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
乡中小学现状调研报告
乡中小学现状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为了了解乡村中小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旨在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深入了解乡村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情况,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了乡镇的几所中小学作为调研对象。
二、调研结果1.教育资源不足在乡村地区,中小学教育资源不足是一大问题。
我们发现,这些学校的教室条件较差,很多学生只能在简陋的临时教室上课,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此外,图书馆、实验室等专项教室也几乎没有,学生无法进行多样化的学习。
2.师资队伍相对薄弱乡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相对薄弱,师资结构不完善是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教育资源不足,乡村中小学很难吸引优秀的教师加入。
另外,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乡村中小学的师资培训相对欠缺,导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亟需提高。
3.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乡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一方面,由于师资不足和教育资源有限,学校对学生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有一定的限制,无法提供综合性的教学;另一方面,学校之间的差距较大,一些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教学质量较差,而城市周边地区的乡村中小学则相对较好。
4.学生接受教育机会有限乡村中小学学生的接受教育机会有限。
由于经济原因或家庭条件等因素,一些乡村中小学的学生无法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无法进入好的中学和大学。
这将导致他们的未来发展受到限制,增加贫困发生率。
三、调研建议1.提高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乡村中小学的教育投入,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
增加教室数量,建设图书馆、实验室等专项教室,提升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
2.加强师资培训政府可以组织培训班,提高乡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同时,鼓励优秀的教师到乡村中小学工作,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
3.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乡村中小学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与城市中小学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优质资源。
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我国素质教育长期以来备受关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也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本文将对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1. 存在问题:我国素质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教育过度注重应试教育,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其次是师资不足,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还有是学校教育资源不均衡,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
2. 成绩导向严重:当前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家长和社会普遍看重学生的分数,而非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缺乏综合性评价:目前主要评价标准仍是学生成绩,对学生的其他素质无法全面评价,导致学生缺乏全面发展。
二、对策建议1. 调整教育思想:教育部门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倡导全面发展、个性化教育,推动教育制度改革,减少学生学习负担。
2.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增加教师的薪酬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教育行业。
3. 完善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4. 推动多元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等,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潜力,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5. 引导家长合理教育:教育家长正确的教育理念,关注孩子的情感和兴趣,不过分注重分数,鼓励孩子充分发展个性和创新精神。
三、结语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有很多可持续的发展机遇。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各方通力合作,才能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让我们一起携手前行,为我国素质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前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最新文档
当前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当前农村中小学在面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情况下,由于思想准备不够、理念转变不够、行动迟缓等原因,素质教育收效甚微,危机阻碍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中小学学生素质现状笔者通过走访部分中小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家长,了解到农村中小学一些学生的素质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存在着较为危机的问题。
一是道德素质较差。
二是心理品质较差。
三是创造能力较差。
二、推进素质教育的几点对策顾明远说素质教育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德育为先,二是能力为重,三是全面发展。
详尽来说,推进素质教育体现在方方面面,就目前农村中小学生素质现状来看,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强化思想品质教育。
人的思想品德、世界观、人生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教育培养的。
在学生的各项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摆在首位的。
一个人其他方面的素质再优异,倘若是非不分、善恶不分、美丑不辨,怎么会是个有用之才呢?有个形象的比喻十分牵强:“孩子的智力不好是次品,体质不好是废品,而品德不好则是危险品。
”品德的好坏关键是要靠从小养成。
因而,中小学应把学生的品德培养放在首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制定中小学生德育详尽标准,开展行之有用、丰富多彩的品德教育活动。
通过看得见的养成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感,形成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加强心理康健教育。
“重智轻德”的教育误区,造成当今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康健,青少年犯罪率急剧上升,且朝低龄化发展。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农村中小学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农村中小学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例外程度上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
学校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调控情绪、增强受挫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多参加一些实际活动,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优良的个性品质。
乡村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现状与实施建议
乡村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现状与实施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青少年教育问题日益凸显。
虽然国家和各级政府一直在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但乡村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就乡村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
1.资源不足,条件落后乡村学校教学资源相对城市学校来说明显不足,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缺乏。
一些乡村学校甚至连基本的体育、音乐、美术教室都没有,给乡村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
2.教育内容单一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和条件落后,乡村学校的教育内容相对单一,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导致乡村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严重滞后。
3.家庭教育薄弱乡村家庭教育薄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很多乡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关注度不高,对综合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这对乡村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教育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1.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政府应该增加对乡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改善乡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品质,为乡村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教育创造更好的条件。
2.优化教育内容乡村学校应该在注重基础教育的注重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更多的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3.加强家庭教育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强对乡村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提高家长对孩子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育儿能力,为乡村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教育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
5.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乡村学校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
乡村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是当前乡村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等多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全社会都高度重视乡村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教育,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才能真正实现乡村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建议
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建议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差异,农村教育在师资、设施、质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由于待遇和发展空间的限制,许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到农村任教,导致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其次,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相对落后。
许多农村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影响了教学质量。
再次,农村教育的质量普遍较低。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农村学生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相对较差,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潜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可以通过提高工资、提供住房补贴等方式,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2.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
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购买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3. 实施教育援助政策,保障农村学生的学习机会。
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完成学业。
4. 加强农村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可以通过定期培训、考核等方式,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浅谈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对策
浅谈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对策中小学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伦理素养、科学文化素养、身心健康素养等。
目前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改进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下面几个对策。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面临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一些地区的中小学教育资源丰富,而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导致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差异较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提高中小学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
二是中小学校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争取社会资源的支持,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还存在着教育内容单一的问题。
目前的教育内容主要以学科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中小学校要增加课外活动的时间和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体育运动、艺术表演、实践活动等,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是引入更多的综合性课程,如素质拓展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等,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还存在着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
目前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改变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引入更多的综合评价方式,如综合素质评价、个性发展评价等,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
二是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关注和引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发展机会和平台,激发他们的个性潜能。
要改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政府、学校和教师、家长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农村中小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精选五篇)[修改版]
第一篇:农村中小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农村中小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延坝中学:周延兵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是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首要的一个关键部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我校一贯的教育理念。
特别在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它被放到一个非常突出的地位,德育历来备受重视。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更加激烈,而新的体系尚未建立,学生不再单纯,校园不再安宁,教师不再权威,尤其是在农村,大量的留守学生严重使中小学的德育工作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
总体看来,当前各中小学德育状况出现了滑坡的趋势,究竟问题出在哪?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而这些问题有该如何解决和应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分析的。
一、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我们通过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调查了当前我校学生德育现状,我们感觉最深的一点是:他们幼稚与成熟并存,自尊与自卑共增。
一方面对社会、家庭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又不愿为社会、家庭作更多的贡献。
他们的观念与习惯、语言与行动是如此矛盾地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体。
1、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些学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头脑中装着各种各样的错误观念,极端个人主义,只知道关心自己,不知道关心社会和他人,说话办事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哥们儿义气”重,而且误把“哥们儿义气”当成真正的友谊;崇尚金钱万能,贪图物质享受;受社会上不良现象和影视作品负面影响较大,致使是非不分,善恶不分,盲目崇拜模仿影视作品中的人物。
2、缺乏健康的心理品质。
如有的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与同学格格不入;部分留守学生缺乏自信,破罐破摔,厌学情绪严重;有的学生缺乏诚信,漫天谎话,欺骗同学、老师和家长;有的学生缺乏自理、自律能力,凡事靠父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学生畏难思想严重,怕吃苦耐劳,抗挫能力差;有的学生自私,骄横,“老子”天下第一,同学之间不讲团结谦让,家中则是唯我独尊。
3、缺乏起码的道德礼仪。
2023年最新的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三篇
2023年最新的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三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文章3篇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一】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由此家长和教师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深思。
一、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充满信心,设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些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行,一提起孩子的学习就气馁,对孩子丧失了信心。
做家长的如果这样想、这样做,就是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是失职的表现。
孩子也会因家长的行为而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自己的孩子缺乏学习兴趣,做家长的理应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良好开端。
没有积极情趣的加入,认知活动就会变得苍白无力。
很多名人的成功,都是从兴趣开始的。
孩子如果厌学,做家长的应该引导启发,列举事例向孩子讲清楚学习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孩子勤奋学习、刻苦学习。
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做家长的应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克服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
孩子在你的鼓励下,一次又一次地攻克了学习上的困难,以后在学习上遇到问题就不会知难而退了。
家长如果对自己的孩子失去了信心,不帮助自己的孩子树立信心,还有谁对你的孩子有信心?做家长的如果把培养孩子的重任全部推给老师来承担,老师也难以担当得起。
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持之以恒,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小,头脑简单,孩子对于老师、家长提出的要求在头脑里记得不牢,即使是年龄稍大些的中高年级的孩子也是这样,只是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表现出的程度不一样,这就与孩子受到的教育有关。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提供依据。
二、调研范围和方法
我们选择了某省某市的几个农村地区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与教育部门和学校负责人进行交流等方式进行调研。
三、调研结果
1. 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学校的教师缺乏专业技能和教学经验,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2. 教育资源匮乏:很多农村学校缺乏基本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部分学生及其家长对教育的意识较低,存在逃学、辍学等问题。
4. 教育管理不规范:农村学校的管理体制不够科学规范,学校管理混乱,师生纪律不规范。
四、改进建议
1. 提高师资力量: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2. 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增加对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完善学校基础设施,提高教学资源配备。
3. 普及教育宣传:开展对农村学生及家长的教育宣传,提高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4. 规范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学校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师生的教育管理,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规范程度。
五、结语
农村教育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是促进国家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农村教育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农村教育状况,为农村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最新 论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精品
论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农村学校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怎样试论农村中学素质现状及对策?一、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的含义及现状“素质”一词,以前的含义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某些先天的特点,又称天赋或禀赋。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目的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和个性发展实际需要的,符合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提高和发展除学校教育外,还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来实现。
我们农村中学基本上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只是口头上谈素质教育,而根本上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
实施素质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们对素质教育现状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的问题及原因(一)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的问题。
农村学校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
以前政府实行了一些倾斜政策,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校,是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提高教育效益,这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迅速发展、需要全民族素质提高的今天,这种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划分和存在,便导致在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问题日渐暴露出来。
从学校内部看,农村中学的生源较差、办学经费不足、管理水平不高、教师队伍不稳定,严重的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进步以及学校的发展,不利于青少年素质的培养和健康成长。
(二)农村中学素质教育问题的原因1、教育理念匮乏、落后,教育资源配置失调。
教师仍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教学中注重死知识的传授,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不平等的地位,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城乡之间教育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它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使本来有限的教学资源分配得不合理,导致教学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2、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一些教育部门为了显示政绩,搞形象工程,过分重视“示范性学校”,“重点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而把农村学校当成“弃儿,疏于管理。
《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5则范文》
《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5则范文》第一篇: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摘要。
素质教育注重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强调终身教育,突出创新精神,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正确认识和全面领会素质教育精神是前提,缩小城乡差距是条件,提高管理水平是关键,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契机,提高教师素质是核心,充分利用城市教育资源带动农村教育发展是有效方式,优化教育结构是保障。
关键词: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农村教育农村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对教育提出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对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强创新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农村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对于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具有特殊价值。
一、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在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较差,教育资源短缺,教育结构单一等方面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存在的、越来越严重的城乡差异造成的。
1.城乡差距的存在,使得农村家长认识到,只有将孩子送进高等学校才是摆脱农村户口、摆脱贫困的最佳出路,甚至是唯一出路。
城市居民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医疗、教育、失业救济,甚至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享受各种优惠,而农村人则与此无缘。
不仅如此,在很多情况下,农村人即使有钱也无法享受城市人的特殊待遇,比如子女入学、高水平的医疗等。
因此;农村的家长和学生都知道,只有好好学习,通过各种考试才能加入到可以享受各种优厚待遇的城市人的行列。
哪个校升学率高,哪个学校就好;只要能使孩子考上大学的学校就是好学校;能让孩子考上大学的老师就是好老师。
这是他们评价学校、评价老师的唯—标准,也是他们对教育的唯一追求。
2024年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7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1通过我们的实地走访,发现农村家长学历基本为小学或者初中,甚至还有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
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收入、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农村,学历高有能力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选择进城打工,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城市混不下去的人。
从而导致农村人口呈现两极分化严重,老的老小的小。
其中有两类家庭居多,第一类是父母在家务农,留在孩子身边;第二类家庭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即留守儿童。
先来看看第一类家庭,这些家长都是在城市里无法找到工作,不得不留在农村的,一般来说他们文化水平都很低,只有小学或者初中,全家人靠务农为生。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双方必须要有一个抽出时间来带孩子,这大大影响了干农活,影响了全家的生计。
为了生计,父母没有时间陪在孩子身边读书给孩子听,不耐烦手把手教孩子怎么穿鞋子,怕孩子乱跑影响自己干农活就把孩子关在房间里……学前教育的缺失对孩子价值观形成、智利开发影响是巨大的。
当孩子才四五岁,还没达到入学年龄时,父母就迫不及待的将孩子送入学校。
父母只是想让学校去管孩子,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去干农活。
由于孩子年龄小,头脑还没发育到适合学习的程度,再加上缺少学前的智利开发,让很多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他们根本跟不上学校的进度。
绝大多数家长还是支持孩子学习的,他们深知务农的艰苦,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的现实的。
家长白天忙着干农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点的时间顾及孩子,由于家长的学历水平都很低,根本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也不知道该怎么在学习上帮助孩子。
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发现自己跟不上的时候,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太放在心上。
等到考试成绩出来,家长发现孩子的成绩和改变命运的目标相差甚远,心急如焚。
但是,自己不会教,也不会用正确方法引导孩子,很多家长就会去买一堆的习题书逼着孩子去做。
孩子做完以后,家长不会帮着孩子订正,原来不会的还是不会,没有任何效果,只是徒增孩子的负担。
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一、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的现状:(一)主要成绩:1.素质教育的观念逐渐深入并被大范围认同,素质教育的观念正逐渐深入,并被广大学生家长、教师认同。
2、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师资素质不断提高。
一是通过每周撰写一篇心得体会,来提高思想认识;二是通过每周晚的教研活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老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3、积极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目前农村中学已普遍建立起了标准的篮球场地、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综合楼等,提高了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4,学生素质得到一定的拓展。
大部分学生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当然,这种进步绝不仅指学习成绩,而是体现在很多方面。
(二)农村中学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广大农村中学应试教育现象严重,具体表现有:1.每天学习时间过长:早上1节,上午4节,下午4节,晚上2-3节,毕业班甚至还排第4节。
2.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考试频繁。
3.考试科目课节多,体、音、美、微机课节数少,有的甚至取消。
4.重点照顾“尖子生”,不能正确对待“落后生”。
5.“填鸭式”教学普遍存在。
6.教学内容偏重于考试科目,轻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微机课的教育,忽视实践和动手能力,导致学生不能全面发展。
二、阻碍农村中学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一)计划经济时代的教育体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我国目前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但是,目前的教育体制还是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留产物,与现如今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相脱节,这与现代提倡的素质教育完全是背道而弛。
(二)生产力水平,经济增长方式等限制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整体不高且极不平衡,再加上我国正处于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渡时期,这无形中助长了“应式教育”的蔓延和发展。
(三)相关部门及学校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评价制度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但取得的成绩并不令人满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一套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对学校及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教育现状及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教育现状及对策乡村振兴是当前国家的重大战略,农民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
然而,在农村,农民的素质教育仍然落后,这给乡村振兴带来了不利影响。
农民教育现状比较落后,需要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
本文主要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教育现状及对策做出分析。
1、基础教育水平低农村的基础教育水平比较低,如教学器材过时、教育师资不足、教育内容老旧单一等问题。
农村中的贫困家庭中,孩子的教育往往被忽视,受到的教育也会比其他孩子少很多。
2、高等教育比例较低在农村地区,由于对教育的投资不足,导致大多数农民家庭中的孩子无法接触高等教育。
据统计,非本地户籍学生中,农民子女的比例只有2.8%。
3、职业教育发展迟缓职业教育在城市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在农村地区还处于落后状态。
工匠精神的传承、技能的传授都无法得到良好的发展,导致农民在发展职业道路方面困难较多。
二、对策: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解决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提高中小学的教学质量,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加强教学设备,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2、完善农村社会教育机构建设政府也应该加强农村社区教育,扶持农村学校建设,加强农村教育设施的建设,培育并引导社区建立自己的文化、教育、科技和公共服务机构。
政府应该加强农村职业教育,鼓励建立职业教育机构,扩大农民受教育的范围和质量。
鼓励建立起各种技能培训基地,并根据当地的产业发展需要,培训更多具有技术和管理技能的人才。
4、增强农民素质教育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素质教育的重视,加大宣传和普及科学、健康、法律和文化教育。
鼓励广大农民融入现代化生活,加强交流学习,并增强全民终身教育意识,提高全社会文化水平。
总之,加强农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教育质量,促进农民个人能力和全村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乡村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现状与实施建议
乡村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现状与实施建议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日益拉大,乡村青少年教育问题日益凸显,乡村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变得异常重要。
尽管政府对乡村教育投入了大量资源和政策支持,但乡村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有效的实施。
本文将针对乡村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以期能更好地推动乡村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现状分析1. 教育资源不均衡目前,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城市教育资源而言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很多乡村学校的教育设施过于简陋,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很难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2. 教育内容单一化在乡村学校中,教育内容相对单一,注重的是学生的学科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导致学生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存在不足。
3. 师资队伍不足乡村地区缺乏高素质的教师,很多学校的教师队伍存在匮乏和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也无法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
4. 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乡村青少年普遍缺乏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规划和自我激励,这也影响了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实施建议1. 改善教育设施和增加教育资源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改善乡村学校的教育设施,提高教师的收入待遇,为乡村学校吸引更多高素质的教师。
政府应鼓励优秀的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鼓励乡村教师接受更多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学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使其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课程,辅导学生提高自身管理和学习能力。
5. 加强家校合作父母是学生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提高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涵养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学校教育的氛围。
农村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1.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难题之一。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亲属在外打工,留在农村老家中的未满18岁的儿童。
他们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往往成为社会问题的重要群体。
其中小学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占比最高,教育问题更加突出。
作为教育人士,应当承担起责任,探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现状,制定合理的对策,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2.农村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现状2.1学校条件不足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在山区或偏远地区,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设施条件较差。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地区的校舍普遍存在脆弱、老化等现象,教育教学设备不完备,加之小学教育地区差距较大,农村留守儿童往往得不到足够的教育支持。
2.2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不高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数量和水平都普遍较低。
加之农村小学教育的教材和教法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效果往往不理想。
另外,农村留守儿童经常缺席或休学,学习时间和精力不足,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2.3家庭背景和环境对教育的负面影响大留守儿童缺少家庭关爱,往往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引发学习习惯和态度问题。
另外,往往没有合适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成为教育的难点。
3.对策建议3.1增加教育投入和改善师资力量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特别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应优先考虑。
同时,政府应推动教育部门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和提升,提高其教学水平,增强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质量。
3.2拓展教育资源和改善学习环境政府应尽可能地为农村地区的小学提供更多教育资源和设施,建好配套齐全的学校,同时,调整农村小学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和环境,让他们在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中接受优质的教育。
3.3培养家庭关爱和社会支持,增强学生自信心家庭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前提。
政府应引导和鼓励留守儿童家庭加强家庭关爱,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也应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积极互动机制的建设,引导社会爱心人士为留守儿童提供合适的帮助和支持,让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谈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谈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农村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农村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农村小学是农村孩子接受基础教育的重要场所,是他们接触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基础。
农村小学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影响着整个农村地区的人才素质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农村小学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关系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教育机会的平等享有。
只有提供优质的农村小学教育,才能让农村孩子有更多的可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
农村小学教育也是维护民族文化传承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文明进步和社会进步。
农村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各级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为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
1.2 现阶段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问题一、师资短缺: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数量不足,而且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这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小学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教学设备陈旧、书籍资料不足,课程设置单一。
三、学生生活条件差:农村学生生活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状态。
四、家长教育观念落后:部分农村家长对教育重视不够,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缺乏关注和引导。
五、校级管理混乱:农村小学存在着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等多方共同努力解决,提升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和水平。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农村小学教育是农村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其发展状况关系到农村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未来发展。
通过分析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政府教育部门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和计划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通过了解影响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政策,提高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质量。
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范文(精选3篇)
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范文(精选3篇)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1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的发展势必会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
以事实而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近年来的中小学教育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虽然无法同大城市、城镇相比,但改变的力度、改观的趋势、改善的层次是有着显著提升的。
然而客观的讲,地处贫困、偏远地区的乡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设施仍然极其薄弱。
文章从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入手、探索产生的原因,提出如何解决这种差距的意见。
改善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仅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完善,更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关键词】教育差距城乡原因意见2023年8月24日,首节中国贫困地区小学校长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与会的主角并非有关部门的领导、学界专家,而是来自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等地贫困县的55名乡村小学校长。
来自贵州赫章的校长郭昌举感慨:我们村教育发展离县城至少差20年,县城离北京又差了50年。
如果城市教育仅一枝独秀的话,那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恐怕要变成一句空话,而教育的公益、统一又从何谈起。
本文首先将从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分析,从城乡发展结构、经济基础、人为因素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继而研究采取什么措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缩短城乡教育的差距,加快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均衡。
最后结合目前的现实情况,给予城乡教育差距合理的建议。
一、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村与县相差20年、县与城相差50年。
这样算来,乡村与城市间的教育差距相差70年。
郭校长的话看似夸大,但并非夸口。
贵阳作为贵州的经济、文化、政治发展中心,是贵州最发达的城市,但其各方面的建设不仅与京上广一线城市相差巨大,就算与武汉、南京、西安等二线城市相差甚远。
除此之外,一些偏远地方,比如四川的一些县、乡在90年代初才用上了电。
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如此缓慢,可想而知,教育的发展又该面临多少困难!(一)城乡教学设施的现状城市中的孩子上学有校车,私家车接送。
浅谈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之现状
略谈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素质教育的提法已经有许多年了,全国各地开展的红红火火、风起云涌。
我作为一名农村的普通教师,却看到要在农村里真正实行素质教育,可能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
一、师资力量低下,跟不上时代要求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年龄偏大,虽然他们是教育前辈,权威,但他们奉行的依然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
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
”这些前辈们有一部分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求考高分”,学生成绩的高低是他们评价一个老师好坏的唯一标准。
每到期末考试,便是最活跃的时候,有时为了一个名次,一张试卷的分数,争得面红耳赤,不分出高低决不罢休。
他们的敬业精神是无人可比、令人敬佩的。
但他们培养出来的仍是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
每年的升学率是最高的,但进入高中后就会逐渐退步。
还有一部分,虽然有心加入改革大潮,但毕竟年龄有限,能领悟到素质教育的精髓,但只有理论却无法实践。
比如计算机的使用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拦路虎”,为了晋级、评职称好不容易弄了张“电脑初级证”,但想要运用多媒体上课,那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他们也只能在一旁观望。
而一少部分有能力的老教师早就被高一级学校聘走,或走了别的门道。
再加上他们一般都是中师学历,也没受过什么特长培训,有的只是几十年的教学经验,那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各种特长,各种能力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武汉市黄陂区鲁台中学 任正昌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1994年6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李鹏总理在《动员起来,为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而努力》的报告中指出:“必须下决心纠正长期存在的单纯应付考试的倾向。
这种不良倾向使学校和学生忽视德育、体育,脱离实际,脱离社会,不注重素质的全面提高,一味应付考试。
如果不认真解决这个问题,势必误人子弟,造成严重后果。
”李岚清副总理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这就明确提出了基础教育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这是全国中小学21世纪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跨世纪的一项大政。
那么我国农村中小学目前的素质教育现状如何呢?1 当前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十几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广大中小学教职工及科研工作者为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做了许多辛勤的探索和艰苦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他们注意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智育,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努力加强德育、体育,加强劳动教育和艺术教育;注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施“和谐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他们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文体、社团活动,落实课程活动的要求,取消小学升学考试、划片招生,高中入学加试体育,实行三好生、特长生保送制度等。
但是从改革发展的整体看,许多地方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扎扎实实地干“应试教育”的多,创造性地搞素质教育的少;唱素质教育高调的多,认真思考探索的少;给各类教育成果贴标签的多,真正显示素质教育成果的少。
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举步维艰,进展缓慢,除一些浅表性的改革外,大多数仍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1.1 教学对象上的局限性目前,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初、高中,实行的仍然是一种英才教育,口里说是为了一切学生,实际上只为了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尖子生。
尖子生各方面都有优待。
正如一位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所说:“他们读的是快班,教师是学校的骨干,座位是教室的正中,回答问题是他们的专利,老师改作业和阅卷他们优先,‘三好’、‘优干’、‘优团’他们独享,公益劳动、卫生值日与他们无缘。
而我们成绩差的学生呢?哪怕品德、行为再好,也只能坐教室的四角、边旁;很少得到荣誉称号,我们很少听到老师的表扬。
偶尔得到老师的关注,那可是违规违纪去‘过堂’,或是有什么劳动任务要我们去做光。
”这位学生说的情况确实很有代表性,现在许多学校仍然在以分数排名次,依分数定座位,谁的考分高谁就拥有座位的优先选择权,尖子生犯了错误是“成长中的过失”,可以原谅;成绩差的学生犯错误是“成心做坏事”,不可饶恕。
尖子生可享有一切殊荣,而“差生”只能挣扎于分数的痛苦漩涡中。
存在这样的现象,还能说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实际情况是抓了一个“尖”,丢了一大片!1.2 教学内容上的片面性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仍然偏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及社会实践活动。
在智育方面,也仅仅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实践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提高。
如好多农村学校没有执行教学计划,课程没有开齐、开足。
据不完全统计,农村中小学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不到40%,即使音乐、美术、社会、品德、劳技、活动课、史、地、生等列入了课程表,也常常被应试科目挤占,有的则是挂羊头卖狗肉,美术课上语文,音乐课上数学,劳技课上物理……即使照课表上・16・第20卷增刊2001年12月武汉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Vol.20 ExtraDec.2001课,也因师资结构不合理或素质低,只不过是走走过场。
就是应试课程也只注重应考内容,忽略非应试能力的培养,像语文、外语,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无法发挥语言交际功能;数、理、化学科中忽视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及操作,以致学生在实际问题面前束手无策。
这种教育如何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怎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1.3 教学过程的表面性目前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方法依旧陈腐,即使改革,也还停留在表面上。
如课堂教学为了显示活跃和学生主体地位,而让学生过多地齐读齐答,或简单地老师问,学生答,很少有针对性的提问,有些问题毫无思辨价值。
有些教师虽注意了教法,却又很少注意学法的培养,学生上课主动地思考、探讨问题的机会很少,能力培养非常有限。
教学手段虽有所进步,但仍很落后,30%以上的小学无投影仪,90%以上的中小学电化教学仪器严重不足,用多媒体教学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
有些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唱一唱、跳一跳、画一画,认为校园里有歌声,有艺育活动,就是在搞素质教育,把艺体教育当成素质教育的全部。
凡有“美术、书法作品获市、县一等奖”、“舞蹈节目获某某奖”、搞一个艺术周、搞一次学生艺术作品展或一个学农基地,就说成素质教育硕果累累,素质教育有特色。
人们不禁要问:素质教育的大树上就是要结几个这样的果子吗?1.4 教育效果的虚伪性农村中小学中被上级主管部门授予“教育管理先进学校”等,他们的教育效果倒底如何呢?无非是考大学或重点中学的人多一些,应试科目人平分、及格率、优秀率高一些。
而学生的整体素质又如何呢?尤其在生存能力、实践能力、思想感情及意志品质等方面,从未思考过,也未列入评价标准。
考试不好就离家出走,考不上理想学校就轻生,经不得批评等是司空见惯的事。
据一份调查显示,51.9%的学生长期由家长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74.4%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只有13.4%的学生偶尔做点家务。
其次,这种重分数轻能力的教育造就的是一大批高分低能族、智强体弱族,有一部分人甚至是有才无德的残废品和危险品。
与此同时,伴随大量的学生厌学、逃学,有的学生感到出路渺茫而自暴自弃,误入歧途,甚至挺而走险,知法犯法。
据不完全统计,农村初中学校三年的流失率累计达30%~50%。
这从农村学校的班额数也可得到印证:每年招生都有9~10个班,而每年毕业生只有6、7个班。
以上情况表明,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令人忧虑的,应引起足够重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根源,原因种种,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下两点:(1)观念陈旧,急功近利。
教育管理者、教育者的人才观、质量观没有什么转变,分数仍然是衡量学生优劣的重要依据,升学率仍然是衡量教师、教育水平的主要标准。
这些陈旧的观念,在农村中小学教育及管理中依然普遍存在,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与时代要求相去甚远。
“差生”的概念在学校管理者心目中,主要不是他(她)品行不端、无特长潜质,而是他们成绩不好。
相反,成绩出众,即使品行不端,也只是白玉微瑕。
与之相应的是质量观,若成绩未上去,不管你平时多努力,也会因“无效益”而黯然失色。
这种片面追求智育的观念,压抑了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阻碍了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2)有失公正的评价。
许多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素质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但七转八弯还是转到了学生的分数上。
如评先进学校、文明单位等看高考成绩;评先评模,离不开升学率;而考绩奖更是看统考、中高考成绩来发放。
现在实行的“末位循环淘汰制”,“分数”理所当然是天然的尺度。
观念和评价的误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首先,它容易造成教育者的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培养;抓了一小部分尖子生,丢了一大片中差生;对尖子生众星捧月,百般呵护,而对“差生”则横看竖看不顺眼,打入18层地狱才解恨,谁叫他(她)拉了我的平均分,影响了我的升学率。
其次,把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片面引到分数上来。
为了孩子能拿高分,不少家长采取高分奖、低分罚的规矩。
再次,容易造成青少年畸形发展,出现高分低能、智强体弱、有才无德的残次品或危险品。
由此可见,传统的教育观念,片面的教育宣传和不切实际的教学评价,已成为农村中小学向素质教育纵深发展的严重障碍,若不加以克服,素质教育将是一句美丽的谎言。
・26・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 2 推进农村素质教育的对策我国21世纪的振兴,关键在教育,要靠教育来提高劳动者和全民的整体素质。
因此,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育必须改革,必须面向新世纪,必须明确提高全民素质、培养未来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必须加快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2.1 彻底转变和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方向,也决定着教育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转变观念”,因此农村中小学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
第一要转变中小学教育为升学服务,为建立教育“金子塔”服务的目标观,树立中小学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服务,为培养合格的公民服务,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标观。
第二,是转变唯升学是人才,唯升学能成才的人才观,树立各种途径都能成才,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
第三,转变“分数挂帅”、“以分数量人才”、以升学率论英雄的质量观,确立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质量观。
第四,转变重尖子生轻一般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启发,重接受轻创新的传统教育观。
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统一、教书育人相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现代教学观。
2.2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农村中小学现行教学评价,要害是以分数论英雄。
这种单一的文化知识闭卷考试评价制度,不仅不能全面反映德、智、体诸育的质量,而且也难以正确反映智育的质量,局限性与片面性十分明显。
因此,必须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科学性的教育评价体系。
在德育的评价上,可以从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来考察,实行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在智育评价上,要从知识、智力、技能等方面来考察,实行笔试、口试、实验操作、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体育评价上,要从体质、体魄、能力等方面来考察,实行体检与测评相结合。
在德、智、体的综合评价上,还要对学生进行毕业后的跟踪考察。
2.3 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有相当部分素质低下,不仅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而且已成为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瓶颈制约因素。
素质教育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1)政治道德素质;(2)知识能力素质。
(3)身心审美素质。
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