操作文档
专题四:基于crosta方法的遥感矿物蚀变信息提取1、专题概述蚀变岩石是在热液作用影响下,使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变化的岩石。
由于它们经常见于热液矿床的周围,因此被称为蚀变围岩,蚀变围岩是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
遥感地质应用中,近矿围岩蚀变形成的蚀变岩石与其周围的正常岩石在矿物种类、结构、颜色等方面都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岩石反射光谱特征的差异,并且在某些特定的光谱波段形成了特定蚀变岩石的光谱异常。
光谱异常为用遥感图像的异常信息提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主成分分析法提取蚀变信息是相对最为广泛的。
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是基于信号二阶统计特性的分析方法,由于所获各主成分之间不相关,主成分之间信息没有重复或冗余。
多光谱遥感数据通过PCA所获每一主成分常常代表一定的地质意义,且互不重复,即各主成分的地质意义有其独特性。
但是由于蚀变矿物形成的影像特征在遥感图像上往往表现得很微弱或不明显,甚至“淹没”在主体色调中。
以TM数据为例,通过Crosta方法说明其准则,通过TM1、TM3、TM4、TM5和TM1、TM4、TM5、TM7的波段组合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铁染蚀变和羟基蚀变信息。
由TM1、TM3、TM4、TM5做PCA处理,处理后的某个新的成分可能集中了铁染蚀变信息。
对代表铁染蚀变的主成分的判断准则是:TM3的系数应与TM1、TM4的系数相反。
由TM1、TM4、TM5、TM7作为输入波段进行主成分分析。
对代表羟基和碳酸根离子主成分的判断准则是:TM5系数应与TM7、TM4的系数符号相反,TM1一般与TM5系数符号相同。
依有关地物的波谱特征,羟基和碳酸根离子信息包含于符合这判断准则的主成分。
铁染蚀变和羟基蚀变存在于绝大多数成矿岩体中,提取这两种蚀变信息基本可以确定研究区成矿岩石的分布情况。
原理及其他方法参考博文:《遥感矿物蚀变信息提取方法及ENVI下实现》/s/blog_764b1e9d0100so8i.html参考文献:《干旱区TM图像蚀变信息提取方法研究》、《ETM+(TM)蚀变遥感异常提取方法研究与应用--方法选择和技术流程》2、处理流程介绍主要包括:图像预处理、PCA分析、选择有效成分、异常切割、蚀变信息处理等步骤(图1)。
基于NDRI像元二分模型的石漠化信息提取研究
基于NDRI像元二分模型的石漠化信息提取研究张晓伦;甘淑【摘要】岩溶石漠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三大生态灾害之一,以基岩裸露为主要表现特征的土地退化现象突出,岩石裸露率是评价石漠化的关键指标之一.本文选择滇东南地区广南县为研究区,构建归一化岩石指数(NDRI),引入像元二分模型法,提出了基于NDRI像元二分模型提取岩石裸露率,依据岩石裸露率与石漠化相关关系,得到了研究区石漠化面积及其分布状况.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对石漠化信息提取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利用短波红外(TM7)与近红外(TM4)波段得到的结果远优于利用中红外(TM5)与红光(TM3)波段得到的结果,为相似岩溶区石漠化信息提取提供了参考.【期刊名称】《新技术新工艺》【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4页(P72-75)【关键词】石漠化;岩石裸露率;归一化岩石指数;像元二分模型【作者】张晓伦;甘淑【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37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受到区域特殊的地质环境制约,以石漠化为表现特征的生态环境退化逐步加剧,已成为继西北地区荒漠化和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近些年来已经引起国家与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并成为研究的热点[1]。
遥感技术通过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经过信息传输及加工处理,获取多种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观测数据,具有宏观、快速、动态和实时等特点,能够对地表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和多领域的观测,成为获取地球资源与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
利用遥感技术能够宏观、快速和经济地获取大范围岩溶石漠化的现状和分布规律等结果数据,可为石漠化的监测、石漠化的时空格局演变分析及后续治理提供科学依据[2]。
目前,关于石漠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仍没有统一方案。
从石漠化直观表现上来看,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特殊景象,基岩裸露是最直观的表现特征;因此,岩石裸露率是评价石漠化的关键指标。
贵州喀斯特地貌
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现状、演变趋势与综合治理中国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面积超过55 X10 4 km 2,也是喀斯特发育最典型、最复杂、景观类型最丰富的一个片区(袁道先,1997 ;杨明德,1998)。
该地区石漠化是在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石逐渐裸露、土地生产力衰退甚至丧失,地表呈现类似于荒漠景观的演变过程或结果(熊康宁、黎平等,2002 ;王世杰、李阳兵等,2002)。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地区(2004)1529]、关于印发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的通知”发改农经[2008]749号)以及《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等文件精神,西南岩溶石山主要分布在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贵州、云南和广西3省区,其中贵州省有78个(市、区)进入全国451个石漠化综合治理专项县。
为加快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国家决定十一五”期间在贵州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力量做好55个县(市、区)的试点工作,通过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摸索石漠化治理模式和不同条件的治理方式,为十二五”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打好基础。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以78个石漠化治理专项县(市、区)为规划区,结合野外训练场,首先建立石漠化不同等级指标对应的遥感影像特征,保证了遥感影像-计算机自动识别的准确性。
然后运用多源空间数据融合技术,将专题地理信息与遥感信息和工程信息叠加分析,建立了具有3S ”集成技术创新特点的石漠化与工程布局空间数据库,从多角度提高了遥感数据的正判率;通过GIS集成管理,较好地实现不同区域、不同等级石漠化与工程布局报表生成数据的集成,使全省石漠化数据与工程布局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
根据系统论和生态经济理论,采用定量分析方法,针对喀斯特地区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速度加剧等主要生态问题,以人为本,以科技为先导,以人与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根本解决三农”问题为归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以人地矛盾为线索,以县和乡(镇)行政区为基础,以流域为设计和治理单元,通过加强对林草植被的保护和建设,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发展草食畜牧业;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抓好蓄水保土工程;搞好农村能源建设、异地扶贫搬迁、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区域经济。
基于遥感RMMF模型的喀斯特地区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基于遥感RMMF模型的喀斯特地区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宫晨;吴文瑾;段怡如;刘海江;何金军;孙聪;蒋倩【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22(42)11【摘要】为支撑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效益补偿工作,以半物理水土模型RMMF(The Revised Morgan,Morgan and Finney Model)为基础,通过对模型部分输入物理量进行遥感化改进建立了遥感RMMF模型(RS⁃RMMF)。
为在评价中进一步排除气象要素波动带来的水土流失量变化,通过RS⁃RMMF模型构建了单位降水截留率、单位径流冲蚀量以及单位径流运输量3项评价指标来综合评价区域生态系统本身的水土保持能力。
研究选取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桂黔滇喀斯特功能区为典型区,分别基于上述评价指标和经典RUSLE(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模型开展了2011年至2019年水土保持功能计算与对比。
结果表明:相比2011年,2019年喀斯特功能区的降水截留率PI_(0)升高1.94%,径流冲蚀量H_(0)下降5.96×10^(-4) Mg/hm^(2),径流运输量TC_(0)下降6.0×10^(-7) Mg/hm^(2),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得分增加0.83,水土保持功能整体上得到小幅改善。
计算结果与RUSLE模型对比结论基本一致,但在空间相对强弱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RS⁃RMMF模型的评价得分空间分布明显由植被属性主导,且受降水等因素影响较小。
该模型可客观核算生态系统水土保持能力,为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应用提供科学支撑。
【总页数】12页(P4389-4400)【作者】宫晨;吴文瑾;段怡如;刘海江;何金军;孙聪;蒋倩【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三亚中科遥感研究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北京航天长城卫星导航科技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相关文献】1.基于GIS的喀斯特地区生态敏感性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析评价——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2.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模式与效益监测评价研究3.基于GIS的喀斯特地区生态敏感性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析评价——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英文)4.基于植被遥感的西南喀斯特退耕还林工程效果评价——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喀斯特石漠化遥感信息增强与监测技术
维普资讯
术方 法实 用 、监 测结 果准 确 . 关键 词 :喀斯特 ;石 漠化 ;遥感 监测 ;中国南方 中图 分类 号 :P 4 . 5 P 5 6 2 2 ;T 7 文献 标志 码 :A
石 漠化 目前 尚无 统一 的定 义 ,所 谓 “ 漠 化 ” 的 ,与 实 际的应 用 相 关 .传 统 的 影 像 解 译 与 判 读 石
文章 编号 :10 5 4 ( 0 7 1 3 0 6— 4 X 2 0 )0 —0 0—0 6
喀 斯 特 石 漠 化 遥 感 信 息 增 强 与 监 测 技 术
李朝 阳 ,况顺达 ,李志忠4 ,白惠芳
( .中国地 质大学 ( 1 北京 )地球 科学 与 资源 学院 ,北京 10 8 ;2 石 家庄 学院 资源 与环境 系 ,石 家庄 00 3 . 3 贵 卅省 地矿 局 区域地 质调 查研 究院 ,贵 阳 . l 500 ; .中国 国土 资源部航 空 物探遥 感 中心 ,北京 505 4 003 50 5 1 03 0 8) 0
态 两层 含义 ,动 态 上 是 指 石 漠 化 由发 生 、发 展 到 法 ,满 足对数 据 现势 性 要求 的需 要 .赵 英 时认 为 ,
成熟 的演化 过 程 ,而 静 态 上 则 指 的 是 演 化 结 果 . 将 图像经 过几 何 配准 和辐 射 校 正 等 图像 预 处理 后 , 中国西南 喀斯 特 地 区石 漠 化 分 布广 泛 ,涉 及 8个 选取 不 同的 算 法增 强 和 区 分 遥 感 图 像 中相 对 变 化 省 30多个 县 ,面积 6.4万 k 卜 3 17 m .靠 单 纯 的 的 区域 ,并 将 变 化 检 测 的方 法 分 为 光 谱 类 型 特 征 地 面工 作对 石 漠化 的 自然 变化 与 治 理 效 果 监 测 费 分 析 、光谱 变 化 向量 分 析 和 时 间 序 列 等 三 大 类 , 时 、费力 、费 钱 ,并 难 以定 量 化 . 因 此 ,需 要 利 其 中第 一 大类 包 含 多 时 相 图 像 叠 合 方 法 、图像 代 用 遥感 技术快 捷 、信 息量 大 的优势 对其 进行 监测 . 数变 化 检测 算 法 、多 时 相 图 像 主 成 分 变 化 检 测 、 分类 后对 比检 测 等 四小 类 . 邓 湘 金 根 据 变 化 检测 方法 所 使 用 的知 识 ,又将 变 化 检 测 方 法 分 为
喀斯特石漠化
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石漠化的成因
单从孕灾环境来说,石漠化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单从孕灾环境来说 , 石漠化是大气圈 、 水圈 、 岩石圈 、 生物圈和人为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水是焦点, 生物圈和人为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水是焦点, 土是关键,植被是触发点,人是驱动力。 土是关键,植被是触发点,人是驱动力。 ◎地质背景 ◎土壤系统 ◎植被系统 ◎地表水文系统 人类活动(人口超载、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人类活动(人口超载、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
喀斯特石漠化
喀斯特石漠化概念 喀斯特石漠化的危害 我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的成因 喀斯特石漠化的治理
喀斯特石漠化
石漠化是土地石质荒漠化 的简称, 具体而言, 石漠化是 土地石质荒漠化 的简称 , 具体而言 , 土地石质荒漠化的简称 指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环境背 景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和破坏, 景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和破坏,造成土壤被严 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 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 化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无土、无水、无林) 化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无土、无水、无林)
石漠化与“喀斯特贫困” 石漠化与“喀斯特贫困”
“生态灾民” 生态灾民”
危及两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因植被稀疏、岩石裸露,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因植被稀疏、岩石裸露,涵养水源的功 能衰减,迟滞洪涝的能力明显降低。同时, 能衰减 , 迟滞洪涝的能力明显降低 。 同时 , 流域面上的土 由于受集中降雨的冲刷侵蚀,泥沙随地表径流入河, 壤 , 由于受集中降雨的冲刷侵蚀 , 泥沙随地表径流入河 , 成为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 成为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 根据1998年贵州省水电厅资料 根据1998年贵州省水电厅资料,全省土壤年侵蚀总量估计 年贵州省水电厅资料, 已达2 大部分泥沙进入长江和珠江, 已达2.8亿t,大部分泥沙进入长江和珠江,在两江中下游淤 导致河道淤浅变窄, 湖泊面积及其容积逐年缩小, 积 , 导致河道淤浅变窄 , 湖泊面积及其容积逐年缩小 , 使 泄洪水能力下降,直接威胁到长江、 蓄、泄洪水能力下降,直接威胁到长江、珠江下游地区的生 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