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教学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的含义,并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掌握使用物理仪器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探究的步骤。

2. 使学生能够通过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理解固体熔化和液体凝固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养成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和成果共享的喜悦【教学重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温度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晶体熔化时吸热而温度不变。

【教学准备】教师用: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200mL)、水、试管、温度计、海波、蜡、萘、铁、铜、铝、玻璃、橡胶、塑料、松香、沥青、多媒体等。

学生用: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200mL)、水、试管、温度计、海波、蜡、萘、铁、铜、铝、玻璃、橡胶、塑料、松香、沥青等——5组。

【教学过程】——评估——交流合作2.熔点和凝固点【评估】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交流合作】与同学进行交流。

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 °C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 min 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者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 次【成果展示】分别选择2—3小组将海波或石蜡熔化图像投影在黑板上。

海波的熔化图像石蜡的熔化图像【提出问题】比较海波和石蜡熔化图像,温度变化有什么不同?晶体非晶体像海波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叫晶体除海波外,还有冰、萘、铁、铜、铝等各种金属学生交流讨论评估写出实验报告。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合作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更好的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思考、交流生1:海波在AB段温度不断上升,在BC段温度却保持不变,在CD段温度又再上升生2:海波在AB段为固体;在BC段为固液共存,且固体减少,液体增多;在CD段为液体生3:AB段是熔化前;BC段为正在熔化;CD段为熔化后生4:石蜡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生5: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状态变化,先变成粘稠状态,后变稀,最后是液体学生交流、思考、总结温度/℃时间/min温度/℃时间/min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教案

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可以互相转化。

3.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难点描绘和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图象。

教学准备教师:光碟、软盘。

学生: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如课本图3.2-1所示)每组两套,其中一套中试管已装有小颗粒状的海波,另一支试管已装有熔凝后的石蜡(温度计的玻璃泡已没入其中),火柴、钟表。

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师随笔备课资料一、对学生疑问的解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是0 ℃吗?冰水混合物是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已经开始熔化,但还没有完全熔化的状态或水在凝固成冰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凝固但还没有完全凝固的状态,是固液共存状态,当外界温度高于0 ℃时,热传递只能促进冰熔化成水;外界温度低于0 ℃时,热传递只能促进水凝固成冰;外界温度等于0 ℃时,冰水混合物不与外界发生热传递。

所以,无论外界温度怎样变化,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是0 ℃。

二、对知识点的正确理解1.物质的状态变化是由于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如果外界让物质吸热或放热,物质的状态就可能因吸热或放热而发生改变。

物态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物质的种类并没有改变。

如果物质的种类改变,就不属于物态变化。

2.“熔化”与“溶化”不要混淆.前者表示物质吸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如冰吸热变成水;后者表示物质溶解在溶剂中的过程,如盐溶于水变成盐水。

3.吸热或放热,被称为“热传递”,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若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也就没有吸热或放热,更谈不上物态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课时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晶体和非晶体的概念。

2.记住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3.掌握物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知道它们发生的条件和过程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利用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掌握使用物理仪器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探究的步骤。

2.使学生能够通过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理解固体熔化和液体凝固的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和成果共享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重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温度变化规律难点:实验现象,组织教学【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多媒体课件,海波,石蜡,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搅拌器,铁架台,火柴,秒表【教学过程】【播放课件】: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40℃之间发生物态变化,把它掺在水泥中,制成墙壁和地板,可以使房间“冬暖夏凉”。

例如北京奥运会著名场馆水立北京水立方方,你想知道这种新型材料调节温度的奥秘吗?2(设计意图:以高新科技材料应用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物态变化【引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那么自然界里的水都有哪些存在形式呢?分别是什么状态?它们之间能否转化呢?生1:水、雨、雾、露水---液态冰、冰雹、雪、霜---固态水蒸气--------气态生2:冬天,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到了春天冰融化成水。

生3:扫地时,我们往地面撒一水,一会儿,水就不见了,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形成云,又会形成雨降落下来,或形成雪飘落下来生4:……(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例,从生活走进物理,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总结出物态变化的概念。

)【播放视频】:燃烧的蜡烛、钢铁熔化和固态氮燃烧的蜡烛 钢铁熔化 固态氮【师生总结】:自然界中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

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1课时)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1课时)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1课时)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1课时)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熔化和凝固的定义,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知道它们是物质状态变化的两种形式。

2. 让学生掌握熔化和凝固的条件,了解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特点。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其条件。

难点: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铁块、冰块、加热器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熔化和凝固的实例,如冰雪融化、铁水凝固等,引导学生思考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2. 讲解与演示:讲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阐述它们的条件及吸热和放热特点。

同时,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它们的意义。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熔化和凝固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其条件。

难点: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特点。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熔化和凝固的知识。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今后需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实验,如自制冰棍、铁水铸件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引入新课的方式:我选择了通过展示生活中熔化和凝固的实例来引入新课。

我认为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3.2《熔化和凝固》教案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3.2《熔化和凝固》教案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3.2《熔化和凝固》教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物理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热学部分的基础。

通过探究熔化和凝固现象,学生将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本质,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以及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

本节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构建物质变化的知识体系,还能培养其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但对于物质状态变化的微观解释和实验探究方法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培养其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应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物理观念 1. 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了解物质状态之间的转化条件。

2. 掌握熔化、凝固的含义,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以及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

科学思维 1.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2. 初步掌握利用图像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培养图像思维能力。

科学探究 1. 经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实验过程,掌握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

2. 学会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与责任1. 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 认识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特点。

2. 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

难点 1. 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像表示出来。

2. 理解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原因。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探究学习法教具准备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两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视频,展示冰块融化成水,水又蒸发成水蒸气,最后水蒸气凝结成水珠的过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 熔化和凝固(含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  熔化和凝固(含教学反思)

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教学用具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的事例:铁矿石在高温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温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低温度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

学生思考交流:还能举一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吗?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联系生活: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水就会变成冰;把冰加入饮料中,冰从饮料中吸收热量就变成了水。

点燃的生日蜡烛的火焰旁边,固态的蜡不断地变成液态的蜡,一部分流下来的蜡滴很快又变成了固态的蜡。

路桥施工人员把固态的沥青加热成液态,再把液态的沥青浇在路面上,很快又变成固态。

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物态变化活动体验:(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蜡烛逐渐变成烛油往下滴,滴入空火柴盒、冷却后变成了蜡块。

(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现什么现象?学生操作实验,发现烧杯中只剩下半杯糖水。

这些现象可以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归纳总结: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如冰、水、水蒸气就是水这种物质的三种状态。

2.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

探究点二熔化和凝固1.概念归纳(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2节 熔化和凝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2节 熔化和凝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熔化和凝固本节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二节,本节注意讲物态变化中的融化和凝固,第一次涉及到探究实验的步骤,内容就多,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的.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五.预习提纲,液体变固体是。

2.实验探究的七个过程是?3. 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4. 这说明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炎炎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是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那么,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属于什么过程?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冰熔化成水属熔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水结成冰属凝固过程.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1.熔化和凝固(板书)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才会变成液态.冰熔化成水不用很高的温度.不管在很高温度还是不太高的温度时变成液体,是不是都需要给物质加热?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熔化过程中给物质加热,这时温度是不断上升,还是不变?—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海波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方案二]把石蜡放在试管里再放入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使用方法.学生看完后,宣布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请同学们根据海波和石蜡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结合自己实验分析一下,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给海波加热,海波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上升到48 ℃,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还在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48 ℃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这个现象表明,海波在一定温度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在给石蜡加热,石蜡先变软,然后逐渐变成液态,在整个熔化过程中,石蜡的温度不断上升这个现象表明,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学生们画图,教师巡回指导]同学们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海波在熔化前温度升高,在熔化中温度不变,在熔化后温度继续上升.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都在上升.现在我们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相互讨论你们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看看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巡回指导.从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我们还能总结出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是什么?我们的探究结论是什么?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 .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温度,在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2.熔点和凝固点(板书)(1)熔点——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晶体的熔点一般是不同的知道熔点和凝固点有什么用?回忆海波的熔化实验过程和温度变化,看看还能找到什么规律在海波的熔化实验和石蜡熔化实验中,无论温度变否都需要加热.在凝固过程温度不变,却继续放热.这说明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利用水结冰时放的热使窑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会冻坏.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七.巩固练习1、教材P57的练习1、2、3、4.2、《同步解析与测评》P24-25基础训练闯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是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一、课前预习学案1、什么是溶化?什么是凝固?2、你能各举一个溶化和凝固的例子吗?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在什么地方?4、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中哪些属于晶体?哪些属于非晶体?二、合作探究活动一(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蜡烛逐渐变成烛油往下滴,滴入空火柴盒、冷却后变成了蜡块。

(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现什么现象?学生操作实验,发现烧杯中只剩下半杯糖水。

这些现象可以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结论: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熔化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凝固学生完成结论的填空,师板书课题:§2.3 熔化和凝固举例巩固(1)师介绍长江源头是谷拉丹冬雪山的冰雪熔化形成的等事例(2)学生列举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3、探究冰、松香熔化的特点投影:活动二[提出问题]冰和松香在什么温度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猜想与假设](1)冰熔化一定的温度,松香熔化一定的温度?[有/没有](2)冰熔化时温度,松香熔化时温度 (升高/降低/不变)[设计实验]为了检验你的猜想与假设,你需要哪些器材?请同学们结合教材39页内容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同组之间讨论一下。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熔化和凝固教案(附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熔化和凝固教案(附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新版)新人教版)

《熔化和凝固》◆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由“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熔点和凝固点”和“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四部分内容组成。

熔化和凝固是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现象,学生有感性认识,包括有错误的认识(他们想象晶体熔化时温度应该上升)。

教材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熔化和凝固概念,通过实验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总结规律,然后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固体熔化时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的含义,并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掌握使用物理仪器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探究的步骤。

2. 使学生能够通过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理解固体熔化和液体凝固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养成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和成果共享的喜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温度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晶体熔化时吸热而温度不变。

◆课前准备教师用: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200mL)、水、试管、温度计、海波、蜡、萘、铁、铜、铝、玻璃、橡胶、塑料、松香、沥青、多媒体等。

学生用: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200mL)、水、试管、温度计、海波、蜡、萘、铁、铜、铝、玻璃、橡胶、塑料、松香、沥青等——5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物态变化教师活动1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

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活动1学生思考、讨论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二、讲授新课1.物态变化师: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就来学习物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物态变化。

同学们猜一猜,固、液、气之间可能有哪些状态之间的转化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4.强化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鼓励学生分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己的学习心得和发现,促进同伴学习,提高课堂参与度。
5.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
1.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从生活实例中发现熔化和凝固现象,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物理原理。
2.针对学生对物质状态变化微观机制的理解困难,教师应采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动画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
3.在讲解熔点和凝固点时,教师应结合实验数据,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理解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特点。
-结合实验报告、小论文等形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如:“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或者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这些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呢?”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如冰融化、蜡烛燃烧等。
3.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如冰棍的制作、金属焊接等,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设计相关的问题讨论,如“为什么冰块可以冷却饮料?”“为什么金属在冬天更容易断裂?”等,激发学生探究物理原理的兴趣。
5.家长参与作业:请学生与家长一起讨论,从家庭生活中找到至少一个熔化和凝固现象,共同分析并记录下来,以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作业要求: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 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教案【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非晶体的区别。

3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二)能力目标1 通过探究物质熔化、凝固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2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三)情感体验目标1 通过合作实验,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2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会用图像表示. 区别晶体与非晶体【教学难点】:了解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会用图像表示【教学工具】:铁架台、试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细线、温度计、海波、蜡、水、火柴。

◆教学情景导入滴水成冰、冰雪消融、云开雾散,……,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教学过程设计1.整体感知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

熔化过程要吸热。

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晶体凝固时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凝固时温度会下降。

凝固过程要放热。

2.教学互动互动1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明确气态、液态、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在条件变化时,物质可以在三态之间变化,其中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例如冰雪消融;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例如滴水成冰。

互动2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明确海波熔化要吸热,这时温度上升吗?根据猜想设计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画出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引导学生归纳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互动3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明确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出蜡在熔化时,要不断吸热,温度也是不断上升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一. 教材分析《熔化和凝固》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教材中,通过实验和现象的描述,引导学生探究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实验现象有一定的观察能力。

但是,对于熔化和凝固的微观机制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特点;2.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3.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利用实验和实例,生动形象地展示熔化和凝固过程;3.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归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冰、水、温度计、容器等;2.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等;3.教学课件和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如冰雪融化、水结冰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验和实例,呈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如将冰块放入容器中,观察冰块逐渐融化的过程。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温度变化。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总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教案

] 第2节熔化和凝固云顶中学张万利教学目标:1、描述固、液、气三种状态的基本特征。

2、经历熔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熔点、凝固点,了解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3、用熔化和凝固知识说明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重点:1、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2、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教学用具:酒精灯、铁架台、试管、烧杯、石棉网、温度计、海波、石蜡、水、火柴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为什么?师:你见过水结成冰和冰消融成水吗?师: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

这是常见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熔化和凝固。

板书课题:第2节熔化和凝固2、学生设疑,关于熔化和凝固,你想知道什么,请大胆的提出来。

问题举例:1)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都有什么状态?2) 什么是熔化和凝固?3) 晶体熔化的条件?晶体的液体凝固的条件?4)晶体和非晶体有什么区别?3、学生自学教材第53~57页,独立解决上述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标注,小组合探时间解决。

二、解疑合探知识点一:物态变化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2、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知识点二:熔化和凝固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实验器材探究熔化过程。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3、学生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2)猜想和假设:(3)设计实验:研究海波和石蜡(也可以研究冰和石蜡)的熔化过程。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①分别将蜡和海波分别放入试管中,并用酒精灯加热。

②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1min 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和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把数据填入表格。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ppt36】布置作业。
听讲
思考、听讲
听讲并思考、讨论
听讲并思考、讨论
思考、讨论
带领学生实验,并思考讨论。
思考后回答
带领学生实验,并思考讨论。
思考讨论。
听讲、记录
听讲、思考后回答
听讲并思考、讨论
听讲、讨论
练习
结合生活,理解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的意义。
引入物态变化
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引入实验
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学会用图像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探究,总结归纳的能力。
【ppt13】处理实验的数据,分析实验过程中的状态,并引出图像法分析实验,得出海波熔化过程中有一个固定的温度,提出问题:是否所有物质熔化都有固定的温度?引出石蜡熔化实验。
【ppt14、15】按照海波熔化的顺序,演示石蜡熔化的实验。
【ppt16】对比两组实验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不同物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
【ppt28-31】根据生活中的例子,了解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熔化吸热:食品冷冻保鲜、用冰袋给病人退热、吃冰棒解热。
2、凝固放热:菜窖里放几缸水避免冻坏。
【ppt32、33】组织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ppt34】进行课堂小结
【ppt35】拓展融雪剂的原理与优缺点。
教学重点
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教学难点
探究“固体熔化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
教学方式
讨论式、讲授式
教具学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演示ppt3、4、5】通过大自然的现象,引出物质的状态,了解物态变化与生活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熔化、凝固的定义,知道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
2.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了解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物质。
3.理解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特点。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探索自然现象。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其认识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物质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关注能源和资源问题。
5.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学习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和积累。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物理学科已有一定的基础,掌握了温度、热量等基本概念,但对熔化和凝固的深入理解尚有不足。在学习本章节前,学生可能对熔化、凝固现象仅停留在生活经验层面,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此外,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方法和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规律方面还需加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
2.讨论主题:各小组针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熔点等展开讨论。
3.交流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补充。
4.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纠正错误观点。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旨在巩固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知识的掌握: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以及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温度变化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

2.知道物质熔化、凝固时的规律。

3.知道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4.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物质熔化、凝固的规律。

难点:应用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解决生活和自然界中的问题。

行为提示: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将行为动词用双色笔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知识链接:做熔化实验时不将试管直接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而是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目的是使受热物体均匀缓慢的受热,这种方法叫“水浴法”。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信息1如图1所示,壶中冒出的水蒸气遇玻璃杯变成水。

信息2如图2所示,太阳出来了,小朋友堆的雪人融化了。

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吗?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板块一熔化和凝固
自主阅读教材P53~5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我们发现大多数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

而我们把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2.实验:研究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不同的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和假设】不同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

【设计实验】说出所需的实验器材(如装置图所示):铁架台、温度计、试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水。

【进行实验】
(1)请听老师讲解并完成实验。

(2)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海波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40 44 48 4848 48 50 55 60
石蜡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40 43 46 47 48 49 51 53 56 【分析归纳】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海波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中温度不变,熔化后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中温度升高,熔化后温度升高。

友情提醒: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直到晶体熔化完毕温度才会继续升高。

方法指导: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象的关键点:晶体的熔化(凝固)图象到晶体熔点(凝固点)时有一条水平的直线,而非晶体则没有,图象温度会一直上升(下降)。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

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知识板块二晶体和非晶体
自主阅读教材P55~5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3.固态物质分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它们的区别是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4.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凝固时放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同一晶体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知识板块三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自主阅读教材P56~5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在不断吸热,凝固时都在不断放热。

6.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是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雪要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温度降低。

7.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被冻坏,这是因为水在凝固时,要放出热量,使窖内的温度不致太低。

对学:分享独学1~7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方案组织学生进行教材P53的实验,探究海波与蜂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情况。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