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
元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一、元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历史背景的影响。
元初,蒙古族的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地区;后来,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了元朝,统一了中国的南北。
在这个时期,中国北方和南方的文化交流频繁,文学融合了蒙元族和汉族的文化特点,呈现出了独特的风貌。
二、元代文学的特点1. 融合:元代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融合了蒙元族和汉族的文化特点,呈现出了独特的风貌。
在元代文学中,可以看到蒙古族和汉族的文学互相影响、相互渗透,创作出了很多融合了北方与南方文化特点的作品。
2. 戏剧:元代的戏剧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时期,元代戏剧主要有元曲和皮影戏两种形式。
元曲以剧情曲折、音乐优美、表演生动而著称,其表演形式也对后世的戏曲产生了重要影响。
皮影戏则是中国独特的戏剧形式,享有盛誉。
3. 小说:元代小说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元代小说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而且在形式上多种多样。
元代小说主要有民间故事、宫廷传奇、史话等,这些小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元代文学的代表作品1. 元曲:《西厢记》是元代著名的爱情传奇戏剧,它描写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充满了音乐和舞蹈的艺术魅力。
《西厢记》在元代戏曲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中国戏曲文学的珍品。
2. 皮影戏:元代的皮影戏以艺术手法和表演形式独特而著称,被视为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
《三打白骨精》是元代著名的皮影戏剧,它以民间传说为题材,通过皮影和声乐等多种手段生动地表现了一个神怪传奇故事。
3. 小说:元代的小说作品丰富多彩,包括《聊斋志异》、《水浒传》等。
《聊斋志异》是元代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它以神怪、鬼怪为题材,富有超自然的想象,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水浒传》是元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描写义士抗暴的故事为主题,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
四、元代文学的影响元代文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元代文学
二折),关羽(第三、四折)。冲末:鲁肃。 杂:关平、关兴、周仓、黄文(东吴信使)。
(此为末本,由乔公、司马徽、关羽主唱。)
二、主题思想
通过蜀汉关羽单刀赴东吴鲁肃之会,宣扬汉
室为正统的观念,塑造关羽英武的民族英雄
的形象,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反抗元蒙统治者
“董西厢”的新突破:
矛盾冲突的性质衍变成了争取恋爱婚姻自由
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长之间的斗争;张生成 了多情的才子,莺莺富有了反抗性;故事结 局以莺莺张生私奔团圆作结。
第三章
第一节
关汉卿
关汉卿的生
平和创作
元杂剧的奠基人,元代 剧坛的领袖. 号已斋叟,大都人,太 医院户。一说任职太医 院尹。其籍贯,一说为 祁州(今河北安国县) 人,一说解州(今属山 西省)人。
此剧的语言既然质朴自然,又酣畅泼辣。
第三节
喜剧《救风尘》
一、剧情梗概和脚色扮演
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剧情:第一折:阻嫁。第二折:闻变。第三
折:解救。第四折:官判。
扮演:正旦:赵盼儿。外旦:宋引章。冲末:
周舍。外:安秀实。卜儿:宋引章之母。丑: 张小闲。外(孤):郑州守李公弼。
(此剧为旦本,由正旦赵盼儿主唱。)
如《错斩崔宁》和《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简贴和尚》。
2、艺术成就
首先,表现在故事情节生动感人。
其次,开始运用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刻划人
物。并出现了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此外,富有戏剧性的人物对话描写也是表现
人物性格特征的手段。
第二节
宋元说唱艺术与“董西厢”
一、宋元说唱艺术 宋元说唱艺术形式中诸宫调是当时最流行的
元代文学整理
古代文学(元代部分)名词解释1.说话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声(生)。
小说,以讲烟粉、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
说经,即演说佛书。
讲史,说前代兴废争战之事。
合声,以演出者的敏捷见长,如“指物题咏,应命辄成”之类。
2.讲史话本宋元的讲史话本,又称“平话”。
现存宋编元刊或元人新编的讲史话本,大多标名“平话”,如《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平话》等。
“平话”的含义,盖指以平常口语讲述而不加弹唱;作品间或穿插诗词,也只用于念诵,不施于歌唱。
另外,称之为“平”,当是强调讲史话本虽脱胎于史书,而语言风格却摆脱艰深的文言而趋于平易。
3.《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取经诗话》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名卷分若干段,数量不等,凡17段。
每段均有标题;其末尾必有诗一首或二、三首,总括该段故事内容,揭示佛法无边、信佛则逢凶化吉的宗旨。
就“诗”与“话”的关系看,“话”是主体,演说蕴含佛理的故事;“诗”是一种辅助手段,便于听众或读者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取经诗话》叙述唐僧一行六人,往西天求请大乘佛法。
取经队伍由六人增至七人,但除唐僧、猴行者外,其馀诸人并无名姓称谓。
猴行者神通广大,已成为故事的主角。
各段故事有详有略,其中不乏精彩的片段。
《取经诗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说经话本的风貌,也反映出中土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交流、融会的情况。
4.诸宫调诸宫调是一种说唱文学,是相对于有限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而言,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串接而成,其间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配合,叙述有人物、情节的长篇故事。
而每种宫调,则由若干曲牌联成短套,套曲少则一二首,多则十多首。
南方的诸宫调主要以笛子伴奏,北方的诸宫调多以琵琶和筝伴奏,故北诸宫调也称“搊弹词”,某些作品还冠以“弦索”字样,以示其有别于南诸宫调的特点。
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
5.元曲四大家指元代杂剧和散曲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简称“关白马郑”(出自周德清《中原音韵》)。
关汉卿杂剧内容丰富,揭露黑暗,歌颂斗争和历史英雄,个性鲜明,结构巧妙,语言本色,风格激越奔放。
中国古代文学(六)元代文学
张可久.
张可久:字小山(《录鬼簿》);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
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炼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可以说,元曲到张可久,已经完成了文人化的历程。著有《吴盐》、《苏堤渔唱》、《小山北曲乐府》等散曲集
《窦娥冤》是中国著名悲剧之一,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名剧,约有八十六个剧种都改编、演出过此剧。
单刀会
救风尘
拜月亭:《拜月亭》又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古代中国杂剧剧本,是元曲四大爱情剧之一。元代关汉卿作。共四折一楔子。有《元刻古今杂剧三十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仅存曲词和部分宾白,主要写大家闺秀王瑞兰和秀才蒋世隆悲欢离合的婚姻爱情故事。
第六章元代文学
元曲:元曲又称长短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双赴梦
玉镜台
二.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
元代文学
白朴和马致远
一、白朴(1226~1306?) 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祖籍山西 河曲附近。生于金朝首都南京(开封)一个 官僚家庭。“幼经丧乱,仓皇失母”,赖诗 人元好问的收养和教育。 白朴聪颖好学,博览群书,谢绝出仕。 曾漫游真定、大都等杂剧演出兴盛的地方, 晚年移居南方,过着“诗酒优游”的生活。
第六章
南方戏剧圈的 杂剧创作
一、杂剧的南移 1.杂剧南移的原因。 ①北方人民南下定居。 ②南方(杭州)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大批北 方文人。 ③南北语言汇集,形成了独特的“官话”系统。 ④南宋保留的勾栏、瓦舍成为杂剧的演出场所。 ⑤南移线路主要以大运河和长江水路。
2.南方杂剧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元世祖至元13年(1276)至大德 (1279~1307)年间。杂剧初入南方,大 批作家南移。 ②元武宗至大(1308~1311)到元文宗天 历(1328~1330)至顺(1331~1332)年 间。代表作家郑光祖。前期作家退出戏剧 舞台。 ③元顺帝朝(1331~1368)到明初。杂剧 创作日见沉寂、萎靡--杂剧衰微。
1.李文蔚的《燕青搏鱼》。 水浒戏的代表作品。此剧情节虽然为后来 《水浒传》所无,但剧本对权豪势要横行无法的 揭露和对梁山英雄除暴安良的反抗精神的歌颂, 值得肯定。 2.尚仲贤的《柳毅传书》。 本自唐人传奇《柳毅传》。 此剧虽然涂抹了一层浓厚的神话色彩,但折 射出的仍然是现实人间社会的图景。具有浪漫色 彩。 此剧文辞本色秀丽,关目紧凑热闹,波澜迭 起,境界阔大。
四、宫天挺的《范张鸡黍》和秦简夫的 《东堂老》 略:
第七章
南 戏
一、南戏的形成与发展 1.南戏的形成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宋元时期 用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为区别于北方 盛行的杂剧而称之为南戏。因其产生于浙江 温州一带,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南戏大约产生于北宋末南宋初。明代祝 允明《猥谈》中说:“南戏出于宣和之后, 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徐渭《南 词叙录》:“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 作《赵贞女》、《王魁》二种……”。
元代文学作品
元代文学作品
元代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元代,汉文化和蒙古文化的融合,使得元代文学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代表性的作品包括《红楼梦》、《西厢记》、《太上感应篇》、《醒世恒言》等。
其中,《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元代文学的杰出代表。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主角,描绘了一个宏大的家族命运沉浮的故事。
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经典作品。
《西厢记》则是元曲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珍品。
它以杜丽娘和张生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清新唯美的爱情世界和女性的独立精神,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此外,《太上感应篇》是元代道教经典之一,主要介绍了太上老君的道教思想和修炼方法。
而《醒世恒言》则是元代散文集,收录了许多生动有趣的短篇小说,涉及到伦理、道德、官场等方面,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总之,元代文学作品虽然已经历经千年,但它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学艺术价值,仍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 1 -。
中国古代文学笔记:第六编元代文学
第六编元代文学绪论元初到明中叶是中古期第三段,元代文学:1234~1368。
划时代意义:叙事性文学第一次居于主导;作家与下层人民联系密切,文学赢得更多观众、读者,影响广泛。
第一节元代的社会与文学一.民族压迫与融合二.思想领域:程朱理学统治地位得到确认,但独尊局面发生变化;信仰多元化。
三.程朱理学影响下降,礼教松驰,下层人民和青年男女蔑视礼教、违反伦理教多。
四.科举考试时行时辍,儒生地位下降,很多人不再依附政权,人格相对独立,思想意识随即异动。
一些“书会才人”和市民阶层联系密切,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转向平民化,知识分子,大量涌向勾栏瓦肆,促成杂剧发展。
第二节叙事文学的兴盛一.元代叙事文学成为主流;抒情性文学如“散曲”创作给诗坛带来新气象,但诗词成就远比不上唐宋两代。
二.话本小说的兴盛。
(一)唐以来叙事性文体如传奇小说、变文俗讲已呈活跃趋势→宋出现勾栏瓦肆,提供演出场所→元演述故事的话本、说唱得到进一步繁荣;戏剧艺术以急管繁弦和曲折跌宕的情节再现社会各阶层人物,更受欢迎。
(二)宋说话分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生。
1.“说经”讲演佛禅道理;2.“合生”可能属即兴性的滑稽伎艺;3.小说讲述脂粉灵怪、传奇公案故事;3.讲史讲述前代历史、兴废战争;5.后两者均属有情节人物的叙事文学;话本作者已能运用虚构、提拣等技巧。
(三)元“说话”盛行,讲史居多,如《全相平话五种》、《新编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薛仁贵征辽事略》等,注意情节安排及心理描写;元文言小说,如《娇红记》。
三.戏剧艺术成熟,代表当时文学最高水平:杂剧和南戏。
(一)戏剧形成过程:先秦歌舞→汉魏百戏→隋唐戏弄→宋院本→金末元初,在唐变文、说唱诸宫调等叙事性体裁的启示下,与舞蹈、说唱、伎艺、科诨等要素结合,发展成戏剧;由于宋金对峙,出现杂剧和南戏两种。
(二)元杂剧概况。
1.元戏剧题材包括爱情婚姻、历史、公案、豪侠、神仙道化等,涉及面广;2.许多剧本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揭露了现实生活中封建制度的弊陋丑恶,歌颂了被迫害者的反抗精神,展示出元代丰富的生活和人物复杂微妙的精神世界。
中国文学史第三版元代文学戏剧演出和体质知识点总结
中国文学史第三版元代文学戏剧演出和体质知识点总结摘要:一、元代文学背景介绍1.元代社会政治环境2.元代文学特点二、元代戏剧演出1.杂剧的兴起与发展2.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3.杂剧表演艺术的特点三、元代文学体质知识点总结1.诗歌创作2.散文发展3.小说兴起正文:元代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由于多民族融合以及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元代文学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在这一时期,戏剧演出成为了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尤其是杂剧的兴起和发展,成为了元代文学的标志性成就。
首先,我们要了解元代的社会政治环境。
元代是一个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对汉族文化采取了包容和借鉴的态度,这使得元代文学在继承传统文学的基础上,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元代戏剧演出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杂剧成为了元代戏剧的主流形式,以其生动的表演和丰富的剧情赢得了广泛的观众。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代表了元代杂剧的最高成就。
他们的代表作品如《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等,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杂剧表演艺术的特点在于它融合了歌舞、说唱、戏曲等多种表演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元代文学不仅戏剧演出繁荣,诗歌创作、散文发展和小说兴起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诗歌创作方面,元代诗人秉承唐诗宋词的传统,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
其中,杨慎、萨都剌、揭傒斯等诗人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散文发展方面,元代散文家们以真挚的情感和鲜明的个性,为散文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刘因、姚燧、虞集等散文家的作品,成为了元代散文的代表。
此外,元代小说兴起,如《水浒传》、《西游记》等作品,成为了后世长篇小说的典范。
元代文学资料
元代文学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时期,文学在元代达到了辉煌的高度,涌现
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才子佳人。
元代文学以戏曲为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也包括了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体裁,展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和风貌。
戏曲
元代戏曲是元代文学的一大亮点,代表作品有《元曲三百首》、《白马风云》等。
元曲以其多样化的题材、生动的人物形象、丰富的表现手法而闻名。
著名的元曲作家有郑光祖、白朴等,他们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被后人誉为元曲之祖。
元曲的表演形式也经历了发展和完善,至今仍有人传统保留和继承。
诗歌
元代诗歌在发展中保留了唐代的传统,但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元代诗人
以崔护、冯时等为代表,他们的诗作多以豪放、奇特为特点,抒发了诗人们对现实的热爱和思考。
元代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一定的创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散文
元代散文同样是元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作品有《醉翁谈录》、《柳子
厚集》等。
元代散文以其真实、幽默的表达方式,深受人们喜爱。
元代散文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内涵,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元代文学的辉煌时期带给世人无尽的启迪和享受,元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宝库
中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永远闪耀着光芒。
大学语文 元代文学
2、公案戏——批判社会现实
有浓重的血泪控诉色彩,如《窦娥冤》、《蝴蝶梦》、 《鲁斋郎》等,发泄一腔悲愤,控诉权贵暴行,揭露官府枉杀 无辜的现实,收到社会批判的政治效果,洋溢着时代的精神。
艺术特点
一、多为眼起腔式,即弱拍起唱。这是北方音乐所具备的显 著特征之一。 二、这些曲调较多的终止在羽音,属于羽终止群体音乐。
诸宫调的题材大致可分三类:历史题材、爱情、题材和家 庭婚姻题材。其中有些题材对后世的戏剧、小说具有开启作用。 诸宫调具有通俗文学的艺术特性,表现为语言的通俗化、思想 内容的世俗化和审美趣味 的大众化。
元代文学
元杂剧和南戏 元代散曲 元代诗文
元代文学概述
元代文学从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1234)起,到 被朱元璋推翻、元顺帝逃离大都(1368)止,其间约一百三 十四年。
一代又一代文学变迁,继唐诗、宋词后,元曲登上文学 舞台。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各种 表演艺术形式于一体完整喜剧形式。又称北曲。主要特色是: “四折一楔子”、“一人主唱”、“曲白相生”、是严谨完 整、个性鲜明的戏曲艺术。
刘知远 《刘知远诸宫调》不知撰人,仅存残本。原书共有
12卷,现只剩下一头一尾,共计5卷。作品叙述刘知远发 及其与妻子李三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其具体情节、细节 与《五代史平话》及南戏《白兔记》,均互有出入。语 言质朴,文句时有错讹,当非文人手笔。
天书遗事 《天书遗事诸宫调》,元王伯成撰。原作已经失传。
诸宫调由韵文和散文两部分组成,演唱时采取歌唱和说白 相间的方式,属叙事体,其中唱词有接近代言体的部分。诸宫 调为后世戏曲音乐开辟了道路。宋代已用诸宫调的曲调来演唱 宋杂剧了。至元代,其曲调对北方杂剧的形成却起了重要的影 响,它的重要的艺术手段,都为元杂剧所吸收。它为中国汉族 戏曲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元代是我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流派众多,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本文将从元代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入手,展开对元代文学的探讨。
元代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多样性。
元代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时期,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促进了文学的多样发展。
汉族文人继承和发展了宋代文学的优秀传统,以陆游、郑光祖等为代表的南宋词派成为元代重要的流派之一。
此外,元代还出现了以辽、金等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文人群体,他们在文学创作中融入了自己民族的特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学风貌。
元代文学的特点之二是写实性。
元代文人在作品中通常力图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的内心体验。
他们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关注社会矛盾和人性的弱点,以此来表达对时代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如郑光祖的《鹧鸪天·靖康耻》中写下了悲愤的文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这些作品以鲜明的形象、真挚的情感触动着读者,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代文学的特点之三是戏剧性。
元代是我国文化史上戏曲发展的黄金时期,戏曲文学在元代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元杂剧成为元代戏曲的主要形式之一,它融合了汉文化、回鹘文化、蒙古文化等多种民族的艺术元素,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元代戏剧以其剧情曲折、人物丰满、语言生动的特点,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如《元曲选》中收录的元杂剧《牡丹亭》、《西华山》等,以及《元曲选》中的元词《劝学篇》、《秋胡戏》等。
这些作品在题材、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形式各异,各具特色,是元代文学的重要代表。
总的来说,元代文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在多样性、写实性和戏剧性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
元代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们应该继续对元代文学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元代文学概述
元代文学概述元代文学(1271年—1368年,共97年。
)概说中国文学发展到了元代,四种主要的文体:诗歌、散文、戏剧、小说,首次齐备。
元朝立国,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得到确认。
朝廷设立官学,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教科书。
元朝统治集团也尊崇各族固有的宗教信仰,信仰的多元化,削弱了儒家思想在群众中的影响。
元代科举考试时行时辍,儒生被忽视。
•元代文学产生的社会形态元朝统治的年間,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居住于长城内外的各族人民,既有斗争,更有沟通、融合。
蒙古铁骑是带着奴隶制时代的野蛮习性进入中原地区的,后踏着女真人的足迹,接受了汉族文明。
文化的融合,大大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文明程度。
有些人接受了汉族文化熏陶,还擅长以汉语进行文学创作。
例如贯云石(回纥人)、萨都喇(蒙古人)等所写的诗词或散曲,造诣颇高;杂剧作家则有杨景贤(蒙古人)、李直夫(蒙古人)等。
西北游牧民族特有的质朴粗犷、豪放率直的性格,注入作品的形象中,使元代的文坛更加多姿多彩。
民族杂居,也给汉族文化在固有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成分。
元代文学的定位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史家往往对元有所忽视。
《元史》被认为是中国正史草率成篇的代表。
20世纪以来,现代中国逐渐融人世界潮流,由于元蒙对世界史的巨大影响,学者们也给以元史更多的关注。
近代大史学家和文史专家们,比如王国维、陈寅恪、陈垣等人,都曾特别致力于元史的研究。
今天,元史已经成了世界性的显学。
在汉唐元明清等王朝之间,元代历经时间最短,仅有九十年,如果把它的属国算上,它实际领有的国土,则是世界历史之最:横跨欧亚大陆。
当然,元代不是最短的,相较于秦、隋而言它又长了许多。
也正是因为这样,元代用汉语写作的文坛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文坛。
在刚刚统一天下时,元代社会的一道风景线是人员、文化交流与互动。
不仅仅是文人,但文人却是这个时期历史潮流簇拥起的一朵朵浪花。
当时,有江南文人北上大都,西去北岭的,也有北方诗人远游苏杭,直抵南海的。
简述元代文学的特征。
5.重视形式美。元代诗歌注重修辞、音律、格律等方面的美感,使得诗歌的艺术性得到提高。同时,元代文学中的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得到了发展。
元代文学的特征如下:
1.以散文为主。元代散文以杂记、游记、笔记、传记等为主要形式,内容丰富而多样化,形式灵活且富有变化。
2.以戏曲为代表的戏剧文学兴盛。元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代表作品有《西厢记》、《长生殿》等,这些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3.反映社会生活。元代文学作品大量反映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思想等方面,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
中国文学史第三版元代文学戏剧演出和体质知识点总结
中国文学史第三版元代文学戏剧演出和体质知识点总结
摘要:
1.元代文学概述
2.元代戏剧的发展
3.元代戏剧的演出形式
4.元代戏剧的体质特点
5.总结
正文:
【元代文学概述】
元代文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学形式多样,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
元代文学的特点是多元文化交融,各种文化因素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
【元代戏剧的发展】
元代是中国戏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元代戏剧分为杂剧和南戏两大类。
杂剧以北方曲艺为基础,具有较强的民间性和喜剧色彩;南戏则以南方曲艺为基础,具有较强的文人气息和悲剧色彩。
【元代戏剧的演出形式】
元代戏剧的演出形式多样,有露天演出、剧场演出等。
其中,露天演出为主要形式,剧场演出则较为少见。
此外,元代戏剧的演出还伴有音乐、舞蹈等表演形式。
【元代戏剧的体质特点】
元代戏剧的体质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曲艺为基础,注重音乐性和表演性;二是以民间生活为题材,强调真实性和生活性;三是以喜剧和悲剧为主要类型,突出情感表达和戏剧冲突。
【总结】
元代戏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发展、演出形式和体质特点都为后世戏剧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元代文学概述
元代文学概述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一个朝代,但它却拥有着丰富的文学遗产。
元朝立国之初,文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诗歌、戏曲、小说等文学体裁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页。
本文将从元代文学的发展背景、代表作品和文学特点等方面进行探究和总结。
一、元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元朝建立于忽必烈之手,后期蒙古族和汉族的结合,汉人的参与对于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与此同时,元朝的开放政策,与中亚、西亚等地交往加强,也为元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元代文学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成熟。
二、元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元代的文学作品种类丰富,其中最为人所熟知和代表性的是戏曲、诗歌和小说。
以下列举一些代表作品:1.戏曲元代的戏曲,是在唐宋戏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其中,被誉为元曲三大家之一的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汉宫秋》、《单刀会》等作品都是元曲中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在结构上严谨,情节曲折,且在唱腔、音乐等方面也有着突破性的发展,影响了后世的戏曲艺术。
2.诗歌元代诗歌对唐宋诗歌的传承和创新对于中国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元代著名诗人有韩淲、郑庄公、杜光庭等。
他们的诗歌从题材、意境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成为了元代文学中的精品。
3.小说元代小说以《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等作品为代表,这些作品不仅在叙事和描写技巧上有着优秀的表现,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体现了时代特征和思想观念的浮沉、变革。
三、元代文学的特点元代文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互融元代文学中的多个文学体裁相互影响,互相借鉴。
诗歌受到戏曲的影响,戏曲也因受到诗歌的影响而逐渐成熟。
同时,小说和戏曲的结合也成为了元代文学的特色之一。
2.开放性元代成立后,与中亚、西亚等地交往加强。
这些来自外部的文化和思潮,都对于元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开放性不仅在文学的内容上表现突出,更包括了对于社会、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开放和包容。
元代文学详细-
始乱终弃的结局方式,写张生与莺莺两人为追求恋
爱自由而共同斗争,最后两人终于结成美满姻缘。
我们把这一改悲为喜的结局安排看作是普通的戏曲
大团圆模式的表现,董解元的这一改动反映了他对
崔莺莺的同情和肯定,表现出他思想意识的进步。
· 《董西厢》也提出“自古佳人,合配才子”思想,
但也把莹莹对掌声的爱与“报恩”联系在一起,削
·
· 其作品有时也赋予人物和情节以 · 浪漫主义的色 彩,突出了被压 · 迫者的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体 · 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闪烁 · 着理想的光辉。
· 二、在人物塑造方面,一大批性格鲜明的人 物形象丰富了中国古代戏剧文学形象的画廊。
· 不但能写出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物的不同特 点,而且能写出同一阶层人物的不同风貌, 有时甚至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立体感。
· 少数民族诗人,如契丹人耶律楚材、维吾尔族人贯 云石、回族人萨都剌等。
· 3、白话小说在元代继续盛行
· 宋元小说话本第一次用白话文来描写社会日 常生活,主要演述市民生活的悲欢离合,表 现市民情感的喜怒哀乐,反映了市民阶层的 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
· 它开创了白话小说这一崭新的文学样式,并 为明代拟话本短篇白话小说的出现开了先路。
[ 越调•天净沙]《秋思》
· 1. 被誉为“秋思之祖”(周德清《中原音 韵》。
· 选取旅途秋暮的多种富有典型特征的景物, 抒发了漂泊天涯的游子悲秋思乡的情怀。
· 2. 艺术特点: 1 精心选景,巧妙构思,构筑出鲜明的意象
。 2 融情于景,情景相生,创造出深邃的意境
。 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三、白朴
· 二是无论何种题材,都写得肆意畅情,肆无 忌惮。
· 三是艺术风格多样,其主导风格是本色自然, 并融入诙谐之趣。
元代文学 元代的文学
元代文学元代的文学
1、元曲四大家
①关汉卿,号已斋叟,名作有《窦娥冤》《望江亭》《拜月亭》《救风尘》
②郑光祖,代表作就是《倩女离魂》
③白朴,名作有《墙头马上》
④马致远,名作存有《汉宫秋》
2、十大悲剧(主要是前六部)
①关汉卿的《盘夫索夫》②纪君的《赵氏孤儿》③白朴的《梧桐雨》④马致远的《汉宫秋》⑤洪升的《长生殿》⑥孔尚任的'《桃花扇》此外除了⑦冯梦龙的《精忠魂》⑧孟称舜的《娇红记》⑨李玉的《武圣五音》⑩方成培的《雷峰塔》。
3、王实甫和他的《西厢记》
王实甫,字德信。
《西厢记》的主题就是反对封建礼教崇尚婚姻爱情美好。
元代文学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关联
元代文学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关联元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除了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文学背景,还与传统文化紧密相关。
本文将从元代文学的特点、传统文化对元代文学的影响、元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元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联。
一、元代文学的特点元代文学与宋代文学相比,大有不同。
元代文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表达大胆奔放元代文学以其语言表达的大胆奔放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往往将豪放与清新绝妙地结合在一起。
元代诗人如鲁直、杨万里、陈子龙、张可久、辛弃疾、陆游等人,都在诗歌中表现出了这种奔放的精神。
2. 题材广泛多样元代文学的创作不再像唐宋时期那样限于凤凰、百花、群英等少数主题,而是对真实世界进行揭示和描述,展现出其广泛多样的题材之旺盛生命力。
这些题材有政治、军事、历史、佛教、道教、西方文化等。
3. 技巧新颖多变元代文学的写作技巧新颖多变,这一特点在元代小说、杂剧、戏曲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它不断地去挖掘新的领域,拓展了文学的发展空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写作风格。
二、传统文化对元代文学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元代文学重要的创作来源之一。
元代文学的源头在之前的宋代,所以元代文学是宋代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因此,宋代文学对元代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 五经思想对元代文学的影响五经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问,元代文学在思维方式和文化理念上依旧弥漫五经思想的氛围,儒家文化的主张和价值观在元代文学中也不断体现。
例如《三峡记》把全书的重心放在了贡生考试上,强调了儒家温良聚顺的中心思想。
这就说明元代文学在创作方面仍然受到儒家思想的深重影响。
2. 佛教文化对元代文学的影响佛教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分支学派之一,也是新境界的引领者和标志。
元代文学在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
例如在元代的诗歌和小说中,佛教故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描写人物命运的有力支撑。
三、元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元代文学作为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对传统文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代文学杂剧关汉卿关汉卿(1229?——1307?),号己斋,大都人。
其生平事迹已法详考,只知他“生而倜傥,博学能事,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析津志》)。
在当时的“玉京书会”及表演场所非常活跃。
他是中国古典戏剧的奠基人,一生创作了大量剧作,现存《窦娥冤》、《救风尘》等十八种。
感天动地窦娥冤(1)第三折[外扮监斩官上(2),云]下官监斩官是也。
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
[净扮公人(3),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4)、提刀、押正旦带枷上(5)。
刽子云]行动些(6),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
[正旦唱]【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
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7)。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8)。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9)!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
[正旦唱]【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10)。
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11)。
[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甚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
[正旦唱]【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止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12),至今杳无音信。
[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
[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什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
[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13),[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14),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卜儿哭上科,云]天哪,兀的不是我媳妇儿(15)![刽子云]婆子靠后。
[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付他几句话咱(16)。
[刽子云]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付你话哩。
[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
[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
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
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17)。
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18),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19)。
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唱]【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20),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21);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鲍老儿】念窦娥服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22),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23)。
[卜儿哭科,云]孩儿放心,这个老身都记得。
天哪,兀的不痛杀我也。
[正旦唱]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
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
[正旦跪科][刽子开枷科][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
[监斩官云]你有什么事?你说。
[正旦云]要一领净席(24),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25),挂在旗枪上(26)。
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27)。
[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甚么不紧(28)。
[刽子做取席科,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正旦唱]【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29),委实的冤情不浅。
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30),也不见得湛湛青天(31)。
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
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32),望帝啼鹃(33)。
[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话,此时不对监斩大人说,几时说那?[正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34),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正旦唱]【二煞】你道是暑气暄(35),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36)?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锦(37),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38),断送出古陌荒阡(39)?[正旦再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40)。
[监斩官云]打嘴!那有这等说话![正旦唱]【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41)。
如今轮到你山阳县。
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42),使百姓有口难言。
[刽子做磨旗科,云]怎么这一会儿天色阴了也?[内做风科,刽子云]好冷风也![正旦唱]【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题遍(43)。
[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刽子做开刀,正旦倒科][监斩官惊云]呀,真个下雪了,有这等异事![刽子云]我也道平日杀人,满地都是鲜血,这个窦娥的血,都飞在那丈二白练上,并无半点落地,委实奇怪。
[监斩官云]这死罪必有冤枉,早两桩儿应验了,不知亢旱三年的说话,准也不准?且看后来如何。
左右,也不必等待雪晴,便与我抬他尸首,还了那蔡婆婆去罢。
[众应科,抬尸下][题解]《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
主要剧情是:楚州寒儒窦天章因为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
窦娥婚后不久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
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
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将其父毒死。
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
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一一应验。
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全剧四折加一楔子,这一折是《窦娥冤》全剧的高潮。
它一方面表现了窦娥的善良,另一方面,又通过三桩誓愿,表现了窦娥的巨大冤屈。
窦娥的死,既是善的毁灭,又是对恶控诉。
这三桩誓愿,当然带着浪漫主义的色彩,但实际上也寄托着作者的美好愿望。
[注释](1)《感天动地窦娥冤》:《窦娥冤》的全称。
(2)外:即外末,元杂剧中的男性角色。
(3)净:元杂剧中角色之一。
(4)刽子:刽子手。
磨旗:摇旗。
(5)正旦:元杂剧中的女主角。
这里指窦娥。
(6)行动些:快点。
(7)怎生:怎么。
糊突:糊涂,分不清。
盗跖:春秋时的大盗。
历史上被看作是坏人的代表。
颜渊:孔子的学生。
历史上被看作是贤人的代表。
(8)元来:原来。
(9)戡:判定。
(10)偃:倒。
(11)哥哥行[háng]:哥哥那里。
行,宋元人特有的说法,放在人称名词之后,有轻微的指代意味。
(12)取应:指参加科举考试。
(13)餐刀:杀头的委婉说法。
(14)也么哥:元杂剧中常用的的感叹词。
(15)兀的:这个。
(16)咱:语气词。
(17)典刑:受刑。
(18)瀽[jiǎn]:倒,倾。
(19)一陌儿:一百个纸钱。
陌,古代一百钱的总称。
(20)葫芦提:糊里糊涂,不明不白。
罪愆:罪过。
(21)干家缘:做家务。
(22)烈:烧。
(23)荐:祭奠。
(24)一领:一张。
(25)白练:白色绸缎。
(26)旗枪:旗杆顶上的枪头。
代指旗子。
(27)者:语气词。
(28)打甚么不紧:没什么要紧。
(29)无头愿:指被杀头的誓愿。
(30)灵圣:指怪异之事。
(31)湛湛:明亮透彻。
(32)苌弘化碧:传说苌弘是周灵王时的忠臣,被冤杀三年后,他的血成了青绿色的玉石。
(33)望帝啼鹃:传说周末蜀主杜宇,号望帝,被逼传位给臣子后,化成杜鹃,日夜悲啼。
(34)三伏天道:三伏天气。
三伏,即初伏、中伏、末伏,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35)暄:热。
(36)飞霜六月因邹衍:传说战国时燕国的邹衍蒙冤,六月天竟下霜。
(37)六出冰花:因冰花多为六瓣,故以指雪。
(38)素车白马:古代送葬时乘坐的车马。
(39)断送:这里指送葬。
(40)亢旱:大旱。
(41)东海曾经孝妇冤:东海有一寡妇,孝敬婆婆,后来婆婆上吊自杀,其女控告寡妇害死婆婆。
官府不察真情,将寡妇论斩。
临死,寡妇说,如是冤枉,血将缘竹而上。
后来果如其言,并大旱三年。
(42)每:们。
(43)明题遍:全说了出来。
王实甫王实甫,大都人,字德信,生平事迹与生卒年不详。
大致与关汉卿同时或稍后,在当时有极高声望。
根据有关资料,他曾写了十四种杂剧,现存作品除代表作《西厢记》外,还有《破窑记》、《丽春堂》,另有《贩茶船》、《芙蓉亭》残本。
西厢记(1)第三本第二折[旦上云]红娘伏侍老夫人不得空便,偌早晚敢待来也(2)。
起得早了些儿,困思上来,我再睡些儿咱。
[睡科](3)[红上云]奉小姐言语去看张生,因伏侍老夫人,未曾回小姐话去。
不听得声音,敢又睡哩,我入去看一遭。
[红唱]【中吕粉蝶儿】风静帘闲,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扉摇响双环。
绛台高(4),金荷小(5),银釭犹灿(6)。
比及将暖帐轻弹,先揭起这梅红罗软帘偷看。
【醉春风】则见他钗軃玉斜横(7),髻偏云乱挽(8)。
日高犹自不明眸(9),畅好是懒、懒(10)。
[旦做起身长叹科][红唱]半晌抬身,几回搔耳,一声长叹。
[红云]我待便将简帖儿与他(11),恐俺小姐有许多假处哩。
我则将这简帖儿放在妆盒儿上,看他见了说甚么。
[旦做照镜科,见帖看科][红唱]【普天乐】晚妆残,乌云軃,轻匀了粉脸,乱挽起云鬟。
将简帖儿拈,把妆盒儿按,开拆封皮孜孜看(12),颠来倒去不害心烦(13)。
[旦怒叫]红娘![红做意云](14)呀,决撒了也(15)![红唱]厌的早扢皱了黛眉(16)。
[旦云]小贱人,不来怎么![红唱]忽的波低垂了粉颈(17),氲的呵改变了朱颜(18)。
[旦云] 小贱人,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帖来戏弄我,我几曾惯看这等东西?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19)。
[红云]小姐使将我去,他着我将来。
我不识字,知他写着甚么?[红唱]【快活三】分明是你过犯(20),没来由把我摧残(21);使别人颠倒恶心烦(22),你不惯,谁曾惯?[红云]姐姐休闹,比及你对夫人说呵,我将这简帖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23)。
[旦做揪住红科]我逗你耍来。
[红云]放手,看打下下截来。
[旦云]张生近日如何?[红云]我则不说。
[旦云]好姐姐,你说与我听咱![红唱]【朝天子】张生近间、面颜,瘦得来实难看。
不思量茶饭,怕见动弹;晓夜将佳期盼,废寝忘餐。
黄昏清旦,望东墙淹泪眼。
[旦云]请个好太医看他症候咱(24)。
[红云]他症候吃药不济。
[红唱]病患、要安,则除是出几点风流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