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08级开题报告谭飞

合集下载

航天运载器线式火工分离装置结构优化设计的开题报告

航天运载器线式火工分离装置结构优化设计的开题报告

航天运载器线式火工分离装置结构优化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航天运载器的分离系统是航天运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关系着航天产品的开发、试验和使用过程。

线式火工分离装置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分离装置,具有分离效率高、分离速度快等优点。

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分离力难以预测,结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等。

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本文选题“航天运载器线式火工分离装置结构优化设计”。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航天运载器线式火工分离装置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分离效率,增强其安全性能。

对于实际应用中的航天运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具体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建立航天运载器线式火工分离装置的数值模型,并优化水平分离装置结构的设计解决方案。

(2)优化设计航天运载器线式火工分离装置的结构,提高分离效率和分离速度,减少分离过程中的应力集中。

(3)基于分离实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航天运载器线式火工分离装置的分离过程和结构变形,为航天运载器分离系统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线式火工分离装置的研究概述——主要介绍线式火工分离装置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2. 航天运载器线式火工分离装置结构的设计参数分析——包括分离速度、分离力、结构强度等参数的分析。

3. 航天运载器线式火工分离装置结构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优化结构设计,提高分离效率和安全性能。

4. 分离实验和数值模拟——采用分离试验和数值模拟来验证和分析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2)研究方法1.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主要通过ANSYS等软件对线式火工分离装置的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和优化。

2. 分离实验方法,主要通过实验对分离装置的分离性能进行验证。

3. 研究文献方法,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来获取分离装置的相关信息和知识。

四、预期研究结果和进展通过本文的研究,预计能够实现如下研究成果:1. 航天运载器线式火工分离装置各项设计参数的分析和计算,并给出最佳设计方案。

飞行人员体育教学中旋梯训练研究的开题报告

飞行人员体育教学中旋梯训练研究的开题报告

飞行人员体育教学中旋梯训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飞行人员身体素质的优良程度,对于保障飞行安全以及提高作战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而体育作为一项重要的训练方式和手段,在飞行人员体能训练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体育训练中的旋梯训练,作为目前比较流行的高难度体育训练项目,不但可以提升飞行人员的爆发力、协调能力和心肺耐力,还可以对飞行员的身体素质进行综合的评估,从而为飞行员的选拔、培养和晋升提供依据。

因此,本研究将对飞行人员体育教学中的旋梯训练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提升飞行人员身体素质和保障飞行安全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究旋梯训练在飞行人员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具体内容包括:
1. 旋梯训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在飞行人员体育训练中的应用现状;
2. 旋梯训练对飞行人员身体素质的影响及其评价指标;
3. 旋梯训练在飞行人员选拔、培养和晋升中的应用;
4. 旋梯训练在飞行人员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影响和意义。

三、预期结果及意义
本研究预期可以掌握旋梯训练在飞行人员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其对飞行人员身体素质的影响,从而为飞行人员体育教学和身体素质评价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一方面,可以提高飞行员体能素质,更好地保障飞行安全;另一方面,可以为飞行员的选拔、培养和晋升提供更加科学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同时也可以为其他职业领域的体育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航空运输——部编本八年级“飞天”凌空教案教学设计

航空运输——部编本八年级“飞天”凌空教案教学设计

最近,为了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对航空运输的认识,许多学校都引入部编本八年级“飞天”凌空精选教案教学设计。

这套教材涵盖了航空运输的各种知识,从航空器的发展史到空中交通管制等方面全面展示了航空运输的神奇魅力。

关于这套教材,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

教学设计:一、教材性质:应试性和启发性教材相结合。

二、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航空运输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套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人们对航空器的渴望和对空中旅行的设想2、航空器的发展史3、各种航空器的原理和构造4、航空器与空气的相互作用5、航空器的动力来源6、空中交通管制7、航空事故和安全管理等。

四、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讲授、演示、讨论、探究、实验等多种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1、引入引导学生提出“飞天”与“凌空”在现实生活和科幻中的意义,如《流浪地球》、《超人》等电影。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课堂讲授将航空器的发展历程和原理进行详细的讲解,逐渐引导学生进入航空运输这个主题的学习。

例如,通过视频、图片来讲解各种航空器的构造和原理,以及航空器与空气的相互作用等。

3、分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围绕课堂讲授的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

让学生能够自行构思问题、提出论点、进行辩论和阐述观点,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航空器制作和模拟实验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航空器的构造和运行原理。

帮助学生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5、课堂总结在课堂结束前,进行总结和回顾。

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以达到固化知识、加深印象的目的。

同时,也为的学习做好铺垫。

部编本八年级“飞天”凌空精选教案教学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的航空运输知识和科技素养等方面都是极为有益的。

我们应该切实掌握这套教材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使之成为我们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航班复杂网络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全国航班复杂网络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全国航班复杂网络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中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其运营数据量急剧增长,数据结构变得更加复杂。

而复杂网络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描述大规模复杂系统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交通、电力、通信等领域。

航空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运输模式,航班复杂网络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全国航班网络的分析,探讨其复杂网络特性,为优化航班运输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二、研究意义航班复杂网络是由航班之间的联系构成的复杂的网络结构,其包含着航班之间的关系以及交通枢纽的作用。

研究航班复杂网络的特性,有助于理解中国民航的运输状况,其中包括延误率、调度效率、网络密度等指标,并据此提出优化方案,提升中国民航运输效率,提高民众出行体验。

三、研究内容1. 航班复杂网络的构建首先需要通过实际的航班数据构建一张完整的航班复杂网络结构,其中包括各个航班之间的连线以及航班节点之间的联系等。

2. 航班复杂网络的分析通过复杂网络理论,对航班复杂网络的结构进行分析,包括网络中节点和连线的数量,网络直径,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等指标,以及各指标的内在关系对中国民航业的影响。

3. 航班延误分析进一步对航班复杂网络中的延误情况进行分析,包括航班延误时间分布、出发地与到达地延误数据的对比、延误率及其空间分布等,分析其原因与解决方案。

四、研究方法1. 数据的收集与清洗收集全国航班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

2. 航班复杂网络的构建利用收集到的数据构建完整的航班复杂网络结构,并基于该结构进行分析。

3. 复杂网络特性分析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分析航班复杂网络的结构特性以及延误情况,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五、预期结果1. 借助复杂网络理论,分析全国航班网络的主要特性和运转规律。

2. 对航班延误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解决方案的探讨,为优化中国民航业的运输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3. 拟在论文中撰写提高中国民航运输效率的具体建议,为中国民航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水平轴大型风力机翼型非定常气动特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水平轴大型风力机翼型非定常气动特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水平轴大型风力机翼型非定常气动特性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风能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水平轴大型风力机是当前主流的商业化风力发电设备,但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气动问题,例如复杂的非定常气动特性和翼型失速现象等。

因此,对水平轴大型风力机的气动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效率和可靠性,为风能发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研究内容为水平轴大型风力机的翼型非定常气动特性,其中主要包括:1.翼型的几何形状分析。

通过对常见的翼型进行分析,确定适用于水平轴大型风力机的翼型类型及其主要参数。

2.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综合考虑复杂气动流场的影响和计算效率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计算模型和仿真软件,进行翼型非定常气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3.非定常气动特性分析。

从压力分布、力矩、升力和阻力等方面,对翼型非定常气动特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三、预期结果与创新点预期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水平轴大型风力机的非定常气动特性,为设计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

具体预期结果包括:1.翼型的几何形状分析结果,将为后续的仿真模拟提供翼型参数。

2.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结果,将为气动特性分析提供计算基础。

3.非定常气动特性分析结果,将为翼型设计和风力机的性能提升提供理论支撑。

创新点:1.本文研究针对非定常气动特性做了深入探究。

2.选择了适合翼型非定常气动特性分析的数值模拟方法和仿真软件,优化了模型和方法。

3.翼型的几何形状参数选择和分析基于对商用风力机的考虑。

四、进度安排1.前期准备(1个月):查阅文献、对水平轴大型风力机翼型进行几何形状分析。

2.数值模拟方法研究(2个月):选择数值模拟方法和仿真软件,构建计算模型。

3.数值模拟分析(3个月):进行翼型非定常气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4.分析与证明(2个月):分析非定常气动特性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5.总结与撰写论文(1个月):总结结果,撰写论文并进行修改。

51基于模糊控制的涵道式无人机姿态控制算法-谭飞(7)

51基于模糊控制的涵道式无人机姿态控制算法-谭飞(7)

第二十八届(2012)全国直升机年会论文基于模糊控制的涵道式无人机姿态控制算法谭飞1谷雨2王敬全3(1. 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3.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122厂军事代表室,哈尔滨,150066)摘要:涵道式无人机具有强耦合,非线性特点,难以建立其精确的数学模型,模糊控制能根据专家经验得来的控制规则对复杂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因而不需要建立被控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

所以应用模糊控制理论来实现涵道式无人机横滚、俯仰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

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涵道式无人机在无侧风的条件下可以保持横滚、俯仰姿态的稳定,当加入侧风干扰时,也能够迅速恢复稳定;并且通过变参数仿真也验证了模糊控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实际试飞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够完成涵道式无人机的姿态控制。

关键词:无人机;涵道式无人机;模糊控制;模糊逻辑控制1 引言近些年来,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涵道式无人机由于具有不需要跑道,可以悬停且气动特性优于直升机的特点,正受到广泛的关注。

涵道式无人机是伴随着复杂流场的高度耦合系统,建立其精确的数学模型比较困难,而一些传统的控制方法例如PID控制难以直接的应用。

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如动态逆、等需要知道精确的数学模型才能表现出较好的控制性能,神经网络则需要进行在线的训练来适应模型的误差,其运算量大难以收敛[1]。

由于模糊控制不依赖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所以采用模糊控制来实现涵道式无人机的姿态稳定性控制。

韩国学者Wonseok Lee,Hyochoong Ban研究过涵道式无人机的TS模糊控制器,但其采用了复杂的模糊数学,难以应用[2];印尼学者Zamri Omar和澳大利亚学者Cees Bil ,Robin Hil也合作研究过涵道式无人机姿态控制的模糊控制器,但他们未考虑模型解耦[3]。

本文首先建立了涵道式无人机的数学模型用于验证模糊控制器,并对模型进行解耦,然后叙述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包括输入、输出变量的选择以及模糊化,量化因子及输出系数的确定,模糊规则的制定,最后给出仿真结果。

分院飞行训练排班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分院飞行训练排班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分院飞行训练排班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飞机产业化的不断发展,飞行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在飞行员培训的过程中,飞行训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分院飞行训练排班系统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规划飞行训练时间表,提高学员的训练效率,同时也可以为训练学员的教官提供更为便捷的管理工具。

因此,开发一套高效、稳定、易用的分院飞行训练排班系统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开发一套分院飞行训练排班系统,做到以下几点:1. 支持自定义学员的飞行训练计划,可以根据学员的不同情况生成最优训练时间表。

2. 提供教官对学员训练计划的查看和管理,以便更好地监控学员的训练进程。

3. 支持系统日志记录和故障报警,保证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取如下方法:1. 研究飞行训练排班系统的需求和功能,制定详细的系统使用案例。

2. 设计系统的架构,包括数据库设计、系统模块的分析等。

3. 利用Python等编程语言,开发分院飞行训练排班系统。

4. 针对系统的不同模块,进行测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如下:1. 开发出一套高效、稳定、易用的分院飞行训练排班系统,满足学员、教官和管理员的需求。

2. 提供详细的系统使用手册和开发文档,方便后续维护和升级。

3. 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和技术报告,推广分院飞行训练排班系统的使用。

五、可行性分析本研究可行性分析如下:1. 资金:本研究所需资金主要用于硬件设备购买、软件开发和测试,总费用预计在10万-20万之间。

2. 技术:本研究所需技术主要包括Python编程语言、数据库设计和开发、系统架构设计等,研究组成员拥有相关技术和经验。

3. 时间:本研究预计耗时6个月-1年。

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施性,有望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飞行技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飞行技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飞行技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空中交通的快速发展,飞行技术作为航空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提高飞行安全性和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飞行技术的研究涉及飞行器设计、飞行控制、导航系统、气象预测等多个方面,因此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在当前世界范围内,飞行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随着新型飞行器的不断涌现和航空运输市场的不断扩大,飞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亦呈现出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特点。

在这一背景下,对飞行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已成为提升飞行安全和效率的关键所在。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飞行技术的关键问题,探讨提高飞行安全性和运输效率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具体研究目标和内容包括:1. 飞行器设计与优化:研究新型飞行器的设计原理和优化方法,探索提高飞行器性能和操控性的新技术。

2. 飞行控制系统:分析飞行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和问题,研究提高飞行控制精度和稳定性的新方法。

3. 导航与航路规划:研究现有导航系统的优势和不足,探索提高导航精度和航路规划效率的新技术和算法。

4. 气象预测与飞行安全:分析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研究改进气象预测模型和方法,提高飞行安全性。

5. 飞行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对飞行数据进行分析,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和飞行安全评估。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论文将采用综合研究方法,结合数学建模、仿真实验和实际应用分析,以实现研究目标。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 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了解当前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2.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基于文献综述和前期研究,分析飞行技术的关键问题,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

3. 数学建模与仿真实验:将理论模型转化为数学模型,利用数学工具进行仿真实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 实际应用验证:通过实际飞行数据和场景的收集,对所提出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进行实际应用验证,评估其效果和可行性。

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故障诊断研究的开题报告

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故障诊断研究的开题报告

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故障诊断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随着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飞机的运行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

飞行中的一件意外事故往往会造成极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影响航空产业的发展。

其中,防滑刹车系统故障是影响飞机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被高度重视。

防滑刹车系统是飞机上的一个重要安全设备,用于控制飞机在起飞、着陆和滑行过程中的刹车效果,避免飞机滑行过程中出现失控和滑行距离过长等问题。

防滑刹车系统故障会导致飞机在地面或空中失控,出现滑行问题,从而造成严重的事故。

针对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故障的诊断问题,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少,需要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

本研究旨在对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故障进行诊断研究,提高飞机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滑刹车系统的原理和组成。

2. 防滑刹车系统故障的类型和表现。

3. 防滑刹车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和技术。

4. 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改进措施。

本研究采用实验数据分析和理论探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不同类型的防滑刹车系统故障进行诊断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建立,探究防滑刹车系统故障的机理和原因等问题。

三、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预期可以取得以下成果:1. 理解防滑刹车系统的原理和组成,明确防滑刹车系统在飞机运行中的重要性。

2. 分析不同类型的防滑刹车系统故障,提出相应的诊断方法和技术,进一步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对于已有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改进措施,为防滑刹车系统的升级改造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

四、论文的结构与安排本文将按以下结构安排内容:第一章:绪论。

介绍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第二章:防滑刹车系统的原理和组成。

详细解析防滑刹车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第三章:防滑刹车系统故障类型和表现。

分析防滑刹车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和在飞机运行中的表现。

第四章:防滑刹车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和技术。

滑行艇的型线优化设计及性能分析的开题报告

滑行艇的型线优化设计及性能分析的开题报告

滑行艇的型线优化设计及性能分析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和意义:滑行艇是一种高速船艇,具有良好的耐波性和航速性能,在大规模的海洋和内河航行中具有广泛应用。

在滑行艇的设计中,艇体的型线是极为重要的设计因素之一,对其性能表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滑行艇的型线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研究目标:通过对滑行艇的型线进行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实现以下研究目标:(1)掌握滑行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航行机理;(2)研究滑行艇型线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基于CFD技术实现滑行艇的流场模拟和性能评估;(4)综合考虑滑行艇的航速、稳定性、耐波性、舒适性等性能指标,对滑行艇进行性能优化设计。

3.研究内容:(1)滑行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航行机理分析;(2)滑行艇型线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讨;(3)CFD技术在滑行艇流场模拟中的应用研究;(4)滑行艇性能评估方法研究;(5)滑行艇型线优化设计的实验研究。

4.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滑行艇的基本工作原理、船型设计、性能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2)数值模拟法:采用CFD技术对滑行艇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对比不同设计参数的影响,分析其对滑行艇性能的影响。

(3)实验研究法:通过水池试验等实验手段,验证CFD模拟的准确性,并进一步研究不同设计参数的影响。

5.预期成果:(1)掌握滑行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航行机理;(2)建立滑行艇流场数值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3)优化设计滑行艇的船型,提高其航行性能;(4)形成与滑行艇型线设计相关的科研成果,为滑行艇设计提供参考。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航空航天工程学部(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共 1 页第1页指导教师:张红梅学生:夏德斌专业:工程力学题目:战术导弹的弹道分析与仿真选题背景:现代早已不是以往那种靠人数多,而是高技术战争已逐步演变为作战体系的对抗,作为战区级火力打击的主要手段,战术弹道导弹可以用来攻击敌方战役战术纵深内的重要目标,是现代防御体系需要重点防范的一类目标。

为了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必须对所需拦截的战术弹道导弹在各种情况下的弹道进行仿真分析和研究。

一般而言,除了再入机动弹道导弹,通常射程在1000km以下的近程弹道导弹,由于重力加速度g的作用相对明显,其弹道可近似的看成抛物线,而射程在1000km以上的战术弹道导弹(以下简称TBM),可忽略其轨道摄动,将其弹道看作是绕地球质点的二体椭圆轨道运动。

以假想的战术导弹弹道仿真为背景,对弹道仿真过程中所需的地球模型与地球引力、大气模型与空气动力以及六自由度弹道计算方程进行研究。

其弹道计算方程采用发射坐标系,首先通过三自由度弹道仿真验证制导规律,再利用该仿真结果进行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完成后再进行六自由度弹道仿真,以验证控制系统的正确性与适用性。

研究方案:(包括实验设备、实验方法等)导弹自旋会导致控制耦合、惯性耦合和气动耦合,而且会随着滚速的增加,耦合增强,俯仰和偏航通道的相互干扰会对自旋稳定飞行产生较大的影响。

开展自旋导弹弹道的初步研究,建立自旋弹道导弹模型,通过时域的仿真初步分析弹道导弹低滚速的滚动飞行特性。

预期结果:1、运动模型分析自旋导弹的扰动运动模型可以不考虑地球的自转,不区分绝对与相对姿态角,牵连惯性力和哥氏惯性力及其相应的力矩,在弹道坐标系中建立质心运动方程和准弹体坐标系中描述姿态运动方程的微分方程组2、扰动运动模型在研究中忽略俯仰和偏航通道对滚动通道的影响,可以得到线性的扰动方程组。

3、时域定点仿真模型对上面的扰动方程,忽略摆动发动机惯性和马格努斯力矩,可得到更为简单的模型,进而可以进行时域仿真。

低速稀薄气体微槽道流动以及高速等离子体羽流的数值模拟的开题报告

低速稀薄气体微槽道流动以及高速等离子体羽流的数值模拟的开题报告

低速稀薄气体微槽道流动以及高速等离子体羽流的
数值模拟的开题报告
1.研究背景: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航空发动机和推进系统的发展,过渡流动的研究越来越重要。

过渡流动的主要特点是涉及到一系列的不稳定现象,例如:涡街、流向下沉、三维流动等。

此外,基于特定工程应用,稀薄气体微槽道和高速等离子体羽流也是过渡流动的重要示例。

这些过渡流动问题涉及到复杂的非线性现象,如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非定常流动和脆性失稳性等,不仅牵扯到基本物理学问题,也对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如降低飞行器的气动阻力和提高推进系统的效率。

2.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数值模拟来研究低速稀薄气体微槽道流动和高速等离子体羽流的特性和行为,分析其复杂的物理学现象和机制,为未来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3.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来模拟低速稀薄气体微槽道流动和高速等离子体羽流的行为。

在CFD模拟中,使用高阶格式来解决Navier-Stokes方程,采用多重网格算法来加快计算速度。

对于高速等离子体羽流的模拟,将采用等离子体物理的数学模型。

4.预期结果:
通过数值模拟,本研究预计将获得低速稀薄气体微槽道流动和高速等离子体羽流的流场结构、气动力和热力学参数等相关信息,识别其流动机制和控制措施,对相关工程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飞行学员体能训练对其心理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飞行学员体能训练对其心理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飞行学员体能训练对其心理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航空产业的飞速发展,航空人员的需求逐年增加。

作为航空人员之一的飞行学员,他们需要接受岗前培训和各种技能训练,其中体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但目前相关研究都侧重于飞行学员的技能训练,鲜有关于飞行学员体能训练的研究。

这种情况下,本项研究选择飞行学员体能训练的主题,通过研究其心理影响,以期为飞行学员的身心健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同时切实指导其体能训练,提升其训练的效果和质量。

二、研究目的本项研究旨在通过对飞行学员进行体能训练前后的心理影响研究,探讨训练对其心理健康和能力的影响。

具体目的如下:1. 了解飞行学员体能训练前后的情绪变化。

2. 探究飞行学员体能训练前后自信心和动机水平的变化情况。

3. 研究飞行学员进行体能训练所具备的应对压力的能力。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本项研究将对飞行学员进行体能训练前后的情绪变化、自信心和动机水平的变化情况、应对压力的能力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1. 实验设计:本项研究采取前后对比的研究设计,对飞行学员进行体能训练前和训练后的数据分析和比较。

2. 参与者选择:本项研究选择一定数量的飞行学员作为参与者,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参与者应具备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无严重心理障碍和身体疾病。

3. 测量工具:使用心理测试、问卷调查和生理指标测试等方法测量参与者的测量指标。

四、预期研究结果及意义预期研究结果:1. 体能训练会对飞行学员的情绪产生一定的改变。

2. 飞行学员进行体能训练后,其自信心和动机水平将更高。

3. 飞行学员进行体能训练后,其应对压力的能力将更强。

意义:该研究可为航空业的相关部门制定针对飞行学员的体能训练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为飞行学员的身心健康提供指导和保障,并促进其训练效果的提升,更好地适应其所从事的工作。

追击问题中追击方初始位置边界的解析确定

追击问题中追击方初始位置边界的解析确定

追击问题中追击方初始位置边界的解析确定
谭飞
【期刊名称】《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2(015)002
【摘要】文献[1]案例34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估测出猎狗在野兔进洞前追上它,其初始位置形成的最大边界是1个椭圆.用微分方程可证明这一结论.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谭飞
【作者单位】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基础课部,江苏,连云港,222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186
【相关文献】
1.行程中追击模型在其他类型题中的运用 [J], 邹太芹;
2.追击问题中的速度、位移和时间 [J], 王学森
3.追击问题中关于临界范围是椭圆的证明 [J], 毛澄映
4.基于改进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法的无人机反追击机动决策 [J], 郭万春;解武杰;尹晖;董文瀚
5.A50:空方趁胜追击 [J], 高子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鸭式布局弹箭滚转气动特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鸭式布局弹箭滚转气动特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鸭式布局弹箭滚转气动特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尊敬的评审专家,大家好!
本人即将开展一项关于鸭式布局弹箭滚转气动特性的研究。

在未来
的作战中,火箭飞行器对于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对于
鸭式布局弹箭的滚转气动特性研究,可以为未来火箭飞行器的设计、模
拟和仿真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鸭式布局弹箭的滚转气动特性并进行仿真
模拟研究,明确各因素对滚转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基础理论知识学习 - 对于鸭式布局弹箭、滚转稳定性、气动理论
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深入掌握,为后期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 数值计算及仿真模拟 - 借助CFD软件以及数值方法,对于鸭式布局弹箭的滚转稳定性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并使用仿真技术进行模拟计算,得出不同参数下的滚转角度、滚转阻尼等相关参数。

3. 数据分析及总结 - 对数值计算及仿真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
各因素对于滚转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未来的火箭飞行器设计和模拟仿
真提供数据依据和参考。

通过以上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为鸭式布局弹箭的滚转气动特性提
供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究。

希望能够得到各位评审专家的关注和支持,在未来的研究中,获得更加深入的成果和发现。

谢谢!。

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建模与测试仿真的开题报告

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建模与测试仿真的开题报告

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建模与测试仿真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运载火箭(Launch vehicle)是指用于运送卫星、航天器等空间器材进入轨道的载具。

运载火箭的动力系统是其最关键的部分,直接决定着运载能力和安全性能。

因此,对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建模与测试仿真是保障运载任务成功完成的必要手段。

传统的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建立在试验数据和经验基础上,依靠试验进行调整。

但是这种方法不能满足现代航天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建模与测试仿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研究旨在开展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建模与测试仿真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运载火箭动力系统建模: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描述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物理过程,从而获取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特性参数。

2. 运载火箭动力系统测试仿真:通过电子计算机仿真技术,将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建模结果转化为实际控制系统的参数,进行虚拟试验,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研究内容和计划1. 运载火箭动力系统建模运载火箭综合系统是一个几十层次、上千种组件的大系统,包括燃料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多个子系统。

本研究重点针对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进行建模。

具体研究内容:(1)运载火箭动力系统模型:建立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燃氧系统、液氢燃料系统、涡轮泵系统、涡轮发电机系统、推进剂喷射系统和发动机系统等。

(2)系统参数分析:通过系统建模,获取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特性参数,包括推力大小、喷射速度、动力制动力等。

2. 运载火箭动力系统测试仿真通过电子计算机仿真技术,将运载火箭动力系统建模结果转化为实际控制系统的参数,进行虚拟试验。

对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具体研究内容:(1)控制系统规划:根据建模结果,设计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控制系统方案,并确定控制策略。

(2)系统仿真平台搭建:建立运载火箭动力系统控制系统仿真平台,包括硬件环境和仿真软件。

(3)安全性能评估:通过虚拟试验模拟实际控制过程,评估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并进行安全性能评估。

我国优秀男子200米运动员速度变化研究-开题报告

我国优秀男子200米运动员速度变化研究-开题报告
郭乐乐,贾慧芳在《后程能力对短距离200米跑专项成绩的影响分析》一文中,以200米后程加速能力对成绩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具体探讨200米跑后程加速能力对比赛成绩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促进我国田径短跑运动员综合技战术水平的提高。通过研究表明:田径200米跑的比赛成绩与后程加速能力具有紧密的关系,后程加速能力越强,最后的比赛成绩越好,因此,积极发展田径200米跑运动员的后程加速能力,是提高田径200米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关键;后程加速能力是衡量短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重要技术指标,后程加速能力越强,获得的短跑成绩越好,但后程加速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需要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还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专项速度素质、耐力素质。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国优秀男子200米运动员速度变化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与200米速度变化相关的文献、书籍、杂志、优秀学位论文等,并进行仔细的阅读,深入了解当前相关研究、课题的现状,为本研究的进行和论文写作提供相应的参考和依据。
2.录像观察法:以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200米前三名运动员(谢震业、梁劲生、别舸)为例,通过对十三届全运会男子200米决赛的录像观察,运用视频处理软件进行暂停、慢放、回放等,并收集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200米决赛录像,以前三名运动员为观察对象,统计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全程速度变化、分段速度等,为本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等数据软件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统计和整理,制作成相应表格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4.逻辑分析法:运用总结、归纳、综合分析等各种逻辑思维方法,对200米速度变化进行分析。
论文进展计划
1、2018年6—7月选题、定题、开题报告、任务书、文献综述。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报告(论文)题目:管道自动焊机底座连接片
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作者所在系部:材料工程学院
作者所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作者姓名
作者学号
校外导师姓名:
校外导师职务(称):
校外导师单位:
完成时间: 2023年3月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制
说明
1.根据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暂行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开题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教研室论证审查后生效。

开题报告不合格者需重做。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

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开题报告中除最后一页外均由学生填写,填写各栏目时可根据内容另加附页。

5.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10篇以上(土建类专业文献篇数可酌减),其中外文资料应占一定比例。

本学科的基础和专业课教材一般不应列为参考资料。

6.参考文献的书写应遵循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要求。

7.开题报告应与文献综述、一篇外文译文和外文原文复印件同时提交,文献综述的撰写格式按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字数在2000字左右。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基于HLA的运载火箭飞行仿真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HLA的运载火箭飞行仿真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HLA的运载火箭飞行仿真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与
实现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航天技术的日益发展,运载火箭作为载人与货物进入太空的唯
一工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运载火箭的研究不仅是一项重要的
科学技术研究,也是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

因此,运载
火箭飞行仿真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课题将
基于HLA(High Level Architecture)技术,设计和实现一个运载火箭飞
行仿真系统。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运载火箭飞行仿真系统需求分析:对运载火箭飞行仿真系统的功
能和性能进行分析,明确系统需求。

2. HLA技术原理研究:对HLA技术的原理进行研究,包括HLA标准及其组成部分、HLA模型架构、HLA联邦及其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3. 运载火箭飞行仿真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和HLA技术原理,设计运载火箭飞行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并确定系统的模块和接口。

4. 运载火箭飞行仿真系统开发实现:采用Java语言实现运载火箭飞行仿真系统,包括系统架构、数据接口、数据传输等功能。

5. 运载火箭飞行仿真实验:通过对运载火箭飞行仿真实验进行观察
和数据分析,评估系统的仿真结果和性能。

三、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提高运载火箭飞行仿真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度,进一步提升我国运载火箭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本课题研究也将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三人制”篮球赛是群众性篮球开展的载体,它的娱乐性、游戏性更强,而竞技性比较差。半场三人制篮球赛俗称“斗牛”在国外叫做“三人制街头篮球赛”。他指的是在14×15㎡的场地内,以将球投入高3.05米的球框内为目的的运动项目,半场三人制比赛和全场五人制比赛相比,比赛更简单更好玩。
3、三人制篮球赛在大学学生里面开展更加合适,因为三人制篮球赛不管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更加的适合高校学生群体,它可以让学习紧张的学生更加的放松自己也可以做到增强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很多好处,正因为有这些好处,因此要在高校更好的推广三人制篮球活动。
以下内容由评阅教Biblioteka 填写评分项目一二



题目表述
总分
评阅人
各项分值标 准
50
20
10
5
10
5
实 际
得 分
2011年6论文修改,定稿
五、参考文献(按规定的著录格式要求书写,不少于10篇)
1.罗勇,王晓明。“三人制”篮球在篮球必修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6)
2.郭学勤,吴俊涛。技工学校开展三人制篮球活动的可行性研究。【期刊论文】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3)
2、调查问卷法(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三人制篮球活动的兴趣以及参与情况,随即抽取了成都体院的08级运动系、08级经管系、07级医学系学生各30人进行问卷调查)
四、研究进度与完成时间
1.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5月
2.撰写开题报告阶段:2011年6月
3.整理分析资料阶段:2011年6月
4.撰写论文阶段:2011年6月完成论文初稿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及创新点
主要内容:
1、三人制篮球在高校中的发展
2、三人制篮球活动的运动特点
3、三人制篮球是否适合高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难点:
在高校中三人制篮球发展的趋势。
创新点: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资料法(针对论文的研究需要本人于2011年5月到6月在成都体院图书馆进行文献资料查询)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关于高校推广三人制篮球活动的研究
学生姓名谭飞
年级、班08级5班
学 号2008210530
指导教师温小援
一、选题依据(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2.选题的目的意义。不少于1000字)
(正文用宋体五号,单倍行距,下同)
1、三人制篮球赛起始于美国的街头篮球活动,在欧美地区极为流行。它的比赛场在繁华的大街上或公园里,在有强烈的计划的音乐拌揍下进行的。
3.赵烨。三人制篮球运动对高校学生能力培养及素质教育的作用【期刊论文】四川体育科学2004(4)
4苏寸草。苏图强在普通高校女生中开展和普及篮球运动的新途径之一“三人制”篮球赛【期刊论文】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4)
5.万家牧高校开展半场三人制篮球赛的价值【期刊论文】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