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者的自我变异——从拉康镜像理论浅析《游击队员》
对雅克·拉康“镜像理论”的批判性解读
对雅克·拉康“镜像理论”的批判性解读【摘要】镜像问题是贯穿雅克·拉康哲学的一个关键问题。
文章通过分析镜像理论的基本内涵,指出在镜像理论中实际折射出来的一系列相互扣联的问题。
即自我、他者、自我的确证和他人的形式问题。
正是这一系列问题与镜像理论多层次的结合,丰富和深化着雅克·拉康的精神分析哲学,使之走向镜像与现实的交织。
【关键词】雅克·拉康;镜像理论;主体;他者;批判性解读1936年。
拉康出席了在马林巴德举行的第十四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
发表了堪称为其学术基础的《镜像阶段》(The Looking-glass phase),标志着雅克·拉康作为精神分析学家的生涯真正开始。
当时会议的发言限制在10分钟之内,虽然给了拉康4次警告信号,但是拉康仍然继续发言,因为他的超时发言,主席E·琼斯打断了他。
当时所有的人都没有任何反应。
后来,拉康的这份发言稿遗失了,这一理论仅仅以“can(Paris),The Look.ing-glass phase”出现在1937年1月的《国际精神分析杂志》上,而且只有拉康的名字和镜像理论的题目。
就这样最原始的《镜像理论》在我们面前消失了。
一、镜像理论的内涵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其基本论点包括:1.自我的自发形成具有想象的性质。
只要它服从被当成与他人的统一的自我统一的幻想,它就是自恋。
拉康借用弗洛伊德的自我(Ego)概念,把这种自我称为“moi”,并把它与人的真正主体“je”区分开来。
2.自我(moi)是想象性认识的发生地,这种认识同时也是错误认识,是保留在被镜像俘获的封闭性中的开拓运动。
是担保和欺骗。
它预想出自己自主的图像,以便同时脱离幻想——想象的统一性与实际的依赖性之间的差别。
黑格尔的“自我意识辩证法”明确地表明,在他人中反射自我在原则上是不可能的。
3.镜像阶段是一切认同过程之母体。
当拉康把镜像的固定化描述为儿童早期自我形成的决定环节时,这一过程无论如何都不是仅限于镜子这一工具,不如说,镜子充当的是描述想象中的主体间性的模型。
试谈拉康的镜像阶段
试谈拉康的镜像阶段作者:Sinner人们总是凭借着语言与符号的创造与运作,不断地进行文化的生产与更新,而文化的更新又往往推动了符号的进一步差异化与层次化。
后现代主义对于传统文化与传统价值体系的批判,没有一个可以脱离对于语言与符号的批判,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基本上就是各种符号的不断重建与解构的过程;我们必须置于后现代主义的脉络来看待拉康的重要性,如果要研究后现代主义符号游戏与话语结构的理论起源,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拉康的符号批判理论,拉康的研究方向结合了精神分析学、语言学、拓朴学与人类学,不但启发了Foucault 等人的后结构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影响了后现代主义者的思路。
法国新佛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总结了社会人文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五O年代敏感地指出:「想象」、「象征」与「现实」构成了人们生活世界的三个动力因素,而这三者又各自成双地相互扭结成三个轴线,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文化。
拉康早从三O年代起,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研究中,便创造性地把对于人的精神分析与语言的运用链接了起来,而他在三六年发表的《论镜像阶段》标志着他本人的新佛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的诞生,他的学说也引起了精神分析学运动的分裂,因为拉康所探讨的「我」已经不是佛洛伊德与传统意义上的「我」或「主体」,而是同语言及其潜意识结构基础相关的新概念,我们可以说,拉康学说的精华集中在他的一句名言之中:「语言结构是潜意识的内在结构的外化」;或者说,「潜意识就是被内在地结构化的一种语言」。
五O年代是拉康精神分析学发展中的重要转折时期,我们先不谈那么多,笔者只简短地提及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早期的论述「镜像阶段(Mirror Stage)」。
镜像阶段是婴儿生活史的关键时期与重要转折,这是每个人自我认同初步形成的时期,其重要性在于揭示了:自我就是他者,是一个想象的、期望的、异化的、扭曲的与被误认了的对象。
从理论的多源上理解拉康的镜像理论和主体结构理论
二、镜像: 主体的形成史与本体义
镜像阶段是拉康理论的基础,相对来说,这是一个容易被理解的理论,但如果理解了东方思 想,会对这一理论有更深一层的体会。 拉康与弗洛伊德一样,把人的基本定型确定在婴儿时期,只是弗洛伊德通过人在婴儿期的欲 望压抑与规训而形成了人的本我 - 自我 - 超我的心理结构,人性完全是由主体本身的三层心理结 构的复杂关系决定的。拉康则把主体的形成看成是镜像阶段的结果,婴儿面对自己在镜子中的形 象,产生了人的认识飞跃和主体成型。这里基本要项是看镜子的婴儿和镜之中的形象。与弗洛伊 德的主体结构相比,拉康的主体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拉康的主体结构不是一个仅在心理中的 主体结构,不仅是一个心理主体 ( 弗洛伊德把身体器官 的 欲望 都归 为 欲望 从 而 归 结 为 心 理 ) , 而 125
在拉康 ( Jacques Lacan 1901 - 1981 ) 的理论 中, 镜像 阶 段 理 论和主体三 维 结构理 论, 具 有 重要的意义。然而要清楚地理解这两个理论,特别是后一个理论,并不容易。这不仅在于拉康那 闻名于世的行文晦涩,更在于他的理论具有多样的来源,并且他又对这多样的来源作了自己的组 合。不洞晓拉康思想的多重来源,以及拉康思想与整个西方思想演进在历时的承转和共时上的互 动,特别是拉康思想与东方思想的关联,对之理解起来就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困扰。因此,本文 首先从拉康思想与西方思想演进的复杂关系以及拉康思想的多种来源,呈现出其背景和关联的复 杂性,然后进入拉康的镜像阶段思想和主体三维结构。
①。 拉康在 1936 年 第 14 ~ 18 个月期间,但正如拉康 说 的, 却 “体现 了 人 类 世界 的 本 体论 结构 ” 届国际精神分析年会 ( 马林巴德 举 行 ) 提 出关于 镜像 阶 段 的 论 文, 又 在 1949 年 第 16 届 精神 分
拉康的理论——精选推荐
. 黄华,权利,身体与自我一福科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必须注意的是,自我的建构是在一种时间的辩证法中实现的。
对拉康来说,镜子阶段远不仅是幼儿的一个自然发展阶段,而且是主体发展中一个体现了时间辩证法的、先行和回溯相互交织的决定性的时刻。
“这一发展是作为时间的辩证法而经历的,它把个体的形成决定性地投射进历史之中:镜子阶段是一出戏,其内在压力迅猛地从不足冲向先行(anticipation)——对于受空间认同诱惑的主体而言,这出戏生产了从身体的破碎形象到我所说的关于身体整体性的外科整形形式的种种幻想——直到最终穿戴起异化身份的盔甲。
这副盔甲以其僵硬的结构标识出主体的精神发展。
”[2](p6)拉康认为,镜子有一个整体的功能,构建统一的自我,自我形成于镜像阶段。
来源于作者与自我分裂 6Lacan and His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Theory of SubjectJacques Lacan(1901-80)is undoubtedly the central figure of psychoanalysi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He has notonly revolutionized the psychoanalytic practice but also exerted a global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entire psychoanalytic theoretical edificeby employing the achievements of structural linguistics and semiotics.The reinterpretation has changed the entire field of the scientific debate.Some of his formulas such as“[T]he unconscious is structured like a language”;“[D]esire is thedesire of the Other”(Ecrites:A Selection 121,123),etc.acquire an almost iconic statuslike Einstein’s E=mc2.The least one can say about Lacan is that nobody was undisturbed and unaffected by his work:even those whopassionately oppose him have to take stance from his theory. ForLacan, psychoanalysis totally changes the way we should understand“cause”,and“reality”,which the fundamental notions like “subject’,clearly indicates that the Freudian unconscious as primordial and irrational drives is ridiculous; on the contrary, the unconscious is in aspecific way fully rational, discursive, “structured likea language”(Ecrites:A Selection 121),which entails that Lacanreduces all psychic lifeto a symbolic interplay. He proposes the triangle of Imaginary-Symbolic-Real as the three basic phases of forming the subject,the elementary matrix of the human experience.The term Imaginary is obviously similar with fiction but in Lacaniansense it is notsimply synonymous with the fictional or unreal;on the contrary,imaginary identifications can have very real effects. Thereis of course an air of unreality to the Imaginary: it traps the subjectinto alienating identifications that prevent the truth from emerging.In the Mirror Stage that is a key step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subject,when the baby at the age from six to eighteen months glimpses its own image in a mirror or some equivalent to a mirror, itgreets the image in the mirror with great jubilation and thus identifies with it which is unreal by definition and shows somethingyet to become: an integrated unity. It is this identification that forms its unconscious, but its initial self-identification is inevitably basedon the Other; so identification with this image in the mirror means alienation of the subject. Therefore, from the beginning, the site of the subject is occupied by the other; the subject is in fact deteriorated into emptiness in essence. The unconscious which is the soul of theunconscious, while the subject becomes accordingly the other’sdesire of the subject is the desire of the other. In this sense, the unconscious is not a latent being since it is not an entity; on the contrary, it is rather a negativity, a lack of being, and a hole in chains of signifiers. Lacan calls it pre-ontological. Strictly speaking, the unconscious cannot be defined in the sense of being delimited.The Symbolic is a register that exists prior to the individual subject, into which the subject must be inserted if he/she is to be able to speak and desire. The Symbolic is often exhibited as languages, cultures, persons and surroundings around. Insertion into the Symbolic is a negative or privative process which implies recognition on the part of the child that it is not in possession of thedesire. It is also an object phallus which is the object of the mother’swith which the child attempts to identify (desire always beinga desire of and for the Other).The agency that imposes the law and deprives the child of the phallus in an act of symbolic castration isthe name of father. It is in the name of father that we recognize the symbolic function which has identified the person with the figure ofthe law. In other words, the name of father is the sign of law.Insertion into the Symbolic thus implies renunciation of the illusionof omnipotence associated with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phallus, and italso introduces a split into the subject. The subject, as used by Lacan,is a deliberately ambiguous term; it refers to both the subject of a sentence and the subject of the impersonal laws of language. The subject is always divided or decentered, not simply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the unconscious, but because of the structures of language itself. “Existence i s a product of language”(Xie Qun:24). For a subject,to be given a signifier or named is of vital importance.Thesymbolic/language decides the existence of being.The things that enter the Symbolicand are represented by language become existent. The things unnamed by language will not exist into being.By analogy,a subjectthat is represented is recognized as a being.A child has to allow itselfto be represented by language/signifier in order to be a subject.Losing the mark of a signifier,one becomes non-being.Although the Symbolic differentiates dimensions that are confusedin the Imaginary, it does not replace or transcend the Imaginary.Though every subject must be inserted into or inscribed in the Symbolic,no subject lives in the Symbolic alone, just as speech doesnot replace imagery. The two orders co-exist with a third: the Real. Itis not synonymous with external reality but equal to the left dimension that constantly resists symbolism and signification. Thetwo conceptions the Real and the reality are mutually exclusive.the daily life-world in whichWhat we experience as “reality”―we feel athome—can only stabilize itself through the exclusion or primordial repression of the traumatic Real, while the Real is often in the guiseof fantastic apparitions which forever haunt the subject. It is the threatening element that invades the subject when rifts appear in the Symbolic, and the failure to recognize or submit to the name of thefather opens up such rifts. The implication of Lacan’s theory may beworks. First, the mirror stagetwo-fold in analyzing Joseph Conrad’sinitial attempt to construct an identity as anmarks the child’sindependent entity from the Other and to locate a position in the society. Since its self-identification is based on an idealized unitaryimage, fragmentation and loss underline its experience as a subjectonce it steps into the register of Symbolic .The characters in theworks are haunted by severe loss and inner split when they experience what differentiates its prior existential conditions.Second,the implication of Lacan’stheory is found in its explanation of thecauses and destination of human desires and how they are related tobecome a subject. Lacan emphasizes that man’s d esire is theand the desire aims at the phallus, in accessible tomother’s desire,the subject, and ushers the subject into an endless desire chain. To bea subject means to fill in an ontological lack that can never actuallybe fulfilled. Lacan’s revelation of the psychic structure of the selfand its way of function offers us a tool to interpret the cause of thefrustration and disintegration experienced by Conrad’s characters his fictional works.。
被他者阉割后的自我变异_从拉康镜像理论浅析_献给艾米丽的玫瑰_罗玲
被他者阉割后的自我变异从拉康镜像理论浅析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罗玲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写作手法很独特,人物形象也被塑造的极富个性。
因此自其问世以来,就吸引了许多评论家的关注。
本文从拉康早期的镜像理论分析在父权专制主义以及南方压抑机制的统治下,艾米丽在镜像阶段中的畸形成长与发展,以及这种畸形发展如何促使她毒死自己的恋人 荷默.伯隆。
镜像阶段镜像理论是拉康早期思想中的一个理论。
拉康认为镜像阶段是指自我的结构化,是自己第一次将自己称为 我 的阶段。
也就是说,镜像阶段是指还不会说话,无力控制其运动的,完全是由本源的欲望的无秩序状态所支配的婴儿面对着这镜子,将映在镜中的自己成熟的整体形象理解为自己本身的阶段。
在拉康的镜像理论中,婴儿通过看到镜中的自己获得一种超前的自我意识,而且这种镜像的认识不只在婴儿时期发挥作用,作为 他者 ,它对自我的塑造功能贯穿于人生的始终。
拉康本人在 著作集 中也提到过 镜像阶段是内在发展从完全急转向先期获得的一个戏剧 。
而这种从不完全像先期获得转变的戏剧是指幼儿以自己的身体为媒介的一个形象迫使主体变容,其形象象征着长久不变的精神的永久性,似乎给幼儿带来了暂时的整合与安定。
此外,幼儿还必须从自己的外部,以疏离自己的形式接受镜像,迎接被外部的什么人骗取整体性的事态。
即使那个形象给予充满魅力的,不确定的主体以强烈的向心力和肯定感,镜像仍是与自身刻有差异的外来的他人的形象。
总之,根据拉康的理论,镜像阶段是幼儿在发育成长过程中,主体受到外界他者的影响,在一些情况下,甚至被他者所取代,阉割。
这一阶段对其主体的人生发展起了决定性力量。
镜像阶段中艾米丽的成长在小说中,艾米丽的母亲自始至终没有出场,在艾米丽父亲生前,只有她和父亲以及一个黑人佣人生活在那幢房子里。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福克纳也许是有意让艾米丽的母亲处于缺失的状态,这也为主人公艾米丽的人格发展和她以后的一系列行为埋下伏笔。
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
2006年7月 学 术 交 流 Jul.,2006总第148期 第7期 A cade m ic Exchange Ser i a lNo .148 No .7[收稿日期]2006-02-10[作者简介]刘文(1962-),男,教授,博士,从事西方文论、比较文学研究。
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刘 文(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沙410081)[摘 要]拉康认为,自我的建构离不开自身也离不开自我的对应物,即来自于镜中自我的影像;自我通过与这个影像的认同而实现。
镜像阶段是一个自欺的瞬间,是一个由虚幻影像引起的迷恋过程,是想像性思维方式的起点。
自我并不是自己的主宰;人们苦苦寻找自我,而当找到它时,它却外在于我们,总是作为一个他者而存在,被自身无法掌控的外部力量所决定,永久地被限定在与自己异化的境地。
镜像阶段的想像性认同与人类知识同构,具有相似性。
最后,笛卡儿式的主体不再能够自由地决定自己的生活,相反,该主体要受制于主体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
[关键词]拉康;镜像;自我;异化;误认[中图分类号]B56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6)07-0024-04拉康(Jacques L acan ,1901)1981)发表于1949年苏黎世第16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上的著名论文/镜像阶段0(全称:/来自于精神分析经验的作为-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像阶段0)历来受到批评家的重视。
很多人认为,这篇论文是拉康整个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如果没有拉康的镜像理论,就不会有拉康后来完整的学说。
当代法国文艺批评家、女性主义哲学家卡特琳#克莱蒙认为,拉康的镜像理论/是一个真正的发现,从中人们可以找到所有拉康后来学说的萌芽形式0[1]。
拉康自己在文中也表明,人们在镜像阶段所形成的认知过程,/将会是人们所有派生认同的根源0(L acan ,p .4;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
正如拉康的文章标题全称所表明的,镜像阶段讲的是关于自我的构成与本质以及自我认同的形成过程。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媒介影像无处不在。
电影、电视、广告等媒介通过图像和声音的结合,向观众传递各种信息和情感。
然而,除了表面上的内容之外,这些媒介影像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功能和作用。
法国心理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提出的镜像理论为我们解读媒介影像的象征和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本文将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基础,探讨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
一、拉康的镜像理论及其基本原理雅克·拉康认为,儿童在初期的镜像阶段(镜像阶段大致在出生后6个月至18个月之间)通过自视镜中看到的自己的镜像与外部世界建立了联系。
在这个阶段,婴儿看到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并将其作为自我的标志。
而在此过程中,婴儿逐渐意识到自己与外部世界的不同,从而形成了自我意识和主体性。
镜像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观看的幻见”,即镜子给予婴儿的幻觉,它强调了身份和认同的主观性与外在世界的关系。
在镜像阶段,婴儿认为自己与镜中的形象是一致的,从而认同并接纳了自己。
拉康认为,这种幻觉形成了人的自我意识,并决定了个体未来的主体性和社会性。
二、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1. 构建观众的自我认同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通过塑造具有特定角色和身份特征的人物形象,让观众在情感和认知上产生认同感。
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常常会将自己代入到电影角色的境地中,与其产生情感共鸣。
这种过程类似于镜像阶段中婴儿将自身与镜中形象视为同一的认同过程。
观众通过与电影角色的交互,从而映射出自身的欲望和情感,并建立起对自我和他人的认同感。
2. 反映社会的文化观念媒介影像不仅仅是个体情感的表达,也是社会文化观念的反映。
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通过选择特定的主题、故事线和视觉呈现方式,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观念和社会现实。
观众在观看电影时,通过对影像信息的解码和理解,不仅能够认知社会和文化的差异,还能够反思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这种反映社会的文化观念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观众在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中看到自己的“镜像”。
浅析拉康镜像理论及对电影的解读
浅析拉康镜像理论及对电影的解读作者:宋娥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9期摘要:镜像理论是拉康早期思想中的中心环节,是他深刻地研究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提出的心理发生和人格历史建构逻辑后发表的颠覆性观点,对于个人主体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而作为人类社会缩影的电影能让观众通过影像式的阅览看到自己的影子,这也暗合了拉康的镜像理论,对于我们更清楚的认识自我、确认自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镜像;他者;主体;异化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149—02一、浅析拉康镜像理论人很久以来就已经消失了并且不停的消失。
——福科在医院的产房里,一位母亲抱着刚刚出生的婴儿,周围站着一群人,包括婴儿的父亲和其它的亲朋好友。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有人说:“现在是经济社会,孩子长大一定有钱。
”有人接着说:“我们的家里要出个名牌大学生,孩子长大一定要读名牌大学。
”又有人说:“我们这里的人还没出过国,孩子长大要出国留学工作。
”再有人说:“我们家里总被人欺负,孩子长大后要做大官,光宗耀祖。
”孩子在母亲的怀里安静的熟睡着,他当然不知道众人说的是他,给他规划着未来。
这个场景其实随时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如果用拉康的眼睛可能发现一些我们从前看不到的东西。
1936年,拉康提出“镜像阶段”理论,这是他深刻地研究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提出的心理发生和人格历史建构逻辑后发表的颠覆性观点。
“镜像阶段”概念来自法国儿童心理学家瓦隆的动物与婴儿的镜像试验,通过对动物和婴儿对镜像的反应,确定其自我意识发生的时间。
在拉康的镜像理论中,当婴儿还处于混沌不清的状态时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像,他并没有认出镜中的影像是谁,他还不能区分自己与镜像、他人与他人镜像以及自己与外界的其他对象。
但用不了多久的时间,婴儿认识到镜中自己的影像,比如自己伸手,镜像也伸手,婴儿发现镜中的影像会按照他得动作作出反应。
拉康镜像理论
拉康镜像理论镜像理论认为:镜子之中存在着真实的自我。
而当镜中所反映出来的影像与本人的差距过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差距逐渐增大,此时我们便能从镜子中看到那个不属于真实的自我。
正是这样一种思想启发了拉康的“镜像阶段”,他开始探索他所称的镜子中的“他者”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直接面对和观察自己,因为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规范、文化传统以及审美标准的制约,都会使得自己的言行、举止、仪表、风度等等与众不同。
另外,人还是在成长发育中的个体,其身心、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因而也不可能对自己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
但是镜像理论也会有一些局限性,比如它把镜子中的“他者”视作真实的存在,只不过是由于某些原因而无法将它清晰的再现,只是模糊地显现,这种假定就失去了客观事物应有的科学性。
所以镜像理论强调的只是自我意识对象的模糊性,因为自我是一个未完成的形象,在本质上不具有完整性。
它只是通过对自我这种形象的折射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体验。
因此镜像理论主张,对“自我”这种镜中形象进行不断的重复和分析,把自我当做客体来把握,以此获得新的自我意识。
当然,镜像理论又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哲学思考和哲学研究要求人们用实证的态度对待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自我”,这也许会带来精神上的困扰。
比如,镜子中的自我形象和自己到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可能就连真正的自我也不太清楚。
镜像理论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它能否确认自我的存在。
这似乎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自我本身也许就是虚无飘渺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因为人的自我意识都是先在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且受到主客观诸多条件的制约。
人类的每一种思想、信念、情感、观点等等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旦离开了社会背景,就不可能存在。
因此即使我们相信自己的存在,在对他人做出判断时,也需要遵循社会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念等等因素,以此来评价我们所谓的自我,这就给我们的自我认知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
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拉康是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他的镜像理论对自我建构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拉康的镜像理论,探讨自我的建构过程,并举例说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关键词联想的方式,对自我建构与镜像理论进行深入思考。
拉康的镜像理论主要围绕镜像意识、镜像人物和镜像时间等方面展开。
镜像意识指的是个体通过镜子中的影像来认识自己,确立自我形象。
镜像人物则是指个体在镜子中看到的影像并非真实的自己,而是被扭曲、异化的形象。
而镜像时间则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认为时间是人类认知的先决条件。
例如,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照镜子,通过镜像意识来认识自己的外貌、身材等。
然而,由于镜像人物的异化作用,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完全真实的自己,而是被扭曲的形象。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自我认知和自我建构来重新认识自己,以获得更为真实的自我形象。
自我的建构过程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认知和自我建构等方面。
自我意识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感知;自我认知则是指个体对自己在时空中的存在和自身行动的认识;而自我建构则是指个体通过语言、符号等媒介来建构自己的身份和认同。
例如,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通过自拍、修图等方式来建构自己的形象,并以此为媒介与他人交流。
这种自我建构的方式不仅让我们获得了一种满足感和自信心,同时也让我们与他人的交流更加顺畅。
在进行关键词联想时,我想到了《红楼梦》中的“金玉樽中带些酸楚”。
这句话描绘了贾宝玉对自身身份和地位的认知。
他感受到自己身处繁华的金玉之中,却也感受到内心的酸楚和无奈。
这恰好反映了拉康的镜像理论中个体通过镜像认识自己,但这种认识往往是被扭曲和异化的。
正如贾宝玉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在社会的大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但这个形象并不完全真实。
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自我建构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从而更好地与他人交往,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拉康的镜像理论和自我的建构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和社会。
关于拉康的镜像理论理解(一)
关于拉康的镜像理论理解(⼀)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最初以论⽂的⽅式在1936年举⾏的第⼗届国际精神分析⼤会上发⾔,但其论⽂《作为“我”之功能形式的镜像阶段》在1949年苏黎世举⾏的第⼗六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才正式⽽成。
要理解镜像阶段理论要先了解两个病例,第⼀个病例是1932年,他完成的学位论⽂《论妄想型精神病与⼈格的关系》,这个病例是他亲⾃负责的⼀个长达⼀年半的埃梅的个案。
拉康以精神病原因造成器质性病变作为研究的前提,探求⼈格内部的⼼理因素的理解。
但此时他还只是有些偏向精神分析⽽已。
第⼆个病例是发⽣在1933年法国的⼀个杀⼈惨案。
帮佣的两姐妹残忍的杀害了⼥主⼈和其⼥⼉,拉康没有亲⾃诊治过这两姐妹,⽽是根据《巴黎黄昏》杂志等的公审记录来进⾏分析的,其论⽂为《妄想症犯罪动机--帕品姐妹的犯罪》来讨论妄想犯罪。
这两个病例以⽐较典型的形式将镜像本⾝的意义呈现给了我们。
拉康在这两个病例中特别注意--“我”⾃⾝的形成和镜像的关系,镜像是如何成为⾃我形象的?埃梅由于与镜像的他者的认同,在他者的形象中体验了⾃⼰,⾛上了映射在他者的幻想上的⼈⽣。
她认同的理想形象虽然给予她肯定的感情和统⼀性,但由于与之认同,反⽽受它⽀配,并不适当的剥夺了她想要成为⾃⾝主⼈的权利,它映在埃梅眼中的就是认同的他者造成的对她⾃⾝主⼈性的掠夺。
埃梅在认同他者时缺乏把这⼀形象内在化并使其与⾃⼰紧密相连,成为⾃⾝核⼼的印记。
拉康谈到为了把⼈结构为⼈,⽆论如何我们是需要他⼈的介⼊的,即有对他者的仿效,对他⼈的认同。
没有他⼈的介⼊,⾃⼰就不能成为⾃⼰,但是将⾃⼰委⾝于外部形象势必会导致⾃我疏离,⾃⼰的主⼈性会有⼀个与他者争夺的过程。
再者,⼈因为受到理想的镜像的迷惑,为镜像所束缚,视野狭窄,就会像俄狄浦斯⼀样背负者迷失真相的宿命。
埃梅病例可以说是浓缩了拉康以后的思想的病例。
“我”是什么呢?“我”就是把他者当作⾃⼰来⽣存,因⽽被拉⼊⼀个更⼤的难题中⽽苦恼的⼈。
以拉康之“镜”透视人之“自我”——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深层
第4 期
王 平原 : 以拉康 之“ 镜” 透视 人之 “自我”
可控 性 的认 同与 相反 。如果 说 瓦隆等 人 通过这 个 实 验想 要探 究 的 它所 带 给婴儿 的对 自身 统 一性 、
[ 关键 词 ] 镜像 阶段 ; 自我 ; 无意 识 ; 主体 [ 中 图分类 号 ] B 5 6 5 . 5 [ 文献 标识 码 ] A [ 文章编 号 ]1 6 7 2—2 5 9 0 ( 2 0 1 7 ) 0 4— 0 0 2 4— 0 5
雅克 ・ 拉康( J a c q u e s L a c a n ) 无 疑是 法 国现代 实验发 现 , 婴儿和黑 猩猩 、 猴 子 在 面 对 镜 中 影像 最 有代 表性 又最 具 争 议 的精 神 分 析 学 家 , 同 时也 时 , 都 能准确 确认 自身 形 象 , 但 两 者之 间存 在一个 是 一 位 影 响 深 远 的 原 创 性 思 想 大 师 。 拉 康 于 根本的差异 : 黑猩猩、 猴子一旦发现该形象是 自 身 1 9 3 6年 在第 十 四届 国 际 精 神 分 析 大会 上 所 提 交 镜 像而 不是 其他 同类 时 , 很 快就 会 对其 失 去兴趣 ,
— —
拉康 “ 镜 像 阶段” 理 论 的深层 逻 辑透 析
i 晾
1 0 0 8 7 5 )
( 北京师 范大学 社会 学学院 , 北京
[ 摘
一
要] 拉 康 的“ 镜像 阶段 ” 理论 认 为 婴 儿 的镜像 阶段是 一 次 关键 的认 同过程 , 通过 这
寻找缺失的自我——用拉康镜像理论解读《偶遇》
- 236-校园英语 / 文艺研究寻找缺失的自我——用拉康镜像理论解读《偶遇》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伶俐【摘要】《偶遇》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名篇,源于作者乔伊斯少年时代逃学去冒险的经历。
在国内的研究当中,没有人运用镜像理论对《偶遇》进行解读。
镜像理论是拉康在精祌分析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它是关于婴儿自我意识形成的理论。
本文从关于自我形成的镜像理论出发,分析造成主人公身份缺失的原因,追踪主人公寻找自我的艰辛历程。
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来分析和研究这部作品给解读《偶遇》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偶遇》 镜像理论 自我 他者一、引言1.作者及其作品简介。
詹姆斯·乔伊斯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毕生致力于小说的实验和创新。
他的作品体现了二十世纪从现实主义——《都柏林人》,通过现代主义——《尤利西斯》到后现代主义——《芬尼根的觉醒》的演变。
乔伊斯的第一部主要作品是《都柏林人》,一部关注四个阶段——童年,青春期,成年和公共生活事件的十五篇短篇小说集。
《都柏林人》展现了都柏林道德、政治或精神等几个方面的瘫痪,可以视为二十世纪之交反映都柏林生活的一面镜子。
其中一篇短篇故事——《偶遇》是放置在《都柏林人》中儿童阶段的第二个故事。
这篇短篇是在1905年9月完成的,事实上,《偶遇》这一故事来源于乔伊斯少年时和弟弟史坦尼斯劳斯的一次逃学经历。
十多年后,乔伊斯以第一人称叙述了这一历险,弟弟史坦尼斯劳斯成了同伴马霍尼。
这个故事讲的是主人公“我”和他的同学已经厌倦了学校的日常生活,想要追求“真正的冒险”,因此他与同伴马霍尼逃学一天去寻找鸽舍。
在路途中遇见了一位绿眼睛的变态老头,男孩最后明白老头在诱导他领会那神秘的玩意儿,“假装系好鞋带”,趁机逃跑了……在故事的背后,有很多意义,这一次的相遇意味着青春的成长,也意味着少年对邪恶的道德世界的认识。
2.拉康及其镜像理论。
雅克·拉康是二战后法国最具独立见解也是最有争议的精神分析学家之一。
误认-他者-自我:从镜像视角解读《女勇士》中的无名姑姑
媛
摘 要: 本 文 拟 从 拉 康 的镜 像 理 论 探 析 刻 板 华 裔 女 性 了保 持 与镜 中理 想 的形 象 一 致 .为 了 讨男 人 的 欢 心 . 形 象— — 《 女 勇士 》 中的 无 名姑 姑 第一 阶 段 中对 父权 她 “ 对 着 镜 子 把 自 己的 头 发梳 成 别 具 一 格 的发 髻 ” . 一 男权 的认 同和 自我 的误 认 . 第 二 阶段 打 破 男权 束 缚 与 发 现 下 巴上 有 一 颗 雀 斑 . “ 她用 烧 烫 的 针 把 那 个 雀 斑 他 者做 斗 争 . 第 三 阶段 捍 卫 女 性 主 体 意 识 . 完 成 对 华 挖 掉 , 并 用 氧 化 液 清 洗 了伤 E l ” 。为 此 . 当众 人 发 现 她 裔 以及 华 裔 女性 的 自我 身份 构 建 因 为 不 贞 怀孕 之 后 . 村 民们 或 者 说 是 父 权 制 要 惩 罚 她 关 键词 : 《 女 勇 士 》 无 名 女 人 镜 像 阶段 自我 误 认 时 , 她 没 有 暴 露 孩 子 父 亲 的任 何 消 息 , 当此 之 时 。 她 完
二、 他 者 形 象— — 自我 的 异 化 当婴 儿 发 现 镜 中之 我 既是 又不 是 婴 儿 自 己. 当 婴
儿 企 图 触 摸 镜 像 时 发 现 它 并 不 存 在 时 .他 才 开 始 意 拉康认为 . 6到 1 8个 月 的 幼 儿 ( 尚 无 法 有 效 控 制 识 到 自我 与 镜 中 之 我 的对 立 . 总 是 作 为 一 个 他 者 而 自 己的 碎 裂 身 体 ) 在 镜 子 中看 到 自己 的 影 像 . 产 生 了 存 在 . 被 自身无 法 掌 控 的外 部 力 量 所 决 定 . 永 久 地 被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第9卷第3期2008年9月江 苏 工 业 学 院 学 报JOU RN AL O F JI AN GSU PO LY T ECHN IC UN IV ERSIT YV ol.9No.3Sep.2008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陈 歆,曹建斌(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江苏苏州215009)摘 要:主体形成的镜像理论是拉康的理论学说的起点和归宿,“镜子阶段”是一个自我欺骗的瞬间,是由虚幻引起的迷恋,是想象性思维的起点。
围绕“镜子阶段”的分析帮助理解拉康的文字涵义,并理解拉康对于自我的本质、人类身份的建构的形而上的思考。
《助于“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成为拉康镜像理论的形成标志。
关键词:拉康;镜像;自我;主体;文本分析中图分类号:H089 文献标码:A 文章编号:1672-9048(2008)03-0004-03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运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语言学理论,就与人的主体问题有关的方面,尤其是无意识和语言的关系问题,对弗洛伊德主义进行了改造和重新阐释,实现了对传统精神分析学的一次语言革命。
“沿着`符号’的轨迹寻找弗洛伊德的真理,我们是否感到全身温暖,一切都在我们周围燃烧。
”[1]23他的理论对于当代西方的解构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于主体形成的“镜像阶段”理论是拉康理论的起点,更是拉康理论思想的精华之一,拉康最早于1936年提出,现在看到的论文《助于“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精神分析经验所揭示的一个阶段》是他为1949年第十六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而准备的,经过理论变迁而形成。
拉康在行文时追求演讲的情境效果,章句之间难以把握,显示了无意识所具备的强大力量,使读者也不敢贸然建立文本的理论框架,只是充分领会以求发挥语言的创造性作用。
“拉康的写作也绝不是在塑造什么典范式的界碑,将拆毁他的任务留给时间、历史或意见,而是在创造它们的同时进行着自我替换、自我解构。
“镜像阶段”的自我认同 镜像阶段
“镜像阶段”的自我认同镜像阶段综观中国文坛的武侠巨作,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堪称经典,该作更是影视界争相翻拍的鸿篇巨制。
2008年新版《射雕英雄传》在“重情重义重改编”的原则下对剧情进行部分修改,在情感的处理上浓墨重彩,突出父子情、朋友情,调整几个主要人物的戏份。
特别是杨康,由原著中比武招亲首次出场到新版中第二集与郭靖同期出场,对人物的身世发展进行深度刻画,立体地展现了人物的心路历程。
本文试图通过对拉康的“镜像阶段”、“父亲法则”等核心理论的梳理,对新版《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与杨康的成长历程进行分析,说明“镜像阶段”中的自我认同、“父亲法则”的威胁和他者的存在使得郭靖成为盖世英雄,而使得杨康成为悲剧性人物。
“镜像阶段”:“自我”的构建基于对弗洛伊德的探索,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雅克・拉康结合索绪尔的符号学、黑格尔的现象学等,发掘出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
“镜像阶段”作为拉康理论的起始,认为自我认同的实现是对父权话语符号体系的抗争、认同和被建构;自我是一个不能控制自己命运的存在。
“镜像阶段”描述了婴儿时期人类自我身份认同的心理过程。
第一阶段又称“前镜像阶段”,从出生至6个月大的婴儿对自己的身体没有统一的意识,只是感知到一些零碎的身体片断,比如粪便、脚趾等;从6个月到18个月,婴儿逐渐开始辨认出镜子中的形象属于“自我”。
处于母亲怀抱的婴儿透过镜子中的母亲形象认同自我,但发觉父亲是母亲真正的欲望对象时,自身的失落感使之努力抗争“父亲法则”,进而转向认同父亲的话语符号秩序,得以与母亲重新结合,在新的社会文化体系中构建自己真正的身份。
此时进入“俄狄浦斯阶段”。
当然,“镜像阶段”也带有象征意义,即在成长过程中,“父亲法则”的威胁和他者的认同不断引起身份的第二次、第三次等多次调适和认同。
人类的成长过程是“镜像阶段”的多次重复。
从郭靖和杨康身上,可以发现自我认同不断构建的过程。
郭靖:主体与“他者”的权衡郭靖之所以成为一代大侠,与童年经历密切相关。
拉康镜像理论
拉康镜像理论镜子是单面的,没有人能够从镜中发现真实的自我。
不管你认为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的眼睛所看到的却只是自己想让你看到的东西,就如同我们每个人都在心里虚构了一个不同的“我”。
镜像是真实世界的反射,也是个体存在的表象。
当面对无数“他人”的时候,那些表象呈现出来的就是我们所谓的自我。
但在每个镜像的背后,又潜藏着另外一个镜像,与我们平行共存,时刻提醒我们,去照见自己的本来面目。
真正的我和“我”背后的镜像是一体两面的。
你在照镜子时照见的是“你”的本相,照不见的是“你”背后的镜像。
自己以为这个“自己”就是理性的、感性的、主动的“我”,其实镜像才是真正的自我。
镜像理论认为:真正的主体不是自己,而是与自己同一的第二自我;他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投射出来的,或者说,他就是自我的镜像。
简言之,“自我”就是镜像,它是同一个人的镜像复制品。
于是,我们在思考别人时,便用“他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在评价别人时,便用“我”的尺度来衡量他人。
那么,人生的意义何在?哲学家索罗最早提出“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从索罗的哲学来看,“无意义”并非仅指个人,而是泛指所有的事物。
既然“没有意义”,那么一切追求的意义便失去了依托。
然而,“人生是有意义的”却是索罗的逻辑延伸。
即“人生”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虽然不可避免地包含着诸多限定和约束,却仍然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并在其中彰显自身的意义。
这意义是“属人”意义和“属世”意义的统一。
对于索罗而言,这意义的创造性表达就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人,由于有“我”而成为人,正因为“我”在其中,所以“我”的存在及人的本质才获得了超越性的价值。
“我”被凸显出来的同时,亦带动了人性的完整。
人的本质力量在于他的社会性。
于是,人的价值的源泉——人性,便通过“我”这一载体而得以充分展现。
“镜像”之后,还有“非镜像”。
此外,镜像是“他”的另一个侧面,只是他内在的另一个镜像。
就好比观看时看到的是他人的外貌,可是真实的自己却往往被忽略了。
虚像与自我误认——拉康视线下的一种作家创作心理
虚像与自我误认-——拉康视线下的一种作家创作心理引言一旦他对你谈论他自己,分析就开始了……——拉康作家为什么要写作?尤其是,严格说来所有的文本都是自传性的,那么问题就变成了:作家为什么要写自己?这是文艺心理研究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人,他的活动不同于花朵开放,蜜蜂采蜜的地方在于它是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而文学创作活动在人类的所有对象化活动中又有其特殊之处,正是它的特殊性给了它存在和发展的理由;而在这整个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活动中,从源头的意义上讲,创作的动机正突出昭示着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个根源。
本文旨在对文学创作动机的一种做一些分析,并由此对作家为什么写作的问题作出一种回答。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艺术创作,自古有之,并不新鲜。
苏联心理学家维戈茨基认为,既然“社会人的心理被视为该时代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一切意识形态的共同底土,那也就是承认,艺术最直接地受社会人的心理的制约和规定” 。
这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推理,维戈茨基不过是把它推到显眼的位置,但这简洁明了地为文艺心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给出了不容置疑的理由。
在现代文艺研究中,心理学的方法主要体现在法兰克福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一些成果上,但最突出的表现还是在精神分析文论上。
究其原因,这首先是因为精神分析理论在寻求例证的时候,为了普适性的目的,很自然地会找一些人们所熟知的案例,而某一些作家的创作和生平天生就是一个绝对支持的例证,比如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应该倒过来说,精神分析的某些理论发源处就能找到这些作家作品的影响。
其次,大部分精神分析都有一种泛性论的偏执倾向,这继承了弗洛伊德的套路,也跟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一同招致了反感和激烈批评,但是,偏执往往会导致更强的力度,目不斜视地朝着俄狄浦斯情结奔去,这种单纯使精神分析文论本身携带着特有的坚定和韧性。
拉康一再声明,他的理论方向是要“回到弗洛伊德”。
实际上他跟荣格一样不满于弗洛伊德后期的泛性倾向,荣格的改造是引入“集体无意识”,以文化的、社会的意识取代弗洛伊德性本位唯我独尊的地位;而拉康找到了弗洛伊德早期的另一条思路:“自恋”模式的自我观念(一般认为,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在《论自恋》和《哀悼与忧郁症》中体现为由自恋产生的自我;而在《自我与本我》、《精神分析概要》中体现的是基于本我的自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
缺失者的自我变异
——从拉康镜像理论浅析《游击队员》
杨婉婷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多重身份的作家奈保尔本身复杂、偏激而另类,他运用别样的叙事方式展示了殖民地社会的光怪陆离和荒诞。
本文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以《游击队员》这部小说中自我与他者的镜像关系为切入点,分析女主人公的畸形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如何促使故事走向惨痛的结局。
关键词:镜像;他者;自恋
作者简介:杨婉婷(1992-),女,达斡尔族,新疆克拉玛依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欧美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104-01
拥有多重混合身份的作家维•苏•奈保尔,因向世人清晰而残酷展示历史现实而受到众多读者的青睐,本文所涉及的《游击队员》为他的重要作品之一。
《游击队员》以加勒比诸国和伦敦为背景,揭示了当时长期的殖民统治导致的思想植入对当时被殖民者造成难以磨平的烙印以及由此产生的自我变异与分裂。
一、镜像阶段
拉康早期的镜像理论是他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他认为:“镜像阶段是自己第一次将自己称为‘我’的阶段,是指还不会说话、无力控制其运动的,完全是由本源的欲望的无秩序状态所支配的婴儿面对着这镜子,将映在镜中的自己成熟的整体形象理解为自己本身的阶段。
”[1]人在起初以获得基本的神经系统的整合的形式诞生,此后在以自身作为媒介,在镜像中就发现了自身所具有的完整性、外貌形态等这类整体形象。
通过外部景象与主体本身的认同,先于自身的成熟与之体验本源性完成合一,其形象象征着长久不变的永恒性精神,带来了暂时的整合与安定。
但即便如此,镜像仍是与自身刻有差异的外来的他人形象。
“幼儿要想从自身与世界的不协调中摆脱出来,从被肢解的自己的恐怖中逃出来,开辟出内在的永恒性,就必须与外在的他人想联系。
如果失去这一支持就无法完成这一目的。
”[2]这种镜像阶段对主体的塑造贯穿于人生的始终,特别是亲密关系,影响恋爱对象的抉择。
主体要想真正成为自身,必须依靠他者介入与外部的镜像认同的这样一种过程,他们在形象中捕捉回应他们欲望的东西,并在形象中察觉自身,主体认同他者的欲望对象,他的欲望被作为他者欲望的欲望而形成,在一定情况下,甚至被他者所取代、阉割。
二、简的形象建构与自我变异
镜像理论其中两个重要的关键词为“他者”和“反映”,即对主体自我意识的构成以及自我身份的认同。
“他者”在主体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主体的实质是借由他者构建而成,主体的形成被视为与他者的关系所紧密关联。
而“反映”则不仅仅是镜子的反射,也包括周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所呈现的像,不稳定的主体会受到外界事物的强烈影响,但这个像并非完全是自己之像。
小说中,简十七八岁就结了婚,并把早婚归咎于她的母亲跟一个叔叔。
这种受到父权统治和不反抗的心理,使她的主体开始变异,而这种变异的开端是镜像阶段中幼儿最初接触到的——母亲以及缺失的父亲。
这时候没有反抗并接受了所嫁的男人“听她的语气,好像这一切都不是她的选择。
事件、社会、男人的本性,以及她作为女人的需求把她推进了性的丛林,让她在未知中危险地摸索。
”[3]这是她所遇见的第二个作为镜像的他者,婚姻失败自我变异后的简迫切地想成为主导者。
此后她拥有众多情人,并试图从他们身上寻找使主体感受到整合与安定的感觉,使其深深地浸入到自己的内部。
主体失去自身的存在,作为缺失者寻找其存在,以期与外物相互认同,便要想方设法维持自身。
简在英国给予的形象与殖民者带来的形象之中徘徊不定,导致最终混淆了自己与自己的镜像,迷失了本质。
简并没有发现自己的悲剧,反而沉迷于镜像,这个镜像刚好给予了她整合主体的强烈感受,开始从关注自我转向迷恋自我。
这种自恋自我会向自身之外的因素寻求认可和自我价值感,更感兴趣的其实是社会对异性的吸引力或成就的认可程度,而非异性本身。
因为这些外在东西也反映了自恋者的“成功”。
第一次简与罗奇见面并不算愉快,她的表现令他惊奇不已。
在罗奇看来,她的无知令人咋舌,“简为讨论罗奇书而安排的午餐变成了她观点的展示。
不管说道什么总会回归到英国,回到自己所属的阶级观点,她似乎急于教诲给罗奇。
”[4]他这样漏洞百出的简并不算美女,也不算博学多识,但罗奇却依旧迷恋上了简。
这种迷恋带有简身上的“标签”,来自宗主国。
简的自恋与优越感同样源于这里,这是一种独有的优越感与自豪感,是她所变相表现出的自恋倾向,也是殖民主义、以欧洲为中心的文化主义自恋形象文化的表达。
三、结语
对于简来说,她在小说中不仅仅只饰演着欺压者的身份,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简同时也是一名被欺压者。
开始因为婚姻失败受到家庭的驱逐,成为父权强权制下的受害者,受到帝国文化与殖民文化的双重排挤,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
其实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
她们接受了优越而现今的西方文化,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整天“惶惶不可终日”。
这些人实际上都是缺失者,都是流散者。
他们往往挣扎在几种环境之中,却始终无法归属其中的任何一种。
注释:
[1][2][日]福原泰平著.拉康—镜像阶段[M].三小峰.李濯凡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43.45.53.122.
[3][4]V.S.奈保尔著.游击队员[M].张晓意译.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13.93.P96.91.15.
参考文献:
[1]周小仪.拉康的早期思想及其“镜象理论”[J].国外文学.1996.
[2]邵文硕.拉康镜像理论的理论来源及其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
104。