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 本章整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本章规划本章内容包括:“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两节内容。
其中第1节可用1课时教学,第2节可用2课时教学(其中实验1课时)。
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血浆的基本成分等,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这些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
手、脚等部位有时会磨出“水泡”,部分学生有过这样的体验。
体内细胞脱离了适合生存的环境就会死亡,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及其重要性,人体需要摄入营养物质、氧和水,排出废物,学生也有一定的认识。
这些已有知识和经验,尽管比较浅显,与之相联系却有利于学生建构“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人体内几大系统的功能,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也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并不太难。
此外,有关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必修1中“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与其他章的联系:从个体层次看,本章内容与第2章的内容联系紧密。
本章内容是理解第2章所阐述的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础。
内环境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本章仅仅作简要交代,有关内容将在第2章作深入探讨。
本章内容又不仅与第2章有联系,稳态是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从容说课“细胞生活的环境”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本章的导入利用教材提供的章题图来完成。
通过启发学生观察章题图,思考图中内容与本章内容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
同时通过图片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边防战士、炼钢工人、抗洪抢险战士工作环境的恶劣,体会他们工作的艰苦,认识他们工作的重要性,这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渗透。
本节的引入可以利用草履虫取食、排遗过程的视频和人体血细胞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动态演示,可以启发学生比较两者生活环境的异同,引出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1章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②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会导致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而组织液的渗透压基本不变,进而使水分由 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而血浆渗 透压基本不变,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增加,从而使血浆晶体 渗透压降低。
5.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 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 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 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 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_。
(3)作用之一:是 体内细胞 生活的直接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4)将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连接起来。
①组织细胞
a.组织液、血浆
②毛细血管壁细胞
b.组织液、淋巴
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c.淋巴、血浆
④血细胞
d.组织液
⑤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e.血浆
提示:①—d ②—a ③-b ④-e ⑤-c
稳定的机制
病,形成关注人体健康的态度
自主 预习 探新 知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原因 (1)外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 (2)内因:体内细胞代谢 活动的进行。 2.实例——体温变化 (1)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 等的不同而存 在着微小的差异。 (2)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1 ℃。
2019版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二三
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一二
一、细胞外液和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 1.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血浆中的物质除大分子蛋白质外,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 织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的组织液还可以通过毛细血管 壁渗透到血浆中,少部分则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 循环又进入血浆中,参与全身的血液循环。
答案:C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反思领悟组织水肿的直接原因:组织液的相对渗透压高于血浆。 判断某条件的变化是否会引起组织水肿,关键看该条件是否会导致 组织液的相对渗透压高于血浆。能使组织液相对渗透压高于血浆 的原因有:过敏反应、淋巴循环受阻、营养不良等。
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B.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 C.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 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①处的液体会减少 解析:①~③分别代表组织液、淋巴和血浆,A项错误。正常情况 下,①~③的成分保持相对稳定,但不是恒定不变,B项错误。抗体主 要存在于③血浆中,组织液和淋巴中也有少量的抗体,C项正确。蛋 白质长期供应不足,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降低,①处的液体会增 多,D项错误。 答案:C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反思领悟内环境的物质组成 ①营养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 ②代谢废物:尿素等。 ③调节物质:激素等。 ④气体成分:O2、CO2等。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二 内环境各组成成分关系的判断
【例2】 下图是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 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一二
特别提醒①注意区分血浆和血液。
其中血细胞不属于细胞外液,血浆属于细胞外液,因此不能说血 液是细胞外液。
②凡是与外界相连通的环境都属于外部环境,如消化道、呼吸道、 输精管、输卵管、子宫、膀胱等。因而消化液、汗液、尿液、泪 液等都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部分。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人教版 新课标) PPT课件
( C)
2.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 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 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 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 膜产生兴奋
3. 某一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 懂别人讲话;不能写字,但能看书看
(三)免疫调节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免
吞噬细胞
疫 系
免疫细胞
统
淋巴细胞
T细胞 B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组成
第一 皮肤和黏膜
道
第二 道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 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类型
非特异性 免疫
第三 免疫器官和免 道 疫细胞
特异性 免疫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特点: 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能
自学提纲:
• 1.什么是植物的向光性?还有哪些植物的向性运动? • 2.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设计
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渗透压
特性: 酸碱度
温度
二.内环境的作用:
内环境
食
物
外
界 消化系统
细胞 环
O2
境 呼吸系统
中
CO2
的
物
质 皮肤、泌尿
系统尿素等
外体
内血环浆境 组 界内
织
淋巴 液
细
胞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能量交换的媒介.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PPT课件汇总大全
(一)达尔文的实验(1880年)
实验一 实验二
生长,向光弯曲 实验三
不生长,不弯曲 实验四
生长,不弯曲
生长,向光弯曲
达尔文的实验结论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 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 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这种“刺激”从尖端 传到 下部呢?这种“刺激”究竟是什么?
学习延伸
20世纪80年代,有的学者用向日葵、 萝卜作实验材料,结果发现,因单侧光 照射而弯曲生长时,向光侧和背光侧的 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而向光侧的生长 抑制物却多于背光侧。请上网或到 图书 馆查询相关的资料,并设计实验,探讨 玉米的向光生长支持哪一种观点。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合成部位 分布 运输特点 含量 作用特点 成分
枸杞
不用生长素类似物,先长芽,还没长根
垂叶榕
4 mg.l-1
5 mg.l-1
6 mg.l-1
叶子花
4 mg.l-1
5 mg.l-1
6 mg.l-1
7mg.l-1
8 mg.l-1
垂柳
2 mg.l-1
3 mg.l-1
4 mg.l-1
5 mg.l-1
6 mg.l-1
7mg.l-1
8 mg.l-1
探究活动
这些化学物质称为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培育无子果实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除草剂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1在棉花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在棉花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量a增加以抑制其生长b增加以利其生长增加以利其生长c减少以抑制其生长d减少以利其生长减少以利其生长abcd促进o抑制生长素浓度根根芽芽2在a点生长素根生长从根生长从点开始点开始根的生长受到抑制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全套(必修三最新整理)
我们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如CO2、尿素
等等,是如何排泄到体外的呢?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与体 内细 胞进 行物 质交 换直 接有 关的 系统:
呼吸、消化、循环、泌尿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
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不是
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属于体液吗?
来自于体液,不属于体液,也就不属于内环境
体腔液、关节液属于体液吗?
在体内,但他们已不在细胞之间,不为组织细胞提供物 质交换,所以不属于内环境
资料分析
问题
假如将你身体的一个细胞拿 到体外,如果不提供特殊的环境 条件,它很快就会死亡。而在内 环境中,体内细胞却能正常地生 活。
课堂练习
2.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 统是 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 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3、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D) A.泌尿系统 B.泌尿、消化系统 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 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
4.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B) A. 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 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 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 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pH值为7.35---7.45 温度
酸碱度
• 血液的酸碱度经常保持相对稳定,只在 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变动。过酸或过碱都 会引起机体的中毒。
血浆和红细胞中存在由几对具有缓冲作用的物质(缓 冲对)形成的缓冲系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套课件(必修三)
D.10 层
[解析]至少要穿过肺泡壁(1 层细胞两层生物膜)、毛细血管
壁(1 层细胞两层生物膜)和红细胞膜。共 5 层生物膜,即10 层
磷脂分子。
[答案]D
【拓展过程】
本节内容:内环境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
↓ 课题延伸:细胞外液中无机盐的浓度对于维持细胞形态的 影响。 ↓ 实例应用:血浆中无机盐浓度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3)血浆渗透压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酸碱度:主要由 HCO3 、HPO2 4 、有机酸和蛋白质构成
- -
维持酸碱平衡的体系。它们均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可以维持 体液的酸碱平衡。 3.温度: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左右;人体内大
多数酶的最适温度也是 37 ℃左右。 (2)不同人的体温比较: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特点 ①相对稳定性: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②血浆渗透压相当于生理盐水(0.9%的 NaCl 溶液)的渗透压。
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相等,才能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 1.细胞直接与____________
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
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2.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系统 3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各个器官、_____ 的参与。
内环境成分的判断 (1)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浆、组织液、淋巴内的一切物质。 (2)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①与外界环境相通的管腔和管道内的液体,如消化道、尿 液等。 ②只能存在于细胞内和细胞膜上的成分,如血红蛋白、载
体等。
【例 1】 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 境分别是( )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课件
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激素等化学物质来调节动物和人体的 生命活动,如甲状腺激素对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免疫调节的主要内容
免疫调节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和维持自身健康的重要机 制,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又包括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的概念和种类
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高效的有机分子,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 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
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 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对于 生物的繁殖、觅食和避难等行为具 有重要意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面对外界干扰时能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
生态系统稳定性分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种类型。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保持其原状 的能力,而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
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是非专一性、高效性和微量性,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植物激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如生长素与赤霉素的拮抗作用、细胞分裂素与脱落酸的协同 作用等,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04 生态学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定义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 的统一整体。
遗传的基本规律
总结词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 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即分离定
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分离定律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 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 体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两 个子细胞中。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人教版)课件:第1章 第2课时
生物(R-GZ) -必修3源自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生物(R-GZ) -必修3
2019版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 本章整合
-4-
本章整合
专题一 专题二
知识网络
专题应用
【例1】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载体蛋白、氧、氨基酸均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约占体液的2/3 C.唾液、抗利尿激素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D.皮肤角质层细胞游离于内环境之外 解析:载体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细胞 内液约占2/3,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约占1/3;唾液存在 于口腔中,属人体的外分泌液,因而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皮肤角 质层细胞是死细胞,不需要进行物质交换,游离于内环境之外。 答案:D
-7-
本章整合
-1-
本章整合知识网络来自专题应用-2-
本章整合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一 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知识网络
专题应用
-3-
本章整合
专题一 专题二
知识网络
专题应用
方法技巧内环境成分的判断——“三看法” 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 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代谢废物等)。 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 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载体蛋白等)。若是,则 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5-
本章整合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二 稳态失调与相关疾病
知识网络
专题应用
-6-
本章整合
知识网络
专题应用
专题一 专题二
【例2】 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 态,下列哪一项不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本章整合
知识体系构建
本本章章知知识识深深化化
3.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归纳与分析 (1)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胶 体渗透压升高,水分由血浆进入细胞液,发生组织水肿。 (2)淋巴回流受阻。在组织间隙积聚而引起水肿,如发生丝虫病时, 主要淋巴管道被成虫阻塞,引起下肢和阴囊的慢性水肿。 (3)肾小球发生病变。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引起蛋白尿,使血 浆蛋白减少,导致组织水肿。 (4)过敏性物质引起。过敏反应产生的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 加大,血浆蛋白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引起水肿。 (5)营养不良引起。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合成减少,血浆渗透压 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 综上所述,凡能引起组织液蛋白质浓度升高或血浆蛋白浓度降低 的因素,都能引起组织水肿。
本章整合
-1-
本章整合
知知识识体体系系构构建建 本章知识深化
-2-
本章整合
知识体系构建
本本章章知知识识深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
1.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3-
本章整合
知识体系构建
本本章章知知识识深深化化
2.内环境维持稳态的基本途径 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 基础。 (1)组织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然后经内环境间接地与 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与物质交换相关的器官有皮肤、肾、肺等,相关系统有呼吸系 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5-
本章整合
知识体系构建
本本章章知知识识深深化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