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心理学”备考资料

合集下载

“广告心理学”备考资料

“广告心理学”备考资料

“广告心理学”备考资料P9性格特点:对现实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差异。

P9个性心理特点: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点,构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差异。

P9个性倾向性:制约人的个性心理特点的需要、动机、爱好、信念、世界观。

P11个体消费行为:消费者查找、购买、使用和评判用以满足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设施所表现出的一切脑体活动。

P12潜在需要:未被意识到的需要。

P16访谈法:通过访谈者和受访者的交谈,了解受访者对一些咨询题的看法、态度等的方法。

P17咨询卷:一套让受测者回答的题目,以及使用这套咨询卷的讲明。

P17咨询卷法:把咨询卷交给受测者,让受测者回答,通过对答卷的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结论的方法。

P19封闭式:让回答者从所列答案中进行选择。

P20开放式:让回答者任意填写答案,不作限制。

P20自由回答法:回答者自由填写内容。

P20投射测验法:给被试对象一组意义不清的刺激,让被试对象加以讲明,从他的判定中推断他的人格特点。

P21造句法:给被试对象不完整的句子,让他把想好的词填到里面去,以造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P22实验法:在严格操纵的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试者某种刺激,以引发他的某种行为反应,从而加以研究,找出某种心理活动的规律,或者讲找出事物的某种因果联系。

P22自变量:研究所用的刺激。

P22因变量:实验中拟测的指标。

P22实验:检验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讲明关系的性质。

P28注意的过滤器讲:有机体有着许多彼此分离着的神经通道。

它们关于外界来的各种各样的刺激进行着选择,即把无关紧要的信息过滤掉(或堵塞住),以免大脑负担过重。

因为,大脑的信息加工容量是有限的。

这种理论的要点,确实是把注意看成一种信息的过滤器。

P30注意:心理活动对特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P43对比:对象与背景差异的特性。

P47悬念广告:指广告信息不是一次,而是通过系列广告,由粗至细、由部分到整体,或者讲,随着广告系列的进展,广告信息逐步充实和完善。

P47定向活动:始发的悬念广告全然不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形成了一种动机,趋向于对该系列的下一次广告。

自考《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同名27164)

自考《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同名27164)

自考《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1第一章广告传播对象是大众1、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是随着商品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

2、广告的概念:广告是有计划的通过媒体传递信息,影响公众行为的信息传播活动。

3、广义的广告指一切广告活动,包括商业和非商业广告。

侠义广告指商业广告。

4、广告心理学内容包括三部分:A、广告客体:消费者心理;B、广告心理功效:心理学原理运用;C、广告心的理效应测定:广告效用程度,遵守有效应原则,可靠性,相关性原则。

5、广告的要素:广告主(三个层次:生产企业、中间批发商企业、零售商)、广告信息、广告媒介、广告费。

6、广告的内涵:是付费的信息传播,广告活动的主体是广告主,广告信息发布应该有计划,广告的手段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

7、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科学,把心理学的原理运用于广告,就是广告心理学。

心理学之父为冯特。

8、广告心理学是说服大众购买商品和劳务,为促使其采用购买行为而研究其心理与行动的一门科学,它是为促使大众购买而将所研究的心理与行动的结论付诸实施的技术,所以广告心理所研究的是说服的原理及过程。

9、工商企业用户:新任务型、常规型、更新型生活消费者:经常性、选择、考察性。

10、广告对消费者的作用:广告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广告将新知识传递给消费者指导消费者合理使用消费资金。

11、广告的原则:真实性,信息性原则,受众原则,艺术性原则。

12、广告的心理功能:传播信息加强认识,指导消费,利于竞争,塑造形象。

广告心理的基本作用:心理学可以节约广告的费用、使广告活动以提高效率、提高有效的广告目的。

13、心理现象的实质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4、商标意象说是由欧集尔云提出来的。

15、1903年,思科特汇编成《广告理论》一书,标志着广告心理学的诞生。

16、消费行为是从形成需要开始的。

17、USP的基本前提是消费者为理性思维,它的语法程序为特有的许诺加理由支持。

18、AIDA:注意、兴趣、欲望、行动。

广告心理学(整理)

广告心理学(整理)

1. 广告的心理功能(掌握)(1)传递沟通功能。

(2)诱发和满足需要的功能。

(3)影响态度的功能。

2. 广告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了解)1、广告心理学研究的初始阶段19世纪中叶,由于生理学的发展和实验方法的推广,心理学逐步成为独立学科体系,一般以威廉.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实验室为标志。

1895年心理学家H·盖尔(H ·Gale)开展了关于消费者对广告及广告商品的态度的调查,是最早的心理学在广告学中的运用。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W.D.斯科特在1903年出版《广告理论》,此书的问世作为广告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广告心理学研究的发展阶段“请消费者注意”——“请注意消费者”——美国学者舒尔茨广告心理学发展体现出:(1)实证性研究越来越多;(2)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泛;(3)研究方法、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

3. 广告心理研究的方法(掌握)1、观察法(1)概念:观察法是在被观察者不被觉察的自然状态下,有规律的观察并记录其外在行为表现,以分析心理活动的方法。

(2)观察的特点:目的性和计划性;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进行。

(3)观察的步骤:第一步是设计,即确定观察目的和具体观察内容,选择观察方法和制定观察记录表。

第二步计划的实施。

执行计划,整理观察记录并分析,得出一定的结果。

(4)观察的优缺点:优点:广泛,不受被观察者文化和理解能力的限制。

缺点:受观察者本身经验的限制;有许多不可控因素;设计要求高;观察结果的信度和效度难以保证。

2、询问调查法(访谈法)(1)概念:是通过与调查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对方有关心理与行为的资料。

(2)询问的技巧:对提问的内容、顺序、方式、记录等都有统一的要求。

(3)询问调查的具体方式:笔录和录音机记录。

(4)优缺点:优点:可以深入有针对性地调查;收集的资料可靠性高;适应范围广泛;有较高的回收率和有效率。

缺点:对调查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广告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归纳

广告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归纳

广告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5个,2分/个,共10分)1、光环效应:人们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比较深刻、突出,这种强烈的知觉,就像月晕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认识。

①梦露的鞋子②环效应是把双刃剑2、奥卡姆剃刀:“奥卡姆剃刀”是一种“反动的”哲学。

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就是不断为这个世界增添新的内容,而“奥卡姆剃刀”却不断向我们的文明成果发出挑战,指出许多东西实际上是有害无益的,而我们正在被这些自己制造的麻烦压垮。

①把烦琐累赘一刀砍掉②享受简单的生活③如无必要,勿增实体3、皮革马利翁效应: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的天才,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取决于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①“雕像”变成“美少女”的故事②不应吝啬对孩子的赞美③学会赞赏别人4、广告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5、AID(M)A:注意—兴趣—欲望—(记忆)—行动AIDAS:引起注意—诱发兴趣—刺激欲望—促进购买—买后满足6、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猜测,考2个)①实验法: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给被试者某种刺激,以引起他的某种行为反应,从而加以研究,找出某种心理活动的规律,或者说找出事物的某种因果关系。

②投射法:投射法是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用来探讨消费者潜在的动机和情感,消费者首先接受一个可用多种方法解释的模糊刺激,在其作出反应时,通常会把自己隐藏起来的需要、愿望、情绪投射到对这一刺激的解释上,通过对这些反应的间接推测,我们可以了解其内心的深层想法。

③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二手资料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蕴含规律的方法。

7、理性广告的说服过程:(四选一)①功能一致性理论:消费者接受到广告刺激时,会把从广告中获得的产品性能方面的特点与自己心目中所期望的或理想的产品应具有的性能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广告中的产品是否与自己的期望是否相符,这一过程称为功能一致性过程。

广告心理学笔记

广告心理学笔记

《广告心理学》核心考点第一章绪论【真题回顾】什么是内容分析法?(2007)第一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广告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机制。

第二,广告诉求的心理依据。

广告通过向消费者说些“什么”来引导消费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变化。

第三,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对广告的认知。

第四,媒体接触心理。

媒体是连接广告与消费者的桥梁,是传递广告信息的渠道。

第五,广告构成要素与广告效果的关系。

广告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语言、画面和音响。

第六,广告效果及其测量方法。

第七,消费者的心理差异。

第八,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

第九,广告创作的心理活动。

创意是广告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创意活动是广告人的一种思维活动。

第十,商品的消费心理。

第十一,品牌资产。

第十二,广告主的心理第二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调查法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1917年,盖斯勒采用调查的方法来研究广告对人们购买特殊品牌的影响。

采用调查法进行研究时,研究者要预先拟好调查问题(或问卷),然后通过适当的手段,让受调查者表达他们对事物、观点的态度或意见。

这种方法常常用于广告心理研究之中,用以探讨人们对广告活动的意见和看法,以及广告活动对消费者产生的心理影响,即广告效果。

调查法可分为邮寄问卷调查、电话调查、面对面调查;利弊如下表:2、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普遍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探索心理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是探讨广告传播心理机制、揭示广告活动心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控制住一些干扰或无关因素使另一些因素发生有序的变化,而后观察在不同条件下被试所产生的心理变化。

实验中由研究者控制的因素,通常称为自变量或独立变量。

研究者在改变不同实验条件下所观察或测量到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称为因变量或依存变量。

实验法一般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也叫做自然实验)。

3、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第二手资料(或案头资料)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隐含的规律的方法。

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

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选择广告反复的注意事项?什么样的字体易读性最高? 宋体哪种颜色匹配的易读性最高? 黄色背景黑色文字多种媒体的心理特性? 报纸:阅读积极性、保存性、可信性、搞认知卷入和单调呆板。

;杂志:读者针对性强、反复性、视觉吸引力强和引人注目;广播:以便性、收听被动性、感染力强和容易记忆;电视:刺激丰富、刺激多变性、体现充足性和情景塑造的逼真性;互联网:积极性、逼迫性、信息丰富、刺激变化多端、信息不可靠;路牌:简洁性、欣赏性;霓虹灯:简朴易记、引人注目、欣赏性;邮寄:针对性强、有亲切感、接触率高;包装:标志性、与商品调和、视觉冲击力;手机:接受以便、被迫性、可靠性差。

不同媒体最佳的广告位置?小型媒体广告的长处?具有流动性,渗入力强;具有亲和性,容易被接受;能被反复接触联想记忆的措施? 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关系联想颜色的作用? 使人产生某种心理联想和唤起某种情感对风趣广告效应的结识?风趣引起受众对广告的注意;提高受众的广告接触率,增进受众对广告、品牌形成良好的态度,减少受众对情报信息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在什么状况下强调语言,在什么状况下强调画面?当你要推销的产品注重外形时或是想要使产品导致人们情感上的联想时,应当强调画面;当需要注重事实、论述部分很重要、新品宣传和强调所要采用行动时,应强调文字。

广告中呈现结论合用的状况?产品用途单一、专业复杂的产品、受教育水平低缺少专业商品知识的消费者、不会导致高卷入的产品或广告手机短信的三个特点?接受信息的以便性;被迫性和信息的不可靠性。

“知晓→理解→喜欢→偏好→信服→购买”层次效果模型是谁提出的?Lavidge & Steiner 二、填空与名词解释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冲动性购买的4个特性:冲动性、强制性、情绪性和对后果的不在乎性。

记忆:是对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前摄克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记忆所发生的干扰作用;后摄克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记忆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广告心理学复习题集

广告心理学复习题集

广告心理学复习题集一、广告心理学概述1. 广告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2. 广告心理学与消费者行为学的关系如何?3. 广告心理学在现代市场营销中的作用是什么?二、消费者心理过程1. 消费者心理过程包括哪些阶段?2. 认知阶段在广告中如何应用?3. 情感阶段在广告中的作用是什么?4. 行为阶段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三、消费者态度与广告1. 消费者态度的形成机制是什么?2. 广告如何影响消费者态度的改变?3. 什么是态度的一致性理论?4. 广告中如何运用态度一致性理论来设计广告内容?四、消费者学习与广告1. 消费者学习的过程是怎样的?2. 广告如何促进消费者的学习?3.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在广告中的应用是什么?4. 观察学习在广告中的作用是什么?五、消费者记忆与广告1. 消费者记忆的过程包括哪些阶段?2. 广告中如何利用消费者的记忆原理?3. 遗忘曲线对广告设计有何启示?4. 重复暴露效应在广告中的应用是什么?六、消费者感知与广告1. 消费者感知的过程是怎样的?2. 广告中如何利用消费者的感知特性?3. 感知选择性在广告中的应用是什么?4. 感知偏差对广告效果的影响有哪些?七、消费者决策过程1. 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包括哪些步骤?2. 问题识别在广告中的作用是什么?3. 信息搜索在广告中如何应用?4. 评估替代方案和购买决策在广告中的重要性是什么?八、广告中的说服技巧1. 什么是说服?广告中常见的说服技巧有哪些?2. 广告中如何运用逻辑说服和情感说服?3. 社会影响理论在广告中的应用是什么?4. 广告中的权威、稀缺性和社会认同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九、广告中的文化因素1. 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什么?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广告策略有何差异?3. 广告中如何考虑文化适应性?4. 全球化背景下,广告如何平衡本土文化与全球趋势?十、广告效果评估1. 广告效果评估的重要性是什么?2. 广告效果评估的方法有哪些?3. 如何评估广告的认知效果、情感效果和行为效果?4. 广告效果评估中的常见问题和挑战是什么?十一、广告伦理与社会责任1. 广告伦理的重要性是什么?2. 广告中常见的伦理问题有哪些?3. 广告如何承担社会责任?4. 广告法规对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作用是什么?十二、案例分析1. 分析一个成功的广告案例,讨论其心理学原理的应用。

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

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什么是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就是探索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1903年,W·D·斯科特所汇编成的《广告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广告心理学的诞生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投射法1、含义:不让受访者直接说出自己的动机和态度,而是通过他对别人的描述,间接地暴露出自己的真实动机和态度。

这种方法是从心理测验的投射测验借鉴发展而来的2、方式(1)角色扮演法:将被试设想为自己正是购买某件商品的角色,然后表明这个角色对产品的态度,用直陈式态度对问卷进行表态,以了解其深层动机(2)示意图法:让被试写出示意图中某角色的话,从中看出应答者本人的态度。

(3)句子完成测验:研究者提出某一类型的问题,要求被试将看到某个不完整句子后浮现在脑中的词填上。

;二、基本统计概念随机变量和变量类型1、随机现象: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或观察,其可能结果不止一个,会得到什么数据事先也无法确定,这种现象就叫做随机现象。

2、随机变量:变量的数值受随机因素的影响呈现随机变化的特征,因而称为随机变量。

三、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策略注意:是依附和伴随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而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人的心理活动均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心理学上称为“注意”。

注意的对象就才能够得到清晰、深刻和完整的反映。

注意的特点:(一)注意的指向性:在某一时间内,人的心理活动或者意识选择了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二)注意的集中性:注意力在所指向对象上的保持和巩固,表现为注意的强度和持久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1.原来注意的强度: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

2.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活动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

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1、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努力的注意形成的条件: a 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b 活动的自动化2、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 刺激物的特点;2.个体的主观状态注意信息的一般动机A.信息的有用性:信息加工的行为倾向性取决于三个因素:需要、期待、消息的价值%B.信息的支持性:解决认知失谐C.信息的刺激性;完全可预料的信息会变得乏味D.信息的趣味性(娱乐性)四、理解广告信息的知觉基础一、感觉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大脑中对特定对象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应。

00636广告心理学复习重点

00636广告心理学复习重点

00636广告心理学複习重点广告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903年斯科特编《广告理论》标誌广告心理学的诞生。

1704年美国第一份报纸《波士顿新闻报》创刊心理现象的研究:个性心理特徵: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心理过程a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b 情感过程c 意志过程广告影响消费者购买情形分成5个水平:觉察、知觉、评价、探求、购买决策。

为什幺要学习广告心理学?1.说服需要了解和把握消费者心理行为特徵。

2.广告传播依赖心理学法则3.準确了解心理法则需要用科学方法。

第二章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策略第一眼看的物,最多左,然后上方,最后为右。

观察路线分三种方式:左——上——中——下——右,上——左——中——右——下,上——中——下——左——右。

20世纪初刘易斯lewis行动,后来人们加入了记忆aidma慾望兴趣大众接受广告心理的历程:aida:注意兴趣慾望行动-高宽比:高超过宽的广告更能以其人注意悬念广告:广告资讯不是一次,而是通过系列广告,由精至细,由部分到整体,或则说,随着广告系列的发展广告资讯逐渐充实和完善。

广告吸引力只是手段,不能当做广告的目的。

容易支配大众注意的特性有:有用性,支援性,刺激性,趣味性。

第三章理解广告资讯的知觉基础1.阀限感觉性,不同的感觉有着不同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其感觉能力也不一样,这种反应刺激物的感应,称为感觉性。

它是以感觉阀限大小来度量。

2.绝对阀限,可被感觉器觉察到的最小刺激3.差别阀限,最小可觉察的刺激差异量,简称为最小可觉差(jnd)韦伯分数/韦伯律:△s(对s的最小可察觉值)(原有刺激值)=k(比例常数)△s=ks并不是任何广告都能真正为消费者所知觉,它取决于广告物件的特点(广告物件必须是阈上刺激,而且富有对比、动态或变化、色彩鲜豔等特点)和消费者个体的因素(指是个体的经验、动机、情绪、态度等对各个感觉资讯解释的影响)感觉是对刺激的个别属性反映,知觉则是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刺激,使之成为一个有意义的、连贯的现实映象过程。

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要点

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要点

第一章绪论路易斯的法则的ADS法则:注意——兴趣——欲望——行为法则。

标志1901年12月广告与市场营销:1.广告是市场营销的四大策略之一——销售推广策略中的一个传播信息的工具。

企业消费者;G W G货币P产品4PS P价格P销售推广它与某一商品销售之间的联系时相当薄弱和片面的。

P地点2.销售推广是指所有用来与消费者沟通、告诉或说服消费者有关某种商品的好处及价值的活动。

3.通过4种方式实现:个人销售、广告、公众宣传、促销A市场营销的要素:传统的市场营销有——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销售promotionB广告在营销中的地位:广告是四大策略之一。

C广告在营销中的作用:广告与销售推广的关系是比较直接的。

广告做的好坏在于它有没有达到销售推广的最终目的,亦即是否有效地传达了商品的信息。

销售推广具体目标则因商品、因时、因地而异。

D广告的功能:确认及识别商品,传达有关产品的信息,引起新使用者对新产品的尝试,并借由目前使用者的建议促使购买,刺激某一产品的分配,增加对产品的使用,增加对品牌的偏好及忠诚度,广告除了有助于行销外,还提供可传播的功能,教育的功能、经济的功能以及促进社会的功能。

E为什么要学习广告心理学?1.广告说服需要把握消费者心理行为特征。

a、买点的确定与目标消费者的价值取向紧密相关。

b、消费者与厂家在商品关注特性上的差异。

2.广告传播依赖心理学法则。

3.准确地了解心理法则需要用科学方法。

4.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心理活动经验。

这有利于理解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但是要准确地了解和把握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否则就容易错位。

F广告对消费行为的作用:1、在诸多市场要素组成的复杂关系之中,消费者成为中心,理由是:第一,商品生产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宗旨;第二,一切市场策略只有符合消费者的行为特点,才可能奏效。

2、个体消费行为指的是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和评价用以满足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设施所表现出的一切脑体活动。

广告心理 复习资料

广告心理 复习资料

广告成功的第一步是要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雷蒙德(Raymond, A. 1968)的广告计数测验。

“一个工作日中,成人被试视听的广告平均数为76一、注意的概念和特征●注意(Attention)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

●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

●四、注意的种类●(一)无意注意(involuntary attention)●1、概念: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由刺激物特点引起,伴有主体情绪上的反应。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1)客观刺激本身的特a.强度。

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很重要。

b.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c.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d.刺激物的新异性。

●(2)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人对事物的兴趣、需要和态度;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知识经验……●(二)有意注意(voluntary attention)●概念: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意志努力。

先有内在要求,根据意识需要,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物上。

●(三)、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或培养个人对事物的直接兴趣达到的。

●一、实用性信息●信息加工的行为倾向性取决于三个因素:需要、期望和消息的价值(Burnkrant,1976)●二、支持性的信息●人的内驱力使自己对客体产生一致的认知和行为。

(C.E.Osgood & P.H.Tennenbaum, 1955)●三、刺激性的信息●“审美疲劳”●四、趣味性的信息●广告标题通常发挥了三方面功能:●①尽可能地吸引人们的注意,以发挥广告效果;●②诱导人们去看广告的正文和全篇,唤起人们对广告信息的兴趣;●③加深广告宣传的印象,从而达到广告宣传的预期目的。

情绪与情感(emotion and feeling)情绪是同有机体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二)

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二)

引言概述:广告心理学是研究广告对消费者心理产生的影响和反应的学科。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广告已成为推动市场竞争和消费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了解广告心理学对于广告从业者和市场营销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是广告心理学的复习资料(二),将详细介绍五个重要的主题,包括情感和态度、社会认知、广告刺激、广告与个体差异、以及广告评估。

情感和态度1.情感在广告中的作用:情感在广告中起到吸引消费者注意、建立连接和引发行为的关键作用。

2.情感的类型:广告中常见的情感类型有愉悦、喜悦、激动、恐惧等。

每种情感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不同,需要根据目标受众和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情感策略。

3.情感营造的手段:通过音乐、图像、文字、演员表演等手段营造情感氛围,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

4.情感与购买决策:情感因素在消费者决策中的作用,包括影响购买决策的积极情感和消除负面情感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社会认知1.社会认知的定义: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对社会和他人的认知、理解和判断。

2.社会认知的影响:社会认知对广告中的信息加工和记忆、情感反应和态度形成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3.社会认知的决策规则:社会认知中的决策规则包括亲和性、权威性、社会认同等,广告可以利用这些规则来影响消费者的决策。

4.社会认知的变化:社会认知受社会环境和个体经验的影响,需要广告人员了解并适时调整广告策略。

广告刺激1.广告刺激的定义:广告刺激是指广告中的各种视觉、听觉、口味、触觉等感官元素。

2.广告刺激的作用:广告刺激在吸引和引起消费者注意、影响情感和态度、促使购买行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广告刺激的特点:广告刺激需要具备独特性、多样性和稳定性,以保证其在广告中的有效性。

4.广告刺激的设计原则:广告刺激的设计需要考虑消费者的感知特点和认知过程,通过色彩、形状、声音等手段吸引消费者并引发积极反应。

广告与个体差异1.个体差异的概念:个体差异是指不同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

2.广告个性化:个体差异对广告个性化定制的重要性。

广告心理学考试资料整理

广告心理学考试资料整理
9.如何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广告诉求心理方略?
① 广告要恰当地选择受众的真正的或深层的需要为诉求点;②诉诸消费者的优势需要;③ 突出产品的独特功能,满足受众的特殊需要;④找出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心理附加值,迎合受众的多层次需求;⑤发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⑥避免诱发负面需要。
10.广告构思中怎样创造新形象?
7.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和绝对感觉阈限:①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②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别量叫差别感觉阈限,简称为最小可觉差(JND)③绝对感觉阈限(E)指最小可觉察的剌激量,即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8.知觉的特征和组织原则:①知觉的选择性②知觉的整体性③知觉的理解性④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组织原则:接近性原则、相似性原则、连续性原则、闭合性原则)
(soft sell)。(二)①紧紧抓住消费者的情感需要;(王姬“孔府家酒,叫人想家”,雅士利麦片诉求的是母亲对子女的母爱,脑白金诉求师徒之间的感情,旺旺饼干诉求家庭和睦和对财旺、气旺、身体旺的愿望,小霸王游戏机诉求的是父母望于成龙的心情等。)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超值,物质和精神.如派克笔是身份的象征,金利来代表成功男人的形象,万宝路则是独立、自由、粗犷、豪放的男子汉的象征)③利用情感的迁移;(晕轮效应、明星广告)④利用暗示,倡导流行。(三)①情感诉求不是针对所有受众和产品都有效的诉求方式;②情感诉求是手段而非目的,切勿本末倒置;③ 情感诉求不能只拿“情感”说事,情感诉求和理性诉求相辅相成。
14.广告诉求:指通过一定的广告内容和形式对受众进行说服的广告策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广告说什么(What to say),二是如何说(How to say),也就是选择什么样的诉求点和诉求形式。

广告心理学复习重点

广告心理学复习重点

P9 内容分析法名词解释P 12 斯科特广告原理标志着广告心理学的诞生选择P 26 影响青年人(19、20-28、29)行为的心理因素?简答P 35 高收入者的消费心理特征?简答P 36 中等收入者的消费更看重品牌或产品的象征意义填空P 40 复杂的品牌选择策略名词解释优势模式、连续性模式不连续模式名词解释/选择P 48 货架位置对销售量的影响从众性购买行为选择P 49 理性购买行为名词解释P 52 影响例行反应行为的因素?简答P 69 沃恩广告策略的四种类型对应的广告层次效果选择P 75 人们对广告的态度越来越消极填空P 87 界定广告诉求对象的基本要求选择P 98 心理效应模式前四种最早最被广泛认可掌握人物及具体顺序选择P 101 广告的客观心理效应?简答P 109 品牌资产的几个推断选择P 114 品牌资产的核心填空P 123 几大策略的定义及相应的案例选择/名词解释P 126 广告诉求的决策过程选择P 128 影响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因素简答P 147 品牌的象征意义标志选择P 151 需求层次论作者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名词解释P 155 伍斯德11种常见消费动机填空/选择施塔奇前两种动机选择P 157 广告诉求的心理策略论述/案例P 162 广告说服机制可分几个阶段强化理论/归类评价模式名词解释低卷入学习模式提出者结构选择/填空P 169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式170 第一句171第三点第六点填空边缘线索名词解释/选择P 175 品牌态度与广告态度的四种观点简答P 177 品牌态度与广告态度存在的情感迁移的关系填空P 188 呈现结论适用的情况选择P 193 理性诉求名词解释P 198 比较广告的优势和不足?简答P 199 单面和双面论证的使用条件?简答广告诉求的方法理性/情感诉求的方法和类型论述/案例分析P 207 怎样的恐惧诉求引起消费者的态度改变填空P 220 脑力激荡法二旧化一新名词解释启发构思法J W杨创意产生法选择水平思考法倡导者填空P 224广告表现的心理原则简答P 226认知最省力原则定义及表现名词解释/ 选择P 237-238 报纸及杂志广告不同版面的注意值差异选择P 250 直觉主动性的几种表现形式及其例子(盲人摸象)P 254 广告语言的感知名词解释P 260 颜色匹配易读性的等级最高和最低选择P 261 知识和经验第一句填空P 264 短时记忆的容量选择/填空P 268 提高广告记忆效果的基本方法简答/案例分析P 272 几种联想规律的例子名词解释/选择P 275 几种语言规律的例子选择P 279提高和巩固品牌知名度的策略简答P 283第三行填空P 289意义性意象性名词解释P 322报纸、电视的心理特性选择P 330________看作是城镇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P 335-336报纸及杂志广告不同版面的注意值差异选择P 341 克鲁格曼观点第三次暴露的作用填空二因素理论两个相对立的因素效应呈现的曲线形式填空P 343广告重复几次出现负效果选择P 344广告重复应注意的方面简答/选择/填空P 351电视广告的视觉表现原则?选择/填空P 359关于标题或副标题的创作原则选择P 365音响的作用简答P 369画面和语言同步与否哪种情况最有利于观众的认知加工选择P 370沃森邓恩对画面应用规则的概况选择P 374波长与颜色的关系选择P 382名人广告的作用效果选择/案例分析P 389 模特的性别与产品一致与否的效果模特使用的传播效果填空/选择P 391 大媒体广告的优点简答。

广告心理学复习要点

广告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绪论路易斯的法则的ADS法则:注意——兴趣——欲望——行为法则。

标志1901年12月广告与市场营销:1.广告是市场营销的四大策略之一——销售推广策略中的一个传播信息的工具。

企业消费者;G W G货币P产品4PS P价格P销售推广它与某一商品销售之间的联系时相当薄弱和片面的。

P地点2.销售推广是指所有用来与消费者沟通、告诉或说服消费者有关某种商品的好处及价值的活动。

3.通过4种方式实现:个人销售、广告、公众宣传、促销A市场营销的要素:传统的市场营销有——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销售promotionB广告在营销中的地位:广告是四大策略之一。

C广告在营销中的作用:广告与销售推广的关系是比较直接的。

广告做的好坏在于它有没有达到销售推广的最终目的,亦即是否有效地传达了商品的信息。

销售推广具体目标则因商品、因时、因地而异。

D广告的功能:确认及识别商品,传达有关产品的信息,引起新使用者对新产品的尝试,并借由目前使用者的建议促使购买,刺激某一产品的分配,增加对产品的使用,增加对品牌的偏好及忠诚度,广告除了有助于行销外,还提供可传播的功能,教育的功能、经济的功能以及促进社会的功能。

E为什么要学习广告心理学?1.广告说服需要把握消费者心理行为特征。

a、买点的确定与目标消费者的价值取向紧密相关。

b、消费者与厂家在商品关注特性上的差异。

2.广告传播依赖心理学法则。

3.准确地了解心理法则需要用科学方法。

4.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心理活动经验。

这有利于理解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但是要准确地了解和把握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否则就容易错位。

F广告对消费行为的作用:1、在诸多市场要素组成的复杂关系之中,消费者成为中心,理由是:第一,商品生产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宗旨;第二,一切市场策略只有符合消费者的行为特点,才可能奏效。

2、个体消费行为指的是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和评价用以满足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设施所表现出的一切脑体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9气质: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上的差异,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为上的表现。

P9性格特点:对现实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差异。

P9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点,构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差异。

P9个性倾向性:制约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P11个体消费行为: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和评价用以满足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设施所表现出的一切脑体活动。

P12潜在需要:未被意识到的需要。

P16访谈法:通过访谈者和受访者的交谈,了解受访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态度等的方法。

P17问卷:一套让受测者回答的题目,以及使用这套问卷的说明。

P17问卷法:把问卷交给受测者,让受测者回答,通过对答卷的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结论的方法。

P19封闭式:让回答者从所列答案中进行选择。

P20开放式:让回答者任意填写答案,不作限制。

P20自由回答法:回答者自由填写内容。

P20投射测验法:给被试对象一组意义不清的刺激,让被试对象加以解释,从他的判断中推断他的人格特点。

P21造句法:给被试对象不完整的句子,让他把想好的词填进去,以造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P22实验法: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试者某种刺激,以引发他的某种行为反应,从而加以研究,找出某种心理活动的规律,或者说找出事物的某种因果联系。

P22自变量:研究所用的刺激。

P22因变量:实验中拟测的指标。

P22实验:检验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说明关系的性质。

P28注意的过滤器说:有机体有着许多彼此分离着的神经通道。

它们对于外界来的各种各样的刺激进行着筛选,即把无关紧要的信息过滤掉(或堵塞住),以免大脑负担过重。

因为,大脑的信息加工容量是有限的。

这种理论的要点,就是把注意看成一种信息的过滤器。

P30注意:心理活动对特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P34一致性理论:人有一种驱力促使自己对客体产生一致的认知和行为,当认知失谐时,人们会出现不适感,进而试图去减少它,减少失谐的一个机制:有选择的寻求支持信息或避免不一致的信息。

P43对比:对象与背景差异的特性。

P47悬念广告:指广告信息不是一次,而是通过系列广告,由粗至细、由部分到整体,或者说,随着广告系列的发展,广告信息逐渐充实和完善。

P47定向活动:始发的悬念广告根本不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形成了一种动机,趋向于对该系列的下一次广告。

P51感觉:当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大脑中对特定对象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

P52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P52绝对阈限:可被感受器察觉到的最小刺激值。

P52上阈限:可被感受器察觉到的最大刺激值。

P52感受性降低:感受器对于恒定、持久作用的环境刺激会产生适应现象。

P53差别阈限:最小可察觉的刺激差异量,简称为最小可察觉(JND)P53韦伯分数/韦伯律:△S(对S的最小可察觉值)/S(原有刺激值)=K(比例常数)△S=K?S刺激从原有强度上变化至最小可觉差是一个恒定的比例常数,而不是绝对的差数。

P56极限水平/阈限水平:刺激对感受器来说,有一个可觉水平。

P56阈上刺激:超过阈限水平。

P56阈下刺激:低于阈限水平。

P56阈下知觉:对阈下刺激人们观察不到,但却仍然有反应。

P58知觉: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刺激,使之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和连贯的现实映象的过程。

P59解释:包括把注意范围内的感觉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模式,再将它同过去的经验比较,从中推得意义。

P59知觉对象:在周围的刺激物中,那些受到集中注意的刺激物。

P60知觉背景:处于注意“边缘”的其余刺激物。

P60知觉过程:对象从背景中分出的过程。

P62感觉的对比效应:相反属性的两个对象并排在一起,往往导致感觉上的差异加大。

P62颜色对比:被看成的颜色包括灰色向着它周围颜色的对立方向变化的现象。

P62明度对比:被看见的明度向其周围明亮的对立方向转化的现象。

P63知觉的选择性:个体对一些对象或对象的某个(某些)属性知觉,而不对另一些对象及其部分属性知觉。

P63知觉的超负荷:外来刺激超出个体在正常情况下所能接受的能力时,一部分刺激就会受到心理上的排斥。

P63选择的感受性:个体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或有兴趣的对象表现出较高的感受性。

P64知觉防御:个体表现出对恐惧或感到威胁的刺激倾向于回避、阻滞或反映缓慢。

P66知觉的整体性/完形: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特性。

P67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的知觉并不等于个部分的感官之和。

P67境联效应:上下联系对知觉的影响。

P72对刺激的解释:从感觉信息组织后的模式中推得意义。

P77对广告误解:接受者从广告中理解到的含义与广告主的原意不一致。

P79方位:方向与位置。

用“度”来表示。

P80再认的错误:把看过的图像判断成未看过或把未看过的判断成看过的。

P83知觉的恒常性:知觉在照度、距离和位置等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对物体的知觉仍旧保持不变的趋势的不变性。

P83大小恒常性:在视网膜像缩小的情况下,若保持知觉大小不变,观察者势必把对象知觉的更远。

P84明度:对光强的主观感觉。

P84明度恒常性:改变照度使物体反射的光量变化时,对物体的明度知觉仍趋向于保持不变。

P85颜色恒常性:当照射物体表面的颜色光发生变化时,人们对该物体表面颜色的知觉仍然保持不变。

P86错觉: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对象歪曲的知觉。

P93联想学习理论:一种反应同一种刺激的联想,一个刺激与对它所做的反应之间建立联系。

P97操作性/工具性条件反射:学习者在特定环境中主动而自愿地进行操作,过程包含一种有助于获得奖励,并倾向于重复的活动。

P100认知学习理论:发现可能解决问题的有意义模式或领会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尝试错误的结果。

P102条件反射的泛化:受试者学会对某个刺激做特定的反应时,不仅可以由原有的刺激引起,还可以由类似的刺激引起。

P103条件反射的分化:对不同刺激作不同反应。

P103学习率:学习的效率随量的积累而逐渐减低,学子最初学得快忘得快,后来学得少忘得少。

P105广告频率:在一段时间里重复广告的次数。

P110二因素说:认为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相对立的学习因素制约受众对重复刺激的态度,刺激重复适度增加,积极的学习因子会迅速增加而消极的会增长缓慢,而刺激重复数继续增加会使消极因子超过积极因子迅速增长。

P110二阶段认知反应说:认为如果把重复次数分做两段,在第一阶段,重复给受众提供了更多学习、了解广告内容和含义的机会,对信息的精细加工可能性也随之提高,而在第二阶段,重复次数继续增加,受众开始由对广告论点的客观评价转向有异议的论点和情境因素,以至于把认知活动转移到其他的无关信息。

其结果难以产生态度改变,甚至导致消极态度。

P115信息量:表示消息所具有的概率价值,单位是二进制的,一个二进位称作一个比特bit.P115组块:把几个小单位组成大单位。

P121表象/记忆表象:对当前对象的直接反映是知觉映像,而对过去感知的对象在头脑中再现出来。

P122想象: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P123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P124原型:进行创造想象时对解决问题起启发作用的事物。

P128再造想象:依据语言的描述或图示,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过程。

P132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之间的影响。

P132联觉:由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表现。

P134联想:由一种事物的经验想起另一种事物的经验,或由想起的一种事物的经验,又想起另一种事物的经验。

P135三大联想律: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接近、对比和类似的观念的联系,有接近律、对比律和类似律。

P135四大联想律:在三大联想律基础上补充因果律。

P135接近律: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

火柴和香烟P135对比律:在性质或特点上相反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

白天与黑夜P135类似律:在形貌和内涵上相似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

鸡与鸭孵蛋P136因果律:在逻辑上有着因果关系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

潮湿与下雨P136自由联想:是指给定一个词要求说出头脑中浮现的第一个词。

P144认知: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又称认识。

包括: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言语。

P144组块策略:将零散的构件组成有意义的单元。

P145高级统领者:指的是突出重点,统领各部,构成一个完整创意。

P145类比策略:从某个客体的特性,形象地说明另一个客体的特性。

P145境联策略:通过背景烘托广告对象(主要信息)的策略。

P146对比策略:通过比较使用和没有使用特定商品或劳务,突出改善后的效果。

P146镶嵌策略:将品牌名称镶嵌到该商品中,或者把该商品镶嵌到文字里。

P146转换策略:是把文字(或外文字母)变换成相关的图形,以达到生动地表达文字信息的目的。

P146特征展露策略:将商品特色突出出来。

P147认知失谐:就是认知“反常态”在现实环境中,人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物,获得了许多经验和知识。

这些熟悉的事物、经验和知识、在人的大脑里会形成一定的定势,也就是形成了习惯性思维。

当熟悉的事物、经验和知识突然以一种反常的方式出现时,业已形成的定势就会被破坏,出现认知失谐现象。

P153说服:是通过给予接受者一定的诉求,引导其态度和行为趋向于说服者预定的方向。

如果通过大众媒体,旨在促进消费者对特定商品产生积极的态度和购买行为,就是广告的说服。

P153态度:它是个体以特定方式对待人、物、思想观念的一种倾向性。

这种倾向性以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是意见。

而意见的本身,也就是态度的表现。

除意见之外,态度也可以通过行动表现出来。

P157态度的改变:既包括由肯定向否定转变,也包括否定向肯定转变,还包括肯定或否定程度上的发展。

前者是性质上的改变,后者是程度上的变化。

P158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20世纪80年代佩蒂、卡西窝波和休曼。

该理论把态度改变归纳为两个基本的路径:中枢的和边缘的。

中枢说服路径把态度改变看成是消费者认真考虑和综合信息的结果。

边缘说服路径的看法与中枢的相反,认为消费者对客体的态度改变不在于考虑对像本身的特性或证据,而是将该对像同诸多线索联系起来。

这线索可能是肯定的,也可能是否定的。

ELM模型的基本原则是:不同的说服方法依赖于对传播信息作精细加工的可能性高低。

当精细加工的可能性是高时,说服的中枢路径特别有效;而当这种可能性是低时,则边缘的路径有效。

两条说服路径的效果有两点重要的区别:中枢路径所引起的态度变化比边缘路径的要持久,中枢路径所形成的态度可能比边缘路径预测后来的行为更好。

P163态度改变的协调论:把对两者不同的态度结合在一起,对两者的态度就会有所变化,积极的态度会下降,消极的态度会有所改善,出现某种综合效果。

P167说服的传播模型:1959年霍夫兰德和詹尼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