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4第2节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检测鲁科版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十章 化学实验基础 第2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
考向2.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化学方法
典例突破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A
BaSO4
BaCO3 水
B
CO2
SO2
C
乙酸乙酯 乙酸
D
蛋白质
)
提纯方法
溶解、过滤、洗涤
饱和Na2CO3溶液
洗气
稀NaOH溶液
混合振荡、静置分液
葡萄糖 浓(NH4)2SO4溶液
盐析、过滤、洗涤
答案 D
(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4)物质分离、提纯常用物理方法的装置及注意事项。
方法、装置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1)一贴: 滤纸 紧贴漏斗内壁
把不溶性
固体物质
和液体进
行分离
过滤
二低:滤纸低于 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
滤纸边缘
杂试剂除去杂质的同时,不消耗被提纯物质,不引入新的杂质。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分离或除杂装置
根据分离原理选择合适的分离装置(过滤、分液、蒸馏等);根据除杂试剂的状态
及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装置,液体试剂一般选洗气瓶,固体试剂一般用干燥管或
U形管。
第三步:综合分析,合理解答
综合分析物质分离是否完全,被提纯物质中的杂质是否被除去。
√ )
Ag+。(
(2)加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存在 CO23 。(
×
)
(3)滴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存在 SO24 。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第2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课件 鲁科版
最 新 1.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
展 2.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示
1.根据物质的特性,利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常
热 见离子及物质进行检验和鉴别。
点 定
2.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
位 3.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设计物质分离、提纯和检验的
实验方案。
一、物质的检验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1)常规检验法 ① Cu用2+N:a产OH生溶液蓝__能色__检沉_验_淀_出_ Cu2+、Fe3+、Fe2+、Al3+、NH4+
C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 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为 SO2
D
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 的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
镜生成
该物质一定属于 醛类
【解析】 A项,当溶液中含有Ag+时,会产生AgCl沉淀,有同样的 实验现象;B项,Fe2+不能与SCN-结合显红色,当加入新制氯水时, Fe2+被氧化为Fe3+,Fe3+与SCN-结合,溶液变红色;C项,能使品 红溶液褪色的气体除了SO2外,还可以是Cl2等;当有机物中含有醛 基时,如葡萄糖等能与新制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 【答案】 B 2.(2008年广东高考)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离的方法
盐析后过滤
1.(2009年四川高考)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 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 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 含有SO4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 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 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 有Fe2+
2.鉴别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进行定性辨认 物质鉴别的一般类型有: (1)不用任何试剂的鉴别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10.2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讲解课件 鲁科版
(2013·江苏卷)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 盐溶液
C.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D.向某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 溶液中一定含 Fe2+
考点(kǎo diǎn)2
触摸高考
第十三页,共39页。
重点1 物质的检验(jiǎnyàn)与鉴别
例1
变式训练 (xùnliàn)1
1.物质检验或鉴别时对反应的一般要求
(1)反应要有明显的外部特征。如溶液颜色的改变、沉淀的生成或溶解、
气体的产生等。
(2)反应要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如溶液的酸碱性、浓度、温度的选择。 (3)检验反应时常需排除干扰的影响。如用 Ba2+检验 SO42-,应排除 CO32-、 SO32-等离子的干扰。 (4)检验反应要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典型性。如用品红溶液检验 SO2, 用 KSCN 溶液检验 Fe3+、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NH3。
重点(zhòngdiǎn)1
重点(zhòngdiǎn)2
第十八页,共39页。
重点1 物质的检验(jiǎnyàn)与鉴别
例1
变式训练 (xùnliàn)1
解析:A 项所述溶液中含有 HCO3- 也会有类似现象,错误;焰色反应是元 素的性质,故原溶液也可能是 NaOH 溶液,B 项错误;SO2、甲醛、乙烯、丙 烯等气体都能使溴水褪色,C 项错误;向某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不变色,证 明原溶液中无 Fe3+,滴加氯水后显红色则证明原溶液中有 Fe2+被氧化成 Fe3+,D 项正确。
高考化学总复习 必修部分 第十章 化学实验 第2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课件 鲁教版
互不相容 不发生反应
下口流
出
上口倒出
4.蒸馏(或分馏)——分离沸点不同且相互溶解的两种(或几种) 液体的混合物
下口 上口
5.升华——分离易升华与不能升华的固体混合物 氯化铵虽然不升华,但在受热时,发生类似升华的现象,故也 可用该方法分离氯化铵和其他不易分解或不易升华的固体混合 物。
6.渗析——用半透膜使离子或小分子从胶体中分离出来 如除去淀粉胶体中的 NaCl:
A.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如 图用力振荡 B.振荡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气 C.经几次振荡并放气后,手持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 D.分液时,需先将上口玻璃塞打开或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 斗口上的小孔,再打开旋塞待下层液体全部流尽时,再从上口 倒出上层液体 (4)在上述操作 d 中,加入 NaCl 固体的作用是 _降__低__环__己__酮__的__溶__解__度__;__增__大__水__层__的__密__度__,__有__利__于__液__体__分__层___。
[题组突破]
1.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或试剂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
是( B ) 实验目的
分离方法或试剂
实验原理
A 分离碘和 CCl4
分离溴乙烷和
B
乙醇
加热蒸发 加水溶解后分液
碘与 CCl4 的沸点不同 溴乙烷和乙醇的水溶
性不同
除去乙酸中的 C
乙醇
酸性 KMnO4 溶液
酸性 KMnO4 溶液能 将乙醇氧化为乙酸
蒸馏除乙醚的操作中采用的加热方式为__水__浴__加__热_______。
(5)蒸馏操作时,一段时间后发现未通冷凝水,应采取的正确方 法是_停__止__加__热__,__冷__却__后__通__冷__凝__水__。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模块4第十单元第2节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课件
说明
过滤
①适用范围:把难溶固体与液体进行 分离。
②注意事项:a.一贴:滤纸紧贴漏斗 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 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 __玻__璃__棒_____,玻璃棒轻靠__三__层__滤__纸__ 一侧,漏斗下端靠__烧__杯__内__壁___。b.若 滤液浑浊,需__更__换__滤__纸__,__重__新__过__滤___
考点一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考向1 古典文献中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
[典例1](2017 年新课标Ⅰ卷)《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 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
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
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
基础测评 1.(2018 年山东威海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向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过量饱和碳酸钠溶 液,振荡静置,用装置甲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 放出有机相
B.用装置乙加热分解法除去Na2CO3 中混有的少量NaHCO3 C.用装置丙除去氯气中的 HCl 气体 D.除去 Cu 粉中混有的 CuO:加适量稀硫酸后,过滤、洗 涤 答案:D
酸碱 溶解法
被提纯物质不与酸 碱反应,而杂质可 与酸碱发生反应
用盐酸除去SiO2中的石灰石,用 NaOH溶液除去铁粉中的铝粉
(续表)
方法
原理
典例
①对混合物中混有的还原性 通入Cl2将FeCl3中混有的 杂质,可加入适当的氧化剂 FeCl2氧化成FeCl3,达到 氧化 将其氧化为被提纯物质; 除杂目的;将过量铁粉加
解析:NaCl、NaBr、KI 三种无色溶液要用 AgNO3 溶液鉴 别,A 不符合题意;HCl、NaCl、NaNO3、Na2CO3 四种溶液两 两混合,有气泡产生的是 HCl 和 Na2CO3 两种溶液,依据互滴 法可鉴别 HCl 和 Na2CO3,剩余的是 NaCl 和 NaNO3 两种溶液需 再用 AgNO3 溶液鉴别,B 不符合题意;NaBr、HCl、KCl 三种 溶液需先用 Na2CO3 溶液鉴别出 HCl,再用 AgNO3 溶液鉴别出 NaBr 和 KCl,C 不符合题意;淀粉、淀粉-碘化钾、碘化钾、溴 水四种溶液中溴水有颜色,溴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试题:第十章 第二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鲁科 含解析
第二讲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题号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2、6、7、8、9、10、11物质的检验3、4、5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3·豫西五校联考)下列仪器:①普通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烧匙。
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⑥C.①③⑤D.③④⑦解析①普通漏斗:用来过滤分离固液混合物。
③蒸馏烧瓶:用于液体蒸馏,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态混合物。
⑤分液漏斗:萃取分离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
答案 C2.现有三组实验:①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②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解析植物油和水互不相溶,应采用分液法分离;碘易溶于CCl4,故用蒸馏法分离;用酒精浸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利用萃取原理。
答案 C3.(2013·安徽百校论坛)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退色结论:原气体一定是SO 2B .气体――→点燃气体――――――――――→通入Ba (OH )2溶液白色沉淀结论:原气体一定是烃C .某溶液――――――→打开瓶盖冒白雾――――――――→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白烟 结论:原溶液一定是浓盐酸D .某有色溶液――――――→滴加苯酚溶液紫色结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 3+解析 A 项中O 3、Cl 2、NO 2等都能使品红溶液退色;B 项中H 2S 、C x H y 、HCHO 都可出现此现象;C 项中浓HNO 3等也有此现象。
答案 D4.(2013·银川质检)为确定下列久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第二节 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鲁科版)
△ FeI2,不符合; 解析: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A 中 Fe+I2===== B 中滤液中含有 NaCl、KCl,操作后又引入 KCl,不符合;C 中 NaHCO3+NaOH===Na2CO3+H2O,但 NaOH 溶液过量,蒸发结晶 后 得 到 Na2CO3 、 NaOH 混 合 物 ; D 中 由 于 Ksp[Mg(OH)2] < Ksp[Ca(OH)2],所以 MgCl2+Ca(OH)2===Mg(OH)2+CaCl2,过滤得 到的沉淀只有 Mg(OH)2。 答案:D
4.物质鉴别的一般类型有:
(1)温度计的水银球在 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沸点相差 30 ℃以上 的液体混合物 (2)蒸馏烧瓶内要加碎 瓷片 (3)冷凝管水流方向应 为“下进上出” 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 合物,利用物质升华 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 分离的方法 应与物质的分解变化区 分,如 NH4Cl NH3↑+HCl↑
分离提纯液溶胶 与小分子组成的 混合液
(1)萃取:利用溶质 在互不相溶的溶剂 里的溶解度不同, 用一种溶剂把溶质 从它与另一种溶剂 组成的溶液里提取 出来 (2)分液:两种液体 互不相溶且易分层
(1)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 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 (2)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 相溶 (3)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4)分液时, 分液漏斗中的 下层液体从下部流出,上 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2 试液中含有 CO3
-
C.无色试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试液中一定含有 Na 、没 有K
+
+
D.无色试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试液中溶质 为钙盐或钡盐
解析:A 项中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变红,则依据指示剂的现象知: 该试液一定呈现碱性; B 项溶液中可能含有 HCO3 干扰; C 项钾元素 的焰色为紫色,但必须通过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光,从而说明不通 过蓝色的钴玻璃,则会观察到的是黄光,故无色试液焰色反应呈黄 色,则试液中一定含有 Na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K ;D 项中能与碳 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仅是钙盐或钡盐,还有铝盐等。 答案:A
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十章 化学实验基础第二节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第二节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考纲点击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一、物质的检验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1)Cu 2+产生________ (2) (3)(4)Al 3+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NaOH 溶液,白色沉淀又会______(5)NH +4共热,生成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______的气体(6)K +――---→焰色反应火焰呈______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7)Na +―---―→焰色反应火焰呈______色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1)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2)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SO 2-4―→先加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BaCl 2溶液,有________色沉淀。
SO 2-3―→加入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放出无色有________气味能使品红溶液退色的气体(3)利用AgNO 3(HNO 3酸化)溶液检验(4)利用某些特征反应检验I -―→滴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______色特别提示:(1)在检验SO 2-4时,我们要注意SO 2-3、Ag +的干扰,加试剂的先后顺序不能颠倒,不能用稀硝酸酸化。
(2)检验SO 2-3、CO 2-3要防止它们互相干扰,两者加稀盐酸都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其区别在于生成的CO 2无气味,而SO 2有刺激性气味。
3.常见气体的检验4.检验常见物质的一般程序与思路(1)常见固态物质的检验(2)常见无色溶液的检验(3)物质检验时对反应的一般要求①反应要有明显的外部特征,如:溶液颜色的改变、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气体的产生等。
②反应要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如:溶液的酸碱性、浓度、温度的选择。
③检验反应时常需排除干扰的影响,如用Ba2+检验SO2-4,应排除CO2-3、SO2-3等离子的干扰。
④检验反应要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典型性。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十章 第二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鲁科版)( 高考)
水)以提高渗析效果
盐析
利用某物质在加某些 _无__机__盐__[如Na2SO4· (NH4)2SO4等]时,其 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
(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 种_纯__净__物__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_目__标__物__质_பைடு நூலகம் 的过程又叫混合物的净化和除杂。
2.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
方法、装置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过滤
(1)一贴:滤__纸__紧贴漏斗内壁
度比在原溶剂中_要__大__ (2)萃取剂与原溶剂_不__相__溶_ (3)萃取剂与溶质_不__反__应__
(4)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 下层液体从_下__口_流出,上__ _层_液体从上口倒出
溶的液体混合物
蒸馏(分馏) 升华
(1)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
互溶的沸___点__相 烧瓶的支___管__口__处 差较大的液体 (2)蒸馏烧瓶中要加_沸__石__
第二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1.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了解常见物质的检 验方法。 2.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
1.离子检验答题的规范性。 2.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装置及操作要求。 3.分离提纯方法在工业生产流程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检验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根据离子检验时生成物所表现出的现象不同,可把检 验离子的方法归纳为三种类型:①生成沉淀;②生成 气体;③显现特殊颜色。
①NaOH溶液
②先加KSCN溶液,再加氯水 ①NaOH溶液 ②KSCN溶液 ③苯酚溶液 NaOH溶液
①含Cl-的溶液,稀硝酸
②稀氨水 稀硫酸或可溶性的硫酸盐溶液
(鲁科专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第10章第2讲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教案
第2讲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2020·备考】最新考纲:1.掌握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常用方法.2.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核心素养: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以及检验探究方案,进行科学探究;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2.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在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案设计中,要具有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意识;能关心并积极参与和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有社会责任感,敢于参与力所能及的决策和实践活动.考点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频数:★★★难度:★★☆)名师课堂导语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是高频考点,在一卷和二卷都有所涉及,应掌握常见分离装置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物质分离、提纯方法,能设计相关分离、提纯方案,另外一些创新型的分离、提纯装置也应加以关注。
1。
分离、提纯的含义错误!→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多种纯净物|错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的过程2.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实验装置(1)常规实验装置①过滤适用范围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上缘低于漏斗口液面低于滤纸上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②蒸发适用范围分离易溶性固体的溶质和溶剂注意事项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停止加热的标准: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③萃取和分液适用范围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分液: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易分层的液体注意事项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不反应、不相溶;③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④常用的萃取剂是苯或CCl4,一般不用酒精作萃取剂④蒸馏适用范围分离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注意事项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蒸馏烧瓶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冷凝管水流方向为下口进,上口出⑤升华适用范围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合物,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分离的方法注意事项如NaCl固体中的I2可用该方法,但NH4Cl固体中的I2不能用升华的方法分离(2)创新实验装置①过滤装置的创新--抽滤由于水流的作用,使装置a、b中气体的压强减小,故使过滤速率加快②蒸馏装置的创新由于冷凝管竖立,使液体混合物能冷凝回流,若以此容器做反应容器,可使反应物能循环利用,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019·安阳第一次模拟)“水飞”是传统中医中将药材与适量水共研细,取极细药材粉末的方法。
《医学入门》中记载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洗涤、溶解、过滤、灼烧B.洗涤、溶解、倾倒、蒸发C.洗涤、萃取、倾倒、蒸馏D.洗涤、萃取、过滤、蒸发解析:选B。
“水洗净”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洗涤,“细研水飞”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溶解,“去石澄清”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倾倒,“慢火熬干”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发。
2.(2016·高考全国卷Ⅰ)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解析:选C。
长颈漏斗不能用来分液,A项错误;NO能与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项错误;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Fe3+的水解,应将FeCl3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C项正确;将Cl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其中的HCl,但引入了水蒸气,D项错误。
3.(2019·海南五校一模)下列有关物质分离或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酸钾,应该用蒸发浓缩结晶法,B错误;乙烯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C正确;乙酸和乙酸乙酯均能与NaOH反应,D错误。
4.实验室制取氧气并回收提纯KCl和MnO2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和步骤Ⅱ都用到玻璃棒B.步骤Ⅱ的操作有加热浓缩、冷却结晶C.实验流程中所涉及的三个步骤均必须加热D.步骤Ⅲ中用硝酸银溶液可验证MnO2是否洗涤干净解析:选C。
固体A为KCl和MnO2的混合物,步骤Ⅰ为溶解、过滤;步骤Ⅱ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等,步骤Ⅰ和步骤Ⅱ都要用到玻璃棒,A项正确;步骤Ⅱ由KCl溶液得到KCl固体,操作有加热浓缩、冷却结晶,B项正确;步骤Ⅰ为溶解、过滤,不需要加热,C项错误;可以通过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滤液中是否含有KCl来判断MnO2是否洗涤干净,D项正确。
5.(2019·云南一检)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把SO2-3氧化成SO2-4,B项错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双氧水反应,高锰酸钾表现出氧化性,双氧水表现出还原性,C项正确;因高级脂肪酸盐水解呈碱性,滴入酚酞溶液会一直呈现红色,所以不能用酚酞检验油脂是否完全皂化,D项错误。
6.(2019·江淮十校联考)下列有关混合物除杂方法和原理分析都正确的是(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得到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引入新的杂质,B项错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参与反应,应该在氧气中灼烧固体,C项错误;氢氧化铝溶解度小于氢氧化镁,氢氧化铝难转化成氢氧化镁,D项错误。
7.某pH=1的X溶液中可能含有Fe2+、Al3+、NH+4、CO2-3、SO2-3、SO2-4、Cl-中的若干种,现取X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A是NO2B.X溶液中肯定存在Fe2+、Al3+、NH+4、SO2-4C.溶液E和气体F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X溶液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Al3+和Cl-解析:选B。
X是强酸性溶液,一定不会含有弱酸根离子CO2-3、SO2-3;加入硝酸钡溶液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气体A是一氧化氮,D是二氧化氮,则E为硝酸,故溶液中一定含有还原性离子Fe2+;溶液B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了气体F,F一定是氨,溶液中一定含有NH+4;溶液H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生成了沉淀I,I为氢氧化铝,故溶液中一定含有Al3+;沉淀C为硫酸钡,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
A项,气体A是一氧化氮,故A错误;B 项,根据分析,X中肯定存在Fe2+、Al3+、NH+4、SO2-4,故B正确;C项,E是硝酸,F是氨,二者可以发生反应,故C错误;D项,X溶液中一定含有Al3+,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8.(2019·菏泽模拟)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CO和CO2混合气体的分离和干燥。
已知a为止水夹,b为分液漏斗丙的活塞,可供选用的试剂有NaHCO3溶液、NaOH溶液、NaHS 溶液、浓硫酸、无水氯化钙、稀硫酸。
试填空回答:(1)广口瓶甲中应放的试剂为________,广口瓶乙中应放的试剂为________,分液漏斗丙中应放的试剂为________。
(2)第一步应先分离出________,分离时应先关闭________(填序号,下同)。
打开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步分离出________时,先关闭________,打开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aOH溶液浓硫酸稀硫酸(2)CO b aCO2+2OH-===CO2-3+H2O(3)CO2 a bCO2-3+2H+===H2O+CO2↑9.某废液中含有大量的K+、Cl-、Br-,还有少量的Ca2+、Mg2+、SO2-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这种废液来制取较纯净的氯化钾晶体及液溴(Br2),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流程图:可供试剂a、试剂b(试剂b代表一组试剂)选择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饱和K2CO3溶液、K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H2O2溶液、酸性KMnO4溶液、稀盐酸。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1)试剂a应该选用________。
(2)操作①②③④⑤的名称是________。
A.萃取、过滤、分液、过滤、蒸发结晶B.萃取、分液、蒸馏、过滤、蒸发结晶C.分液、萃取、过滤、过滤、蒸发结晶D.萃取、分液、分液、过滤、蒸发结晶(3)除去无色液体Ⅰ中的Ca2+、Mg2+、SO2-4,选出试剂b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调节p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⑤中用到的瓷质仪器名称是________。
解析:(1)由加入的CCl4及得到的深红棕色液体知,试剂a能将Br-氧化为Br2,试剂a 应具有氧化性,为了不引入杂质离子,应选用H2O2溶液。
(3)由流程图知,无色液体Ⅰ中含有K+、Cl-、Ca2+、Mg2+、SO2-4,无色液体Ⅲ中只含有K+、Cl-,则试剂b的作用是除去无色液体Ⅰ中的Ca2+、Mg2+、SO2-4。
由于除杂时除杂试剂需过量,且不能引入新杂质,所以欲除去Ca2+,选用饱和K2CO3溶液;欲除去Mg2+,选用KOH溶液;欲除去SO2-4,选用BaCl2溶液。
所以欲除去无色溶液Ⅰ中的Ca2+、Mg2+、SO2-4,只要满足BaCl2溶液在饱和K2CO3溶液之前加入即可。
(4)由以上知,无色液体Ⅱ中还含有杂质离子CO2-3和OH-,所以需用稀盐酸来除去过量的OH-及CO2-3;调节pH=7的操作方法是逐滴滴加稀盐酸,无气体产生时,用pH试纸测定至溶液的pH=7。
(5)由于操作⑤是蒸发结晶,所以该操作用到的瓷质仪器是蒸发皿。
答案:(1)H2O2溶液(2)B (3)BaCl2、K2CO3、KOH(或KOH、BaCl2、K2CO3或BaCl2、KOH、K2CO3)(4)除去过量的OH-及CO2-3逐滴滴加稀盐酸,无气体产生时,用pH试纸测定至溶液的pH=7 (5)蒸发皿10.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
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实验步骤:在A中加入4.4 g异戊醇、6.0 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
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 min。
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
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_______(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7)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填标号)。
a .30%b .40%c .60%d .90%(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 ℃便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________(填“高”或“低”)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仪器B 是球形冷凝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2)第一次水洗,主要除去大部分硫酸和乙酸,第二次水洗除去NaHCO 3杂质。
(3)乙酸异戊酯的密度小于水,在水层上方。
分液时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4)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过量乙酸,能够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
(5)加入无水MgSO 4固体的目的是除去混合物中的少量水分。
(6)蒸馏操作中,需要测定馏分的温度,所以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 和c 中温度计位置均正确,但c 中的冷凝装置为球形冷凝管,它一般用作反应装置,主要用于冷凝回流,使反应更彻底,故只有b 项正确。
(7)据+H 2O 可知,4.4 g 异戊醇完全反应消耗3.0 g 乙酸,故乙酸有剩余,生成乙酸异戊酯的理论产量为6.5 g ,故该反应的产率为3.9 g 6.5 g ×100%=60%。
(8)异戊醇的沸点为131 ℃,蒸馏时,若从130 ℃开始收集馏分,将会有一部分未反应的异戊醇被蒸出,使产率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