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是如何搞垮苏联日本前南斯拉夫的

合集下载

南斯拉夫解体战争民族冲突的悲剧

南斯拉夫解体战争民族冲突的悲剧

南斯拉夫解体战争民族冲突的悲剧南斯拉夫解体战争:民族冲突的悲剧南斯拉夫解体战争是20世纪末发生在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境内的一系列冲突,给整个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道主义灾难。

这场战争始于1991年,持续了数年之久,不仅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导致了南斯拉夫的分裂。

本文将从战争起因、各方角色、战争过程以及后果等方面探讨南斯拉夫解体战争,旨在揭示这场悲剧的原因和对当地民众的严重影响。

一、战争起因南斯拉夫解体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

当时,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内部的民族纷争渐渐升级,主要涉及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波斯尼亚人之间的矛盾。

随着冷战结束,社会主义政权的解体使得各个南斯拉夫地区民族主义情绪不断高涨,国家统一的力量逐渐削弱。

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等地纷纷谋求独立,塞尔维亚则试图维持联邦的完整。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最终导致了南斯拉夫的瓦解和战争的爆发。

二、各方角色南斯拉夫解体战争涉及的各方角色复杂多样。

最主要的参与方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这三个主体民族。

塞尔维亚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政府和领导人导致了冲突的升级,并试图通过军事手段实现塞尔维亚的政治目标。

克罗地亚则力图摆脱对塞尔维亚的依赖,追求民族独立。

波斯尼亚则成为战争中最脆弱的一方,受到了各个民族的压迫。

除了主体民族,其它少数民族如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黑山人等也参与了战争,并受到了严重影响。

国际干预也是南斯拉夫解体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北约等国际组织及各国政府纷纷参与战争的调停和干预。

三、战争过程南斯拉夫解体战争的过程极度残酷,成千上万的平民死亡和无数家庭流离失所。

战争一开始,双方冲突不断升级,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战斗。

城市被围困,居民面临食物和医疗物资的短缺,生活陷入困境。

南斯拉夫军队和民兵部队采取恶性手段,屠杀平民和强奸妇女成为了常见的战争手段。

整个战争期间,战争双方实施了大规模的民族清洗,使整个地区的民族冲突不断升级。

南斯拉夫的内战与解体纳粹占领下的纷争

南斯拉夫的内战与解体纳粹占领下的纷争

南斯拉夫的内战与解体纳粹占领下的纷争南斯拉夫的内战与解体:纳粹占领下的纷争南斯拉夫的内战与解体是20世纪中期的一场重大历史事件。

这场内战发生在纳粹占领期间,给南斯拉夫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混乱。

本文将探讨纳粹占领下南斯拉夫内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一、南斯拉夫的背景南斯拉夫是由不同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其中包括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波斯尼亚人和黑山人等。

二战期间,南斯拉夫成为纳粹德国的占领地,这加剧了该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紧张关系。

二、纳粹占领下南斯拉夫的纷争1. 占领南斯拉夫的原因纳粹德国占领南斯拉夫的原因是出于其对巴尔干地区资源的需求,以及对东欧的战略控制。

纳粹德国通过支持克罗地亚人民阵线(Ustashe)、南斯拉夫沦陷政权以及其他与纳粹合作的团体,试图在南斯拉夫建立自己的统治。

2. 内战的爆发纳粹占领南斯拉夫后,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激化。

克罗地亚人民阵线在纳粹的支持下对其他民族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导致了大规模的冲突。

波斯尼亚人、塞尔维亚人等民族纷纷组织起来,进行反抗。

3. 冲突的恶化与各方的介入内战形势逐渐恶化,各方开始加入战斗。

除了德国军队和克罗地亚人民阵线之外,其他民族武装也加入了战斗,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战场。

同时,英国和苏联等盟国也开始支持南斯拉夫的反抗力量,使得冲突进一步升级。

三、解体的影响1.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的崛起在内战期间,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组织了抵抗运动,并最终取得了抵抗的胜利。

对纳粹的抗击使得南斯拉夫共产党在解体后的南斯拉夫政治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2. 民族关系的进一步紧张内战和纳粹占领期间造成了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间的深刻创伤和紧张关系。

解体后,这些紧张关系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导致了后来南斯拉夫的分裂和血腥的内战。

3. 影响巴尔干地区的安全形势南斯拉夫的解体对巴尔干地区的安全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来的克罗地亚战争、波黑战争以及科索沃战争等都与南斯拉夫的解体有关,给整个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破坏。

被美国弄死的5个国家

被美国弄死的5个国家

被美国弄死的5个国家被美国弄死的五个国家是指在历史上,美国干预或参与的军事行动、政治干预以及经济压迫等因素导致这些国家陷入动荡、破坏和混乱的局面,最终导致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崩溃,进一步造成了无数的人员伤亡和人道灾难。

以下是五个被认为受到美国干预影响而遭受损害的国家的简要介绍:1. 伊拉克:美国于2003年发动了对伊拉克的入侵战争,借口是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然而,事实上,这些指控后来被证实是虚假的。

战争导致了伊拉克政权的崩溃,社会秩序的崩溃,以及国内和地区的混乱。

战争结果,超过40万名伊拉克人丧生,数百万人逃离家园,伊拉克社会和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2. 利比亚:美国和北约于2011年对利比亚发动军事干预,以推翻穆阿迈尔·卡扎菲的政权。

然而,干预所带来的破坏不仅局限于对该国政权的颠覆,而且导致了无政府状态、恐怖主义的滋生以及疾病传播等问题。

至今利比亚仍然处于混乱状态,不同的政治势力和恐怖组织相互争斗,并且该国成为非法移民前往欧洲的主要途径。

3. 阿富汗:美国于2001年发动了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旨在推翻塔利班政权并消灭与基地组织相关的恐怖分子。

然而,数十年的战争对阿富汗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导致几十万人丧生、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即使塔利班政权被推翻,目前阿富汗仍然存在着恐怖主义的威胁,并且政治局势、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面临巨大困境。

4. 叙利亚:美国和其他国家在2011年开始支持反对政府的叛乱武装,导致内战爆发,并引发了复杂的地区冲突。

美国支持的武装力量与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作战,导致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社会动荡。

数百万人逃离家园,成为难民。

到目前为止,叙利亚的内战仍在继续,国家经济、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都遭受了巨大破坏。

5. 越南: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参与了越南战争,试图阻止南越共产主义者的胜利。

然而,这场战争造成了超过300万的人员伤亡,包括平民和士兵。

同时,美军广泛使用化学物质,如橙剂(代号Agent Orange)破坏森林和粮食作物,导致了持久的环境损害和残留问题,并对越南人民的健康产生了长期影响。

苏联解体后,美国不断插手地区争端,挑起局部战争,具体事例

苏联解体后,美国不断插手地区争端,挑起局部战争,具体事例

苏联解体后,美国不断插手地区争端,挑起局部战争,具体事例XXXX年XX月,苏联正式宣告解体,导致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制衡。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大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英国是美国最为忠实的跟班,跟着美国参与了很多战争。

1、科索沃战争,铁托逝世后,南斯拉夫的民族矛盾愈演愈烈。

XXXX年科索沃战争爆发,美英等国发起了轰炸行动,进一步肢解了塞尔维亚,还“误炸”了神秘大国的大使馆,造成不小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2、阿富汗战争,XXXX年发生了骇人听闻的911事件,为了报复,美国发起阿富汗战争,不久后就把塔利班政权推翻了,势力由此渗透到中亚地区,至今驻军也不撤走,或许是在制约另外两个世界大国。

3、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在XXXX年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推翻了萨达姆政权,XXXX年底萨达姆被绞刑处决。

但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伊拉克并未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联军也付出了数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为神秘大国赢得了发展良机。

4、利比亚战争,XXXX年卡扎菲放弃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度交好美英。

但XXXX年在北约战机的轰炸声中改朝换代,国家至今分崩离析,恐怖袭击也常有发生。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作为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是世界政治舞台上备受关注的焦点。

这场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对抗,不仅左右着国际形势的演变,也对两国及其盟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核武器竞赛、军备竞赛和间谍战等方面,来探讨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

冷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的欧洲战场以及美苏两国在事后的事态展开。

由于各自意识形态和战术目标的差异,美国和苏联迅速成为敌对势力。

此时,世界的格局也从此奠定,后来被称为“东西方阵营”的两大集团形成。

冷战的核心竞争领域主要集中在核武器的研发和军备竞赛上。

核武器的竞赛是冷战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冷战初期,美国拥有世界上唯一的核武器,并试图通过核威慑来压制苏联的扩张。

然而,苏联并不甘落后,不久之后也成功研发出核武器,从而打破了美国的垄断地位。

双方随后展开了激烈的核武器研发竞赛,不断提升核威慑力量。

这种相互威胁的状态,使得世界陷入了恐怖与不确定的境地。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紧张的核武器对抗,极大地增加了全球范围的战争爆发的风险,给人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除了核武器竞赛外,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还表现为军备竞赛。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相互增加军备投入,发展军事科技,以保持和加强自身的军事实力。

军备竞赛不仅导致双方在军事技术上不断创新,也给两国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特别是在科技领域,美苏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竞争,努力争夺科技领先地位,以在任何军事对抗中都能占据优势。

这种军备竞赛使得美苏两国之间的对抗进一步升级,也对其他国家的安全形势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与核武器竞赛和军备竞赛相辅相成的是间谍战。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积极开展间谍活动,以获取对方的军事和政治情报,并试图干预对方国内政治格局。

这种间谍活动不仅体现了双方对对方的深度关注,也加剧了双方之间的紧张对抗。

从谢尔盖·斯科尔帕尔到麦卡锡主义,从对方的大使馆内部安插间谍到军事单位的间谍行动,冷战时期的间谍战使双方的对抗更加复杂和火爆。

美苏冷战的知识点总结

美苏冷战的知识点总结

美苏冷战的知识点总结美苏冷战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一场长期、激烈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的对抗。

虽然两国没有实际开战,但他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角力和竞争。

冷战的起始时间一般认为是1946年到1991年苏联解体。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盟国(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在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处理上出现了意见分歧。

苏联坚持要求取得更多的补偿和对德国的严厉惩罚,而美国则希望重建德国和日本,并且希望尽快结束战争并实现世界和平。

2. 苏联的威胁。

苏联在二战结束后迅速扩张,控制了东欧诸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并通过建立东欧阵线,威胁到了西方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3. 意识形态的对抗。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非常激烈。

美国代表民主自由和资本主义,而苏联代表共产主义和集权主义,两国之间的对立使得世界被划分为了东西两个阵营。

4. 资源和技术的竞争。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和太空竞赛,双方都在研发核武器、导弹、飞机、潜艇、太空技术以及各种科学技术方面进行了激烈的竞争。

5. 欧洲的分裂和统一。

冷战时期,欧洲被冷战的局势所左右。

东德与西德、东欧与西欧、东西柏林在长期的对立中被分裂。

直到1989年东欧剧变和柏林墙的倒塌,欧洲才迎来了统一和和平。

6. 亚洲和非洲的独立运动。

冷战期间,亚洲和非洲发生了多个国家的独立运动。

这些国家一方面受到了美国或苏联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成为了大国之间的角力和斗争的场所。

7. 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的一次重要事件,美苏两国险些陷入全面核战争。

这次事件使得美苏双方在军事和外交上寻求了一定的平衡和妥协。

8. 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成为了冷战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场,美国和苏联利用越南进行了一场代理战争。

越战的结果使得美国在国际上声誉受损,也间接影响了美国政府的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

9. 《战略武器限制条约》(SALT)和《中程导弹条约》(INF)。

冷战后美国发动的战争有哪些

冷战后美国发动的战争有哪些

冷战后美国发动的战争冷战是二战后全球两大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之间的长期对峙和冲突,但没有直接爆发全面战争。

然而,冷战的结束并没有终止美国的战争行动。

冷战结束后,美国仍继续在世界各地进行军事干预和战争行动,以下是冷战后美国发动的战争的一些例子。

海湾战争(1990年-1991年)海湾战争是冷战后美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

这场战争于1990年8月开始,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

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吞并科威特并控制其石油资源。

科威特寻求国际援助,联合国通过了决议,授权使用军事力量击败伊拉克。

美国组织了多国联军,以联合国决议为依据,在1991年1月发动了空袭行动,随后进行了一系列地面战斗。

不到100小时,多国联军就迅速击败了伊拉克军队,并在1991年二月宣布停战。

这场战争加强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并标志着美国在冷战后的军事行动的开始。

巴尔干战争(1990年代)在冷战结束后的上个世纪90年代,巴尔干地区爆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冲突。

其中最著名的是南斯拉夫解体后的波斯尼亚战争和科索沃战争。

波斯尼亚战争(1992年-1995年)是一场在南斯拉夫解体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爆发的民族冲突。

塞族、克罗地亚族和波斯尼亚族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导致了大规模的暴力和种族清洗。

美国领导的北约在1995年对塞族进行了军事行动,最终迫使双方在达沃市签署和平协议。

科索沃战争(1998年-1999年)则是南斯拉夫解体后科索沃地区爆发的一场冲突。

科索沃地方领导人试图在南斯拉夫中自行独立。

美国及其北约盟友对南斯拉夫进行了军事干预,进行了长时间的空袭行动,并最终迫使南斯拉夫退出科索沃。

阿富汗战争(2001年至今)2001年,美国发动了一场阿富汗战争,此时的阿富汗成为恐怖主义活动家本·拉登和其组织基地组织的庇护所。

九一一袭击事件后,美国寻求消灭恐怖主义势力并推翻塔利班政权,塔利班一直被指责为支持并庇护基地组织。

南斯拉夫内战简介

南斯拉夫内战简介

南斯拉夫内战简介南斯拉夫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列强必争之地。

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000年米洛塞维奇下台为止主要的纷争。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南斯拉夫内战简介,希望你喜欢。

南斯拉夫内战分析中文名称:南斯拉夫内战参战部队:前南斯拉夫联邦战争结果:引发民族对立时间:1991年-2000年地点:前南斯拉夫人物:戈尔巴乔夫齐奥塞斯库南斯拉夫内战详情斯洛文尼亚战争(十日战争)(1991年)克罗地亚战争(1991年–1995年)波斯尼亚战争(1992年–1995年)科索沃战争(1999年)马其顿战争(2001年)斯洛文尼亚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独立。

南斯拉夫下令由塞尔维亚控制的斯拉夫联邦军进攻斯洛文尼亚,受到强烈还击。

最后经欧共体调停,冲突双方于7月7日达成停火协议,撤出斯领土,斯境内武装冲突暂告平息。

史称十日战争或独立战争。

克罗地亚第一次克罗地亚战争:1991年6月,克罗地亚独立,同境内的塞族流血冲突再起。

米洛舍维奇派志愿军到克境援助塞族人。

战斗主要集中在克境内的塞族聚居区,后来扩散至克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边境地区。

最后由美国外交调停结束战争。

第二次克罗地亚战争:此战争较血腥,克罗地亚在1991年后重组军队。

在1995年再度攻打塞尔维亚。

结果塞军惨败。

波斯尼亚史称波黑战争。

1992年3月1日的波斯尼亚公民投票结果公布。

全民赞成波斯尼亚独立,塞尔维亚向波斯尼亚开战。

虽然联合国有派兵补给援助波斯尼亚。

但塞尔维亚仍是大胜。

1995年,塞尔维亚再向穆族人开火。

迫使北约轰炸塞尔维亚3星期。

最后塞军投降。

波黑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

战争中,塞族共动用近2000门大炮、600辆坦克、600辆装甲车以及一些战斗机等。

波黑430多万人口中有27.8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全国85%以上的经济设施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450多亿美元。

国家分裂问题典型案例

国家分裂问题典型案例

国家分裂问题典型案例
以下是一些历史上的国家分裂问题典型案例:
1. 苏联解体(1991年):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但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各共和国的民族矛盾和经济
困境导致了苏联的分裂,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2. 南斯拉夫解体(1991-2006年):南斯拉夫原本是由六个不
同民族的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组成,但在1991年至2006年期间,南斯拉夫因民族和宗教矛盾而解体,形成了多个独立国家,包括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科索沃和黑山。

3. 捷克斯洛伐克分裂(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原本是由捷
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组成的一个国家,但在1993年正式分裂为
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

4. 英国与苏格兰独立公投(2014年):苏格兰独立派和统一
派在2014年进行了一次公投,最终苏格兰选择维持与英国的
统一,但该公投显示了苏格兰人民对独立的强烈诉求。

5. 英国脱欧(2016年):英国在2016年举行公投,决定退出
欧洲联盟。

这一决定导致了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分裂问题,并引发了与爱尔兰和苏格兰的未来关系的讨论。

这些案例表明,国家分裂问题通常与民族、经济、宗教、历史
等复杂的因素密切相关,而且往往导致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深远影响。

冷战时期美国对东欧的救助政策(1945.doc

冷战时期美国对东欧的救助政策(1945.doc

冷战时期美国对东欧的救助政策(1945-->一、遏制政策下美国对南斯拉夫的特别援助历史上,东欧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一直是大国争夺的重点。

二战时期在关于战后局势安排问题上,美苏两国己经矛盾重重。

随着冷战的发生,东欧成为美苏冷战的前沿地带。

美国把遏制苏联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并依据东欧国家与苏联关系的变化,来实行对东欧国家的不同政策。

在本章中,笔者将考察美国在战后初期对东欧具体政策的浮现,和在遏制政策背景下对南斯拉夫的特别援助。

(一)杜鲁门时期美国对东欧的政策1.美国的遏制政策美苏两国之间的冲突在战时就已显现,在波兰问题、德国问题、战后国际格局安排等问题上美国和苏联争吵不断。

罗斯福一直到去世前还在希望缩小两国的分歧,与苏联进行战后合作。

而杜鲁门继任总统之后,则拉幵了美苏两国冷战的序幕。

战后美苏走向对抗是有一系列因素所致,首先经过战争的摧残,英法德等大国经济受到极大的打击,已经疲于应对国内问题,其殖民地独立的呼声日高,导致它们已经无力再同其他国家竞争。

其次苏联通过反法西斯战争,在广大殖民地和落后的新兴国家中产生了极大的威望,国际地位飙升。

美国二战后成为头号的军事与经济强国,垄断原子弹,黄金储备最多,其综合国力无与匹敌。

第三,美苏两国冲突的对外战略,也导致两国走向对抗。

孔润华指出美国在二战结束之后便决心要领导世界,“创建一种可以增进美国利益的世界秩序,使美国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财富和权势,也可以将其价值观推展到世界的任何角落。

”杜鲁门上台之后强调要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当然我们不指望得到100%我们内心深处想要的东西但是在关键问题上我们必须要得到85%”。

苏联本身对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有着很深的不信任感,战后苏联以国家安全为其对外战略的核心,在东欧追求安全边界。

两国随着矛盾的激化,终于走向对抗。

希腊和土耳其问题是美苏走向冷战的开端。

希腊和土耳其位于地中海东部,是欧亚的交界点,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1946年3月,希腊重新爆发内战,共产党和左派领导的民族解放阵线胜利在望。

高三历史知识点苏美冷战

高三历史知识点苏美冷战

高三历史知识点苏美冷战苏美冷战冷战是指1945年至1991年间,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持续紧张关系及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

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对于理解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国际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

尤其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掌握冷战的相关知识点对于历史学科考试的复习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高三历史知识点中的苏美冷战进行全面深入的介绍和分析。

一、冷战的起因与原因苏美冷战的起因较为复杂,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和政治制度之争。

一方面,苏联试图通过占领东欧国家,并迅速推行共产主义政权来扩张势力范围,将其看作是自身生存和安全的必要手段。

另一方面,美国作为西方阵营的领导者,反对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并试图通过资本主义和民主政治的示范效应来遏制苏联的影响力。

由此,冷战谱写了苏美两大超级大国之间的对立与冲突。

二、冷战的主要事件与对抗1. 杜鲁门主义与杜鲁门宣言杜鲁门主义是指哈里·S·杜鲁门政府的对外政策。

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中提出了一揽子对外援助计划,旨在帮助西欧国家稳定经济、恢复重建,并抵制共产主义的侵略。

其中包括希腊和土耳其援助计划,以及马歇尔计划。

杜鲁门宣言则将冷战责任归咎于苏联,并宣称美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抵御苏联的威胁。

2. 柏林封锁与柏林空中运输1948年,苏联封锁了进入柏林的所有道路和铁路,试图将柏林纳入东德领土。

面对苏联的封锁,美国、英国和法国联合发起了柏林空中运输行动,通过空运投送必需品和物资给柏林居民,最终成功阻止了苏联的封锁企图。

3. 韩战与美苏代理战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成为冷战期间苏美之间的一次代理战争。

苏联支持朝鲜战争,而美国则出兵支援韩国。

尽管这场战争没有直接导致苏美之间的全面冲突,但它凸显了冷战期间两大超级大国之间的敌对态势和冲突。

4.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一举动引发了古巴导弹危机。

美国对此作出了坚决回应,宣布封锁古巴,并准备对苏联进行军事打击。

美国为什么要打南斯拉夫

美国为什么要打南斯拉夫

因为前南在世界上是最后的联盟体制,而且还是反西方主力代表,美国想在世界称雄,打仗也就在所难免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63年-1992年),历史上的国名,位于巴尔干半岛,1992年解体,分别成立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后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现解体为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

1945年,南斯拉夫从纳粹德国手中获得解放,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铁托任主席。

二战后,南实行了国有化和土地改革,开始社会主义建设。

由于南斯拉夫和苏联一向关系不和,加上铁托不甘受制于苏联,1948年,南和苏联关系破裂,南斯拉夫共产党被开除出苏联领导的共产党情报局。

1949年,情报局公开斥责南斯拉夫“已完全蜕化为法西斯主义并投人了世界帝国主义阵营”。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掌握苏联政权后,南苏关系开始改善,并恢复外交关系。

以后,南苏关系一直在处于低度水平,南也并没有加入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经济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军事组织华沙条约组织。

1963年南修改宪法,改国号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前南奉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铁托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

他反对大国垄断国际事务,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为南斯拉夫赢得了国际尊重。

1974年,再次修改宪法,宣布实行“联合劳动”和“代表团制议会”,1980年,铁托逝世后,联邦实行集体领导,各共和国日趋松散,民族矛盾加剧。

1991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和马其顿四个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布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正式解体。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行政区划: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萨拉热窝;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萨格勒布;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斯科普里;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铁托格勒,现改名为波德戈里查;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贝尔格莱德,包括两个社会主义自治省:5a. 科索沃社会主义自治省,首府普里什蒂纳;5b. 伏伊伏丁那社会主义自治省,首府诺维萨德;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首都卢布尔雅那。

南斯拉夫战役的发生经过

南斯拉夫战役的发生经过

南斯拉夫战役的发生经过南斯拉夫战役是轴心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于1941年4月6日进攻南斯拉夫王国的一次战役,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南斯拉夫战役的发生经过,希望能帮到你。

纳粹德国空军第4航空队的第7航空军首先参与巴尔干半岛的战事,希特勒因为南斯拉夫的背叛而大怒,他命执行惩罚计划(Strafgericht)。

4月6日早上7时正,德国空军进行对南斯拉夫的攻击,对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进行饱和轰炸,300架飞机从奥地利及罗马尼亚的机场起飞,共中四分之一是Ju87俯冲轰炸机在战斗机护航下进行攻击,俯冲轰炸机孤立了南斯拉夫的防空力量,而中型轰炸机主要包括道尼尔-17轰炸机及德国JU-88轰炸机则轰炸市区,第一轮的3波轰炸每次中间有15分钟间断,而最后一波则有20分钟,因此,整座城市在接近个半小时时间内便被炸毁,德军集中轰炸市中心的政府建筑物。

中型轰炸机战斗群在整天继续轰炸,而俯冲轰炸机则转而轰炸机场。

在轰炸期间,超过17,000名平民被炸死,轰炸破坏了南斯拉夫高层与军队之间的通讯系统,虽然一部分高级将领能避开第1轮轰炸,但对军队之间的配合及控制已经不能做到。

摧毁了敌人的神经中枢后,德国空军转而攻击其他目标如敌人机场、通讯系统及军队集中地,和对陆军之行动作出空中支援。

南斯拉夫空军及不足够的防空炮火很快就被消灭,这容许德军的轰炸机在战场上空横行。

当德军开始入侵南斯拉夫时,南斯拉夫皇家空军拥有64架德国制的DO-17轰炸机(其中的30架在德国生产,其他则全部由南斯拉夫自己制造),它们是南斯拉夫在1940年秋季时购入,这个唯一的轰炸力量是属于第3轰炸航空团,包括2个轰炸大队;第63轰炸大队驻扎在斯科普里附近的彼得罗瓦茨机场和第64轰炸大队驻扎在普里士提纳附近的米莱舍沃。

战斗中,在克拉列沃的飞机厂又赶制了三架此型轰炸机,其中两架在1940年4月10日交到了空军手中,还有一架也在4月12日完成了交付。

德国空军在最初的轰炸中炸毁了26架此型飞机,南斯拉夫空军的飞机共有4架在空中被击落及有45架被击毁在地上。

南斯拉夫内战的原因是什么

南斯拉夫内战的原因是什么

南斯拉夫内战的原因是什么南斯拉夫内战指的是前南斯拉夫联邦解体而引发的民族对立和内战。

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000年米洛舍维奇下台为止主要的纷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南斯拉夫内战的原因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南斯拉夫内战的原因历史上的“南斯拉夫内战”,它指的是前南斯拉夫联邦解体而引发的民族对立和内战。

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000年米洛舍维奇下台为止主要的纷争。

事实上,关于这场内战,它的起因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第一就是这场内战所处的历史背景:历史上,南斯拉夫的地理位置优越,它主要是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地区,战略位置也是十分重要,所以历来是列强必争之地。

另外关于南斯拉夫国内情况和周边情况也是极为的复杂。

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主要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及苏联为首的东方共产势力国家两大集团对立而开始冷战。

而对于南斯拉夫而言,由于铁托是共产主义者所以属于东侧的阵营,所以,它并不是苏联的附庸国或是卫星国家,而是发展成为了一个具有独立自主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

后来由于铁托的去世,此时的苏联在进行经济提示改革,渐渐的南斯拉夫社会体制也因此成为了资本主义,而组成南斯拉夫的各国已经开此酝酿脱离南斯拉夫这个架构。

此时,前南各共和国的民族主义者开始掌权。

第二个就是因为一起冲突事件: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虽说,铁托时代的铁腕政策和铁托本人的崇高威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维持了南斯拉夫国家的稳定,以及民族关系的缓和。

但另一方面,铁托和南共在民族理论和实践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以至于矛盾逐步凸显,甚至起了冲突。

综上所述,这些种种的事件以及冲突的结合,直接促使南斯拉夫拉开了内战。

南斯拉夫内战暴行自1992年后半年以来,国际舆论就曾陆续的披露出前南斯拉夫内战暴行中所造成的种种惨况和影响,并且根据记录的详细记载,据说南斯拉夫内战已经使将近有2万多人死亡,有5万多人受伤,甚至5万多人失踪,以及几百万人无家可归,这样的局面形成了欧洲50年来最大的难民潮。

波黑战争南斯拉夫解体的一部分

波黑战争南斯拉夫解体的一部分

波黑战争南斯拉夫解体的一部分波黑战争:南斯拉夫解体的一部分波黑战争,是南斯拉夫解体过程中的一部分,发生于1992年至1995年的波黑境内。

这场战争给整个巴尔干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创伤。

本文将从南斯拉夫解体的背景、波黑战争的原因、战争的过程以及对波黑社会和国际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南斯拉夫解体的背景南斯拉夫原本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六个共和国和两个自治省组成,形成于1945年。

然而,由于民族、宗教和经济等问题的积累,南斯拉夫逐渐陷入困境。

在1980年代末,南斯拉夫的政治体系崩溃,这使得民族主义情绪开始抬头,各个共和国和自治省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

二、波黑战争的原因2.1 民族主义与民族冲突波黑战争的冲突主要源自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个民族主义势力之间的对立。

波黑境内的民族主义者试图将波黑独立出去,但这一举动遭到了其他民族的激烈反对。

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对立转化为暴力冲突。

2.2 经济危机导致的社会动荡南斯拉夫解体过程中的经济崩溃使得社会动荡进一步恶化。

经济资源的分配不均、失业率的上升以及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公平引发了人们的不满情绪,加剧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三、波黑战争的过程波黑战争发生于1992年,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等国也卷入了这场战争。

各个民族之间的战斗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民族浊火的迫害。

在战争期间,种族清洗现象非常严重,成千上万的人被迫离开家园,流离失所。

战争的过程充满了残酷和暴力,各方力量互相对抗,损失惨重。

国际社会也插手其中,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和维和力量来解决冲突,但效果并不理想。

四、波黑战争的影响4.1 人道主义危机战争导致大量平民伤亡和流离失所,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了家园和亲人。

人道主义危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援助和救援行动得到了积极的响应,但重建工作和和解进程非常复杂。

4.2 民族关系紧张波黑战争加剧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紧张关系,使得和解和重建工作困难重重。

各个民族仍然对彼此存在深刻的矛盾和不信任,导致了长期的紧张局势。

南斯拉夫内战的历史缘由

南斯拉夫内战的历史缘由

南斯拉夫内战的历史缘由南斯拉夫内战是一场长达十年的战争,发生于1991年至2001年间。

南斯拉夫内战的历史缘由非常复杂,源于南斯拉夫在二战期间的历史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成立后遇到的各种问题。

本文将会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角度全面分析南斯拉夫内战的历史缘由。

历史背景南斯拉夫位于整个巴尔干半岛的中心位置,是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

在二战期间,南斯拉夫成为了纳粹德国的入侵目标,反抗纳粹的南斯拉夫共产党组织成为了对纳粹德国最有力的抵抗力量之一,战争结束后,南斯拉夫的一些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1945年,南斯拉夫共产党员铁托成立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铁托决定采用一种特殊的社会主义模式,即“非阵营化”的模式,这种模式意味着南斯拉夫不隶属于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集团也不属于美国领导下的西方集团。

这种模式正是南斯拉夫不久后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源。

文化差异南斯拉夫由多种民族组成,包括南斯拉夫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波斯尼亚人、黑山人、科索沃人、马其顿人等等。

这些民族在语言、文化、宗教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在南斯拉夫建国后,南斯拉夫政府试图消除这些文化差异,然而,他们所采用的消除文化差异的方式却在一些民族中引发了反弹。

例如,1971年,南斯拉夫政府试图废除克罗地亚的匈牙利语学校,这引发了当地的抗议活动。

经济问题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铁托领导下实施的“非阵营化”政策,让南斯拉夫获得了独立自主的经济发展方式,但同时也带来了经济下滑的问题。

南斯拉夫的工业和农业都没有进行现代化改革,导致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逐渐升高。

除了经济的问题,南斯拉夫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加剧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紧张情绪。

政治改革1960年代,南斯拉夫发生了政治改革,铁托决定废除集体领导制度,选择单一领导。

这一改革引发了一些地方领导人的反感,他们认为这将要剥夺他们的权力。

1974年,南斯拉夫宪法被修改,允许各个共和国拥有更多的自治权力。

美国当年为什么要轰炸日本

美国当年为什么要轰炸日本

美国当年为什么要轰炸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了。

不过在二战期间,我们不能忽视的事就是美国向日本投放的两颗原子弹。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美国轰炸日本的原因内容,欢迎大家阅读!美国轰炸日本的原因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德国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无条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

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1945年8月6日8时15分,美军一架B-29轰炸机飞临日本广岛市区上空,投下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

比较确切地说,原子弹不是促使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而只是推动日本尽快投降的因素;原子弹更不是改变战争进程的决定性原因,而只是加快战争进程的推进原因。

除了促使日本尽快投降,特别是要在苏联出兵前投降的原因外,美国扔原子弹还有一个原因,那更是着眼于战后的考虑。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研制成功原子弹的,但是原子弹威力到底有多强,如果不进行一次实战检验,世人无从了解。

如果没人知道原子弹的威力,那自然就起不到威慑的作用。

美国轰炸日本的过程1945年4月,为了确定原子弹轰炸的城市,美国“曼哈顿工程”的负责人与陆军航空兵的专家组成目标选定委员会,要挑出4座日本城市,2座为首要轰炸目标,2座作为备选。

最初的候选名单是由美国陆军航空兵战略航空参谋长诺斯塔德列出的17个日本城市,依次为:东京、川崎、横滨、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户、广岛、吴、下关、山口、八幡、小仓、熊本、福冈、长崎、佐世保。

从军队的角度来说,目标重要性越高,震慑效果越好。

因此,城市当时被破坏的程度至关重要,已经被破坏的程度越小,越可以准确评估原子弹的威力。

其次,投放城市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最好将破坏控制在一定范围,更方便美军专家事后评判其威力。

这样,东京、大阪、名古屋这几座面积大、同时已破坏严重的城市就剔除了,佐世保、吴等小城市也随后被删除。

多方考虑后,5月10日至11日,委员会选定了第一批城市:1.京都,AA级目标2.广岛,AA级目标3.横滨,A级目标4.小仓,A级目标这些目标都有共同的特征:1.军事、工业潜力高,要么是军备供应和生产中心,要么是重要的指挥部或军队集结地。

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及其冲突

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及其冲突

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及其冲突冷战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一场长期对抗。

这场对抗从194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91年苏联解体的时候结束。

这一阶段,美苏两国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甚至爆发了一些战争和较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及其冲突。

1. 背景在二战期间,美国和苏联都对德国和日本的侵略采取了强有力的反击,成为联军的关键力量。

但是,二战后,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

这是因为两国的意识形态不同,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

此外,苏联认为它在二战中做出了更大的贡献,因此应该在战后的重建中得到更多的权利。

2. 争端到了60年代,美国和苏联之间的争端变得越来越明显。

其中最重要的争端之一是古巴导弹危机。

1960年,古巴共产主义政权上台后,开始与苏联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缺少美国的援助,加上古巴一直处于美国的核心利益区域中,导致美国对古巴形成了威胁。

1962年,苏联向古巴提供了导弹和导弹发射器,这个举动使得美国感到了严重的威胁。

美国和苏联之间在古巴问题上开始了激烈的较量,最终导致了危机的爆发。

另一个重要的争端是越南战争。

这场战争始于1955年,是美国为了阻止共产主义在亚洲传播而介入的。

苏联一直支持越南北部的共产主义政府,这也导致了美国和苏联的紧张关系。

1968年,越南和美国签署了《巴黎和约》,结束了战争。

3. 对话尽管发生了许多争端,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话和谈判一直持续着。

例如,两国之间的战略武器裁减谈判。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了莫斯科,并与苏联领导人签署了一项《苏美战略武器裁减条约》。

这个条约是冷战时期最为重要的外交成就之一。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对话和谈判,例如关于军控、人权、双边关系和区域安全等问题的谈判。

这些谈判并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它们能够有效地缓和紧张关系。

4. 结论在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关系充满了紧张和对抗。

争端和冲突时有发生,但通过对话和谈判,两国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一些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人是如何搞垮苏联、日本、前南斯拉夫的。

我们又面临着什么?读一读乔良的一篇《金融战与阴谋论》,很有帮助。

谢谢大家!首先声明一下,我不是经济学家,不是金融专家,所以只能从外行的角度谈一谈我对经融问题的观察。

刚才听了很多专家的发言,很惭愧,因为我发现自己正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如果把我的发言排在前面的话,显然在有关经济的讲坛上我不适合作为带头发言的人;而如果把我放在后面,前面的人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了,这样我又无话可说了。

我知道,《金融战与阴谋论》这个题目是许多搞金融专业,搞经济学的人,特别是一些专家比较反感的。

为什么这么说?我接触过很多专家,他们对于金融战和阴谋论这样的东西都有一种本能的反感。

什么是金融战?把明明是正常的经济社会的行为和活动叫做战争,这完全是毫无意义的夸张和比喻嘛。

什么是阴谋论?明明是正常的金融运作,为什么要把它叫做阴谋呢?这中间存在阴谋吗?我问过一个我很尊敬的朋友,他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官员,他比我年轻,但是他非常出色。

我就阴谋论的问题请教过他,他的回答也是否定的,他说国际金融领域不存在阴谋问题,要说存在的话,那也只能说是阳谋。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还是和他有分歧。

谭教授刚讲过的这些东西,我听了非常惭愧,这么多的数据和信息,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么流畅的讲出来,我觉得这绝对不是我的所长,这辈子也不是我的方向。

因为在这方面我不是一个专家。

我是一个读闲书的人,这使我起码有一个好处,就是我可以不被信息和技术淹没。

我大量的去读一些可能是专家们不关注的书,而这些书给我提供了其他的东西。

我想专家们不喜欢我这个题目,第一是因为这两个词,无论是金融战还是阴谋论都不是专业术语;第二是因为许多学经济、学金融的人,他们从课本上,而且很多人是在国外课堂上受教育的,与这两者没有关系,所以他们本能的排斥这些。

但我要问,如果事实上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迹象,你也仍然要排斥它吗?它和你学到的理论、原理相悖的时候,你认同哪一个呢?这个世界从人类产生了思维,并且进而产生了语言和文字之后,就变成了一个二元世界,一个是客观世界,一个是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以及由此对世界的描述或者是理论描述。

但是二元的世界哪个对我们更重要呢?如果我们看到了某些客观的事实与我们所学到的理论不一样的时候,我们会去修正谁?是修正我们的理论,还是像我们过去所宣称的那样战天斗地,其乐无穷,把这世界完全按我们的意愿去改变?既有的理论和实事求是谁更重要?这才是我们的出发点和分歧点。

现在回到我的令人讨厌的题目上。

一、金融战是客观现实还是夸张比喻?从现代意义上的货币诞生到由此产生资本的融通以来,金融领域的争夺或者厮杀,无论是它的规模还是它最后产生的财富效应,绝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

即使如此也仍然可以不把它叫做战争。

但是我发现经济和战争的区别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因为它不死人,(除了破产自杀的人以外)。

所以人们往往不把它和战争联系起来,但是它的扫荡能力,它和掠夺能力,它的破坏性,确实和战争有一拼。

专家们更多的是关注正常的经济活动,可是实际上与正常经济活动一直如影随形的是非正常经济活动。

因为每个金融家、每个商人,包括经济学家首先是人,其次才是他扮演的社会角色。

当他是人,特别是一个商人的时候,他作为人的特点通过他的社会角色体现出来时,主要就表现为他的逐利倾向。

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么多体制、制度、规则,是不是就能够有效的约制人的本能呢?我对此持怀疑态度。

话再说回来,即使不把金融厮杀和争夺称作战争,它仍然具有杀伤性、掠夺性、破坏性这种些战争固有的特征,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其实比起阴谋论,人们更容易接受金融战这个概念,起码在这一点上大家能大致达成共识。

因为,它在今天的经济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否则我们无法解释这样一些现象。

从200年前,近现代银行业和证券业产生以来,包括拿破仑采用大陆封锁政策发动针对英国的经济战争,现代金融战的历史起码不少于200年。

我们甚至还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这个庞大帝国交替使用军事和经济两种手段进行战争的事例,但是今天我们没有必要扯那么远,我们就以近现代的战争为例。

前苏联,是怎么垮掉的?我看到很多人喜欢说一句话: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由此归结为苏联共产党及戈尔巴乔夫的种种错误,我承认这是重要因素,但是我更倾向于它是被美国充满阴谋色彩的金融战打垮的。

我们不妨看看这样一本书:《里根政府是怎样搞垮苏联的》?去年我在这个讲坛上提到过它,今天我只想做一点简单的回述。

这是一个亲身经历和参与了里根政府用经济手段打垮前苏联的一个美国官员写的。

这个官员讲到了几种手段,第一是庞大军费开支,包括著名的星球大战;第二是千方百计压低国际石油价格,让苏联承受不起。

因为苏联产生一桶石油的成本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当时美国中央情报局测算了一下,只要石油价格每桶下降一美元,前苏联就将损失10亿美元,而当时前苏联的外汇储备是非常紧张的,这一点救命钱对它来讲至关重要;第三个办法就是不择手段的促使整个西方对前苏联进行资金、技术和投资的封锁,使它无法获得急需的血液;第四就是支持波兰的团结工会,为它提供财政支持和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让团结工会给波兰政府捣乱,使波兰的经济陷入困境,必须从西方借钱。

这么混乱的国家,没有担保,谁肯借给他钱呢?只有苏联老大哥为它做担保,结果把苏联那点可怜的外汇也搭了进去;最后就是支持阿富汗抗击苏联的入侵。

这一次美国在阿富汗用非常低廉的成本就获得巨大的胜利,并且报了它惨败于越南战争的一箭之仇。

当时美国的中情局局长非常得意地告诉大家,我们仅仅花费了40亿美元,就让这个邪恶的帝国遭到了惨败。

真正惨不忍睹的是40对400这个悬殊巨大的数字,因为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整整花费了400亿美元,但它还是失败了。

在这之后,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的是1991年12月,苏联的国旗降下来,一个庞大的貌似帝国的国家就这样衰亡了,不见了。

如果能用金融手段做为主要武器,把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打败,不叫战争叫什么呢?要是大家觉得这个例子还不够,我们再来看看日本。

1985年的广场协议之后,日本开始了漫长的上升升腾又下坠跌落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一开始日元升值的势头如此猛烈,猛烈到了喊出“日本第一”的口号,但是日本最后获得了什么?日本获得的是“整整丢失的十年”,或者是他们自己所说的“平成战败”。

这是日本第二次败于美国(第一次是二次大战),而与此同时美国则获得了整整十年的繁荣。

这一落一起,恰恰像一个翘翘板,日本落下去的时候,正是美国翘起来的时候。

美国就这样一次次成为了全世界金融经济的主导。

所以,关于金融战的问题,我想用不着在这里再多讲什么了。

如果还要多讲点什么的话,我顶多再提一句,就是东南亚金融危机。

很多人把它称作金融战,或者称作金融危机。

不管是什么,如果想用一句话总结东南亚金融危机,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说过的一句话最有代表性了,他说:索罗斯的金融袭击使马来西亚经济整整向后倒退了二十年。

当我看到马哈蒂尔这句话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位美国将军的另一句话:1999年美国发动对南联盟科索沃战争的时候,这位将军踌躇满志地说,我们将把南联盟打回到新石器时代,我们将起码把他们打得倒退回去20年。

两相比较,如果一场金融风暴同样能把一个国家打得倒退20年的话,我们不把它叫做战争又叫做什么呢?当然可以叫做别的什么,但是从本质上讲它还是一场战争。

而且在我看来,人类在21世纪,除了头十年,美国在其强权还继续保持的情况下,可能会时不时地选择军事战争去达到他的目的,打伊朗就可能是它的一种选择。

但是我们将更多的看到越来越不使用军事武器去打的战争,那就是用金融、货币打的战争,这样就引出了我的第二个问题。

二、阴谋论是真实存在还是向壁虚构?有一本书叫《货币战争》,这本书不可否认写的不够严谨,尤其是让经济学家、专家们来读的时候觉得格外不够严谨。

我见过几位专家,跟宋鸿兵有接触,他们觉得宋这个人对经济学不是很专业的时候,正是他开始在中国走红的时候。

这本书的走红,让宋红兵非常惊讶,从他惊讶的表情中可以看出来,他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写这本书的,也不是为了抢专家的饭碗写这本书的,他写这本书是出于某种责任感。

当然他有他的问题,这本书里有很多问题,是连我这样的金融外行都能看出来的,但是这本书仍然有它的价值,价值就是提醒你这个世界上,特别是在全世界最热门的领域里,在全世界最赚钱的行当里,人们怎么可能不把自己的暗中算计投入进来。

我不知道在座有多少人是做期货的,是不是同时也在做股票。

1992年我就开始关注中国的股票,我认识一些地地道道的操盘手,还有一些庄家。

有一个庄家跟我讲,他有7000万,这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数字。

他说我如果想打深圳股市任何一支股,用7000万轻轻一掂就能让这支股飘起来。

我认识一些操盘手告诉我更技巧的东西,说每天我和我的老板都要去仔仔细细商量明天的战术,股价最高摸到多高,最低探到多低,明天有没有我们的朋友要进来,比如这支股是10.2元,他希望在8.2元吃,这时候怎么办?告诉他明天要早早把单子挂好,给他2万多股,明天早上他在8.2元挂了一个单子,一开盘这只股就迅速被砸到8.2元,所有人都觉得很惊奇,当时国家还没有10%涨跌停板的限制,砸下来之后就立即成交了。

去查他,他可以告诉你,完全是操作失误。

为什么会有人在这里等着?那不知道。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手段、小小的计谋,连策略都不是,就是股市中的一个小小的计谋。

由此我在想,玩股票,玩金融,西方已经玩了二三百年,包括近现代已经成熟的金融和证券业,难道他们这些人越玩到后来,越光明正大吗?所有在金融及其衍生领域中玩阴谋的人就是中国那些小马仔式的操盘手吗?西方金融界的那些操盘老手们,他们在实战中学习和创造的那些手段、那些本事,在他成为一家银行或者证券公司老总的时候,就全都金盆洗手了吗?他们再不准备用任何阴谋的东西,去打击他的对手,或者有一天一个人出任美联储主席,或者美国财长的时候,他们没有技痒的这种感觉,不想拿这种手段打击其他国家吗?我对此表示怀疑。

因为我过去搞文学,研究的是人,我更关注人性的东西。

我相信我的这个设问起码从人性的角度说是成立的,也许大家仍然对此存疑,那我准备拉几个权威来做后盾。

当然因为今天时间原因不能展得很开,我想引用几个人的话,如果你们认为我说的只是猜测的话,我们看看某些权威人士怎么看这个问题,相信从他们的话里面我们会看到某些迹象。

在这里我要先感谢江涌先生写的文章,下面几个大师的话就是从他的文章当中摘出来的。

凯恩斯、格林斯潘和斯蒂格利茨这些资深大师们的话。

凯恩斯早在1919年的一本著作《和平的经济后果》这本书中,写了这样一句话:“通过连续的通货膨胀的过程,政府可以秘密的,不为人知的没收公民的财富,用这种办法可以任意剥夺人民的财富,没有任何人像通货膨胀这样如此隐秘和可靠的颠覆政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