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公开示范课教学设计
2024年涉江采芙蓉公开课教案精选
2024年涉江采芙蓉公开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二册第四单元《涉江采芙蓉》。
详细内容包括:1. 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
2. 诗歌的结构、韵律、意象分析。
3. 诗歌主题思想的解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涉江采芙蓉》的背景知识,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诗歌表达情感,提升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的意象分析,主题思想的深入解读。
2. 教学重点:诗歌的结构、韵律、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展示荷花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新课导入:介绍作者及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
3. 课文阅读: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4.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意象,深入解读主题思想。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涉江采芙蓉》意象分析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诗歌情感表达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完成。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题,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涉江采芙蓉》2. 主要内容:诗歌背景:作者、时代背景结构韵律:五言绝句、平仄押韵意象分析:荷花、秋水、相思主题思想:怀人、思乡、离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荷花”为题,写一篇借景抒情的短文。
2. 答案示例:通过对荷花的描绘,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绘荷花的诗歌,如《江南逢李龟年》、《夜泊牛渚怀古》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的意象分析。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案(精选7篇)
《涉江采芙蓉》教案《涉江采芙蓉》教案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涉江采芙蓉》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涉江采芙蓉》教案1教学目标: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字词过关,读懂诗歌,对诗歌的初步鉴赏。
难点:通过品味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
教学方法:朗读、品读、比较、探究。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由回顾“诗歌(古风)发展脉络”导入新课:我在刚学过的《孔雀东南飞》一课中给大家归纳过“诗歌(古风)发展脉络”这一知识点,不知同学们还有印象吗?即《诗经》——楚辞——乐府民歌。
由于当时只学到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所以只归纳到此。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诗歌(古风)的又一个重要阶段——《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
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有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
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钟嵘《诗品》评价道:“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今天,我们首先学习其中的一篇《涉江采芙蓉》,“窥一斑而见全豹”,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大家对《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有一个初步的感悟。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
2、教师范读。
3、一生朗读,师生评价。
4、整体感知:全诗抒发了游子思念亲人(妻子)、思念家乡的情感。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2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认识诗歌的多元叙述者——《涉江采芙蓉》活动教学【教学目标】通过诵读体会文章浓郁的忧思之情运用想象和联想来描摹诗歌画面,体会诗中的意境。
3、通过探究活动的设置由浅入深地认识诗歌的多元叙述者。
【重难点】引导学生能够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认识其中的多元叙述者。
【教学方法】引导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悠悠中华,是诗歌的国度,是诗意的民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溯流而上,站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历史河岸,靠近《涉江采芙蓉》,去聆听这朵诗花的吟唱,去感受一份丰富的诗情。
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请同学们齐读,用自己的声音来初步感知,并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首诗的情感。
明确:忧伤、思念提问:曹操的忧思是因为时光短暂、功业未就、求贤不得;《登高》中的忧思是久客独悲,望远怀乡,而本诗中的忧思又是因为什么呢?明确:分离。
李清照曾这样吐露相思别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分隔时间是否缩短、交通是否便利,分离让人思念、忧伤这样的情愫是不会变的。
而《涉江采芙蓉》中又藏着怎样挥之不去的思念与忧伤,这样的忧思又是谁抒发的呢,我们来通过活动探讨。
【任务一、个性理解诗意,认识叙述者】活动一:为诗创作分镜头脚本概念阐释:分镜脚本的制作是电影拍摄及动画制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开拍之前应该设计好要拍摄的人物、画面和情节,相当于摄影构图。
如果将这首诗转变成一些镜头,你觉得可以拍摄出几组分镜头?请创作你的分镜头脚本,为你的作品命名并添上有画面感的内容。
要求:用三个字命名你的分镜头;依照人物、情节、环境来进行想象。
分镜头画面内容(人物、情节、环境)明确:分镜头画面内容(人物、情节、环境)采芙蓉夏秋时节,主人公荡一叶小舟,在江中泽边采集了许多荷花和芬芳的兰草。
遗所思主人公采呀采,想着要将这些芳草要送给心上的人,可所思念的人却身在远方,主人公发出了“采之欲遗谁”的浩叹。
《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涉江采芙蓉》的背景和意义。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运用诗歌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中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
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涉江采芙蓉》的背景和意义。
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分析。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解读。
2.2 教学难点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对诗歌情感和意境的深入感悟。
学生独立分析和解读诗歌的能力培养。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引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涉江采芙蓉》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该诗的初步理解。
3.2 诗歌讲解分段讲解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形式美。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解释其表达效果和意义。
通过讲解诗歌背景和人物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3.3 讨论与实践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相互交流观点。
学生进行诗歌解读的实践活动,选择一首诗歌进行独立分析和解读。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2 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完成诗歌解读作业的质量,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深度。
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诗歌分析和解读的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采用《涉江采芙蓉》的官方教材或相关文学作品集。
提供相关的注释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5.2 多媒体资源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展示诗歌的背景和意境。
利用音乐和图片等资源,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感性体验。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堂互动设计问答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涉江采芙蓉》优秀教案精选3篇
《涉江采芙蓉》优秀教案精选3篇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涉江采芙蓉》优秀教案精选3篇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涉江采芙蓉》教案精选三维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的画面;3、通过诵读、理解,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教学重点:品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旨。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诗中的“同心而离居”的悖论式表达。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钟嵘在《诗品》中这样评价《古诗十九首》:“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这是首《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涉江采芙蓉》,来体悟其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解题1、《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它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为一人所作。
《古诗十九首》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刘勰《文心雕龙》),钟嵘则称之“一字千金”。
2、古诗:这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
又称为“古风”、“古体诗”。
不入乐,只可诵;可换韵,不需对仗;篇幅长短不限。
与乐府诗同为汉代文学的奇葩。
三、教师范读,学生正音,朗读诗歌。
还(huán):回头,调转。
遗(wèi):赠送。
四、研读诗歌1、诗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什幺?其目的是什幺?明确:表达感情的方式是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2、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
涉江采芙蓉公开课教案(精品、经典)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学习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文化常识;2.学会朗读五言诗,运用想象和联想能力理解诗文大意;3.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理解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教学难点】多角度赏析诗歌,分析诗歌表达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珍贵自古寓于常物,古代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枝花或是一棵芳草,如灞桥折柳。
采摘花草赠亲朋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中也常有出现。
以与芙蓉相关的诗句导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二、古诗十九首文化常识。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被誉为“五言之冠冕”、“一字千金”。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1、矢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
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
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三、课文整体感知1、试着复述诗文(诗文大意),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样情感?要点点拨:游子思乡之情诗文大意:渡过江去采摘荷花,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长着很多香草。
采摘荷花想要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地方。
回头看那故乡啊,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
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在愁苦忧伤中慢慢变老。
2、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⑴下面请找出本诗一、二句中的意象有哪些?芙蓉、兰泽、芳草。
⑵其中哪个意象是最重要的?这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芙蓉芙蓉的特点:清幽高洁气质优雅姿态优美仪表庄重作用:为全诗奠定高洁、清幽的意境3、诗中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
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是这芙蓉并没有送出去,文章中作者自问自答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
4、诗中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
《涉江采芙蓉》公开示范课 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渭南市瑞泉中学刘慧玲教学目标:一、感知层次:1、了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涉江采芙蓉》。
二、感受层次:诗歌的思想内涵。
三、感悟层次:本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情感,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1、教具:多媒体。
2、教法:诵读法、讨论法、赏析法。
3、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远离故土的游子是孤寂的,爱人远在天涯难以相守的人是痛苦忧伤的。
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人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今天,让我们跨越时空,来到东汉末年,跟随《涉江采芙蓉》中的主人公,一同去感受这种质朴真挚的情感。
(板书标题)二、教师点明本节课教学目标三、文学常识积累(学生介绍)《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
它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之情。
《古诗十九首》惯常以诗的第一句为题。
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
被称为“五言之冠冕”,有“千古五言之祖”之誉。
它是我国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怨而不怒”,是我国感伤主义文学最早和最集中的体现。
钟嵘《诗品》评价道:“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四、诵读感知,步入文本。
(教师范读)1、目的:第一遍诵读,初步感知内容,疏通文意。
2、要求:师生快速配合,完成本诗文意的串译整理。
交流结果展示——学生展示,教师补正。
译文:(我)坐船来到湖上采摘荷花,胡岸边有数不清的兰蕙芳草。
采来的荷花要送给谁呢?送给我思念的远方的那个人。
(我)回望思念之人所在的故乡,归家的路是那样的漫长。
我们感情深厚却要分离,只有忧愁伤感到终老。
教师:在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步入下一个环节。
五、诵读感受,创设情境。
(学生齐读)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通过第二遍诵读,使得同学们能够感受到人物内心情感,发挥联想想象,勾勒画面。
《涉江采芙蓉》公开示范课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课方案渭南市瑞泉中学刘慧玲教课目标:一、感知层次:1、认识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涉江采芙蓉》。
二、感觉层次:诗歌的思想内涵。
三、感悟层次:本诗独到的艺术魅力。
教课要点: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感情,培育诗歌鉴赏能力。
教课假想:1、教具:多媒体。
2、教法:朗读法、谈论法、赏析法。
3、教时:一课时。
教课过程:一、导语远离故土的游子是孤寂的,爱人远在天涯难以相守的人是难过伤心的。
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人们相互相爱,却不行以在一同。
今日,让我们超越时空,抵达东汉末年,随从《涉江采芙蓉》中的主人公,一同去感觉这类朴素诚挚的感情。
(板书标题)二、教师点明本节课教课目标三、文学知识累积(学生介绍)《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
它并不是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落和悲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之情。
《古诗十九首》惯常以诗的第一句为题。
因为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汲取了汉乐府的营养,因此不仅擅长运用比兴,并且创建出一种独到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
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有“千古五言之祖”之誉。
它是我国五言诗成熟的标记。
“怨而不怒” ,是我国感触主义文学最早和最会合的表现。
钟嵘《诗品》谈论道:“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四、朗读感知,步入文本。
(教师范读)1、目的:第一遍朗读,初步感知内容,疏导文意。
2、要求:师生快速配合,完成本诗文意的串译整理。
交流结果显现——学生显现,教师补正。
译文:(我)坐船抵达湖上采摘荷花,胡岸边有数不清的兰蕙芳草。
采来的荷花要送给谁呢?送给我想念的远方的那个人。
(我)回望想念之人所在的故土,归家的路是那样的漫长。
我们感情深沉却要分别,只有忧愁伤感觉终老。
教师:在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步入下一个环节。
五、朗读感觉,创建情境。
涉江采芙蓉优秀教学设计(6篇)
涉江采芙蓉优秀教学设计(6篇)《涉江采芙蓉》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诵读理解诗歌。
(知识能力)2.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过程方法)3.通过诵读、理解,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描绘出采莲思人的画面感。
2.理解中国古典诗歌中思乡怀人的“哀伤”和“美丽”。
【教学方法】对话探讨法多媒体演示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中和小学已经学过很多中国古典诗歌,古人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也善于用丰富的诗歌内容和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远的如《诗经》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近的唐诗有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宋词有李之仪的“我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元曲有徐再思的“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二、文学常识介绍《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
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
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
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
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介绍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吟读、译读、背读、阅读。
1、吟读:体会情味(方式:听录音、尝试读出情味)要求:a)声音要有起伏。
b)节奏比较自由。
c)读出一点古人的味道。
教学过程:(1)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正音。
(2)提出要求,请一位学生按照要求吟读一遍。
朗读指导:五言诗的断句:二三字格式,二一二格式本诗采用二三字格式断句,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
(3)全班齐读。
2、译读:理解内容(方式:师生探讨、学生分享)要求:a)将古诗译为现代散文b)尽量做到字句优美c)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解释,即将有的字解释一下,把有的意思扩展一下,加入一些自己想象的画面和情感的词语。
《涉江采芙蓉》公开课教案
04
主题思想与价值观念探讨
爱情、人生等主题思想阐述
爱情主题
诗歌通过描绘涉江采芙蓉的场景,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纯真情感。诗中展现出一种浪漫、唯美的爱 情观念,强调爱情的纯洁、真挚和永恒。
人生主题
诗歌借采芙蓉之事,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诗中表现出对青春易逝、人生短暂的无奈和哀愁,同时也传达出 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诗歌的解读,让学生感受爱情的纯真和美好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本课程包括导入、讲解、讨论和写作四个环节。首先通过导 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详细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诗意 和艺术手法,接着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安排写作练习。
时间安排
本课程建议安排2课时。第1课时进行导入和讲解,第2课时 进行讨论和写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进度,可适当 调整时间安排。
作者简介
该诗作者不详,但据传为汉代文人所作。汉朝是我国古代文学史 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汉朝乐府民歌以其朴实自然、情感真挚而 著称。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学生应掌握《涉江采芙蓉》的诗意、艺术手法和文 学价值,了解汉朝乐府民歌的特点和风格。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讲解、讨论和写作等多种教学方式,引 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 审美情趣。
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体现
忠贞观念
诗歌中的爱情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忠贞观念,即忠诚于爱情、坚守承 诺的精神。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作 品中屡见不鲜,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 值观念之一。
VS
审美追求
诗歌中对芙蓉的赞美和对爱情的描绘,体 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追求。古代文 人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美好事物来表 达自己的审美趣味和追求。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高2023级学期秋季课题涉江采芙蓉教科书书名:部编版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___出版日期:2019年8月第一版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感受诗歌浓郁的忧思之情2.通过探究活动的设置由浅入深地认识诗歌的多元叙述者。
教学内容重点:引导学生能够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认识其中的多元叙述者。
难点:理解并体会多元叙述者所带来的情感多解性。
教学过程环节一:读书悟情同学们,悠悠中华,是诗歌的国度,是诗意的民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溯流而上,站在历史河岸,靠近《涉江采芙蓉》,去聆听这朵诗花的吟唱,去感受一份丰富的诗情。
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请同学们齐读,用自己的声音来初步感知,并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首诗的情感。
环节二:个性理解诗意,认识叙述者活动一:为诗创作分镜头脚本概念阐释:分镜脚本的制作是电影拍摄及动画制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开拍之前应该设计好要拍摄的人物、画面和情节,相当于摄影构图。
如果将这首诗转变成一些镜头,你觉得可以拍摄出几组分镜头?请创作你的分镜头脚本。
要求:用三个字命名你的分镜头,描述出你的摄影构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旧知回顾,认识叙述者1.《氓》的故事是由谁叙述的?2.《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又是谁来叙述的呢?叙事者,又称叙述者,是故事的讲述者,是叙事行为的承担者,它不同于作者,是“作者为了实现表达效果,特意设置的一个代替自己说话的恰当角色"。
叙事者就是诗歌事件的讲述者或情感的抒发者,可以是诗歌中的某一人物,也可以是凌驾诗歌文本之上的旁观者。
3.《涉江采芙蓉》的叙述者呢?涉江采芙蓉者还顾望旧乡者旁观者环节三:个性理解诗意,辨析叙述者遴选演员——寻找抒情主人公,辨析叙述者 1.他们的关系可能有?叙事者是“涉江采芙蓉者”,“涉江采芙蓉者"是“还顾望旧乡者”。
高一下册语文《涉江采芙蓉》教案
高一下册语文《涉江采芙蓉》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一下册语文《涉江采芙蓉》教案高一下册语文《涉江采芙蓉》优秀教案其实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涉江采芙蓉》公开示范课教学设计(精选9篇)
《涉江采芙蓉》公开示范课教学设计(精选9篇)《涉江采芙蓉》公开示范课教学设计(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涉江采芙蓉》公开示范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涉江采芙蓉》公开示范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和诗歌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这样一句诗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有没有听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一般我们以为,生与死的距离,就足以隔开两个人了。
但是,最可怕的距离,是两个人的心明明贴的很近,却不能在一起。
这是怎样的一种伤痛?今天让我们走进《涉江采芙蓉》,共同感受诗中挥之不去的思念与忧伤。
二、介绍文学常识1《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文人作品,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用平浅质朴的文字表现深厚的感情,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之情。
梁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中。
2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
3《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知1、学生自读一遍诗。
2、听范读一遍,跟读一遍,教师做朗读指导。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优秀教案(精选6篇)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优秀教案(精选6篇)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识记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背诵全诗。
2、能力方面(1)领会诗歌的思想内涵。
(2)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3)培养学生通过意象来赏析诗歌的能力。
(4)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
3、情感方面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诗歌的朗读;(2)诗歌的赏析;(3)诗歌的表现手法难点:通过抓住意象来赏析诗歌。
【教学方法】导读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以有关芙蓉的名句引入课题。
二、通过导学案学习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
《古诗十九首》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
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
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语言浅近凝练,自然和谐,艺术成就很高。
是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它是五言诗的发端,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三、引导赏析(一)初读,整体感知(听配乐朗诵,初步感知作品)1、试为这首诗划分节奏。
(学生划分,师生共同明确)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诗歌的感情基调如何?你认为全篇中哪个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明确)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忧伤。
是“思”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
3、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思”的举动是什么?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吗?可否举例?明确:是采摘芙蓉。
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
4、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明确:芙蓉,即荷花,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涉江采芙蓉》公开示范课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渭南市瑞泉中学刘慧玲教学目标:一、感知层次:1、了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涉江采芙蓉》。
二、感受层次:诗歌的思想内涵。
三、感悟层次:本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情感,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1、教具:多媒体。
2、教法:诵读法、讨论法、赏析法。
3、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远离故土的游子是孤寂的,爱人远在天涯难以相守的人是痛苦忧伤的。
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人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今天,让我们跨越时空,来到东汉末年,跟随《涉江采芙蓉》中的主人公,一同去感受这种质朴真挚的情感。
(板书标题)二、教师点明本节课教学目标三、文学常识积累(学生介绍)《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
它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之情。
《古诗十九首》惯常以诗的第一句为题。
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
被称为“五言之冠冕”,有“千古五言之祖”之誉。
它是我国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怨而不怒”,是我国感伤主义文学最早和最集中的体现。
钟嵘《诗品》评价道:“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四、诵读感知,步入文本。
(教师范读)1、目的:第一遍诵读,初步感知内容,疏通文意。
2、要求:师生快速配合,完成本诗文意的串译整理。
交流结果展示——学生展示,教师补正。
译文:(我)坐船来到湖上采摘荷花,胡岸边有数不清的兰蕙芳草。
采来的荷花要送给谁呢?送给我思念的远方的那个人。
(我)回望思念之人所在的故乡,归家的路是那样的漫长。
我们感情深厚却要分离,只有忧愁伤感到终老。
教师:在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步入下一个环节。
五、诵读感受,创设情境。
(学生齐读)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通过第二遍诵读,使得同学们能够感受到人物内心情感,发挥联想想象,勾勒画面。
《涉江采芙蓉》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涉江采芙蓉》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涉江采芙蓉》。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并欣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中所表现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2)领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学生追求美好未来的信念。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练朗读和背诵《涉江采芙蓉》。
(2)理解诗歌的意象、意境和主题。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句式的理解与翻译。
(2)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读诗歌。
(3)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谢灵运及其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体会诗歌中所表现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涉江采芙蓉》。
2. 分析并总结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否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
3.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江采芙蓉公开示范课教
学设计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渭南市瑞泉中学刘慧玲
教学目标:
一、感知层次:
1、了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涉江采芙蓉》。
二、感受层次:诗歌的思想内涵。
三、感悟层次:本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情感,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
1、教具:多媒体。
2、教法:诵读法、讨论法、赏析法。
3、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远离故土的游子是孤寂的,爱人远在天涯难以相守的人是痛苦忧伤的。
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人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今天,让我们跨越时空,来到东汉末年,跟随《涉江采芙蓉》中的主人公,一同去感受这种质朴真挚的情感。
(板书标题)
二、教师点明本节课教学目标
三、文学常识积累(学生介绍)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
它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之情。
《古诗十九首》惯常以诗的第一句为题。
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
被称为“五言之冠冕”,有“千古五言之祖”之誉。
它是我国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怨而不怒”,是我国感伤主义文学最早和最集中的体现。
钟嵘《诗品》评价道:“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四、诵读感知,步入文本。
(教师范读)
1、目的:第一遍诵读,初步感知内容,疏通文意。
2、要求:师生快速配合,完成本诗文意的串译整理。
交流结果展示——学生展示,教师补正。
译文:(我)坐船来到湖上采摘荷花,胡岸边有数不清的兰蕙芳草。
采来的荷花要送给谁呢送给我思念的远方的那个人。
(我)回望思念之人所在的故乡,归家的路是那样的漫长。
我们感情深厚却要分离,只有忧愁伤感到终老。
教师:在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步入下一个环节。
五、诵读感受,创设情境。
(学生齐读)
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通过第二遍诵读,使得同学们能够感受到人物内心情感,发挥联想想象,勾勒画面。
教师展示自主赏析诗歌流程图:
诗歌内容(高度概括)——(所运用)艺术手法——(传达)思想情感
教师分解自学任务:具体到组,按照自主赏析流程进行自主研讨学习。
(教师板书收束)
1、赏析第1、2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
分析:①内容:涉江郊游,采摘芙蓉。
②手法:这一句是环境描写,以众多美好的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形象及相思之情。
为以乐景衬哀情。
③思想情感:表达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
教师总结: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这一句塑造了一个清新淡雅、高洁美好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赏析第3、4句:“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
分析:①内容:人在远方,心愿难遂。
②艺术手法:为自问自答的设问。
③思想情感: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
教师总结:情感可谓含蓄蕴藉,余味悠长。
3、赏析第5、6句:“第三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
分析:①内容:回望故乡,长路漫漫。
②手法:运用细节描写,“还顾、望”等动作描写。
③思想情感:抒发了游子孤寂、伤感,思乡怀人的深切情感。
4、赏析第7、8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
分析:①内容:天各一方,忧伤终老。
②手法:运用联想和想象。
主人公由眼前想到以后的生活,有了更深的
担忧。
如果相爱而不能相守,只能忧伤终老。
③思想情感:表达了天各一方,忧伤终老的无尽忧愁。
教师总结:情感至此发生了转折和变化。
思乡怀人——忧伤终老
六、诵读感悟,深入研讨。
(学生齐读、或者背诵)
1、目的:通过第三遍诵读,感悟本诗复杂情感,深入研讨论本文的艺术特色。
2、思考:本文的抒情主人公究竟是谁(师生共同探讨交流、汇总完成)
分析:
本文采用了对面落笔——悬想的手法。
女主人公:留守故乡,涉江采芙蓉,思念出行在外的丈夫;设想在外游子的孤寂痛苦。
男主人公:远走天涯,“望旧乡”却无法回归,孤寂忧伤,思乡怀人的游子。
可以理解为,男女主人公天各一方,各自思念对方的痛苦忧伤。
画面分隔,同时显现,男女主人公彼此爱恋思念,情感真挚浓烈,更为耐人寻味。
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悬想——“诗从对面飞来”,对面落笔,含蓄蕴藉。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三个独特具魅力的艺术特色:
①意境高洁、清幽
②情感含蓄蕴藉,余味悠长
③悬想——对面落笔手法
教师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
本节课以诵读为基础,分别完成了感知文意、感受思想情感和感悟本诗独特艺术手法的教学目的,希望能够使得同学们重视平时的诵读,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
七、拓展延伸,巩固提升。
请大家赏析《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完成不少于600字的赏析笔记。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板书设计一
涉江采芙蓉
内容艺术手法思想情感(1、2句)采摘芙蓉环境描写、以乐景衬哀情思念游子(3、4句)心愿难遂设问思念之情(5、6句)回望故乡细节描写:动作思乡怀人(7、8句)忧伤终老联想想象无尽忧愁艺术特色:①意境高洁、清幽
②情感含蓄蕴藉,余味悠长
③悬想——对面落笔手法
板书设计二
涉江采芙蓉
思妇采摘芙蓉——悬想——游子还顾望乡
以乐景衬哀情对面落笔细节描写
设问忧伤终老联想想象
艺术特色:意境高洁清幽
情感含蓄蕴藉(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